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碗牛肉汤,喝出文化味
一碗牛肉汤,喝出文化味
还记得本月上旬晚报举行的“洛阳老黄·请你喝汤”的活动吗?26日下午,在位于隋唐城路(洛宜路)与龙门大道交叉口西南角的黄记南街口小碗牛肉汤馆里,十几位洛阳文化人聚在一起,参加了一场特殊的活动——洛阳黄家牛肉汤申请“非遗”座谈会。
洛阳有句老话——早晨一碗汤,给个神仙都不当。黄家牛肉汤负责人的祖辈最早从清朝开始卖汤,如今加盟店已经突破60家,遍布省内外……眼下,黄红河、黄永贤、黄跃武、黄永轩等兄弟几人分别经营有黄家牛肉汤店。与会人员对黄家牛肉汤和洛阳的汤文化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洛阳的汤文化非常独特,很有保护价值。《洛阳晚报》新媒体事业部主任陈小伟主持会议洛阳九九龄醋业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体军:牛肉汤好喝,却不是人人都能喝,对于高血脂的人群来说,经常喝肉汤有一定的健康风险。但是,如果把牛肉汤和保健醋结合起来,不仅汤味更加鲜美,而且能降血脂,可谓天作之合,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追求。(小编提醒:不是所有的肉汤都适合放醋哦,比如羊肉汤就不适合加醋。)洛阳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作家董子龙:一碗汤能把洛阳人迷倒,洛阳的汤起源于何时却是个谜。在古代,汤有皇家和民间之分。当下社会,洛阳汤文化的形成,与汤馆经营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画家、作家甘良骏:申请“非遗”要在三个方面做文章:
1、提升牛肉汤的品味和质量;
2、继续提高黄家牛肉汤的知名度;
3、对牛肉汤的故事性进行挖掘,丰富其文化内涵。洛阳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牡丹》杂志主编王小朋:两个建议:
1、了解申请“非遗”的门槛和条件;
2、打造黄家牛肉汤的文化载体。
洛阳九九龄醋业保健品有限公司顾问李建立:申请“非遗”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和视频,资料齐全,申报工作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车站派出所副所长孙华:黄家兄弟创业敬业的精神值得肯定,希望将黄家牛肉汤发扬光大。
洛阳师范学院龚熙文教授:从古文字来讲,汤指开水,冬天饮用开胃取暖。水指凉水。洛阳的汤有一个特点,不兑粉条,不放木耳。汤已经成了洛阳的文化情结,有人说,一天不喝汤(多指牛肉汤),上火;天天喝汤,不上火。黄家牛肉汤申请“非遗”是好事,有助于提高黄家牛肉汤馆的服务水平和品牌打造。
洛阳文化馆副馆长赵博:洛阳的汤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汤体现了洛阳的区域特色,是地方乡愁和地方文化的体现。作为洛阳人,已经把胃留在汤里面。黄家牛肉汤申请“非遗”,要从地方志和民间传说、民俗中寻找资料,丰富内涵。黄跃武代表黄家牛肉汤发言,他说兄弟五人经营牛肉汤,走到今天,很不容易,想走得更远一些。欢迎专家学者多指导黄家牛肉汤的发展和对汤文化进行研究。记者 余子愚 文/图
第二篇:喝酒喝出文化来
喝酒喝出文化来
酒,现在已经成为各种聚会活动及宴请必不可少的饮品。几个好友聚会得小酌几杯,商务宴请那是必须得喝酒了啦,每每喝酒我们都会相互敬酒、相互说一些话语,中国有句俗语:“无酒不成席”,那么在喝酒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和做到什么呢?
一、酒桌上虽然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要逞强,不然喝多了既伤身又损害个人形象。能喝多少喝多少。
二、在敬酒时,必须等在场的领导都相互敬完了,才轮到自己敬领导。别傻傻的一夫当前就跑去敬酒。
三、领导敬你酒时是领导给你面子,必须得喝。
四、切记不能再酒桌上耍酒疯,要耍酒疯自己回家耍去。耍酒疯说明酒品不好,酒品不好则反映人品不好。耍酒疯的人也是最让人看不起的!至少小编是这样子想的!
五、在酒桌上不要使劲劝别人喝酒,酒毕竟喝多了不是好事儿,喝到位、和开心就好了,没必要喝得全都东倒西歪。
六、酒桌上能多人敬一人,切记不能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不然就不好了,自己罚酒吧!
