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博物馆调研报告
温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目录
温州博物馆.................................................................................................2
一、博物馆的概况..................................................................................2
二、总体环境布局..................................................................................2
三、造型艺术...........................................................................................3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4 对比:宁波博物馆....................................................................................6
五、博物馆的概况....................................................................................7
六、造型艺术.............................................................................................7
七、建筑材料.............................................................................................8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9
摘要:博物馆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珍藏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故其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温州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概况
温州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屿。2004年1月12日,新馆在世纪广场西侧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专题陈列。
二、总体环境布局
博物馆具体位置位于市府路旁,空间上与世纪广场、温州大剧院、温州科技馆等公共建筑相邻。相对来说处在交通干道旁,场地较为空旷。出口处有空旷的广场以及绿化。一般来说处在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建筑,常需位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当形成一定格局后,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温州博物馆应该是是整个温州市标志性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应选择上面应该在靠近干道的场地,但是在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却他并不在起眼的地方,远离市区,周围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繁华,附近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说明了它的位置不够显眼,整体位置较为偏僻。从大学城乘坐公交车大约需花费40多分钟,而且公交车数量并不多,交通并不方便,前去参观的人大多都是开着私家车。
三、造型艺术
博物馆外立面高低错落,有别于一般的高层建筑,方方正正规整的外形。承重材料主要还是钢筋混凝土,同时博物馆休息场所的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大部分外墙装饰铺贴的是米白色的花岗岩,略显单调,厚重。正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架空出一条外廊,但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鲜有人经过,大多数人都是直接从外面的广场直接进入博物馆内部。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高大的台阶,使人由衷产生一种崇高感。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
“Form follows function”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形式。而它的形式有对功能有反作用。建筑对于人类真真的价值不是建筑的实体本身,而是由其所为何的空间。
建筑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才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就是让公众以现在为立足点,认识、重温、反思过去,加强市民对自己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珍贵的文化遗产延续至将来。博物馆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馆,底层设有门厅、咨询台、5个主馆、1个休息室以及2个厕所,而二层只设有2个主馆以及2个厕所、1个休息室。分区明确,关系紧凑。,通过上部桁架结构为大厅架空出的空间,显得空间非常大,人显得特别渺小。
不同的博物馆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亮点,鲜明的形象,令人一想起某个主题,便会联想到某所博物馆,而这也是温州博物馆所缺乏的。
博物馆内部一大厅为中心,采用放射的空间组合,各个展览馆围绕大厅布置。为满足参观路线的要求,各个展览馆内部采用了串联的空间组合。使参观者路线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但这种布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确定,如活动路线不够
灵活,当参观人数过多时容易产生拥挤的现象,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等。从总体上看,整的博物馆采用的是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方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布置,观众既可以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陈列室,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公共建筑的主要入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喉要道,既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常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温州博物馆的出入口都集中在同一个大门人流大时常出现拥挤与混乱现象。
对比:宁波博物馆
五、博物馆概况
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主体3层。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
六、造型艺术
现代博物馆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审美性,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特殊意义上的“展品”。
整座建筑依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被设计成一座人工山体。建筑的下半段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随着山体的上升,上半段开列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间一个扁平的,跨度30米的穿洞进入到馆内部。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建筑的北翼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郁郁葱葱的芦苇覆盖整个河堤。水流漫过中段入口处的石坝,最终渗入大片的鹅卵石滩中。建筑的中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透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人们可以在此远眺城市、稻田和远方的山脉,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
七、建筑材料
