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基层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XX年基层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理解祁阳县大学生“村官“如何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才创业,祁阳团县委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祁阳县将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里桥等镇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 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qq群等载体,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村官”实地学习农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XX多人次,上门送学121人次,走访调研620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154篇,发布致富信息、农业实用技术98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1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0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排解矛盾纠纷40多起,发放中央1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1.2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 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3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出台了20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3个。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机关单位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部分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主动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今年来机关共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资金、场地方面的难题12个。
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带领群众建立创业项目15个;为村里争取和完成项目13个,争取资金80余万元;自己创办养殖、服务类致富项目5个,在办7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为100多户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无限广阔”,要到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阳大学生村官建设成一个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队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优势,争当“四个先锋”。
争当学习先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共记学习笔记25万多字。同时,借助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平台,拓宽和加深理论学习,共撰写心得体会36篇。浯溪镇李亮等4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镇党委举办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大学生“村官”轮流主 编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记,如实反映他们农村工作生活点滴。
争当宣传先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示栏、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宣传片、电教片,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具体要求。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通过做课件的形式,直观、动画地引导党员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茅竹镇廖琴等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小字报”的形式,通报学习进程和方法。
争当调研先锋。在通过组织到浯溪镇小江村、黎家坪镇新塘村、茅竹镇向家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农家村落、田间地头,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困难户、留守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镇村实情,确定“影响制约本村发展瓶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等调研课题,再自主确立1-2个调研课题,最后形成调研报告43篇。
争当实践先锋。运用所学专业和自身特长,努力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育、支教小组等服务活动,助推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黎家坪镇女大学生“村官”周伶泓,经常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主动承担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队伍交流问题
在大学生成长创业的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觉得与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单调,有孤独感。他们的精神生活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内,大学生村官内部进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会有许多值得交流的地方,采用哪种交流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好。座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在座谈会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经验;建立大学生村官团组织,在青年组织关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开拓业余生活;同时许多大学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活动,如运动会等加强其群体之间交流。
第二篇:10年基层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2010年基层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理解祁阳县大学生“村官“如何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才创业,祁阳团县委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祁阳县将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里桥等镇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qq群等载体,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村官”实地学习农
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2000多人次,上门送学121人次,走访调研620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154篇,发布致富信息、农业实用技术98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1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0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排解矛盾纠纷40多起,发放中央1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3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方式,有针对性
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出台了20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3个。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机关单位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部分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主动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今年来机关共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资金、场地方面的难题12个。
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带领群众建立创业项目15个;为村里争取和完成项目13个,争取资金80余万元;
自己创办养殖、服务类致富项目5个,在办7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为100多户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无限广阔”,要到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阳大学生村官建设成一个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队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优势,争当“四个先锋”。
12全文查看
第三篇:2010年基层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定稿)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理解祁阳县大学生“村官“如何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才创业,祁阳团县委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祁阳县将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里桥等镇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qq群等载体,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村官”实地学习农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2000多人次,上门送学121人次,走访调研620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154篇,发布致富信息、农业实用技术98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1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0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排解矛盾纠纷40多起,发放中央1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1.2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3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出台了20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3个。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机关单位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部分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主动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今年来机关共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资金、场地方面的难题12个。
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带领群众建立创业项目15个;为村里争取和完成项目13个,争取资金80余万元;自己创办养殖、服务类致富项目5个,在办7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为100多户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无限广阔”,要到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阳大学生村官建设成一个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队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优势,争当“四个先锋”。
