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校长报告【主报告】1026

时间:2019-05-14 11:3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校长报告【主报告】102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校长报告【主报告】1026》。

第一篇:201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校长报告【主报告】1026

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报告

夏 敏

二○一三年十月 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报告

夏 敏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这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是在新形势下学校调整专业发展战略并提出“搞好规划,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提高能力,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一是进一步确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要求,在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国家提出本科教学工作新要求的背景下,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有基础以及学校的发展愿景,认真分析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重新审视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形成共识,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是针对制约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快调整,重点建设,深化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三是明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明晰学校、学院和教师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责任,解决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 主体问题。

现在,我代表学校做本科教学工作报告。一、六年来本科教学工作发生深刻变化

从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至今,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使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在专业建设发展战略上,明确了专业建设的着力点,重点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学校确立了“支柱性专业学科省内一流,标志性学科专业国内一流” 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建设的着力点。2010年和2012年先后出台了《沈阳师范大学“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规划》、《沈阳师范大学“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与重点扶持专业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创优、扶强、扶特”的专业建设思路,集中打造重点专业优势和特色,增强重点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使专业建设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和明确。2012年学校遴选出21个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和重点扶持的专业,在对省内外同类专业调研与比较分析基础上,查找各重点专业存在的问题,确立建设目标和任务。学校通过与相关学院和专业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建立校级重点专业年度报告制度、校级重点专业动态机制和投入1000万重点专业建设专项经费予以资助等具体措施,大力推进重点专业建设,形成了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的有效机制。

二是在教学理念上,确定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观念,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学校恪守“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不断深化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本科教育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成为广大教职工的价值追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在转化为广大教职员工的行为规范。2007年英语类、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生物科学类、化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等专业专业实行了按类招生、分流培养,2008级以后学生实行了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尤其是学校在实行优秀学生转专业制度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和自主权,2012年出台了《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和《沈阳师范大学扩大学生选课自主权实施办法(试行)》,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开展了三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 全校20个学院的8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申请人数为440人,转专业人数为380人, 成功率为86.36%;全校25个教学单位中,16个教学单位采取了系统外预选课、增加课程数或授课教师、“师生双选”等措施,实现了专业课选课进一步放开。“双放开”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2012年9月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对我校“双放开”政策进行了报道,指出我校是“辽宁省高校中惟一对所有学生实行转专业政策的学校”。

三是在“质量工程”上,项目的量和质有明显增长,实现了国 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新突破。

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由55个增至25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由1个增至4个,省级重点专业由4个增至17个,省级精品课程由11门增至54门,省级教学团队由2个增至8个,省级本科教学名师奖由3人增至12人,省级教改立项由12 项增至48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由 19项增至 51项。获批国家级精品开放课3门,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零的突破。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校每年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批数量均居全省高校的前列,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在我校各专业分布范围逐步扩大,几乎覆盖全部校级重点专业,非校级重点专业也获得了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突破,2013年我校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数量达到 83个,获经费数量947.5万元,创历史新高。

四是在实践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衔接。加强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实习)“三位一体、四年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均应具有一次文化艺术实践、一次社会实践、一次创业活动、一次创新活动的“四个一”经历;创新小学期实践活动,形成了我校鲜明的小学期实践活动特色;提高实践学时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 学环节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的最低学分要求;推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创业创新活动、各类竞赛活动的课程化、学分化。学校共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实现了本科实践教学平台的历史性突破。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92项,662人次,竞赛获奖指导教师442人次。2012年、2013年学校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项,国家级项目57项,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是在教师培养方式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校更加关注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引导教师职业规划,满足个性发展需求,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提供教学咨询与服务,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创建优秀的教学文化,创新教师培育的新模式,形成教师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促进教师追求教学卓越,2012年3月学校启动了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制定《沈阳师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方案》即“12345”方案。确定了以“明确教师定位,促进教师发展”为主线,以开展“两项重点、三个载体、四类服务平台、五个数据库”为建设目标。学校通过举办教授讲堂、名师公开课、教授公开课等活动,注重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青蓝工程”,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培养,构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通道。共举办各类讲堂、公开课155场,“青蓝工程”组队69组,有来自22个教学单位的138名教师参与项目,打造校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27支、本科教学名师26名,青年教学标兵20余名。2013年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获批辽宁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成为省内高校中首批8个省级示范中心之一。

六是在教学质量监控手段上,形成了有效的质量评价新机制,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出台《关于加强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的意见》,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2009年起,学校提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要求,规定参评教学型教授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必须为优秀。这项要求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对教学的投入;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2011年起又推出 “教学质量双月报”制度,对多次受到学生表扬的教师予以公布,对多次受到学生批评的教师予以警示,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监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起,连续两年发布《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各学院也同时发布院级教学质量报告。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更加主动、开放、透明、有效;2013年学校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批改作业和试卷等日常教学环节的考核纳入本科教学名师奖评选的指标体系中,丰富了教学评价的内涵。2013年上半年学校对全校85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开展了本科专业建设状态评价工作。既与省级专业综合评价相衔接,又能结合学校实际,充分体现校本性,评价工作对74个专业 和专业方向进行排名,并进行了深度分析,使学校深入了解和掌握了各专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校级重点专业的遴选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引领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七是在学生管理体制上,组建本科生教育部,建立了“协同育人”的新体系。

学校确立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育人理念。2010年推行了机构大部制改革,成立本科生教育部,充分发挥本科人才培养的综合育人功能、整体育人功能和衔接育人功能。本科生教育部整合本科教育资源,系统设计和开展本科教育工作,部内相关部门相互补台,团结协作,合作育人,共同推进了诚信考场和诚信档案建设、学生转专业与选课“双放开”、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和学分化、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等工作,衔接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等五条教育工作链,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成才服务、素质教育等五大工作系统,建立了本科生“协同育人”的新体系,育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六年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都得到了较大提升。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在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全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六年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辛勤工作、甘于奉献的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甚至构成我们未来发展的严峻挑战。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尚需进一步更新;专业的溢出效应尚需提升;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尚需破解;教师职业精神和教学能力和水平尚需提高;教学管理和监控尚需加强;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凸显专业特色、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任务还相当繁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二、六年来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

