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限内重大和限制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规定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权限内重大和限制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规定
为了规范本委行政许可程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实施行政许可配套制度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行政许可内容
权限内重大和限制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企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核准)。
二、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
三、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予核准。
四、行政许可条件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
业准入标准、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四)地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五、申请材料
业务事项名称:权限内重大和限制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企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核准)。
所需材料(一式二份):
(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资源利用规划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按权限核准,由投资主体向项目所在地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申请报告。属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属省发改委核准的,由所在地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中央在黔企业和省管企业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二)申请报告附件
1、依法应当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出具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
2、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4、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项目,应出具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对节能分析篇(章)的评估意见; 5.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材料;
6、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属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应符合矿区总体规划(储量1亿吨及以上),提交矿井开采方案批文、项目法人组建方案、矿井安全预评价报告、矿区范围划定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文、招标方案、矿井供水供电手续、银行贷款承诺函等。
----属火电项目的,应提交电厂技术方案审查意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源工程流域规划的审批意见、取水许可预申请批文及从公共安全角度对水源工程的技术审查意见、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公路部门对大件运输公路改建设计方案的意见、招标方案、银行贷款承诺函等。----属水电项目的,应提交取得水能资源开发权的有关材料、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流域开发规划的审批意见、取水许可预申请批文及从公共安全角度对工程的技术审查意见、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电站技术方案审查意见、项目法人组建方案、移民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库淹没及工程永久占地移民安置规划审查意见及地方人民政府承诺函、招标方案、银行贷款承诺函等。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提交经卫生行政许可部门审核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在自然疫源地兴建大型项目的,应提交卫生部门的相关评价报告等。
六、申请表格(格式文本)
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省发展改革委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申请书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与申请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七、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机关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八、行政许可决定机关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九、行政许可程序
(一)申报材料审查
本委实行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制度。申请人向本委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其申请材料由委办公室统一接收。委办公室填写《行政许可工作流程表》,连同申请材料一起转主办处室。主办处室对收到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请材料是否齐全、规范、合法;
2、项目是否已经完成了应履行的批准手续。
申请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主办处室当场或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经审查,申请材料满足条件的,委办公室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并注明日期,加盖本委行政许可专用章。
经审查,申请事项不需要取得许可的,应当立即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事项不属于本委职权范围内的,委办公室应出具《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加盖本委行政许可专用章,注明日期,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申请内容审查
1、审核。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主办处室提出“同意”的审核意见;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主办处室提出“不同意”的审核意见。主办处室承办人和责任人在《行政许可工作流程表》上签字后连同所有材料转协办处室复审。如该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书面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应依法举行听证。
2、复审。协办处室对材料进行复审。同意主办处室意见的,签字后与申请材料一并转主办处室。不同意主办处室意见的,应与主办处室沟通情况、交换意见,提出复审意见及理由,签字后转主办处室。
3、审定。委分管领导根据审核标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定,提出意见,在《行政许可工作流程表》上签字,连同申请材料一起转主办处室。
(三)决定
审查结束后,主办处室根据审查结果制作行政许可决定有关文件;不予核准的,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十、行政许可时限
本行政许可决定时限为20个工作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计时。如20个工作日不能作出决定的,由委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个工作日,延长期限的理由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所需时间应书面告知申请人。
十一、行政许可证件及有效期限
核准文件。自核准之日起两年。
十二、行政许可的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核准文件办理相关手续。
十三、行政许可收费
无。
十四、行政许可年审或年检
无。
十五、行政许可信息公开
行政许可事项办结完毕,主办处室应及时将该行政许可决定书电子文档交委办公室上网公布。
十六、档案管理
主办处室应指派专人负责对所办行政许可事项材料进行归卷,制作案卷夹,列明卷内材料目录清单,包括本行政许可涉及的所有材料。完结后立即送委办公室统一归档。
第二篇:不使用政府投资的城建类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内)
不使用政府投资的城建类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内)
设定依据
许可条件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1、项目申请报告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依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
委令第19号,第5条)
2、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3、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项目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5、地区布局合理;
6、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
7、未影响我国经济安全;
8、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
9、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10、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第2-10项内容依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第18条);
11、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实行资质管理的,应提供资质证明文件。(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第9条);
12、项目申报单位具有承担相应项目建设的能力。
许可收费
许可时限 本许可事项不收费
1、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其中内资房地产项目由我委与市建委共同办理,办理时限45
个工作日)。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2、项目核准机关委托咨询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评议,以及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申请材料目录
1、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5份。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
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
