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时间:2019-05-14 17:5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第一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 广场道路 绿化设施 雕塑壁画 建筑小品 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5.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集散广场 活动场所 停车场所

7.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 改造环境 创造环境.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11.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本章其他重点:1)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2)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3)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4)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5)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6)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总体布局分析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1.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功能分区 人流疏散 空间组成 室外环境的联系2.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3.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主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用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4.一般出入口,通道,过厅,门亭,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5.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 垂直交通 枢纽交通。6.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1)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如旅馆,办公室等建筑的走道和电影院中的安全通道等;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小学校的过道或过厅;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如展览馆陈列厅等建筑的过道,园林建筑中的廊子。7.公共建筑中双面通道中采光不足的解决办法一般是依靠走道尽端开窗,或借助于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有时也可以利用走道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局部采用单面通道,还可以利用走道两侧房间的门或亮子,高窗的措施进行间接采光8.设计是要注意:满足疏散最小宽度 满足功能要求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 1.5m 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

1.52m 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 23m,医院门诊部为 34m 左右。9.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道10.楼梯的主要形式:直跑,双跑,三跑,剪刀式,旋转式,曲线式11.楼梯设计的要求: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功能和防火规定建筑楼梯梯段的最佳坡度为 26°34′最大坡度不宜超过 38°楼梯段部位净高≮2.20m,楼梯平台部位净高≮2.00m。12.各类楼梯特点:直跑楼梯:导向性强,指向单一,贯通空间,可布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严肃气氛双跑楼梯:可节省交通空间,使用性强,三跑楼梯:装饰性强可增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13.坡道的坡度一般为 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则需要平缓一些,常为 612。此外,坡道设计还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四倍,处于经济上的考虑,除非特殊的需要如多层停车场外,一般在室内很少采用。14.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为 30°左右。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 810mm 的宽度,每小时运送人数约为 5000~6000 人左右,运行的垂直方向升高速度为 2838m/min。优点:1)不需要等候。2)没有地坑和顶部机房。3)停电还能使用。15.电梯:特点:服务层多,使用方便,效率高。电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要求:1)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2)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3)在 8 层左右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4)在超过 8 层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5)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16.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要求 精神方面要求17.功能分区的要点: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18.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 适当的建立联系 便于管理 方便人流的引导19.功能分区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动、静区域要分开 ②有联系的空间相互要建立联系③有声音干扰的空间应加以隔离 ④有污染的空间要加以隔离⑤将最好的朝向及位置给予主要功能空间 ⑥对外联系紧密的空间应设置在底层⑦不同类型的空间要相互分开 ⑧主要功能空间与次要空间布局应便于使用20.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 有的人流集散比较均匀有的又比较集中。一般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平面疏散适合与较少的人流场所立体疏散方式适合于较多的人流场所。平面组织方式: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立体组织方式: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不同的层上,以垂直方向把不同流线分开。在某些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中,往往需要运用综合的方式才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需要按平面方式进行安排,有的活动则需要按立面方式加以解决。21.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它应是一定的功能要求与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是空间组合的重要依据。它在某种意义上,会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是否紧凑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人流组织中的顺序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22.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有连续性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的疏散属于两着之间的,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展览馆、学校建筑等)。23.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 90-150 人,中型的为 180-270 人,大型的为 300 人以上。24.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用基本方法:出入口合并设置 出入口分开设置。25.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在考虑剧院,音乐厅,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之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26.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27.体育建

筑常用的布置方式:1)在观众席内设置横向通道,即在同一标高疏散口之间的联系通道上

2)只设纵向走道方式,即以纵向走道直接通往各个疏散口。本章其他重点:1北京和平宾馆老楼门厅空间效果分析2幼儿园功能关系图解3普通旅馆功能关系图解4一般剧院功能关系图解与流线示意图5阶梯教室出入口设置示意图6)电影院人流疏散与会堂人流疏散示意图第三章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涉及的内容:基本特点 室内空间 室外体形 民族形式 地域文化 构图技巧 形式美规律 等2.多样统一:即是建筑艺术形式普遍认同的法则,同样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公共建筑是由各种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和若干细部组成的,它们形状,大小,色彩,质感等不相同,这些客观存在着的千差万别的因素,是结构建筑形式美多样变化的内在基础。3.简述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如如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清幽典雅,轻松活泼等气氛。4.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最不同点(最大特点):建筑艺术可提供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可供人们使用的空间5.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活动,所产生的印象及所所构成的综合艺术效果,因为有了时间因素,常称建筑艺术为四个向量的艺术(四维空间)。6.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失察等构图经验。7.建筑的空间与实体,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并认真地去剖析,运用一定的构图技法把它解决好,则是建筑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8.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1)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有很大的约束力。2)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9.艺术创作中值得深入思考:1)多样统一应是所有的建筑环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2)形式与内容的辨证统一,既是建筑艺术形式创作的普遍法则。也是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准绳,因而需要正确解决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并善于运用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新的技术成就,更好地为创新的建筑艺术形式服务。3)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的问题,善于吸取建筑历史传统优秀的创作经验,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在公共建筑艺术创作中,力求不断创新。空间形状:(常见的有几何图形和不规整图形)空间的围透划分与序列导向。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空间所处的10.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形状:1)规则的几何形:给人严肃,庄重的气氛和感觉,如古代宫殿和宗教建筑,近现代某些政治性、纪念性较强的建筑。2)不规则的自由形:给人开敞,活泼,轻松的感觉,如园林建筑、旅馆以及各种文娱性质的公共建筑。