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瓦爿墙”建造而成。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竹做成特殊模板,宁波博物馆外墙面“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在表达地域文化和特殊意蕴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
宁波博物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它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其造型特点,而他背后反映的是建筑师王澍对建筑更高层面上的追求------精神
什么是成功的建筑?建筑除了应该满足的适用、坚固、美观等这几个基本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该满足人们对其精神这更深层次的需求,要不然即使地球上高楼林立,那也只是一堆又一堆的钢筋混凝土修建起来的笼子,禁锢人们的笼子。面对现在越建越高,越造越大的建筑,第一次看到时,可能会被它的外形所震撼,但走近之后,发现它们好像缺乏一丝回味,是那么的冰冷。虽然宁波博物馆有现代的混凝土结构,但它使用了从本地建筑物回收利用的砖块和石头,通过造型与建筑材料将建筑与这个地区,以至历史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就是成功的建筑。
第二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验教案
实习名 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执 笔 人: 苏
晓
成 修(制)订日期: 2013.03
济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导 言
结合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为了满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需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特性、建筑造型艺术、技术经济问题、空间等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除增加一些新的实例外,并编制了光盘随书发行,以利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阅读与赏析。在实例选编中依然保留图文并茂:有利于形象教学,简介评析;有利于加深理解,色彩生动;有利于观赏兴趣等编辑方针,最终试图达到能够帮助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学生明晰公共建筑设计的创作思路,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此外,在实例选项中还编排了其他形式的建筑插图,借以增强对具体建筑性格及深度的理解。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并公共建筑设计当中原理性知识的全面介绍。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总体布局、空间组合、造型艺术、技术经济以及常见的公共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特点,掌握关于公共建筑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并最终具有独立处理功能、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能力。
本教案是为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2010级)的本科生编写。重在训练该专业学生的独立处理功能、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设计初步的基本
知识和表现技法,围绕建筑设计主线,进行空间创作和方案推敲。学生应该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空间创造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几个方面的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贯穿始终,相互渗透,在反复训练中实现从专业技能到思维理念的逐步升华。
本教案由苏晓成老师编写,城市管理系主任刘展宏老师与实验中心主任王晓军老师审定。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请各位老师与同学批评指正。
编 者 2012.03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验教案
——Design Practice: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01 目的意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特点、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的工程技术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已有房屋建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常见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的了解,提高学生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并为毕业设计和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0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培养教学要求与计划
(一)、教学基本培养规格
学生必须具备建筑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社会交往能力及外语综合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初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学生学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公共建筑的一般设计步骤及重点。掌握常见的公共建筑的功能特点及空间组成;
2、了解其流线组织及室内外空间组合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
(二)、实践性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表达
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作业内容应结合学生情况与教学进度进行安排,主要包括:
1、调查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已建成使用的公共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其建筑功能、空间组成、交通流线组织以及室外环境等;并以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较与总结,完成调查报告。
2、设计作业:要求根据所给定的条件(地形、建筑面积、空间组成及使用空间面积等),完成一个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绘制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并作简要设计说明。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应注意
1.扎实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注意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2.注意培养从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构思能力。
3.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查阅设计资料以及标准的能力。4.掌握空间形体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绘图实践,多看多想多画,提高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空间设计问题能力。
5.自觉完成作业,逐步提高绘图的速度、精度和技能。多运用计算机绘图,不断提高用绘图软件辅助设计的能力。
6.要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7.利用网络和其他专业期刊、书籍不断补充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稳扎稳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次设计选题定为旅馆设计。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必须达到以下最基
本的要求:
1)旅馆设计要求
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
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4、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
