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体系考核实施规定

时间:2019-05-14 11:4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体系考核实施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体系考核实施规定》。

第一篇: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体系考核实施规定

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研制、生产的监督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

(三)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申请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首次注册、重新注册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考核。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管理体系由申请人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自行核查并保持纪录。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对于经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不符合要求的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二、考核范围

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注册时应当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考核:

(一)申请体外诊断试剂首次注册,应当按照《实施细则》(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考核。

(二)申请已有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中考核范围有效覆盖的产品首次注册,可以只进行《实施细则》中“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的考核。

(三)申请体外诊断试剂重新注册,应当按照《实施细则》(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考核。

三、考核组织

(一)部分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局认证中心”)承办具体考核工作,并出具考核报告。

(二)第二类和其他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组织考核,并出具考核报告。

(三)只申请按照《实施细则》中“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考核的,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并组织研制情况核查。

四、考核程序

(一)提交资料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自查,符合 要求后方可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的申请。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包括仅申请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的),应提交以下资料(书面与电子文档):

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书》(附表1)(第二类产品一式二份,第三类产品一式三份);

2.生产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并标明主要控制点; 3.拟注册产品的“综述资料”、“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产品说明书”、“申请注册产品的标准”。(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提供。)

在进行现场考核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当提供注册申报资料。

(二)资料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资料审查表》(附表2),资料审核符合要求的组织实施现场考核。对部分第三类产品的申请资料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转寄国家局认证中心,由国家局认证中心进行资料审查并组织现场考核。在实施现场考核3日前,负责组织考核的机构应当将考核时间通知申请人。

(三)现场考核

1.考核组由3~5人组成,考核人员应当经过本实施规定、《实施细则》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及相关法规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2.对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考核,应当依据《实施细则》和《体外诊断 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要求进行,做好记录。考核结束前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记录表》(附表3),对考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当具体描述发现的问题。现场考核结束时应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意见表》(附表4),经企业负责人确认签字并加盖公章。对研制情况现场核查,按照《实施细则》中附录C“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核查结束后,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附表7),经企业负责人确认签字并加盖公章。如被考核单位对现场考核和现场核查结果有异议,可提交书面说明。

3.按规定需进行注册检测的产品,考核组在现场考核后,应当进行现场产品抽样,抽样总量应当为检测用量的3倍。第三类产品抽取连续3个生产批次的样品,第二类产品抽取3个批次样品。抽样时,由考核组从成品库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现场封样,与企业代表共同填写《产品抽样单》(附表8)。已封样品企业应当在3日内送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

(四)考核时限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后50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工作,并出具考核报告。只进行产品研制情况现场核查的,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核查报告。

五、考核报告

(一)现场考核结束后,考核组应当及时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记录表》、《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意 见表》、《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以及有关材料转交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国家局认证中心。

(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考核的体外诊断试剂,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审查表》(附表5)进行流转,向申请企业出具《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附表6)、《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附表7),签署省局公章,交申请人。

(三)部分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局认证中心对现场考核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审查表》进行流转,出具《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寄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转交申请人。考核报告同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备案。

(四)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结论分为“通过考核”、“整改后复核”、“未通过考核”三种情况。

考核结论为“整改后复核”的,生产企业应当在考核报告签发之日起半年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复核。申请复核时,应递交书面申请和整改报告。经整改后复核仍不符合要求的,考核结论为“未通过考核”。复核的时限与考核时限相同。逾期未提出申请复核的,视同申请企业放弃本次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整改复核工作由原考核部门负责。

考核结论为“未通过考核”的,生产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重新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六、其他问题

(一)《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用于产品注册时有效期为4年。

(二)本规定中由国家局组织考核的“部分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是指: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3.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三)考核范围有效覆盖是指一种产品的质量体系考核报告,可以适用于同类型品种的产品。

同类型品种是指具有相同的原理、相同的生产工艺和控制过程,可以用于不同被测物质的体外诊断试剂品种。同类型品种按照工艺配制方法可分为胶体金法、干化学试剂法、ELISA试剂类、普通生化试剂类、培养基类、核酸扩增类(PCR类)等大类。例如:以胶体金法生产的某一试剂通过质量体系考核后,若运用胶体金法生产了另一试剂,则可视为考核范围有效覆盖。

(四)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表:

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书 2.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资料审查表 3.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记录表 4.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意见表 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审查表 6.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 7.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 8.产品抽样单 8

第二篇: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

【发布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 【发布日期】2007-04-28 【生效日期】2007-04-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

