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时间:2019-05-14 11: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文写作培训(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第一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严格规范办理公文

一、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1.什么是公文?

公文,指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公务文书。

2.公文的主要特点

(1)作者的法定性。(2)作用的权威性。(3)效用的现实性。(4)体式的规范性。(5)处理的程序性。

3.什么是公文处理工作? 4.规范公文办理的重要性

二、公文的种类、格式

2012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规定公文种类为15种。即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公文格式,在《条例》中也有规定,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发布层次)、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部分组成。

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要求,省委办制定出台了《福建省党的机关文件印制规范》,印发全省党委系统执行。

特别说明三个文种即:决定、决议、意见的公文格式,与一般文件的格式不一样。

决议、意见,领导签发日期或会议通过时间放在标题下方,发文范围放在版记中,文末无须单位落款。

会议通过的决定,与决议、意见一样,时间放在标题下方,发文范围放在版记中,文末无须单位落款。但表彰决定必须有单位落款和时间,发文范围仍放在版记中。

三、公文办理的程序和要求 公文办理总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安全、保密。(一)收文办理程序和要求 1.签收。由单位指定专人负责。

2.收拆。通讯员领取后,送本单位交由办公室专人负责(一般是文书人员)收拆。

3.登记。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许多单位找不到的文件,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出错,没有登记,或者不记去向。

本单位领导及各处室如直接收到办件,应交办公室统一登记后再办理。4.初审(拟办和分办)。办公室对所有来文进行筛选、分类,分清办件与阅件。按办文程序办理。

5.承办。分两种情况:(1)对于领导已作出批示的办件。(2)处室承办的办件。

6.办理回复。(1)应根据领导批示确定是否需要行文。不需要行文的,口头告知来文单位和有关部门;(2)批转有关部门办理的,将来文及时转有关部门并将情况通报来文单位;(3)需要办理批复的要按时批复。

7.归档。

(二)发文办理的程序和要求

1.发文的原则: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2.公文拟稿的4条基本要求。3.公文审核需把好五关:(1)行文关(2)内容关(3)政策关(4)会稿关(5)定密关 4.公文签发

《条例》第22条规定:“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5.公文制发(1)编号(2)校对(3)印刷(4)用印(5)分发(6)存档

四、公文的日常管理

总的要求是管好、用好公文。具体见《条例》第七章规定。

(一)复印、汇编密级文件的基本原则

《条例》第32条规定:复印、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印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1.中央和中办或省委、省委办发至副省级、地厅级公文,因工作需要翻印、复印或扩大传达范围的,须分别报中办或省委办批准。

2.因工作需要翻印、复印、加印秘密级、机密级公文,或扩大传达范围的,须报经单位领导批准。

3.汇编上级党委机关秘级公文或中央、中办及省委、省委办发至县团级以下的公文,需报单位领导批准。

4.单位、处室合并时,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时,应将本人保管、借阅的公文按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二)公文的日常管理

1.公文传递。公文传递,对内要做到不横传文件,要有专、兼职文书、档案人员负责保管。对外,寄送密级文件,要采用相应的保密方式传递。

公文传递无论是对内对外,都要确保做到安全、保密,不遗失、不损坏,特别要做到不泄密。

2.公文的立卷归档

《条例》第27条规定: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3.公文的清退、销毁 按中办、省委办规定,每半年中办、省委办下发的秘密级以上公文,要清退一次。

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并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可以销毁。销毁公文应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并到市保密局指定的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注意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公文。

五、公文办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中办、国办《条例》)和省委办下发的《福建省党的机关文件印制格规范》要求,我市许多单位和部门制发文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去做,制发文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公文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有

(一)行文不规范 1.生造文种。

2.文种使用不当。最常见的把“请示”和“报告”、“请示”和“函”两种文种混用。

“请示”和“报告”文种混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把“请示”和“报告”张冠李戴。例如:《××关于请求协调解决××工程用地的报告》,《××关于提高××经费的报告》。二是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如《中共海沧区委关于赴华中师大拜访徐勇团队等相关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国××工作会议的报告》,用请示的结尾:妥否,请批示。

两文种的区别在于:一是报告,是让上级和领导了解情况,不需要回复;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需要回复;二是“请示”在事前,一事一请示,而“报告”一般在事中或事后。

“请示”和“函”混用。“请示”是上行文,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而“函”是平行文,用于是平级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是向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3.行文关系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越级行文;

(2)上行文(请示、报告)同时主送机关单位和领导,如“中共厦门市委并 4 报于书记”;

(3)请示件多头主送,或将请示件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

(4)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条例》第四章第十五条中明确规定: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5)以单位名义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指令性要求。《条例》第四章第十六条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6)以内设机构的名义行文。《条例》第四章第十七条规定: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7)同一份文稿中出现多个党委部门或政府部门时排序混乱(若涉及多个机关单位,同级的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4.文件要素不全或不准确

(1)标题文不对题或题意不清。标题中随意使用标点符号;

(2)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不全,常见省略发文机关;(3)上行文(报告、请示件)没有签发领导或签发领导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差可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

(4)上行文不加盖单位公章,不留联系人、联系电话;(5)正式公文的单位署名、时间放置空白页;

(6)正式公文没有发文范围(或主送单位)和发文单位署名,以单位公章代替;

(7)同一份文稿中上下表述不一致,如“老领导、老同志、老干部”;(8)同一份文稿中出现多个部门,有的用简称,有的用全称,如“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发局”;

(9)部门拟以两办或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的代拟稿,常把拟稿时间当作领导签发时间;

(10)附件说明及附件标题不一致;(11)文件保留主题词和印发份数;

5(12)文件没有版记(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二)文件格式不规范

根据省委办公厅印发的《新版党的机关文件印制格式标准(试行)》,共涉及总体要求、文头、主体、文尾部分共26项内容40多个子项,对公文用纸的尺寸、规格、版面的设计、字体的选择、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各单位都要组织学习和培训。在此列举部分普遍性问题。

1.字体字号不标准;

2.文件内容超出或缩小版心范围(225 mm×156 mm);

3.不按规定的行数、字数排版(每页22行,每行26个字,首页、末页和倒数第2页可视情增减1-2行);

4.机密级文件无编号;

5.密级文件标注不规范(位于版心第2行,黑体,顶格标注);

6.标题排列成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多行排列应为正宝塔、倒宝塔或菱形);

7.结构层次序数使用不规则。正确的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若层次较少,可省略

(一),直接用为“1.”,作为第二层;

8.页码居中(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两面误差不超过2mm);

9.发文字号混乱。发文字号应包括发文机关(单位)代字、年份、序号。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如编厦委〔2012〕1号,不编厦委〔2012〕第001号);

10.发文字号及签发人没有居空编排(居左、居右各空1字);

11.签发人及签发人姓名用错字号(签发人用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楷体); 12.转发、印发类通知,通知用仿宋体(楷体); 13.附件说明与正文间没有间隔(空1行);

14.附件名称后加标点符号,回行首字没有对齐(不加标点,回行首字对齐); 15.发文机关署名与成文日期排列错误(普发性公文两者间要上下错开两字编排;加盖印章的文件,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发文机关署名与成文日期居中编排);

16.成文日期用中文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17.附件紧接正文后(另页编排);

18.抄送机关用错字号,且没有居空编排(用小3号仿宋体,左空一个字,回行时右空一个字);

19.抄送单位不规范。多个抄送单位间同一层次的用顿号隔开,不同层次间用逗号隔开,换行用分号,最后一个单位用句号;

另不少单位的公文仍沿用过去的对上用“抄报”,对下用“抄送”的标识法,这也是不规范的,须统一改为“抄送”。

20.版记放在文件双页中间或装订一起时放附件前(位于文件双页版心的最后一行);