七、在酒桌上的时候要专注,不要一会儿接个电话、一会儿发条信息玩会儿威信,那样子给人感觉是感觉你不尊重酒桌上的每一位同事或者客服(陪客服是千万不能出现这些的,有可能就是这些小动作,生意可能就这样子黄了)
八、在酒桌上如果没有领导,应该长者为尊,敬酒时应该先给长者敬酒,而且应按照顺序依次来敬酒。
九、在领导或者同事朋友敬酒时必须起身,并且杯子一定要比他们的杯子低一点。
十、在酒桌上千万不能打嗝放屁,要打嗝放屁自己憋着上厕所处理去,别影响周围空气的清新。
第三篇:让作文有点文化味
让作文有点文化味
选准角度
思想深刻
选材典型
结构匀称
一、他山之石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例文1】
无用之癖伴人远行
山东考生
周作人有言:“人生需一些无用之乐。”斯言如是,或许是一杯清淡悠远的茶,或许是一支清瘦古意的笛子,人生路途漫漫,我们即使一生也用不上,借之而生,但它们却会滋养我们的心性灵魂,伴随我们一直走向远方……
张岱年少,好精舍,好诗好橘,精致玩物似乎不堪用途,但正如他自己所言:“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少年的繁华享乐,深入他灵魂,嵌入他文笔,让他在衰败流落的晚年,仍能以精致的语言写出篇篇隽永的架构。让他在艰难流顿的岁月里,仍能自嘲自乐。如此看来,其少年时的癖好,不也伴随其一生吗?
人生路长,所需甚多,人们在打点这份人生行囊时,往往莫衷一是。有实用主义者道:琴棋书画,棋淫茶谑,均为无用之物,绣花枕头罢了,曷反其本也!古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样看似无用之物,实际上可以滋魂养魄,塑造人格。物性决定人性,物镜塑造心境,人之性情品格,皆能从无用之癖中得到温润、滋养、改善、发扬。由此踏上人生旅途的我们,总会带着其带给我们的馈赠。跋山涉水,步向远方。
“书宜杂读”,梁启超如是说;“通才能成为大”,傅雷如是说。斯言如是。无用之癖虽杂,虽通泛,却不能让你在岁月的流逝中,发酵为一杯佳酿。李白好剑,虽无用武之地,却也练出了一颗“剑胆琴心”,飘逸侠气;爱因斯坦好提琴,虽不精通,却从中滋养了一颗悲悯博爱的心;林清玄爱茶,虽不借茶谋利,但那舒卷的茶叶,清浅的茶汁已然滋入其文字,字里行间茶韵悠然……他们带上了无用之癖,所以漫漫长途,相伴一路,受益一生。
然而,伴随我们一路的,有时却不是侠心、悲悯、茶意,有时也可能会是贪婪、怀疑、懒惰,盖其打点人生行囊时,有意无意地携上了坏癖。佳癖固也修身养性,坏癖亦可毁人一生,所以现世中的我们,定需时时勤翻检,莫令坏癖伴一生。
叶芝有诗云:“她劝我们从容生活,如草生堤堰;她劝我们从容相爱,如叶生树梢。”她,便可以是“无用之癖”,于漫漫路途中与我们默默相伴,成就我们从容的姿态,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靓点借鉴: 【例文2】
张岱的行囊 山东考生
公元一**四年,数声金角响彻京城,三尺白绫独悬眉山,大明王朝如一艘破蔽迷航的孤船,终于在最末一轮狂风暴雨中沉没。
与此同时,往日沉湎于西湖景致的张岱,不得不开始他生命中一段新的旅程。他决意遁入深山,可这行囊该如何打点?家中万卷藏书汗牛充栋,纵有扛鼎之力也搬不走,只得挑选了几本最钟爱的。金缕玉衣,平生尽享,此时国难当头人流窜,足以避寒可矣。1 古董架上的纷繁古物,若执意带走,定然会遭残损,只得长叹一声,忍痛割舍。平生浮华迷离带不走,只得做一流离荒山的野人罢了。西湖的弱桃天柳,舞榭歌台,亦搬不动分毫,只好在临行前凝望一眼,载入心中。
就这样,昔日的纨绔子弟背着行囊,化为深山野人,所剩何物?破窗敝几,秃笔残书,一方香炉一方琴,这便是他所剩的一切。毕竟行囊有限,人力亦不足,对于享尽锦罗玉宴的张岱来说,这些寒酸得可怕,但他终是撑了下来。因为他的行囊中,除了这些有形之物,还有一些无形无状,无声无臭,珍贵的东西。
