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11:0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

第一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

一、水资源问题及形势分析

1.基本概况

我县所辖河段在丹河口以下,上自陈庄、下至武阁寨,桩号23+875-44+800,长度为20.925公里,平均比降为0.51‰,河道宽度为625-1350米(留村和孝敬)。距沁河和丹河出山口较近,洪水来猛去速、预见期短,流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由五龙口水文站到我县界内为4.2小时,由山路坪水文站到我县界内仅为1.8小时,给防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我县有三处常年靠水险工,共53座工程。(其中留村险工12座,大小岩险工25座,白马沟险工16座),经常受大溜顶冲。

从河段冲淤情况来看,根据多年资料分析,我县所辖的20.925公里河段基本上处于冲淤相间河段。若进一步区分,则小岩以上冲刷的机率较大,以下淤积的机率较大。

我县河段内有滩区的行政村共有15个,共有滩地10633亩,其中:可耕地面积4263亩,农作物有:花生、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瓜果、蔬菜和其它作物。其中:以小麦、花生、玉米为多,由于滩区无人居住,故也无避洪工程。

由于历史上沁河堤防曾多次决口,堤顶宽度不足,堤身较为单薄,不能满足新的堤防标准的要求,我局于2002年对全线20.925公里堤防进行了帮宽,帮宽后堤顶宽度为12米,边坡1:3。

2.水资源问题及形势分析

沁河河川水资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多年平均降水量617mm,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倍(黄河1956~1979年24年系列平均降水量为476mm)。小董站多年平均河川水资源量为17.19亿m3(1951~1996年平均值),流域平均径流深133mm,为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的1.73倍,为汾河多年平均径流深53mm的2.5倍,为伊洛河多年平均径流深189mm的0.7倍,因此沁河河川水资源量较为丰富。沁河河川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和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8月份来水量大,占全年径流量的16.5%~24.2%,1~2月份来水量最小,占全年径流量的2.4%~6.0%。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水资源局的研究成果,沁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每年13.14亿m3。

根据沁河流域16个雨量观测站降水量1961~1984年系列资料,按算术平均值计算全流域降水量均值为617mm,由此推算全流域降水量为83.49亿m3。分析全流域降水量、河川水资源量及地下水资源量,经计算得流域水资源总量为20.91亿m3。流域内现有中、小型水库110座及塘堰2408处。1985年实际供水量0.59亿m3。全流域1985年从河道引水有效灌溉面积为4.15万hm2,实际引水量4.744亿m3。全流域共有电灌站、水轮泵站1386处,这些提水工程1985年实际供水量为0.77亿m3。流域内有配套机电井13181眼,配套功率10.5万kW,1985年提取地下水2.93亿m3。目前沁河流域的用水,主要有农业灌溉、工业、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用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重最大。全流域(含向流域外供水)1985年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总引水量为9.11亿m3,其中地下水2.97亿m3;总耗水7.31亿m3,其中地下水1.91亿m3;回归水量1.8亿m3。总引水量中,农业灌溉用水占82.9%,工业用水占13.3%,人畜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分别占3.0%和0.8%。

沁河下游共有取排水口门和提灌站28座,其中取水口门22处,取水流量约70 m3/s;排水口门2处,排水流量1.72 m3/s;提灌溉站4处,均在沁阳。除12座引水口门因防洪标准低围堵仃用外,其余均正常运用,但由于近几年沁河水量偏枯,引水保证率低,除沁阳局的庙后闸、尚香闸、北孔闸和温县局的亢村闸渠系维护基本完好外,其他涵闸配套渠系破坏严重已没有正常引水能力。

我局所管辖的范围内有三座涵闸,分别为白马沟闸、大小岩闸、留村闸。

白马沟闸位于沁河左堤桩号38+827处,灌溉面积2万亩,始建于1966年,1994年改建。该闸为单孔圆拱直墙式钢筋砼涵洞结构,孔宽1.5 米,高1.7 米。闸身涵洞长42 米,上游铺盖长8米,上游连接段长13米,下游连接段长26.5米,建筑物总长81.5米,闸底板高程108.39 米,堤顶高程116.57 米。设计流量2.5立方米每秒,设计防洪水位114.25 米,校核防洪水位115.75米。此闸自改建以来常年脱河。

