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实验名称 LAN内的资源共享与简单访问控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在网络邻居中进行资源共享,进行开放、禁止、有权限的访问等实验/
2、取消共享的方法等,以实现可控下的访问。
2、可以采用C/S、B/S、peer to peer三种结构进行实验。
二、实验内容
1、增加或删除协议,然后通过网络邻居观察协议对网络连接的影响;
2、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实验,分权限设置共享,并进行共享文件的不同操作
三、实验环境 Windows 8操作系统
四、实验记录
1、网络硬件的安装设置(实验中本步骤省略)1)安装网卡
a)把网卡插入计算机的总线插槽,并用螺丝固定好;
b)若非即插即用网卡,则手工设置网卡的IRQ、I/O基址等跳线; c)在Windows中安装网卡驱动程序。2)连接网线
把双绞线的接头的一端插入计算机中的网卡上,另一端插入集线器或交换机的任意一个接口。
2、软件的安装设置
在网上邻居图标上单击右键打开属性窗口。
1)添加网络通讯协议——在配置标签中增加“TCP/IP”协议;
2)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DNS地址等(由于试验中使用的本机采用的是学校的自动获取IP导致的方式,故而此处并没有进行手动设定);
3)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在配置标签中增加“Microsoft 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4)确认并退出,重新启动系统。
3、资源共享 右击“允许别人访问的目录或驱动器”,选择“共享”,在共享标签中选中“在网络上共享本文件夹”复选框,并在“共享为”后面输入共享名;选中“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夹”复选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以上三步做完后,其他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邻居访问你的共享资源了。相互之间传送文件及删除文件以验证可以资源共享和权限。
在cmd命令窗口中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自己的IP地址以便于进行局域网中的文件共享操作: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五、实验结论及分析
进行以下改动,再重新观察结果:
1、将上面“
2、软件的安装设置”中“1)添加网络通讯协议”中的协议分别用“NetBIOS”和TCP/IP,各自结果如何?
结果:在禁用了NetBIOS之后,出现了局域网中的其他电脑不能通过IP的方式访问本机的共享文件夹的情况;
分析:经查资料发现,之所以在禁用了NetBIOS之后试验中的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不能通过IP的方式访问本机的共享文件夹,是因为试验中使用的这些局域网中的电脑的TCP 445端口(Server MessageBlock,SMB服务)都是关闭的,在开启了TCP 445端口后即使禁用NETBIOS也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文件夹共享。
2、将上面“
2、软件的安装设置”中“3)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中将“Microsoft 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删除,观察是否还能共享资源。
结果:将“Microsoft 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删除后,不能再实现共享。
3、将上面“
3、资源共享”中“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夹”复选框去掉,看看其他用户是否可以删除本机的文件?
结果:将复选框“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夹”去掉后,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不能再删除本机的文件。
六、实验体会
增加或删除协议NETBIOS,然后通过网络邻居观察协议对网络连接的影响,同时通过查找资料对NETBIOS有了些许了解;通过在网络邻居中进行资源共享,进行开放、禁止、有权限的访问等实验,取消共享的方法等,学会了实现局域网文件共享访问的权限控制。
七、评定成绩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实验名称 简单网络协议解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reShark软件,通过监测网络流量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2.掌握TCP、IP、ETHERNET II协议内容。
二、实验内容
1.安装WireShark软件;
2.通过浏览器访问www.xiexiebang.comAME记录,Name是主机别名,Value是主机别名对应的规范主机名,该记录能够向请求主机提供一个主机名对应的规范主机名。
MX记录,Name是邮件服务器别名,Value是邮件服务器别名的规范主机名。通过MX记录,一个公司的邮件服务器和其他服务器可以使用相同的别名 故而,上图的问答是查询主机host。没有权威问答的内容。
2)找到一个有202.117.1.13内容的DNS单元,分析响应过程的分层情况 由图3.3和图3.4可以看到有Authoritative字段,类型为NS,查询到了ip。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4.通过HTTP协议单元分析TCP、IP、ETHERNET II协议数据单元内容 1)找到一个目的地址为202.117.1.13的HTTP单元,分析请求过程中的TCP、IP、ETHERNET II协议数据单元内容 结合ip数据报的格式可得到各项内容为: Version(版本):4 Header Length(首部长度):20bytes Total Length(总长度):413 Identification标识:0x27d6 Flag标志:0x02 Fragment offset片偏移: 0 Time to live:64 Protocol:TCP(6)……