(三)排版、校对不规范

1.标题回行时助词、连词(的、地、和等)位于首字(应排在前一行的末字); 2.标题回行,顿号位于末字(应省略)如“走千家、进万户” 和“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3.标题回行时,随意分割词意;如“走千家”折行; 4.段尾单字成行(单字不成行); 5.数字、年份折行(应排在同一行);

6.段落层次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后接顿号(应接圆点,如1.××××,2.××××);

7.错字、漏字。

第二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第一部分 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 3 点:第一,行政公文的制作主体(作者)是行政机关,一般公文可以扩大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第二,行政公文的形成环境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其他活动被排除在外。第三,行政公文具有特定的性质——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我们平常所发的公文就属于这个范畴。

二、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 13 类 13 种。这些公文是: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例如“国家主席令”、嘉奖令)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比如关于表彰先进的决定等)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发布的规格最高,一般得省级以上权力机关发布,现在公告有用滥的情况)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安机关经常发布通告)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提请审议事项。(不同于提案,提案是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审议事项,议案是政 府向同级人大提请审议事项,程序)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批准。10 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如果按照行文方向则分为三种:上级→下级(下行文)包括命令(令)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批复。下级→上级(上行文)包括请示 报告。平级、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平行文)包括函 议案。不明去向:会议纪要 意见。公文的种类和 1 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因此,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

三、公文的特点

行政公文写作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学术写作等虽有共同之处,即都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但区别又是相当明显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性,只有准确的认识它的特点,把握它的规律,才能较好的掌握写作要领和方法,写出高质量的行政公文。行政公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1.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行政公文是社会政治的产物,是发文者意志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政党和国家,有着不同的为政治服务地公文。在我国,行政公文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公务的重要职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图,行政意向,是公务往来活动情况的系统记录。因此,任何公文的内容不能由个人意志决定,必须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则,公文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2.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束力。行政公文的权威性是由公文法定作者的权威性决定的。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担当义务的组织。由于公文是法定作者制发,代表一定机关的法定职能,凡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发的公文,就代表制发机关的发言,具有法规和行政的强制性,受文机关必须严肃对待,认真理解,严格遵照执行。

3.规范的格式和处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确保公文的强制性、充分发挥公文效用,国家对公文从文种名称到行文关系、从制发程序到文体格式都作了严格规定。任何机关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统一规定,不能随心所欲的拟写印发。因此,行政公文比起其他文体来,无论制作还是处理,都更严格、更规范。公文的这个特点,是保证公文正常运转,保证国家机关之间按照一定组织关系有秩序进行活动的需要,也是公文适应现代社会发发展,走向国际化、自动化、标准化办公的需要。

4.一定范围和使用时间。一份公文对应某一方面的工作、发给一定的受文对象,这就限定了公文的空间范围,超出该范围,公文便失去其效能。此外,公文的效能还受一定时间的限制。公文皆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制发,一般要求限期传达执行,紧急公文更强调了它的现实执行性。公文总是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时间效力范围内生效,一旦工作完成了,问题解决了,或新的有关公文制发出来了,原公文的效用也结束了。

5.准确庄重的文风。撰制公文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公文要维护其政治性和权威性,就必须保持准确、严肃、庄重的文体特点。这就要求反映事物客观实际,表达意见态度明朗,选词用语严谨准确,从而形成理正辞严、简练明达、庄重有力的公文风格。

四、公文的作用

公文的具体作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二是行为规范作用。相当一部分公文,体现了政府机关对人们行为的要求,要求人们坚决执行。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等,同样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三是联系知照作用。有关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与联系作用紧密相联的是知照作用,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等知照性的公文,主要是告知对方有关事项。四是依据和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因此,公文都具有依据作用。有些公文,如会议纪要等,还具有某项活动的凭证作用。事实上,应该说所有的公文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凭证作用。因此,公文不仅仅是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因此,在撰拟文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特有的规律,达到特有的质量标准。《条例》第十六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办法》第二十五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归纳起来包括几方面:合法、属实、(内容)准确、规范、有序(表达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公文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能够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文种使用和行文结构合乎规范,文字表述准确严密、精炼得当。

二、内容和结构要求

从公文内容要求来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要干什么、二是这样干的依据、三是怎样干。这就是公文内容的三要素:主旨、依据、分旨。主旨是指一篇公文最主要的意义和目的。回答公文要“干什么”的问题。任何一篇公文,无论篇幅长短,总应该有它的某种目的和意图,这就是公文的主旨。依据是指一篇公文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及根据。回答公文中“为什么”的问题,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可细分为

1、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2、文件会议精神,3、领导指示,4、发文主体自发的议论等;事实依据,可细分为

1、现实状况,2、过去事实等。其中来文来函、会议通过等是经常使用的事实依据。分旨是指一篇公文中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要求或补充详述的具体事项,它回答的是一篇公文中“怎么样”的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1963 年 3 月 30 日公布)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决定(依据),对于确实改 3 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实行特赦。(主旨)具体如下:

一、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一、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战争罪犯,缓刑时间已满一年、确实有改恶从善表现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和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战争罪犯,服刑时间已满七年,确实有改恶从善的表现的,可以减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个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分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明确了公文内容的三个要素,还要明确三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与主旨之间是因果关系,依据是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和根据,主旨是依据产生的结果。主旨与分旨之间也是因果关系,分旨是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或分述的具体事项,分旨是产生于主旨的结果,按照前因后果的逻辑,自然应当主旨在前分旨在后。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公文的结构安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无非是要么三要素齐全,依据—主旨—分旨,要么省略依据或分旨,要么由主旨单一组成。当然,具体来讲还要明了行文过程中公文结构的一些基本要求。一是完整连贯,首尾圆合。所谓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有头有尾,首尾对应,通篇一体。要求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片断与片断之间,前言与后语之间,都要紧密连接,以一贯之,结构严谨、完美。二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我们在安排层次和段落时,长短要适当搭配,要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有详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三是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应该崇曲忌直。谋篇布局的波澜起伏和曲折变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听者的审美要求。但是,必须合乎法度,要使开合、起落、曲直、伸缩等等,恰到好处。四是要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作为我们行政机关,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没有漏洞。

三、语言和表述要求

准确、简练、严谨、庄重、生动,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所谓准确,是说公文在语言表达上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无误。公文代表着领导机关或领导集体的声音和意见,不准确,含糊不清,摸棱两可,执行的标准就不好把握,就不好执行。

简炼。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其语言应简练到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也不可的程度。长而无物是写作大忌。能把一件小事写成“万言书”未必是真功夫,而把一件大事写成“千字文”、“百字文”才是真功夫。

例文:A:“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处里还没有取暖电器,希望你们资产处尽量调拨给我们,好用来满足紧急需要。是不是可以,等待你们迅速答复。”

B:“严冬在即,我处尚无取暖电器。请速调拨配给,以应急需。可否,盼复。”

A和B两篇例文,谁更简练,一目了然。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稿简练呢?