11.空间的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大小、粗细等视觉感觉上的的问题。

12.空间的尺度与细部关系:1)空间的尺度感表现在参照物体与建筑的内部构件的比例关系上。2)人们观察空间时,尺度以及和人体相关的细部尺度(如踏步,栏杆等)作为参照物。来衡量空间的体量,以此体会到空间气氛的宏伟粗壮和亲切。3)细部尺度的设定影响人们对整体空间的感受,如在大的建筑空间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则会使空间尺度产生变小的错觉,甚至使人感到简陋和粗笨。相反,如果细部处理过分细腻,也会因失掉尺度感而产生繁琐的感觉,因此注意尺度的推敲,把握控制与处理。

13.常见的划分空间的方法:1)空间组合中界面的围透,是空透还是封闭一些,两者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需要依据设计意图而定;2)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应根据设计的意图,采用如半隔墙,空花墙,博古架,落地罩或家俱组合等方法,以取得空间之间既分又合,隔而不死的效果;3)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还应对人流的导向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14.对外部体形与室内空间统一的正确理解:绝不是简单地把室内空间当做内容,把外部体形作为形式去理解,建筑外部体形的艺术形式是一定思想内容的反映,而建筑形式又可反作用于内容。

15.公共建筑造型设计中取得统一的三种方式: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取得统一2)通过共同的协调要素达到统一3)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16.“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连续的韵律:其构图手法系强调运用一种和几种组成要素使以冷暖和重复出现产生的韵律感。渐变的韵律: 此种韵律构图的特点使常将某些组成要素如体量的大小高低色调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细轻重等做有规律的增强与减弱以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起伏的韵律: 该手法虽然也是将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但是它与渐变的韵律有所不同而是在体形处理中更加强调某些因素的变化使体形组合或细部处理高低错落。交错的韵律:系在建筑体形构图中运用各种造型因素,有体量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梳密等,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错的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

17.建筑构图中比例问题,一般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二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18.在建筑设计构思中,常运用光线的明暗,颜色的冷暖,质地的粗细等对人的视觉所引起的不同感受,借以增强各种建筑形象的特色气氛。一般来说,暖色调给人们以亲切热烈的气氛,冷色调则给人以幽静深沉的感受,亮光易突出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并能使光滑材料闪闪发光,使粗糙的材料因造影导致色彩暗淡等。

第四章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1.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混合结构 框架结构 空间结构.2.常用的结构选型:1对于一般标准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如中小学校和卫生院等多选用墙承重结构2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如宾馆,大型办公楼等多选择框架或框剪结构体系而对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如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级市场等多选择空间结构体系。

3.混合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混合结构形式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优点: ①取材容易 ②造价不高 ③构造简单 ④使用广泛 ⑤施工方便缺点: ①不能做灵活的大跨度的空间 ②抗震性能较差 ③要保证墙体的刚度。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注意下列要求:1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2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高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3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

4.框架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优点:①承重体系与非承重体系统有明确的分工 ②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是不承受荷载的 ③层高高一些 ④抗震性好 ⑤开窗很随意。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常选用 6-9m 的柱距结合功能要求与空间处理,排列一定形式的柱网和轻墙,力求做到空间体形的完整性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6.悬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突出特点:1悬索结构的钢索不承受弯矩,可以使钢材耐拉性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能够降低钢材的消耗量2施工时不需要大型的设备和大量的模板,施工期限较短。7.悬索结构一般的形式:单曲悬索 双曲悬索 鞍形悬索。8.马鞍形悬索结构优点:1在观众厅容量相同的条件下,椭圆形比赛大厅能获得更多的视线较好的席位;2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马鞍形悬索结构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其他结构形式;3马鞍形的屋盖形式,使观众厅的空间利用较为合理,有利于音质和空调的处理;4马鞍形的悬索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抗风和抗震性能较好,并有利于排除雨水。9.空间薄壁结构(壳体结构)在公共建筑的运用:突出特点:1壳体结构的刚度,取决于它的合理形状,而不像其他结构形式需要加大结构断面,所以材料消耗量底。2厚度可以做的很薄。3壳体结构本身具有骨架和屋盖的双作用,而不像其它结构形式,只起骨架作用。10.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特点:①消耗的钢材量较少 ②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③空间平板网架具有较大的刚度。11.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12.采暖: 1热水采暖:温度低,安全热惰性大,保温稳定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型公共建筑 2蒸汽采暖:温度高,安全热散量大,室温不稳定适用于学校会