六年来的本科教学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校教学工作宝贵的无形资产,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我校今后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持续推进重点专业建设

学校围绕“支柱性专业学科省内一流,标志性学科专业国内一流” 的目标,持续推进重点专业建设,发挥重点专业的带动作用、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于2010年和2012年先后出台了推进重点专业建设的一系列文件,集中打造21个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和重点扶持的专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英语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英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学专业作为一批本科B段招生,为学校产生了很好的品牌效应。我校从2008年—2013年连续六年专业一志愿报考率超过100%的 14个专业中有11个是重点专业,所占比例为78%;在2013年本科招生中,一批本科B段招生:文史类超省控线2分,理工类超省控线18分;二批本科招生:文史类超省控线29分,理工类超省控线26分,这些招生效应主要是重点专业辐射效应所拉动的。重点专业辐射效应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和办学声誉,这些重要意义在全校上下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第二,坚持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管理重心下移,下放教学管理权限,调动学院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协调发展。我校的本科教育规模大、专业门类齐全、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如果按照高度集权、大而统一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势必会出现教学管理不到位、信息反馈慢、责任不清、基层教学单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各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形成。在本科教学管理中,应当继续坚持下放教学管理权限,强化以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作用,增强基层教学单位的管理活力,充分调动校院两方面积极性,特别是学院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学工作在顶层设计、宏观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主体。确立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是一切教学改革成功的基础。在学生培养中推进转专业放开制度、选课放开制度、学生评教等方面的改革,都极大 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坚持教学改革与管理改革并重

学校始终把教学改革与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推进,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六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革,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深化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是本科教学工作的关键。实践证明,坚持用整合促改革、用改革促提升的做法,是我校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声誉不断提高的重要经验。

三、今后五年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举措

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国内国际间的激烈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高等教育大趋势就是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的投资多元化将使中国的高校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重规模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各类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校将面临着生源、专业结构调整、艺术专业调控、适应社会需求、特色专业建设等严峻挑战,我们只有超前规划好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更新观念,主动适应,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凸显特色,不断创新,才能化解危机,面对挑战赢得主动,进而促进本科教学工作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今后五年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建设支柱性专业省内一流和标志性专业国内一流为目标,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为根本,以推进实践型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建设为保障,通过“三调、四改、五推进”,实现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二)今后五年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1.搞好“三项调整”,促进专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做好专业建设规划。要站在辽宁、全国乃至国际大学专业建设的制高点,制定好《沈阳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4-2018)》,用新的理念重估、重塑我校专业建设目标、思路与举措。

第一,不断调整思路

我们要注重专业发展中的社会需求与专业自身发展需求的统一,从坚守“象牙塔”转向“象牙塔”和“接地气”相结合。通过专业调整,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之中,抓住时机,拓展新的专业领域,使我校的专业设置能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二,适度调整规模

到2018年,学校的专业总数量稳定在60个左右;2014年,取消23个专业方向招生,取消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法学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按类招生;2014年-2018年,每年将停招2-4个专业,警示并减招或隔年招3-5个专业。通过适度调整专业数量,着力解决专业“多、庸、散、低”问题,鼓励增设能够填补省内外空白且具有市场需求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使专业结构和学校定位与未来发展目标相统一,并与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相匹配,集中精力打造专业优势和特色。

第三,合理调整结构

到2018年,学校要完成专业总体布局的调整,理工类专业调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30%;文科类专业保持占学校专业总数的30%;艺术类专业调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28%;其他专业占学校专业总数的12%。其中师范类专业保持占学校专业总数的25%。学校要建设支柱性标志性专业20个左右,约占学校专业总数的30%,通过调整使专业布局更加合理,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相适应。

2.深化“四项改革”,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 第一,深化教学综合改革

依据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教学综合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全面推进教学综合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重点深化以下四方面的改革:

——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出台《沈阳师范大学通识课程建设方案(试行)》,建立“平台+模块” 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课划分为基础通识课、学科通识课和国设通识课三大平台;分为人文社会科学模块、自然科学模块、艺术体育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四大模块。今后五年建设基础通识课150门左右,通识核心课40-60门,提高基础通识课的课时费;学校将采用招标方式遴选通识核心课程,并设立建设经费。对于优秀的课程优先列入通识核心课建设计划,对于较差的课程予以警示、限期整改或取消。

——教师教学考核方面。学校将以课时数量为主的教师教学考核办法转变为以绩效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考核办法。出台《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教师教学工作量分课程教学工作量和实践教学工作量两部分,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教师讲授和辅导的工作量(含实验课);实践教学工作量包括实习、毕业论文等基本实践教学工作量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以及指导青年教师等创新实践教学工作量。学校对教师的年度课程教学工作量和实践教学工作量提出最低要求标准,各学院在此基础上可制定细则。在考核中学校坚持数量与质量考核相结合、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增加教师教学工作绩效在考核中的权重,突出教师教学成果和业绩在职务晋升、评优中的作用。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建设与研究、教学改革、教学奖励等教学绩效上来。学校每年度公布本科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名单,设立“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工作业绩奖”,对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并发 放教学业绩津贴。

——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出台《沈阳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转换角色,要针对不同课程,选择优质的、前瞻性的教材,不断将最新的教学成果引进到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促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倡导教研活动,促进教学反思;要探索移动课堂、微课、网络课等现代化教学模式,推进数字化手段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在全校范围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讨论,深入实际查找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学院(部)制定本单位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建立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区,推出课堂教学试点建设课程,并组织校院两级的教学观摩与交流。各学院(部)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进行评估验收。学校将评选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及个人,并评选出100门“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同时确定为学校的教改专项,给予经费资助。

——考试制度方面。学校出台《沈阳师范大学进一步推进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通过推进教考分离,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提高教学反馈信息的可信度,保障“选课放开”工作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教考分离,进一步促进考风、教风和学风的一体化建设。学校 建立“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生考试中心”,负责教考分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教考分离工作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学校先期组织宣传动员、推广经验、组织培训题库建设,于2014年9月起部分实施,2015年9月全面推行。

