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转发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设立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的通知
关于转发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设立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
重点支持计划的通知“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以下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设立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 重点支持计划“(外专发【2009】123号),请认真阅读,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2011年度外国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的申报,谢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10年8月31日
关于设立“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
重点支持计划”的通知
各部属高校:
2008年底,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简称“千人计划”),强调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为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为落实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吸引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鼓励聘请专业水平高、在华工作时间长的外国专家,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
一、申报条件
1、申报范围: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资助的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
2、申报对象:聘请的外国文教专家中的国外工程院/科学院院士、世界知名大学教授、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等。申报专家纳入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
3、工作时间:每年在华工作5个月或5个月以上(含1年多次来华),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的。
申报单位和申报专家需同时满足以上3个条件。
二、申报方式
1、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每年在申报下一年度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时择优推荐专家人选。
2、高校需按有关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申请书(详见附件),在上报下一年度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的同时,将项目申请书报送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
3、国家外国专家局将成立专家学术委员会,对各高校报送的申请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并确定最终人选。
三、经费资助
1、国家外国专家局对评选出的专家授予“重点引进专家”称号。
2、对获得批准“重点引进专家”称号的外国专家资助3个专家指标(按现行标准合27万元人民币),用于专家往返国际旅费、在华期间住宿交通以及生活津贴或部分薪酬。
3、高校可根据需要配套相应经费,制定本单位相关的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为专家创造稳定、良好的科研、生活条件。
4、各部属高校实施的“海外名师计划”试点项目中符合本计划的,经评审后授予“重点引进专家”称号并资助27万元人民币。
四、项目管理
1、获得“重点引进专家”资助的外国专家,将列入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直接掌握的拔尖人才库,优先推荐国家“友谊奖”备选专家,优先享受国家为引进国外人才而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先推荐出席国家有关重要礼宾活动。
2、“重点引进专家”评审批准后的批复将随高校年度聘请计划一起下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没有达到工作时间要求或专家本人没有达到规定水平的,专家本人不再享有“重点引进专家”称号,拨付的“重点引进专家”经费亦从第二年的聘请经费中扣减。
3、获得“重点引进专家”称号的外国专家所在聘请单位要重点跟踪、报告引进成果。经过几年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国外人才、智力队伍。
附件:“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申请书
国家外国专家局
2009年7月22日
第二篇:2013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合作项目需求信息通知
各区市县经信局:
按照省委组织部、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征集2013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合作项目需求信息暨近年实施情况统计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3〕154号)要求和XX副市长批示,市经信委决定面向全市
企业征集2013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合作项目需求信息及总结近年实施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及条件
(一)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
我市行政区域内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凡有意引进在海外获得博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创新人才,以及在海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熟悉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且能为引进人才提供一定事业平台和生活待遇的,均属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征集范围。
(二)合作项目需求信息
我市行政范围内各类企业凡有生产活动或产品开发中自身难以解决、国内技术尚不成熟、需要借助国(境)外科技力量联合攻关、且其成果对行业科技进步有较大推动作用的技术难题,可申报“企业技术难题攻关项目”。企业等单位凡有合作创办企业、引进资金、引进技术等项目合作意向、且能提供一定优惠条件的,可申报“其他合作项目”。
(三)近四年引进人才统计
为总结分析近年引才情况,我市行政区域内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凡于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单位,请填报《2009-2012年XX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统计表》(附件4)
(四)2012年合作项目反馈信息
为掌握海外合作项目进展情况,凡2012年申报了海外合作项目的单位,请填报《2012年XX省海外合作项目实施情况反馈表》(附件5)
二、申报方式和时间要求
采取用人单位申报、各区市县经信局汇总上报的方式进行:用人单位填写《2013年XX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表》(附件1)、《2013年XX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汇总表》(附件2)、《2013年XX省海外合作项目需求信息表》(附件3)、《2009-2012年XX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统计表》(附件4)、《2012年XX省海外合作项目实施情况反馈表》(附件5,仅限2012年申报单位),各区市县经信局请于2013年5月24日前汇总上报市经信委。
具体征集渠道是: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
三、有关要求
(一)本次征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合作项目需求信息,作为我省2013年开展海外人才、智力及项目引进的基础信息,通过媒体向海外发布。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布置,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及时上报。数据准确性、真实性,由上报单位负责。
(二)为了掌握人才需求、合作项目需求信息发布后的效果,今年新增了《2009-2012年XX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统计表》(附件4)、《2012年XX省海外合作项目实施情况反馈表》(附件5),请务必收集上报。
(三)请申报单位注意阅读有关表格、认真填写。所提供的支持条件,由各单位自行负责,各区市县经信局要审查把关。
(四)各地、各部门在广泛组织用人单位申报的同时,要重点征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能源电力等五大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需求信息。
第三篇: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才强市战略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8]25号,以下简称“中央‘千人’计划”)和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组发[2008]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就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上海‘千人’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人才犹先发展理念,接照突出重点,以用为本、特事特办、统筹实施的原则,加大上海“千人计划”推进力度;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大力引进、培育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坚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人才,营造创新伟大、创业崇高的良好氛围,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申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上海”千人计划",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建立国际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新模式,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最具创新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吸引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人才高地之一。
上海“千人计划”将用5—10年时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重点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需求,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并争取其中一批引进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在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区,建立20—30个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争取其中一批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支持人才基地进行更加大胆的体制机制探索,将有关投融资、股权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在人才基地先行先试,营造宽松环境,把基地建设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最能发挥作用、最能产生效益的“人才特区”。继续发挥现有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作用,形成分层分类的优秀人才引进、培育平台。