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5、处理好新老建筑的结合,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2)设计依据
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订)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6.《建筑设计资料集》
7.《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张文忠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公共建筑设计基础》 鲍家声 杜顺宝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公共建筑设计图集》 李德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房屋建筑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11.《建筑师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技术等相关建筑学类杂志 1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14.《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主编 建筑工业出版社
15.《旅馆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主要相关标准和规范
03 设计任务
一、建设地点及拟建基地平面图
本建筑位于中国北方某城市,由市规划局批准拟建一旅馆,基地平面见附图。
二、建筑规模
拟建建筑面积15000m;建筑层数≤7层,建筑高度<24m。
三、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四.任务要求
1.用地概况:
2本基地位于市区内,南为本市交通性主干道(道路红线70m),东为生活性次干道(道路红线50m),西为城市支路,北为城市居住区。可建用地面积约2公顷。用地内设300m2自行车棚、适量机动车停车位及绿化小品。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及建筑退界详见基地平面图。2.要求:
集住宿、会议、娱乐为一体,功能合理,流线简捷、通畅。
五.建筑组成
1.客房部分:
客房250间,其中标准间占80%,套间占10%,单间占10%。每套客房配有三件卫具的卫生间,每层或隔层设服务用房。
2.公共部分:
包括休息厅、商务中心、总台、康乐设施、多功能厅、餐饮等。其中餐饮包括中餐和西餐的厨房、备餐、餐厅,以及咖啡酒吧间、食品储藏室、职工餐厅。
3.行政后勤部分:
行政办公:不少于6间 消防控制室:1间,15m2 配电室:1间,20m2
洗衣房:100m2 职工更衣:2间,30 m2/间 职工休息:1间,30m2
4.辅助部分:门厅:50~150m2 楼、电梯:按规范要求自定 厕所:按规范要求自定
六.图纸要求
1.建筑设计说明(简要说明建筑概况、设计构思及经济技术指标);
2.总平面图(比例1:500);
3.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平面图中应注明轴线及分间尺寸,标注各房间名称。比例1:200); 4.立面图至少两个(比例1:200); 5.剖面图至少一个(比例1:200);
6.标准间布置图(比例1:50); 7.彩色透视图(表现手法自定); 8.以上内容绘制于2张A1图纸内。
本设计共48学时,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次草图阶段:共
16学时
阶段之初,将进行旅馆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旅馆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
1、了解房间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空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作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共
16学时
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视线设计等各种问题;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5、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三)调整、上板阶段:共
16学时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正图务必正确表达设计内容,无平立剖不符之处,要求细致地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效果。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要求。
04 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
1)画出服务楼屋顶平面,并标注层数及屋顶和室外场地标高。2)注明建筑的性质和出入口位置
3)画出较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绿化,小品)
2、各层平面图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外部尺寸标注三道,即 总尺寸:(外包尺寸)表明总长和总进深轴线尺寸 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6)注明房间名称。7)注明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立面名称(用立面的边轴线编号表示)及比例。
4、剖面图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4)注明图名及比例。
05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设计创意是否具有新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功能的组织情况,图面的整体效果(包括排版是否美观、图面是否整洁、整体效果是否统一等内容)以及所绘制的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美观和谐等方面进行考核。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以5分制进行评定。具体成果评判标准:
⑴ 制图准确,工作量符合成果要求; ⑵ 满足功能要求,空间布局合理; ⑶ 设计有特色,构思有创意; ⑷ 设计表达完善全面并有特点。
(一)图纸质量标准:
1、平时成绩 15%
2、功能关系 25%
3、建筑造型 20%
4、空间环境 25%
5、图面表现 15%
(二)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主要含设计态度、纪律、出勤(10%)和设计成果(90%)两方面的内容。
最终成绩的评定划分为五个等级: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06 教师联系 苏晓成:***
第三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13100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建筑学专业 1学分 16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了解并灵活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学科知识,恰当的处理建筑设计中(a)功能要求;(b)技术条件;(c)艺术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意识。
教学目的: 1 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念; 2 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熟悉基本设计手法; 3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总的要求:对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与步骤有系统的认识;认识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明确从初学者到成熟的建筑师之间各阶段的追求重点与目标;了解建筑设计手法,学会通过分析建筑作品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绪 论 什么是设计 现代设计的定义及其特点 2 公共建筑的设计层次 本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结构简介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设计基础 1 设计核心问题
1)建筑功能:空间组成—主要空间、次要空间、交通空间; 2)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公共与私密分隔、内外有别; 3)人流的组织与疏导 2 建筑技术核心
1)结构形式的选择;