结合TCP报文格式如可知Source Port源端口:4889 Destination Port 目标端口:80 Sequence Number序列号:1 Acknowledgment number确认号:1 保留:000 Nonce:0 CWR:0 ECN :0 URG:0 ACK:1 PSH:1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结合图4.3可知:
目标MAC:杭州Hangzhou_b4:e0:01(38:97:d6:b4:e0:01)源MAC地址:IntelCor_ab:d1:46(因为我的电脑是因特尔酷睿)。……
2)找到一个源地址为202.117.1.13的HTTP单元,分析响应过程中的TCP、IP、ETHERNET II协议数据单元内容
截图已在实验记录中。通过分析数据还可以看到,发过来的数据是一个png图片:
六、实验体会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如何使用WireShark软件,并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的理解,在电脑上实际分析了请求过程和响应过程的分层情况,分析了TCP、IP、ETHERNET II协议单元的数据内容,对于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巩固加深了理解。
七、评定成绩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实验名称 FTP服务器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如何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XP的IIS配置出ftp服务器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ftp站点,并且可以实现在别人的计算机上访问该站点;
2、在一个站点下建立多个子站点(使用虚拟目录实现);
3、在同一个套接字(即ip地址+端口)上建立多个站点(使用加主机头名方法实现);
4、对站点进行安全管理(如ntfs文件权限、浏览权限、帐号的使用、ip地址的设定);
5、对用户进行空间的分配,并能上传和下载文件。
三、实验环境
Windows 8
四、实验记录:
搭建方式:windows自带的IIS服务器。实现过程:
1.所需服务的配置:添加windows功能“FTP服务”、“FTP扩展性”和“IIS管理控制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2.打开IIS管理器添加FTP站点。并按照提示填写信息
填入ip地址,选择“无SSL”,勾选授权”所有用户“允许读、写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点击“完成”。
3.在防火墙中允许ftp服务:
4.添加虚拟目录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为虚拟目录设置权限(添加用户Authenticated Users): 全下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5.登入FTP://115.154.43.246/进入服务器。服务器截图:
可见虚拟目录已经添加: 可以直接访问子站点:
下载文件截图:
上传截图(使用软件leapftp):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实验内容:上图所示。
News子目录的添加再添加一个ftp站点如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可见该站点可以通过ftp.xnow.com(申请到的域名)进行访问。对站点进行安全管理:
在news下设置子站点secret在其属性的安全中设置为访问者不能像其写入数据:
规定访客的浏览权限
5.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如上图所示。
五、实验结论及分析
在此次试验中所创建一个ftp站点可以实现在别人的计算机上被访问;使用虚拟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目录实现在一个站点下建立多个子站点;在同一个套接字(即ip地址+端口)上建立多个站点(使用加主机头名方法实现);对站点进行安全管理(如ntfs文件权限、浏览权限、帐号的使用、ip地址的设定);对用户进行空间的分配,并能成功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六、实验体会
由于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8,故而在使用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XP的IIS配置ftp服务器时,与所给参考资料由些许出入,因此加大了本次实验的难度,且在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功能时经过多次调试后才得以成功实现。通过本次试验,不仅学会了如何配置ftp服务器,更是提升了个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评定成绩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实验名称 web服务器的搭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的网络组件,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通过实验了解WIN2K中IIS服务器的安装,掌握Web服务器的创建及配置以及访问Web站点。
二、实验内容
配置WIN2K PC成为WEB服务器(IIS 5.0),使用IIS发布WEB站点;在CLIENT PC机(另一台PC机)上使用Internet Explorer访问WEB Server;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三、实验环境 Windows8系统
四、实验记录
1.添加所需windows功能:HTTP激活、web管理工具
2.打开IIS管理器添加网站。并按照提示填写信息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主要填写ip地址和物理路径。3.启用站点目录。
4.登入web服务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下载文件截图:
上传文件截图: 上图所示
建立多站点,如下图,选择另外一个ip进行站点的添加:
右键已经建立的网站,点击添加虚拟目录: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在同一个套接字(即ip地址+端口)上建立多个站点(使用加主机头名方法实现)主机名为申请的域名,DNS解析过程略过
对站点进行安全管理(如ntfs文件权限、浏览权限、帐号的使用、ip地址的设定)
