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城县高楼乡2012-2020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帮扶规划(模版)
庆城县高楼乡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联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
一、自然条件
高楼乡位于庆城县东南,309国道沿线,距县城11公里,东与合水县板桥乡接壤,西与白马铺乡毗邻,北靠庆城镇,南邻合水县,属黄土高塬残塬沟壑区,是庆城县塬区五乡镇之一。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年均气温9-10.5°C,降雨量573.5毫米,属典型的半干半旱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全乡共辖7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
二、资源概况
全乡土地面积10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5万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为主,矿产资源主要为石油和煤炭,煤炭资源正在普查开发。水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全乡人畜饮水。全乡退耕还林面积8094.2亩,苹果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果园面积3.8万亩,占全乡耕地的76%,人均占有果园3亩以上,塬面林果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全乡3124户,11395人,其中农业人口11109人,占总人口的97.4%,有劳动力7563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513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高楼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1万亩,粮食总播面积1840公顷,粮食总产量582吨。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0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及以下人口占全乡人口的18.5﹪,大牲畜年末存栏数3024头;年末出栏数猪存栏数1545头;猪年末出栏数869头;羊年末存栏数10769只;年末出栏数5612只,家禽年末存栏数36982只,家禽年末出栏数27865只,肉产量55吨。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309国道穿境而过,但年久失修,路面状况极差。辖区内村组油路里程19公里,通村路里程32公里,通组路13公里,交通状况落后,多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安全人数2160人,尚有9235人饮水困难,全乡有太乐沟人饮工程一处,私人机井一眼,蓄水池、水窖1948口。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但变压器负荷普遍较小,部分村组农电改造未开展。
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有初中1所,完全小学4所,教学点4所,中小学教师86人,在校学生94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医疗卫生方面。乡卫生院1个,医护人员20人,病床32张,村卫生所6个,从业医师10人,城镇医保率2.9﹪,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8﹪。社会保障方面。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2%,农村五保、低保人口覆盖全乡7个村628户1671人。
第三节 贫困状况及原因
高楼乡虽属庆城县塬区乡镇之一,但区位优势不明显,难以招商引资和创办企业,村级经济基础薄弱,无村集体或者村民企业。全乡共有贫困户532户2128人,占全乡人口的19﹪;其中:低保户628户1671人,占贫困人口的78.5﹪,五保户27户29人。
突出问题:一是虽说309国道穿境而过,但由于两个地势险要的崾岘,过往车辆较少,每年冬天大雪封路无法进出。二是由于恶劣的交通条件,物流费用高,招商引资难上加难,丰富的果品资源无法输出,果农辛苦收获的果品卖不上好价钱。三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全乡仅有的人饮工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现已无法满足人 畜饮水需求,农业用水更是无从谈起。四是住房布局混乱,人畜混杂,人居环境差。五是村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缺乏技术和长远发展的创业眼光和自立精神。长期以农业为经济支柱,经济来源单一,“等、靠、要”思想严重。六是医疗设备差并缺乏技术,看病困难。
贫困人口主要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山区和偏远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
贫困原因:土地贫瘠,生产力低致贫;因病返贫;农民观念陈旧,难找致富门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生产效益难以提高;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质量难以提高。
第四节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联情况
全乡7个村均为贫困村,主要由市县6个单位和2户企业帮联,分别为市保密局帮联高楼村;县委统战部帮联雷岘村;县公安局帮联丁堡村;县广电局帮联花村村;县编办帮联杨塬村;恒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和祥龙果业合作帮联苏店村。共帮联贫困户529户,占全乡总户数的17%,分别由市保密局9人帮联13户,县委统战部7人帮联15户,县公安局148人帮联297户,县广电局19人帮联38户,县编办8人帮联16户,县电力局13人帮联26户,两户企业负责人帮联4户,乡政府59人帮联118户。