大岩闸原为虹吸,始修于1970年,位于博爱县孝敬镇大岩村南,沁河左堤公里桩号31+554处。1992年该闸进行改建,投资53.00万元。改建后的大岩闸为单孔钢筋砼圆拱直墙式涵洞结构,孔宽2.0 米,高1.7 米。闸室涵洞长40 米,闸底板高程111.67 米(黄海),堤顶高程120.07 米。设计流量3.2立方米每秒,设计防洪水位117.96 米。此闸自改建以来常年脱河。

留村闸位于孝敬镇留村西,相应沁左堤桩号25+793处(留村险工5护岸中间段),建于1984年。该闸为两孔钢筋砼涵洞,孔宽1.6 米,高2 米,闸室洞身长48 米,消力池长9米,闸底板114.80米,堤顶高程123.49米,该闸设计流量为5立方米每秒,设计防洪水位120.08米,校核防洪水位121.58米,最高运用水位117.52米,设计灌溉水位115.80米。此闸自改建以来常年脱河。

二、水资源管理现状与需求分析 1.水资源管理现状

博爱河务局下设1个水政监察大队,共有水政监察员5人,其中专职水政监察员3人,兼职水政监察员2人(局长、主管局长)。为全面提高水政人员工作水平,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执法队伍、我局利用各种手段加强执法人员事业心和政治立场教育,并积极参加黄委、河南局、焦作局及地方政府举办的水行政和法律培训班。为了更好的加强管理专门制定了《水政监察大队职责》、《水政监察大队工作纪律》、《水政科科长岗位责任制》、《水政监察员岗位责任制》、《执法办案制度》、《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大案要案请示、报告和备案制度》、《水政监察员学习培训制度》、《水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打造了一个能力强、素质高的水政监察队伍。2.水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1996年实施取水许可制后,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及《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对辖区内的3处取水口(地表水3处)进行了登记,并发放了取水许可证,1999年又组织人员对各取水口引水量进行了重新核定,2000年上级主管部门对我局的留村闸、白马沟闸2处地表取水口进行了取水许可审批,并换发了取水许可证。2004年再次组织人员对取水口进行了调查,重新分析核定了各取水口年取水量,2005年经黄委批准留村闸、白马沟闸2处取水口年取水量700万m3。实施取水许可制以来,焦作河务局每年都按照河南河务局及黄委的有关规定对取水许可证进行年度审验。

留村闸(含大岩闸)和白马沟2个灌区均位于沁河沿线的平原南部区域,灌区以沁河水为主要水源。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灌溉面积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约2.4万亩。灌区内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其次有林果业和其他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莱、瓜类等。灌区主要作物为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农间灌溉主要采用畦灌、漫灌形式。灌区自开灌以来,通过多年来的灌溉,使盐碱地和沙土地得到了改造,粮食作物由原来亩产600公斤增加到950公斤,是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沿沁河区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机井棋布,是博爱县耕作的主要基地,粮食主产区。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区域内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地下水资源已被超量开采。目前,灌区建设了一系列的节水工程,采用深井抽水、水塔蓄水与地埋PVC管网组合进行灌溉。灌溉方式变化较大,区内大部分的耕地由过去的河水渠道灌溉,变为利用井、泵和地埋管道网络取地下水灌溉。虽然在节水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仍挡不住地下水位逐年明显下降的趋势。水井取水深度由过去的5-6m,增加到了现在的16-25m。抽水设备由离心泵换成了潜水泵,水泵出水量减小,每亩耕地浇水用电量增加,约每亩仅电费约16-30元不等。按每年灌区小麦、夏玉米浇5次水计算,每亩年电费高达150元以上。特别是以孝敬镇界沟、赵郭等村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面积约6平方千米,距离沁河约4-5千米。仍在逐渐扩大,地下水位也在逐年急剧下降。前期通过南横河的补源工程,漏斗区地下水位虽有缓解,但解决不了缺水的根本问题。

通过引用沁河水可以有效缓解供水矛盾,保障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平衡利用。目前灌区群众希望能够用上沁河水。一是可以降低以前用水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投入;二是有效阻止地下水漏斗区进一步扩大,抬高地下水位;三是建立人水和谐的用水局面,形成供水用水可持续。但近些年河床下切,沁河来水较小,三座涵闸均无法引水。灌区渠系工程经过40多年的运行,由于工程超期服役,渠系建筑物老化、损坏很严重,大部分渠道现已不再使用。因此抓好引沁供水工作十分重要,也很紧迫。