堂影剧院等其他类型:地板辐射采暖带型辐射采暖以及热风采暖等13.空气调节:温度(22℃-26℃)湿度(40-65)集中空调系统: 优点: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高速诱导系统: 优点:送风量较少,风道端面也不大,并能省掉回风管道。缺点:风速偏高,产生的噪声偏大,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消声措施。风机盘管系统: 优点:各个单独空间可自行调节保温,不用时也局部 关闭风机等。14.人工照明应 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舒适而又科学的照度2适宜的亮度分布和防止泫光的产生3选择优美的灯具形式和创造一定的灯光环境的艺术效果。15.人工照明分类:照度分布:一般照明 局部照明 混合照明受光情况:直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 间接照明 漫射照明16.解决眩光问题主要途径:1加大灯具保护角,控制光源不外露(光源与人眼处于 030°时眩光最强烈);2还可以采取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选用间接照明或浸射照明等减弱眩光的措施17.评价建筑设计是否经济应考虑的方面:建筑用地 建筑面积 建筑体积 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设备类型 装修构造 维修管理。

18.常用面积系数: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 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 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衡量环境好坏的标准19.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若干用地定额:小学生每个学生为 15—30 ㎡中学生为 20--35 ㎡400 床以上的医院每张病床为 90--100 ㎡20.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通便利、城市公共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2)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 部门的规定。

3)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五章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1.公共建筑设计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分隔性的空间组合 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2.分隔性空间组合(常称之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分类: 内廊式 优点:走道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一般比外廊式布局经济; 缺点:这种布局的房间朝向有一般欠佳,且容易造成走道采光不足; 外廊式 优点:几乎所有房间可以争取到良好的朝向,通风与采光; 缺点:容易造成交通走道过长,辅助面积过大,建筑进深过小等缺点。3.连续性的空间组合五种基本形式: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 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

4.体育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除应保证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保证观众席有良好的视线与音质条件,影剧院、会堂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观众厅、舞台、休息厅及门厅之间的关系。5.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高层建筑分类: 板式:指高层部分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体形像板块状 特点:容易争取自然的通风与采光不利于抵抗水平推力。塔式:平面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Y”字形、“T”字形和圆形等。塔式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将主要的使用空间布置在外围,而将垂直交通空间、盥洗厕所、设备管 道、附属用房等集中布置在中心部位。

本章其他重点:1)门厅交通枢纽布置示意图2)走道式平面布置分析图3)某县级医院布局分析图4)串联空间组合基本形式示意图5)体育建筑功能关系分析图解6)一般剧院平面布置示意图7)塔式超高层建筑平面基本形式图注:以上仅为书中重点知识参考,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 获取更全面知识,请再次翻阅教材。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二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

1.公共建筑类型包括:医疗建筑、文教-、办公、商业、体育、交通、邮电、展览、演出、纪念、景观。(>24m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100m为超高层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

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形体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等问题。其中,确立正确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恰当的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技术和艺术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同时也是做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2.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是在一定的方法思想指导下,根据各种条件,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规律,通过分析 综合 创作,正确处理各种使用要求,处理如结构 施工 材料 经济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提供方案和建筑蓝图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3.建筑设计过程:①项目委托和设计前研究期②方案

设计③初步设计 ④施工图设计 ⑤施工现场服务配合 ⑥竣工验收工程回访

4.创造室外空间环境应考虑的问题:内在因素(建筑

本身功能、经济及美观)外在因素(城市规划 周围环境 地段状况)

5.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需要考虑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而其他诸如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6.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因建筑与空间组合的异常得体,取得了无比完整的效果。这个广场空间环境在统一布局中强调了各种对比的效果,如窄小的入口与开敞的广场之间、横向处理的建筑与竖向挺拔的塔楼之间、端庄严谨的总督宫与神秘色彩的教堂之间,采用了一系列强烈对比的手法,使得广场空间环境给人以既丰富又完整统一的感受。

7.合理的总体环境布局: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考虑整

体环境的特色,才能处理好室外的空间关系。这是因为合理的总体布局,是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良好的通风采光、适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联系等的必要基础。另外,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做到因地制宜、关系紧凑,从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再者,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比较妥善的处理个体与整体在体量、空间、造型等方面的良好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既能为建筑创造优美的气氛,还能起到美化与丰富城市面貌的作用,这在建筑环境艺术问题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8.公共建筑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有三个方面:利用