第二章 总体思路及帮联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高楼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联工作要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立足乡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争取为贫困村找准一个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提高贫困村组的自我发展能力。争取让贫困户有一处安居 房、学会一门致富本领、发展一项致富产业、输转一名劳动力、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为民实事,最大程度地发动群众积极响应,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让帮联户自觉自信地投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创业实践中去。
第二节 帮联目标
1、贫困户脱贫致富
通过9年的帮联行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及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脱贫致富进入小康,将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帮联,户均实现“四个一”工程(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有一门致富本领、有一项致富产业、有一名输转劳动力)的目标。
2、贫困村面貌转变
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基层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各村建立标准化“五位一体”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运转正常,农民培训基地作用凸显。各村建立村文化广场,配齐文体设施,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开展,村容整洁、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村组和谐,大局和顺。
3、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到2020年,将我乡建设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城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民素质整体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章 帮联措施
第一节 贫困村
一、产业开发
1、建立以苹果产业为主,以核桃、中华寿桃等杂果为补充的林果产业,实现林果全覆盖,提质增效,建成规模、打造品牌,形成效应,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2、建立以小麦、玉米、黄豆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以栽植黄花菜、中药材为辅的种植结构格局,同时引入农作物保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解决农民基本吃饭问题。
3、建立以养殖羊(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绒山羊)、良种牛为主,鸡猪为辅的养殖结构布局,扩大种草面积,实现舍饲养殖,解决增收致富与改变生活条件的问题。
4、建立以劳务输出为主,号召兴商办企业为辅第三产业格局,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无门的问题。
二、项目支持
(一)完成道路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1、雷岘村:完成王塬至梁南庄4公里通组油路;开通东畔至红土沟一号坝8公里砂砾路;实施王塬至宁洼6公里砂砾路;建设岘南至岘北5公里砂砾路。
2、杨塬村:建成梁平至唐山7.5公里通组油路;完成杨塬小学至唐山5.5公里砂砾路;铺设马庄至庙花6公里砂砾路。
3、高楼村:完成店子庄至太乐村坡畔8公里水泥路;建成郝洼至新庄8公里水泥路;实现蔡家洼3公里环形路柏油罩面;建成郝寺至庞塬3公里通组油路;建设梁咀1公里砂砾路。
4、太乐村:实施太乐村会咀至太乐沟3公里砂砾路;完成太乐村坡畔至牟山3公里砂砾路。
5、苏店村:建设苏店村西面庄至野咀5公里砂砾路;新开苏店村袁栲栳至左村3公里砂砾路。
6、丁堡村:完成丁堡自然村至张咀自然村5.5公里通组油路;铺设排路洼4公里砂砾路;完成张咀至马岭5.5公里砂砾路;实施任家峁至麻沟们5公里砂砾路建设;完成下崾岘至排路洼6公里砂砾路。
7、花村:修通村部至莲池9公里乡村道路;建成河滩5公里砂砾路;修通杨泉变电站至高家沟3公里砂砾路。
(二)建设水利工程,解决群众饮水远的问题
1、太乐沟人饮工程扩容提标。加大保水源护力度,进行供水区河道治理,添加消毒净化装臵,修复坝面,维修机房,增加上水泵站,更换水泵管线,配臵强力电机,满足高楼全乡群众用水需求。
2、管线改造。完成太乐村坡畔、郑咀、封畔4公里上水管线改造;实施苏店村王栲栳、鲜庄、苏店、北塬四个自然村引水管线改造。
3、打机井。在高楼店子庄、杨塬村庙花、花村河滩、丁堡村等村组打机井六眼,缓解群众饮水和农业用水困难。
4、坝体加固。对孙家河骨干坝、聂家沟骨干坝、红土沟一号骨干坝、河梁沟中型坝区、西梁沟中型坝区、庙沟、清水河、红土沟小型坝区进行加固维修,防止水土流失。
(三)进行电网改造,解决群众照明暗的问题
1、整理高楼村街道电网,移栽街道路面、电杆。
2、为下崾岘、张咀、毛沟,苏店村,花村高家沟、宇塬、太乐村居民点、雷岘村居民点增设变压器九台。
3、为杨塬村唐山自然村通电,为高楼村柏树咀、郝寺各架设变压器一台,改造农电网线。
三、基础助推
(一)实施居民点建设,解决群众住有其所的问题
继2008年实施危旧房改造以来,我乡共改造危旧房724户,经过摸底调查,目前三分之一群众居有其所,三分之一群众有能力自建住所,三分 之一群众无力建造,对于无力建造的这些群众通过危旧房改造等项目,通过9年的努力,至2020年全面实现“居者有其屋”。
雷岘村:在王塬新开村庄一处,新建居民点50户,对接雷岘居民点;实施岘南岘北居民点建设,建成50户的居民点一处。
杨塬村:在杨塬自然村建成50户的居民点一处;在庙花自然村建成50户的居民点一处。
高楼村:续建郝寺居民点建设,辐射带动庞塬等组入住群众100户以上;改造店子庄居民点50户。
太乐村:完成坡畔居民点建设,建成80户的居民点一处;在会咀自然村,建成30户的居民点一处。
苏店村:续建马寺居民点,建设农宅50至100户,整体搬迁野咀自然村16户群众;
丁堡村:续建新农村,规划建成农宅50户;实施丁堡村张咀、马岭居民点建设,建成80户的居民点一处;完成麻沟门自然村居民点建设,建成50户的居民点一处;新建廖咀居民点一处100户;整体搬迁毛沟自然村41户群众。
花村:实施徐庄居民点建设,建成50户的居民点一处。同时配套以上居民点建设的绿化、硬化和排水排污。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镇容量小的问题
2012年计划投资近1000万元对新开街道(长800米)实施五项工程。
1、排水工程。计划投资100万元,铺设Φ600 涵管1000米,解决新街道排水不畅的问题。