对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以下简称“引进人才”)授予“上海特聘专家”称号,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联系的专家范围。
三、引进对象
(一)引进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在本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得到同行专家认可,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境)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2、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和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4、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紧缺急需的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专业水平的其他海外高层次人才。
(二)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重点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
1、依托重大专项、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及创新创业基地等,重点引进并支持一批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2、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引进和支持千批掌握核心技术,擅长知识产权战略谋划和知识产权运作,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引进和支持一批具有优异的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管理业绩,擅长培育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科技担保领军人才和团队。
3、围绕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重点引进和支持-批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及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文化艺术大师、创意人才。
符合上述标准的人选,按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重大工程及企业、金融、航运、文化、创业等类别,由有关牵头单位和区县组织申报,通过公平公正的专家评审和规范合理的程序后,列入上海“千人计划”。
四、引才方式(一)加强宏观引导。
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共享机制,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论坛,及时发布、定期更新《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引导海外高层次人才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集聚,提高升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发挥市场作用
鼓励并支持用人单位面向海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招聘,建立市场化引才长效机制,发挥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才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人才基地加强合作,发挥人才服务机构推荐人才的重要作用。
(三)畅通对外联络i 发挥海外联谊会等社会团体和各类行业协会、海外联络办事机构、海外合作单位的作用,宣传引才计划和优惠政策。鼓励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推荐人才,实现以才引才。鼓励人才自我推荐。
五、主要措施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服务,把引进与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一)搭建更加宽广的创新创业舞台。
岗位职务。用人单位可采用岗位招聘方式,直接聘任引进人才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需编制、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计划可单列,还可设置专业技术特设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按照于部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负责选任。用人单位要帮助刮进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支持引进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行业领域最新前沿动态。
承担项目。引进人才可参与国家和本市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研究和标准制订等工作或担任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在保证项目目标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有权决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可自主调整项目技术路线、自主调整和配置人员。
资金扶持。对承担重大项目而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可按有关规定帮助引进人才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用人单位、相关部门的其他经费支持要向引进人才倾斜,而且可按有关规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比例。鼓励各有关部门、区县和园区提供项目风投基金、资金信用担保等其他资金扶持,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引导机制。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所在区县创新国资投资机制,建立银证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银行进行信贷服务创新,加大对引进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
绩效评估。用人单位要按国际惯例和科研规律,设置考核周期和考核指标,依据与引进人才签署的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协议),评价引进人才的工作绩效,避免多头、重复评价。评价时,应参考海外专家意见。评选奖励。支持引进人才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组织,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评选。有关部门要根据引进人才专业特长,积极吸纳其作为本市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以及其他人才和项目评审专家。对于作出重大贡献的引进人才,可直接作为本市各类政府奖励候选人,并推荐参加国家各类优秀人才的选拔。
(二)提供更加完善的特定生活待遇。·
居留和出入境。持外国护照入境的引进人才(含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需在本市常住且需多次临时出入境的,可申请办理有效期3—5年的《外国专家证》或《外国人就业证》、《上海市居住证》(B证),并按规定办理相应期限的居留许可,或提供二类授权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外办、市商务委)公函等有关证明文件,办理有效期2—5年的F类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对申请并符合永久居留条件的引进人才,积极协助其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落户。具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引进人才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子女,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落户上海。对愿意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的,由公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有关规定,优先为其本人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子女办理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并落户上海的手续。对原从外省区市出国、现被本市引进的人才,在上海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入籍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复籍证书》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引进入才对其落户上海的相关手续予以特殊办理。
社会保险。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呵参加本市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等,缴费年限以实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年限为准。参保缴费办法、在中国境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办法等,与本市市民享有相同权利。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可为引进人才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其无业配偶、子女符合本市有关规定的,可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住房。引进人才愿意购买住房的,可参照本市居民购房政策,购买自用商品住房一套,用人单位可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引进人才未购买自用商品住房的,用人单位要依照就近、方便的原则,为其提供一套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住房。引进人才自己租房的,由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相应租房补贴。用人单位与当地政府可集中建设、设立人才公寓,妥善解决引进人才安居问题。用人单位可根据引进人才的业绩和贡献,与引进人才协商确定住房激励办法。通关。上海海关为引进人才设立绿色通道;对其进出境给予通关便利。引进人才凭有关身份证明,进境少量科研、教学物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境合理数量的生活自用物品,除国家规定列名征税外,予以免税放行;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特殊情况外,可予免开箱查验放行。
医疗保障。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按本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医疗和医疗保险保障待遇,用人单位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引进人才可纳入本市市级医疗保健照顾范围,在选定的医疗机构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
