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利申请文件怎么写?
专利申请文件怎么写?
实践中,大量的发明创造通过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进行保护,因此,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往往影响专利权人能否顺利维权,以及抵御竞争对手。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角度出发,探讨几点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
第一,应当考虑适当的保护范围。
所谓“适当”的保护范围,是指在符合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较大的保护范围。
笔者认为,一件专利申请文件能够“预测”可能检索到的对比文件,这基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前期已对国内外专利文献进行了充分检索,以此确定合适的现有技术水平,构建适当的保护范围,使得专利权的稳定性更高。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现有不少专利申请文件仅描述技术方案本身。笔者认为,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过程是二次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发明人、专利代理人等共同参与,讨论解决发明创造涉及的技术问题的各种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进行概括、抽象(上位概括或功能性限定)后确定权利要求。而上位概括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实施例以使得权利要求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功能性特征在侵权判定时解释为说明书中揭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而等同规则的适用又容易存在异议,因此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阶段挖掘尽可能多的实施方式有助于获得更适当的保护范围。
第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也要从有利于侵权判定的角度考虑。
例如基于全面覆盖原则,在最初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只需将能够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的最必要的技术特征集写入独立权利要求中,非必要技术特征只会限制缩小保护范围。实践中,发明名称、使用环境特征、以制备方法界定产品的技术特征、方法权利要求的步骤顺序等均有可能限制缩小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使用时需仔细斟酌。若权利要求中存在可能有歧义的术语而在说明书中未加解释,都可能对后续权利要求的解释造成障碍。
第三,应当考虑专利产品或方法的商业前景。
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阶段,专利代理人有可能在与发明人沟通过程中发现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更有商业前景的领域。例如,一项技术方案可以用在PC端,但经过对现有技术的了解,发现其应用在移动端的前景十分可观,但应用在移动端需要对技术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技术方案,此时就需要及时调整申请策略。
第四,应当考虑专利是否容易被竞争对手规避。
专利代理人可以与申请人一起拓展可能的改进技术方案以及可能的变劣技术方案,改进的技术方案可以作为专利审查阶段的“退路”,并且可能阻止竞争对手将改进方案提交专利申请。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专利侵权判定指南》,变劣技术方案不构成等同侵权,因此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也应对变劣技术方案一并考虑。
第五,应当考虑有利于取证维权。
若申请人从事产品生产业务,从侵权赔偿的角度来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以抵御产品生产商为主可能对权利人更加有利。这是因为侵权产品销售商、进口商和使用者一般较容易证明侵权产品的合法来源。在此情况下,撰写产品以及产品的制备方法权利要求较为有利。
在通信、网络、计算机领域,申请人面对的侵权对象可能有多个,希望抵御哪些侵权对象,是决定其权利要求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侵权对象可以设计不同的权利要求。
通常来说,若不需要对产品进行拆解或消费者使用时就可以得知产品的技术特征是更有利于取证的。如果需要通过反向工程才能确定某一产品是否侵权,则需要考虑反向工程的难度。例如,对于化学领域相关专利,可以通过普通测量仪器或技术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更有利于取证。对于半导体、芯片领域相关专利,若反向工程较容易实现,则可以描述元件及其之间的连接方式;若反向工程较难实现或成本较高,则有必要考虑是否需要改变撰写方式。
第六,应当考虑布局策略。
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也应重视从属权利要求的作用,即在独立权利要求之外,可以将其他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特征布置到从属权利要求中,以阻断竞争对手的规避设计。
同时,应当考虑不同层次的保护范围,部分专利申请文件可能会出现某些技术特征之间不兼容的情况,此时可以考虑构建不同保护范围的独立权利要求,以避免因修改而放弃部分保护范围。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方法权利要求可以与产品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所区别,例如方法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可以大于产品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实现不同层次的保护。
我国申请人若要在国外进行专利布局,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时,由于可修改的空间相对有限,尤其需要对优先权文件进行严格把关。
例如,在提交美国专利申请时,应避免出现过多对现有技术的自认和讨论。因为,美国专利商标局对于“前置基础(Antecedent Basis)”“专利可实施性(Enablement)”“书面描述要求(Written Description)”的审查较为严格,在撰写优先权文件时应当格外谨慎。
第二篇:专利申请文件[范文模版]
说明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说明书
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脑。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1、;
2、;3。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脑,下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第三篇:专利申请文件排版
说
明 书 摘 要
本发明(实用新型)公开了XX。该XX包括A、B、C、D…。本发明(实用新型)具有XXX的效果。1
摘要
附
图
权
利
要
求
书
1、XX装置,其特征在于A、B、C、和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X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X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XX装置,其特征在于…。5 10
说
明
书
XXX装置 10 15 20 25 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用新型)涉及XX,特别涉及XXXX。
背景技术
发明(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XX,包括A、B、C、D。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由此,可以具有…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A可以…。由此,还可以具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XX装置的…图; 图2为图1所示XX装置的…图;