第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搭建“专业立交桥”。要根据学生需求和就业需求,在相通性和互补性强的专业,搭建“专业嫁接”、“课程嫁接”、“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等“专业立交桥”,促进不同专业交叉培养,实现专业和课程互通互联,满足学生学习和进一步提升的需求。

——推进联合培养。利用“3+1”、“2+2”、“订单式”、“与企业对接定制式”、“国际化合作”等多种培养模式,建立国内外高校间和企业间联合培养机制。

——培养拔尖人才。通过开展卓越工程计划、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和教授个性化研究课程等形式,探索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第三,深化学分制改革

——破解学分制管理问题。学校修订《沈阳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细则》和《沈阳师范大学学分制缴纳学费实施办法(试行)》。解决学分结构、课程资源、学生选课、学生缴费、国设课等学分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鼓励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校出台《沈阳师范大学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本科专业管理办法》,探索跨专业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多科性优质教学资源,鼓励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权,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鼓励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利用国内外大学和沈北高校教学联盟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逐步实现校际间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实验互开、学分互认、设备互享、图书互借、信息互通,构建多领域高水平的跨校合作模式。鼓励我校学生积极进行“跨校”学习,跨校修读通识课程、跨校修读选修课程、跨校修读辅修专业。

第四,深化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

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机制,采取开卷、开闭结合,平时作业成绩+综合测评,笔试+操作,实验研究为主、口试为辅,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评价方式,注重以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的过程性评价,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的比例,严格规范平时成绩考核办法;鼓励学生作品展示、调研报告、刊发文章、工程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推进“五项建设”,促进专业一体化设计和整体发展 第一,推进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

——重点专业方面。根据《沈阳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4-2018)》要求,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毫不动摇地推动重点专业建设,科学合理地调整薄弱专业,积极引导和带动中间层次专业。学校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20个左右支柱性、标志性专业,首批重点建设英语、汉语言文学、教育学15个支柱性、标志性专业,这些专业要以“卓越”为目标,积极争取国家级各类专业建设项目,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达到全国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进入省内专业评价排名最前列;支柱性、标志性专业要瞄准国内省内同类一流专业水平确定建设方案,建设路线图要明晰,时间、目标与任务要对接,任务和责任主体要对位。学校依据“一专业一策”的原则,分类指导,推进建设,学校向相关学院下达专业建设任务书,相关学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要求,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要进行阶段性考核验收,并依据建设任务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

——特色专业方面。学校通过“行业紧密型”、“技能强化型”、“国际导向型”和“学术拔尖型”等四个类型的分型建设推动专业定位,引导专业的特色化发展,促进标志性和支柱性专业建设和学校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要综合考虑专业分化与综合、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等因素,按照关联性原则,统筹和整合资源,推进教师教育类、应用类、艺术类等特色专业群建设,提高建设效益,形成与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体系,在人才培养、社会建设与咨询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发挥龙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第二,推进实践型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建设

——体现综合性。要建立“三三制”的教学体系,即实行“通 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特色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教育”,“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培养”以及“专业类、跨专业类、创新创业类三条教育路径”,坚持能力为重、素质为基、创新为本,综合设计,整体推进。

——体现实践性。要建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见习)“三位一体、四年联动”、“四个一” 经历、“小学期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训练,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形成我校鲜明的实践教学特色。

——体现衔接性。要积极促进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相衔接,实践教学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结构相衔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基础实验与仿真实验相衔接,实践教学建设与条件保障相衔接;要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为重点,大力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行业背景突出、育人作用明显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力推进物理性仿真、半实物仿真及数字仿真实训室建设,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完善专业实验室、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理工科、文科实训室条件,建立公共数字化教学实验区。

——体现创新性。学校组建“沈阳师范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与实验教学中心一体化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践型创新能力教学体系之中,凸显创新实践特色,“创新创业中心”要统筹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管理、创新创业竞赛组 织与管理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管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多样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第三,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本科教学工程”涵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及质量监控等环节,这一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内涵建设和办学特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带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要依据学校自身特点和优势,把握国家、省两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要求,抓住机遇,搞好整体规划与设计,围绕专业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卓越工程和精品开放课程等项目,确定建设目标,在建设好现有国家、省两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认真孵化,重点培育,寻求国家、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从数量和质量上的新突破,力争国家级建设项目由11项增加到20项左右,省级建设项目由241 项增加到 350项左右。

第四,推进教学制度建设

——修订教学管理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关系,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要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教学信息化管理。完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加强教学信息共享;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对全部教学过程科学评价和测量。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一是要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的督导体系;二是要加强常规监控,狠抓日常教学环节,强调教学基本过程的科学、规范;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评教制度,建立由学生评、同行评与专家评三部分组成的教学评教模式;四是要做好毕业生对教学的跟踪反馈;五是要实现专业评价的常态化,每两年将开展一次校内专业建设状态评价,并将结果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坚持校院两级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第五,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以培养教师教学理念、职业精神、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为核心,多种形式活动,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强化职业操守意识、敬业乐教意识。重视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转化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动力。以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精神、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提升为重点,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新教师入职教育工作,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发挥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制定好提升计划,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到行业挂职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 拓展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在我国高等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找准办学定位,办出特色,让学生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践型创新人才,是我们追求的办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办学的价值取向。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校各个单位、各个部门,涉及到全校每一位教师和管理者。希望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使命感,秉承“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沈师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态度,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全面开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10特色实验班教学改革报告

10特色实验班学习建设策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初夏来临之际,我们召开这次教学改革研讨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实验班自开办以来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以及取得的成果,以便推进我校教学改革。首先,我谨代表全体试验班同学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的校领导、院领导及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也向支持我们改革工作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教学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对我们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我们班的人才培养已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情况下,我们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将在全院进行试验。因此,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下面我主要陈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我校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的看法;

二、我们班在班级成长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

三、实施改革教学方法后我们班取得的学习成果。

一、对我校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看法

1.在教师方面

当前,我校的教学质量总体良好,广大师生团结合作,共同促进我校的发展。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校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校对教学评估、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偏颇。例如,学校的建设偏重于硬件设备,过于注重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成果等;对教师的评价则侧重于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教师职称晋升时,科研成果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际教学的质量没有得到整体意义上的重视,这导致真正研究如何教好书的人不多,不利于教学的长期发展。因此,我校应该实实在在地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形式上。