环境 改造环境 创造环境

9.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天安门 午门 太和殿是故

宫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这种组织室外空间的手法,是利用长的、横的和方的等不同形状的院落,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配合,构成不通气氛的封闭空间,使人们有节奏的由一个院落进入另一个院落,获得由低到高不不紧凑的感觉。从空间构图的序列中,由南至北,前面是矮小的大清门,北边是一个横长开阔的院子,北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配以汉白玉的华表与金水桥,形成第一个高潮。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是一个较小的方形院子,气氛收敛,然后又展现一个纵长的大院空间,以体型宏伟,轮廓多变的午门构成第二个高潮。太和殿门前的横长院子,因为不装点绿化,气氛严肃。院子两侧以高低错落、大小不同的建筑群,衬托北侧白石台基上雄伟壮丽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10.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核心)功能分区、人流疏

散、空间组成、室外环境的联系(辅助)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

11.建筑空间的五需求(人的精神功能需求):①生理

需求②安全-③社交-④尊重-⑤自我实现-

12.建筑功能对建筑空间的规定性:决定空间的 量、形、质、组合形式。

13.影响房间平面尺寸的条件:①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

活动要求②视听要求③良好的天然采光④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⑤符合建筑模数要求⑥比例合适

1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

部分(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15.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入口 通道 过厅 门厅 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16.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 ①适宜的高度、宽度

和形状②流线简单明确而不曲折迂回③能对人流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④有良好的采光照明⑤重视安全防火等问题⑥在满足使用要求及观感的条件下,尽量减少交通面积,以提高平面的使用率。

17.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基本空间形式:水平交

通 垂直交通(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道)枢纽交通

18.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来确定。在考虑通道的宽度时,应分析人流的性质:是单纯的人流活动,还是兼有携带物品的人流,或是人流中混有运送物品的车流;之外还需考虑人流的方向、数量及门扇的开启方向等。

公共建筑过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

等级、防火规范以及视觉艺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定,其中主要是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控制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

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样不仅可以使空间组合紧凑,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诸如整体空间组合中,适当缩小使用开间、加大进深;充分利用走道尽端作为较大的房间;或在走道的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措施,皆能达到布局紧凑、缩短通道的目的。

19.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

20.公共建筑中的楼梯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功能要求和

防火规范,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楼梯位置的确定:①设置在主要人流通过附近,靠近主次出入口且明显易找②在规范距离范围内均匀排布③不占用好的朝向,有天然采光