通过cmd命令行将share文件所在的D盘转换成NTFS格式:
五、实验结论及分析
在windows8系统上配置WIN2K PC成为WEB服务器(IIS 5.0)成功,使用IIS发布WEB站点并在CLIENT PC机(另一台PC机)上使用Internet Explorer访问了WEB Server实现了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
六、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如何使用WireShark软件,并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的理解,在电脑上实际分析了请求过程和响应过程的分层情况,分析了TCP、IP、ETHERNET II协议单元的数据内容,对于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巩固加深了理解。
七、评定成绩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独立的计算机,用传输介质和连网设备连接起来进行通信,用完善的软件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
3、广域网与计算机通信网的区别:1)广域网一般是将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利用计算机通信网进行互连,所覆盖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说广域网是LAN或者MAN的延伸;2)广域网与局域网的重大区别是广域网必须运行网络层协议解决寻由问题;3)广域网提供数据资源、软件资源、计算机资源共享,计算机通信网不提供这些资源共享,只为广域网提供通信资源共享;4)广域网的产权属于建造者本身,计算机通信网的产权属于通信网公司,前者通过付费的方式利用后者的通信资源;5)计算机通信网由于距离远,造价昂贵,在我国都是由国家或元占有时间的倒数。
16、数据传输中产生差错的原因:1)独立型差错;2)突发型差错。
17、基带传输:即数字传输,是指对基带信号不加调制而直接在线路上进行传输,它将占用线路的全部带宽,也称数字基带传输。
18、光纤的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是光纤的主要特性,决定了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和最大传输带宽。
19、光纤的分类:按照折射率分布有均匀光纤和非均匀光纤,按照传输的总模数,光纤通常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0、光纤的主要特点: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重量轻、中继距离长等。、21、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3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其中使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有: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包交换)。
22、电路交换的特点:线路利用率低、电路交换时延小、提供通特码、差分曼彻斯特码、AMI码和HDB3码。
39、主要的调制技术有:ASK、QAM、PSK40、将所要传递的频率较低的信号“附加”在高频信号上发送出去叫做调制;把载波所携带的信号取出来,得到原来的信息叫做解调。
41、正交幅度调制(QAM):采用4个相位,两个幅值进行调制,则每波特运载二进制数据位3位。
42、脉码调制(PCM)的原理:以采样原理为基础,再进行量化和编码。
43、简述SDH与PDH技术相比的优点:1)具有统一的比特率;2)较强的网管能力;3)具有自愈保护环;4)SDH中采用字节复接技术;5)SDH设备能容纳各种新的业务信号;6)由于SDH网络大都采用自愈环的网络结构,因此可靠性高、业务恢复时间短、经济性好,十分适应现代传输网的发展趋势;7)SDH具有各种可上各站点的用户的方法。
58、CSMA/CD方法的具体过程:1)任何站点不发送就静止,需要发送就侦听;2)侦听到链路忙,则继续侦听,直到链路空闲就等待一个时隙即开始发送;3)边发送边侦听,若没有检测到冲突发生就继续发送,发送完毕则静止;4)若检测到冲突发生,则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出4B~6B的拥塞信号加强冲突,通知各站点冲突已发生,以避免其他站点贸然发送而浪费信道容量;5)发送拥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发送竞争发送;6)如果发现超过16次冲突就证明是链路出现故障,则放弃竞争重发,报告高层处理。
59、CSMA协议的后退算法中,若冲突次数超过16次,则说明不是竞争的主机过多,就是设备或线路出现故障,报告上层处理。60、MAC地址固化在网卡的ROM中,网卡装入PC后,就代表这台PC的身份,就是一个网站的标识,最优性。
76、掌握路由算法的最短路径算法。P16177、RIP属于距离矢量路由算法。78、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五个步骤:1)发现其邻居路由器(节点)网络地址;2)测量线路费用;3)组装链路状态分组;4)链路状态分组的分配;5)计算新的路径 79、路由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静态路由算法:1)最短路径算法;2扩散法。动态路由算法:1)距离向量路由算法;2)链路状态路由算法。80、拥塞控制对通信子网的全局的吞吐量进行控制,它将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路由器及路由器中的存储转发处理过程,以及其他所有将导致削弱通信子网负荷能力的因素。
81、分子网和子网掩码的方法: 82、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的应用程序。FTP协议负责文件传输,而Gopher是一种因特网中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信息检索系统。
101、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作为一种网络管理协议,详细定义了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方便管理人员监控网络性能、定位于解决网络故障。、102、ATM网信元长度固定为53B,其中ATM的信元头所占字节数为5。
103、网络系统安全主要要求: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身份认证;5)不可抵赖性;6)授权和访问控制。