3、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以上依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第5、6、8条)
5、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交通流量评价通过的意见;
6、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实行资质管理的,应提供资质证明文件;
7、中外合营项目,合营各方签署的合作意向书;
8、需要经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初审的,由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出具关于项目核准的初审意见;
9、其他应提交的材料。
许可决定
1、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同意核准的项目,项目核准机关应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项目核准
文件,通知申请人领取。
2、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项目核准机关出具不予核准决定书,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并将申请材料退申请人。
该项许可申请书示范文本,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并颁发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
第三篇: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信息来源:省政府文件 发布时间:2015-6-6 阅读:114次
分享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规范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及其监督管理等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投资项目,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企业使用自筹资金、国内银行贷款等非政府性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四条 企业投资项目根据相应规定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
符合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和《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规定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
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和《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所列范围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除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另有规定外,均实行备案制。
第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和备案。
第二章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
第六条 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法人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和《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申请核准:
(一)应由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县(市)核准的,由项目法人单位报项目所在地
发展改革部门核准;
(二)应由省核准的,由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延边州所属项目,由州发展改革委初审并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
(三)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国务院核准的,由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四)中央在吉林省企业、省属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应由省核准的,由项目法人单位直接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
第七条 《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其中国家核准的项目,应由具备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八条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法人单位及项目概况;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四)节能方案分析;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七)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其中,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应进行安全评价的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
(八)社会影响分析和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九)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的项目,应依照示范文本编制。
第十条 项目法人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附送有相应管理权限的部门出具的文件,并对所有申报材料及文件的真实性负责:
(一)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或中央在吉林省企业、省属管理的企业出具的项目核准的请示文件(含初审意见);
(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三)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挂牌出让合同、土地证等;
(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五)节能审查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需出具的备案文件;(七)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提交的文件。
第十一条 发展改革部门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审查,一般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评估。接受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应在发展改革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按国家有关规定需征求行业部门意见的,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查的同时,应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
对于可能会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议,也可以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二条 发展改革部门及受发展改革部门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主要根据以下条件对项目进行审查和评估:
(一)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二)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地区布局合理;
(四)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五)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六)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应审查的事项。
发展改革部门在对项目进行核准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的招标事项同时进行核准。
第十三条 发展改革部门应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2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做出核准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及时书面通知项目法人单位,说明延期理由。
对需要委托咨询评估、征求行业部门意见、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评议的项目,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四条 发展改革部门对同意核准的项目,出具项目核准文件;对不同意核准的项目,出具不予核准文件,并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
第十五条 对应报发展改革部门核准而未申报的项目,或者虽然申报但未经核准的项目,负有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乡规划、质量监督、水资源、消防、人防、证券监管、外汇管理、设备进口、税收减免、安全生产等管理监督职责的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第三章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
第十六条 国家明确要求由省备案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企业投资其他项目的备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单位在向省发展改革委申请项目备案时应附送以下材料,并对所有
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或中央在吉林省企业、省属管理的企业出具的项目备案请示文件(含初审意见);
(二)《吉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一式二份);(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
第十八条 第十七条第一款要求的备案请示文件(含初审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二)项目名称;
(三)项目的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四)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五)项目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分析。
第十九条 发展改革部门主要根据以下条件对项目进行审查:(一)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二)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三)符合行业准入标准;(四)符合项目备案范围;
(五)符合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有关要求。
第二十条 发展改革部门对同意备案的项目,应在受理备案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出具项目备案文件;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项目,应在收到备案申报材料1个工作日内告知。
