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州市燃气管理办法(修订稿)
柳州市城镇燃气管理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柳州市城镇燃气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结合本市燃气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和燃气器具的安装与维修,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燃气生产及天然气门站以外的输气管线、农村用沼气、合成液体燃料(如碳5等轻烃燃料)及其燃烧器具的管理、各种燃气具生产制造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燃气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可成立燃气管理机构,授权或委托其负责燃气行业管理相关工作。
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城乡规划、物价、环保、气象、交通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燃气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普及燃气使用,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燃气科技进步,提高燃气管理水平。
第五条 城镇燃气是重要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之一。燃气行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第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负有对用户安全使用燃气进行宣传指导的义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燃气安全用气规则,确保使用安全。
第二章 规划与工程建设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等部门编制本地区燃气专项发展规划,按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进行城镇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建设项目时,应当按照燃气专项发展规划和城镇详细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燃气公用设施;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预留燃气公用配套设施(如燃气调压站、气化站、混气站、液化气瓶装供应站等)建设用地。
第九条 新建燃气项目(液化气储配站、小区管道集中供气等)必须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方可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扩建、改建的燃气项目应报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办理有关报建手续。燃气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涉及市政公共燃气设施的改造应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在城市燃气管网规划发展区域内,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和住宅工程,按照燃气专业规划必须建设的管道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在城市燃气管网未规划地带发展液化气小区集中供气时,其管网设计必须与城市管道燃气主气源相适应,以利于今后并网供气。在城市燃气主管网覆盖区域内,不宜再建液化气小区集中供气。
高层民用建筑应使用管道燃气供气。在燃气管网发展规划以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使用 1 液化气瓶组集中供气。但不得使用瓶装液化气供气。
在城市燃气管网建成区域内,应当限制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设置的数量、经营年限;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点)应由获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企业建设、经营。第十一条 从事燃气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燃气工程。
第十二条 燃气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地方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确保燃气工程质量。燃气工程建设应有专业监理机构监理,且必须接受政府部门质量安全监督。
第十三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按照国家或地方法规规定,经相关监督部门(如消防、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监督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抽查。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及时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 燃气经营与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政府对燃气经营实行经营许可制度。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禁止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管道燃气按燃气发展规划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瓶装液化气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实行多家经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燃气设计、施工、供应企业的资质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燃气经营许可证》核发工商营业执照。
第十六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应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燃气经营企业申请设立燃气供应站点的,应当向所设立燃气供应站点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燃气经营许可证(供应站点)》。
企业申领《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具备燃气经营许可条件的证明材料和文件(具体要求按照自治区建设厅有关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有效期五年,《燃气经营许可证(供应站点)》有效期一年。为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获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企业,每年必须接受一次年度安全生产运营定期检验。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年度定期检验内容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定制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租、出借、转让、涂改、伪造《燃气经营许可证》。
燃气经营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场所出租给不具备《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经营。也不得将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设施(包括场地、设备、建筑等)出租给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燃气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燃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燃气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政府不提倡将“合成液体燃料”作为城镇民用燃料推广使用。企业提出应用的,必须 2 经自治区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组织专业机构或专业鉴定委员会鉴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民用燃料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制定重点部位各类突发事故的抢险预案,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燃气经营企业应严格执行《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的规定,确保所有生产设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任命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燃气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设置二十四小时值班报警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燃气质量、压力和计量标准不间断地供气。除紧急事故外,影响用户用气的停气和降压作业,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以上通知用户;恢复供气时必须提前告知用户恢复供气时间,并严格按安全规程恢复供气。因突发事故降压或者停气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禁止在夜间22点-凌晨6点之间恢复供气。
第二十一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燃气事故抢险抢修队伍,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车辆、通讯设备和检测设备等。
第二十二条 燃气经营企业中从事安全管理、特种作业和抢险抢修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安全管理或者作业活动。企业应对所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上岗前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
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
第二十三条 燃气供应企业应当依法与用户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供用双方的权利、义务。管道燃气供用气合同中应当明确燃气设施的产权划分界限、维修责任。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用户安全用气规则,向用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并安排专职人员对用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教育、解答用户咨询。
第二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用户用气设施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
燃气经营企业巡查人员入户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有效证件。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或者安装、改装、拆除煤气表后的燃气管道和燃气器具,应当到燃气经营企业备案。