博爱沁河河务局

第二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县所辖河段在丹河口以下,上自陈庄、下至武阁寨,桩号23+875-44+800,长度为20.925公里,平均比降为0.51‰,河道宽度为625-1350米(留村和孝敬),距沁河和丹河出山口较近,洪水来猛去速、预见期短,流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由五龙口水文站到我县界内为4.2小时,由山路坪水文站到我县界内仅为1.8小时,给防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我县有三处常年靠水险工,共53座工程。(其中留村险工12座,大小岩险工25座,白马沟险工16座),经常受大溜顶冲。

从河段冲淤情况来看,根据多年资料分析,我县所辖的20.925公里河段基本上处于冲淤相间河段。若进一步区分,则小岩以上冲刷的机率较大,以下淤积的机率较大。

二、水资源管理现状与需求分析

1、水资源管理现状

博爱河务局下设1个水政监察大队,共有水政监察员5人,其中专职水政监察员3人,兼职水政监察员2人(局长、主管局长)。为全面提高水政人员工作水平,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执法队伍、我局利用各种手段加强执法人员事业心和政治立场教育,并积极参加黄委、河南局、焦作局及地方政府举办的水行政和法律培训班。为了更好的加强管理专门制定了《水政监察大队职责》、《水政监察大队工作纪律》、《水政监察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打造了一个能力强、素质高的水政监察队 1

伍,对辖区沁河水资源进行严格巡查监管,严防水资源污染。

2、水资源需求分析

沿沁河区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机井棋布,是博爱县耕作的主要基地,粮食主产区。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区域内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地下水资源已被超量开采。目前,灌区建设了一系列的节水工程,采用深井抽水、水塔蓄水与地埋PVC管网组合进行灌溉。灌溉方式变化较大,区内大部分的耕地由过去的河水渠道灌溉,变为利用井、泵和地埋管道网络取地下水灌溉。虽然在节水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仍挡不住地下水位逐年明显下降的趋势。

由于灌区常年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造成了灌区内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地下水水资源匮乏。机井越打越深,抽水越来越难,每亩地灌溉用时越来越长,灌溉排队现象严重,同时灌溉费用也在逐年递增。引沁灌溉可以有效解决灌区群众的灌溉难问题,同时会对保护当地地下水资源,保持并提升当地地下水水位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引沁灌溉工作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但近些年河床下切,沁河来水较小,三座涵闸均无法引水。灌区渠系工程经过40多年的运行,由于工程超期服役,渠系建筑物老化、损坏很严重,大部分渠道现已不再使用。因此抓好引沁供水工作十分重要,也很紧迫。

三、引沁工程设施现状

1、涵闸

博爱河务局拥有引沁涵闸3座,分别为留村、大岩、白马沟闸。留村闸

留村闸,相应沁河左岸大堤桩号为25+793,改建于1985年,为两孔钢筋砼涵洞。该闸设计防洪水位120.08m,闸底板高程114.80m,堤顶高程123.49m,设计流量为5m3/s,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

大岩闸

大岩闸位于博爱县孝敬镇大岩村南,相应沁河左岸大堤桩号31+554,改建于1991年,为单孔钢筋砼圆拱直墙式涵洞结构。该闸设计防洪水位117.96m,闸底板高程111.67m(黄海),堤顶高程120.07m。设计流量3.2m3/s,设计灌溉面积约3万亩。

白马沟闸

白马沟闸位于沁河左堤38+827处,该闸改建于1994年,涵闸形式为砼涵管,涵洞形式为砼洞,孔数为1,孔高1.7米、宽1.5米,洞身总长42米,闸底板高程为108.39米,设计流量为2.5m3/s,设计灌溉面积2万亩。

这3座函闸,其中留村、大岩闸两座涵闸靠河具备引水条件。由于近几年河床下切,各闸均无法自流引水,需提灌后方可引河水灌溉。

2、渠道

灌区原有干渠2条,长35.8km,其中硬化10km,支渠24条,长35.5km,其中硬化12km,干支渠建筑物共185座。由于常年未曾使用,各闸渠道均有损毁。其中,大岩闸渠道闸口处约400m完好,从大岩村向东直至焦温高速损毁严重,部分段中断,或与民房冲突,难以修复,但是渠道旧址仍基本可见;留村闸渠道仅从闸口至留村段完好,其余段旧址已不可见。

3.取水涵闸换证情况

我局现有的三座水闸中留村闸、白马沟闸办有取水许可证,大岩闸暂时没有办理取水许可证。2010年,经上级审批许可,两闸引水流量分别为:留村闸200万m3,白马沟闸500万m3。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认识到供水工作的重要性,我局计划抽调专业人员,尽快成立供水部门,由专人负责制订工作方案,进行供水前期调研,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确定近期工作目标,奋力开创供水工作新局面。密切和当地政府及业务部门的联系,全力做好供水工作方面的沟通。从保民生、促发展工作角度出发,大力宣传沁河供水工作,提高当地群众对引沁供水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扩大影响力。