张岱的行囊里,有对故国的深切缅怀,世事沉浮,王朝鼎革,张岱以一双穿越千山万水的眼,注视着他的城郭与人民。一村沦陷凋亡,他哀而不伤,因为他的行囊里没有前朝那些亡国移民哭哭啼啼的病态,他知道冬天来了,于是像亡命之鸟一般任时代的冬天掩上荒凉的帷幕。然而,他终究是放不下故国风华的,于是他幽思追忆,落墨化为一部《陶庵梦忆》,故国风物人情尽在其中,把他携往一个幽深的梦里,于是忘却了粗茶淡饭、短褐穿结的辛苦,只顾奋笔如走马,酿成一页页心血的结晶。
张岱的行囊里有对西湖的眷恋。久居西湖畔,湖中典故如数家珍,西湖于他更似一位形影不离的友人,这一别28载,西湖未尝不一日魂牵梦萦。张岱的行囊里,有倾尽心血以遗后人的壮志,你看那《石匮书》恢弘大气,《夜航船》包罗万象,《西湖梦忆》风华绝代,无一不是张岱在深山中,对着枯灯破几,用秃毫蘸着残砚写就的。亡国破家之痛,繁华散尽之痛,生活困窘之痛,一一痛得真切、深沉,张岱这一游手好闲的痴人,凭什么熬过这一重重痛楚?因为他的行囊里,装着一根属于文人的硬骨头!
是啊,是啊,装千金有何用?千金终有散尽时,不如装一捧热爱,一份坚忍,则纵使前方是蜀道的千回百转,悬崖峭壁,亦能一往无前,登顶为峰。靓点借鉴:
二、美文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绿色派生出许多词语,如“绿色消费”“绿色计划”“绿色文学”“绿色能源”“绿色企业”“绿色软件”等等。
请你根据对“绿色”含义的理解,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表达你的思想。【例文一】
爸爸的绿色生活 ××考生
“云卷云舒”“闲云野鹤”,爸爸最喜欢的就是这两个词语。(以成语点题,交代爸爸的性格)
他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有一颗普普通通的心。从不强求什么,活得随性、自然、真实,过着绿色生活。(运用整句,对爸爸进行概括介绍,紧扣“绿色”)
记得上初中时,每天放学回家,进门就能听到爸爸哼着歌。走进厨房,就会发现他挥舞着铲子,唱着歌,炒着菜,见我回来,冲我笑笑,硬拉我过去尝尝菜的咸淡。有时候盐味把握得不好,他还会像个孩子似地嘟嘟嘴。看到这样的爸爸,我忍俊不禁,但还是会鼓励他两句:“不错,继续努力!”这时他就一张阳光灿烂的脸了——他总有绿色的表情。(说明爸爸生活是“绿色的”,语言具体、生动、形象)
爸爸对工作也很用心。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医术应该很好吧,不然点名找我爸爸的病人怎么那么多呢?能为别人服务爸爸也很开心。他常说,工作使人美丽,忙碌让人充实,成绩使人快乐。只是,他一直没有升职。不是因为他得罪了谁,而是他将一次次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妈妈为这件事没少和他吵过,说他呆;爸爸却不以为然。久而久之,妈妈拿他没办法,2 就索性随了他这绿色的性子。(说明爸爸工作是“绿色的”)
我上了高三,学习紧张,有时感到压力大,就打电话给爸爸以求指点迷津。他呢,听完我长篇累牍的诉说后,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是告诉我家里的君子兰花开得很好,就是说奶奶关节炎已基本痊愈之类的话。这样几次下来,我感到莫名的恼火。我希望得到的是关爱与支持,而爸爸回应的尽是这些花花草草的消息。于是我打电话的次数少了起来。
直到那天爸爸陪我去物理竞赛,我才明白他的苦心。初到省城那天,我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一下车看到挤在学校里的摩肩接踵等待考试的学生,差点喘不过气来。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孩子,我希望你拥有一颗平和的心,别把压力看得太重,其实都没有什么。我们要做的只是平和地对待生活,而生活也会公平地对待你。记住,孩子,心如止水,方可气贯长虹。”(说明爸爸对待家庭、对待子女教育也是“绿色的”)
现在,生活依然紧张、忙碌,但身处其中的我并不感到压力很大。因为爸爸绿色的生活,也给了我一颗绿色的心,让我懂得了恬静的力量。爸爸的生活智慧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不能理解的。其实,这种淡然的心境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求不到的。