第二十七条 第一款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燃气费。逾期不支付的,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可以按日加收欠费总额的5‰的滞纳金;逾期二个月仍不支付的,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可以暂时停止供气,但应提前三日书面通知用户。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在用户支付所欠费用后24小时内恢复供气。
第二款 管道燃气用气量以燃气计量表具显示的数据为准。管道燃气供用气当事人发生计量争议时,如燃气表在法定检验期内,可以提请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表具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由申请人承担检验费;经检定计量表具误差超过国家规定范围的,由管道燃气供应企业承担检验费。自申请检定之日起前二个月的用气量,按照检定合格的标准用气量计费。
第二十八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盗用燃气、损坏燃气设施;
(二)拒绝持有合法证件的燃气工作人员入户进行燃气安全检查及正常业务活动;
(三)从事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活动;如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四)安装、使用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五)使用超期限未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钢瓶;
(六)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装置和燃气设施;
(七)加热、摔、砸燃气钢瓶或者在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八)倾倒燃气钢瓶残液;
(九)擅自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
(十)在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场所使用瓶装燃气;
(十一)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从事瓶装液化气充装的企业,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给超期限未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钢瓶充装燃气;
(二)给报废、改装的钢瓶充装燃气;
(三)给超残液量标准的钢瓶充装燃气;
(四)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给钢瓶充装燃气;
(五)用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燃气或者用钢瓶相互倒灌液化气;
(六)给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瓶充装燃气。
第二十九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燃气器具及其他相关服务的质量、收费等事项向供气企业提出查询,供气企业应当及时处理和答复。对不予处理或者对处理有异议的,用户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四章
燃气设施
第三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在燃气设施的所在地、敷设有燃气管道的道路交叉口及重要燃气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生产经营场所设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损坏、覆盖、移动、涂改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一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划定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
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
(三)未经批准开挖沟渠、挖坑取土;
(四)未经批准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未经批准动用明火作业;
(六)其他损坏燃气设施或者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下施工。
第三十三条 因建设工程施工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并报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四条 总重十吨以上的车辆或者大型施工机械需通过地下敷设有燃气管道的城市非机动车道时,应当事先征得燃气经营企业的同意,并在通行地段修建承重过桥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通行。
第五章 燃气器具管理
第三十五条 燃气经营企业及任何单位不得强迫用户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
燃气器具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燃气器具的明显位置标注使用气源标志。
第三十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和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对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进行定期检验、检修和更新。
报废的液化气钢瓶应当进行破坏性处理,并不得翻新使用。
第三十七条 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单位及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六章 监督检查与事故处理
第三十八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燃气的工程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器具安装维修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消除。
第三十九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审批或者核准时,应当严格按照本规定的条件对有关事项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批或者核准的决定;不予审批或者核准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发现已经审批或者核准的单位不再具备本规定的条件,应当依法撤销原审批或者核准。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审批或者核准时,程序必须公开,并依法接受监督。
第四十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燃气安全生产事故的举报和投诉,并自收到举报或者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处理。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事故时,应当立即向燃气经营企业、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
燃气经营企业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抢修,并同时报告当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当建立燃气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机制,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处理。
由于燃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区别不同情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或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勘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并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一)因燃气用户自身的过错造成燃气事故的,由燃气用户自行承担责任;造成他人伤亡、财产损失的,有过错的燃气用户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二)因燃气设施不合格、燃气器具产品质量或者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燃气事故的,燃气器具生产、销售企业或者安装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三)因燃气生产或者销售作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燃气生产或者销售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工伤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因第三方的过错造成燃气事故的,第三方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 抢险抢修人员在处理燃气事故紧急情况时,对妨碍抢险抢修的其他设施,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避险措施,如拆除、临时转移存放等,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燃气设施抢修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的进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的;燃气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或者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5 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国务院或自治区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必要时可查封或暂扣其用于违法经营的燃气设施,器具和运输工具。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工商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供气设备,并按照国务院令第370号《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燃气经营企业未对燃气设施进行日常巡查、未对用户安全用气进行定期检查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处置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在降压或者停气时未提前公告或者及时通知用户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给用户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第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第二十八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用户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用户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有第三十一条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占压燃气输配管道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由燃气主管部门责令企业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其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者,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事故的,发包方与承包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活动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供气设备;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事项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予以审批或者核准的;