21.坡道坡度一般为8﹪-15﹪,人流集中时为6﹪-12

﹪,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面积通常为楼梯4倍 设置及附属空间的配备等,无不影响舞台和众厅的使用质22.电梯设计要求:①按照防火规范要求,配置辅助性量,所以处理好观众厅、舞台、休息厅及门厅之间的关系,质的安全疏散楼梯,供电体发生故障时使用②每层是影剧院、会堂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电梯的出入口前,应有停留等候的空间,须有一定42.高层建筑类型:板式 塔式结构类型:①框架结交通面积,以免造成拥挤阻塞③电梯应布置在人流构②剪力墙结构③框架-剪力墙结构④桶体结构 集中部位出入口、门厅③多部电梯应集中布置,但43.灰空间的概念:一般灰空间是指有顶的室外空间,如柱每组电梯不应超过8部。廊棚架等。灰空间可以丰富景观层次,增加景观深度,使23.门厅设计要求:①处于总平面中明显突出位置②合建筑的造型虚实变化强烈。灰空间是黑白空间的中间层次,理组织人流满足通行③人流导向明确,路线简洁,起到过渡、连接、铺垫、衬托等作用。减少相互交叉干扰④体现一定的空间意境。在对称布局的门厅设计中,常采用建筑构图的轴线方法,展示空间的导向,以增强人流的方向感。24.合理的功能分区: 将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按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分组,使之分区明确联系方便,既满足各部分使用中密切联系要求,又要创造必要的分隔条件。同时还应对主与次、内与外、闹与静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分析,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25.公共建筑人流组织方式:平面 立体 综合方式 26.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27.流线组织原则:①以人为本②不同性质流行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③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简洁明确、流畅、不迂回,最大限度缩短流线。④要有灵活性,创造一定灵活使用条件⑤流线组织与出入口必须室外道路密切结合。28..多样统一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达到多样统一的手段有:比例、尺度、对比、主从、29.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等构图经验。30.空间形式与比例尺度的关系: 一个纵向的狭长空间,会自然的产生强烈的导向感,能起到引导人流沿着纵深方向前进的作用,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由此空间至彼空间的期待感。因此在某些公共建筑设计中,有的将过渡性的空间处理成纵长的比例,以利引导人流走向主要的空间。一个面积不大而高度较大的空间和一个面积宽阔而高度低矮的空间相比,若处理得当,显然前者空间具有严肃感,而后者容易差生亲切感。31.所谓空间的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其中人的尺度以及人体密切相关的建筑细部尺度(踏步、栏杆、窗台、家具,顶棚、地板、墙面的分隔大小等处理手法)也是综合的形成空间尺度感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在大的建筑空间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则会使空间尺度产生变小的错觉。,甚至使人感到简陋和粗笨。相反,如果细部处理过分细腻,也会因失掉尺度感而产生繁琐的感觉。因此,要特别注意尺度的推敲、把握、控制与处理。另外考虑尺度问题时,还应注意视觉方面的因素,因为人对建筑空间的整体认知,除了通过使用过程中的接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视觉连续性和所形成的综合印象,所以人的视觉规律同样是分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重要因素。34.芦原义信,外部空间有两种形式①积极空间②消极空间,外部模数理论(25m)图底关系理论:城市空间与实体关系的理论 35.公共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有:①混合结构②框架结构③空间结构优缺点:①混合结构:墙体承重结构体系,在就地取材和节约三材方面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是,由于墙体是承重构件,在刚度、缩胀、抗震方面要求苛刻,开设门窗和洞口受到极大限制,并在功能和空间的处理上,存在制约。混合结构中的砖是由土制作,对农田损害严重,而且砌砖体不利于抗震,施工技术落后。因此从发展上看,小砖材料定会被先进的材料所代替,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这是框架结构体系的特色和优越性,使空间产生彼此流动渗透而又灵活多变的效果。缺点:当层数太多时,在水平荷载下,抗侧力刚度不够,水平偏移大,层数越多越明显。③空间结构体系:a悬索结构 b空间薄壁结构 c空间网架结构 36.建筑设备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气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煤气管网 37.评价建筑是否经济,所考虑的问题: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类型、装修构造、维护管理 38.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39.走道式布置方式:单内廊 双内廊 单外廊 双外廊单内廊式布局:优点:走道的使用率较高、平面紧凑,走道所占面积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缺点:部分房间朝向较差,通风条件较差,走道较暗,走道空间单板单调。双内廊式布局:优点:可以布置更多的房间,空间利用率高,进深大,节省面积缺点:中间的房间无自然通风采光,中间的房间只能布置服务用房,如厕所,楼梯间。单外廊式布局:优点:所有房间都可取得好的朝向,通风、采光条件较好,交通组织便捷。缺点:走道使用率低,交通所占面积比值大,不经济,建筑进深小双外廊式布局:优点:通风采光较好,交通组织便捷,疏散容易解决。缺点:走道使用率低,不经济,空间私密性较差 40.观展类型的空间组合:①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②放射-③串联兼通道-④兼有放射和串联-⑤综合性大厅优缺点:串联的布局形式:有流线紧凑、方向单

一、简洁明确,观众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优点。但活动路线不灵活,当观展人数过多时容易产生拥挤现象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放射的布局形式:参展路线简洁紧凑,使用灵活,各个陈列空间可以单独开放。但是枢纽空间中的参观路线不够明确,容易造成迂回交叉的问题。环绕枢纽空间的各个陈列厅所形成的带状路线,容易产生停滞不畅的现象。41.观演性空间组合中体育建筑的空间组合,除了要保证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保证观众席位有良好的视线和音质条件,这是体育建筑的核心问题。剧院的舞台设计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舞台规模的标准,灯光照明的

第三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200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6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总学分: 1学分

授课教师:王载波

一、教学目的:

结合建筑学院的培养计划,建筑设计原理课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理论课,是本专业各延伸、拓展学科的根基和平台课程,为各项课程设计课提供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论。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类型建筑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各类型公共建筑中一般性的、规律性的和共性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公共建筑中各功能空间的要求及各类空间的组合方式,内外环境的协调构建的基本设计方法。

二、教学特色:

1.平台性:

建筑设计原理课属于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将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步入下一步的设计实践课程构筑专业而全面的知识平台:为学生提供一般性、规律性、共性的基础理论知识,其学习的扎实性和灵活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程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对建筑空间的理解和架构及其空间形态的组合;

2.指导性:

本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程,传授的建筑功能空间的要求、关系及空间的组合方式等理论知识都能直接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以至用”,为培养新时代的建筑设计人才打好基础。

3.拓展性:

本课程的教学不仅提供了基础理论知识平台,同时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从基本的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出发,拓展到交通、影视和高层建筑设计原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加强学生的调研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单一注入式课堂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教师讲授与同学讨论相结合教学法。讨论可以是班级讨论、小组讨论,还可以是分组辩论、专题讨论等。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可以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问题。但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前拟定讨论提纲,并对讨论过程加以正确组织和引导。

