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检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
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行为,依据《安全生产法》、《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及自治区各级安监部门对检测检验机构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以下简称检测检验资质),并在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和批准的业务范围内独立开展检测检验活动。
检测检验机构设置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第四条 自治区安监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管理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
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对在本地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机构进行监督。第五条 检测检验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甲级检测检验资质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批,颁发资质证书;乙级检测检验资质由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安监局)审批、颁发资质证书。
第六条 工商注册地在自治区境内,取得甲级检测检验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及产品的型式检验、安全标志检验、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工商注册地在自治区境内,取得乙级检测检验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可以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重大事故以下的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项目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目录执行。
第七条 工商注册地在自治区境外的甲级检测检验机构,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检测检验活动,应将从事检测检验的项目告知自治区安监局及检测检验项目所在地盟市、旗县区安监局,并接受自治区各级安监局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资质的申请
第八条 申请甲级检测检验资质的条件和程序,按国家 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一节 乙级资质的申请程序
第九条 申请乙级检测检验资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二)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原值不低于150万元。
(三)在编人数不少于20人,且有与申请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6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分别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30%和10%。
(四)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技术负责人有3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
(五)有满足资质认定准则要求的管理体系,并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六)以检测检验为主营业务,且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3年以上。
(七)有正常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或者经费保障,注册资金不低于150万元。
(八)取得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的计量认证。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申请乙级检测检验资质,需提交《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认定申请书》(见附件1),包括:
(一)申请机构概况;
(二)申请类型及证书状况;
(三)申请机构基本信息;
(四)申请机构特殊信息;
(五)申请书附表,包括: 1.申请的检测检验能力范围; 2.申请批准的授权签字人一览表; 3.授权签字人申请表; 4.申请机构在编人员一览表; 5.仪器设备设施一览表; 6.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配置表;
7.参加能力验证/检测检验机构间比对一览表; 8.检测检验能力变更申请表(变更时填报)
(六)随申请书提交的有关资料,包括: 1.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 2.组织机构框图;
3.工作场地平面图(标明尺寸,单位:m); 4.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5.典型项目的检测检验报告;6.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7.申请机构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证明;
8.在编人员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复印件;检测检验人员劳动关系证明文件复印件;技术负责人和检测检验人员简历;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机构各部门负责人任命文件;技术负责人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证明;
9.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原值评估报告复印件及计量检定证复印件;
10.办公、检测检验场地证明文件。
11.其他资料,包括: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租用设备协议、已取得国家、自治区实验室或其它检测检验资质的证明及需要说明的材料。
(七)申请单位声明。
(八)申请机构所在地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推荐书。
第十一条 申请材料要求:
(一)申请机构对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申请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按要求装订成册,1式3份并报电子版一份;
(三)提供文件的打印件、复印件均使用A4白色复印纸,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需提供彩色扫描件,并加盖申请机构印章。
第十二条 申请乙级检测检验资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机构应当于每年6月份向自治区安监局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二)自治区安监局收到申请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资料、申报材料的符合性、形式审查工作,并填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符合性审查意见表》(附件2)、《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申报材料形式审查表》(附件3),对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的,向申请机构出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认定申请受理通知书》(见附件4)。
经符合性审查,申请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不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自治区安监局不予受理,并向申请机构发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见附件5)
经符合性审查,申请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需要补充的,自治区安监局向申请机构发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认定申请材料补充告知书》(见附件6),写明需要补充的材料;申请机构补齐资料并符合要求后,自治区安监局向申请机构出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认定受理通 知书》。
(三)自治区安监局受理后,将有关申报材料分送相关业务处室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审查。相关业务处室应当在接到相关申报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向局资质审批处室提交《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专业技术能力审查表》(见附件7)。局资质审批处室收到相关处室的专业技术能力审查意见后20个工作日内,组织并从国家安监总局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评审专家库中聘请具备相应能力的评审专家,组成现场核查评审小组,按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标准、准则、细则、规则、指南、工作文件等规范性文件,对申请机构申请范围的技术能力、授权签字人、管理能力等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符合要求的,形成评审报告;现场评审不符合要求的,现场核查评审小组书面向申请机构提出整改或完善意见,申请机构完成整改,现场核查评审小组验收合格后,形成评审报告。