(二)对不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事项予以审批或者核准的;
(三)发现未依法审批、核准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四)对已经依法审批、核准的单位,发现其不再具备本规定的条件而不撤销原审批、核准或者发现燃气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是指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二)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和燃气供应站点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三)燃气设施,是指气源生产厂家以外的储气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储配站、调压站、燃气车辆加气站、各种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总称。
(四)燃气器具,是指使用燃气为能源的炉灶、热水器、沸水器、取暖器、空调器的家用器具和燃气计量表、流量计、减压阀等器具。
第五十六条
本规定由柳州市建设委员会解释。
本规定自二OO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原《柳州市城市燃气管理规定》同时作废。
第二篇:江西省燃气管理办法
江西省燃气管理办法
(2003年8月31日省政府令第122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管理,维护燃气用户和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促进燃气事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1从事燃气规划、建设、经营和使用及安全管理活动的单位(含单位自建自用的燃气站点)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燃气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安全、方便用户的原则发展燃气事业。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燃气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工作。
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对燃气行业实施消防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燃气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钢瓶、槽车的安全监察和燃气计量器具、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产品的质量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燃气行业的安全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各部门承担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燃气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燃气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燃气发展规划,经规划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乡总体规划。
第六条 在城乡建设中,应当按照燃气发展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燃气设施建设用地。
预留的燃气设施建设用地,不得改变用途。
第七条 燃气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八条 燃气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严禁无证或者超越资质等级承担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业务。
第九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后,向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燃气庭院管及户内燃气设施安装的验收,由燃气经营企业自行组织。
第十条 对尚未安装管道燃气的高层民用建筑,具备市区管道供气条件的,应当采用市区管道供气;不具备市区管道供气条件的,应当采用小区管道供气。
第十一条 新建住宅,应当将管道燃气计量装置安装在住宅单元外的共用部位,但相关条件不具备的除外。
第三章 燃气经营
第十二条 管道燃气按燃气发展规划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瓶装燃气在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行多家经营。
第十三条 设立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稳定的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气气源;
(二)有符合国家燃气技术规范要求的燃气设施;
(三)有与燃气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
(四)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五)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六)有与供气规模相适应的维修抢险人员、设备和交通工具;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设立燃气经营企业,申请人必须取得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安全意见书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经营燃气充装业务的,还应当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领《气体充装注册登记证》;经营燃气钢瓶检验业务的,还应当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气瓶检验许可证》。
第十五条 燃气经营企业供应的燃气气质和压力等级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十六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不得拒绝给供气区内符合供气和用气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供气。
第十七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保证稳定、不间断供气,不得无故停止供气。因供气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止供气时,应当提前72小时在停止供气地段的居民楼道或者公共广告栏等公共场所张贴告示或者通过当地的电视、报纸、电台播发公告等方式通知用户;因供气设施临时检修需要停止供气时,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因不可抗力或者燃气设施抢修等紧急情况,确需暂停供气或者降低燃气压力的,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立即通知用户,同时向燃气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不间断抢修措施。
连续停止供气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因特殊情况确需超过24小时的,除不可预见的原因外,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赔偿用户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引起停止供气的原因消除后,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采取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方式告知用户恢复供气的时间。
第十八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中止或者终止经营活动,应当提前90日向所在地的燃气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中止或者终止经营活动。
第十九条 燃气经营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不得限定用户购买其指定单位生产、销售的燃气器具和相关产品。
第二十条 从事瓶装燃气充气的燃气经营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钢瓶充装燃气气量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
(二)给残液量超过规定的钢瓶充装燃气;
(三)给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瓶、过期未检测的钢瓶或者报废的钢瓶充装燃气;
(四)用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燃气;
(五)给钢瓶充装燃气时掺假;
(六)其他损害燃气用户合法权益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
燃气用户发现燃气经营企业有前款第一、二、五、六项行为的,可以依法要求燃气经营企业赔偿损失。
第二十一条 从事瓶装燃气销售的经营企业发现用户提供的钢瓶不符合国家标准、过期未检测或者报废的,应当拒收,并向用户说明理由。
第四章 燃气设施
第二十二条 储运、输配燃气的储罐、槽车、液化气钢瓶等压力容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其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可靠,并定期接受检验、校验。
第二十三条 在国家规定的管道燃气埋地管线设施安全间距内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或者地面挖掘的,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委托的施工单位应当提前3日告知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施工现场划定安全保护范围,设定明显的施工标识,并通知燃气经营企业派员现场监护;
(二)不得动用机械设备进行推、铲、挖作业,不得挤压、碰撞管道燃气埋地管线 设施,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管道燃气埋地管线设施不受损坏;
(三)确需动火作业的,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防范措施;
(四)施工中造成管道燃气埋地管线设施损坏、漏气的,应当立即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事故现场,通知燃气经营企业组织抢修;建设单位应当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第二十四条 管道燃气设施的维修费用按下列规定承担:
(一)居民用户:以燃气计量表具的表前阀为界,表前阀前(含表前阀)的由供气单位承担,表前阀后的由用户承担;
(二)工业及其他用户:中压管道供气用户以城市燃气中压管道支线阀门为界,自燃气供应厂(站)至支线阀门以前的(含支线阀门)由供气单位承担,支线阀门以后的(含调压室、调压器)由用户承担;低压管道气用户以围墙或者建筑物外缘为界,围墙或者建筑物以内的由用户承担。
第五章 燃气使用
第二十五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与需要安装管道燃气的用户签订安装合同。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组织设计,在合同规定时限内安装完毕,并按合同要求及时通气。