一是要善于概括、归纳、提炼。二是要开门见山,少穿靴戴帽。有些文稿,开头总是“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下”了半天 才是我们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稿看上去郑重其事,实际上废话连篇。三是少说空话套话假话。公文是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臵工作的重要工具,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臵工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话都是没用的话,都不应写入文稿。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讲一玩笑)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

庄重。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公文在语言的运用上要达到庄重,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公文的用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一般不要使用口语、方言、土语。如“改革开放后,农民的钱包一年比一年胀,日子越过越好,就像吃甘蔗由尾吃到头越吃越甜”。这是口语,要把这样的意思写入公文,得改为:“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收入年年增加,生活越过越幸福。”这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虽然没有什么差别,但后者要比前者来得端庄、郑重。二是恰当地使用专用语。在长期的公务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语,即公文特定用语。如,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最近、为了、按照、遵照、当前、目前等等;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责成、同意、拟同意、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等;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盼、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等等。

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某系在《关于本系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改革之初一些干部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上课是“硬任务”,课程改革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课程改革,影响了正常教学。”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四、行文格式要求(具体不讲,可参看相关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专门谈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公文用纸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部分 机关常见公文的写作

一、通知的写作(一)通知的基本格式

标题、收文单位、发文缘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结束语、发文日期(二)通知的一般写法

1、通知标题的写作。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因文件版头已印明发文机关,故有一些单位省略了发文机关,直接写发文事由和通知。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突出和强调所发通知的某种性质,往往需对标题中的通知加以点注和说明。“××联合通知”、“×××紧急通知”、“××重要通知”、“××补充通知”

转发通知,事由自拟。转发上级机关文件,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题目摘要转发。在通知标题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修饰事由的定性用语。如“印发”、“转发”、“批转”等。

2、通知正文的写作。一般来讲,通知正文的写作内容主要由拟发缘由、通知事项和通知要求三项内容组成。

拟发缘由。要写明拟发通知的起因或背景,阐述拟发通知的目的或依据。在写作拟发缘由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切忌拖泥带水。

通知事项。通知事项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是通知的核心。通知拟发缘由和通知要求都必须紧紧围绕通知事项来写,为通知事项服务。书写通知事项,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用词用语要准确达意。

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表明了发文机关对下级执行通知事项的态度,并以此作为通知的结语,结束全文。

以上是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根据通知种类的不同,写法上要有所区别。通知的种类包括:会议通知、发布性通知、部署工作的通知、政策性通知、解释性通知、任免聘用通知。不再一一叙述。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的上行公文。

(一)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与写作意图,可将其分为三类:

1、政策性请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因政策问题而制发。如:襄樊学院关于建华路校区部分土地转让有关

问题的请示

2、核准重大问题的请示

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如:关于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请示

3、事务性请示

这类请示,大多涉及机关日常工作中一些具体事项,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费用、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例:关于补助学生工作经费的请示

(二)请示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撰写请示注意的事项

1、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要在同一公文中请示两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拖延处理时间,贻误工作。

(2)下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如重大灾害、重大案件、重大事故或者下级机关反映其直接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问题等)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4)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末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有时不被批准,如果抄送下级机关,会使下级工作人员思想混乱,不利于工作。

(5)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6)请示与报告要严格分开,不得混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请示标题中,也不许用两个公文名称。

2、请示写作中的常见病误--请示与报告混用

(1)把“请示”与报告混用,在标题中出现两个公文文种。

出现“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是起草公文的同志没有搞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请示”是下级机关主动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解答问题;而“报告”是下级机 7 关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安排必须做出的书面汇报。

第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是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

第三,“请示”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报告”上级不予批复。只有一些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的报告,上级才予批转。

因此,不能把“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混用。不能搞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上行文。报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频率相当高,它同“通知”一起成为党政机关一上一下两大基础文种。

(一)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在某项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工作已经完成时,下级机关需要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项内容,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如:关于***试点工作的报告,可以写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意见等几个部分。

情况报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建议报告。是指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机关的处理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的一种。上级机关如果认为这些建议比较好,有推广参考价值,也可批转所属下级各机关参照执行。

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回答时使用。

报送报告。指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例:

襄樊学院关于报送二OO七党政工作要点的报告

(二)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概述情况 详述情况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报告正文的一般写法

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概述情况、详述情况和结束语。概述情况。用概括性语言简要介绍报告事项的整体情况。

详述情况。详述情况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 8 问题、今后打算(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报告一般要有结束语。报告结束语的位臵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的位臵。常用的结束语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指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

(四)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拨高,以偏概全,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二是要突出中心。根据报告主旨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把报告写成流水帐。三是要注意在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对报告一般是只阅不答复。

四、工作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概念及分类。

总结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或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时使用的文体。总结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回顾,目的是从中发现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经验和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通过总结,可以把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事实上,很多规律的东西都是通过总结活动来发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业务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结;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二)总结的基本结构图示及写法 标题

开头(前言部分)

成绩和做法(主体部分)

取得的主要经验或教训或存在的不足

结尾: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或打算或整改措施

开头部分即前言部分。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作出基本评价。包括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文字不可过多。

主体部分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总结的主体部分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总结出本单位的特色工作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 9 料。

结尾部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方向。也有的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写在正文中的有关部分,结尾针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写作

各单位工作总结就是综合性总结。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总结就是专题性总结。

(四)总结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不能总结单位开展的特色工作,千篇一律,综合性总结年年一个样,专题性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2、采取工作项目列举式,记流水帐,不概括,不拨高。

3、只讲成绩,不讲不足,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归纳经验和教训。报喜不报忧。下面来讲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具体写法

1、综合性总结。综合性总结,要求比较全面地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这种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问题也较多。但全面总结不是面面俱到,报流水账,而要把工作中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体会反映出来,以展现所总结的单位工作的全貌。

综合性总结的基本内容大致是:(1)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工作过程、环境和基础,必要时交代一些背景情况;简要叙述工作进程、基本成绩、收获和总的认识等,给读者以总体认识。(2)叙述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叙述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收获有多大,列出确切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概括基本做法,阐述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也可归纳为若干条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到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陈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矛盾和差距,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引出教训。(4)提出改进意见和今后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2、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是就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或某个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或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它内容集中、单纯、可以写得具体、深刻,针对性也较强,因而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它的内容要求着重写某项工作的主要成绩,介绍做法和经验;有的还简要提出今后工作改革的思路。

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各有不同的胜任,前者内容要求全,后者内容要求专。要根据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采取哪种总结为宜;但不论哪种总结都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总结内容具体扎实,富有新意。

信息写作

政务信息基本上有四个定位。一是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二是宣传工作,展示自我。三是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四是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一、写作的要求

第一是时效。信息写作一般要求短平快,没有时间观念,再好的素材也是昙花一现,再好的写作也只能成为马后炮。必须要做到:不过夜,就是当天发生、发现的工作和素材,必须当天写好,不能推到明天;不转移,就是这项写作任务在完成之前,要一直停留于自己的脑海,不能闪转腾挪;不跟后,不要等到别人相同的题材都发表了、见报了,你还在写作之中。第二是思考。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写这篇材料,领导通过这个材料最想反映什么问题或者传递什么信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形形色色的资料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在资料信息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上、在领导要求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力求有真知灼见。第三是不断修改。就是针对通读时发现的问题实施初步设想的修改方案,包括对原稿的内容、文字结构、标题进行修改;对原稿中不准确的内容核实后进行更正;对原稿中残缺的内容经调查了解之后予以补充。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信息写作也是如此。

二、信息类型

从主体各部分反映的内容看,信息基本类型有四种:

(1)动态信息。包括下级贯彻落实上级某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情况,机关的重要活动、重大部署、工作动态、敌情、社情、灾情、突发事件等,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做法—效果”,或“情况—处理结果”。

(2)经验信息。即介绍可资借鉴、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成果—做法—经验”或“做法—经验—成果”。也可把“经验”和“做法”揉在一起,使主体成为成果—做法(经验)两个部分,或是把“成果”写进导语中,主体就是“经验”或“做法”介绍。

(3)问题信息。即反映领导机关需要关注或加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的信息。这类信息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问题—原因—建议(意见)”,或“问题—原因”,或“问题—建议(意见)”。

(4)意见信息。是指某地(单位)或某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见解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意见—理由”或“事由—意见”等。

三、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五点”:

一是抓重点。所谓重点,是指党委、机关某个阶段举足轻重、影响大局的工作。二是抓难点。所谓难点,是指长期难以解决而又影响整个工作的主要问题。三是抓热点。所谓热点,是指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单位领导又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四是抓新点。信息跟新闻一样,不新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不新就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 不但事实要新,观点要新,分析问题角度要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新,站的角度更要新。角度很重要,一部《红楼梦》古典名著,养活了方方面面的人。红学研究会中的文学家们从中看到了诗词的韵味;社会学家们读到晚清的兴衰史;医学家们从中发现了不少的民间秘方;青年学者从中发现了爱情原理;管理学家总结出了均衡管理的法则等等。这也给我们写作信息带来了很多启迪。五是抓高点。就是立意要高,层次要高,能对具体工作起指导作用。

四、信息采编

一是定期报送法。就是对一些相对固定的题材定期向上级部门反馈报送。

二是文件提炼法。就是从本单位所发文件中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单位无论是下发还是上报的文件,一般情况下,不是对全局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就是一个时作总结。这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横向沟通法。就是经常与业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信息线索。

四是由点到面法。就是发现点上有价值的信息后,进一步了解面上的情况。

五是会议快报法。就是快速地将本单位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的情况反馈上去。一般来说,哪里信息报送的早、报送的快,哪里的信息就容易被采用。

六是连续反馈法。就是对比较有影响的、重大的突发事故、上级挂号的重要事件进行不间断地连续反馈。不仅要反馈初始的情况,而且也反馈各个阶段具体进展情况和最后的结果。

七是政策跟踪法。就是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后,及时将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上去。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利于上级对新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也容易被采用。

八是借鉴参考法。就是每月根据上级部门的信息通报,并参考信息反馈要点,借鉴其他兄弟单位上报信息的经验,从中受到启发,得到灵感。

九是重点调研法。就是围绕中心工作和局领导关心的问题,确定调研重点,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第三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主讲:广西民族大学

颜色星

一、报告

(一)报告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作用:主要是为上级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报告写作的几个主要关键问题 1. 要有明确的读者意识

报告的读者为上级,如果写作时不注意上级的心理,就容易把握不住主次 2. 注意按材料的性质归类

公文写作,往往是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基础上进行的,如何从杂乱无章的材料中理出头绪来,这就需要把各个零散的材料首先进行概括定性,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合并同类项,从同类项中找出共性的、本质的东西。合并归类法是写作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分析】

经柳江县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现场调查询问得知,柳州地区高中校门口对面的“老四米粉店”当日共进购湿切粉10公斤,湿榨粉20公斤,卖出米粉约70碗,分别供给地区高中的学生、教师及周边居民。其中地区高中学生通过电话向粉店订购了约20份(碗),由粉店业主从地区高中后门递送给学生,另有部分外宿学生直接到粉店购买打包给同学食用。学生、教师早餐进食时间多数在上午7点左右,从上午9点左右陆续有学生、教师及周边居民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至柳江县卫生监督所查封前,该店所进各类米粉剩约10公斤。截止9月3日15时,共有58名(4名老师、38名学生及9名周边居民)患者在该店进食后先后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其中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等,个别患者伴有发热,发病者普遍症状较轻,无昏迷休克患者,所有发病患者均已送到市工人医院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经及时治疗目前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正在康复。

3. 要注意语段的连贯性与条理性

连贯性是指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意义上要有联系,以保证语意前后一贯,语气贯通。连贯性主要解决“言之有据”的问题。条理性是指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 之间脉络分明、层次清楚,有条不紊,让人一目了然条理性主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例文分析:

这次粮价检查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得到了广大群众拥护,效果是好的。今后要以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为重点,继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支持物价部门的工作,保护物价检查人员的积极性。

[训练] 实行经济责任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要摸着石头过河,水深水浅还不清楚,要走一步看一步,两只脚搞得平衡一点,走错了收回来重走,不要摔到水里去。

4. 不同类型报告的常见结构模型(1)工作报告

口口口口口口关于口口口口口口的报告

口口口口口口(主送机关):

口口口口口口以来,口口口口口口,……(总括);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口口口口口口(小标题)

口口口口口口

二、口口口口口口(小标题)

口口口口口口……

三、口口口口口口(小标题)

„...回顾.......虽然取得了......,但是还......今后应当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署名)口口口口年口口月口口日

(2)事故报告

口口口口口口关于口口口口口口的报告

口口口口口口(主送机关):

口口口口年口月口日,口口发生了口口(事故),伤亡人数口口人,财产损失口口,造成口口口口口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口口口口口口(应对措施及结果)

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口口口口口口,间接原因是口口口口口口。我们对事故进行了严肃处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写明处理情况)

为了认真吸取这次口口口口口口事故的沉痛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口口口口口口……

二、口口口口口口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口口口口口口(署名)口口口口年口口月口口日

二、计划

(一)计划含义

计划是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工作事先作出安排和设计的一种书面事务性文书(二)计划的标题 1.标题写法(1)公文式

一般应有四要素,即单位、时间、内容、名称。具体写法有三种:

即标题内容包括上述四要素。如《××厂2008年生产工作计划》,其中“××厂”是单位,“2008”是时间,“生产工作”是内容,“计划”是名称。

(2)新闻式

一般按计划的主题或要达到的目标拟定。多用于政府及主管部门作计划的工作报告使用。如:

《团结起来,为实现我省“九五”计划而奋斗》 2.“计划”不同名称的使用

(1)规划

这种名称,一般适用于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内容比较概括的计划,如《××县发展农业科研工作五年规划》。

(2)安排

一般适用于时间较短,范围较小,内容少而具体的计划。

(3)要点、纲要

一般适用于提纲式、概括性的工作计划。其中“要点”多用于短时间的工作重点提示。“纲要”多用于提出较长时间的工作方向目标。

(4)方案、意见

一般适用于本单位或上级对下级的工作部署,多数是单项性的工作计划。(5)设想、打算这种名称,一般适用于初步的、预备性的计划。(二)开头的写作方法

编写工作计划,有的单列开头部分,有的不单写,把计划的内容分部分或分项写,第一部分或第一项内容,既是开头,又是主体,二者融为一体。开头单列一个部分拟写的,可以就其内容、写法与结构形式归纳一些常用的方法。

1.开头的内容

计划开头一般是简述以下几项内容:

(1)计划的指导思想。包括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实际工作发展的需求等。

(2)计划的总任务。包括一个时期或某项工作任务的概括归纳。(3)计划的目的要求。(4)工作情况的分析。(5)承上启下过渡。

上述内容,不是每份计划都项项不漏,而是根据计划任务对象、范围等情况的不同,酌情取舍。

2.开头的写作方式

计划开头的写法,常见的有四种:(1)阐述计划依据开头。(2)概述情况提出任务开头。(3)简介情况提出问题开头。(4)直接提出任务目的开头。(三)主体的写作方法

计划的主体就是除开头、结尾外的中间一个部分,它是一分计划的重点,要求写得周全明白,简洁条理。计划主体的编写一般包括内容、方法、布局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主体的内容

计划的主体部分一般应有以下内容:(1)各项具体任务、目标、要求。(2)完成各项任务的措施办法。(3)实施计划过程中的有关事项。2.主体的写作方式

计划主体部分的编写,常用的有三种。

(1)分部式。即把计划主体的内容,按性质不同分为若干部分,比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计划的各项任务;第二部分写措施办法;第三部分写有关事项。

(2)分项式。即把计划任务分为若干项,逐项写具体任务、措施办法和有关事项。(3)表格式。即把计划主体部分要写的各项任务的目标要求、主要措施、完成时间、负责单位或个人等内容,列成表格。这种方式多用于时间短、内容少而具体的计划,如有的生产作业计划、技术学习安排等。