(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注册产品质量,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研究解决并报国家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研制、生产的监督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

(三)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申请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首次注册、重新注册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考核。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管理体系由申请人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自行核查并保持纪录。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对于经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不符合要求的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二、考核范围

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注册时应当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考核:

(一)申请体外诊断试剂首次注册,应当按照《实施细则》(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考核。

(二)申请已有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中考核范围有效覆盖的产品首次注册,可以只进行《实施细则》中“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的考核。

(三)申请体外诊断试剂重新注册,应当按照《实施细则》(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考核。

三、考核组织

(一)部分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局认证中心”)承办具体考核工作,并出具考核报告。

(二)第二类和其他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组织考核,并出具考核报告。

(三)只申请按照《实施细则》中“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考核的,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并组织研制情况核查。

四、考核程序

(一)提交资料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自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的申请。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包括仅申请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的),应提交以下资料(书面与电子文档):

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书》(附表1)(第二类产品一式二份,第三类产品一式三份);

2.生产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并标明主要控制点;

3.拟注册产品的“综述资料”、“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产品说明书”、“申请注册产品的标准”。(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提供。)

在进行现场考核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当提供注册申报资料。

(二)资料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资料审查表》(附表2),资料审核符合要求的组织实施现场考核。对部分第三类产品的申请资料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转寄国家局认证中心,由国家局认证中心进行资料审查并组织现场考核。在实施现场考核3日前,负责组织考核的机构应当将考核时间通知申请人。

(三)现场考核

1.考核组由3~5人组成,考核人员应当经过本实施规定、《实施细则》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及相关法规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2.对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考核,应当依据《实施细则》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要求进行,做好记录。考核结束前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记录表》(附表3),对考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当具体描述发现的问题。现场考核结束时应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意见表》(附表4),经企业负责人确认签字并加盖公章。对研制情况现场核查,按照《实施细则》中附录C“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核查结束后,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附表7),经企业负责人确认签字并加盖公章。如被考核单位对现场考核和现场核查结果有异议,可提交书面说明。

3.按规定需进行注册检测的产品,考核组在现场考核后,应当进行现场产品抽样,抽样总量应当为检测用量的3倍。第三类产品抽取连续3个生产批次的样品,第二类产品抽取3个批次样品。抽样时,由考核组从成品库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现场封样,与企业代表共同填写《产品抽样单》(附表8)。已封样品企业应当在3日内送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

(四)考核时限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后50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工作,并出具考核报告。只进行产品研制情况现场核查的,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核查报告。

五、考核报告

(一)现场考核结束后,考核组应当及时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记录表》、《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现场考核意见表》、《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以及有关材料转交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国家局认证中心。

(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考核的体外诊断试剂,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审查表》(附表5)进行流转,向申请企业出具《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附表6)、《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附表7),签署省局公章,交申请人。

(三)部分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局认证中心对现场考核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审查表》进行流转,出具《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核查报告表》,寄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转交申请人。考核报告同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备案。

(四)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结论分为“通过考核”、“整改后复核”、“未通过考核”三种情况。

考核结论为“整改后复核”的,生产企业应当在考核报告签发之日起半年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复核。申请复核时,应递交书面申请和整改报告。经整改后复核仍不符合要求的,考核结论为“未通过考核”。复核的时限与考核时限相同。逾期未提出申请复核的,视同申请企业放弃本次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整改复核工作由原考核部门负责。

考核结论为“未通过考核”的,生产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重新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六、其他问题

(一)《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报告》用于产品注册时有效期为4年。

(二)本规定中由国家局组织考核的“部分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是指: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3.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三)考核范围有效覆盖是指一种产品的质量体系考核报告,可以适用于同类型品种的产品。

同类型品种是指具有相同的原理、相同的生产工艺和控制过程,可以用于不同被测物质的体外诊断试剂品种。同类型品种按照工艺配制方法可分为胶体金法、干化学试剂法、ELISA试剂类、普通生化试剂类、培养基类、核酸扩增类(PCR类)等大类。例如:以胶体金法生产的某一试剂通过质量体系考核后,若运用胶体金法生产了另一试剂,则可视为考核范围有效覆盖。

(四)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体系考核标准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现场考核标准操作程序

建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体系核查标准操作程序的目的: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提高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考核能力和水平,建立起适应国情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进一步促进生产企业规范质量管理体系。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考核方案由预备会议、首次会议、查厂区周围环境、总体布局;查生产车间;查水系统、空调系统;查仓储区;查质检区;研制现场核查;文件核查;疑问复核;考察组综合评定;末次会议等步骤组成。