图3为本发明(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XX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XX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部件1,部件2,部件3,部件4…。
其中部件1与部件2…。部件2与部件3…。部件3与部件4…。(连接、位置、配合操作关系)。
备注:这里的说明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先总后分、直接按部分说明、先结构后动作、或结构与动作结合说明等等。无论何种写法,是以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方式,并且便于阅读理解为宗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备注:这段话没有实质作用。国外律师曾评论这种写法“看上去比较
幼稚”。与其这样写,不如在说明书中说明多种能够想到的方案和组合方式。
说
明
书
附
图
第四篇: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名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其特征在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说 明 书 摘 要
权利要求书去掉项目符号+有益效果
图1图2
图3图4图5 图6 图7 图8
第五篇:专利申请文件范例
说
明
书(示例)
试电笔
(注:实用新型名称应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中所填写的一致,简明表明实用新型产品及其功能和/或用途;不应使用非技术性词语、商标、代号、人名、地名,字数不超过20个字,打印在说明书正文前居中位臵)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注:这一部分直接指出实用新型所属于的或应用的技术领域,打印时应与名称空一行。)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由于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注:这一部分是对最相近的已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方案的基础。在此还应说明已有技术的不足,帮助理解下面引出的实用新型方案,应当引证有参考价值的已有文献、资料。对已有技术的评价应实事求是。)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电笔,它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注:这一部分是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说明书中不可少的,它应当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正面明确地说明要完成的技术课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中,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注:这一部分应当写明一个完整的实用新型方案,描述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在此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对于完成实用新型目的都是不可少的,这些必要特征将写入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在这一部分中应当说明实用新型方案是如何达到实用新型目的的,必要时应说明设计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测试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注:这一部分说明技术方案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方案所具有特征直接推导得出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注:附图说明中,说明各图号所示图的名称,必要时可将图中标号所示零件、部件、部位、名称列出,同一零部件出现在不同图中应使用同一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1)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注:这一部分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实施例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化设计,它应当包含独立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特征,并可以具体说明准备写入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特征。这一部分应当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将附图中标号标注在相应名称之后,使人能够参照附图理解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必要时说明功能、动态构造和使用方法,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整体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目的和效果相一致)(注:说明书的撰写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和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使本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实用新型,实现实用新型的目的,取得相应效果。说明书是申请人提出权利要求的依据,说明书应当使用专利局规定表格,打字清楚,黑色字迹,符合照相制版要求,文字部分不超出22X14.5厘米。)
说
明
书
附
图(示例)
说
明
书
摘
要(示例)
一种能够识别安全或危险电压的试电笔,它是在已有的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连接的试电笔中增加一分流电阻支路,使分流电阻一端与测试触头电连接,另一端与识别电极电连接。人体仅与手触电极接触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人体同时与手触电极、识别电极接触测试被测物是否带有危险电压。
(注:摘要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写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的形状结构(机械构造和/或电连接关系、特征和用途,全文不超过300字,并提交一幅摘要附图)
摘
要
附
图
权
利
要
求
书(示例)
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注:一项实用新型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写明实用新型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其中已知技术特征写入前序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写在“其特征是”之后,构成特征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的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注:从属权利要求,即权利要求2、3,进一步限定在前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其引用部分应写明所引用的权利要编号,在“其特征”之后的特征部分应写明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特征进行限定的附加特征)(注:权利要求书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和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至二十三条规定,以说明书内容为依据,正面、直观地写明要求专利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不得写入方法、用途及不属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内容;应使用确定的通用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用语,如“等”、“大约”、“左右”……,不应采用“参见说明书(附图)”写法,每项权利要求只用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