3.主体的结构布局

计划主体的结构布局主要是层次段落的安排,常见的写法有三种。

(1)用数词分层写。即把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部分或若干项,每一部分或每一项前用数词分开,数词的运用或是(一)、(二)……,或是第一、第二……等。

(2)用小标题分层写。即在主体各个部分或各项内容的前面,拟写一个小标题,起提纲契领的作用。

(3)用自然段分层写。这种方式有的用排比段分叙,如各段开头都用“加强……”或“做好……”等词语;有的各段开头用一个主题句,如“完成这项任务的目标要求是:”或“实现这个计划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等。(四)结尾的写作方法

计划的结尾部分,根据行文的需要,有的写,有的不写。一般内容多而广的计划写结尾的较少。常见的写作方式有三种。

1.突出重点、关键结尾。这种写法是在结尾部分指出计划全局中的重点任务与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以利分清主次,有重点地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2.强调有关注意事项结尾。这种写法是在结尾部分阐明实施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提出防患措施,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3.提出号召、鼓舞士气结尾。这种写法是在结尾部分分析完成计划任务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号召激励人们坚定信心,扬长避短,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完成计划任务。

归纳:计划正文应写内容(计划三要素)1.背景和前提(目的和依据)2.任务和指标

3.措施和步骤

三、总结

(一)含义

作为文章的总结,则是反映人们对过去之事进行归总与归结的结果的一种应用文体。首先,这个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词是“过去”,它说明总结的思维对象是已经结束的事情,以此与通知、计划等思维对象指向将来的文种区别开来。当然,总结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将 来,如毛泽东所说,总结是为了“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

其次,这个定义中的两关键词为“归总”与“归结”。所谓“归总”,即“把分散的归并到一处”。写总结,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将过来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错误)毫无遗漏地归总起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分析算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宣传自己,不至于“工作都干在黑影儿里”,否则,“只会干不会说”是很吃亏的。所谓“归结”即“总括而求得结论”(现代汉语词典472页)。写总结,还要善于在“归总”的基础上“归结”出经验、教训,即从过去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推广、借鉴价值的规律性结论来。如上述,写总结不会“归总”当然不行;但是如果只会简单罗列,也只是一篇流水账。因此,只有学会归结提炼,善于从流水账中“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之“果”,才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总结。

由上述可见,总结之名即上“归总”与“归结”两个词概括而来,总结的本质特性即可通过顾名思义的分析来把握。

(二)总结的性质--回顾反思性文书

(三)总结的种类

1.成绩总结:内容侧重于工作情况检阅归总、以全面为主要追求的,一般称为“工作总结”; 写法上一般是按成绩、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三个方面对自身的工作进行陈述,自我评述和规律性的认识较少,一般用于事务性强的总结和一些常规性的总结。

2.经验总结 内容偏重于经验提炼反省,以深刻为主要追求的。一般是就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力求把感性的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提炼出观点,然后用观点组织材料,虚实相生,既要从理念上总结,又要举具体实例说明。(四)成绩总结结构模型

口口口口口口(单位名称)口口口口年工作(成绩)总结

口口口口年,在口口口口口口的正确领导下,在口口口口口口的大力支持下,在口口口口口口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口口口口口口工作,取得了口口成绩。现将口口口口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口口口口口口(成绩1)口口口口口口„„

二、口口口口口口(成绩2)口口口口口口„„

三、口口口口口口(成绩3)口口口口口口„„ 以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问题1、2、3)今后要口口口口口口„„(今后意见1、2、3)。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年口口月口口日

(五)经验总结结构模型 标准格式一

口口口口(总经验)——口口口口(单位)关于口口口口工作的经验总结

口口口口年来,我们开展了口口口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一、口口口口口口(分经验1)口口口口口口(思想、做法、效果)

二、口口口口口口(分经验2)

口口口口口口(思想、做法、效果)

三、口口口口口(分经验3)

口口口口口口(思想、做法、效果)

□□□□年□□月□□日

标准格式二

口口口口口口(经验)——口口口口口口(单位)关于口口口口口口工作的经验总结

口口口口口口年来,我们开展了口口口口口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一、思想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做法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三、效果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年□□月□□日(六)总结观点句(小标题)的写作

1.观点句常见类型: ⑴成绩句

句式一:强化了治安保卫工作责任制 句式二:治安保卫工作责任制得到了强化 ⑵做法句:

搞好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工作 ⑶做法+成绩句

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从而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⑷做法+目的句

延伸教育时间,把教育融入军事训练和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⑸体会句:

句式一:争分夺秒,抓住战机,是迅速破案的关键 句式二: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 2.观点句写作要求

一是文章同一部分内容的几个观点句应尽量做到整齐、对称,句式结构一致 二是不同类型的观点句不能交互使用 三是要表明白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见

(七)观点表达的常见问题

(一)属种观点不包含

(二)并列现点交叉相容

(三)观点缺乏高度新意

(四)观点论述不够集中

(五)观点表达顺序混乱

归纳:

公文观点的表达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要注意观点的两个属性:一是互不相容性,即同一层次上的观点应互不相容,避免观点、内容相互交叉重复;二是属种包含性,不同层次上的观叔应属种包含,即大观点包含小观点,避免观点、内容偏离主题。

第四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公文写作培训讲座提纲 熊华山

第一部分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从广义角度说,为了工作需要而写作的各种文体都可以被称作公文。我国现行公文,主要取狭义角度,大致分为两大块:中国共产党的公文,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及国家各部委机关的公文。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二、学校机关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我校常用较多的公文文种有8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

1、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4、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5、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案。

6、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7、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8、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行文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3、学校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5、机关各部门行文,应由部门领导签署明确意见后,报校办呈校领导审批。

6、“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部门,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部门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

7、“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8、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

1、”,第四层为“(1)”。

9、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10、“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11、提取主题词。(工作大类具体工作文种)

四、如何写好公文

1、要写好公文,就要有正确态度和奉献精神。

2、要写好公文,就要较好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注意学好上级文件,吃透上级精神。对于政治理论学习,别人可以当作软任务,而公文写作人员则必须当作硬指标,因为公文写作人员是为学校党政代言、替领导说话的人。

3、要写好公文,就要熟悉情况,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4、要写好公文,就要研究和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学校机关公文的规律性、固定性很强,它与党委、政府办公厅(室)的公文相比,写作难度要小得多。因此,只要肯下苦功,谁人都可以掌握、都可以写好。(1)学习和研究公文写作专著。

(2)要分门别类地收集别人、别部门的优秀公文。(3)抓住“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每份公文一般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多中心难以成文。这就要求我们在提笔写文之前,首先要确定中心,明确思路,然后据此去收集观点和材料。中心思想从哪里来?从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客观实际中来,而不要从我们个人的兴趣喜好中来。如果在中心不明、思路不清时即着笔,公文就会越写越难写,最后只好废掉重来。在明确了中心思想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抓好三个基本点,或是“三部曲”。对下布置工作的公文,在一般情况下,一要写明“为什么要做”,即目的、意义或原因;二是“怎么做”,即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项;三是“做成什么样”,即标准、要求以及附带的考核、验收、奖惩等。对上汇报工作的公文,一要写明“我们做了什么”或“我们为什么要做”,二要写明“怎样做的”,三要写明“做得怎么样”及体会、效果和经验。第一部曲的“我们做了什么”,多用于上级有布置,有要求的汇报,写这样的汇报,要少写或不写目的、意义和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做”,则常常是自发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主动地对上汇报或对下发动,这就需要把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目的、意义、原因叙述清楚。在《讲话》写作上,若是综合性的,又是例行性,其第一部曲为截至目前的基本情况和经验体会,第二部曲为下一步的目标和任务,第三部曲为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的主要措施。若是专题讲话,其“三部曲”一般为意义、目标和措施。