贯彻少而精、少讲多练的原则。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精选教学内容,讲清重点、难点、方法和思路,给学生留以广泛思考的空间。

2.增加学生参观及实践的机会;

一是专题参观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带着问题实地参观,然后讲解重点、难点、解答学生问题,这样会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二是积极探索将理论知识如何运用于实际设计教学课程之中。

3.大量的实例讲解、分析。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根据理论课程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

(一)绪论

介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主要内容,介绍当代建筑设计特点及发展趋势,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建筑的含义:(二)空间论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1)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组成

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a)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 b)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c)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分析主从关系、内外关系、动静关系(3)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a)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 b)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 c)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

2.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1)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

a)混合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b)框架、剪力墙及筒体结构体系 c)空间结构体系(2)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

采暖、空气调节、人工照明(3)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 3.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1)分隔性的空间组合(2)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a)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b)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c)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d)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e)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3)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a)体育馆: b)影剧院:

c)内外廊结合布置:(4)高层性的空间组合(5)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三)环境论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

(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和环境

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2.公共建筑的艺术造型

(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2)室内空间环境艺术

空间形式与比例尺度的关系、空间的围透划分与序列导向(3)室外空间环境艺术

统一与变化、比例与尺度、视觉方面

五、参考书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新公共建筑》

(英)杰里米·迈尔森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解析建筑》

(英)西蒙·昂温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建筑外部空间》

(日)谷口泛邦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建筑空间论》………………布鲁诺·赛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存在、空间、建筑》……诺伯格·舒尔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城市的形象》…………………凯文·林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中国传统复合空间观念》…………………许亦农,《建筑师》 10.《人为环境的形式构成》………项秉仁,《建筑学报》85年2期 11.《行为建筑学引论》………………………胡正凡,《世界建筑》

12.《建筑设计中轴线的系统变异》………王绍森,载《建筑学报》

第四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验教案

实习名 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执 笔 人: 苏

成 修(制)订日期: 2013.03

济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导 言

结合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为了满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需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特性、建筑造型艺术、技术经济问题、空间等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除增加一些新的实例外,并编制了光盘随书发行,以利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阅读与赏析。在实例选编中依然保留图文并茂:有利于形象教学,简介评析;有利于加深理解,色彩生动;有利于观赏兴趣等编辑方针,最终试图达到能够帮助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学生明晰公共建筑设计的创作思路,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此外,在实例选项中还编排了其他形式的建筑插图,借以增强对具体建筑性格及深度的理解。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并公共建筑设计当中原理性知识的全面介绍。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总体布局、空间组合、造型艺术、技术经济以及常见的公共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特点,掌握关于公共建筑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并最终具有独立处理功能、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能力。

本教案是为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2010级)的本科生编写。重在训练该专业学生的独立处理功能、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设计初步的基本

知识和表现技法,围绕建筑设计主线,进行空间创作和方案推敲。学生应该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空间创造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几个方面的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贯穿始终,相互渗透,在反复训练中实现从专业技能到思维理念的逐步升华。

本教案由苏晓成老师编写,城市管理系主任刘展宏老师与实验中心主任王晓军老师审定。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请各位老师与同学批评指正。

编 者 2012.03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验教案

——Design Practice: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01 目的意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特点、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的工程技术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已有房屋建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常见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的了解,提高学生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并为毕业设计和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0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培养教学要求与计划

(一)、教学基本培养规格

学生必须具备建筑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社会交往能力及外语综合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初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学生学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公共建筑的一般设计步骤及重点。掌握常见的公共建筑的功能特点及空间组成;

2、了解其流线组织及室内外空间组合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

(二)、实践性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表达

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作业内容应结合学生情况与教学进度进行安排,主要包括:

1、调查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已建成使用的公共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其建筑功能、空间组成、交通流线组织以及室外环境等;并以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较与总结,完成调查报告。

2、设计作业:要求根据所给定的条件(地形、建筑面积、空间组成及使用空间面积等),完成一个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绘制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并作简要设计说明。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应注意

1.扎实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注意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2.注意培养从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构思能力。

3.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查阅设计资料以及标准的能力。4.掌握空间形体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绘图实践,多看多想多画,提高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空间设计问题能力。

5.自觉完成作业,逐步提高绘图的速度、精度和技能。多运用计算机绘图,不断提高用绘图软件辅助设计的能力。

6.要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7.利用网络和其他专业期刊、书籍不断补充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稳扎稳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次设计选题定为旅馆设计。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必须达到以下最基

本的要求:

1)旅馆设计要求

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

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4、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