2.在学生方面

我校应该实实在在地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我校的学风一直不是很淳正,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首先,学生过分看重考试成绩。为了考高分、得到奖学金,就放弃其它一切增强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是一味的提高成绩,而忽略了很多重要能力的学习。

这主要源于在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学过程中,教育就是把“包装”、“封存’’在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输送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与自主构建,只需接受、吸纳、牢记就行了。学生的作业是封闭式的,有清晰准确的答案。而学生要做的就是照着范本答题,考个好成绩即可。

另外,在这种模式里,学生也大都养成了需要老师监督学习的习惯。毕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老师都是时刻督促着学生,学生也习惯了耳提面命的教育方式。进入大学以后,12年养成的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而很多大学的班主任也不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只一味强调大学生要自主学习,却没有告诉学生该如何自主学习,致使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因此,学校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工作,并引导学生均衡发展。

二、针对以上高等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再对比我们班在班级成长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特提出以下学习方案:

(一)、几种典型的改革性教学方法

1.科目承包制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学习,只是一味的被老师灌输同志们所掌握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所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我们班在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努力下,实施了科目承包制这一学习方案,其具体如下:

科目承包制(一个寝室承包一个科目)

1、人员安排:

总负责人:罗显涛质量监督人:连照明承包科目发放者:曾腾 李旭 王思然

1、活动时间:整个大二下学期

2、具体事项:总负责人向各位负责人做任务分配和工作验收;质量监督人负责对每个承包的寝室和个人进行质量检测并及时记录并向总负责人汇报,然后同总负责人一同想出解决办法;承包科目发放者主要负责各个学科的发放给哪个寝室的工作,要求发放出的科目要定时进行检测,以便即时发现问题,如有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向负责人汇报并想出解决办法。

3、承包寝室职责:每周要不定期的走访每个寝室,深入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状态,对于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应该及时做出回答

这一方案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与老师转变了角色,也让每个学生积极地、自主的参与到了班级教学改革与学习中去!!

2.导师制学习方案

由于我们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很充裕,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在这充裕的时间里,学生该学习什么,如何去学,如何解答自己的疑难问题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导师,而且也把学生与导师挂钩,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更好的为我们班的学习及教改做出贡献!

3、师生换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

基于以上集中学习方式都有它一定的弊端,因此,在我们班的教学实践中,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下研究出了师生换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以学生为主,学生要转变以前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从参与者变身为组织者、负责人,同时也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的自主学习,全部都有学生引导着老师一步步向前。

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法已经被很多同学所认可,而且已经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与以前的那种学习方式相比,同学们的基础和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三、实施改革教学方法后取得的学习成果

从第一下学期建班开始,我们班的教学改革成效卓越。

在英语四级方面,我们班在第一次考试中通过率为70%,只有10个同学未能通过四级考试,明显超出其他班级。

在扩展学习方面,很多同学都参与了普通话等级测试以及全国英语竞赛,而且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在自主学习和提高组织学习的能力上,我们举办了考研交流会、专业知识讲座、英语角、学习小组、科目承包制、图书馆自习等活动,全面锻炼学生们的学习素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有了的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我们实验班近期教学改革的情况,有不足之处还希望领导和老师们多多指点。最后,我再次代表我们班向引导和关心我们的各位领导、老师以及广大的同学们致以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第三篇:沈阳民生问题报告

沈阳民生问题报告—住房、物价以及救助措施

当前学术界认为,民生问题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要的,就是生存状态问题,即每个人能够有尊严的生存下去的生存状态的底线;其次,就是生计来源问题,对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而言分别主要指土地问题和就业问题;再次,就是生活质量问题,即包括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层面考虑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的福利。依我看来,从当前中国具体的实际,目前我们还不能期望中国社会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这属于较高层面上的问题。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的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有一种从低到高、逐层递进的关系,改善民生尤其是当前中国的民生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前一层面民生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民生内容实现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后,应当顺理成章的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实施.本文主要针对沈阳市民主要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汇总及总结,主要针对沈阳居民住房状况,沈阳的物价情况进行总结。首先针对住房情况通过百姓购房网的数据可以得到,有近六成受访者打算购房,铁西区为首选购房区域,价格承受力普遍为4000-5000元/平,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市场需求巨大,而在沈阳居民住房状况的调查中可知沈阳居民购房的主要原因是结婚用房和改善目的购房其所占的比例近30%,在购房区域则是铁西区,主要由于铁西区的在售楼盘是最多的,多层、高层、小高层基本都涵盖在内,人气也是日益上涨.皇姑区作为传统的教育区,其区内住宅近几年都是抢手货,甚至会拉升本区二手房及房屋租赁价格的增长。而大东区近两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市内具有代表性的大盘项目,提升购房人气也是情理之中。此外,调查发现,有意向在中心区域购买住宅的市民大都是二次置业。本次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对住宅面积的偏好上主要有以下特征:从购房者需要的商品房面积比例来看,60—8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仍是市场需求的主流,所占比例其次为80—100平方米的中等户型。调查中也发现,另一部分需求则来自改善性购房,100至120平方米/套的商品住宅需求最为活跃。大户型面积在今年的需求比例也呈现增长,三室二厅是最受大户型购房者追捧的户型格局比例。在价格方面,最能够承受的心理价位普遍比沈阳市场均价略低,承受价格范围在3000元/㎡—4000元/㎡为20.4% ;范围在4000元/㎡—5000元/㎡的为51.1% ;对于较高价位承受范围在6000元/㎡—10000元/㎡的仅占4%。并且从数据中可以得知77%的受访者选择按揭或者公积金贷款买房,不贷款和不确定贷款的各占12%、11%的比例。首付比例以30%以下居多,还款年限多在15—20年。