2)建筑设备的种类:交通设备、安全设备; 3)公共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 第二章 公共建筑空间综合分析 3 建筑空间特性
1)空间的产生、分类及基本组成;2)空间的形、量、质;各类建筑空间基本数据 4 建筑空间组合
1)平面组合:主从性空间组合;分隔性空间组合;连续性组合;综合性空间组合 2)竖向组合:高层性空间组合——垂直交通的布局要求;组合层数;组合要点 5 空间组合实例剖析
1)城市设计实例(卫星城市、巴西利亚); 2)建筑作品实例; 3)景观设计实例(中西名园、城市广场);
第三章 建筑造型设计 6 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1)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性格 2)建筑造型的基本原则——多样统一; 3)基础条件——物质基础;时代审美;社会需要; 7 形式美规律简介
1)建筑造型设计总则 2)建筑造型设计的步骤:形体设计与立面设计; 3)建筑美学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 第四章 总体环境布局 8 基本组成及设计原则
1)场地内的用地性质与种类
2)设计原则:入口显著;路线便捷;流线的整肃;出入口的宽度、数量与形状;室内外高差变化的处理;缓冲带与隔离带的设置 9 总体布局
1)场地分区——划分功能地块; 2)联系组织场地之间的道路系统; 3)基地特征、竖向设计: 4)绿地配置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设计基础 1 设计核心问题
1)建筑的目的是提供人性空间; 满足功能是建筑的基本要求,此外的一切都以此为出发点,为此服务。2 建筑技术核心
1)强调结构类型的选择合理性、结构构架的好坏关系着建筑创作的成败;
2)要求学生认识到,了解建筑设备有关知识将成为建筑设计有的放矢的有利保障,并非可有可无,启发学生自觉去拓宽知识面。第二章 公共建筑空间综合分析 3 建筑空间特性
认识到空间对建筑的重要性,对空间有个清晰详尽的了解;对建筑空间的产生手段有明确的认识;引入内外空间的过渡—中介空间的概念;明确空间是创造出来的,无固定的模式。4 建筑空间组合
阐明:虽然空间组合方式可归纳为几大类型,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实例都各具特色、不尽相同;要学会根据具体条件选定适宜的空间组合形式,并且学会变通,具有创新精神,创造个性空间。5 空间组合实例剖析
1)空间组合理论适用于城市规划、建筑群体设计,城市设计、园林景观。2)明确人性空间的气氛、情调、性格有赖于细节的渲染。第三章 建筑造型设计 6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会将具体事物抽象出来进行观察,从而把握整体; 2)学会赏析,能够分析出佳作与众不同之处 7 形式美规律简介 形式美原则是普遍的美学原理,适用于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平面组成,空间组合,建筑形体优化,到建筑立面的处理,建筑细部的精加工……。第四章 总体环境布局 8 基本组成及设计原则
通过建筑词汇、句式、语法、结构的学习,掌握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思路。9 总体布局
1)强调建筑设计首先应先从整体局部入手,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继而解决局部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体设计有所依据;
2)建筑设计并不神秘,它是一种语言,有自身的规律与业已成熟的模式。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天津大学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意匠十二讲》香山寿夫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空间艺术与技术》 王宗年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5.《建筑形式美原则》 邹德侬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比例——科学·哲学·建筑》[英]理查德·帕多万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现代建筑语言》、《建筑空间论》大卫·赛维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美学》 及相关论著
五、几点说明
1.本课程宜安排在第五学期
2.为达到基本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理论讲述应与同期进行的建筑设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课堂的讲授内容应与设计过程尽量保持同步。
3.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建筑实例,以强化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官认识与印象。
4.鉴于建筑学的特殊性与学生培养目标,课程结束后,宜安排实例分析,作为期末结课成绩评定的依据。
第四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适用班级:建筑学15本;建筑工程技术17 专
辅导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刘云月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从方案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空间与形式问题、设计原理与方法步骤进行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归纳和综述,使初学者更易于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提供了大量当代建筑作品作为实例分析,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更多地了解目前的建筑设计的特点,同时,也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研究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特点、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的课程。通过对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总体布局、空间组合、造型艺术、技术经济以及整体观念的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常见类型公共建筑的特点,掌握关于公共建筑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学会运用公共建筑空间、功能、交通组织以及形象塑造的基本技巧,理解建筑结构、设备及施工的相关基本概念;培养综合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环境、经济、技术、美观、适用等诸因素辩证统一关系的能力,提高分析城市环境与建筑个体设计关系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了解:建筑观的来源与建筑设计的特点,当代建筑设计的研究范围与要求 第二章 空间与形式直观
掌握:空间形态的元素与形态,原理与构图,掌握建筑空间的构图原理,在建筑的整体构图中需要服从的基本原理
了解:空间构成设计的基本层次,功能对建筑空间的规定性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章 建筑方案设计原理与方法
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条件,总平面图中场地分析和建筑形态的确定方法,建筑平面图设计,立体空间的平面化表达方法,平面秩序的确定 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依据,功能分区图和交通流线分析图的分析方法,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立面设计的法则和原理。
第四章 高层建筑方案设计要略 了解:高层建筑的概念和分类,高层建筑的特点与构成,标准层的概念,高层建筑中的几个特殊楼层的设计,标准层的设计方法,平面类型,平面形状,竖向交通等,城市设计和城市空间设计要点,结构选型与建筑造型的关系,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防火要点和图式
第五章 思维与工具:20世纪设计中三大整体性理论
了解:图与底关系理论,结构与结构主义,文本与文脉理论,形式分析的背景与理论线索
第六章 决策与评价:方案设计阶段三大经济学视野
了解: 技术经济论,空间价值论,价值比较论
四、习题数量及要求
以思考题为主,针对课程内容适时进行讨论。
五、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 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考试
六、几点说明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刘云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范围
1.简要说明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强调平衡意识意味着什么?