第二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增加、减少、拆除、迁移、改造燃气设施,应当事先向燃气经营企业提出,由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实施,费用由用户承担。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向用户承诺提供限时服务。
第二十七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与用户签订统一格式的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管道燃气用户更名、过户、停用或者非居民用户扩大用气规模,应当到燃气经营企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九条 管道燃气计量装置由具有资质的燃气安装企业负责安装,并符合设计规范。
用户对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购置、安装的燃气计量装置的准确度有疑义的,可以向燃气经营企业提出,并共同向法定的计量检测机构申请校验或者直接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在规定的产品保修期内,误差超过法定标准的,由燃气经营企业承担校验费,退回多收的气费并免费更换合格的燃气计量装置;未超过标准的,由用户承担校验费。
用户对非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购置、安装的燃气计量装置的准确度有疑义的,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管道燃气计量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自发现时起24 小时内与用户取得联系,并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及时修复。
第三十一条 管道燃气用户发现管道燃气设施或者器具泄漏时,应当立即采取关阀停气、自然通风、避用明火等措施,同时告知燃气经营企业,并不得开启、关闭电器设备。
第三十二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用户档案,设置用户联系、咨询和抢修抢险电话,抢修抢险电话应当有专人全天24小时值班。
燃气经营企业对用户有关燃气设施或者燃气器具泄漏的报修要求,应当立即进行维修;对用户户内管道燃气设施或者器具故障的报修要求,应当在48小时内派人修复。
第三十三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在经营场所或者在其向用户提供的燃气安全使用手册中公布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及依据。
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标准向燃气经营企业查询,对不符合收费和服务标准的,可以向价格或者燃气主管部门投诉。
第三十四条 管道燃气用户不通过管道燃气计量装置用气、采取其他方式使燃气计量装置不计量或者少计量的,其用气量按以下方法确定:
(一)不通过管道燃气计量装置的,按所接管道直径的计算流量乘以用气时间;
(二)通过管道燃气计量装置的,以燃气计量装置的最大额定流量乘以用气时间。前款用气时间,居民用户按每日3小时计算,工业及其他用户按每日12小时计算。无法查明违法用气日期的,按180日计算。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五条 城市规划部门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时,应当告知业主项目施工涉及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燃气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第三十七条 燃气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对企业安全经营全面负责。燃气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检查、维护维修、抢修制度,制订事故紧急处置预案,健全燃气安全保障体系,防止燃气事故发生。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配备专职人员对燃气设施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供气。
第三十八条 燃气经营企业储罐区、气化站、供应站、加气站应当设置醒目的禁火 标识,并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人员。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在管道燃气设施所在地的建筑物及重要设施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第三十九条 燃气运输的管理应当按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向用户提供燃气安全使用手册,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
第四十一条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用气规定,发现燃气事故征兆、隐患,应当及时向燃气经营企业报告;燃气经营企业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实施抢修,不得延误。
第四十二条 燃气用户使用燃气应当符合燃气安全使用规则,禁止下列行为:
(一)管道燃气用户户内设施安装后未经燃气经营企业通气点火,擅自使用;
(二)使用不合格的燃气器具;
(三)加热、摔砸燃气钢瓶或者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四)转灌瓶装气和倾倒残液;
(五)自行涂改、更换钢瓶检验标记;
(六)自行拆修钢瓶瓶阀、附件;
(七)擅自安装、拆除、改装、迁移、覆盖管道燃气设施;
(八)将燃气设施作为负重支架堆放、悬挂物品或者将燃气管道作为电器设备的接地导体;
(九)阻止燃气经营企业人员进行用气安全检查或者进户抄表等作业;
(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破坏、盗窃燃气设施;
(二)擅自开启、关闭户外管道燃气阀门;
(三)阻挠燃气经营企业的维修作业;
(四)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五)改变埋有管道燃气设施的路面承重状况;
(六)向管道燃气设施排放腐蚀性物体和易燃、易爆物质;
(七)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管道燃气设施标识;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引发的火灾、爆炸及人员中毒伤亡等事故,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和单位应当立即派员进行抢修、抢险、抢救。
抢修、抢险人员对妨碍抢修、抢险的其他设施,可以采取必要的紧急避险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不得阻挠。对造成的财产损失,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赔偿。燃气经营企业予以赔偿后,有权向造成抢修、抢险事故的责任者追偿。
对燃气事故的处理,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五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燃气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供气,拒不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二款和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规定,未按要求履行通知、维修义务的,由燃气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由此造成用户损失的,用户有权请求赔偿。
第四十六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造成燃气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二至七项规定的,由燃气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并处2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燃气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依法应当予以处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罚。第四十九条 燃气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所称燃气,是指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本办法所称燃气设施,是指燃气储存、灌装、运输、输配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齐齐哈尔市燃气管理办法
齐齐哈尔市燃气管理办法(2005年)法规分类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规名称】齐齐哈尔市燃气管理办法(2005年)【颁布部门】齐齐哈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法规文号】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人委员会
【颁布日期】2005-04-08 【是否有效】 有效
【批准部门】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批准日期】2005-04-08 员会 【失效日期】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 【实施日期】1995-12-15 【效力级别】地方性法规
【全文】 齐齐哈尔市燃气管理办法(2005年)
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程管理
第三章 设施管理
第四章 供气管理
第五章 用气管理
第六章 运输管理
第七章 燃气用具管理
第八章 事故处理
第九章 罚则
第十章 附则
(1995年11月22日齐齐哈尔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1995年12月15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根据2004年11月26日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2005年4月8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管理,保障生产、生活需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燃气,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气体燃料。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燃气生产、储存、输配、运输、经营和燃气工程建设,燃气用具生产、经营、维修以及使用燃气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和改革、技术监督、物价、公安、规划、环保、工商、卫生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燃气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第二章 工程管理
第六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燃气工程,应事先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保、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消防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手续。
第七条 燃气工程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技术规程进行建设。燃气工程的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承担。其总体设计文件和图纸须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消防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采用。
