第一篇:广西节能评估暂行办法桂发改环资〔2011〕949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桂发改环资〔2011〕949号
各市、县(区)发展改革委(局),委内各处室,委属各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二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我区节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管理的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自治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报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各专项投资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
第四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臵性条件以及项 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五条 自治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
节能评估
第六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上述条款以外的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第七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依据;
(二)项目概况;
(三)能源供应情况评估,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条件以及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四)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包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臵、生产工艺、用能工艺和用能设备等方面的节能评估;
(五)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包括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分析评估;
(六)节能措施评估,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评估;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八)结论。
节能评估文件和节能登记表应按照本办法附件要求的内容深度和格式编制。
第八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机构编制节能评估文件。项目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
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机构和建设单位共同对节能评估文件或节能登记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节能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编制费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列入项目概预算。
第三章
节能审查 第十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以及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其节能审查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核准、备案或核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核准的项目,其节能审查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
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审批或核准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同报送节能评估文件提请审查或报送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实行备案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项目备案后、正式开工建设前,按属地原则向备案机关报送节能评估文件提请审查或报送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报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以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或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评估文件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初审后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一同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第十二条
节能审查机关收到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后,要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机构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
接受委托的评审机构应在节能审查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审意见。评审机构在进行评审时,可以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补充材料。
第十三条
节能审查机关主要依据以下条件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 审查:
(一)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等准确适用;
(二)节能评估文件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
(三)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正确;
(四)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
第十四条
节能审查机关应在收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后15个工作日内、收到节能评估报告表后10个工作日内形成节能审查意见,应在收到节能登记表后5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备案。对节能评估文件的审查意见分为同意或不同意。
节能评估文件委托评审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内,节能审查(包括委托评审)的时间不得超过项目审批或核准时限。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与项目审批或核准文件一同印发。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审查的项目,综合用能量达到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标准的,节能审查意见要抄送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十六条
同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节能审查意见有效期为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如申请重新审批、核准或申请核准文件延期,应一同重新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意见延期审核。
第十八条 自治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完成节能约束性指标的能力,严格高耗能项目审批,做好本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第四章 监督管理和责任
第十九条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施工及投入使用过程中,节能审查机关负责对节能评估文件及其节能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后,应当向负责该项目节能审查的发展改革部门申请节能验收。相关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在接到验收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节能验收或委托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验收,出具节能验收意见。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节能审查的,由节能审查机关撤销对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或节能登记备案意见,由项目审批、核准机关撤销对项目的审批或核准。
第二十二条
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机构弄虚作假,导致节能评估文件内容失实的,由负责节能审查的发展改革部门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或整改后仍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负责节能审查的发展改革部门应撤销对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或节能备案登记意见。
第二十三条
负责节能评审、审查、验收的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评审结论严重失实或违规通过节能审查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负责项目审批或核准的国家工作人员,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审批或 核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擅自开工建设或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节能审查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节能审查机关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4月30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桂发改投资〔2008〕336号)停止执行。
第二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
发改环资 [2007] 21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精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规划、新、改、扩建工程)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我们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现有可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产业和技术政策、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了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鉴于有的标准标龄较长,个别指标落后于当前实际情况,我们正在组织有关单位抓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请在执行过程中,结合本地、本行业情况从严掌握。
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一月五日
主题词:项目
节能
评估
审查
通知
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2006)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9.公路工程节能管理规定(试行)(交体法发【1997】840号)
10.铁路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铁道部1998年7月23日发布)
11.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交通部2000年6月16日发布)
1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等
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 第40号)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计交能【1996】905号)*
4.铁路节能技术政策(铁道部1999年9月7日颁布)
5.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
(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
6.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35号令)
7.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50号令)
8.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9.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10.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11.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0号)
12.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9号)
13.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589号)
14.关于规范铅锌行业投资行为加快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1898号)
15.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
16.关于加强热电联产管理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17.关于进一步做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计基【2003】369号)
18.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二、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一)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
2.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1991】98号)
3.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SDGJ56-1993
