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申论素材: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9-05-14 11:0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益岗申论素材:供给侧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益岗申论素材:供给侧改革》。

第一篇:公益岗申论素材:供给侧改革

http://gygks.offcn.com

供给侧改革

一、背景:

2003年后,中国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此外,中国的供给侧低效率,无法供给出合意的需求。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二、我国结构性问题分析:

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去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

区域结构:区域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

投入结构: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

排放结构:中国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这种不合理的排放结构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

动力结构: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特别是过度依赖投资来拉动。我们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分配结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

三、具体举措:

http://gygks.offcn.com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

四、参考范文

供给侧改革要靠政府积极发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政府如何担当起责任、有效行动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勇于担当,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要突破重点难点,坚持重点论,集中攻关,以点带面。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有针对性制定政策、解疑释惑;具体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盯住看,有人管,马上干。”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政府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从正在做的事情抓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对正在做的事情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当前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更好地推进正在做的稳增长、调结构等工作。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焕发企业活力,稳定社会预期;通过开拓新空间、引进好项目,培育新动力;通过积极培育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就能稳住地方经济发展的“盘子”,夯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

从需要做的事情抓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地方政府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培育新动能、实现新发展。一是积极树立新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突破,以理念创新引领地方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新技术。集中力量、协同攻关,鼓励科技创新。三是积极推广新模式。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融资新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每项任务都是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但这些问题在各地的表现程度有所

http://gygks.offcn.com

不同。应根据地方实际,从发展最需要、群众最需要的事情抓起,把急需补的短板补上去,把急需做的事情做起来,把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

从不好做的事情抓起。过去,一些地方偏重扩投资、上项目,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与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强化制度支撑,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制度。切实做好防风险工作,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等措施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引导金融资金投资方向,降低企业融资杠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必须敢于攻坚克难、善于破解难题,努力积小胜为大胜。一旦把不好做的事情抓好了,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就会显著拓宽。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来年经济工作,各级政府必须发挥自身作用,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公益岗申论热点:记得住乡愁

公益岗申论热点:记得住乡愁

背景链接

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此后,在多次政府会议中,总书记又一次次的重申乡愁。什么是“乡愁”?它对于我们申论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在考试当中,如果出现“乡愁”,我们又应该从哪些角度展开思考? 解读

乡愁指的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在新时代,乡愁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所谓“乡愁”就是指离开家乡的人们陷入了“逃离和眷恋”的怪圈,一方面,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收入离开了乡村,可来到城市面对的问题是备受歧视、格格不入,人们开始思念家乡;另一方面,乡村也悄然发生改变,不再是过去的模样,熟悉的记忆开始变得陌生。进不来,回不去,人们如同漂泊的落叶,找不到根的方向,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愁绪,而这也就是乡愁。

乡愁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城市和农村两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

1、社会保障不足。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虽然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收入,但是无论是购房资格、医 疗报销、子女入学都有重重“门槛”,外来人口享受不到流入地的社会福利,备受“歧视”。

2、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塑料袋横飞,垃圾遍地、污 水横流、农药化肥滥用,水土流失。青山不在、绿水难觅,人们记忆中乡村的美景已经悄然不见。

中公教育

3、传统伦理瓦解。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多元观念的碰撞和融合,现代化冲击下,农村情感、养老、和 传统习俗崩解,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盛行,文化和知识得不到尊重。农村已经远离了宁静,失落了亲情。对策措施:

1、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景观,打造美丽乡村,尽可能在保留原有村庄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

2、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继承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习俗;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构建清朗的道德文化氛围。

3、要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外来人口本地化,完善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向流动人口推出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需求。

中公教育

第三篇:公益岗申论:父母可以给孩子许多好礼物

公益岗申论范文:父母可以给孩子许多好礼物

父母可以送给孩子很多好礼物

“考虑到员工低龄子女儿童节没人陪伴,公司决定今年6月1日,至少有一名子女年龄在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的在职员工,公司予以放假1天,陪伴孩子。”近日,浙江一家大企业的一个放假通知在网上火了,引得很多网友转发、跟帖、评论。网友称,儿童节家长放假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给父母放一天假陪伴孩子,的确是给孩子的一个最好礼物。毕竟,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父母放假陪伴孩子过节,对孩子而言无论如何都是更加美妙和快乐的。但就现实而言,六一“陪伴假”虽然非常符合人们的情理需求,但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大面积放“陪伴假”,巨大的成本将很难承受和解决,因此,这一美好愿望暂时还无法实现。