2.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3.简要说明什么是建筑的比例和尺度? 4.建筑方案设计应具备哪些条件? 5.简述什么是道路红线?
6.简述建筑总平面设计,总体布局作为整个设计构思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7.举例说明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如何应用从外向内的方法进行建筑设计的。8.列举交通空间设计中,动线的三种类型。9.简述门厅的概念和作用。10.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11.在建筑剖面设计中,建筑空间在高度上的变化因素反应在哪四个方面。12.论述高层建筑中特殊楼层的类型和相关设计要求。13.举例说明高层建筑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14.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选型原则有哪些。15.简述什么是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
16.论述20世纪设计中的三大整体性理论中图与底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
17.简述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可行性研究的含义,以及做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第五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感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感想
摘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总是面对着三种建筑现象:真实的、图像的和意像的,建筑空
间的认识对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可以说建筑设计既是自然科学特征同时又有人文科学色彩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关键词:建筑空间、空间形式的认识和构成、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作为一名刚接触建筑的大学生,面对建筑设计我们总会一头雾水,学习一学期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课程,对建筑设计有了一些自己的了解,这本书也很好,当我自己在做建筑设计时就可以利用到里面的一些知识,它就是我现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工具书。
面对当今日益更新的世界,面对不断改变的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我们要时时刻刻携带一颗观察世界的眼睛,要把建筑设计原理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不断更新改变的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需要面对许多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兴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这些建筑设计是一个多为的现象,有很对杂乱的评论和离奇的建筑理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让我们在嘈杂的建筑环境中能清楚地了解建筑,始终保持着对建筑现象的识别能力和解释能力。
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思考的方式,家族这个领域也是一样,它的语言无非就是空间、形式、比例、尺度等等,通过这本书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的语言,作为刚接触建筑的我们,面对建筑方案时更不知道怎么下手,而这本书就介绍了建筑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原理和表现形式,这本书真的是开启初学者学习建筑知识的一本好书。
(一)建筑空间
我们刚接触建筑的人,对建筑都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解,而这本书正好在这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理论知识,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不懂建筑的我们以为建筑就是很直白的领域,是对外观美丽与丑陋的评定,学习这本书我们发现自己的额官邸啊是大错特错的。通过这本书我们就可以知道建筑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建筑设计不仅仅有立面外观的表现,还要具有内部功能的实用性,它的功能布局很重要,这就决定建筑的使用性质。我们所居住生活和活动的环境与范围都是建筑空间,建筑设计就是把原有的自然空间划分出一部分作为人们的生活居住空间。建筑空间就是人们用墙面等平面实体围合起来的空间。建筑空间形成后还需要通过许多(例如形状、形象等)来精心设计。我们了解建筑总会从它的外观形状先入手,所以认识了解建筑形式对我们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无论是什么建筑建筑空间,整体还是单一的,总要呈现出一定的建筑形式,而形式包含很多事物内在诸多要素的结构、组织和存在的方式,但是首先我们要吧视觉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在万千变化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形态,但它们的最基本的要素都是一样的,都是由点移动生成线,现在生产面,面再生成体,建筑师就是使用这最基本的手法来设计建筑的外形和建筑形式,创建奇妙万千的世界,建筑是形式与空间的艺术,形式空间构成了建筑
自己本身,还传达给别人不一样的艺术思想和文 化含义,所以说一个城市的建筑是这个城市艺术 文化底蕴的象征,我们学习建筑更要了解不同的 文化知识和艺术形式,这样才能在设计时产生更 多的设计灵感,才能更好的把这个城市介绍给世 界。就像建筑大师盖里,他通过自己的设计把他 想传递的思想达到每个人的脑海里,他的设计很 是随心所欲,但却是最直观的传达建筑的文化内 涵。
盖里-古根海姆博物馆