第八条 燃气工程的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工程竣工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 新建、扩建及技术改造工程涉及燃气设施的,须经燃气经营单位同意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
第十条 在城市管道燃气供气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居民住宅和需要用气的公共建筑,应同时进行管道燃气设施的设计、安装。
第十一条 与燃气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其它管道及地下工程,其相互间距应符合国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第十二条 液化石油气储配工程须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三章 设施管理
第十三条 调压箱、燃气表、燃气具、贮罐、槽车、液化石油气钢瓶等燃气设施,应选用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由具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或定期检验、维修。未经检验的不准使用。
第十四条 燃气设施的产权和管理、维修责任划分:
(一)燃气输配管网干支线、贮气罐、调压站、阀门井等专用设施的产权归燃气经营单位,由其统一管理、维修并负责安全;
(二)工业、公益事业、服务行业及单位住宅等用气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用户),自支线的阀门井或节点起至单位用户的管道、燃气表、阀门井、调压箱等燃气设施,产权归投资者所有,由其使用、管理并负责安全,承担更新与维修费用。维修及更新由燃气经营单位承担;
(三)居民用户自调压箱出口起至用户的燃气表(含燃气表),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承担更新与维修的费用。更新与维修由燃气经营单位承担。
燃气表至灶前阀的设施,其更新与维修事项应委托燃气经营单位进行,费用由用户承担。
居民用户应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室内管道、燃气表、阀门及燃气具等设施的管理和维修负责,发现漏气、损坏,应按安全用气规定采取措施,并及时向燃气经营单位报告。
第十五条 用户需增加、减少、拆除、迁移或改造燃气管道和设施的(更换同一气种的灶具除外),应先向燃气经营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燃气经营单位组织实施,所需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十六条 从阿拉新气田至天然气储配站的长输燃气管道中心线两侧及附属设施厂区外(包括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各50米范围内,严禁燃放爆竹、烧荒或其他动用明火行为。
第十七条 燃气管道中心线两侧四米以内和燃气设施周围两米以内,严禁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挖坑取土、植树埋杆和其他危害燃气管道的行为。
第十八条 在长输燃气管道中心线两侧各300米范围内筑坝、爆破、修筑公路、疏通和修筑河道及在次高压中心线两侧各10米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报经燃气经营单位审查同意。工地应设立明显的施工标志,重要区段、大型地下施工,应由燃气经营单位和有关部门派人现场监护;
(二)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造成燃气设施漏气、损坏的,现场应有人监护,并及时报告燃气经营单位组织抢修,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三)施工中除燃气经营单位指定的专业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擅自启闭阀门,移动燃气设施;
(四)施工中严禁擅自动用明火。确需动用明火作业的,应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用明火作业申请和动用明火作业方案,报公安消防部门,经审核同意,发给动用明火作业证,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之后,方可施工;
(五)严禁压埋、敲砸、碰撞燃气设施。在离管线2米以内施工的,不得动用机械铲、机械锤。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擅自开启、关闭干支线阀门,安装燃气管道和损坏燃气设施;不得自行倾倒液化石油气钢瓶残液、拆修瓶阀、更换检验标记和瓶体漆色。
第二十条 燃气经营单位、产权单位及用户应定期对所属的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维护。燃气经营单位在接到用户的维修报告后,应立即进行修复。
第二十一条 长输燃气管道和燃气储配站、供应站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第四章 供气管理
第二十二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燃气输配能力,优先发展居民用户,适当发展其他用户。居民生活用气与其他用气发生矛盾时,应首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气。
第二十三条 燃气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燃气的热值、组份、嗅味、压力等参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第二十四条 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气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站,但不得擅自对外经销液化石油气。确需对外经销的,应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资格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
个体经营者不准经营液化石油气。
第二十五条 燃气经营单位因检修、燃气管道改线等原因需要调整供气量、降低供气压力或暂时停止供气时,应提前3日通知用户,并公布恢复供气时间。遇突发事故,应及时抢修,尽快恢复供气;抢修时间超过4小时,应及时通知用户,恢复供气时必须提前1日通知用户。
第二十六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燃气经营单位应拒绝灌装:
(一)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的;
(二)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三)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四)超过检验期限的;
(五)外观有明显损伤的;
(六)首次充装和新检验后的钢瓶,事先未经置换和抽真空的。
第二十七条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充装前须由充装单位按规定抽取残液。残液须妥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八条 燃气经营单位应定期对用户的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燃气经营单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燃气经营单位的收费人员必须佩戴服务标志。
燃气经营单位的维修人员接到报修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尽快排除故障。
燃气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及时热心地为用户服务,严禁刁难、要挟和勒卡用户。
第二十九条 燃气生产和经营单位应按物价部门规定的价格和标准经营。
第五章 用气管理
第三十条 在管道燃气供应范围内,具备使用管道燃气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要求使用燃气及现有用户要求扩大用气量的,须向燃气经营单位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缴纳燃气设施集资费或燃气增容配套费后,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设计、施工。
第三十一条 燃气经营单位应对用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宣传,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第三十二条 管道燃气用户凭燃气经营单位签发的燃气供应证用气。
用户买卖、调换、转让房屋时,应及时办理燃气转户手续。
第三十三条 用户因生产经营等活动需改变燃气用途的,应到燃气经营单位办理变更手续并按规定缴费。
第三十四条 安装管道燃气热水器须经燃气经营单位同意,由燃气经营单位设计、安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安装。
第三十五条 用户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禁盗用管道燃气;
(二)严禁在有燃气设施的房间办公、住宿;
(三)严禁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电器设备的接地导体;
(四)严禁擅自开启、动用、调整燃气经营单位封闭的燃气设施;
(五)严禁用胶管过墙或穿室使用管道燃气;
(六)严禁在有燃气设施的房屋内同时使用两种火源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七)严禁饭店、宾馆、招待所将液化石油气钢瓶与就餐者置于同一室内做为加热源涮烤食物;
(八)严禁将液化石油气钢瓶集中存放在燃气供应站以外的居民区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或通风不良的场所;
(九)严禁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加热或倒卧使用,严禁生产和使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助燃装置。
第三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量由燃气经营单位按月抄表计量。对用户采取定点或持证入户方式进行收费,用户应按规定缴纳燃气费。
第三十七条 逾期未缴纳燃气费的用户,应在收到燃气经营单位催缴通知单7日内缴纳燃气费,到期仍未缴纳的,每超期1日,如收应交气费额千分之五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燃气费的可停止供气。
第三十八条 用户对燃气表准确度有异议的,可向燃气经营单位提出,由燃气表检定部门进行检测。检定部门应在3日内或与用户约定的时间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误差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由用户缴纳测试费;误差超过国家规定的,免收测试费,并由燃气经营单位维修或更换新表。
用户对测试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向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燃气表失灵,经燃气表检定部门测试误差超过国家规定的,由收费单位按测试误差的快慢率调整收费额度。
第六章 运输管理
第三十九条 凡运输液化石油气的单位,须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取得资格后,方可运输液化石油气。
第四十条 运输燃气的车辆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防火罩等消防器材及必要的备件和抢修工具。严禁客货混载及与易爆、易燃品混载。严禁在车上动用明火。
第四十一条 燃气生产厂、储配站严禁对没有取得省统一制发的燃气危险品运输车牌及有关证件的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和液化石油气钢瓶运输车进行充装。
第四十二条 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须按公安交警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路线和限定的时间行驶,不准在人口稠密地区、重要机关、仓库、桥涵、车站、主要街道和有明火的地方停留。
临时停车时,须设专人监护车辆。