(四)自治区安监局在接到评审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据评审报告结果,完成对申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经综合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审定后上网公示,对无异议的,颁发资质证书,并向社会公告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能力范围、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领域;不予认定的,向申请机构出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不予认定书》(附件8),书面通知申请机构。
(五)自治区安监局在作出资质认定决定前,先进行不少于10日的公示。
(六)自治区安监局对申请乙级资质机构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国家安监总局上报《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审批备案表》(附件9)进行备案。
第二节 区外甲级机构在自治区内开展业务的告知 第十三条 自治区境外甲级检测检验机构在自治区境内开展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业务实行告知制度,自治区境外甲级检测检验机构在自治区从事检测检验时应向自治区安监局提交以下材料:
(一)《开展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业务告知书》;(附件10)
(二)甲级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三)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承担项目的检测检验人员能力证明;
(五)检测检验工作主要业绩表;
(六)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检测检验项目明细表。申请机构提交的告知资料,按要求装订成册,1式1份并报电子版一份。
第十四条 自治区安监局将境外甲级检测检验机构拟在自治区开展检测检验业务的甲级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网上公告。同时,书面告知检测检验项目所在地盟市安监局,并由盟市、旗县区安监局对其检测检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节 资质的增项变更
第十五条 检测检验机构资质增项、变更与换证
(一)取得乙级资质证书的检测检验机构,在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内,需要增加检测检验项目的,应当于每年6月份提出增项申请,业务范围调整后资质证书有效期不变。
(二)乙级资质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依据标准、重要试验设备、设施和环境、检测检验方法、主要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隶属关系、联系方式等有关情况发生变更以及减少检测检验项目的,应当向自治区安监局提出变更申请。
(三)乙级检测检验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资质有效期满前6个月,向自治区安监局提出换证申请,在提出换证申请的同时,可提出增项、变更申请。逾期未提出延续申请的,其资质证书自行作废,不得继续从事检测检验活动。
检测检验机构资质增项、变更、换证,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 对于原批准范围内相关能力的简单扩充,不涉及新的技术、方法和设备设施等的,可以在申报材料审查合格后,不在进行现场评审。
第十七条 资质检测检验机构因改制或者分立、合并等原因,组建新的检测检验机构,其检测检验资质应当依据本 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许可。
第十八条 自治区安监局定期向社会公布取得乙级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业务范围、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
第三章 检测检验
第十九条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执业准则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在批准的资质业务范围内,科学、公正、诚信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提供及时、优质、安全的服务,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并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二十条 检测检验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守下列行为规范要求:
(一)检测检验机构承担检测检验项目时,应当向委托方提交有效的机构资质证明,并依法与委托方签订检测检验合同,明确检测检验对象、范围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检测检验机构与被检测检验对象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二)坚持依法经营,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采取欺诈、恶性竞争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不得故意贬低、诋毁其它检测检验机构,不得泄露被检测检验对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不得接受可能影响检测检验公正性的资助;
(三)不得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名 义或以欺骗手段到生产经营单位招揽业务;
(四)做到廉洁自律,坚决杜绝商业贿赂和其他形式的经济犯罪行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检测检验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检测检验单位从业;
(五)强化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采用科学先进、合理的检测检验方法,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装备水平,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准确性,不剽窃、不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出具虚假、失实的检测检验报告;
(七)坚持质量第一,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检测检验质量过程控制制度,精心开展检测检验,严格校审,保证检测检验报告准确无误,不得应到而不到现场开展检测检验活动,不得擅自更改、简化检测检验程序及内容;
(八)检测检验质量过程控制记录、被检测检验对象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九)落实检测检验机构责任,积极服务于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帮助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消除事故隐患,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十)不得从事与检测检验业务范围内相关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不得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企业的 商业性活动。
第二十一条 检测检验机构不得伪造、转让、租借或者出借资质、资格证书或冒用签名从事检测检验活动,不得超出资质证书确认的业务范围从事检测检验活动,不得将所承担的检测检验项目或工作转包给其他检测检验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检测检验机构需要外协检测检验个别项目时,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并对检测检验的最终结果负责。
第二十二条 检测检验收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财政收费的规定。法律、法规和有关财政收费没有规定的,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指导性收费标准收费;没有行业自律和指导性收费标准的,双方通过合同协商确定。不得有属于被取缔的各种乱收费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检测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具备检测检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应当只在一个检测检验机构中从事检测检验工作。
检测检验人员应按规定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检测检验工作。
第二十四条 检测检验机构和检测检验人员发现被检测检验的设施设备、产品、作业场所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告知检测检验委托方,并及时向委托方所在地安监部 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
第二十五条 检测检验机构在从事检测检验活动时,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告知检测检验项目所在地安监部门,并按季度向自治区安监局报告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各级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检测检验机构应在每个季度后5日内报送上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并在每年1月10日前向自治区安监局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监督评审与检查
(一)检测检验机构实行年检制度,自治区安监局每年11月开始组织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年检,经年检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签章通过;经年检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由自治区安监局暂停其部分或全部的业务范围,并书面说明理由。