第二十一条 发展改革部门出具项目备案文件后,负有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乡规划、节能审查、质量监督、水资源、消防、人防、证券监管、外汇管理、设备进口、税收减免、安全生产等管理监督职责的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按照职能分工,依据备案文件
依法独立进行审查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文件有效期均为2年,自核准、备案文件出具之日起计算。
项目在核准或备案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法人单位应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核准或备案的投资主管部门申请延期。发展改革部门应在文件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
项目在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向原核准或备案的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延期的,项目核准、备案文件自动失效。
第二十三条 已经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向项目原核准或备案的发展改革部门申请调整: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化;(二)投资方或股权发生变化;(三)主要建设内容发生变化;
(四)核准项目的生产规模发生变化或建筑面积变化幅度超过5%以上;
(五)核准项目总投资额变化幅度超出原核准投资额20%及以上,备案项目总投资额变化幅度超出原备案投资额30%及以上;
(六)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需要变更的其他情况。项目调整程序和期限比照项目核准或备案的相关规定执行。
已经核准或备案项目如撤销或终止,项目法人单位应及时向原核准或备案的发展改革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发展改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工程咨询单位及其人员,在评估过程中违反职业道德,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应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六条 发展改革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监管。项目法人单位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核准和备案文件的,发展改革部门应依法撤销对该项目的核准或备案;对未取得核准或备案文件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未按核准、备案文件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应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项目法人单位对发展改革部门做出的不予核准和备案决定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社会组织利用非政府性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九条 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县(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关于印发<吉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版)>的通知》(吉发改投资)〔2012〕40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外商投资项目下方核准权限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外商投资项目下方核准权限工作的通知 发改外资〔2010〕9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精神,现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权限下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下放核准权限。原由我委核准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包括增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之外,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核准。
二、严格项目管理。核准权限下放后,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内容、条件、程序等仍按照《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2号)规定执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类项目核准权限暂不下放;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项目核准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外商投资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及盲目重复类项目建设。
四、简化项目核准程序。各级发展改革委在规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落实各项项目核准条件的同时,要主动简化核准程序,缩短核准时间,增强核准透明度,已核准项目原则上应通过不同方式向社会公开。
五、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各级发展改革委要以此次核准权限下放为契机,引导规范开发区健康发展,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要求,促进外商投资项目向开发区集聚,提高投资便利化,加大外商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六、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各级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外资形势和趋势分析,关注热点和重点问题,及时帮助外商协调解决困难,重大问题及时向我委反映。
各级发展改革委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创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五月四日
第五篇: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2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2号
2017-3-8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7年4月8日起施行。
主任:何立峰 2017年3月8日
相关附件: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pdf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实现便利、高效服务和有效管理,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企业使用自己筹措资金的项目,以及使用自己筹措的资金并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等的项目。
项目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的,应在履行核准或备案手续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履行综合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本级政府规定职责分工,对投资项目履行相应管理职责。
第四条 根据项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核准管理或备案管理。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其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由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核准目录》)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项目核准的范围、权限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核准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未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各地区不得擅自调整《核准目录》确定的核准范围和权限。第六条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备案。
各省级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第七条 依据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具 有项目核准权限的行政机关统称项目核准机关。《核准目录》所称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目录》规定由省级政府、地方政府核准的项目,其具体项目核准机关由省级政府确定。
项目核准机关对项目进行的核准是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依据国务院专门规定和省级政府规定具有项目备案权限的行政机关统称项目备案机关。第八条 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应当依法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不得非法干预企业的投资自主权。第九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对项目进行核准或者备案,不得擅自增减审查条件,不得超出办理时限。
第十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遵循便民、高效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开服务指南,列明项目核准的申报材料及所需附件、受理方式、审查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列明项目备案所需信息内容、办理流程等,提高工作透明度,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的监督制度,加强对项目核准、备案行为的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对企业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项目核准、备案、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十二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核准、备案通过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实行网上受理、办理、监管和服务,实现核准、备案过程和结果的可查询、可监督。第十三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
项目通过在线平台申报时,生成作为该项目整个建设周期身份标识的唯一项目代码。项目的审批信息、监管(处罚)信息,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统一汇集至项目代码,并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作为后续监管的基础条件。
第十四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公开与项目有关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公开项目核准、备案等事项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将核准、备案结果予以公开,不得违法违规公开重大工程的关键信息。