第四十三条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应停放在规定的独立设置的车库内。有汽车槽车无贮罐的单位,应与标准的储配站签订代储代充协议。严禁由槽车直接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灌装。
第四十四条 液化石油气钢瓶专用运输车辆运载的钢瓶,应采用立式放置并应妥善加以固定。装卸钢瓶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撞和滚动。
第七章 燃气用具管理
第四十五条 企业生产燃气用具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严禁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事燃气用具生产。
第四十六条 凡在本市销售燃气用具的,实行销售报检制度,由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燃气用具的检测工作。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销售。燃气表在安装前和使用中,均应由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质量检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测。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检验工作,由经省劳动局审查批准并发给许可证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部门负责。收费标准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凡从事安装、维修燃气用具业务的单位,应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资质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许可证,持证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后,方可从事安装、维修活动。
第八章 事故处理
第四十八条 城市燃气事故是指因燃气引起的火灾、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
第四十九条 燃气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违反有关规定人为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是指由自然力和不可抗拒力所造成的事故。
第五十条 燃气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确定事故性质,明确事故责任,依法进行查处。
第五十一条 因用户违反有关规定或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由用户承担责任。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由监护人承担责任。
燃气经营单位在生产、施工作业时因燃气泄漏发生的事故,属生产责任事故,由燃气经营单位负责。
赔偿办法和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罚则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以下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除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建外,对建设单位处以工程总造价5%以下的罚款;对负责人处以1000元罚款;对非法设计、施工的单位,没收全部收入并处以1.5万元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除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建外,对建设单位处以2.5万元罚款,对负责人处以2000元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经燃气经营单位同意擅自施工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处以500元罚款;已对燃气设施构成危害的,限期改建或拆除,并处以1000元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技术监督部门或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处以2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以1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处以6000元罚款,对个人处以300元罚款,并责令停止或限期改正,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原状的,加倍处罚;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各项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处以5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罚款,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加倍处罚;
(七)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擅自开启、关闭干支线阀门、安装燃气管道和损坏用气设施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者处以1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直接经济损失;擅自倾倒液化石油气钢瓶残液、拆修瓶阀、更换检验标志和瓶体漆色的,对责任者处以1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八)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工商部门对单位处以1万元罚款,对负责人处以700元罚款,并责令立即停止外销活动;
(九)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物价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收入额1倍罚款;
(十)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擅自改变燃气用途的,从开业之日算起,加倍收费;
(十一)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各项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处以100元至500元罚款;
(十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或交警部门处以500元罚款。但不得重复罚款;
(十三)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未停放在规定的车库内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消防部门处以1000元罚款;由槽车直接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灌装的,责令停止使用其槽车并处以1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十四)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由技术监督部门按《黑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第二十四条、第三十八条规定处罚。
(十五)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商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并没收其安装、维修工具。
第五十三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四条 燃气经营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履行职责不力,不能及时为用户服务或刁难、勒索用户的,由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部门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各项罚款,使用全省统一票据并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五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问题,由齐齐哈尔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唐山市燃气管理办法
唐山市燃气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经营和使用行为,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用户和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河北省燃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的规划建设与应急保障、经营使用与器具管理、安全与设施保护、监督检查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人工煤气的生产,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燃气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公安、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燃气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并将燃气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普及燃气,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燃气设施。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支持燃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安全、节能、高效、环保的燃气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守法经营,诚实守信,保障供应,规范服务,严格自律,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安全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宣传普及燃气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于燃气安全有宣传教育的义务,对于燃气安全方面的公益性广告应当免费播放或者刊登,提高全民的燃气安全意识。
第二章 规划建设与应急保障
第六条 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能源规划,编制全市的燃气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市、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级燃气发展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燃气发展规划涉及空间布局和用地需求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燃气设施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时应当征求市、县(市、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书。
第八条 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
燃气设施建设工程应当履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竣工验收情况报市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在已批准的管道燃气企业特许经营区域内,除特许经营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服务本特许经营区域的供气、储气设施,已建成的停止使用。