因此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沈阳大部分住房是刚需的,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未来五年 中国住宅市场趋势研究》,其中预测,未来五年内,全国都将鼓励和保护人们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因此沈阳房地产市场算得上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代表,刚性需求的小户型将占地产市场主流。根据《未来五年中国住宅市场趋势研究》,到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刚需市场将占到房产市场总额的68%。而沈阳的刚需市场比例将更高,会突破70%。因此在沈阳住房问题可以算得上是民生问题之首.在物价方面,在支出方面,沈阳相比北京等一线在租房问题上便宜了许多,其余基本食品、生活用品、公共服务区别也便宜了一些,但在公共交通上还要贵出很多,而收入上的差距巨大,性质内容基本相同的工作沈阳的薪水也就相当于沈阳的一半多点,但是沈阳在CPI控制上,有着较好的表现,以今年 8月份为例,图1

图1.2013年8月CPI指数

从图中可以看到,今年CPI涨幅最小的城市为哈尔滨市,涨幅最高的为昆明市。沈阳以101.4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着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救助体系上,当前,沈阳已逐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优惠政策、社会互助和慈善捐赠为补充的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全市城乡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权益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安全网。

在沈阳城乡社会救助的政策体系当中,城乡低保制度处于核心地位,为保障全市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自 1998 年建立城市低保制度、2005 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以来,沈阳城乡低保制度的覆盖人群与资金投入不断增长,截止 2011 年末,城乡低保制度对应的救助人数已经从制度建立之初的 2.9万人和 8.6 万人分别扩大到 11.8 万人和 9.4 万人,而且沈阳市财政对于城乡低保制度的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仅 2011 年就投入城乡低保资金 5.63 亿元 从 2008 年到 2011 年,沈阳城乡低保边缘救助的对象人数总量逐年增多,而且其中包含了城市低保边缘人口逐年下降和农村低保边缘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沈阳社会救助政策在城乡范围内的逐渐均衡,不仅很好地彰显了社会救助的政策公平性,也促进了沈阳城乡低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低保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而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而言,在生存权利之外还应该享有起码的发展权利,各类专项救助政策在保障沈阳城乡贫困人口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发展需求方面效果显著。各类专项救助政策主要包括: 1.城乡统筹式医疗救助。分别始建于 2004 年和 2007 年的沈阳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建立之后,很长时间内都依照城乡二元化的路径发展。为了增强医疗救助的政策效能,市民政局于 2009 年开始着手医疗救助的城乡统筹工作,为此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城乡门诊救助标准统一为每人每年最高 80 元;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的住院最高救助限额都统一为每人每年 5000 元;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在享受门诊特慢病和住院救助时,均可在医保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上浮 15 个百分点,对应的城乡低保边缘户则上浮 9 个百分点。

2.教育救助。2011 年,沈阳首次发放了面向全市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政府助学金,全市有 6640 名普通高中贫困生从中受益,该项救助资金共分两次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 1500 元,城乡资助面分别占城乡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 10%和15%左右

3.住房救助。廉租住房保障是沈阳住房救助的主要方式,具体包括:一是货币补贴,符合条件者自行承租住房,政府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二是实物配租,符合条件者以交付廉价租金的方式享受政府直接提供的住房;三是租金核减,政府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及保障条件对已经承租公有住房的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给予相应数额的租金核减,并向相关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补贴核减部分。

如果仅仅依靠城乡低保制度和专项救助制度,只能依赖相对固定的政府方式进行救助,并不能很好地体现社会救助的社会性,只有以临时救助、优惠政策、社会互助和慈善捐赠等方式作为社会救助的有效补充,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元方式组合的社会化救助的合力。

综上可知,沈阳现有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住房问题,在物价和资助方面上有着较好的支持。

第四篇:沈阳党代会报告

团结一心 开拓进取 为实现“三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6月27日)

陈政高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沈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高擎“东北振兴、沈阳先行”的旗帜,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埋头苦干,胜利地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我们在沈阳发展历史上,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五年。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1363亿元,是2000年的5.2倍,年均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181亿元,按可比口径是2000年的3.8倍,连续五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全市工业整体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0年的1183户增加到3033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13位上升到去年的第8位。沈阳工业终于挺起了自己的脊梁。四个郊区和四个县(市)经济加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3%。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大型超市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金融业、会展业和房地产业不断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2005年全国百强城市中沈阳名列第9位。沈阳人昂首阔步地走在振兴的大道上。

过去的五年,是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五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433亿元,实施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城市绿化、水系建设、大气治理、垃圾和污水处理,曾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沈阳成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图书馆、档案馆、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一大批公用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宫两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期盼的地铁正式开工建设。特别是世园会取得了超出预想的巨大成功,实现了“世界给沈阳一次机会,沈阳还世界一个奇迹”的承诺,标志着沈阳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现代化的大都市迈进。大家都说,沈阳的天蓝了、树绿了、水清了、路宽了。这就是我们的家园。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近千户国有企业完成了产权结构调整,一大批骨干企业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最具代表性的铁西老工业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探索出了一条振兴的新路子。我们努力建设中国北方最佳投资环境城市,行政审批事项由2000年的1229项压缩到165项,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沈阳跻身“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积极整合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了南北“金廊”、东西“银带”和沈西工业走廊、沈北新区、大浑南地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等四大发展空间,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大开发、大开放的全新格局。沈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者聚焦的城市。在沈阳经商的南方人已经超过40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来自外埠企业。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有46户在沈投资设立68家企业。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1.2亿美元,按可比口径是2000年的5倍,占全省的60%以上。对外开放不仅为沈阳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过去的五年,是群众得到许多实惠的五年。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0%。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7.5平方米提高到23.2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48万人,养老金实现了100%社会化发放,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92.6万人,参保率达到8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17.2万人,参保率达到96.9%。城乡困难家庭、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五年累计实现城镇劳动力就业10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6%以内,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为群众办实事120余件,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不断趋于和谐稳定的五年。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人大、政协围绕全市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工作逐步深化,基层民主建设普遍增强,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立法质量进一步改善,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司法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信访工作全面加强,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社会稳定的局面持续保持。成功地防控了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所有这些,不仅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更使沈阳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形象。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思想解放活动和“振兴老工业基地能力建设”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效显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政绩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支精通业务、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以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五年当中,我们不仅背负着老工业基地沉重的历史负担,而且面临着“慕马”案件所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战胜了重重困难,迅速扭转了局面,取得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进展。事实证明,沈阳的各级党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沈阳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今天,我们工作的主要精力已经从重点处理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转到谋求全市城乡统筹的大发展、快发展上来;城市建设已经从抓大规模环境治理转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水平上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力已经从主要靠本地力量、本地资本转到更多地利用外部力量和外部资本上来。沈阳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踏步地奔向未来!