1.预备会议由考核小组全体人员参加,主要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和质量手册基本情况;熟悉小组成员专业背景,确定小组成员核查分工。小组成员一般由专业技术和行政法规专家组成,分工原则按照小组成员专业背景确定检查内容。

2.首次会议由考核小组全体人员、观察员及被核查企业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考核小组组长主持,会议内容是:

1)介绍考核小组成员和小组成员的分工,确定观察员和企业陪同人员;

2)核对企业名称、生产地址、申请产品单元等情况;

3)说明审查的目的、依据、工作程序、核查的方法等;

4)告知企业应给予必要的配合;

5)说明考核小组的工作纪律(包括保密的承诺);

6)企业领导或相关人员介绍企业基本情况;

7)质量体系相关人员介绍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进行介绍,包括厂区周围环境和厂区总体布局、洁净区的布局、空调系统送风管、回风管布局图;平面布局图中人流、物流;洁净区内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空气调节、配电照明等平/立面图等。

3.查看厂区周围环境和厂区总体布局,确定厂区现场核查的核查路线。一般按照洁净区、阳性间、空调系统、制水间、仓储区域、质检区域和研发实验室的顺序进行。重点关注环监部门的报告和批复。现场检查:

1)厂区周围环境和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布局;

2)厂区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存在卫生死角;

3)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布局是否合理等;

4)生产、研发、检验等区域是否相互分开。

4.洁净区核查:生产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与生产工艺相适应的洁净度。应检查:

1)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程序、设施以及员工实际操作;

2)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

3)各操作区域是否划分,不同操作流程是否干扰;

4)生产区仪器设备、状态标示、使用记录、仪器设备操作台;

5)适用版本的操作规程等文件是否在现场;

6)压差表和记录;温湿度记录;

7)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应急照明设施;

8)物料通道,检查组所带的记录本等物件的进入洁净区操作;

9)清洁间和卫生工具指定存放;水池地漏及消毒记录,询问操作人员消毒液配制;

10)称量室和备料室的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设施;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配制溶液称量时大多不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是否需建有捕尘设施,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决定。

11)净化系统、消毒及照明等装置清洁保养记录;储罐和输送管道流向;

12)洁净车间安全门;

13)空气消毒装置记录;洗衣间记录;

14)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线有效防止混淆的措施;

15)清场记录和清场合格证;仪器设备清洁记录;

16)容器具清洁干燥;仪器设备校验标识;

17)生产中的废液、废物等回收与无害化处理措施。

重点关注洁净区的检测报告和企业对洁净区的定期检测记录。但应注意:

附录A11洁净车间安全门条款要求满足需要即可,不宜作为重点项。

附录A24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裸手直接接触物料条款在某些特殊工序中可能不适用,需要灵活处理。如胶体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特殊工序,需要将胶带和膜条进行粘粘,带上手套无法进行操作。

附录A25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条款不能强求两次体检间隔必须在一年内,应把握为一个至少有一次体检。

4.1对空气有干燥要求的操作间,还应重点检查:是否配置空气干燥设备以及干燥设备使用记录,检查空气湿度记录。

4.2阳性间、强毒微生物操作区、芽胞菌制品操作区,还应重点检查:

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压差计压力显示及记录;生物安全设备及空气净化设备记录;

对特殊的高致病性病原体的采集、制备,应按卫生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等相关规定,具备P3级实验室等相应设施。

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病原体的定义参考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以及生物安全的认可准则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危害程度为一类和二类的病原体、《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中的一类和二类定义为高致病性病原体。

生物活性是指能引起细胞正常机理发生改变的能力,主要一些基因表达产物如具有酶活的抑癌基因表达蛋白;还有一些激素类物质如性激素。高生物活性物质限定范围为激素类物质。

高致敏性物质是指能引起个体强烈过敏反应的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花粉、尘螨等。

4.3生产激素类试剂组分、操作放射性物质的洁净室(区)还应重点检查: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4.4聚合酶链反应试剂(PCR)的生产和检定应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

聚合酶链反应试剂(PCR)的生产和检定应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其目的是防止污染。在能保证防止污染的情况下对各自独立的建筑物的理解应灵活考虑。

阳性质粒的生产一般分为菌液培养、质粒提取、稀释分装等过程,要求稀释分装应有防止气溶胶污染的措施。

5.空调系统:关注空调系统的设置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应检查仪器设备状态标示;空气消毒制度和记录;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记录;空气净化系统的空调机组新风流向标示、止回阀设置;初中高效过滤器的清洗更换的依据、监测手段、规章制度等;询问企业人员对空调设备的操作维护工作。