第十条 经批准的燃气工程施工安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经批准的居民住宅区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告知住宅小区管理单位并办理相关手续,相关住户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管道通过。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对建筑物、道路、绿地等的损坏部分恢复原状。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组织编制燃气供应应急预案,确定燃气应急储备的布局、总量、启用要求等,提高燃气应急保障能力。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完善燃气供应应急措施,根据需要建设应急气源储备设施,确保燃气应急资源储备所需的数量、质量和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 经营使用与器具管理
第十二条 燃气经营活动实行经营许可制度。燃气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证后,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经营类别、期限和规模等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 从事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的,经营许可由县(市、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经营许可由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从事液化天然气经营的、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经营许可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后应当到市、县(市、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第十四条 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燃气经营许可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燃气经营许可申请书;
(二)工商营业执照;
(三)企业资本结构说明;
(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身份证、职务、职称、安全技能考核合格证书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的身份证、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证书;
(五)固定的经营场所(包括办公场所、经营和服务站点等)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
(六)燃气工程项目规划、施工许可等批准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备案文件和特种设备、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防雷检测报告等资料;
(七)气源证明,燃气气质检测报告,与气源供应企业签订的供用气合同书或供用气意向书;
(八)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岗位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抢险预案和抢险车辆及设备名录,企业服务规范及经营方案材料等。
第十五条 燃气经营许可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后,燃气经营企业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应当在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向原核发部门提出换证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换领新证。
第十六条 管道燃气居民用户,其灶前阀门前的燃气设施由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维护、更新;其灶前阀门和灶前阀门
与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线、燃气燃烧器具等由用户负责维护、更新,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提供免费服务。
管道燃气非居民用户,其燃气设施的维护、更新,由燃气经营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
燃气用户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燃气经营企业对燃气设施的维护、更新以及安全检查等。
第十七条 管道燃气居民用户燃气燃烧器具与燃气管道宜采用硬连接。当采用软管连接时,连接长度不应超过2米,宜采用不锈钢波纹软管;采用非金属软管连接,使用年限不超过两年,不得穿越墙、顶棚、地面、窗和门。
第十八条 燃气经营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二)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
(三)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
(四)在燃气工程建设费以外收取开口费、增容费、纳网费等额外费用;
(五)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
(六)管道燃气企业拒绝向其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供气;
(七)向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用户供气;
(八)聘用未经专业培训,未取得《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人员从事加气、运行、维护和抢修作业;
(九)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气瓶管理体系,对气瓶充装、配送全过程进行管理,记录充装、储存、配送及用户等相关信息,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为不合格、超过检验期限、未抽取真空的初次使用的钢瓶充装燃气;
(二)改变钢瓶规定的充装介质;
(三)违规排放液化石油气或者倾倒残液;
(四)向非企业自有钢瓶充装燃气;
(五)委托未取得危化品运输资质的车辆运输钢瓶。第二十条 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应当取得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由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取得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从事安装维修活动;
(二)聘用未经专业培训,未取得《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人员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作业;
(三)限定用户购买本企业生产的或者其指定的燃气燃烧器具和相关产品;
(四)安装不符合标准的燃气燃烧器具;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 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燃气设施;
(二)擅自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
(三)非居民用户以应急燃气设施作为主气源供应设施使用;
(四)违规充装液化石油气或者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涂改瓶体标记,损坏瓶体及附件;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存放和使用燃气;
(六)危及公共安全的其他用气行为。
第二十三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过户、安装、改装、拆迁固定的燃气设施的,应当到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并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作业。所需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四章 燃气安全与设施保护
第二十四条 燃气管道设施的保护范围为:
(一)低压管道的管壁外缘两侧0.7米范围内的区域;
(二)中压管道的管壁外缘两侧1.5米范围内的区域;
(三)次高压管道的管壁外缘两侧2米范围内的区域;
(四)高压管道的管壁外缘两侧5米范围内的区域。第二十五条 在燃气管道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
(三)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五)堆放大宗物品;
(六)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不得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不得影响燃气设施安全。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查明施工区域内地下燃气管道设施情况。燃气经营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准确的相关资料。
第二十八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入户安全检查计
划,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提前告知用户,安全检查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服务;
(二)对非居民用户每年检查不得少于一次,对居民用户每二年检查不得少于一次;
(三)组织安全用气宣传,对用户安全用气给予技术指导;
(四)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发现用户有违反安全用气规定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书面告知用户整改,并为用户整改提供帮助;
(五)因用户原因无法进行安全检查的,应当做好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用户另行约定安全检查时间;
(六)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书面告知用户整改而用户拒绝整改,或者拒不配合安全检查的,由用户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九条 发现用户存在下列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且不能及时整改到位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采取停气措施:
(一)燃气设施泄漏的;
(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燃烧器具;
(三)在装有燃气管道设施、设备等设施场所居住的;
(四)在地下、半地下或者密闭空间内使用燃气设施未
安装泄漏报警、强制排风、紧急切断装置的;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液化气站、加气站、燃气高压调压站等场所应当安装使用视频监控系统。鼓励燃气居民用户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安全事故或者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等情况,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企业,或者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燃气经营企业或者有关部门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二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生产、公安、市场监管(工商、质监)、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建立燃气安全预警联动机制,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燃气事故应急预案,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 抢险抢修人员在处理燃气事故紧急情况时,对影响抢险抢修的有关设施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情况下可以拆除,并通知有关单位,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事故责任单位或者事故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规定编制燃气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依职责负责燃气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管理工作;