2、人行道硬化工程。计划投资120万元,铺设渗水砖8000平方米。
3、绿化亮化工程。计划投资60万元,栽植油松320棵,安装太 阳能路灯50盏,实现街道的绿化亮化。
4、柏油罩面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完成18000平方米的柏油罩面工程。
5、沟头防治工程。积极争取市水保局投资400万元左右,实施街道转弯处填沟补路,实现新老街道东西对接。
以后逐年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市场建设规模,提升城镇品位,建立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生态文明、繁荣昌盛的新高楼。
(三)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解决群众土地贫瘠的问题
1、在太乐村牟山平田整地1000亩,在李家山沟口建蓄水坝一座,截流一条主沟、六条支沟;
2、在丁堡村麻沟门自然村平田整地1500亩,在廖咀建蓄水坝一座,截流一条主沟,五条支沟,灌地2000亩;
3、在花村徐庄整理土地2600亩;在高家沟建蓄水坝一座,截流一条主沟,两条支沟;在西沟建蓄水坝一座,截流主沟一条;
4、在苏店村东沟建蓄水坝一座,截流四条支沟,灌地1300亩;
(四)实施信息化建设,解决群众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
1、为高楼行政事业单位及200多户新农村住户宽带入户,进行信息化建设。
2、在丁堡村建信号塔一座,解决丁堡村通讯信号质量差的问题。
四、民生支撑
(一)教育工作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布局,撤并花村、丁堡教学点,组建高楼、王塬、马寺三所完全小学,建立可容纳300人的中心幼儿园1所,实现校车接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继续实施小学六年级任课教师补助政策,支持教育发展。认真做好“一村一 民大学生”工程的后续教育及培养管理。积极协调联系各方资助,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困而放弃学业。
(二)卫生工作
全力改善乡卫生院医疗办公条件,村级卫生所功能发挥正常,严格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
(三)科技工作
以村为主,果业合作社为补充,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学校7所,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指导发展高效农业,切实把产业开发最需要、农业发展最实用、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先进技术送到群众手中。要积极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
第二节 贫困户
一是支持不出户,在栽种养方面通过实施两个“321”工程(栽植果园3亩以上、种植3亩以上小麦及大秋作物、种植2亩以上黄花菜和紫花苜蓿,养殖2头以上大家畜,10只羊、10只鸡);二是鼓励走出去,在经商、务工、承包等方面通过“三个一”工程(提倡每户至少有1人经商,有1人剩余劳动力输转,有1人从事承包果园、林场或从事其他行业),增加收入,稳步达到小康水平;对于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通过民政救助和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基本使其达到衣食无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意识让贫困户参与到扶贫项目建设,通过有目的加强学习培训,从根本上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树立起奋发脱贫致富的意识,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高楼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联规划由市县6个单位和两户企业与高楼乡共同组织实施。成立由各帮联单位负责人参与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工作组,具体负责各村帮 联任务的落实。
二、资金保障。通过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启用民资、群众筹资等形式,将项目结合起来,采取捆绑试用等办法,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加扶贫投入。积极协调帮扶单位搞好谋划、参与建设、形成帮联单位齐心协力、帮联干部真心实意、帮联户共同努力全心致富共奔小康的发展格局。
三、机制保障。各村帮联工作组组长要具体负责,全面协调,全力抓促。联村单位原则上每年研究谈论本村发展、解决困难不少于4次,市县联户干部每年入户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乡联户干部要经常入户,随时解决困难,落实帮扶计划。
四、技术保障。一是聘请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负责对农业产业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二是抓好产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强化培训,使绝大部分劳动力转变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三是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多方面、深层次的宣传教育,实践锻炼,使村干部充分开阔视野掌握基本技术,为当地发展起到出谋划策、技术指导的作用。四是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培育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敢闯市场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第二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帮扶规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规划
石佛镇人民政府
赵建忠