三是加强辖区内沁河水资源监管,保证水资源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O一一年十一月

第三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 钱正英陈雷汪恕诚杨振怀发表讲话

本站讯 5月7日~8日,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水利部部长陈雷,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汪恕诚,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出席会议并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主持开幕式。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胡四

一、李国英,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总规划师周学文等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水资源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水资源工作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工作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水资源工作新局面。

回良玉副总理在批示中指出,近年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资源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注重科学治水、依法管水,积极探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力促进了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要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要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强化水利科技创新,加强协调配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资源管理道路。

钱正英作了题为“从水量管理到水质和水量管理”的讲话。她指出,没有一定的水质保障,水资源的数量就失去价值。从宏观看,水质问题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出现,也必须随着现代化的完成而解决。要以保卫人民身体健康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高度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除各种干扰,严格防止对水质的污染。要建立严格的水质管理工作制度,控制“排污总量”,并根据各个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管好每个排污口,管住“排污分量”。要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做好把守“防治水质污染”这道门槛的前卫。当前,要以贯彻执行《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为契机,大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一是加强水质问题的学习,宣传水质问题的重要性;二是加强水质监管的装备和科技支撑;三是加强与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四是加快制定和不断改进水质监管的工作规程;五是严明纪律,加强廉政建设。

陈雷在讲话中指出,2009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资源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统一安排,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水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为保障全国粮食产量“八连增”,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雷强调,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201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系统安排。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之密、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

陈雷要求,在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的同时,要突出抓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点任务。一是抓紧分解“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尽快完成分省指标的确认,并逐级分解到市、县两级,确保年内建立起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做好先期启动的25条重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加快完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抓紧对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进行复核,提出各流域区域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二是着力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按照兴利服从防洪、区域服从流域、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抓紧制订完善主要江河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全面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三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严格规划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加快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等规划水资源论证。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尽快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四是全面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实施重点用水监控。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建立健全鼓励节水的政策措施。五是加快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加快大中型水库和西南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推进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提高区域水资源调控和供水保障能力。六是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抓紧完善水功能区划和监督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切实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加快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七是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抓紧完成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着力抓好节约用水、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等方面立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八是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和科技支撑。重点抓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加强省界等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九是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继续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抓住国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机遇,完善水价形成机制,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陈雷指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十分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是对各级水利部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要拓宽投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三要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四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五要狠抓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汪恕诚在讲话中指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意义,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中,一要注重管理的严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工程、科技等手段;二要注重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区特点制定实施方案,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三要注重民主协商,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四要加快数字水利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用先进技术手段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杨振怀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是水利形势最好的时机,水利工作者要珍惜战略机遇期,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要严格实行“三条红线”统一管理和监督;二要大力推进水资源信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促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三要充分发挥各类水工程的综合效益,挖掘运行调度综合效益的潜力;四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用水需求侧管理;五要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区分轻重缓急,有重点分步骤地落实;六要加强部门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胡四一作了题为“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讲话,安排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加快完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点任务,并对201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珠委、太湖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流域机构和省市代表作交流发言。会议通报表扬了一批全国水利系统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部机关各司局和部直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河海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三峡大学等院校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水利部机关各司局、在京部直属各单位的副司局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

第四篇:甘肃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应对全省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实施水安全战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第三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原则,采取综合管理和需求管理、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措施,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等水事行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负总责。按照上级政府批准的“三条红线”,制定相应约束性指标和具体落实措施,使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各级管理层面明晰化、定量化,并将主要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 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约束性指标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第六条 县级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的落实和监管工作。

发展改革、工信、财政、环保、建设、农牧、林业、统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相关的工作。

第七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调整和理顺水务管理机构职责,对区域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保障。

第八条 各级政府应当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用水总量控制管理

第九条 用水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用水计划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应当按照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入水量分别予以明确。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每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下达1次。用水计划每年下达1次。

第十条 市州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 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公报及相关规划,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国家和流域水量分配指标为上限,综合考虑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用水效率、产业结构和未来发展需求分解确定,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政府批准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确定,报市州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市州用水计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根据区域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量、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及采补平衡监测结果等综合确定。

