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招聘工程师公告
2014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招聘工程师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2005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在2010年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数据中心是实验室建设的公共平台之一,为科研活动提供数据建库、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和航次信息发布等技术服务与支持。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J2EE软件开发工程师1人
二、岗位职责
1.参与需求讨论与概要设计;
2.完成子系统及模块详细设计及开发;
3.独立承担单个子系统或子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任务、单元测试工作;
4.参与界面设计以及后台业务逻辑设计;
5.完成技术框架搭建,参与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三、招聘条件
1.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J2ee项目开发经验,至少一个大型项目开发经验;具备业务域认知敏感性;有大型网站的系统设计、部署、优化等经验为佳。
2.热爱编程,善于钻研,能够主动获取新知识,具有较强领悟力;有系统性思考解决问题能力,能承受挫折知难而进,积极主动、强烈责任心、心态开放、团队精神;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熟悉软件产品开发流程。
/ 3
3.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J2ee项目开发经验,至少一个大型项目开发经验;具备业务域认知敏感性;有大型网站的系统设计、部署、优化等经验为佳;
4.深入掌握Java语言,精通主流Web2.0的技术,具有通过Spring、Struts、Hibernate、Ibatis等常用第三方框架工具进行开发经验,熟悉Spring的IOC,AOP,MVC;熟练掌握Hibernate的缓存技术,以及其他性能调优技术,JPA;有公共组件研发(如工作流、权限组件等)工作经验者为佳。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
5.精通(My)Eclipse、Tomcat、JDK、SVN运行环境的配置;有Weblogic,Jboss实际部署经验者为佳。
6.熟悉Ajax,Javascript、Css、Html,WebService,Jquery,Extjs(或Easyui或类似)框架,开源报表工具,并具备实际大型项目背景下的熟练编程应用经验;有开源Javascript框架改造经验为佳。
7.精通MySQL数据库;熟悉Oracle数据库。熟悉一种支持MySQL或者Oracle的数据建模工具。
8.熟练掌握Maven,Ant等项目构建工具的一种;
9.熟悉Linux或Unix操作系统下的MySQL、Web应用服务器部署。熟悉常见Unix管理命令。
10.熟悉Hadoop/MapReduce开发框架以及Hive、Hbase、Pig等大数据主流工具和技术的优先考虑。
四、待遇情况
1.该岗位为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聘任,受聘者实施人事派遣,档案关系放在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
/ 3
2.按规定参加社保,工资和福利参照实验室相关规定。
四、招聘办法
1.采用电子邮件报名,符合报名条件者,请提供个人简历(含照片)、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反映个人能力水平的相关材料(如成绩单及相关的证书等)。
2.报名时间自即日起截止至招聘到合适人选(最好在2014年11月15日前)。
3.应聘人员如实填报个人资料,如有虚假,取消面试或录用资格。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君
电子邮箱:junzhang@xmu.edu.cn(发邮件时主题请标明为:应聘海洋国重J2EE软件开发工程师,初审适合者通知参加面试。)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2014年10月22日
/ 3
第二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历史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1989年通过国家计委的可行性论证,1992年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范维澄教授,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教授。学术委员会由热科学界著名专家学者15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院士3人。实验室固定人员33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1人。
队伍
王进军 王浩波 刘晓平尤飞 张林鹤 肖琳 刘炳海 厉培德 万玉田 陈军 周晓冬 陈晓军 朱东杰 邓志华 杨萍玥 宋磊 王正洲 助教 助教 助教 助教 助教 助理工程师
讲师 工程师 实验师 工程师 工程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工程师 讲师 副研究员
火灾探测 建筑火灾 火灾数值模拟 火灾化学 森林火灾 咨询培训中心 火灾探测 工业火灾 咨询培训中心 行政人员 行政人员 建筑火灾 建筑火灾 建筑火灾 行政人员 火灾化学 火灾化学
wangjinj@ustc.edu.cn wanghb@ustc.edu.cn liuxp@ustc.edu.cn yfei@ustc.edu.cn fcrane@ustc.edu.cn linxiao@ustc.edu.cn liubh@ustc.edu.cn pdl@ustc.edu.cn wanyt@ustc.edu.cn junchen@ustc.edu.cn zxd@ustc.edu.cn xjchen@ustc.edu.cn zdj@ustc.edu.cn deng@ustc.edu.cn
awang@ustc.edu.cn 赵建华 蒋勇 邱榕 刘乃安 姚斌 王喜世 李元洲 施云芳 刘申友 马云 宗若雯 桂宙 朱霁平宋卫国 张瑞芳 刘江虹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副教授 副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高级实验师 高工 高工 副教授 副教授 高工 副教授
工业火灾 火灾数值模拟 火灾数值模拟 森林火灾 工业火灾 工业火灾 建筑火灾 咨询培训中心 火灾探测 火灾探测
火灾化学
火灾化学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
咨询培训中心
工业火灾
zhaojh@ustc.edu.cn yjjiang@ustc.edu.cn rqh@ustc.edu.cn liunai@ustc.edu.cn binyao@ustc.edu.cn wxs@ustc.edu.cn yzli@ustc.edu.cn
lsy@www.xiexiebang.com zgui@ustc.edu.cn jpzhu@ustc.edu.cn wgsong@ustc.edu.cn zhangrf@ustc.edu.cn ljh@ustc.edu.cn
姓 名: 范维澄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火灾数值模拟 E-mail: wcfan@ustc.edu.cn