其实设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不像那些死记硬背的文科,也不像那些大量做题遨游在题海里的理科,它的灵感往往就来自于你头脑中突然喷发的灵感小火花,也许就是你在无意间看到的自然界的美丽现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用现在你的脑海里的。建筑设计其实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刚开始的我们也许很茫然,但是当你通过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你的设计方案时,你的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是非常自由的,享受着其中的快乐,正如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一样,遨游在建筑的海洋中,心情非常愉悦,不仅感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二)形式构成和空间构成
建筑是和艺术息息相关的,艺术使建筑的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在现实中,建筑的平面和体量总是由不同的形状和体块聚集而成的,但同样遵循一定的要素。在古代,建筑师主要采用对称的方式来表现建筑的,但是古代的建筑比较宏大,所以对称结构会给人稳重恢弘的感觉,但在现代非对称性是现代设计的首要要素,建筑的不对称能够平衡建筑,给人活跃有韵律感,有时某些建筑的不对称的设计就是为了给人整体匀称的感觉。比例尺度是衡量建筑实用性的视觉依据,比例的实质是韵律排列规律的表现,比例也可以使构图获得和谐,一个建 筑的尺度和比例是正确的话,这个建筑就会给人很 舒适的感觉,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形式的表现力以 及建筑美学的很多特性都是因为比例与尺度的运 用。尺度作为建筑设计和构图的基本手段之一,是 用来表现建筑形式、体量和规模的宏大程度。比例 的运用是追求一种形状相似的和谐,尺度的运用是 追求一种相称的和谐。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要想达 到和谐的比例感和相称的尺度感,唯一的办法就是
细致入微的推敲。要想建筑更加有艺术气息,就要不断地推敲尺度感,尺度感是你跨入艺术领域的一道门槛。建筑的形式有时也会通过对比来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对比中产生微小的差别,这样就能把一个建筑的形式有突出的重点,就会更好的吸引别人的眼光,例如建筑立面不同材质的对比,给人一种跳跃感,在对比中使这个里面就凸现出来了。在建筑构图中运用对比和微差能创造出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在建筑构图中,韵律和节奏均是由于构图要素的重复形成的,一个建筑的韵律感会给别人轻盈的感觉,但我认为建筑如果重复的东西太多就会给人视觉疲劳感,单调乏味,所以是适当的重复会增加的美感。从形式的美学角度看,我学到了影响形式的一些要素,建筑中的语言同一般的语言不同,在建筑艺术中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视觉表现形式来表现的。
建筑的空间构成在这本书中被深刻的解释出来,在现代设计中,如果它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知识时,空间设计就会是一个很复杂的设计了。我们所了解的空间三要素就是基面、顶面和垂直面,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就是由基面、顶面和垂直面来限定的,一个独立的面可以识别的第一性特征就是形状,它是由面的外边缘轮廓线所确定,建筑中的各个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且延续的,一个面的表面特征,材料、质感、色彩和虚实关系都是界面设计中要考虑的要素。空间的设计是要带给人们居住活动的舒适性,而空间的舒适性设计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最主要的空间设计师考虑到房间的朝向、方位、开窗大小等基本要素,在倡导节能、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当代设计中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个空间,它的温度最基本要满足人体所需居住的温度,不然的话人们不仅不能舒适的居住,而且也会带给身体某些疾病,这样一个建筑不仅没有带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环境,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不便。舒适性设计还有人文领域所追求的文化归属感。
通过这本书这些知识的学习,我自己觉得充实了许多,关于建筑我又了解了许多,明白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了解的要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在不断更新的周边的建筑里,学习更多 的知识有助于对城市的发展。建筑现在 不仅仅是居住生活的环境,更多的是城 市的符号,它的发展其实就是通过对这 些要素的改变与应用,建筑已经和我们 生活息息相关,连一些大型的建筑也受 到平常百姓的关注,例如北京的鸟巢体 育馆,其实它就是原生态建筑,利用钢 材质还有立面上虚实结合,给人一种韵 律感,它不仅仅使北京这座城市的符号,更多的是面向外国友人、面向世界的符号,百姓们对它的关注更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人们对建筑了解也越来越深,建筑已经走向百姓人家。作为学习建筑的我们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更能了解关于建筑的理论知识。
(三)建筑方案设计
作为学生的我们,学习建筑最难得就是建筑方案设计,但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环节,不过我相信万事开头难,通过这一学期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我现在做方案是有自己方法和步骤,不再是个无头苍蝇难道设计无从下手,这本书对于我们建筑初学者真的是一本良书益友。但我相信现在仍然还有初学者对建筑设计的条件、方法和原理的无知,还有对建筑设计起点的忽视甚至无知。