一. 编制“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规划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2012年2月27日,我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此次行动是省委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编制扶贫规划,是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一项基础工作。组织开展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对于加快石佛镇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培养锻炼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强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关于在石佛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指导原则,结合我所联系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二. 基本情况
1.所联系贫困户具体情况
我所联系的贫困户是石崖村二组村民夏满仓家。其当前具体情况如下:全家共三口人,户主夫妇均为60岁以上老人,且体弱多病,文化程度较低,都为小学毕业;儿子36岁,未婚,抱病体弱。整户种四亩地,收成不佳,养殖十一头猪,其中母猪四头,养殖条件简陋、方式陈旧、技术落后,同时也没有像样的猪圈,影响养殖的质量,限制养殖规模。目前全家收入微博,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主要依靠养猪;家中支出出生活支出外,还有其儿子的医疗支出,且所占比例较大,目前家中基本无积蓄。2.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渴望脱贫,思想比较积极,同时三口人都比较勤快、肯干,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小规模发展养猪,几年间养殖规模以及收入都缓慢增加。(2)不利因素:基础差,底子薄,三口人文化水品均较低,同时缺乏市场经济观念,难以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养殖中缺乏科学的经营方法,养殖方式陈旧,生产效益低下。
三. 帮扶计划
1.思想引导
首先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政策宣传,提高脱贫致富信心。其次,根据实际情况与所联系的贫苦户有针对性的确定发展目标,并在帮扶中不断完善帮扶计划,培养致富产业,逐步使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路子。
2.相关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政策帮扶和个人帮扶并举,把产业扶贫放到第一位,以解决贫困户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有效方式,坚持“授之予渔而不是授之予鱼”的工作方法。夏满仓家几年小规模的养猪,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培训,摸索和引入较好的养殖方式,逐步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利用各种便利,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提升养殖质量,改善经营方式。针对其缺乏资金来改善养殖条件、扩大养殖规模的状况,通过一个时期的分析和摸索,做出一个合理的投入规划,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支持,联系各类惠农的小额贷款。因为当前夏满仓家经济条件差,底子薄、无积蓄的现状,在改善条件和扩大规模上需要稳扎稳打,逐步发展,努力避开各种风险,不能急功近利。
四.目标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几年内不懈的工作,通过帮扶,达到改变思路,提高素质的效果,并培养起脱贫产业,力争在5年内脱贫。
第三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规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五年帮扶规划
*****
为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尽快帮助联系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确保“双联”活动见实效,本人对所联系的两户贫困户的家庭构成、种植结构,家庭收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额了解和掌握,根据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制定如下五年帮扶规划:
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1、家庭人员情况:***,家庭住址:******家庭共有6口人,老父亲已经77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并且患有肺心病;老母亲也已经72岁了,同样丧失了劳动能力,也还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老两口不仅生活都不能自理,常年疾病还要花费许多的医药费用;他和妻子也将近50岁了,由于常年超常规劳作,腿脚手都有点变形,身体状况也很一般,家里15.5亩耕地也全部由两劳力务做;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随已经21岁,但为了避免给家庭增加负担,她只能在外(新疆)打工,维持生计,儿子才15岁,还在县城三中就读初中,为了省钱不打觉父母劳作,也好几个星期才可以回一次家。
2、家庭收入情况:家庭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主要来源于两个劳动力务做的15.5亩耕地和政策性帮扶补贴补助。2011年家庭收入详细情况,种植小麦1亩,主要用于自己食用需要;种植棉花9.5亩棉花,产籽棉2350公斤,收入近20000元;种植5亩制种,包括菜心、玉米、瓜),合计收入13000元;养羊8只,基础母羊6只,年产羔羊10只,收入3500元。2011年购臵化肥、农药、地膜、饲料以及机械耕地务做用油花销合计4500元。
二、帮扶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家庭人均收入从今年起年均增长13%以上,由2011年的人均5000元提高到2015年的9000元以上,家庭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脱贫目标,力争再通过五年的时间,使其生活水平与当地农村农民的小康生活目标接近。
2、具体目标:2012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35000元,人均5830元,2013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40200元,人均6700元,2014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46500元,人均7600元,2015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52200元,人均8700元。