争当学习先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共记学习笔记25万多字。同时,借助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平台,拓宽和加深理论学习,共撰写心得体会36篇。浯溪镇李亮等4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镇党委举办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加深了对科学发展
观的认识。大学生“村官”轮流主编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记,如实反映他们农村工作生活点滴。
争当宣传先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示栏、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宣传片、电教片,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具体要求。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通过做课件的形式,直观、动画地引导党员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茅竹镇廖琴等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小字报”的形式,通报学习进程和方法。
争当调研先锋。在通过组织到浯溪镇小江村、黎家坪镇新塘村、茅竹镇向家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农家村落、田间地头,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困难户、留守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镇村实情,确定“影响制约本村发展瓶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等调研课题,再自主确立1-2个调研课题,最后形成调研报告43篇。
争当实践先锋。运用所学专业和自身特长,努力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育、支教小组等服务活动,助推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黎家坪镇女大学生“村官”周伶泓,经常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主动承担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队伍交流问题
在大学生成长创业的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觉得与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单调,有孤独感。他们的精神生活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内,大学生村官内部进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会有许多值得交流的地方,采用哪种交流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好。座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在座谈会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经验;建立大学生村官团组织,在青年组织关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开拓业余生活;同时许多大学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活动,如运动会等加强其群体之间交流。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XX村位于河北省XX市XX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不断加速,富裕后的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幸福生活,对农村的文化卫生、居住环境和社会服务条件提出了新要求。我到村任职后,根据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对村内多个石料厂、白灰厂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安全隐患:近期国内其他地区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已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我村内个别企业也有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如部分设备老化、火药的安全存放问题、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
2、环境污染:石料厂、白灰厂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了粉尘污染,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村民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有了较高要求,环保问题已日益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3、手续繁杂:个别经营者反映办理证件过程比较困难,办理手续繁琐复杂,极大的影响了生产进度,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解决的途径
1、专职负责,预防隐患: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问题,村集体应派出专人负责,定期对各厂进行检查并督促他们进行整改,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襁褓中;同时定期对员工就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保证生产安全进行。
2、洒水防尘,关注健康:对于村民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安排每天对街道进行晒水除尘,并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洒水次数;同时鼓励村民在道路两旁种植防尘除尘的植物,吸附灰尘。
3、绿色通道,服务企业:根据石料厂、白灰厂经营者反映的证件办理困难、手续不健全等问题,村领导应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帮助企业尽快投入生产,提高人民收入,切实做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并有效地实施,我相信一定可以大大改善村民的工作生活环境,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安溪县龙涓乡玳堤村书记助理黄勇传 2009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玳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玳堤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玳堤村,位于龙涓乡东北部偏北,东与安美村毗邻,西与福都、福黎村接壤,南与山后村相临,北与钱塘村和芦田镇招坑村交界,距乡政府6公里。海拔600-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温度17.6℃,无霜期290天。村内多数为李姓,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965户,总人口3610人,其中党员6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品种为柿、梨、桃、李、香蕉。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0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年创5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年总收入1800余万元,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我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村辖区内建有茶叶城一座,占地面积达150亩,一座藤艺加工厂位于茶叶城边,还有一座茶叶加工厂和一处养猪场。这些本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本村劳动力100多人从业。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明清为龙涓里玳堤乡。民国属龙涓乡玳堤保。解放后,先属龙涓乡,后为玳堤乡,1958年2月仍属龙涓乡玳堤小乡玳堤高级社,1985年11月属龙涓人民公社福都大队,1961年8月析出为玳堤大队,延至1984年7月为龙涓乡玳堤村。
1939年创办学校,1950年为玳堤小学,1988年建校舍1座600平方米。1997年,翻建小学教室12间,宿舍16间,2007年扩建学校,完善设备,学校总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2000年建村委会一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69年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70千瓦。2007年,拓宽硬化344县道玳堤境内公路长2.4公里,水泥路面宽14米。
3、基层组织建设
玳堤村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成员12人,在村书记李文发、村主任李锦镇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今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努力我村成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村,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玳堤村两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工作,努力实现茶叶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茶企、茶农,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茶农茶叶种植、初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茶农经营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以来,村两位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60万元,新修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拓宽修建村级道路土路面4公里;为了解决群众遇到强降雨天,茶园、屋舍会被溪水淹没的问题,2010年,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年底前我村顺利完成了山坪至深内长5公里的河道清理并拓宽为3米;2009年以来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内容,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我村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通过村两委的努力,我村厕改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我村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经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村级各种会议开展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教育,弘扬新人新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结合创建安全示范村,开展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我村今年来无重大事故,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二、玳堤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茶叶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茶叶种植作为带
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茶叶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茶叶经济的颈瓶。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通往各组的道路泥泞,急需修建通往村民家门口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泥泞的小路限制了本村与外界的沟通,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中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消极落后思想观念得到滋生繁衍。突出表现就是重男轻女等现象丛生,超生欲望强烈,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局面。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
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a、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
B、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5)、鉴于现阶段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镇区工业园区集体厂房的出租
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7)、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玳堤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