很多情况下,许多原理并不是来源于空想,而是来源于那些实实在在的、对于我们来讲又常常忽视的场地条件,建筑的场地条件分析既是实际过程的开始,同时又是建筑思维的开头。在一个建筑方案的开始,老师都会发一个任务书,里面就有我们所设计的地形图,但往往我们都没有充分分析利用过地形图,不仅不能充分利用场地条件,而且我们还经常改造场地,从方方面面都看出来我们的无知和对场地条件的漠视或无所谓的态度。作为建筑方案的条件,我们需要仔细推敲,因为有些是明显地,有些是潜在的,有些是明确的,有些又是笼统的。建筑设计是自由的,但在图面上表达时就需要许多限定,建筑平面设计要有平面限定,这样才能使图纸更有规范性。场地内建筑物的高度和容量影响着场地的空间形态,反映着土地的利用情况,所以建筑物的建筑高度和容量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设计中也要对建筑深度的考虑。当建筑处于保护区时,对建筑的高度限制就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必要的;当建筑处于居民区内,那就要考虑到楼层与楼层之间的距离对日照的影响;当建筑处于市中心和区中心的临街位置,建筑高度就要受到街道宽度对他的影响。平面限度和剖面限度明确了建筑占地内可建的最大建筑范围。然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个范围能进行设计,首先进行总平面的功能设计,这时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会很对,例如入口的位置,建筑的朝向,道路的设计还有周围景观的设计,每一个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思考,只有那样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在设计总平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建筑是作为什么公共建筑存在,不同类别的建筑在设计总平时其总平面功能布局往往差别很大,所以首先要了解建筑的性质。总平面计就是要合理地确定场地内的建筑物、道路和绿化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且进行合理的配置。总平面设计完成后就要进行对于我们比较难的平面图设计。平面图设计就是把空间合理的规划,每个小空间又通过交通流线一个个紧密联系在一起,平面图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功能的合理性,还有要与外形紧密联系。平面图设计完成好,你就需要考虑你说设计的建筑物的外观,我们思考时立意和构图时不可分割的,不需满足思想新颖、作品要有意义和你所考虑的思想和你所设计的作品被人们环境所接受,能满足这几个要求是很难的,是需要我们对建筑有一定自己的认识的基础上的。最后我们所要进行的是立面构成设计,建筑立面图是建筑物外观的表现,反映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建筑立面不是纯粹的形式主义,它是对内部的空间和外部建筑物本身的反映。现在不管是平面图还是立面图,虽然功能性不是建筑设
计的全部内容,但是,仍然占主要位置,形式固然重要,但人需要功能性来束缚。
在上大学之前,一直只是肤浅的认为所谓建筑即供人类所居住而建造的庇护的空间,我们学习的建筑学也就是单纯的设计出好的供人类栖息的理想家园。当然这种想法不置可否,但远远不止这些。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大致对建筑有了模糊和整体的认识,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建筑对于人类家园的重要性。对于建筑它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是建筑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判定建筑好坏的最主要的要素。但是随着建筑史的发展,建筑美学在其基础上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历史总在不停地发展,建筑也是,我们要随时接受一些新鲜的实现但同样还要保持一种对建筑理论的坚定,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现代思想的长河中,或者只关注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去抨击一切对建筑的外观装饰,那么建筑学得不到发展和进步,甚至后退。总之,建筑包含的内容太多了,我们所要了解的东西也是很多的,作为刚刚接触建筑的我们只有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中,对每一个建筑方案不断地学习推敲,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不一样的体会和对建筑有自己的理念。
作为这个行业的人,我们现在还刚刚起步,希望自己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当多了解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和作品艺术,这一切需要我们专业的理论基础,还有我们平时的大量积累,博取众长,关心文化,关注文化,关爱环境,关注城市。建筑是一门联系到许许多多方面的知识的行业,需要我们懂得更多,这就需要多去留心身边的事情,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知识。每个人对于建筑都有自己的学习的一套方法,不过我认为建筑是一门特殊的领域,有时死记硬背不会让你有很好的设计,它的一切源自于你对建筑的灵感。人类的思想、心理及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都不断地改变,建筑也与其他所有的文化在变,尤其随着人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建筑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更多的是一个城市的符号,而且现在的建筑和环境越来越紧密联系,许多仿生建筑也涌现出来,作为学习建筑的我们更应该了解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这样我们的建筑行业才会不断地注入新鲜的事物。
在学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了解的知识是我从来没有的,对于建筑我比以前更清楚了解了,这本书里的内容不是太深奥,对于我们初学者正好,它的出现带给我们很多快乐,面对建筑方案是我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深刻的了解了建筑,学习了建筑,也充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