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5、处理好新老建筑的结合,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2)设计依据

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订)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6.《建筑设计资料集》

7.《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张文忠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公共建筑设计基础》 鲍家声 杜顺宝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公共建筑设计图集》 李德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房屋建筑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11.《建筑师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技术等相关建筑学类杂志 1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14.《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主编 建筑工业出版社

15.《旅馆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主要相关标准和规范

03 设计任务

一、建设地点及拟建基地平面图

本建筑位于中国北方某城市,由市规划局批准拟建一旅馆,基地平面见附图。

二、建筑规模

拟建建筑面积15000m;建筑层数≤7层,建筑高度<24m。

三、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四.任务要求

1.用地概况:

2本基地位于市区内,南为本市交通性主干道(道路红线70m),东为生活性次干道(道路红线50m),西为城市支路,北为城市居住区。可建用地面积约2公顷。用地内设300m2自行车棚、适量机动车停车位及绿化小品。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及建筑退界详见基地平面图。2.要求:

集住宿、会议、娱乐为一体,功能合理,流线简捷、通畅。

五.建筑组成

1.客房部分:

客房250间,其中标准间占80%,套间占10%,单间占10%。每套客房配有三件卫具的卫生间,每层或隔层设服务用房。

2.公共部分:

包括休息厅、商务中心、总台、康乐设施、多功能厅、餐饮等。其中餐饮包括中餐和西餐的厨房、备餐、餐厅,以及咖啡酒吧间、食品储藏室、职工餐厅。

3.行政后勤部分:

行政办公:不少于6间 消防控制室:1间,15m2 配电室:1间,20m2

洗衣房:100m2 职工更衣:2间,30 m2/间 职工休息:1间,30m2

4.辅助部分:门厅:50~150m2 楼、电梯:按规范要求自定 厕所:按规范要求自定

六.图纸要求

1.建筑设计说明(简要说明建筑概况、设计构思及经济技术指标);

2.总平面图(比例1:500);

3.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平面图中应注明轴线及分间尺寸,标注各房间名称。比例1:200); 4.立面图至少两个(比例1:200); 5.剖面图至少一个(比例1:200);

6.标准间布置图(比例1:50); 7.彩色透视图(表现手法自定); 8.以上内容绘制于2张A1图纸内。

本设计共48学时,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次草图阶段:共

16学时

阶段之初,将进行旅馆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旅馆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

1、了解房间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空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作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共

16学时

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视线设计等各种问题;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5、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三)调整、上板阶段:共

16学时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正图务必正确表达设计内容,无平立剖不符之处,要求细致地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效果。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要求。

04 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

1)画出服务楼屋顶平面,并标注层数及屋顶和室外场地标高。2)注明建筑的性质和出入口位置

3)画出较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绿化,小品)

2、各层平面图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外部尺寸标注三道,即 总尺寸:(外包尺寸)表明总长和总进深轴线尺寸 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6)注明房间名称。7)注明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立面名称(用立面的边轴线编号表示)及比例。

4、剖面图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4)注明图名及比例。

05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设计创意是否具有新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功能的组织情况,图面的整体效果(包括排版是否美观、图面是否整洁、整体效果是否统一等内容)以及所绘制的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美观和谐等方面进行考核。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以5分制进行评定。具体成果评判标准:

⑴ 制图准确,工作量符合成果要求; ⑵ 满足功能要求,空间布局合理; ⑶ 设计有特色,构思有创意; ⑷ 设计表达完善全面并有特点。

(一)图纸质量标准:

1、平时成绩 15%

2、功能关系 25%

3、建筑造型 20%

4、空间环境 25%

5、图面表现 15%

(二)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主要含设计态度、纪律、出勤(10%)和设计成果(90%)两方面的内容。

最终成绩的评定划分为五个等级: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06 教师联系 苏晓成:***

第五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13100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建筑学专业 1学分 16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了解并灵活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学科知识,恰当的处理建筑设计中(a)功能要求;(b)技术条件;(c)艺术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意识。

教学目的: 1 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念; 2 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熟悉基本设计手法; 3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总的要求:对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与步骤有系统的认识;认识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明确从初学者到成熟的建筑师之间各阶段的追求重点与目标;了解建筑设计手法,学会通过分析建筑作品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绪 论 什么是设计 现代设计的定义及其特点 2 公共建筑的设计层次 本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结构简介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设计基础 1 设计核心问题

1)建筑功能:空间组成—主要空间、次要空间、交通空间; 2)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公共与私密分隔、内外有别; 3)人流的组织与疏导 2 建筑技术核心

1)结构形式的选择;

2)建筑设备的种类:交通设备、安全设备; 3)公共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 第二章 公共建筑空间综合分析 3 建筑空间特性