同志们,沈阳的变化有目共睹,沈阳的发展振奋人心。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大决策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沈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为沈阳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五年的实践,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正确认识和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沈阳之所以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紧紧抓住了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这个最大的机遇,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南资北上的机遇。二是坚持从沈阳的基本市情出发,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沈阳的发展,部署沈阳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思路和举措。三是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沈阳的经济形势好是因为形成了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而这种政治局面的形成,又得益于我们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四是坚持咬定目标不动摇,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种精神,这种毅力,是我们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这些经验,既是我们过去五年努力探索、取得成功的深刻体会,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前进、开创未来的宝贵财富。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规模和增长质量还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二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没有最后解决,市场化程度与国内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存在不少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新的矛盾还在不断出现;四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党员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少数干部为政不廉的问题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的“三大目标”

在今后的五年中,全市上下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沈阳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整合发展空间,做强主导产业,拓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今后五年,我们要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二是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三是力争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

这“三大目标”,是沈阳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三大目标”的实现,必将使沈阳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8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4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累计达到1.2万亿元。工业立市思想得到全面落实,沈阳成为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城市功能提升到新水平。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二号地铁线正式投入运营,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奥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我们的城市将更加现代、更加美丽。

———生态建设提高到新层次。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循环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城市水面积率达到1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沈阳将成为北方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完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以上,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将更加宽裕。

实现“三大目标”,我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党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作,国内外投资者更加看好沈阳,形成了外资涌入和南资北上的可喜局面;二是沈阳经济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积蓄的势能不断释放,形成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三是城市的四大发展空间已经全面拉开,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相对充裕,形成了赶超经济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四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政通人和,干部队伍敢打敢拼、想事干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促振兴的浓厚氛围。目前,沈阳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只要我们切实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拼搏五年,“三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实现“三大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必须连续五年实现经济增长“两个不低于”。这就是要在五年内,年年都要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沿海开放城市的平均发展水平、不低于上年自身的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

其次,必须不断完善发展空间。要深度开发南北“金廊”和东西“银带”,加速推进沈西工业走廊、沈北新区、大浑南地区和东部旅游度假区等四大空间建设,不断完善功能,使之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平台,成为沈阳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第三,必须努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健全完善各类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加速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

第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五,必须全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要继续加强国际交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和产业集群的引进工作,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向沈阳集聚,切实把沈阳建设成为对外开放高地。

实现“三大目标”,事关沈阳城市性质和功能的提升,事关沈阳在全国大格局中的重新定位,事关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奋斗,都应该为此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着力点由结构调整向自主创新的转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沈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在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带上取得突破。抓紧规划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为科技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向这里集聚。浑南新区要成为带动全市自主创新的火车头。

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突破。采取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抓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壮大企业规模,进一步形成我市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在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群体上取得突破。通过引进、孵化和提高原有企业创新能力三条途径,形成自主创新型企业群体。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50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户以上。

在打造人才高地上取得突破。围绕自主创新任务,面向国内外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成建制的研发团队,为实现科技跨越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引进的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要达到2500人次以上。鼓励并支持企业在国外收购科技型企业。

在加强孵化器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综合型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和标准化厂房,兴办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园,吸引一大批海内外创新人才前来创办科技企业。充分发挥种子基金的作用,形成有效的扶持机制,提高孵化器的培育能力和企业孵化的成活率。全市孵化器面积要达到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5000户以上。

在构建投融资体系上取得突破。要大力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个人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充分发挥政府科技风险基金的引导作用。五年内全市创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均要达到50家以上,累计吸引风险资金、担保资金200亿元以上。鼓励和支持股份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建立非上市科技企业股权托管中心,逐步形成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全市上下都要紧紧围绕这六大重点来展开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各区县(市)党委和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承担起历史责任,进一步增强科技素质,切实提高领导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是沈阳实现振兴的重要力量,是沈阳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没有农村的发展,“三大目标”就难以实现。我们应该看到,沈阳的农村是中心城市的农村,是一个开放城市的农村,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当中的农村,推进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必须同时完成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四个郊区要按照城区的模式来发展,四个县(市)要按照郊区的模式来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这当中,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确保三年实现“一村一业”。一是集中全市力量抓一批有影响的重大产业化龙头项目,带动“一村一业”;二是用开放的办法引进项目,形成“一村一业”;三是利用本地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发展“一村一业”。只要把“一村一业”发展起来,沈阳的农村就一定能够发生巨大变化。

积极推进经济区建设。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和要求,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现有行政区划,以产业关联为纽带,以市场建设为基础,培育壮大经济区,促进农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一要靠发展经济,二要靠输出劳动力。要确保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普遍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加快10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切实办好6所万人职业学校,为农民子女打开进城上学和就业两条通道。

大力改善村屯环境。从影响村屯环境的突出问题入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解决好垃圾处理、绿化、村内路网建设等问题。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市、区县(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用好每年另行安排的3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忌形式主义,尤其要尊重农民意愿,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是沈阳实现振兴的重要力量,是沈阳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没有农村的发展,“三大目标”就难以实现。我们应该看到,沈阳的农村是中心城市的农村,是一个开放城市的农村,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当中的农村,推进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必须同时完成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四个郊区要按照城区的模式来发展,四个县(市)要按照郊区的模式来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这当中,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确保三年实现“一村一业”。一是集中全市力量抓一批有影响的重大产业化龙头项目,带动“一村一业”;二是用开放的办法引进项目,形成“一村一业”;三是利用本地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发展“一村一业”。只要把“一村一业”发展起来,沈阳的农村就一定能够发生巨大变化。