我也相信,这种绿色会伴我走过一生,直到花开。(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爸爸的“绿色”观的影响及意义)【例文二】
一抹绿色的告白 ××考生
亲爱的人类朋友:
我是山里一棵即将枯死的树,年逾不惑。四十年前,我的主人将我根植在此。我的生命,在这短暂的四十年里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想知道吗,人类朋友?让我细细道来:(造成悬念,语言亲切)
一
回忆起来,当时与我一同来到这里还有很多兄弟姐妹。我们一起欢呼着、涌动着,只为生命的茁壮成长。人类喜欢我们的颜色,从你们的口中,我知道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我们也为此自豪。于是用叶子集取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分,年复一年,我们从渺小到伟大,就这样一直坚定地成长着。
那时,我们所在的地方,虽说偏远,但时常出现白发老人和垂髫顽童的身影,他们的笑声和鸟儿的嬉戏声巧妙地结合成一曲动人的旋律。听着这些,我们也不禁随着咯咯地笑起来。哦,那时,我们与你们人类朝夕相处,谁也不觉得人类是可怕的动物。你们爱我们,我们敬你们!
绿色,充满人间。(点出当初环境的优美)
二
是的,人类喜欢绿色。因为在我们的耳语相传中,我得知了“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文化”这些词语,这些都是何等奇妙的东西呀!原来,我们的肤色,是健康的代表,是环境友好的象征,是人类行为规范的一条准则。哦,你们人类是真的喜欢我们呀!
大约过了几十年,有些陌生人来到了山里,是他们打乱了大山的宁静、毁灭了我们的幻想:他们是那样从容、那样不带一丝疚意和犹豫地用利斧砍断了我们的躯体,蹂躏我们的枝丫……那时,我们呼喊,我们流泪。哦,亲爱的人类,您真看不到我们泪流满面?你们是真的喜爱我们、保护我们吗?难道喜爱一抹绿色就是将他掠夺占为己有?不,你们或许只是无节制地利用我们、毁坏我们,令我们植物界心痛呀!
绿色,岌岌乎殆哉!(人类开始破坏大自然,环境质量出现危机)三 你们人类来过几次我记不得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你们足迹的数目,因为你们的每一步 3 都像炮烙一般印在我们心里。所谓“绿色”,所谓“生命”,所谓“环境友好”,就像浮华的假象、充满温情的谎言。现实,好严峻!
好在最近,你们认识到了与我们和平共处的重要意义,开始绿化荒山、退耕还林、保护农田……我们的家族在繁衍,地盘在扩大。(人类开始觉醒)
四
四十年来,我曾看见秋冬的转移,曾看见大雪的壮美,也曾听见风儿唱着歌的悠扬。生命的年月还未到,但我知道自己即将死去,或许哪天哪人看见了这样一棵已经枯死的悲伤的树,他会留下眼泪,进一步思考绿色的要义。
那时,人类真的又重新拥有了绿色……(寄予期望,看到光明)
行将就木的枯树 二〇一七年一月
【例文三】
汨罗访绿 张晓静
记不清从何时起,身边充满了“绿色”说法。人们都孜孜以求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
而我,只想追求那思维深处的一抹绿色。
我把恼人的年岁付诸流水,踏着明亮却不刺眼的日光来到汨罗江畔。光摇细柳风自醉,月照沙岸水自清。我故意避开喧闹的人群,独立江边一隅,站在你踽踽独行时一定踩过的大路上,用和你一样的眼神打量这穿越千年的汨罗。我每走一步都感到有历史的重压笼罩着我。人,历史,这一刻自然早已融为一体。我想像你一样大喊,喊出“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愤懑,探寻一下它深处的色彩,但我又怕这无人应和之声惊扰了江南的青青梅雨,惊扰了楚天的水样忧伤。
汨罗的源头,是你染绿的吗?