104、按照信息安全分层理论,由下到下,可以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人员安全管理。
105、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
106、防火墙的实现技术主要有3类:包括滤防火墙、应用级网关、跨区域的大电信公司出资营造,产权属于营造者,如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6)在技术上,广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由多个节点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和长距离的光缆组成,为了提供多条转发链路而保证网络的可靠性,节点交换机之间都是网状型的点对点连接,通过节点交换机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7)计算机通信网的连接节点交换机的链路必须都是高速链路,提供足够的带宽以支持爆炸式增长的网络通信量。
4、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网状型。
5、网络型结构全连接时连接线数目的计算公式:S=N(N-1)/2,其中N为节点数。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以太网、FDDI、WLAN(无线局域网)、令牌环网。
7、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其英文成为IEE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单工通信:两通信终端间只能由一方将数据传输给另一方,即一方只能为发送端,另一方只能为接收端。
9、半双工通信:两通信终端可以互传信息,即都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但任一方都不能在同一时间既发送又接收,只能在同一时间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
10、全双工通信:即两通信终端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传输。
11、全功传输为什么需要采用四线制线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只能进行单工数字通信或半双工数字通信,要进行全双工数字通信,一般需要两条物理线路。由于电信号在有线传输时要求形成回路方可传输信号,所以一条传输线路通常由两条电线组成,称为二线制线路。则双工传输就需要4条线组成两条物理线路,称为四线制线路。
12、数据率(又称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数据的平均比特数,或指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单位为每秒为(bit/s),它反映了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是一段时间的平均值。
13、有效频带:数字脉冲的带宽为无穷大,但信号的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0~4/T的相对较窄的频带里,这个频带称为有效频带,也就是常说的带宽。
14、最大数据传输率的计算公式:C=2Blog2N,其中B为带宽,N为离散信号个数(或电平个数)。例如:在带宽为10MHZ的理想信道上,如果使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计算每秒钟最多能发送多少字节。若考虑到传输中各种噪音存在,则使用香农公式:C=2Blog2(1+S/N),例如,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道比S/N为2047的8kHZ带宽的信道传送,计算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15、波特率:每秒传送信息位的数量,它是所传送代码的最短码明电路。
23、分组交换网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交换:数据报传输方式和虚电路传输方式。
24、分组交换的特点:1)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2)能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节点电路利用率高;3)可在不同速率的通信终端之间传输数据;4)传输数据有一定时延;5)适宜传输短报文;6)经济性能好。
25、分组数据经过通信网络到达终点有两种交换方法:数据报传输和虚电路传输。
26、在长途通信中,一些高容量的同轴电缆、地面微波、卫星设施以及光缆等传输介质,可利用的带宽有限,为了高效合理的利用资源,通常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使多路数据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
27、FDM:把线路或空间的通频带分为多个频段,将其分配给多个不同的用户,每个用户的数据通过分配给它的子频段(信道)进行传输。
28、多路复用技术通常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29、E1标准中数据传输率的计算方法:例1:E1标准中的TDM每帧分为32个时隙,每个时隙8位,PCM的采样频率为8000HZ,计算E1标准的数据传输速率?256×8000=2.048Mbit/s例2:CCITT定义的T1标准中,每帧包含24路话路,每个话路占8位,每帧附加一位同步位,PCM的采样频率为8000 HZ,计算T1标准的数据传输速率?193×8000=1.544Mbit/s30、正交性:是指任何两个时隙序列中的对称的0和1相同的和不同的对数都必须是相同的。
31、我国在通信领域取得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是TD-SCDMA。
32、计算机网络协议包括语法、语义、和同步等三个要素。
33、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所建立的标准、规则、或预定。协议有文字的和程序代码两种形式。
34、OSI模型共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5、OSI/RM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层的好处:1)能够把复杂问题分层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使得易于解决;2)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3)易于维护;4)提高程序设计效率;5)。使协议的标准化易于实现;6)容易解决通信的异构性问题。