放不放“六一陪伴假”是企业和单位的事,一时半会恐难解决和有明确说法,但能不能让孩子过属于自己的快乐节日,能不能尽可能给孩子更多好礼物,却是众多儿童家长们亟须解决和面对的问题。笔者以为,除了看所在单位能不能放“六一陪伴假”,家长自身能够带给孩子的好礼物,其实还可以有很多。

比如,摆脱“手机控”,未尝不是给孩子比“六一陪伴假”更好的礼物。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极大普及,不少家长或多或少患上了“手机依赖症”,走路玩手机,坐办公室玩手机,回家了还是在玩手机,给孩子们的教育和交流相应的就非常有限和不充分。而不管是此前媒体的报道,还是实际生活,孩子们固然希望父母有一个“六一陪伴假”陪自己玩,但比这更需要的,恐怕还是父母们平时放下手机,多与自己交流沟通。

中公教育

比如,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学习成长环境,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六一节礼物。时下,在提到教育的问题上,学校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才是孩子教育始终如

一、永远不变的主战场。然而,时下不少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却反而不注重这一点,作息不规律、在家随意吸烟酗酒甚至赌博、夫妻不和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行为无形之间都是对孩子人生成长最不好的影响和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反向掣肘。就这一意义上讲,养成好的家庭习惯、经营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教育礼物。

再比如,孝敬父母老人、文明邻里,也是给孩子的一个最好礼物。目前,人们的生活进步了,住房条件也好多了,但总让人感觉少了、退步了一些东西,像人们的亲情淡了、邻里冷清了等。无论社会如何改变,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少的;远亲不如近邻,搞好邻里关系也益处多多。父母以实际行动弘扬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气,是对孩子的最好的引导和指引。

父母创造条件、做出示范,努力促进孩子成长,还可以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当我们看到有条件的企业在放“六一陪伴假”,自己希望也能在六一放假陪伴孩子,但暂时又不能如愿,我们也没必要太过遗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的努力,从我做起,从改善家庭环境起,为孩子创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更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

在六一儿童节这个节点,广大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达成共识,下决心改掉相关毛病,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

中公教育

第四篇:供给侧改革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需求管理政策重在解决总量问题,注重短期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下行趋势。当前,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背景

全球低增长困境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迟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购买资产和债券、降低利率甚至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等方式,大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但从实际效果看,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可见,单一的需求刺激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虽在抵御危机冲击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对结构性改革提出紧迫要求。过去一个时期,欧美国家是主要的产成品消费市场,东亚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基地,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是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地。国际金融危机后,这种“大三角”分工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欧美国家信贷消费模式难以持续,转向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高端制造业出现回流;能源原材料生产国迫于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压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全球分工格局加快调整,跨境资本重新配置,各主要经济体都力求通过结构性调整提升分工位势,争取更有利的分工地位。

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打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这就要求我国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2015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产能利用率还要更低一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2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过剩产能和积压的库存沉淀了大量的厂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得要素无法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而且购买的商品层次呈下移态势,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增大了民营企业进入障碍;金融市场不完善,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致使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释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

供给和需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供需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结构扭曲,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重在短期调控,重在引导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做好需求管理可以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人们对经济的信心,避免经济下行与市场悲观预期形成相互循环的放大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管理的配合。充分发挥需求管理的“稳定器”作用,可以避免经济增速短期快速下行激化各种矛盾和潜在风险,避免增大改革的难度和成本。当前,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根据改革的总体部署、时序安排和推进节奏,拿捏好需求管理的尺度,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改革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提振需求的作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比如,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中的保障房货币化,在棚户区改造中以货币化形式鼓励搬迁住户购买存量房以及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等,在去库存的同时将拉动装修和家电等相关消费。“补短板”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来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需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当前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部分行业出现周期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的相互叠加,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库存规模偏大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较长的消化周期。通过“去产能”,逐步化解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归,扭转企业整体利润下滑的局面。通过“去库存”,减少资金无效占用,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可以发挥房地产业体量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作用,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

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当前,我国企业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重化工和房地产领域债务高企,资金链紧张,违约风险上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可以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和不良债务,加快资产重组,提高资产收益率,改善资产质量,避免潜在风险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降低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的压力,引导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实体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重塑中长期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做好“减法”,还要做好“加法”“乘法”和“除法”。做加法,就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做乘法,就是要转向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除法,就是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五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专业:会计一班 姓名:郭嘉玮 学号:***

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一、洪荒之力;

二、吃瓜群众;

三、工匠精神;

四、小目标;

五、一言不合就XX;

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七、供给侧;

八、葛优躺;

九、套路;

十、蓝瘦,香菇。今天我就用经济学原理来解读一下何为供给侧改革,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看待中国经济摆脱“速度情结”。