姓 名: 廖光煊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工业火灾
E-mail: gxliao@ustc.edu.cn
姓 名: 霍然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建筑火灾
E-mail: huoran@ustc.edu.cn
姓 名: 张永明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火灾探测
E-mail: zhangym@ustc.edu.cn
姓 名: 孙金华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工业火灾
E-mail: sunjh@ustc.edu.cn
姓 名: 胡源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火灾化学
E-mail: yuanhu@ustc.edu.cn
姓 名: 陆守香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火灾风险性能化评估 E-mail: sxlu@ustc.edu.cn
姓 名: 周建军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森林火灾 E-mail: zjj@ustc.edu.cn
姓 名: 张和平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建筑火灾
E-mail: zhanghp@ustc.edu.cn
姓 名: 杨立中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建筑火灾
E-mail: yanglz@ustc.edu.cn
姓 名: 秦俊 职 称: 研究员 研究室: 工业火灾
E-mail: qinjun@ustc.edu.cn
姓 名: 汪箭 职 称: 教授
研究室: 火灾数值模拟 E-mail: wangj@ustc.edu.cn 研究室
建筑火灾、工业火灾、火灾化学、光电技术、森林火灾、火灾数值模拟
第三篇:引进人才措施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LTO),SCSIO, CAS
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实验室实施引进与培养并重的人才战略。通过提供供高水平的硬件条件以及展示团结协力、奋发向上的实验室氛围,吸引了高水平人才加入到本实验室,完善了实验室的队伍结构,提升了研究水平。5 年来先后共引进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 4人。实验室同样重视兼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聘任方国洪院士为双聘院士,2008 年引进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讲座教授黄瑞新教授作为实验室海外学术主任不但开设了多门物理海洋学的主干课程,参与了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同时积极推荐青年科技人员赴国外高水平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为青年人才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高度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实验室立足现有人才队伍,狠抓现有人才的培养的战略举措取取得了坚实的成果。3 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 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 人获得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实验室在人才建设方面注重共同价值观与文化氛围的建设,使引进人才很快融入实验室并成为实验室的领军力量,为此,在提供完善工作条件的同时,主动与依托单位一道关心他们的生活,极大地减少了他们的非科研用时,为实验室高水平科研产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中办发[2008]25号),组织实施“千人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下,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小组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外专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分管领导及相关司局负责同志组成。
在中央组织部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作为工作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第三条 “千人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2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第四条 实施“千人计划”的基本原则是:
(一)突出重点。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紧缺开展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二)重在使用。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三)特事特办。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特点,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成熟一个、引进一个。
(四)统筹实施。工作小组、牵头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协调有力、办事高效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 引进的海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特聘专家,享受为其提供的相应工作条件和特殊生活待遇。
第二章 工作体制
第六条 工作小组负责审定人才引进目录和工作计划,制定和落实特殊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引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专项办负责 “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七条 各重点领域的人才引进工作由牵头组织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创新项目人才引进工作由科技部牵头;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人才引进工作分别由教育部、科技部牵头;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人才引进工作分别由国资委、人民银行牵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引进创业人才的工作由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
第八条 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和涉及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落实特殊政策、建设人才信息库、实施跟踪计划、提供窗口服务等工作。