4.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5.水利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
DL/T 5140-2001
6.电力行业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修订版)(电综【1997】577号)
7.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
DL/T606.2-1996
8.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
DL/T606.3-1996
9.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DL/T606.4-1996
10.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计基础【2001】26号)
11.钢铁企业设计节能技术规定YB9051-98 *
12.石油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6420-1999
13.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
SH3002-2000
14.石油化工厂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SH3003-2000
15.药用玻璃窑炉经济运行管理规范
YY/T 0248-1996
16.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
CJ/T 3002-1992
17.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JBJ 14-2004
1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19.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
YY/T 0247-1996
20.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QB6001-1991
2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185-1993
22.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
SY/T 6331-1997
23.石油工业加热炉型式与基本参数
SY/T 0540-1994
24.原油长输管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
SY/T 6393-1999
2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26.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376-2006
27.渔船冰鲜鱼舱绝热结构形式
SC/T 90750-1994
(二)产品能耗定(限)额方面的标准
1.九种高耗电产品电耗最高限额(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2.重有色金属矿山生产工艺能耗
YS/T 108-1992
3.铝加工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
YS/T109.2-1992
*
4.铝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
YS/T 103-2004
5.镍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
YS/T 104-1992
*
6.锌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
YS/T 102-2003
7.锑冶炼企业能源消耗定额
YS/T105.2-2004
8.铜加工企业能源消耗定额
YS/T109.1-1992
*
9.铜冶炼企业能源消耗定额
YS/T 101-2002
10.锡冶炼企业能源消耗定额
YS/T105.1-2004
11.油田生产主要能源定额分类编制方法
SY/T 6472-2000
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定额
GB/T 16780-1997 *
13.建筑卫生陶瓷能源消耗定额
JC 712-1990 *
14.平板玻璃能源消耗定额
JC432—1991
*
(三)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
3.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
GB/Z 18718-2002
4.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GB/T 13608-1992
5.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
ST/T 6375-1998
6.输油管道加热设备技术管理规定
ST/T 6382-1997
7.输油输气管道电器设备技术管理规定
SY/T 6325-1997
8.滩海石油工程保温技术规范
SY/T 4092-1995
9.滩海石油工程热工采暖技术规范
SY/T 0306-1996
10.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
GB/T16618-1996
11.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GB/T 12712-1991
12.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
GB/T11790-1996
13.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
GB/T15586-1995
14.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 16617-1996
15.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 8174-1987
16.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17.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
GB/T 17719-1999
(四)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762-2005
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8613-2002
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153-2003
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2-2006
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761-2005
6.工业燃料加热装置能耗限值
JC 569-1994
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2004
三、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75-2003
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
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8.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J216-2002
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1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1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1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GJJ45-91
17.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8-90
1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
19.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 132-2001
20.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 142-2004
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22.宾馆、饭店合理用电GB/T 12455-1990
23.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GB/T 10820-2002
24.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365-2005
四、交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水运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JTJ228-2000
2.交通部关于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交体法发【1995】607号)
3.交通部《关于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交体法发【1996】354号)
4.交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通知认真做好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的通知(交体法发【2000】306号)
5.水运工程设计节能规范
JTJ228-2000
6.沿海港口企业能量平衡导则
JT/T0025-92
7.内河港口能量通则
JT/T 202-1995
8.港口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设计能源综合单耗评价JT/T491-2003
9.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TB10016-2002
五、农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GB/T 15405-2006
2.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基本技术要求GB/T 17522-2006
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试验方法GB/T 17523-1998
4.微型水力发电设备质量检验规程GB/T 17524-1998
5.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规范GB/T 17525-1998
6.微型水力发电机技术条件NY/T 845-2004
7.风力发电机组 验收规范GB/T 20319-2006
8.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20320-2006
9.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试方法NY/T 12-1985
10.聚光型太阳灶NY 219-2003
11.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NY/T 315-1997
12.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 443-2001
13.户用农村能源生态工程
南方模式设计施工和使用规范 NY/T 465-2001
14.户用农村能源生态工程
北方模式设计施工和使用规范 NY/T 466-2001
15.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建设标准NYJ/T 09-2005
16.秸秆气化装置和系统测试方法NY/T 1017-2006
17.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安装规范NY/T 1137-2006
六、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1.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7896-1999
2.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043-2003
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044-2003
4.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415-2003
5.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573-2004
6.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574-2004
7.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200053-2006
8.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200054-2006
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6-2004
10.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 19578-2004
注:“*”表示正在修订。
第三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
发改环资(2007)21号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9.公路工程节能管理规定(试行)(交体法发【1997】840号)
10.铁路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铁道部1998年7月23日发布)
11.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交通部2000年6月16日发布)
1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等
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4.铁路节能技术政策(铁道部1999年9月7日颁布)
5.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
6.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35号令)
7.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50号令)
8.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9.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10.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11.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0号)
12.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9号)
13.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589号)
14.关于规范铅锌行业投资行为加快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
【2006】1898号)
15.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
16.关于加强热电联产管理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17.关于进一步做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计基【2003】369号)