县市区用水计划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下达的用水计划内确定。

省属流域机构直管河流内县市区用水计划由流域机构会同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下达的用水计划内确定。

第十二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时,应当预留一定的用水指标。

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本区域内各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时,可预留一定的用水指标。

第十三条 本省境内跨市州或省管重要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市州政府拟订,报省政府批准。

经省政府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是跨市州或省管河流水量调度的依据,有关市州政府必须执行。水量调度和监督工作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省属流域机构负责。

第十四条 市州政府应当依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当地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开采控制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县市区。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超采区,明确禁采和限采范围,加快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工程建设。

第十五条 在明晰初始水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水权转让制度。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用水人之间可以进行水权交易,满足区域、行业和用水人的水资源需求。

第十六条 利用再生水、雨水、矿井排水、苦咸水等不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限制。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前置审批(核)同意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取水许可申请,发展改革、工信等有关主管部门不予批准立项和建设。

需要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依法办理取水许可证,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取水。

第十八条 严格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水资源费的征缴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免征、减征、缓征水资源费。

对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67号),统筹供水工程、地下水超采区管理、超限额加价等规定,制定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

水资源费应当足额征收并按规定上解。对应当征收而未征 收、未足额征收或者未按规定上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应核减该区域下一用水控制指标。

第十九条 取水许可实行区域限批制度。取水总量接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该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限制审批。

取水总量达到或者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除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用水指标外,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该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暂停审批。

第三章 用水效率管理

第二十条 用水效率管理实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效率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每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下达1次。用水效率指标每年下达1次。

第二十一条 全省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依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确定。

市州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用水现状、节水潜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分解确定,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县市区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政府批准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确定,报市州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市州用水效率指标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内,根据区域用水水平、节水潜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综合确定。

县市区用水效率指标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下达的用水效率指标内确定。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政府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加强需水管理,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农业粗放型用水,构建节水型经济结构。

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用水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二十四条 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政府应当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第二十五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全省行业用水定额,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建立用水定额动态管理体系。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的监督管理,对超定额标准和超计划用水的用水单位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征收水资源费或水费,并核减用水量。对重点行业和用水户实行水平衡测试,重点考核,严格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等环节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在区域内通过采取管理节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等措施节约的水量,不占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可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合理配置,用于该区域新增用水。

第二十七条 建立和落实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

第二十八条 推广节水示范项目。农业以中小灌区改造、高效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等项目为主;工业以推广循环用水 工艺、高耗水行业改造、矿井水利用等项目为主;城镇生活以供水管网建设、节水器具安装、再生水利用等项目为主。

第四章 纳污能力管理

第二十九条 建立健全全省重要水功能区监测、评估、管理体系,核定水功能区名录,强化达标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按照水功能区达标目标,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并分解落实,逐步实现水功能区达标率和限制排污总量双控制。

第三十一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全省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

第三十二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开展重点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管理。省属流域机构应按照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实施跨市州河流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市州、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新建、改建入河排污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满足水功能区达标率以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要求。

对现状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及入河排污口并逐步核减排污量。排污总量应控制在我省制定的纳污红线以内。

第三十三条 落实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相关规划,核定全省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立重要城市备用水源制度,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三十四条 编制全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制定重要河流、地下水生态适宜性评估方法,建立并完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监督管理体系,维护河流生态流量以及地下水合理水位,定期评价全省重要河流健康状况。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负总责。

县级以上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监督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实行问责制。

第三十六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上级考核与自行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原则、内容、方法和奖惩机制等。

第三十七条 省水利、发展改革、工信、财政、环保、建设、农牧、林业、统计等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市州政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措施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市州相关部门组成考核组对县市区政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措施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十八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监督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 7月 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第五篇:浅谈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浅谈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摘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不仅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它将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产生质的改变,这一制度的实行会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我国水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建议

Abstract: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the urgent require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water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also related to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major task.It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the practice of this system will be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l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Three red line;advice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贯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任务目标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回良玉副总理在200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的,陈雷部长在2009年的全国水资源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理工作会议对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部署,《决定》则系统地界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体系构成及其基本内容,其核心是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总量控制红线、水资源利用效率红线和水功能区排污总量控制红线。“三条红线”针对的是我国当前突出的三大水资源问题,其中水资源开发总量控制红线界定了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经济社会系统取耗水的外部边界,针对的是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水资源利用效率红线界定了约束供给条件下的水资源利用的内部边界,针对的是水资源低效利用和浪费的问题;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界定的是特定水功能区目标下的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外部边界,针对的是超量排污和水体污染的问题;“三条红线”涵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三大基本环节,其中开发总量控制红线实现的是对取水环节的控制,利用效率控制红线实现的是对用水环节的控制,排污总量控制红线实现的是对排水环节的控制,整体构成了对社会水循环系统的全过程管理与调控;“三条红线”还体现了水资源管理三大中心工作和任务要求,其中开发总量控制红线体现了水资源配置的管理要求,用水效率红线体现了水资源节约管理要求,排污总量控制红线体现了水资源保护管理要求。