(二)自治区安监局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家对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不定期的监督评审或者检查。
(三)监督评审和检查中发现乙级检测检验机构不再具备能力的检测检验项目及授权签字人的,取消其检测检验项目、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领域;监督评审或者检查中发现乙级资质检测检验机构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将重新核定或者注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四)对取消检测检验项目、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领域和重新核定及注销检测检验资质的,自治区安监局将向社会公告。
(五)在检查中发现甲级检测检验机构不再具备能力的检测检验项目及授权签字人或甲级资质检测检验机构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自治区安监局将向国家安监总局报告,并暂停其在自治区境内的检测检验活动,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八条 盟市、旗县区安监局对在本辖区内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检测检验机构,按照属地的原则对其检测检验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检测检验机构的检测检验行为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办法的,应立即向其下达相关行政执法文书,责令其停止检测检验活动,并将检测检验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报自治区安监局。
第二十九条 自治区安监局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检测检验结果实行标志管理,经检测检验的设备,除向被检测检验单位出具检测检验报告外,还需在被检测检验设备明显位置上加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志》(见附件11),标明对该设备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的结果,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志牌由自治区安监局统一监制。
第三十条 检测检验机构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乙级检测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 自治区安监局注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一)资质有效期届满未申请换证或者未批准换证的;
(二)机构依法终止的;
(三)资质依法被撤销的;
(四)不宜继续保留资质的其他情形。
被注销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自决定注销其资质之日起7日内将资质证书和相关印章交还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并不得继续以检测检验机构名义从事相关业务活动。
第三十二条 安监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扰检测检验机构的正常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向检测检验机构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强行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接受指定的检测检验机构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行为的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有权向安监部门举报,安监部门应当认真核实、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十四条 检测检验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检测检验资质的,安监部门不予受理,并对该机构的行为予以记录。该机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检测检验资质。
第三十五条 检测检验机构和检测检验人员以及安监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安全生产法》、《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是指根据《安全生产法》、《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2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对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影响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设施、设备、产品的安全性能和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危害性等进行检测检验,并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活动。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是指取得安监部门颁发的检测检验资质证书,为安监部门和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人员,是指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内从事检测检验工作的专职人员。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1.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认定申请表 2.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符合性审查意见 3.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申报材料形式审查表 4.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受理通知书 5.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不予受理通知书 6.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 7.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专业技术能力审查表 8.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不予认定书 9.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乙级资质审批备案表 10.开展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业务告知书 11.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志
12.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志编号说明
第二篇:土地估价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土地估价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业务分类】: 土地
【发文文号】:
【颁布部门】: 国家土地管理局
【颁布日期】: 1993-2-13
【施行日期】: 1993-2-13
【时 效 性】:
【正
文】:
(1993年2月13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估价机构的管理,保证土地估价成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当前土地估价工作的需要及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土地估价机构资格实行分级制,A级土地估价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土地估价工作。B级土地估价机构,只能在估价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估价工作。
第三条 国家对土地估价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认证分别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部门批准,A级土地估价机构的资格由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B级土地估价机构的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条 土地估价机构申请土地估价资格证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具有土地估价专业人员,其中取得土地估价师资格的人数不得少于2人、并且不少于总人数的25%。有土地估价师资格和具有自己主持的土地估价实例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0%;
3、具有一定比例的建筑、经济、会计及管理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4、具有一定的土地估价工作经验。
除土地估价专业人员外,土地估价机构可以聘请兼职人员。
第五条 申请A级土地估价资格的机构,应具备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和下列补充条件:
1、有五人以上获得土地估价师资格;
2、从事土地估价工作三年以上。
第六条 申请B级土地估价资格证书的机构,应具备第四条规定并从事土地估价工作两年以上。
第七条 具备第四条规定,但不完全具备第五条或第六条规定的,经省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后,确有土地估价工作能力的,分别由国家或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发给临时估价机构资格证书。临时估价机构资格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二年,在有效期内,估价机构可在相应的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估价工作。