第九条 用人单位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负责提出人才需求、推荐拟引进人选、建设工作平台、安排岗位职务、落实配套政策等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 引才标准与程序
第十条 引进的人才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
(二)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四)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十一条 专项办综合有关地方和部门的意见,汇总形成人才引进目录和工作计划, 报工作小组审定后发布执行。
(一)人才引进目录主要内容为各领域今后5-10年的人才需求,用于引进人才的重要岗位、重点项目及经费支持计划等;
(二)工作计划根据人才引进目录制定,主要内容是各领域每年的人才引进规模、提供的主要岗位和项目、事业平台建设意见等。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物色拟引进人选,进行接洽并达成初步引进意向后,向牵头组织单位申报。
第十三条 牵头组织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人选进行评审,提出建议并报专项办。
第十四条 专项办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工作小组审批。经工作小组批准的引进人才名单,由专项办通知有关部门落实相关特殊政策。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根据批复意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引进人才签订工作合同,办理引进手续。
第十六条 符合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自荐的方式直接向专项办申报。通过自荐、其他渠道推荐,或需要以特殊方式引进的人才,由专项办商有关部门按既定程序个案处理。
第四章 条件保障与日常服务
第十七条 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在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申请科技资金、参与国家标准制订、创新工作机制、参加院士评选、参加政府奖励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引进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第十八条 有关职能部门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资助、薪酬、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九条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创业机制,凝聚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第二十条 建立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人才引进提供支持。专项办协调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人民银行、中科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外专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第二十一条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跟踪计划。专项办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组织国情考察等活动,及时掌握海外人才的相关信息,促进各方面人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
第二十二条 通过“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列入中央联系的专家范围。专项办为引进人才建立档案,制定日常联系和服务办法,建立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年终,专项办评价引才工作效果,总结引才工作,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报告。
第二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落实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特殊政策。
第二十四条 引进人才因个人原因未履行协议,由牵头组织单位提出意见,经工作小组审核,取消其享受的相关待遇。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根据本办法,制定《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进人才工作细则》、《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工作细则》、《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进人才工作细则》和《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工作细则》,对各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及各工作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专项办负责解释。
附件:
1、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进人才工作细则
2、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工作细则
第四篇:江苏事业单位:2014年江苏省南京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1人公告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苏事业单位:2014年江苏省南京邮电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1人公告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除省属事业单位一年两次统一招考之外,各地市及相关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发布招聘公告,报名方式一般为规模大的采取网络报名,而人数少则现场报名或者提交指定材料发送至公告提及的报名邮箱。
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是笔试,二是面试。笔试科目针对招聘岗位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考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或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测试,具体以招聘公告上说明为准。为了帮大家把握好每个事业单位考试招考资讯,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持续为大家发布最新招聘信息,希望广大考生密切本网站。南京邮电大学招聘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行政人员(人才派遣)公告