第十五条 企业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资源开发、能耗与环境管理等要求,依法履行项目核准或者备案及其他相关手续,并依法办理城乡规划、土地(海域)使用、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等相关手续,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报告相关信息。第十六条 对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实施的项目核准、备案行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二章 项目核准的申请文件
第十七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取得第二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附具的有关文件后,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报送。
第十八条 组织编制和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的项目单位,应当对项目申请报告以及依法应当附具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第十九条 项目申请报告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情况;
(二)拟建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第二十条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主要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由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参照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制定,明确编制内容、深度要求等。第二十一条项目申请报告可以由项目单位自行编写,也可以由项目单位自主委托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项目单位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行业示范文本的要求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工程咨询单位接受委托编制有关文件,应当做到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对其编制的文件负责。
第二十二条 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具以下文件:
(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仅指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
(二)国土资源(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用海)预审意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明确可以不进行用地预审的情形除外);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的其他相关手续。第三章 项目核准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三条 地方企业投资建设应当分别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的项目,可以分别通过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转送项目申请报告。属于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权限的项目,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规定由省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转送的,可以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与其联合报送。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单位、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应当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项目,直接向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并附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企业投资建设应当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按照本条第一、二款规定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新建运输机场项目由相关省级政府直接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二十四条 企业投资建设应当由地方政府核准的项目,应当按照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向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予以受理。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在收到项目申报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单位补充相关文件,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项目申报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项目核准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报材料,都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对于受理的申报材料,书面凭证应注明项目代码,项目单位可以根据项目代码在线查询、监督核准过程和结果。
第二十六条 项目核准机关在正式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需要评估的,应在4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项目核准机关在委托评估时,应当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重点,明确评估时限。
工程咨询机构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工程咨询机构为同一单位、存在控股、管理关系或者负责人为同一人的,该工程咨询机构不得承担该项目的评估工作。工程咨询机构与项目单位存在控股、管理关系或者负责人为同一人的,该工程咨询机构不得承担该项目单位的项目评估工作。
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超过30 个工作日。接受委托的工程咨询机构应当在项目核准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项目情况复杂的,履行批准程序后,可以延长评估时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0 个工作日。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将项目评估报告与核准文件一并存档备查。
评估费用由委托评估的项目核准机关承担,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收取项目单位的任何费用。
第二十七条 项目涉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职责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商请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审查意见。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逾期没有反馈书面审查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二十八条 项目建设可能对公众利益构成重大影响的,项目核准机关在作出核准决定前,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相关部门对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用地(用海)、环境影响、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等事项已经进行实质性审查并出具了相关审批文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可不再就相关内容重复征求公众意见。
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可以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除项目情况特别复杂外,专家评议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0 个工作日。第二十九条 项目核准机关可以根据评估意见、部门意见和公众意见等,要求项目单位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或者对有关情况和文件做进一步澄清、补充。
第三十条 项目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不符合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的,项目核准机关可以不经过委托评估、征求意见等程序,直接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第三十一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在正式受理申报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或向上级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审核意见。项目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本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时限,但延长的时限不得超过40 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项目单位。
项目核准机关需要委托评估或进行专家评议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将咨询评估或专家评议所需时间书面告知项目单位。
第三十二条 项目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对项目予以核准并向项目单位出具项目核准文件。项目不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出具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并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
属于国务院核准权限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向项目单位出具项目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
项目核准机关出具项目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应当抄送同级行业管理、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水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节能审查等相关部门和下级机关。