拂面的春风、潺潺的流水,是你在倾诉衷肠。“帝高阳之苗裔兮”,你是如此骄傲!但一片忠心抵不过张仪三寸不烂之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你满身骄傲终被令尹子兰击溃。你低泣,徘徊,独伤。但你又振臂一呼“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这路是坚守——坚守理想、坚守信念。这是在冰冻三尺的寒冷中发出的对绿的期望,这是在狂风肆虐的夜晚中对黎明的期待,这是你以生命的余光为后人照亮的前程。你成功了,却也失败了。
如果你是大隐隐于朝、“安禅制毒龙”的王维也就算了,如果你是傲然不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也就算了,如果你是躬耕于亩、“悠然见南山”的陶潜也就算了。可你偏偏是屈原,那宁愿死也不妥协的汉子。汨罗的浪花冷冰了你的身躯,却澎湃了我的心海。对绿的追求,化作永恒。
汨罗的绿是坚守,可他绿得令人心悸。我注视着江边依旧存在的渔父,年年岁岁,说不上清苦,又谈不上享乐。却依旧荡漾着,冲涤一些过绿的色彩。我知道你是不会听的,但我要对自己说一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
汨罗访绿,我明白了绿色也是对人生信念的坚持。绿色同样也是于世推移的灵活变通。人生,本就应该在这种绿色之下静听天籁。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然后说:“以后它们就是你的老师。”弟子问:“向水和镜子学习什么?”禅师说:“无论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都会随之改变形状,不加埋怨。镜子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境,都能如实映照,没有遗漏。”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第四篇:一碗兰州牛肉拉面里的文化
兰州牛肉拉面,对于每一个兰州人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话题。因为熟悉,泛泛而谈时,便好像是如数家珍;而要细细说起来,就难免语焉不详了!兰州人,你可以为兰州牛肉拉面自豪,你可以对外地形形色色以“兰州拉面”“兰州牛肉拉面”冠名的假冒伪劣的“大一钻”不屑一顾,而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你也难免糊涂。
仅从谈资的丰富有趣来看,作者就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从作者亦庄亦谐的叙述中,我们对于兰州牛肉拉面,包括对这一碗面的命名,有了多个层面的了解、理解和共鸣。
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兰州牛肉拉面。几乎全体兰州人民和广大甘肃民众都对散布外省各地的拉面馆不屑一顾。因为是“大一钻”,因为“不正宗”。不正宗对甘肃人来说,有着多重的含义。
一个含义是对拉面技术的发祥地地位的认知。甘肃人先是与意大利人争高低,扬言是马可·波罗将拉面技艺从中国带到意大利的;接着与国内各地较真,声称拉面技术发源于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兰州一带,证据是2002年出土于距兰州百余公里的青海民和县喇家的一碗面条化石,据考证,这碗面条就是拉面,距今已经有4000年了,出土地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遗址。有了这个化石,甘肃人已经不太在意这个问题了,谁要是还想辩个先后高下,甘肃人尤其是兰州人,无论是外来户还是本地土著,都当他无知无识,懒得再说。
一个含义是认识方面的。外地人以为兰州牛肉拉面的主要特征是拉面技术,甘肃人认定兰州牛肉拉面的主要特征是汤。在兰州的各个面馆,汤的配料,比如哪个部位的牛肉牛骨头、几只鸡、花椒大料的配比等等,是秘而不宣的。汤好不好,食客尝得出来,汤好不好,还决定着各家面馆的生意好坏。
一个含义是标准化问题。当地人将兰州牛肉拉面的综合特点概括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其实就是正宗与否的考量标准。“一清”,指的是汤清,汤料讲究呈现出来的则是清汤,意味深长啊。“二白”,是指汤中用以佐食的白萝卜片的新鲜程度。“三红”,指的是油泼辣椒的纯正与否。“四绿”,还是佐料蒜苗芫荽(即香菜)的新鲜程度。“五黄”,是指拉面的成色,取决于碱料蓬灰的品质。这些标准其实已经与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的标准化管理要求比较接近了。所以,在甘肃这块地界上,老百姓更亲近的是兰州牛肉拉面。一个含义是价格。兰州牛肉拉面的价格,在当地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政府管理部门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对待,对于价格的管理和管制,特别顺应民意。