积极推进经济区建设。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和要求,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现有行政区划,以产业关联为纽带,以市场建设为基础,培育壮大经济区,促进农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一要靠发展经济,二要靠输出劳动力。要确保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普遍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加快10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切实办好6所万人职业学校,为农民子女打开进城上学和就业两条通道。

大力改善村屯环境。从影响村屯环境的突出问题入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解决好垃圾处理、绿化、村内路网建设等问题。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市、区县(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用好每年另行安排的3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忌形式主义,尤其要尊重农民意愿,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五、努力构建和谐沈阳

建设和谐沈阳是实现“三大目标”的重要保证。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努力把沈阳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决策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深化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居民自治。加快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深入实施依法治市方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抓好“五五”普法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促进实现司法公正。要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名警官、名检察官、名法官和名律师。

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更加关注关心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城乡特困家庭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就业援助、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等有效机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加快诚信沈阳建设步伐。大力加强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广泛开展“共铸诚信”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

认真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切实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因决策和工作失误引发新的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下大力量抓好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大厅功能,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加大投入力度,及时妥善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依法规范信访行为,使信访结案率达到90%,息访率达到80%,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推进平安沈阳建设。我们要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责任,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平安基层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把破案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加快进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城市行列。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狠抓生产、消防、交通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六、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把沈阳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文化名城。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抓好以大学生和未成年人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团结、实干、求知、创新”的沈阳精神,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坚持每年突出一、二个重点,抓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活动,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双拥”共建工作,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到2008年,使沈阳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和群众文化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传媒、发行、演艺和文化旅游等重点文化产业,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全面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认真搞好“双高普九”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市属高校和驻沈高校更好地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成教育强市。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精心做好2008年奥运会足球赛沈阳赛区的筹备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龄、档案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是沈阳振兴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做好事关百姓生活的各项工作,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沈阳振兴的成果。

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通过五年的努力,城镇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要达到3万元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分别达到18000元和9200元以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腰包更鼓、日子更好,生活更幸福。

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规模。逐步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和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确保给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每年要实现就业再就业20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我们要努力做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城市居民都能得到就业机会。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覆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镇最低工资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尽快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让城乡贫困家庭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每年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民心工程”。每年要安排10亿元以上资金,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20件。

切实改善居住条件。今年要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继续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推进政府补贴房和廉租房建设。每年给农村贫困户解决1000套住房。五年后,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要达到28平方米。

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

八、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顺利实现“三大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大力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水平,增强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创新、务实、效能的目标要求,认真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优化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推进干部交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干部队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凭德才用干部,以政绩论英雄,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来贯彻、来落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农村、企业、街道社区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下大力量使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完全活跃起来,把基层党员干部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全面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从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抓起,尤其是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使基层党组织书记成为组织放心、群众信任的带头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叫响我是共产党员”活动,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风问题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深刻汲取“慕马”案件的教训,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搞好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廉政制度、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要旗帜鲜明地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决不允许腐败分子危害我们的振兴大业。

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切实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一是适应党委班子配备改革的要求,积极完善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常委会、全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拓宽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努力提高各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定期分析和研究经济工作,抓好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四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实现“三大目标”、创造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这也正是外语教学法研究和教学策略研究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显著问题是教师教学策略不得体,再加上学生学不得法,导致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外语教学常被罩上一层阴影。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查了解和我的实习实践,我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新策略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其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的方法。

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英语教学、主动参与教学策略、学法 指导策略

英语是中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在我国,学生从小学便开始学习它。而少儿英语的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无疑,英语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起来,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说明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运用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是纯粹的对应式翻译和枯燥的语法讲解,那么学生肯定会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此外,长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环境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失去学习主动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变得非常狭隘,灵活运用能力较差。所以我国目前的中学英语教育也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完善阶段。本着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输出阶段为目标,教师为引导和辅导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且具有针对性。

这次毕业实习,我选择了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准备对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好英语无论对高考或者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年级共有6个班250名学生,以下是我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所记录的一些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本人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新策略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云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云南师范大学为了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滇战略,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创办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自创办至今,秉承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的校训,践行“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曾以五年连续获得昆明市中考第一名的辉煌成绩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学校时刻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不断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率先完成了教育体制改革,使云南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师大附中和师大二附中两种办学模式的平行发展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经昆明市教育局批准,依托云师大深厚的教育资源,借助社会力量联合重建的一所可寄宿的普通完中。校长由师大委派知名校长王敬胜担任。学校坐落于昆明北市区,与云师大龙泉路校区相对,与师大金融财政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西南分院、云南财贸学院毗邻。周边高校林立,造就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校区占地150余亩,按省一级完中规划设计。一期工程完成4万余平方米的校舍,拥有宽敞、明亮、设备完善的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并设有音、体、美专用教室。配备完善的专用器材、场地。餐厅整洁、宽敞,合理营养配餐,卫生可口。配置有卫生间洗室、电话的学生公寓舒适、安全。学校依山而建,保留了大片林木,绿树成荫,果树成林,葱茏的自然风貌,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宁静、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调查情况及分析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研究科学的、适用的教好英语和学好英语的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一方面,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创造活泼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之间交流的多向渠道,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对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我所实习的师大第二附中的实践调查,同时我对学校3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个案调查和对我实习的班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后,对课程改革与高中英语教学新策略有了粗略的了解,并了解到新策略的实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新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参与教学的策略

由于目前仍以大班授课为基本形式的现状,我们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了主动参与教学的基本策略。

1、营造参与环境,吸引学生参与。

(1)努力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主观否定,而是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例如附二中的杨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就能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适应学生。

(2)给学生活动和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如:讨论、辩论、演讲、编报、Freetalk等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2.激发学生思考,引导积极学习(1)巧设激趣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老师们在这个环节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导入,如:情景导入、背景导入、设疑导入、直观导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通过设计各种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需要,充分运用挂图、实物、录音、录像、投影、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使英语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在与实习班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将近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情景教学对提高她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并使他们真正的运用了语言。