5、要写好公文就要了解领导意图。领导意图必须不能与法律、政策相违背,领导意图排在法律、政策之后。(教代会例证)

6、写好公文,要注意“悟”,道理是悟出来的,要把别人讲的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听和看不可少,个人“悟”更重要,传说古人王羲之写字曾有一段时间在水平上停滞不前,在无意中观看了女子舞剑之后,引起了联想和思考结果开了“悟”,从而使自己在书法和诗词上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五、怎样写公文(重点)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业务性工作。一个称职的机关干部(不仅仅是文书、秘书、档案工作者,而且包括全体机关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文书处理能力和公文写作水平。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写作水平,是公文写作者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业务水平、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和文字水平的综合反映。

1、公文的形式与要求

文艺写作是一门艺术,公文写作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正确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具体讲有以下五部分:导语要提笔入题、正文要主题突出、表述要正确无误、篇章要条理清楚、结尾要当断即断。(1)导语要提笔入题。“头好半篇文”、“开门见山,起笔入题”,是公文开头的基本写法。由于公文的文种、行文对象、所谈问题有所不同,公文导语的写法也有所不同。比较常用的有: 根据式。用“根据”、“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式。例文: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目的式。用“为”、“为了”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式,直接交代发文的目的。例文:为了深入开展****工作,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现将***工作安排如下:

原因式。用叙述句陈述制发公文的原因。例文:加强对****的管理,对于促进****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本学期以来教师科研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加目的式。(今年“五一”放假通知)

根据加目的式。为全面做好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目的),根据**通知精神(根据)......(2)正文要主题突出。公文的中心就是公文所谈的问题和事由。无论什么文种的公文,从头至尾,通篇内容都要围绕问题和事由来写。与主题和事由无关的,即使再“重要”也不能写。请看例文:引进外事工作高级管理人才这个材料。

(3)表述要准确无误。在上行文中,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请示工作,都必须真实、客观、全面,不可弄虚作假。在平行文中,与有关部门商洽工作,求得支持和帮助,需要真实、准确地通报情况,不允许相互欺瞒。在下行文中,上级向下级发出指示或批复,也要切合实际,不能盲目指挥。衡量一件公文在文字上是否准确无误,有这样一些标准: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不走样;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不片面;立场、态度、观点不含糊其辞;前后文不自相矛盾;语言合乎逻辑,不致产生歧意;引文与引文出处,具体数字、人名、地名、时间、地点不出现错误。

(4)篇章要条理清楚。条理清楚主要是指公文篇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公文的结构形式比较常用的有四种:

一段式。通篇只有一段文字。内容比较单一的通告、请示、批复、函,结构形式往往是一段式。

分段式。大多数公文采用分段式结构。

分条式。一些规定、条例、章程等,往往采用分条式结构。

章节式。一些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公文,往往采用章节式结构。

(5)结尾要当断即断。所谓当断即断,是指当所讲的事由或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要求、办法都已交代清楚,就果断地结束全文,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

2、公文的语言与修辞

(1)公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简练、严谨、庄重、生动。

准确。所谓准确,是说公文在语言表达上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无误。

简炼。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其语言应简练到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也不可的程度。长而无物是写作大忌。能把一件小事写成“万言书”未必是真功夫,而把一件大事写成“千字文”、“百字文”才是真功夫。例文:A:“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处里还没有取暖电器,希望你们资产处尽量调拨给我们,好用来满足紧急需要。是不是可以,等待你们迅速答复。” B:“严冬在即,我处尚无取暖电器。请速调拨配给,以应急需。可否,盼复。” A和B两篇例文,谁更简练,一目了然。怎样才能使文稿简练呢?

一是要善于概括、归纳、提炼。二是要开门见山,少穿靴戴帽。有些文稿,开头总是“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下”了半天才是我们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稿看上去郑重其事,实际上废话连篇。这种写法和“文革”期间那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开头法毫无区别。三是少说空话套话假话。公文是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置工作的重要工具,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置工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话都是没用的话,都不应写入文稿。四是少用数概修辞法。许多同志在起草文稿时,都热衷于什么“一个中心,两个面向,三条措施,四个结合”一类的语言,并自以为是,洋洋自得。认真推敲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二三四”也好,“四三二一”也好,十之八九都是“数字游戏”,总给人一种生拉硬扯、拼拼凑凑的感觉,这样就使本来很有特色的数概修辞法庸俗化、形式化,也使本来能写得很精短的文稿变得又臭又长。

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讲一玩笑)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庄重。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我们讲公文语言庄重的特点,还包括写作时必须经常使用公文专用语。这类专用语通常有:

A、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据、近查、最近、自、自从、为、为了、由于、关于、按照、遵照、随着、现将、当前、目前;

B、常用的引叙词:前接、近接、现接、当经、前经、现经、并经、悉、敬悉、惊悉、近悉、喜悉、欣悉、特(现)通知(通报、批示、批复、报告)如下; C、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

D、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似应、责成、同意、拟同意、拟不同意、准予备案、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

E、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 F、常用的综合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鉴此、总之、总而言之;

G、常用的表达目的词:批示、批复、示复、函复、函告、告知、周知、批转、下达、遵照办理、参照执行;

H、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荷、为要、为盼、是荷、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

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

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某系在《关于本系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改革之初一些干部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上课是“硬任务”,课程改革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课程改革,影响了正常教学。”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2)公文用字用词的常见错误(略)。(3)正确使用称谓 公文常用的称谓词:

第一人称:我(本)办(、部、所、院、校、委、站...)第二人称:你(贵)处(馆、委、处、办...)第三人称:该单位(部门、系、院、所、局...)、他、他们; 特指人称:收文单位直书其名,使用全称(与公章一致);发文单位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使用全称。

为使公文在表述上比较简练,在不致引起歧意的情况下,公文的称谓可以使用规范化简称。如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发改委、发规处、校办、计财处、学工处等等 同一公文中,对同一单位的称谓应保持上下文一致。例文:

一般情况下,第三人称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以后再出现时用“该单位”、“他们”等词代替。例文:

有些情况下,公文的称谓可以省略。例文: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国家房改有关规定,经学校研究,就加强校内公有住房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你单位)遵照执行。

(4)公文的修辞。原则:主要使用消极修辞方式、适当运用积极修辞方式。

消极修辞方式。公文具有规范作用。公文的规范作用也就是公文的控制作用。公文的控制作用要求公文的评议也不可缺少控制性。这种语言修辞正是公文用语的消极修辞。消极修辞要求语言有所控制,文理通顺,结构妥帖,繁简适当,通俗易懂,语言明确。

例文1:在建立平安文明校园的过程中,从重从快治理狗患,是摆在各校区保卫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定向型控制用语)

例文2: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的舞弊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这是完全错误的。(定性型控制用语)

积极修辞方式。在公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某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夸张、设问、象征、感叹、警句、顶真、排比、对偶等),把所陈述、表达、反映、部署、要求的问题准确、鲜明、生动地写出来,可以给人以深刻的感染。这就是公文写作中的积极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要恰当运用,不可多作,否则公文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文艺作品”。

第二部分学校机关常见公文写作

一、通知的写作(一)通知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发文缘由

通知事项

执行要求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二)通知的一般写法

1、通知标题的写作。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因文件版头已印明发文机关,故有一些单位省略了发文机关,直接写发文事由和通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突出和强调所发通知的某种性质,往往需对标题中的通知加以点注和说明。“××联合通知”、“×××紧急通知”、“××重要通知”、“××补充通知” 转发通知,事由自拟。转发上级机关文件,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题目摘要转发。在通知标题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修饰事由的定性用语。如“印发”、“转发”、“批转”等。