6.制水间:应检查仪器设备状态标示;制水系统清洗消毒制度和记录、仪器维护保养制度和记录、记录取水口和水质检测记录进行对照;询问企业人员对制水设备的维护操作工作。

7.仓储区应检查:

1)卫生管理程序;

2)清洁卫生状况;

3)区域划分,合格品、不合格品等;

4)除湿设施及干燥情况;

5)照明与通风设施;

6)温湿度及监测记录;

7)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并具备防昆虫、其他动物和异物混入的措施;

8)物料的名称、批号、有效期和检验状态等标识;帐、卡、物进行核对;

9)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污染性或传染性、具有生物活性或来源于生物体的物料管理制度、危险品清单、危险品库;

10)取样标记;物料先进先出原则核查;

11)记录主要原材料批号,和生产记录等相对照。

8.质检区域应检查:

1)检验用仪器设备状态标示、仪器档案、校验标示和维护使用记录等;

2)留样制度和记录;适用的检验操作规程;

3)微生物限度室压差计及记录、培养箱使用记录、菌种保存和传代记录、灭菌记录等;

4)水质检测:工艺用水定义为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工艺用水的规程由企业根据工艺自行确

定,不一定要求完全按照药典进行检测。企业工艺用水检测周期、项目可由企业通过验证确定。

9.研发实验室应查看:原材料使用记录;研制方案;仪器设备状态标示、仪器档案、校验标示和维护使用记录等;原始试验记录等。主要考察研制的真实性。研制可以共用生产或质检的部分仪器设备。临床考核样品必须是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

10.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各种操作规程等质量文件的查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国家或地区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要求。

11.组织机构、人员与质量管理职责应检查:

1)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2)组织机构图等(质量体系管理图)是否与现行机构相符,按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3)各级人员是否进行了相关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是否制定和执行培训计划、是否建立了人

员培训档案、是否进行岗前培训、员工是否胜任本职工作;

4)任命书、学历证书、内审员证书;

5)询问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基本的体外诊断试剂相关法规。

12.设施、设备与生产环境控制“

1)主要为现场查看;

2)还需要查看企业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污染性或传染性、具有生物活性或来源

于生物体的物料的存放规定和防护规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污染性或传染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

3)查洁净车间检测报告及记录;

4)查人员合格上岗和健康档案;查洁净车间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5)查净化系统、保养记录;仪器设备台账、校验合格证;

6)查污染性或传染性物料的管理文件;

7)无害化处理规程(医疗废弃物是否消毒,消毒记录、和有毒有害重金属是否回收等的处理,查看协议等)。

13.文件与记录:

1)应检查是否建立文件管理的程序及是否按照文件规定进行管理;

2)分发使用的文件是否为受控的现行文本;

3)文件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4)查看文件的编制、更改、审查、批准、撤销、发放及保管的管理制度。

14.设计控制与验证:

1)查产品设计控制程序;

2)查风险分析、管理报告和验证报告,自行研发设计的产品应着重检查产品的研发和验证记

录、分装产品应着重检查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控制方式,对产品主要性能、主要原辅材料、采购、生产环境及设施设备、工序、检验进行验证,包含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等;

3)查验证控制程序,如有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发生改变时需查

验证报告和记录。应包括验证计划,验证的结果应支持工艺规程、SOP。

15.采购控制:

1)查看外购物料清单;主要原辅料供应商是否经过质量审计;是否从经审计批准的供应商处

采购物料;是否签订质量协议,存在发票、签字问题等,存在实验室无主体地位的问题;要求有有效或合适的凭证;

2)查各类物料入库验收规程、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规程;

3)校准品和质控品台账和发放记录;特殊物料的采购(人血清按照文件精神)。

16.生产过程控制:

1)查看洁净区检测报告和企业定期对洁净区检测的记录;

2)查看各级生产控制文件的编制、验证、审批、更改等管理制度;

3)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保养记录,维修记录,计量仪器的合格证;根据仪器使用目的进

行,有自校的要有规程,自校人员要有资质;

4)生产环境、设备及器具的清洁规程;

5)查看批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根据批生产记录对关键物料进行物料平衡检查;

6)查看产品可追溯性控制文件和批号管理制度,以几种物料批号进行追溯;

7)查看菌种、细胞管理制度和传代记录;

8)工艺用水规程、验证报告和水质检测记录;

9)清场规程和记录。

17.检验与质量控制:

1)检验仪器设备台账、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保养记录,维修记录,计量仪器的合格证;

2)查看检验记录;

3)查看留样检验制度、留样记录、留样检验报告;

4)物料验收规程和委托检验协议;试样(物料小样)经过试验后合乎要求的验收规程和记录

(企业不具备检测能力的物料);试样批号、签字、该物料生产等。

试样和委托检验是在企业不具备原料检测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原料质量标准复核的两种方式。委托检验是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试样是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以判断所进原料是否符合所制订的质量管理要求,要求制定内部的管理流程,建立试样的记录,方便进行追溯。

5)企业内审报告(管理者代表、包括计划、内审检查表、内审员资格、不合格报告、内审报

告、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评审报告(包括计划、各部门的输入、会议记录、报告、持续改进措施);纠正、预防措施程序和记录;

6)查企业包装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控制程序和相关记录。

18.产品销售与客户服务控制:

1)核对出货记录,核对销售记录;

2)查顾客投诉反馈相关控制程序和记录,并附质量管理部门检定记录和投诉分析材料。

19.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

1)核查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2)查企业内部评审记录中与不合格品相关的记录和纠正预防后的验证报告和记录。

20.不良事件、质量事故报告制度:查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和相关记录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相关记录。

21.验证现场核查:主要核查研制的真实性。

1)核查研制报告、研制人员专业学历证书等;

2)查看研制报告和原始研制记录进行对照;

3)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等;

4)核查研制设计路线、工艺方案、相关研制人员;

5)对原材料筛选、工艺流程优化、校准品溯源、质控品制备等进行检查;

6)重点对产品稳定性的真实性进行考核;

7)临床试验用产品和注册用三批产品的生产记录。

22.考核小组会议:召开考核小组会议,参与人员为考核小组成员和观察员。请企业人员回避。会议内容主要包括:核对、确认核查记录,保证核查记录的完整性,统一核查意见,草拟核查报告和核查结论。

23.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参会人员为考核小组全体人员、观察员及被核查企业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考核小组长主持。会议主要内容:就核查的不符合项事项与企业交换意见。重申审查的目的、依据,报告核查情况,完成企业应核实、签字、盖章的手续。

24.产品抽样:考核组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委托,按照《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对考核企业进行产品抽样。

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四篇:6.《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14年第16号)2014.10.1施行

CFDA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4年第16号)

为指导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工作,根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现予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废止。

特此通告。

附件: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2014年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包括与已上市产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试验)是指在相应的临床环境中,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性能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申请人应在符合要求的临床单位,在满足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产品临床预期用途、相关疾病的流行率和统计学要求,制定能够证明其临床性能的临床试验方案,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质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临床试验报告是对临床试验过程、结果的总结,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指导原则仅对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发展快、专业跨度大、临床预期用途各异的特点,不同临床预期用途产品的临床试验方法及内容不尽相同。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预期用途,制定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修订本指导原则。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要求

1.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学准则,必须获得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研究者应考虑临床试验用样本,如血液、羊水、胸水、腹水、组织液、胸积液、组织切片、骨髓等的获得或试验结果对受试者的风险性,应提交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对于例外情况,如客观上不可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或该临床试验对受试者几乎没有风险,可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后免于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2.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于科学和社会利益。

3.为受试者保密,尊重个人隐私。防止受试者因检测结果而受到歧视或伤害。

4.临床前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试验。

(二)临床试验机构及人员的要求

1.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3家(含3家)、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2家(含2家)临床试验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试验。

2.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机构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质认可。

3.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其预期用途,综合不同地区人种、流行病学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选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具有与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仪器设备,并能够确保该项试验的实施。

4.申请人应当在临床试验前制定文件明确各方的职责分工,与各临床试验机构协商制定统一的临床试验方案,按照临床试验方案组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组织对参加试验的所有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使用的培训,以确保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操作的一致性,并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促进各研究者之间的沟通。

5.在临床试验开始前,申请人应与临床试验工作人员进行临床试验的预试验,使其熟悉并掌握该产品所适用的仪器、操作方法、技术性能等,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试验误差。

6.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申请人应考虑吸收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专业人员(或知识),以保证临床试验科学、合理地开展。

三、临床试验设计原则

(一)临床试验方案

开展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申请人应当按照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的类别、风险、预期用途等特性,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信息(包括产品信息、临床试验开展的时间和人员等相关信息、申请人相关信息等); 2.临床试验的背景资料; 3.试验目的; 4.试验设计; 5.评价方法; 6.统计方法;