(三)负责组织本区域内燃气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负责对燃气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
(五)负责做好本区域内安全应用燃气的宣传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燃气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有关部门履行燃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公安机关负责燃气经营和使用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燃气汽车登记以及燃气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依法查处为非法经营企业提供场所、非法改装使用燃气汽车、破坏燃气设施、盗用燃气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市场监管(工商、质监)部门负责燃气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等违法经营行为,燃气特种设备、供气质量和计量、气瓶等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水路危险品(燃气)运输企业的行业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依法查处燃气管道上的违法建设行为。
第三十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每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对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
患,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因外部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及时向所在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七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燃气的工程建设、经营服务、安全使用、设施保护等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时可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复制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询问相关人员,制作笔录;
(三)进入现场检查,拍摄、留存影像资料;
(四)责令排除安全隐患和改正违法行为;
(五)依法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八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箱,受理有关燃气安全、服务质量的举报和投诉,并及时予以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涉嫌犯
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
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事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一)不按照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不按照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及时查处,或者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燃气使用管理办法
燃气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意识,落实燃气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确保我矿燃气使用的安全、规范。在铭石公司对我矿燃气设施管理的基础上,我矿要加强对燃气设施的巡察和对使用的燃气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保障职工家属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燃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煤层气、液化石油气等。
燃气设施,是指从减压站出来到用户立管中间的部分管线及设备主要包括:埋地或架空的管线、地面标识桩、埋地的警示带、调压器、阀门、抽水缸、阴极保护系统。
燃气燃烧器具,是指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业用户所使用的燃气灶、热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调器等器具。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机电管理部负责对矿区燃气使用进行综合管理,牵头对燃气使用单位进行指导、协调、督察等职能,参与燃气设备
— 1 — 的选型论证,对燃气设备改造、大修、使用、检验检测进行业务管理。
第四条 安全监察部负责燃气设备、设施安全使用的监督管理,牵头组织燃气事故调查分析。
第五条 调度指挥部负责对燃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并牵头燃气事故应急演练。
第六条 科教中心负责矿燃气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初训、复训)工作,建立燃气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档案。并负责廉政教育基地食堂的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水电工区负责矿公共区域以及燃气锅炉房和燃气茶炉房的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后负责协调铭石煤层气有限公司进行处理问题。
第八条 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各生活小区以及托儿所食堂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居委会负责对矿各生活小区以及幼儿园食堂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 生活服务部负责职工食堂、班中餐食堂、零点餐厅和招待所食堂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 物业管理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商场、饭店、个体经营户以及各小区市场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 燃气使用
第十一条 燃气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维护人员燃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燃气用户应当— 2 —
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气瓶,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等。
第十二条 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
(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
(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
(六)盗用燃气;
(七)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
第十三条 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的,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作业。
第十四条 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四章 燃气设施保护
第十五条 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
(三)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 3 — 第十六条 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关单位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单位应当与铭石公司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不得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第五章 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十八条 燃气使用单位制定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和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九条 燃气使用单位在使用燃气前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测,发现燃气浓度超标时,要采取排放措施并查找原因,排除隐患并把燃气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使用。
第二十条 使用燃气场所必须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并每年进行一次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使用。重点场所如燃气锅炉房、燃气茶炉房,每月由监测队提供标准气样并指导使用单位进行测试,要做好测试记录。其它由铭石公司进行检漏的单位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二十一条 各相关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燃气设施和燃气使用的安全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尽快通知铭石公司、燃气用户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4 —
如遇燃气管路上搭接线路等情况时,谁管理谁处理分管单位负责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机电管理部牵头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和使用单位参加,每月对全矿燃气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季度检查覆盖面应达到100%。检查出的问题以“走动管理五因素表”形式对管理单位进行落实,属铭石公司处理的问题汇总后交给铭石公司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
第二十四条 对燃气生产安全事故,依照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告和调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机电管理部代矿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