因工作需要,我校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行政人员(人才派遣)1名,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行政人员(人才派遣)1名
二、应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服务意识;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团结同志,廉洁奉公;
4、具体岗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同时英语语言能力强,或英语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考虑;(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操作ENDNOTE、CHEMOFFICE等专业办公软件(3)熟悉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具有较高的中、英文应用文撰写水平;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4)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和领悟能力。
三、报名
报名时间:2014年2月20日至3月6日
报名方式:iamdirector@njupt.edu.cn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行政人员)
四、招聘咨询电话
岗位应聘要求、岗位职责、简历投递、笔试面试等问题,请联系85866332,刘老师 人才派遣政策问题,请联系85866291,张老师
第五篇: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请指南
为鼓励本实验室与校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及本校较高水平研究组的交流合作,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科学基金,对在本室中进行的科研课题提供资助,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单独或合作研究工作,同时也欢迎校内外科研单位自带项目与资金。本室科学基金主要来自国家教育部与学校拨款,并尽力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现有研究基础和积累的基础上,确定近期重点研究方向为光谱和质谱的分析科学问题。作为近期研究目标,拟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原子发射/质谱分析
* 开展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的高效进样方法的基础研究和相关装置的构建 * 研制新型原子光谱/质谱仪器或重要部件
* 建立多维分离与原子光谱/质谱联用的分离检测平台
着力发展海洋环境和生命复杂体系中关键痕量元素和化合物的多维分离、含量测定和结构鉴定方法学,丰富元素/金属组学研究;为阐明痕量元素和化合物在环境和生命过程中迁移转化/代谢规律、致毒/营养机制提供准确信息。
2.分子发射光谱分析新原理和新技术
* 发展高灵敏、高选择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新型分子荧光探针和传感体系,探索传感机理,研究探针的固定化和再生化的方法,以期能实际应用于生化体系的表征、测定、相互作用研究以及环境分析
* 发展时间分辨荧光分析、单分子荧光检测、荧光成像和空间分辨荧光分析以及基于液相生物芯片技术的荧光检测
* 探索新型荧光检测模式以及发光检测与高效分离手段的联用技术
* 功能化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电致化学发光性质、纳米ECL器件的功能化
3.新分离介质和技术
开展新型分离介质与技术的基础研究,提高现有分离介质和技术的选择性和效率,强化与光谱/质谱检测技术的集成,实现复杂体系中目标分析物的高分辨、高灵敏度的准确测定。
申请范围及对象:
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和其它单位的有关科研工作者,均可根据“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科学基金课题申请指南”向本室提出科学基金申请。
申请时间:
本实验室每两年公布一次项目指南,研究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重大课题可分阶段申请。研究工作为当年七月一日到次年六月三十日,获准项目自当每年七月一日起开始执行。
申请程序:
(1)申请者首先与本实验室取得联系,索取项目申请书。根据本指南要求认真填写。申请书一式四份,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后寄送本实验室,同时将电子版本文件发送至实验室信箱。(2)申请书提请相关专家取得评审意见,经本实验室主任审查批准,同时报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确定资助项目。
(3)评审意见回馈,通知申请者。申请者根据评审意见填报课题计划任务书,与实验室签订合同,正式列为本室科研课题。基金课题负责人义务:
(1)在我室开展研究工作的有关论文要标注本实验室名称,具体如下:
中文: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英文:Key Laboratory of Analytical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2)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期间至少来室工作一次,并做有关学术报告。
(3)课题开始执行的头年内若无人来室工作,须说明特殊原因,否则课题予以取消中止。(4)研究课题如有特殊原因,需延期完成或更换课题,应提前半年申请,并经学术委员会或室委会审查批准。
(5)重点课题负责人在结题时须来室做有关结题汇报。
成果归属:
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实验室所有。成果申报和论文发表时的单位署名须为本实验室中/英文全称,作者原隶属单位可在附标中注明。
基金课题负责人责任:
基金课题负责人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以便完成原定的科研内容,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课题负责人应按实验室管理条例的规定,做好阶段性研究工作情况的填报、课题的总结、科技档案的管理、成果的汇总和财务结算等工作。
实验室优先支持的研究领域如下:
(01)原子光谱分析样品引入技术和联用技术的研究。(02)生物样品中的形态分析。
(03)生物质谱分析新接口、新技术的研究。(04)嗅觉传感器和智能嗅觉识别。
(05)超分子光化学荧光传感与分子识别。(06)新荧光探针与标记物研究。(07)生物荧光分析。
(08)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研究。(09)现代化中的分析科学问题。
(10)生态环境化学/生物传感监测技术。(11)新型分离介质。
欢迎国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以本实验室提供资助,开展合作研究。本室将为自带经费前来工作的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条件。
附:本实验室通讯联系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玲玲 老师
电话/传真:0592-2186401 邮编:361005 E-mail:analsci@xmu.edu.cn 主页:http://chem.xmu.edu.cn/zzjg/a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