1)空间的产生、分类及基本组成;2)空间的形、量、质;各类建筑空间基本数据 4 建筑空间组合

1)平面组合:主从性空间组合;分隔性空间组合;连续性组合;综合性空间组合 2)竖向组合:高层性空间组合——垂直交通的布局要求;组合层数;组合要点 5 空间组合实例剖析

1)城市设计实例(卫星城市、巴西利亚); 2)建筑作品实例; 3)景观设计实例(中西名园、城市广场);

第三章 建筑造型设计 6 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1)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性格 2)建筑造型的基本原则——多样统一; 3)基础条件——物质基础;时代审美;社会需要; 7 形式美规律简介

1)建筑造型设计总则 2)建筑造型设计的步骤:形体设计与立面设计; 3)建筑美学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 第四章 总体环境布局 8 基本组成及设计原则

1)场地内的用地性质与种类

2)设计原则:入口显著;路线便捷;流线的整肃;出入口的宽度、数量与形状;室内外高差变化的处理;缓冲带与隔离带的设置 9 总体布局

1)场地分区——划分功能地块; 2)联系组织场地之间的道路系统; 3)基地特征、竖向设计: 4)绿地配置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设计基础 1 设计核心问题

1)建筑的目的是提供人性空间; 满足功能是建筑的基本要求,此外的一切都以此为出发点,为此服务。2 建筑技术核心

1)强调结构类型的选择合理性、结构构架的好坏关系着建筑创作的成败;

2)要求学生认识到,了解建筑设备有关知识将成为建筑设计有的放矢的有利保障,并非可有可无,启发学生自觉去拓宽知识面。第二章 公共建筑空间综合分析 3 建筑空间特性

认识到空间对建筑的重要性,对空间有个清晰详尽的了解;对建筑空间的产生手段有明确的认识;引入内外空间的过渡—中介空间的概念;明确空间是创造出来的,无固定的模式。4 建筑空间组合

阐明:虽然空间组合方式可归纳为几大类型,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实例都各具特色、不尽相同;要学会根据具体条件选定适宜的空间组合形式,并且学会变通,具有创新精神,创造个性空间。5 空间组合实例剖析

1)空间组合理论适用于城市规划、建筑群体设计,城市设计、园林景观。2)明确人性空间的气氛、情调、性格有赖于细节的渲染。第三章 建筑造型设计 6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会将具体事物抽象出来进行观察,从而把握整体; 2)学会赏析,能够分析出佳作与众不同之处 7 形式美规律简介 形式美原则是普遍的美学原理,适用于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平面组成,空间组合,建筑形体优化,到建筑立面的处理,建筑细部的精加工……。第四章 总体环境布局 8 基本组成及设计原则

通过建筑词汇、句式、语法、结构的学习,掌握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思路。9 总体布局

1)强调建筑设计首先应先从整体局部入手,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继而解决局部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体设计有所依据;

2)建筑设计并不神秘,它是一种语言,有自身的规律与业已成熟的模式。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天津大学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意匠十二讲》香山寿夫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空间艺术与技术》 王宗年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5.《建筑形式美原则》 邹德侬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比例——科学·哲学·建筑》[英]理查德·帕多万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现代建筑语言》、《建筑空间论》大卫·赛维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美学》 及相关论著

五、几点说明

1.本课程宜安排在第五学期

2.为达到基本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理论讲述应与同期进行的建筑设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课堂的讲授内容应与设计过程尽量保持同步。

3.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建筑实例,以强化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官认识与印象。

4.鉴于建筑学的特殊性与学生培养目标,课程结束后,宜安排实例分析,作为期末结课成绩评定的依据。

下载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适用班级:建筑学15本;建筑工程技术17 专 辅导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刘云月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本课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感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感想 摘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总是面对着三种建筑现象:真实的、图像的和意像的,建筑空 间的认识对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可以说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读后感

    优秀建筑的要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读后感 在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老师推荐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有感而写下这篇读后感。 近二十年来, 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博物馆调研报告

    温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目录 温州博物馆 ................................................................................................. 2 一、 博物馆的概况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平时作业及考察报告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平时作业及考核形式1、上课形式:四节联排,一二节讲课,三四节做设计。(1学分,18学时,11-15周上课) 2、平时作业:教师提供设计任务书一套(见附件:快题设计:社区综合服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试题名词解释部分

    一、名词解释(4x5=20分) 1、产权界限 1 、红线: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2高层建筑:10层......

    201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五篇范例]

    公 共 建 设 原 筑 计 理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建筑 一、建筑及建筑的范畴 二、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生产性建筑: ①工业建筑 ②农业建筑......

    2013-2014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要求

    华清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建筑2011级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作业作业要求: 题目:关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深度透析 研究对象:城市公共文化类建筑、城市文化型开敞空间 研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