有了如此丰富而有趣的谈资,我特别想要搞清的问题是,在作者的心目中,兰州牛肉拉面究竟是一个经济话题,还是一个文化话题?因为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一向是模棱两可的。也因此说起兰州牛肉拉面,我们似乎头头是道,终究还是不得要领。带着这样的问题,细细品读燕兵的叙述,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经济的话题还是文化的话题,被他用“民生”这个概念扭结在一起,变成一个相对宽泛的话题了,也就具有了比较宽泛的容量。
经济也罢文化也罢,说到底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历程。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作者说的还是人的故事。作者的全景描写,是一碗面的过去、现在及前景的形象展现,有人物群像的简洁勾勒;而一些个案介绍,则把兰州这个移民城市的特点,以及普通居民创业发展的经历,描写得生动活泼。从小小一碗牛肉面,燕兵还是阐述着一个基本的大道理:搞经济实业的人,还得懂文化;做文化事业的人,也得懂经济;成功的商人,是有文化意识和情怀的,有作为的文化人,也应当有经营意识和商业头脑。
本文摘自兰州拉面培训网
第五篇:潮味:潮汕宗族文化简介
一、宗 族
祖祠及宗亲会、父母会。潮汕乡民多聚族而居,而且特别注重宗祖,“......其营建家室也,必先建祠堂”(《普宁县志略.风俗》)。祠堂是本乡一些头领活动之处所,也是合族祭祖宗的场所。
宗亲会是各乡同姓者互相派人联宗而缔结的同宗组织。成立了宗亲会之后,就必须编族谱,排辈序。每年在宗祠共祭祖宗,各乡村同宗出钱派员参加,演戏祭祖,十分热闹。这一种宗亲会,在国外更是盛行。
父母会是旧时乡人平素相亲相善者,为了将来父母去世时丧事互相关照料理而成立的群众互助团体,参会者多为平民百姓。凡加入父母会者,其间一人父母亡故,所有的成员户都要出钱并帮助料理丧事。
二、分 家
分家,俗话说:“树大分杈,仔大分家。”每一个家庭发展到一定时期,兄弟就要分家,通常情况下是在姐妹大部分出嫁,兄弟大部分完婚的时候进行。分家前父母首先把兄弟召集在一起商议,并按弟兄人数把家产分成若干份。家产包括房屋、田地、财物,分得的房屋只准居住,不得转让或卖给别人,它的产权属父母所有。分房子时,往往是长子分大房子,小儿子只得一些小房子,故有“尾仔弟,企厝耳”之说。财物则先分成若干份,然后兄弟从大到小依次挑选。财物当中,应该有一些家产分给最大的孙子。故此,又有“大孙当尾仔”之说。如果小儿子还没有结婚,那么分家时则要留出为他娶老婆的费用或等同价值的财产,或向已婚的兄弟摊派现金,俗称“老婆本”。做父母的,也会自己保留一部分家产。
家产是由父母主持分配的,但分配家产那天,务必请来舅父、伯父、叔父当监督人,防止父母偏心或兄弟间因为小问题而吵架。
分好财产后,就要选择吉日“分灶”。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父母要从原来合伙的灶里取出燃旺的木炭或柴禾分给各兄弟当作火种,点旺各人的新灶。并用它做第一顿饭,象征着虽分ylckh0020.com ylckh0021.com ylckh0022.com ylckh0023.com ylckh0024.com ylckh0025.com ylckh0026.com ylckh0027.com a3ylc36.com a1ylc78.com ylcvip45.com ylcvip51.com a4ylc55.com
了小家,但大家庭的火种不灭。分火种时,父母还边分边即兴作些预祝孩子吉祥、发达的诗句。有的父母在这一天要煮一锅饭分赠各人。分家后,父母及未成年弟妹有的是轮流到各家吃饭,称为“食伙头”,有的是自己另起炉灶,各家逐月派钱给父母作为生活费。至于家中尚未出嫁的姐妹,除了特殊情况外,没有财产分配权。但等到出嫁时,兄弟们便分赠钱物,为其备办嫁妆。
ylckh0020.com ylckh0021.com ylckh0022.com ylckh0023.com ylckh0024.com ylckh0025.com ylckh0026.com ylckh0027.com a3ylc36.com a1ylc78.com ylcvip45.com ylcvip51.com a4ylc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