子女入学。引进人才子女(不论国籍)在基础教育阶段,可按本人意愿,选择公办学校就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先为其协调,选择国际学校或公办学校国际班就读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耍协调解决入学问题。引进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入学考试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引进人才的外国籍子女报考市属高等院校的,按招收外国留学生有关规定优先录取,学费按本地学生标准收取。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学校建立国际班。
第四篇: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SJ014-B0401-2008-027 发布机构:中共中央办公厅
发文日期:2008-12-23
文
号: 中办发[2008]25号
主 题 词: 实施 海外 人才引进 计划 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党委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已经中央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
2008年12月23日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情况下,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需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用较短时间拥有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多,目前已达12l万余人。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在主要发达国家约有20多万留学人员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岁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约6.7万人;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1.5万人。这些留学人员虽然长期在海外工作、生活,但其中许多人始终心系祖国,有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愿望。近年来,一大批在海外学习、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回到祖国,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当前面临的难得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围绕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更宽广的眼界、更宽广的思路和更宽广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二、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要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进行。
中央层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千人计划”),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业机制,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做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引进项目。同时,要制定实施专项计划,重点引进本行业本领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研究制定实施本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东部沿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支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
三、坚持重在使用,切实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条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破除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热情关怀、放手使用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使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做出成绩。
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商业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吸纳到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和特长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担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商业金融机构的领导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订、重点工程建设,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组织等。大力推动科研工作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和管理机制。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性质,实行弹性考核制度,避免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实行协议薪酬制,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还可以实行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妥善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专门服务窗口,解除他们回国(来华)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
对千人计划中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专项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为他们提供相应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符合千人计划标准的,经有关部门评审后,可纳入千人计划。
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体制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抓紧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有利时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住机遇,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和有关主管部门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中央组织部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承担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要将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联系专家的范围,完善联系办法,建立服务机制。对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要以适当方式进行宣传和表彰。要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增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与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的有效渠道,充分发挥有关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联系,为他们回国服务、来华工作牵线搭桥。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第五篇:河北工业大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意向合同书-千人计划
河北工业大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意向性)工作合同
(样本)
聘任方:河北工业大学(简称甲方)
受聘方:(简称乙方)
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如下意向性工作合同。
第一条 聘期 岗位聘期为三年。
聘期自二零 年 月 日至二零 年 月 日。
第二条 乙方的岗位工作目标及任务
(结合依托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细化,尽可能分制定,务求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
一、乙方在聘期内应完成的工作目标:
二、乙方在聘期内应履行的工作任务:
1.教学任务(包括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访问学者)
2.科研任务:
3.学科建设任务: 4.人才培养任务: 5.其他任务: 第三条 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引进人才岗位工作目标及任务,对乙方进行管理。
2.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对乙方进行考核和奖惩。
二、甲方义务
1.根据《关于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提供相应工作条件的若干规定》,为乙方顺利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和任务,提供良好的个人待遇和工作条件,帮助组建学术团队等。
2.根据《关于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和薪酬诸方面提供优待。
3.中央财政给予“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给予“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乙方权利
1.按照《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乙方在聘期内每年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同时享受学校按国家规定提供的其他待遇。
2.享受甲方为其提供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甲方如不能按规定履行其应尽义务时,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申诉。
四、乙方义务
1.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引进人才和“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聘期内保证全职在甲方工作岗位上工作;“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引进人才,聘期内保证每年在甲方工作岗位上不少于2个月的工作时间。
3.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接受甲方的监督、考核及管理。
4.乙方在聘期内所取得的教学、科研等成果均属职务成果,均须同时署乙方及甲方名(即必须同时署作者及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只能署甲方名)
五、本意向书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本意向书一式叁份,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一份,具有同等效力,签约各方均有履行本意向书的义务。
甲方委托代理人签字: 乙方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