第八条 凡具备第五、第六条规定的条件,欲从事土地估价的机构,经市、县土地管理部门鉴署意见后,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家土地管理局申请土地估价资格。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认证申请表;
2、企事业法人证明材料;
3、土地估价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证明材料和专职、外聘兼职人员情况;
4、土地估价机构组织章程;
5、土地估价实例;
6、申请土地估价资格的报告书。
第九条 土地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单位的土地估价师资格申请材料后,应于三个月内作出审查结论。经审查合格的,由土地管理部门颁发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证书。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证书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印制。
第十条 凡持有国家或省级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土地估价资格证书的估价机构,可承担相应的土地估价工作,并接受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土地估价实行有偿服务。
第十一条 土地估价机构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满前,土地估价机构要按规定到发证机构申请重新登记。重新登记时,土地估价机构要提供三年的工作报告、人员现状和五个典型估价实例等材料。土地管理部门要按本规定,对土地估价机构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凡连续两年无估价实例、不按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土地估价或其它条件已不具备从事土地估价工作的机构,取消其土地估价资格,收回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 取得土地估价资格的机构,经具有土地估价师资格的人员认可,可派专人到估价对象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查阅与估价土地有关的土地登记文件、地价信息和图件等。
第十三条 土地估价机构在开展土地估价时,应遵守以下工作规则: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
2、坚持公正、客观、求实的原则,对所出具的土地估价报告书有关的内容的 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3、对委托人提供的材料,应当严格保守秘密;
4、应在委托协议书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有关土地估价工作。估价结果的报送范 围,应严格限制,原则上只能提供委托人和土地管理部门;
5、对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土地登记材料,应当严格保守秘密,不得转让和公 开引用;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取消其土地估价资格。
第十四条 土地估价机构在结束评估工作后,应及时向委托人提交土地估价 报告,同时将估价结果交土地所在地的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土地估价 报告应由具备土地估价师资格的人员签署,并由土地估价机构加盖公章后生 效,土地估价报告格式及内容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另行制订。
第十五条 土地估价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土地估价结果严重失实的,或泄漏 委托人提供的材料,或不按规定时间完成评估、提供估价结果,给委托人造 成经济损失的,委托人有权按法律程序要求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可提请 司法机关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委托人与估价机构结果有异议的,可 提交当地市、县土地管理部门裁决。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提交省级土地管 理部门作最终裁决。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土地估价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土地估价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土地估价机构的管理,保证土地估价成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当前土地估价工作的需要及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土地估价机构资格实行分级制。
A级土地估价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土地估价工作。B级土地估价机构,只能在估价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估价工作。
第三条国家对土地估价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认证分别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部门批准。
A级土地估价机构的资格由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
B级土地估价机构的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条土地估价机构申请土地估价资格证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具有土地估价专业人员,其中取得土地估价师资格的人数不得少于2人、并且不少于总人数的25%。有土地估价师资格和具有自己主持的土地估价实例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0%。
3、具有一定比例的建筑、经济、会计及管理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4、具有一定的土地估价工作经验。
除土地估价专业人员外,土地估价机构可以聘请兼职人员。
第五条申请A级土地估价资格的机构,应具备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和下列补充条件:
1、有5人以上获得土地估价师资格;
2、从事土地估价工作3年以上。
第六条申请B级土地估价资格证书的机构,应具备第四条的规定并从事土地估价工作两年以上。
第七条具备第四条规定,但不完全具备第五条或第六条规定的,经省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后,确有土地估价工作能力的,分别由国家或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发给临时估价机构资格证书。临时估价机构资格证书有效期不超过2年,在有效期内,估价机构可在相应的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估价工作。
第八条凡具备第五、第六条规定的条件,欲从事土地估价的机构,经市、县土地管理部门鉴署意见后,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家土地管理局申请土地估价资格。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认证申请表;
2、企事业法人证明材料;
3、土地估价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证明材料和专职、外聘兼职人员情况;
4、土地估价机构组织章程;
5、土地估价实例;
6、申请土地估价资格的报告书。
第九条土地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单位的土地估价资格申请材料后,应于3个月内作出审查结论。经审查合格的,由土地管理部门颁发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证书。
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证书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印制。
第十条凡持有国家或省级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土地估价资格证书的估价机构,可承担相应的土地估价工作,并接受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empirenews.page--] 土地估价实行有偿服务。
第十一条土地估价机构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有效期3年,有效期满前,土地估价机构要按规定到发证机构申请重新登记。重新登记时,土地估价机构要提供3年的工作报告、人员现状和5个典型估价实例等材料。土地管理部门要按本规定,对土地估价机构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凡连续两年无估价实例、不按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土地估价或其它条件已不具备从事土地估价工作的机构,取消其土地估价资格,收回土地估价机构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取得土地估价资格的机构,经具有土地估价师资格的人员认可,可派专人到估价对象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查阅与估价土地有关的土地登记文件、地价信息和图件等。
第十三条土地估价机构在开展土地估价时,应遵守以下工作规则: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
2、坚持公正、客观、求实的原则,对所出具的土地估价报告书有关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3、对委托人提供的材料,应当严格保守秘密;
4、应在委托协议书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有关土地估价工作。估价结果的报送范围,应严格限制,原则上只能提供委托人和土地管理部门;