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与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基本判断相关。虽然经济下行不排除仍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可以归结为: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发展中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所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我国试图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问题是被激发出来的消费需求没有形成对本国产品的现实需求,而是转向国外,没有起到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早在2012年底“新供给”学说就已经被我国一些经济学者提出,这一学说的最初提出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主张一经提出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力持续发酵,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同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此,供给侧正式提上我国深化改革的日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点将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偏移。这一重大转向有望迎来中国经济实质性突破和转折。今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结构性矛盾和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这集中表现在部分重要指标回升基础不牢、短期波动较大、筑底趋势未明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将对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渴盼转嫁到供给侧改革上来,希望供给侧改革能让中国经济取得“立竿见影”的增长效果。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着眼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供给侧改革让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无疑是过时思维和急躁心态的体现。增速回落符合规律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速随着其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个公认的规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黄朝翰近日表示,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保持这一高增长率,而“新常态”可以成为中国加快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进行再平衡的一次机会。“中国经济的确正在调整,以前经济增长是靠外力推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则是靠内需拉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黄朝翰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经济运行状况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总产出水平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耦合的结果,而供给和需求都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将对中国经济回暖的期盼全部放在供给侧改革上面,显然忽视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符合中国关于总需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论述。“供给侧改革要影响产出,首先要对供给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相对而言,供给侧的调整要比需求侧的调整时间更长。因此,寄希望于供给侧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不切合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张永军强调。其实,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从来都不只有“增速”这一把。这些不被有“速度情结”的人所重视的深刻变化,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阵痛”属于必要成本在《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面对名医扁鹊的多次善意提醒,蔡桓公却采取了讳疾忌医的态度,虽然回避了短期治疗的阵痛,却为日后重病缠身埋下了隐患。想要真正看透中国经济,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这个道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着力根本、放眼长远的深层次改革,不仅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会以短期“阵痛”的形式作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尽量控制“阵痛”,使之能够为经济社会所承受。

根据供给侧的经济学原理,“去杠杆”和“降成本”的目标都是激发企业活力,实质是给实体经济企业减负,以调动其增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现在实体经济企业背负着“三座大山”:高税、高息和高负担。再加上连续46个月工业品价格指数(PPI)的负增长,企业有产量无效益,许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就江苏企业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杠杆高(互相担保)导致企业成为“僵尸”。在此背景下,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话题。面对这种状况,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关停“僵尸企业”,而应该在“去杠杆”和“降成本”基础上为企业减负,让更多企业轻装上阵。

从发展的角度“去杠杆”和“降成本”,着力点是要使企业这个经济细胞活起来。“去杠杆”是针对企业金融债务过高而提出来的。企业过高的金融债务不仅造成过高的利息负担,还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有些地方企业之间的贷款联保还拖累了一批本身并无严重的企业。因此去金融债务的杠杆需要精准,需要寻求在债务链条中的突破口。政府和银行需要从中寻求为负债企业解套的有效方式。有限度的精准的加必要的杠杆来去企业杠杆,不失为是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对某些有发展空间的高负债企业采取“债转股”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尝试。再就“降成本”来说,其必要的途径就是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息、减费(如五险一金问题)、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在为企业降成本方面需要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突出企业利益。一方面,职工既要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也要分担企业风险,如果企业承担不了职工的负担而关门或裁减员工,最终受损的还是职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企业让利。前一时期政府改革的着力点是取消下放审批;现在则需要取消和减少各种收费。这对企业的起死回生必然起到杠杆作用。

供给侧改革不能被引向“保企业”和“保职工”之争。在以上“去杠杆”和“降成本”的基础上处置“僵尸企业”,范围必然会缩小。它不是指所有困难企业,而只是指采取各种激励方式后仍然激不活的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需求侧的市场淘汰的方法。但是考虑到降低社会成本,不能简单采取破产倒闭的办法。保企业还是保职工之争实际上是伪命题。保职工固然比保企业成本小,但国家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保这些失业的职工呢?因此,处置“僵尸企业”应该在供给侧更多采取并购重组的办法,依靠优势企业带动这些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从而降低处置“僵尸企业”的社会成本。

下载公益岗申论素材:供给侧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益岗申论素材:供给侧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商学院 班级:会计6班 姓名:寇朗婕 学号:201622349132 课程论文题目: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公共经济学)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一.内涵及其实质 内涵:“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速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理论,在中国流行已久,此理论在被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

    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

    供给侧改革

    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浅述供给侧改革及其短板 一、 何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究竟......

    浅谈供给侧改革范文大全

    供给侧改革浅析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正确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正确决策部署。正确认识供给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