三、帮扶措施:
1、宣传政策变思想。按照活动要求,及时向农户宣传党的最新政策理论方正,及时了解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和农业发展扶持方向和重点,引导联系户及时掌握产品市场行情信息,提高农户的思想意识水平,懂得在政府的帮之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求致富之路。
2、引导发展状产业。通过顺应党和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向,让联系户及时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提高土地的产出收益,引导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养殖等产业,借助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的有力政策机遇,加强产业技术培训引导,不断提高种养技能,培育壮大产业发展。
3、定期帮扶解困难。定期不定期的深入联系户家中,及时掌握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制定阶段性帮扶措施,每年至少对联系户进行一次实实在在物质帮扶,切实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鼓励联系户早日脱贫致富,使其逐步赶上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农户增强其生产生活的信心,提高其幸福指数。
第四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帮扶简报
进村入户
真帮实扶
真心为民
--------县农牧局局长孙为民,副局长李建业赴我乡调研暨
慰问“双联”行动帮扶对象
6月1日,县农牧局局长孙为民,副局长李建业等一行14人深入我乡直沟村调研工作并慰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对象。
在我乡主管领导的陪同下,在直沟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配合下,孙局长一行分成五组,利用一天时间对全村五个村民小组22户贫困群众进行了逐户走访,从基本情况、产业状况、收入情况、存在困难和帮扶项目、帮扶目标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并送去慰问金每户200元,发放当归种植及苜蓿种植技术宣传材料120份。与此同时,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孙局长和李局长对贫困户今后生产生活及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鼓励贫困户要树立信心,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发展种养业,努力改善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另外,为群众发放帮扶联系卡,每位帮扶干部与帮扶对象建立长效帮扶关系,使帮扶活动不仅在点上有所发展,而且在面上有所突破。
帮扶慰问结束后,为了能够把帮扶活动引向深入,使直沟村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孙局长立即组织召开座谈会,在深入调查研究村情和民情、总结干部结对帮扶经验、认真听取村级两委班子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孙局长强调:大家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想,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种养业,要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拓宽,积极发展草畜产业,走种草养畜的路子,切实增加农业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五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XXX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XXX乡,全村共有X个自然村,X户,X人,耕地面积X亩,人均X亩,2011年人均占有粮食X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目前,该村支柱产业以劳务输出、农作物和生猪、羊养殖为主。全村平均海拔X米,年均温X℃,年降水量Xmm,全年无霜期X天,适宜苹果种植。该村有贫困户X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村村庄分散,交通不便,农田水利设施落后,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开发不足,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尤其是村内道路和田间道路路面狭窄,土壤疏松,雨季道路长期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给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全村经济发展。
二、帮扶计划:
1、按照市、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帮其栽植苹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使其增加收入,缓解贫困现状。
2、大力宣传相关贷款政策,动员其贷一定数目的资金,做小生意。在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做其思想工作,使其
扩大生意规模,增加寒猪、羊饲养数目,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3、提倡我局机关全体职工为其村举行一次爱心捐款,利用其资金为路堡村购买农药、化肥等。
4、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每年积极组织青年和明白人参加培训,提高外输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
5、定期不定期的为帮扶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塑信心,使其帮扶对象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XXXXXXX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