36、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在OSI中层与层间服务原语可以分为四类:请示、指示、响应和确认。
37、物理层定义了计算机设备与传输介质之间的接口特性,包括四个方面: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38、常用四种数据编码:曼彻斯灵活组网的设备。
44、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了哪3种办法来实现可靠的传输:1)为肯定应答,接收站对收到的帧校验无误后送回肯定应答信号(ACK),发送站收到肯定应答信号后即知道该帧传输成功;2)否定应答重发,接收站收到一个帧后,经校验发现有错误则送回一个否定应答信号(NAK),发送站必须重新发送该帧;3)是超时重发,发送站在发出一些帧后开始计时,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关于该帧的应答信号则认为是帧丢失,即执行超时重发。
45、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发送、接收、校验和应答。
46、数据链路层分成帧的方法:1)带填充字符的首尾界符法;2)带填充位的首尾标志法,它用01111110作为一帧的开始或结束标志,为避免在数据中出现帧边界符,发送方数据链路层若在数据中遇到5个连续的1时,自动在其后填充一个0到输出位流中,当接收方看到5个连续的1后面跟一个0时,自动删去此0。
47、链路管理: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交换控制信息,来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
48、流量控制技术中有三种ARQ,它们分别是停止等待ARQ、后退N帧ARQ和选择性ARQ。
49、CRC码的计算方法,(图)P94 50、HDLC协议中站的三种类型:主站负责控制整个数据链路,它发出的帧叫命令,受它控制的帧叫次站,也称从站,次站发站的帧叫响应,复合站具有主站和从站的功能,也称组合站。
51、画出HDLC协议的帧格式,注明各字段所占字节数。(图)P96
52、HDLC协议定义了哪几类帧:1)信息帧;2)监控帧;3)无编号帧。
53、HDLC公有三种操作模式:即正常响应模式NRM、异步响应模式ARM和异步平衡模式ABM,,其中ARM操作模式适用于对称结构和点对点链路结构,其特点是:次站不必等待主站询问即可发送信息,每次传输一帧或多帧。
54、PPP:点对点协议,是继HDLC协议之后开发的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PPP的用途很广,任何用户站在通过Modem拨号上网访问ISP,或者是通过DDN专线上网时,都要执行PPP协议。
55、局域网参考模型相当于OSI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数据链路层又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56、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向上提供的四种不同类型服务:1)操作类型1(LLC1),是不确认的无连接服务,也就是数据报服务;2)操作类型2(LLC2),是面向连接的服务,相当于虚电路服务;3)操作类型3(LLC3),是带确认的无连接服务,用于传送某些非常重要且时间性较强的信息;4)操作类型4(LLC4),是高速传送服务。
57、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将传输介质的信道有效地分配给网现在全球通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即6B)。61、IEEE802协议标准中,常用的802.3表示CSMA/CD以太网的MAC子层及其物理层的规范;802.4表示令牌总线网的MAC子层及其物理层的规范。
62、100BASE-T:它可以利用4个Hub,每个Hub有8个或16个RJ-45端口,每个端口可以用100m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一台计算机,构成星型拓扑,使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传输距离为200m,两个Hub之间又可以利用100mUTP互联以扩展网络直径。
63、千兆以太网虽然在百兆网的基础上提高了网络传输能力,但仍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64、IEEE802.3u有3种具体标准:以太网100BASE-TX和100BASE-T4采用UDP,100BASE-FX采用的通信介质为光纤。
65、万兆以太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只使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以太网的半双工的广播方式。
66、VLAN:是指虚拟局域网,是将分布在多个物理局域网中的网站(计算机)进行逻辑组合成为一个广播域。
67、VLAN的划分方法:1)基于端口的VLAN;2)基于MAC的地址VLAN;3)基于子网的VLAN;4)基于用户的VLAN;5)基于组播的VLAN。
68、无限局域网的优点:1)移动性;2)可靠性;3)低成本;4)工作效率高。
69、CCK调制中,对于一对有两个元素组成的等长序列,如果对应位中相同码的个数和不相同码的个数相等,则这两个序列就是补偿码序列。
70、OFDM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是指:每个子载波的周期在一个OFDM符号周期内都与其他子载波保持整倍数的关系,每个子载波与相邻子载波正好相差1个周期。
71、直接序列扩频是用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扩展发送信号的频谱,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在微波应用中,直接序列扩频的收发过程要求经过3次调制解调。直接序列的扩频技术的关键是不同初始位的“0”或“1”都可以用不同的扩频码来表示,方法是对输入信号和伪随机比特流进行异或运算。72、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1)直接序列扩频工作方式,或称直扩方式;2)跳变频率工作方式,或称跳频方式;3)跳变时间工作方式,或称跳时方式;4)宽带线性调频工作方式,或称Chirp方式。