2、通知正文的写作。一般来讲,通知正文的写作内容主要由拟发缘由、通知事项和通知要求三项内容组成。拟发缘由。要写明拟发通知的起因或背景,阐述拟发通知的目的或依据。在写作拟发缘由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切忌拖泥带水。

通知事项。通知事项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是通知的核心。通知拟发缘由和通知要求都必须紧紧围绕通知事项来写,为通知事项服务。书写通知事项,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用词用语要准确达意。

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表明了发文机关对下级执行通知事项的态度,并以此作为通知的结语,结束全文。

以上是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根据通知种类的不同,写法上要有所区别。通知的种类包括:会议通知、发布性通知、部署工作的通知、政策性通知、解释性通知、任免聘用通知。不再一一叙述。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的上行公文。

(一)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与写作意图,可将其分为三类:

1、政策性请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因政策问题而制发。如:襄樊学院关于建华路校区部分土地转让有关问题的请示

2、核准重大问题的请示

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如:关于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请示

3、事务性请示

这类请示,大多涉及机关日常工作中一些具体事项,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费用、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例:关于补助学生工作经费的请示

(二)请示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撰写请示注意的事项

1、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要在同一公文中请示两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拖延处理时间,贻误工作。

(2)下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如重大灾害、重大案件、重大事故或者下级机关反映其直接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问题等)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4)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末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有时不被批准,如果抄送下级机关,会使下级工作人员思想混乱,不利于工作。(5)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6)请示与报告要严格分开,不得混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请示标题中,也不许用两个公文名称。

2、请示写作中的常见病误--请示与报告混用

(1)把“请示”与报告混用,在标题中出现两个公文文种。

出现“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是起草公文的同志没有搞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请示”是下级机关主动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解答问题;而“报告”是下级机关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安排必须做出的书面汇报。第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是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第三,“请示”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报告”上级不予批复。只有一些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的报告,上级才予批转。

因此,不能把“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混用。不能搞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上行文。报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频率相当高,它同“通知”一起成为党政机关一上一下两大基础文种。

(一)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在某项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工作已经完成时,下级机关需要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项内容,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如:关于***试点工作的报告,可以写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意见等几个部分。

情况报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建议报告。是指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机关的处理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的一种。上级机关如果认为这些建议比较好,有推广参考价值,也可批转所属下级各机关参照执行。

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回答时使用。

报送报告。指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例:

襄樊学院关于报送二OO七党政工作要点的报告

(二)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概述情况

详述情况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报告正文的一般写法

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概述情况、详述情况和结束语。概述情况。用概括性语言简要介绍报告事项的整体情况。详述情况。详述情况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打算(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报告一般要有结束语。报告结束语的位置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的位置。常用的结束语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指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

(四)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拨高,以偏概全,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二是要突出中心。根据报告主旨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把报告写成流水帐。三是要注意在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对报告一般是只阅不答复。

四、通报的写作

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通报可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三类。

通报是最难写的公文之一。说它难,主要是难在其正文内容和正文语言两个方面。一般的公文,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而通报的正文内容,要包括发文事由、主要事实、分析评论、通报决定、希望要求五个方面。从通报的语言表达方面,一般公文的正文,只需要一种或两种语言表达就够了,而通报的语言,却是将公文写作的三种语言(说明、叙述、议论)都用上了:介绍情况时一般要用叙述的语言;分析情况时一般要用议论的语言;表达通报所作出的具体决定,一般要用说明的语言。

(一)通报的基本格式。标题

收文单位

发文缘由

主要事实

分析评论

通报决定

希望要求

发文日期

五、工作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概念及分类。

总结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或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时使用的文体。总结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回顾,目的是从中发现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经验和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通过总结,可以把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事实上,很多规律的东西都是通过总结活动来发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业务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结;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二)总结的基本结构图示及写法 标题

开头(前言部分)

成绩和做法(主体部分)

取得的主要经验或教训或存在的不足

结尾: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或打算或整改措施

开头部分即前言部分。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作出基本评价。包括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文字不可过多。

主体部分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总结的主体部分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总结出本单位的特色工作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结尾部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方向。也有的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写在正文中的有关部分,结尾针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写作 各单位工作总结就是综合性总结。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总结就是专题性总结。

(四)总结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不能总结单位开展的特色工作,千篇一律,综合性总结年年一个样,专题性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2、采取工作项目列举式,记流水帐,不概括,不拨高。

3、只讲成绩,不讲不足,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归纳经验和教训。报喜不报忧。下面来讲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具体写法

1、综合性总结。综合性总结,要求比较全面地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这种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问题也较多。但全面总结不是面面俱到,报流水账,而要把工作中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体会反映出来,以展现所总结的单位工作的全貌。综合性总结的基本内容大致是:(1)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工作过程、环境和基础,必要时交代一些背景情况;简要叙述工作进程、基本成绩、收获和总的认识等,给读者以总体认识。(2)叙述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叙述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收获有多大,列出确切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概括基本做法,阐述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也可归纳为若干条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到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陈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矛盾和差距,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引出教训。(4)提出改进意见和今后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2、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是就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或某个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或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它内容集中、单纯、可以写得具体、深刻,针对性也较强,因而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它的内容要求着重写某项工作的主要成绩,介绍做法和经验;有的还简要提出今后工作改革的思路。

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各有不同的胜任,前者内容要求全,后者内容要求专。要根据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采取哪种总结为宜;但不论哪种总结都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总结内容具体扎实,富有新意。

六、工作计划的写作

(一)计划的结构环节和格式

写计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一份计划,一般是由标题、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即计划的名称,写在第一行的居中位置。标题通常有以下几种写法: 第一种是由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计划期限、计划内容和文种构成。例如:《招生就业处二OO七年工作计划》。

第二种是由计划期限、计划内容和文种构成。例如:《关于二OO七年学校基本建设工作计划》。

第三种是由单位名称、计划内容和文种构成。例如:《机关总支工作作风整改计划》。第四种是由计划内容和文种两项构成。倒如:《关于普通话测试工作计划》。

另外,如果计划尚不成熟或还未讨论通过,就需要在标题后面加括号注明“初稿”、“草案”、“讨论稿”、“征求意见稿”等字样。

2、正文

正文,即计划的具体内容。正文通常由前言、主体、结语构成。

前言:它是全文的导语。要求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计划的指导思想,即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实际工作发展的要求;二是计划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开展什么工作,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等;三是对基本情况的总分析,即分析计划单位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有关的经验教训等。这部分是计划的总纲,具有统率全文的作用。语言文字力求准确鲜明,简洁凝炼,以使人们清楚明白地了解执行计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完成计划的可能性。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每份计划都必须全部包括,而是要根据计划的目的、范围等情况的不同,酌情取舍,灵活掌握,适当安排。因此,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应分别予以不同处理。主体:它是计划的核心部分。它应明确提出任务、指标和具体要求,主要步骤、方法、措施、分工及注意事项等,体现计划的三要素:目标、措施、步骤。

目标,它是制定计划的导因,首先要写明总任务是什么,达到什么指标。下面还可以有分任务,应尽可能明确具体地写出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写作时可以分条分项,也可以列成表格,或将部分列成表格,作为附件处理。

措施,它是指落实计划的过程与做法。这部分内容关系到计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制定计划者~一定要做到胸中有全局,将措施和办法考虑周到、详尽、具体,不得自相矛盾。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应职责分明,由哪位领导人主管,什么单位负责,哪些单位既合都要清楚明白。以便执行和检查。

步骤,它是实现计划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目标,每一程序都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以使执行者既产生紧迫感,又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如期完成预定目标。这部分应写得有条有理,各个环节要互相衔接,环环相扣,切实可行。主体部分是计划写作的重点,每份计划都要将以上三个要素的内容写清楚,不过详略重点可有所不同。主体部分要力求具体明白,逻辑性强,语言要简洁洗炼,干净利落。