以“三条红线”为核心内容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提出,既是基于我国国情和水情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符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管理过程的系统制度设置,为我国现代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并确立了重点。

二、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1.要建立以用水总量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制度

首先,要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各地区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体系,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指导。其次,要实行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管理。建立全省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行政区域核定用水许可总量和按行业核定用水定额,真正建立全社会计划用水、定额用水的管理体制机制。第三,要加强水资源论证管理。重点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涉水建设项目的水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源论证工作。第四,要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优化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实现科学调度和精准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注重强化微观基底制度系统的构建

一个有效的制度系统,通常由“普适性原则—一般性规范—具体规则—实施细则—个人协约”等层次化规则体系构成。影响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性发挥的主要障碍往往不在于上层制度的缺位,而经常来自于实施层面制度不健全问题,因此要着力强化基底制度与制度执行力的建设,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促进红线目标的实现。

3.因地制宜细化三条红线管理目标和指标

“三条红线”构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架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区域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进一步细化和分解管理指标,科学确定分阶段管理目标,如在华北地区重点要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对于西北内陆河农业区重点强化地表水取耗水总量控制,对于南方平原河网地区重点则要加强入河排污总量的控制,等等。

4.要落实以纳污总量管理为重点的河湖健康生态保护制度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要维护河湖的健康生态。首先,要建立纳污总量控制制度。水利部门要在科学核定河湖纳污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分阶段入河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限排意见并加强监督管理。其次,要加强区域河网水系整治。通过疏浚整治、拆除坝埂、畅通水系,实现引排分开,清污分流,提高河网水系的引排能力和水环境质量。第三,要推进河湖污染治理。按照“减少外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增加环境容量”的治理思路,继续深化太湖水污染治理,建立河湖健康生态评价体系,着力提升全省重要河湖的生态健康水平。第四,要严格河湖水域管理和保护。建立水利部门牵头的综合管理体制,落实江河湖泊水域岸线开发利用的严格管理,建立水域占补平衡制度,坚决扼制非法围湖造田、填河造地行为。第五,要建立重要河湖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落实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责任制,把维护河湖的生态健康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5.要严格以水资源费征缴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管理目标。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加快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逐步实行末级渠系终端水价制度;制定出台中水和再生水价格政策,对“零排放”企业免征污水处理费,促进节水减排、节水减污。其次,要改革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建立水资源费差别价格机制,严格水资源费政策管理,未经省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水资源费。第三,要开展水权交易和容量水价试点。在建立用水总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初始水权,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容量水价制度,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和深层地下水,必须缴纳相应的容量水资源费。

6.加强水资源保护

制定水源地保护的监管政策与标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要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严格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强化入河排污总量的监控。要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抓紧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论证,对不符合生态用水指标要求的,不得审批取水许可。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维持地下水合理水位,防止地下水超采引发生态与环境灾害。

7.完善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精细化管理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因此需要完备的科技支撑,根据三条红线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实践需求,重点在二元水循环与用水原理、水循环及伴生过程系统模拟、水资源系统综合调配、节水减排技术与机制四大领域开展理论和技术创新。

8.建立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工作机制

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方面,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贯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国家、地方、用户等各个层面,绝非某个部门或是哪一个层次单独能够完成的任务,亟需建立健全制度实施的工作机制,包括横向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垂向的上下联动机制,纵向的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

三、结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方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姓名: 吕 利 萍 单位:渭南市华州区水政水资源办公室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摘要: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解决好水资源问题事关“......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最新)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市水利局局长黄安一 就严格水资源管理问题答记者问 2011年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通告

    凉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通告 为了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加快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自查报告

    XX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自查报告 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细则(试行)》(市水[2013]123号)的要求,现将我县2013年度实行......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汇报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汇报 中共XX 市委 XX 市人民政府 (201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省水利厅刘厅长、省政府研究室刘主任来到 XX, 调研指导水资源管理情况,这是对XX 水......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 国发〔2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全文) 国发〔2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