18.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二、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一)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1995
2.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1991】98号)
3.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SDGJ56-1993
4.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
5.水利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DL/T5140-2001
6.电力行业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修订版)(电综【1997】577号)
7.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DL/T606.2-1996
8.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DL/T606.3-1996
9.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DL/T606.4-1996
10.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计基础【2001】26号)
11.钢铁企业设计节能技术规定YB9051-98 *
12.石油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6420-1999
13.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SH3002-2000
14.石油化工厂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SH3003-2000
15.药用玻璃窑炉经济运行管理规范YY/T0248-1996
16.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CJ/T3002-1992
17.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14-2004
1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19.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YY/T0247-1996
20.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 QB6001-1991
2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1993
22.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SY/T6331-1997
23.石油工业加热炉型式与基本参数SY/T0540-1994
24.原油长输管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SY/T6393-1999
2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26.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 GB50376-2006
27.渔船冰鲜鱼舱绝热结构形式SC/T90750-1994
(二)产品能耗定(限)额方面的标准
1.九种高耗电产品电耗最高限额(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2.重有色金属矿山生产工艺能耗YS/T108-1992
3.铝加工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YS/T109.2-1992*
4.铝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YS/T103-2004
5.镍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YS/T104-1992*
6.锌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YS/T102-2003
7.锑冶炼企业能源消耗定额YS/T105.2-2004
8.铜加工企业能源消耗定额YS/T109.1-1992*
9.铜冶炼企业能源消耗定额YS/T101-2002
10.锡冶炼企业能源消耗定额YS/T105.1-2004
11.油田生产主要能源定额分类编制方法SY/T6472-2000
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定额GB/T16780-1997*
13.建筑卫生陶瓷能源消耗定额JC712-1990*
14.平板玻璃能源消耗定额JC432—1991*
(三)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3.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B/Z18718-2002
4.合理润滑技术通则GB/T13608-1992
5.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ST/T6375-1998
6.输油管道加热设备技术管理规定ST/T6382-1997
7.输油输气管道电器设备技术管理规定SY/T6325-1997
8.滩海石油工程保温技术规范SY/T4092-1995
9.10.11.GB/T12712-1991
12.13.14.15.16.17.GB/T17719-1999
1.2.3.4.5.6.7.1.2.3.4.5.6.7.8.9.10.11.12.13.14.15.滩海石油工程热工采暖技术规范SY/T0306-1996 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B/T16618-1996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1995 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16617-1996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1987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
(四)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613-2002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3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工业燃料加热装置能耗限值JC569-1994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
三、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75-200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J216-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
11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GJJ45-91
17.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8-90
1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19.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
20.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2.宾馆、饭店合理用电GB/T12455-1990
23.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GB/T10820-2002
24.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四、交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水运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JTJ228-2000
2.交通部关于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交体法发【1995】607号)
3.交通部《关于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交体法发【1996】354号)
4.交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通知认真做好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的通知(交体法发【2000】306号)
5.水运工程设计节能规范JTJ228-2000
6.沿海港口企业能量平衡导则JT/T0025-92
7.内河港口能量通则JT/T202-1995
8.港口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设计能源综合单耗评价JT/T491-2003
9.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2
五、农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GB/T15405-2006
2.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基本技术要求GB/T17522-2006
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试验方法GB/T17523-1998
4.微型水力发电设备质量检验规程GB/T17524-1998
5.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规范GB/T17525-1998
6.微型水力发电机技术条件NY/T845-2004
7.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GB/T20319-2006
8.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20320-2006
9.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试方法NY/T12-1985
10.聚光型太阳灶NY219-2003
11.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NY/T315-1997
12.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443-2001
13.户用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南方模式设计施工和使用规范NY/T465-2001
14.户用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北方模式设计施工和使用规范NY/T466-2001
15.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建设标准NYJ/T09-2005
16.秸秆气化装置和系统测试方法NY/T1017-2006
17.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安装规范NY/T1137-2006
六、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1.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1999
2.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
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2003
4.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2003
5.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4
6.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2004
7.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053-2006
8.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054-2006
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10.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04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内容分类】能源和交通
【颁布日期】2007.01.05
【实施日期】2007.01.05
GB19576-2004
第四篇: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陕发改环资〔2017〕331号)
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第44号令),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管理的在我省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对项目节能情况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是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需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设前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四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由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
核报国务院审批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由省发展改革委出具节能审查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核准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设前取得省发展改革委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改扩建项目按照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增量计算,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审查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至1000吨标准煤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审查由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发展改革部门负责。