结语:它是计划的辅助、补充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有的用一段简要的文字,进一步强调计划的重点;有的在最后强调一下注意事项;有的写一段希望和号召,以鼓舞士气。如计划不长,主体部分写完全文就结束,不再加结语部分,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3、文尾

文尾部分,应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如果标题中已注明单位名称,此处只写年、月、日即可。有的计划,在落款后面还要写出报、送单位以及有关人员。

此外,凡是与计划有关的材料,在正文表述不便时,可用附表和附图,如基建和财务计划中的指标和数字等,都可作为附件,放在最后。这些附表、附图及有关说明文字,同样应视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计划的写作要求 一要把握方向,贯彻政策。计划是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人们工作的指南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制定计划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法律、法令和上级的决定、指示等要求。只有把握方向,贯彻大政方针,并将其体现在计划当中,才能指导本单位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和发展。

二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计划的制定,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向有关人员和专家征询意见,集思广益,才能使计划有根有据,有群众基础,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不致于半途而废。陈云同志曾经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制定政策需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制定计划时,必须尊重群众,搞好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各种有利因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群策群力,使计划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三要积极稳妥,切实可行。计划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考虑到客观条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本着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去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保证计划的付诸实施。因而,在预定时间内计划要达到的目标或需要完成的指标,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过高或过低,应切实可行。否则,主观动机虽好,头脑发热赶浪头,盲目追求高指标,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样就会大大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的太低,忽视客观条件,目标轻易就可以达到,这也难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力,反而会使工作松松散散,组织纪律涣散,阻止前进的步伐。

四要全面兼顾,突出中心。计划的制定,既要能统筹兼顾,又要能突出中心。每个单位或每个时期,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总有其工作重点。因而,制定的计划必须反映当前工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做到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既能发扬优势,又能克服薄弱环节,对各方面工作既有适当安排,又能使“优势兵力”用在刀口上。这样,全面兼顾,突出中心,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要分工落实,留有余地。计划是行动的指南,计划中的各项任务都要落实到人,使所有人员都能各在其位,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计划还要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计划虽然制定前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但在执行中,仍然会遇到意料不到的不利因素,必要时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或调整有关内容。可见,计划的制定必须灵活机动,分工落实,留有适当余地,不能过于死板和机械。

六要明确要求,便于检查。计划中提出的任务、指标、措施、责任、时限等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以便于具体执行和检查。切忌写得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产生歧义,以免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难以落实,难以检查的现象。

第五篇:公文写作讲座提纲

公文格式规范与怎样写好公文

(陈 心 颖)

讲座题目:公文格式规范与怎样写好公文 主讲人介绍:青岛电大教授、副校长

讲授内容:简要介绍公文的概念、种类和格式规范;重点说明公文写作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个基本要素的特点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讲述怎样写好公文,以更宽广的视野从更高层面指导公文写作。

一、什么是公文(概念)

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1)广义的公务文书(含狭义的公务文书)(2)狭义的公务文书:(国发[2000]23号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二、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是由国家发文颁布明确规定的。党、政、人大、解放军机关、最高人民法院都有自己的公文处理规定和使用的文种种类。

行政法定公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文件。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列有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三、公文的规范体式(公文格式的16个要素)

行政公文格式(如图示)共三大部分:眉首(6要素)、主体(7要素)、版记(3要素),共计16个要素。

1、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6个要素的含义及其正确的标示)(1)公文份数序号。(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4)发文机关标识。1(5)发文字号。(6)签发人。

(以上部分格式固定,只需在相应的位置填写。以下主体部分由撰稿人完成。这部分是公文的主体)

2、主体部分(7个要素的含义及其写法)(1)标题。(2)主送机关。(3)正文(开头、主体、结尾的写法介绍)。(4)附件。(5)成文日期。(6)公文生效标识。(7)附注。

3、版记部分(3要素)。(1)主题词。(2)抄送机关。(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四、公文写作要素的基本特点

1、主旨(单

一、集中、明确、正确)(1)涵义:(2)特点:

① 单一。——确定主旨时(开始)。② 集中。——表现主旨时(过程)。③ 明确。——所表达的主旨(结果)。

④ 正确。——公文的金科玉律(始终遵循)。另外,公文写作的主旨还有一些特点: ① 主旨的产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② 主旨形成的过程比较短。

③ 主旨的表达受客观现实和文体的制约。

2、材料(多样、真实、有力)(1)涵义:(2)特点:

① 多样: 公文写作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分为事实与理论两大类型。② 真实:真实是公文的生命。③ 有力:首先;其次;最后。材料获取的途径与方法:

3、结构(合理、谨严、固定)(1)涵义:(2)特点:(合理、谨严、固定)① 合理: ② 谨严: ③ 固定: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结构模式介绍:

4、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1)语言的重要性(2)公文语言的特点 ① 准确。

● 准确无误,与客观实际完全相符。● 符合国家语言规范。

● 语言得体。应符合公文写作的语体要求和文体要求。② 简明。③平易。④ 庄重。

五、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步骤方法

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特别强调要遵守各项行文规则:(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2)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3)拟稿要符合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要求公文拟稿应当做到: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有关规定;

2、情况确实、表述准确;

3、观点明确、直述不曲;

4、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5、字词规范、文字精炼;

6、标点正确。

2、公文写作的步骤方法

一、领会意图,明确目的。搞清弄懂领导者的意图,主要指四个方面: 以给领导写大会报告或讲话稿为例,谈应注意的问题:

二、调查研究,获取材料。

三、拟写提纲,安排结构

四、紧扣主旨,起草文稿。

五、反复检查,推敲修改。

六、定稿送审,核稿签发。

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方法途径

第一、要研究问题,掌握情况。第二、要领会政策,熟悉规定。

第三、要锤炼思维能力,加强语言修养。第四、要掌握写作规律,勤于实践。第五、要善于学习,积累知识。(强调从三个方面加强学习)

(2010-06-17)

下载公文写作培训(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文写作培训(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写作》提纲(精选五篇)

    公文写作提纲 1.公文定义: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 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施行政措施,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

    公文写作培训

    一、会议纪要 1、 概述:主要用于重要会议,向单位及其下属机关传达和贯彻会议精神和决定事项。会议纪要不需要抬头,不加盖印章,是否标记发文字号由制发机关决定。习惯用“会议认......

    公文写作培训

    公文写作培训 公文的特点和要求 一、公文的特点:实用性 •与文学写作的不同:目的性 •与其他公务文书写作的不同:通用性 •与私人文书写作的不同:规范性 “才冠鸿笔,多疏尺......

    公文写作培训稿

    公文写作培训讲稿 写公文难,要具体讲怎么写公文更难,若认为通过培训以后就能写好公文,我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在局机关写了10年公文,要总结经验,头脑里几乎还是空的。我个人的......

    2018江西遴选公文写作:提纲

    2018江西遴选公文写作:提纲 在申论考试中,提纲是近两年比较青睐考的文种之一,在遴选考试中会有涉及。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

    公文写作关于〔三剂良方〕提纲

    公文写作关于〔三剂良方〕提纲1.“三剂良方”为驻村帮扶队伍“固本培元”优选+精育,为驻村帮扶队伍“强筋壮骨”强责+重考,为驻村帮扶队伍“活血通络”严管+厚爱,为驻村帮扶队......

    公文写作讲课提纲5篇

    公文写作讲课提纲 襄阳纪委程元银 开场白 先说一声对不起,本人讲不好普通话,是道地的河南方言,但是能够听懂。 今天讲的内容只是一家之言,是本人对写作问题的一些理解,同别人的观......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 前言 公文是法定机关与共青团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书或者公务文件。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