73、无线局域网协议为802.11。74、网络层应当提供的功能:1)寻由;2)提供网络层数据单元;3)保证服务参数;4)多路复用;5)差错控制;6)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75、路由算法的要求:1)正确性;2)简单性;3)可靠性;4)稳定性;5)健壮性;6)公平性;7)255.255.255.083、网络号的计算方法:
84、ICMP报文不是独立的报文,而是封装在IP数据包中。
85、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隧道技术,另一种是双协议站技术。
86、目前使用最多内部网关协议(IGP)有两种分别是RIP和OSPF。RIP允许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最多为15。
87、IPSec可以提供的安全服务:私有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无重复性。
88、VPN:是指将不同物理位置上的专用的企业网络等,通过因特性,利用隧道技术建立一条点到点的虚拟专线,使得专用网中的两台主机实现快捷安全的通信。
89、网络隧道:是VPN的关键技术,就是利用一种网络协议传输另一种网络协议的数据,该技术实际上涉及到3种网络协议:即网络隧道协议、隧道协议下面的承载协议和隧道协议所承载的被承载协议。
89、常用的熟知端口: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终端协议);SM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DNS(域名系统);TFTP(普通文件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trap)(简单网络管理协陷阱)。
90、TCP的特性:TCP是传输层面向连接的协议,可以在各种网络之间建立全双工的虚电路连接,实现无乱序、无丢失和无重复的数据传输,它采取了三次握手、两次确认的有效技术,做到了非常可靠。
91、TCP根据接收方当前能够接收的最大字节数来控制对方的发送量,所以接收方的窗口又称为通知窗口。
92、TCP的差错控制能够对报文的差错、丢失和乱序作出正确的控制,使用的方法就是校验、超时重传和确认。
93、TCP的拥塞控制采用了一整套拥塞避免的算法,这就是慢开始、加法增大、乘法减小,这是1999年因特网建议标准RFC2581所定义的。
94、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劣可以用可靠性、时延、时延抖动和带宽等四个技术要求来衡量。95、流量整型:是指在服务器端或主机端调节数据发送的平均速率,不是在客户端对数据流量进行平滑处理。
96、MPLS协议是实现Qos保证的关键技术。
97、域名系统DNS数据库的结构是一个倒置的树型结构。
98、中国的顶级域名为.cn;美国的顶级域名为.us;教育机构的顶级域名为.edu;政府部门的顶级域名为.gov。
99、邮件服务器主要采用SMTP协议来发送邮件,采用POP3协议接收邮件、若要传输二进制数据或文件,则要采用MINE协议。100、TELNET协议的功能是远程登录到因特网上任意一台主机,并像在本地一样地运行该主机上
状态检测防火墙。
107、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任务:1)监视、分析网络用户及系统活动;2)识别已知的进攻行为、做出反应,并报警;3)对系统本身构造和安全弱点的检查和审计;4)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5)检测和评估重要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6)审计、跟踪和管理操作系统的运行,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108、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探测器、分析器和用户接口组成。109、主要网络设备的功能: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其功能是根据数据帧的MAC地址进行存储、过滤和转发,主要目的是在连接的网络间提供透明的通信。网桥能够通过自学习功能,建立自己每个端口上的地址选择表,根据地址选择表实现过滤和转发,控制广播。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针对TCP/IP网络来讲,利用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园区网络的互联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性。
110、网桥的具体功能:1)存储和过滤;2)定制过滤;3)网桥可以连接两个以上的LAN;4)特定安全选择;5)服务分级;6)维护自己的地址选择表。
111、报文鉴别:是一个过程,它使得通信的接收方能够验证所收到的报文的真伪。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5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缺点:
1、主机负荷较重,既要承担通信工作,又要承担数据处理,主机效
率低。
2、通信线路利用率低。
3、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使用的部分技术对以后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影响深刻。
1、多点通信线路
——就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串接多个终端。
2、终端集中器和前端处理机。
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通信控制处理机(CPP)负责网上各主机间的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由它们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或骨架层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主机负责数据处理,它们组成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外层。两者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两成网络。
将通信子网的规模扩大,使之变为社会公有的数据通信网。是计算机网络概念最全,设备最多的形式。
第二代网络根据应用目的可分为三种类型
三、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