第五条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用能工艺简单、节能潜力小的行业(具体行业目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规范建设,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项目节能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分析评价依据;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分析和比选,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用能工艺、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端系统建设等方面;选取节能效果好、技术经济可行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项目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对所在地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目标、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评价。
第七条
省(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受理项目节能报告后,应委托有关机构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节能审查应依据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项目用能分析是否客观准确,方法是否科学,结论是否准确;节能措施是否合理可行;项目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效水平是否满足本地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要求等对项目节能报告进行评审。
第八条
省(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受理项目节能报告后,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出具节能审查意见。节能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 2年内有效。
通过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内容、能效水平等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向节能审查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第九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应对其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第十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应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管理,实行网上受理、办理、监管和服务,实现审查过程和结果的可查询、可监督。
第十一条
省(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加强节能审查信息的统计分析,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应按季度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本地区节能审查实施情况。
省发展改革委实施全省节能审查信息动态监管,对各市(区)节能审查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对重大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公开,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二条
对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擅自开工建设或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或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节能审查机关撤销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
未落实节能审查意见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不能改正或逾期不改正的,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负责审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作人员,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项目,违反本办法规定予以批准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三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对建设单位、中介机构等的违法违规信息进行记录,将违法违规信息纳入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在省级信用平台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业务培训、监督检查,以及标准指南编制等工作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部门预算,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修订稿)》(陕发改环资„2015‟1338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
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节能降耗的源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节能篇审查
第三条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新增年综合用能三千吨标准煤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必须包括节能分析篇(章);咨询评估单位的评估报告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篇(章)的评估意见;项目批复文件或请示文件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篇(章)的批复或请示内容。
新增年综合用能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必须要编制独立节能篇。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权限,由各级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负责对其组
织专题评估和审查。
第四条 节能评估机构出具的节能评估意见(或报告)是项目审批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备案的重要依据。
对新增年综合用能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中没有编制节能篇、已编制节能篇但未节能评估或节能评估不通过的,项目审批部门一律不予受理、审批、核准和备
案。
项目的节能评估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三年(或与项目本体一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其节能评
估应当重新进行,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第三章 节能篇编制
第五条 项目节能篇应包括以下有关内容:
(一)项目选择能源品种的合理性比较分析;
(二)项目能耗指标: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等;
(三)能耗分析:单位产品能耗、主要工序(艺)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有条件的重点产品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主要工艺流程采取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主要工艺设备的能效指标;
(五)主要耗能设备和换热设备的热效率和热力指标;
(六)余热、余压和放散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
(七)炉窑、热力管网系统的保温;
(八)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和设置;
(九)工业锅炉的热电联产等其他单列节能工程;
(十)供、变电系统的能效指标和节能措施,泵类、风机和空气压缩机等通用机械设备的能效指标;
(十一)工业用水的数量和有关用水指标,节约用水的新技术和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情况;
(十二)建筑能耗指标:含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和燃料的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总量,生产、管理部门和公共附属建筑结构保温隔热水平(外墙、屋顶、地板传热系统和门窗密封指标、级别)和单位面积
能耗指数水平;
(十三)节能建筑设备与产品的采用;
(十四)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它能耗和节能措施等;
(十五)项目能源供应保障情况。
第四章 节能评估
第六条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节能评估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节能技术、工艺、设备等进行节能综合评估。
第七条 项目节能篇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节能评估机构进行节能评估。节能评估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用能部分进行节能评估,并出具以下评估意见:
(一)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是否选用国家和省已公布淘汰的用能设备以及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限制内的产业序列和规模容量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禁止)的工艺;
(二)项目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是否合理;
(三)项目能耗指标是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产品定额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主要工艺流程是否采用节能新技术;
(五)单项节能工程项目(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民用建筑能耗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
准等。
以上项目,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则节能评估结论为不通过。
第八条 已经通过节能评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设计发生重要变动时,项目承担单位应重新
进行节能评估并报项目审批部门进行节能审查。
第九条 节能主管部门有权对超过本地区行业单位产品平均能耗的项目和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本地区工业增加值能耗平均数的项目,提出质疑和否定。
第五章 节能审查与评估的管理
第十条 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下列条件的节能评估机构开展节能评估。
(一)在江苏省行政区域登记的事业法人,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固定资产不少于300万
元;
(二)能够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能够独立编制影响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能够独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程分析、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节能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
(三)具备8名以上熟悉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节能评估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4名登记于该机构的节能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节能岗位证书;
(四)配备工程分析、热能平衡分析、电能平衡分析、水平衡分析、工程概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及相关设备;
(五)具有健全的节能评估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六)具备文件和图档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有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第十一条 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节能评估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与评估制度的有效实施。节能评估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开展节能评估工作。凡参与项目节能篇(章)编制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项目的节能评估工作。
第十二条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节能监察(监测)机构对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验收
和投运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第六章 惩罚
第十三条 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节能评估、节能检查和设计施工的单位与个人应严格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违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
行处罚。
第十四条 在审批、抽查或考核中发现评估机构主持完成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质量较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市节能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3至12个月)。责令限
期整改期间,评估机构不得承担节能评估工作:
(一)能源及能耗分析出现较大失误的;
(二)用能现状描述不清或用能现状监测数据选用有明显错误的;
(三)节能标准适用错误,不足以支持节能评估结论的;
(四)预测与评价方法不正确的;
(五)所提出的节能措施建议不充分、不合理或不可行的;
(六)节能评估结论不明确的。
第十五条 接受委托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节能评估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节能评估文件失实的,由授予节能评估资质的节能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