5、对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土地登记材料,应当严格保守秘密,不得转让和公开引用;
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取消其土地估价资格。
第十四条土地估价机构在结束评估工作后,应及时向委托人提交土地估价报告,同时将估价结果交土地所在地的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土地估价报告应由具备土地估价师资格的人员签署,并由土地估价机构加盖公章后生效。
土地估价报告格式及内容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另行制订。
第十五条土地估价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土地估价结果严重失实的,或泄漏委托人提供的材料,或不按规定时间完成评估、提供估价结果,给委托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委托人有权按法律程序要求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司法机关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委托人与估价机构对估价结果有异意的,可提交当地市、县土地管理部门裁决。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提交省级土地管理部门作最终裁决。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者:行政审批
发布日期:2011-06-10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赣建字[2006]5号)关于印发《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省直有关厅局:
为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完善我省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省建设厅制订了《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向省厅反馈。附件:如文
二○○六年七月五日
主题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管理规定
通知 抄报:建设部
抄送:厅领导、厅有关处室、省质监总站、各设区市质监站、各有关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江西省建设厅办公室
2006年7月5日印发
共印300份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根据《江西省建筑管理条例》、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其实施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对涉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结构和使用功能的抽样检测,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以及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检测。
本规定所称检测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实施有偿服务并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
第三条
省建设厅负责对全省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以下简称省质监总站)具体负责实施。设区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监管工程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第四条
检测机构从事质量检测业务,应当取得省建设厅颁发的《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检测机构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得承担质量检测业务。
企业实验室是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仅对本企业工程(产品)质量出具检验数据,其出具的检验数据仅限于企业内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法定依据。
第五条
本规定所规定的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委托方与检测机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检测机构和委托方应当按照《江西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建材试验收费标准》收取、支付检测费用。收费标准中暂未列的项目,委托双方可协商解决。第二章
资质管理
第六条
检测机构资质按照其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两类。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符合本规定附件一所规定的资质标准。第七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须经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签署意见后,向省建设厅申请;省直有关厅(局)所属检测机构,由省直有关厅(局)初审并签署意见后,向省建设厅申请。第八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可分别或同时申请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中单项或多项检测资质,附件二中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主要仪器设备为各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具备的检测能力。第九条
申请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当向省建设厅提交下列申请资料:
(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合格证证书复印件;
(四)反映检测能力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计量检定证书复印件;
(五)技术负责人的任命文件、职称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考核合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六)资质标准规定的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学历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培训考核合格证明、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凭证复印件;
(七)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体系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
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真实性出具声明。复印件应经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专用章”。第十条
检测机构申请材料应当内容齐全,手续完备。省建设厅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如存在数据不全、资料不全、印鉴不全、填报不规范或不真实、字迹难以辨认等,应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办理资质的,省建设厅不予受理,并给予警告,且1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第十一条
省建设厅在资质审批时,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自资质申请受理之日起13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如要进行现场核查的,2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
对申请材料和现场核查符合要求的检测机构,在“江西建设网”(www.jxjsxx.net)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有异议的需进行核查。公示和核查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之内。对符合资质标准的,由省建设厅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在“江西建设网”上公布检测机构名单及检测资质和检测业务范围。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应当注明检测业务范围,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执行建设部统一样式,证号由省建设厅统一编码。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后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并提交有关材料。由省建设厅在其资质证书正、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资质证书延期有效期为3年。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3个月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
工程中特殊检测项目需委托外省取得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赣进行检测的,应由委托方或检测机构到省建设厅办理检测工程单项备案手续,符合备案要求后方可开展检测。备案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副本及复印件;(2)计量认证证书及复印件;
(3)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计量检定证书及复印件;(4)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及复印件;