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第三代网络,依据标准化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
1、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2、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网络向标准化发展的需要,TC97(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委员会)下属的SC16(开放系统互联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缩写为ISO/OSI。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定义: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再配有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与终端分时系统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代码:BT122142
总 学 时:40(讲授32,实验8)学分:2.5 适用专业:10级通信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后续课程:数据通信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通信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本理论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的先导课程。
本课程在把握教学对象对理论知识“必要、适度、够用”的原则下,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所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知识;全面阐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涉及的各项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为后继的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网络操作系统、组网技术与工程、网络运行管理以及网络应用等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数据通信原理与实现技术;网络体系结构论述;局域网、广域网原理;网络互联原理与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运行管理;网络计算及应用环境;网络安全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据通信原理与实现技术;
2、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3、正确理解局域网、广域网原理;
4、正确理解网络互联原理与技术;
5、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运行管理技术;
6、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容。
三、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OSI/RM、TCP/IP、局域网技术以及无线网络技术。教学难点:TCP/IP、局域网技术以及无线网络技术。
四、课程的教学条件与建议
教学条件: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
教学建议:教师应该非常熟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知识,熟悉TCP/IP协议模型,熟悉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设计与注意事情,在教学中应该逐步向学生讲授设计的理念以及网络通信工程中应该如何运用学的技术。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课:如何学好计算机网络通信系列课程(1课时)
1、绪论(1课时)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2、数据通信技术基础(4课时)
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和传输速率,数据复用技术和交换技术,模拟、数字数据和信号之间的转换,差错控制编码。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课时)
掌握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物理层和数据链层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4、计算机局域网(5课时)
掌握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具体内涵,以太网工作原理及组网方法,交换式以太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的功能和实现技术。
5、城域网与广域网(3课时)
掌握FDDI的特点和编码方式,帧中继业务与几种传输业务的比较,B-ISDN交换网的网络结构与参考模型。
6、TCP/IP协议基础(6课时)
掌握TCP/IP协议体系的基本概念,TCP/IP协议模型中各个层次包含的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7、因特网(2课时)
掌握因特网的关键技术、因特网的特点、因特网的体系结构以及因特网的接入技术。
8、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3课时)
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及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基本知识。
9、网络安全(3课时)
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黑客工具的攻击方法及其抵御方法、计算机的远程攻击及网络病毒的防治。
六、实践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双绞线的制作(2课时)
2、VLAN的理解实践(2课时)
3、IP地址划分实验(2课时)
4、设备认知及连接实验(2课时)