(2)引发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基本途径。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成为学习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要相机设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探究,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中。激活思维,是个全方位的任务。首先,在教师指导下预习,教师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①使用词典查生词,要求学生拼读、拼写和用英语释义;②预读课文2—3遍:教师简要介绍新课文的概况和语言要点,使学生有目的的带着兴趣和任务去预习新课,并鼓励学生预习后提问,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在授课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课文作为提供的语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创设情景,尽量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3)提供条件和机会,在交流中共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教师、同学平等交流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对课文中的重点词、短语、句型及语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跳出课文用到一个新的语境中;根据课文的体裁和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造句、编短文、对话、演讲、诗歌朗诵等。就如刘老师在上高二Unit 4 The Gardenof Poems中,她就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组织了诗歌朗诵的活动。在这一环节里,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与参与能力。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语言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贯彻实践性原则,把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与语言知识相结合起来。为了贯彻好实践性原则,教师们都精心挑选和设计练习,正确处理记忆性练习与运用性练习两者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言语实践条件。同时把语言、知识有机地融合在实际言语操练之中,这就使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保证了学生在每节课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言语训练,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和条件,开展言语实践活动。<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较简单的重复阶段。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更为典型。因此,该校的老师们也意识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其中有效的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师大第二附属中学高二年级组的英语教师们根据这一特点指导学生们在学期开始制定了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2)课前自学课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3)专心上课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勤记笔记。做笔记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开小差,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高二文科3班勤做笔记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都更牢固,自学能力也更强。

(5)及时复习和反复复习相结合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反复练习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其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归纳指导法。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然后让学生总结句中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伴随状语、方式状语等。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做状语的用法要好得多。

(2)对比指导法。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3)讨论活动法。可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来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然后,教师收集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总的来说,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们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力求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手段等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他们也正在大胆的尝试主动参与教学的策略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策略。在采用了以上的教学新策略后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丰富了英语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有效地学习方法,如许多同学能主动运用归纳法,对比法等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关知识的总结以及相似又有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使学习更加有效。有些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老师说:学习方法对头了,成绩进步也快了。同学门对交际训练也更加重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虽然新策略的应用还有待完善,但是我坚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在云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实习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不仅对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也有所掌握,通过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既是一个领导者和引路人,又可以是学生课余的朋友和求助者。而且这次实习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老师要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就必须先做到真诚的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和敬爱老师。学生要是喜欢这个老师,必然才会有兴趣和心情去听其所教授的学科。换言之,老师要用“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学会利用情感特点,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差,缺点多的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应该特别加以关心,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切忌挖苦或讽刺他们。实际上,差生的心灵脆弱,更加容易受到伤害,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老师的爱心会像春风一样融化其心灵的坚冰,鼓起他们的勇气。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教学语言要亲切感人,富有感情,富有感召力和激励作用。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反复练习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其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然后让学生总结句中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伴随状语,方式状语等。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做状语的用法要好得多。

(2)对比指导法。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3)讨论活动法。可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来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

然后,教师收集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总的来说,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们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力求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手段等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他们也正在大胆的尝试主动参与教学的策略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策略。在采用了以上的教学新策略后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丰富了英语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有效地学习方法,如许多同学能主动运用归纳法,对比法等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关知识的总结以及相似又有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使学习更加有效。有些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老师说:学习方法对头了,成绩进步也快了。同学门对交际训练也更加重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虽然新策略的应用还有待完善,但是我坚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在云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实习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不仅对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也有所掌握,通过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既是一个领导者和引路人,又可以是学生课余的朋友和求助者。而且这次实习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老师要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就必须先做到真诚的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和敬爱老师。学生要是喜欢这个老师,必然才会有兴趣和心情去听其所教授的学科。换言之,老师要用“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学会利用情感特点,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差,缺点多的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应该特别加以关心,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切忌挖苦或讽刺他们。实际上,差生的心灵脆弱,更加容易受到伤害,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老师的爱心会像春风一样融化其心灵的坚冰,鼓起他们的勇气。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教学语言要亲切感人,富有感情,富有感召力和激励作用。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语言,最能保持学生积极顺畅的学习心情,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对“差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点学习进步及对知识的理解,都应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我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我每接触一个班级,首先就是认识班委,然后,在下课后集合班委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英语情况和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的活跃程度,以及对老师的态度。和班委交流后,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有了一层亲切感,对课堂纪律的维持是很有帮助的,有了班干部的支持,上课也就顺畅了很多。在这次的毕业实习中学生对我非常认可,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学校的好评,达到了教学实习的目的。

载体。亲切感人的语言,最能保持学生积极顺畅的学习心情,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对“差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点学习进步及对知识的理解,都应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我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我每接触一个班级,首先就是认识班委,然后,在下课后集合班委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英语情况和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的活跃程度,以及对老师的态度。和班委交流后,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有了一层亲切感,对课堂纪律的维持是很有帮助的,有了班干部的支持,上课也就顺畅了很多。在这次的毕业实习中学生对我非常认可,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学校的好评,达到了教学实习的目的。

下载201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校长报告【主报告】1026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校长报告【主报告】102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范大学实践报告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响应校团委2012年关于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山东师......

    校长报告★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第6期(总第44期) 金华市金东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办公室 2009年8月25日 强化内涵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推动金东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在2009年8月24......

    校长报告

    2015——2016学年度校长述职报告 潜江城西小学 郭良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现在,我就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客观地、真实地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一个汇报。一年来,......

    校长报告 文档

    小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向各位汇报一下瑞山联小2011年的主要工作,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2011年,瑞山联小按照上级部署并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按......

    沈阳党代会报告[五篇模版]

    高举伟大旗帜 推进改革创新 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在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沈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

    沈阳蒙牛实习报告

    参观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蒙牛乳业(沈阳)有限责任公司 实习时间: 2011年6月16日 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0801班 姓名: 陈宁 学号: 08470104 一、公司简介 蒙牛乳业(沈阳)有限责......

    10述职报告

    2010年述职报告 窦建华 各位领导: 2010年在公司各位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指导下,在本部门员工的配合下,在其他兄弟部门的帮助下,我坚持以公司制定的安全发展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并......

    10述职报告

    2016年9月份安全工作述职 庆阳操作维护站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庆阳操作维护站9月份安全所做的工作述职如下,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