第三十三条 项目核准文件和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的格式文本,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四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制定内部工作规则,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核准工作效率。第四章 项目核准的审查及效力
第三十五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
(二)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
(三)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四)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制定审查工作细则,明确审查具体内容、审查标准、审查要点、注意事项及不当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等。第三十六条 除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要求提供的项目申请报告附送文件之外,项目单位还应在开工前依法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 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单位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原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原项目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书面决定: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更的;
(二)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的;
(三)项目变更可能对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
(四)需要对项目核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调整的其他重大情形。
第三十八条 项目自核准机关出具项目核准文件或同意项目变更决定2年内未开工建设,需要延期开工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当在2 年期限届满的30 个工作日前,向项目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建设。项目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开工建设的决定,并出具相应文件。
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 年。国家对项目延期开工建设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2 年期限内未开工建设也未按照规定向项目核准机关申请延期的,项目核准文件或同意项目变更决定自动失效。第五章 项目备案
第三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相关信息告知项目备案机关,依法履行投资项目信息告知义务,并遵循诚信和规范原则。第四十条 项目备案机关应当制定项目备案基本信息格式文本,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声明。
项目单位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第四十一条 项目备案机关收到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项目备案信息不完整的,备案机关应当及时以适当方式提醒和指导项目单位补正。
项目备案机关发现项目属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依法应实行核准管理,以及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依法应实施审批管理、不属于本备案机关权限等情形的,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二条 项目备案相关信息通过在线平台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互通共享。项目单位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或者要求备案机关出具。第四十三条 项目备案后,项目法人发生变化,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发生重大变更,或者放弃项目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告知项目备案机关,并修改相关信息。第四十四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单位在开工建设前还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上级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六条 项目核准和备案机关、行业管理、城乡规划(建设)、国家安全、国土(海洋)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审查、金融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审计等部门,应当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依法加强对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目标、技术政策、准入标准及相关环保要求等,对项目进行监管。
城乡规划、国土(海洋)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审查、安全监管、建设、行业管理等部门,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项目进行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监督,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原则,依法独立审贷。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项目以及其他公共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
第四十七条 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通过在线平台登记相关违法违规信息。第四十八条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予以核准,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予以核准的,应依法予以撤销。
第四十九条 各级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的项目核准或备案信息,以及国土(海洋)资源、城乡规划、水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节能审查、安全监管、建设、工商等部门的相关手续办理信息、审批结果信息、监管(处罚)信息,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互通共享。
第五十条 项目单位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项目开工前,项目单位应当登录在线平台报备项目开工基本信息。项目开工后,项目单位应当按在线报备项目建设动态进度基本信息。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单位应当在线报备项目竣工基本信息。
第五十一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相关信息列入项目异常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一)应申请办理项目核准但未依法取得核准文件的;
(二)提供虚假项目核准或备案信息,或者未依法将项目信息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已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未告知备案机关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擅自开工建设的;
(四)不按照批准内容组织实施的;
(五)项目单位未按本办法第五十条规定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等基本信息,或者报送虚假信息的;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单位和部门依纪依法给予处分:
(一)超越法定职权予以核准或备案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予以核准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不予核准的;
(四)擅自增减核准审查条件的,或者以备案名义变相审批、核准的;
(五)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核准决定的;
(六)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十三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以及相关审批手续办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四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以及国土(海洋)资源、城乡规划、水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节能审查、安全监管、建设等部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不履行企业投资监管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五条 企业以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核准、备案的,项目核准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备案,并给予警告。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九条 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遵守国土(海洋)资源、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节能、安全监管、建设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有关审批文件要求的,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理。第六十条 承担项目申请报告编写、评估任务的工程咨询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参与专家评议的专家,在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受项目核准机关委托开展评估或者参与专家评议过程中,违反从业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依法降低或撤销工程咨询单位资格,取消主要责任人员的相关职业资格。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政府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六十二条 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十三条 省级政府和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第六十四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在中国境内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个人投资建设项目参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7 年4月8日起施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1 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