(5)技术负责人和检测人员一览表、检测人员证书及复印件;(6)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备案表可在“江西建设网”(www.jxjsxx.net)下载。第十五条
检测机构遗失资质证书,在法定有效的公众媒体上声明作废后,可携相关证明材料向省建设厅申请补办。
破产、撤销的检测机构,应在30日内将资质证书交回省建设厅予以注销。歇业的检测机构应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省建设厅备案,其资质证书应交回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业的应报经省建设厅备案后,方可进入市场。第三章
责任和义务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获得省建设厅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许可的检测范围内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严禁无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许可检测范围从事工程质量检测业务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和技术负责人签发,并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多页检测报告应在侧面骑缝处加盖检测专用章。
见证取样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员姓名及单位,并加盖“见证取样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应向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报验后,由施工单位归档。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合法性、公正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在争议当事方的见证下进行复检,所发生的复检费用先由提出复检方垫付,待明确责任后,由责任方承担。若无法就复检检测机构达成一致,或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可由当事方共同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协调或直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九条
从事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应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并经省质监总站备案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检测人员备案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届满3个月之内应向备案机关提出延续申请,经备案机关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相应的检测工作。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在原检测机构从业不满1年的,不得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所承担检测工程项目不得与相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否则不得从事该工程项目的检测,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视为无效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向委托方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如无特殊情况,委托方不得将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同一类型检测项目,委托多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检测机构检测能力能全部满足单位工程的检测要求,则委托方不得分包肢解检测合同。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在3个工作日内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第二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送检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连续编号,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检测机构应执行工程质量检测合同和检测结果上报制度。第四章 见证取样及送检
第二十四条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涉及影响工程质量、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建筑材料和专项检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第二十五条 实行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项目,必须在见证人员的见证下,依据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范标准,由工程施工方与见证人员共同对检测项目取样和送样。见证人员对检测试件的代表性、真实性负法定责任。
第二十六条 工程项目的见证人员需经建设单位书面授权,并通知施工单位、检测机构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每个工程见证人员不得少于1人,重要、大型工程的见证人员不得少于2人。如建设单位无具备专业技术的见证人员,可委托工程监理单位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费用由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另行商议。
见证人员应由熟悉工程质量检测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见证人员需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经省质监总站备案后,方可从事取样送检的见证工作。第二十七条 检测项目取样时,见证人员须对取样过程进行见证,并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共同签认。见证人员应作好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工程技术档案。
第二十八条 试样送检时,须由见证人员和施工方取样人员共同送检,填写送检单,送检单应有见证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收样时须查验见证人员有关证书和身份证,检查送检单和试样上的标识和封志,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检测。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检测机构的人员设备配置、技术资料归档、检测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本规定的资质标准;
(二)是否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质量检测活动或非法转包检测业务;
(三)被检测工程项目是否与相关参建方有隶属关系;
(四)是否有伪造、涂改、倒卖、租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五)是否按规定签订检测合同;
(六)从事检测和见证人员以及见证取样送检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七)是否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检测报告是否合法、公正、真实和准确;
(八)是否按有关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九)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是否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计量认证要求;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检测机构或者委托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二)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三)组织进行比对试验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四)对检测问题投诉有依据的、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有疑异的,组织复检。(五)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六)对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对监督检查中指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整改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进入市场,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理,并应在做出相应处罚决定5个工作日之内,将书面材料报送省建设厅,省建设厅可依法对其资质做出相应处罚。
外省进赣检测机构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有关条款的,其检测结果无效,省建设厅作出暂停进入本省市场、一年内不予办理进赣备案手续,并将情况通报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部门。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号码、通讯地址或电子邮件信箱。检测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检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及时核实并依据本规定对检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于30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第三十三条