七、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讲授和正确理解。
2、注重对网络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和解决;
3、对学习效果的判定主要以完成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准确及深入理解的程度为依据。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书面考试(主要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理解和分析问题)为主。平时作业占课程成绩的10%。实验占20%,课程结束集中考核70%.九、教材与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刑彦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参考书目:《CCNA1网络基础》 Wendell Odom Tom Knott 著 2008
十、说明
编写本大纲主要依据是关于高职生非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网络与通信的要求来编写的。
编写部门:电子信息工程系执 笔 人:韦远雄 编写日期:2011-9-13
审核部门: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英文)Computer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二)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三)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四)学时、学分
1.课程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3.5学分 2.实验学时与学分:18学时,0.5学分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能够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地对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和管理,通过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加强对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原理的理解,形成对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的整体认识。
(二)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基本原理;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 概述(理解)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作用; 因特网:概述、组成;
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性能指标和非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和五层协议;
物理层(理解)
物理层基本概念:物理层作用、物理层主要任务;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信道; 常用传输媒体: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数字传输系统:脉码调制PCM体制、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宽带接入技术:xDSL技术、HFC网和FTTx技术。数据链路层(理解)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和帧、三个基本问题; 数据链路层:点对点信道、PPP协议; 数据链路层:广播信道、CSMA/CD协议;
以太网基本概念:拓扑结构、信道利用率、MAC层; 以太网扩展:在物理层扩展、在数据链路层扩展;
高速以太网:100BASE-T以太网、吉比特以太网、10G比特以太网。4 网络层(重点掌握)
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网际协议IP:虚拟互联网、IP地址分类、IP地址与MAC地址、ARP与RARP、IP数据报格式、IP分组转发流程;
子网划分和构造超网:划分子网、子网划分后IP分组转发流程、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
ICMP协议:分类、应用举例;
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基本概念、RIP、OSPF、BGP、路由器; IP多播:基本概念、局域网上硬件多播、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5 运输层(掌握)
概述:进程之间通信、TCP与UDP、端口;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概述、UDP首部格式; 传输控制协议TCP:主要特点、TCP连接;
可靠传输工作原理:停止等待协议、连续ARQ协议;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TCP可靠传输实现的工作原理: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超时重传、选择确认SACK;
TCP流量控制: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传输效率 TCP拥塞控制:基本原理、方法、RED;
TCP运输连接管理:连接建立、连接释放、有限状态机。6 应用层(了解)
域名系统DNS服务; FTP服务; WWW服务; TELNET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二)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基本原理;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工作原理。
四、考核方式与评定标准
(一)考核方式:以试卷形式考试
(二)评分标准
五、教材(指导书)、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谢希仁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