7.对临床试验方案修正的规定;

8.临床试验涉及的伦理问题和说明、《知情同意书》文本(如有);

9.数据处理与记录保存;10.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二)试验方法

1.新研制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

1.1 对于新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而言,选择适当的受试者,采用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与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进行盲法同步比较。

对用于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用途的体外诊断试剂,在进行与“金标准”的比较研究的同时,还必须对受试者进行跟踪研究。研究者应明确受试者的入选标准、随访标准和随访时间。1.2 “金标准”的确定。

“金标准”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公认的、可靠的、权威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常用的“金标准”有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长期随访所得的结论及临床常用的其他确认方法等。

1.3受试者的选择。

受试者应包括两组:一组是用“金标准”确定为有某病的病例组,另一组是经“金标准”确定或有临床证据证实无该病的患者或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应包括该病种的不同病例,如症状典型和非典型的,病程早、中、晚期的,病情轻、中、重型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等,以便能反映该病的全部特征。对照组应包括确定无该病的患者,及易与本病相混淆疾病的病例。1.4同步盲法测试。

经“金标准”确定的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受试者样本同步接受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的检测,将检测结果与“金标准”判定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结果与“金标准”判断结果符合或差异程度的统计学指标,再根据这些指标对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进行评价。在试验操作的全过程和判定试验结果时,采用盲法(尽可能用双盲法)是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的关键。

2.“已有同品种批准上市”产品的临床试验

选择已上市产品,采用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与已上市产品针对临床样本进行比较研究试验,证明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与已上市产品等效。

2.1 对比试剂的选择。

在采用已上市产品作为对比试剂的前提下,选择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产品。同时应充分了解所选择产品的技术信息,包括方法学、临床预期用途、主要性能指标、校准品的溯源情况、推荐的阳性判断值或参考区间等,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2.2受试者的选择原则同1.3。

2.3对于比较研究试验中测定结果不符的样本,应采用“金标准”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复核,以便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如无需复核,应详细说明理由。

3.关于变更申请中涉及的产品临床试验方法

根据变更情况可能对产品性能带来的影响,采用变更后产品与变更前产品或者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对比试验,证明变更后产品与对比试验产品等效。

4.关于进口注册产品临床试验方法

对于进口注册产品,由于目标人群种属和地域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的某些主要技术指标和有效性。申请人或临床研究者应考虑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流行病学背景、不同病种的特性、不同种属人群所适用的阳性判断值或者参考区间等诸多因素,在中国境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

(三)临床试验样本量

申请人或临床研究者应根据产品临床预期用途以及与该产品相关疾病的临床发生率确定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和样本分布,在符合指导原则有关最低样本量要求的前提下,还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各临床试验机构样本量和样本分布应相对均衡。

罕见病及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体外诊断试剂可酌减样本量,但应说明理由,并满足评价的需要。

1.一般要求

1.1第三类产品:临床试验的总样本数至少为1000例。

1.2第二类产品:临床试验的总样本数至少为200例。

2.特殊要求

2.1采用核酸扩增方法用于病原体检测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500例。

2.2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500例。

2.3 流式细胞仪配套用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500例。

2.4 免疫组织化学抗体试剂及检测试剂盒:与临床治疗、用药密切相关的标志物及其他具有新的临床意义的全新标记物,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1000例;临床使用多个指标综合诊治的标志物之一,与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预后相关的标志物,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500例。

2.5 用于血型检测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3000例。

2.6新研制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临床试验样本量要求同第三类产品。

2.7 变更事项相关的临床试验:涉及产品检测条件优化、增加与原样本类型具有可比性的其他样本类型等变更事项,第三类产品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200例,第二类产品临床试验总样本数至少为100例,并在至少2家(含2家)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变更抗原、抗体等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阳性判断值或参考区间的变化及增加临床适应症等变更事项,应根据产品具体变更情况,酌情增加临床试验总样本数。

2.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指导原则对临床试验例数有规定的,应参照相应指导原则确定样本数。

(四)临床试验方案签章要求

由各承担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签名)、临床试验机构(签章)、统计学负责人签名及单位盖章、申请人盖章。

四、关于临床试验报告的撰写 临床试验报告应该对试验的整体设计及其关键点给予清晰、完整的阐述,应该对试验实施过程进行条理分明的描述,应该包括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

申请人或临床试验牵头单位应对各临床试验机构的报告进行汇总,并完成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临床试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如下:

(一)首篇

首篇是每份临床试验报告的第一部分,所有临床试验报告均应包含该部分内容。

1.封面标题

包括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的通用名称、试验开始日期、试验完成日期、主要研究者(签名)、临床试验机构(盖章)、统计学负责人签名及单位盖章、申请人(盖章)、申请人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报告日期、原始资料保存地点。

2.目录

列出整个临床试验报告的内容目录和对应页码。

3.研究摘要

对临床试验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4.试验研究人员

列出临床试验主要研究人员的姓名、单位、在研究中的职责及其简历(列于附件中),主要研究人员包括主要研究者及各单位的主要参加人员、统计学负责人、临床试验报告的撰写人。

5.缩略语

临床试验报告中所用的缩略语的全称。

(二)正文内容和报告格式

1.基本内容 1.1引言。

介绍与临床试验产品有关的背景情况:包括(1)被测物的来源、生物及理化性质;(2)临床预期使用目的,所针对的目标适应症人群,目前针对该适应症所采用的临床或实验室诊断方法等;(3)所采用的方法、原理、技术要求等;(4)国内外已批准上市产品的应用现状等。说明申请人和临床试验机构间的合作关系。

1.2 研究目的。

说明本临床试验所要达到的目的。

1.3 试验管理。

对试验管理结构的描述。

管理结构包括主要研究者、主要参加人员、实验室质量控制情况、统计/数据管理情况以及试验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等。

1.4 试验设计。

1.4.1 试验总体设计及方案的描述。

试验的总体设计和方案的描述应清晰、简洁,必要时采用图表等直观的方式。试验进行时方案修改的情况和任何方案以外的信息来源也应详细叙述。

1.4.2 试验设计及试验方法选择。试验设计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样本量及样本量确定的依据。

(2)样本选择依据、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3)样本采集、保存、运输方法等。(4)“金标准”或对比试剂的确立。

(5)临床试验用所有产品的名称、规格、来源、批号、效期及保存条件,对比试剂的注册情况。

(6)质量控制方法。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

(7)临床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8)试验过程中方案的修改。

一般情况下,临床试验方案不宜更改。试验过程中对方案的任何修改均应说明,对更改的时间、理由、更改过程及有无备案进行详细阐述并论证其对整个研究结果评价的影响。1.5 临床试验结果及分析。

1.6 讨论和结论。

2.有关临床试验中特别情况的说明

3.附件

3.1 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其他试验方法或其他诊断试剂产品的基本信息,如试验方法、诊断试剂产品来源、产品说明书及注册批准情况。

3.2 临床试验中的所有试验数据,需由临床试验操作者、复核者签字,临床试验机构盖章(封面盖章和骑缝章)。

3.3主要参考文献。

3.4 主要研究者简历。3.5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等。

五、名词解释

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是指临床试验中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或者验证的拟申请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

临床试验方案,是指有关临床试验的题目、目的、设计、方法学、统计学考虑和组织等文件,通常也包括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者,是指负责在一个临床试验机构中实施临床试验的人,如果在一个临床试验机构中是由一组人员实施试验的,则研究者指的是这个组的负责人,也称主要研究者。

受试者,是指被招募参加临床试验的个人,既可以是临床试验中接受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的人员,也可以是对照人员。知情同意,是指向受试者告知一项试验的各方面情况后,受试者确认自愿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必须以签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作为证明文件。

知情同意书,是指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试验的证明性文件。研究者需向受试者说明试验性质、试验目的、可能的受益和风险、可供选用的其他诊疗方法以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受试者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受试者充分了解后自愿表达其同意参加某项临床试验。

伦理委员会,是指在临床试验机构内由医学专业人员、非医学专业人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其职责是对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伦理进行审议,具体来说就是对临床试验方案进行审批,对研究人员资格、设施设备以及知情同意的方法等进行审议并提出相关意见,以保证受试者安全、健康和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标准操作规程,是指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第五篇:浙江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许可办理规定

《浙江省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许可办理规定》

(试行)

为加强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许可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经营秩序,保证许可条件、审批、验收、发证的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6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5号)、《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和开办申请程序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7‟299号),制订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一、体外诊断试剂经营的申请条件

1、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第83条规定的情形;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其中1人为执业药师,并在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后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1人为主管检验师,或具有检验学相关专业大学学历以上并从事检验相关工作3年以上工作经历。

3、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验收、保管、销售人员。

4、应有根据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制定的符合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工作程序。

5、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办公营业场所,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

6、有独立的符合体外诊断试剂储存质量要求的,并与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常温库和阴凉库面积不得少于60平方米,冷库面积不得小于20立方米。冷库应配备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和自动报警的设备。有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备用制冷机组。