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违反本规定,未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未按规定签订检测合同的、未执行检测合同和检测结果上报制度的、检测工程项目与相关参建方有隶属关系的,责令整改,予以通报批评,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进入市场。
检测方、委托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还应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江西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赣建质字[1998]12号文同时废止。
附件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一、专项检测机构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专项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同时申请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的,其注册资本不少于180万元人民币。
(二)所申请检测资质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
(三)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检测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边远的县(区)的可不少于6人;
(四)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专项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二)主体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幕墙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机械连接检测、钢网架结构变形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五)建筑节能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节能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
(六)建筑智能化工程检测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
(七)室内环境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室内环境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
(八)设备安装工程检测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设备安装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
(九)预拌商品混凝土检测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混凝土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3名。
三、见证取样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边远的县(区)可不少于2人。
第五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4号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已于2001年5月8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经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同意,现予发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张左己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 王众孚
二○○一年十月九日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设立,保障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设立从事职业介绍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外经贸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审批、登记、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外经贸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批准,并到企业住所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登记注册。不得设立外商独资职业介绍机构。
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和在中国成立的外国商会不得在中国从事职业介绍服务。
第四条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其依法开展的经营活动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五条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为中外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二)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服务;
(三)收集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
(四)经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举办职业招聘洽谈会;
(五)经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服务项目。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介绍中国公民出境就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聘用中方雇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应按本规定
第七条至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外方投资者应是从事职业介绍的法人,在注册国有开展职业介绍服务的经历,并具有良好信誉;
(二)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中方投资者应是具有从事职业介绍资格的法人,并具有良好信誉;
(三)拟设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具有不低于30万美元注册资本,有3名以上具备职业介绍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机构章程、管理制度,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主要经营者应具有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经历。
第七条 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依法向拟设立企业住所地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呈报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有关文件。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应将其中下列文件转交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一)中、外双方各自的登记注册证明(复印件);
(二)主要经营者的资历证明(复印件)和简历;
(三)拟任专职工作人员的简历和职业资格证明;
(四)住所使用证明;
(五)拟开展经营范围的文件;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八条 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按本规定第七条规定转来的申请文件后,应在15日内作出答复。符合条件的,应出具同意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证明文件;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将上述文件退回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
第九条 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接到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证明文件后,应在3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应通知申请者。
第十条 获得批准的申请者,自接到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到拟设立企业住所在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登记注册,并应于登记注册之日起10日内,到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投资者变更、股权比例发生变化或设立分支机构,应按本规定的审批程序经原审批机关审批同意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变更登记手续,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第十二条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适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在内地以及台湾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职业介绍机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