7、储存体外诊断试剂的仓库应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第十二条要求。

8、具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覆盖企业体外诊断试剂的购进、储存、销售以及经营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并有可以实现接受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的条件;

9、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品种相适应,符合药品储存温度等特性要求的运输设施设备。

二、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许可的新开办申领、变更、注销、换证、补证办理程序

(一)新开办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办理程序

1、申请

申请者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大厅提交《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申请许可申请表》及以下申请材料(一式三份)。

(1)拟办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学历证明原件、复印件及个人简历,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第83条规定情形的申明;

(2)执业药师资格证、注册证原件、复印件,以及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任职文件;

(3)主管检验师证书原件、复印件,或具有检验学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并从事检验相关工作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任职文件或工作证件原件、复印件;

(4)拟经营范围;

(5)拟设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及周边卫生环境等情况。

2、受理、审查、核准

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当场发给《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 内,依据《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做出是否同意筹建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同意筹建的说明理由,并告知申办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3、现场验收

申请人筹建完毕,向所在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一式三份)。

(1)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申请验收报告。(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拟办企业预先核准证明文件。

(3)拟办企业组织机构情况。

(4)拟办企业注册地址、仓库地址的地理位臵图、平面图(注明面积、功能布局)、房屋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复印件。

(5)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任职文件、聘书等。

(6)拟办企业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7)冷库设施设备及冷藏运输实施设备目录及图片。(8)拟办企业经营范围。

(9)有关核准筹建内容与实际验收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说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市局将《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现场验收表》及企业验收申请材料一式二份分别报省局药品市场监管处和医疗器械处。经验收不合格的,市局应书面通知企业进行整改,待复验直至合格后报省局。

4、发证

现场验收合格的企业,经省局综合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在10个工作日内同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二)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仅持一证的企业增加诊断试剂经营范围办理程序

1、申请、受理、审查、核准、验收程序同上。

2、现场验收合格的企业,经省局综合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10个工作日内对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在原证上增加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范围;对持有一证的,在原证上增加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范围,再发另一证。

(三)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变更办理程序

1、变更企业名称、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注册地址、仓库地址(包括增减仓库)按《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变更办理程序 5 执行,详见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办事指南及相关文件。

2、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增加体外诊断试剂以外的药品、医疗器械,必须按照有关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准入标准,重新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四)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注销办理程序

1、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情形:

(1)《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换证的。

(2)企业终止经营或关闭的。

(3)《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营许可证》被依法撤销、撤回、吊销、收回、缴销或宣布无效的。

(4)不可抗力导致《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营许可证》的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2、办事程序

(1)因出现上述第1、2、4、5项情形而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营许可证》的,应在情形发生后30日内,由企业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填报《药品经营许可证注销申请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注销申请表》,并上缴《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营 许可证》正副本原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同意注销的决定,规定自注销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逾期不申请和上缴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直接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2)出现上述第3项情形而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填写《药品经营许可证注销申请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注销申请表》,并收回《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注销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五)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换证办理程序

1、仅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许可证到期需继续经营诊断试剂的按新开办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程序办理。

2、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且有诊断试剂经营范围的企业,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换证有关规定执行。《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到期时间不一致的,以《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准,同时办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换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先行到期的,换证后有效期到期日期与《药品经营许可证》一致。

3、仅经营体外诊断试剂的企业换证

企业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申请许可申请表》,并提交换证材料,提交的材料与新开办企业申报验收资料一致。

市局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5个工作日完成资料审查,10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市局将《现场验收表》及换证申请材料一式二份报省局药品市场监管处和医疗器械处。经验收不合格的,市局应书面通知企业进行整改,经复验后报省局。

省局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决定,同意换发的,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不同意换发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申办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五)补发

省局受理点应在5个工作日完成受理工作。受理后,省局在规定工作日内对补证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补发手续。

三、其它事项

(一)2008年1月1日前已取得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资格 的企业在《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内,可继续经营。但企业发生《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二)2008年1月1日后新办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增加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范围、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变更、换证均适用《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

(三)具有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范围企业,现场验收原则上由市局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人员由药品监管检查员和医疗器械监管检查员组成,现场验收应严格执行《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并填写《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现场验收表》。

(四)体外诊断试剂的经营范围《药品经营许可证》为“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为“

二、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不含药品)”。

(五)凡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有关认证按规定执行。

附件:

1、《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许可申请表》

2、《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现场验收表》

下载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体系考核实施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体系考核实施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