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

时间:2019-05-14 12:5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

第一篇: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

佳县通镇社区 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书

二0一六年三月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建设和运营单位:

(1)建设单位:佳县民政局;(2)运营单位:佳县民政局;(3)运营单位负责人:郭飞平

建设地点:通镇社区服务中心

研究范围: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程、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社会需求、建设规模、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及公用工程、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等进行全面的论证和研究。

二、研究结论

我国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方向建立完善。

社区照料为依托。社区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结成的生活共同体,对于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情感心理需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达国家趋向以社区照料取代大规模的机构养老。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照料功能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

— 2 — 是将一些为老年人服务的场所、设施建在社区,贴近老年人生活,便于他们走出家门,走人社区,接受日间照料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包括文体娱乐、老年互助服务等;二是为不能或不愿出门的老人,主要是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上门提供保洁、送饭、洗澡等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设立家庭病床开展治疗、康复等服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问候制度,提供紧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服务,使社区成为居家养老的支撑基础。

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的实施,可以容纳40位老年人的日托,可以覆盖本社区60多老年人的上门服务。为当地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项目是可行的。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别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

— 3 — 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在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专门用语被明确提出来,并把它表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

养老服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居家养老,一类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在打破传统的仅由子女、亲戚照顾老人或老人自理的固有模式,引入了社区福利服务的新形式。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社会化服务为补充,既满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的需求,又实现了由社区提供帮助以及各种服务,是一种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新发展。

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这一政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佳县政府针对目前老年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体上较为薄弱,设施缺乏,已有设施则存在面积小、功能单

一、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决定筹资新建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施的完善,佳县通镇社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老龄阶段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逐年增大,“白发浪潮”日益临近;

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家庭中子女人数大为减少,大家庭逐渐小型化。人口老化已逐渐

— 4 — 受到全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为老年人建设一个集住宿、医疗、保健、康复、学习、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公寓已成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过贡献,其晚年生活应当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完善老年保障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对促进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同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包括广大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项目选址

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性质和任务,其建设项目在选址时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市政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经过多方比选,通镇社区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选址在通镇社区用地内。建设场地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预留用地。选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能满足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条件较好;临近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安静,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等条件。方便群众,便

— 5 — 于开展服务。同时与其他为老服务福利设施邻近,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

六、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选址在佳县通镇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用地内。设场地为社会日间照料中心预留用地,地势平坦,现已完成三通一平。

七、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

佳县通镇建有自来水厂。全镇有高压电网覆盖,由变电站供电,水源、电力充裕。其供水、排水管网及供电线路均可就近接入。项目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

八、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省级资助资金50万元。

九、负责人基本概况

法人:郭飞平

成员:马一波、郭运来、高霞则、杨艳红

十、社会评价

本项目属佳县民政局主办的非营利性项目。项目建成后,由通镇社区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通过本项目本实施,可以充分照顾到老年人习惯于既定的生活方式和熟悉的社区环境,满足了他们愿意在家中和社区接受养老服务的心理需求,具有广覆盖、低成本、人性化等特点。应当说,这是我国现阶段能有效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减缓家庭成员经济和精神压

— 6 — 力的最适合、最现实的养老模式。

同时,对于改善经济结构、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一是通过“按进来”和“走出去”的服务方式可以带动“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拉动内需。由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带动的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医、教等服务的行业,市场广阔。二是能促进城乡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化居家养老需要大量的服务从业人员,而且很大比重是需要有家务劳动经验的中年从业人员,对文化、技术素养要求不是很高。这正好适合我国待业劳动力年龄偏大和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其社会效益显著。

十一、结论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和“未富先老”的主要特征,借鉴国外养老体系的有益经验,国务院老龄工作主管部门早已明确,我国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方向建立完善。

社区照料为依托。社区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结成的生活共同体,对于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情感心理需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达国家趋向以社区照料取代大规模的机构养老。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7 — 社区照料业务功能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将一些为老年人服务的场所、设施建在社区,贴近老年人生活,便于他们走出家门,走人社区,接受日间照料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包括文体娱乐、老年互助服务等;二是为不能或不愿出门的老人,主要是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上门提供保洁、送饭、洗澡等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设立家庭病床开展治疗、康复等服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问候制度,提供紧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服务,使社区成为居家养老的支撑基础。

佳县通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社区老年人居家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项目的建设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项目是可行的。所有特此申请此项目。

第二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制度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制度

一、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准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千方百计为老人排忧解难。

二、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及权利,对待老年人一视同仁,为老人保守秘密,不泄露老人隐私。

三、为老年人服务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亲切和蔼,关心爱护,体贴老人,佩戴胸卡上岗服务,四、工作作风严谨求实、业务熟练、技能过硬,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服务规范,严抓工作交接班环节,避免工作脱节,做好老人的日间护理和照料工作。

六、每天填写日间照料服务记录,发现老人有异常现象,在第一时间报告值班主任,通知家属,并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七、每天打扫室内卫生,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新整洁,八、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所内配备灭火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对水、电、门窗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或保修。

十、做好人员来往的管理工作,严防陌生人进入本所,十一、老年人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期间,个人贵重物品自行保管。工作人员要经常提醒老人注意保管私人钱物,以防丢失。

十二、每天下班前向社区主管领导汇报一次安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结果要记录在案。

十三、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要定期征询老年人及家属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人员行为准则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日间活动和饮食的场所,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一个舒适、悠闲的生活空间。因此特制定以下活动人员行为准则:

一、入室活动人员应是本辖区60岁以上居民,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为入室人员做好活动人员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和活动内容记录。

二、入室人员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要求,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和管理制度。

三、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人。

四、爱护室内设施,保持室内卫生,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禁止乱扔废弃物。

五、入室人员要互敬互爱、相互关心照顾。

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5点到18点。

第三篇: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议书

尚糊镇老年人日间 照料中心项目

项 目 建 议 书

镇政府

二○一六年九月

目 录 总 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3.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4.2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4.3自然条件

4.4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

4.5建筑材料项目建设方案

5.1总平面布置

5.2建筑与结构

5.3景观环境和绿化

5.4供配电及弱电系统 5.5给排水及消防 6 环境保护 6.1环境现状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3综合治理及措施 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招标计划

7.1项目实施计划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8.1组织机构

8.2人员来源

8.3人员培训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

9.2资金来源社会评价结论和建议

11.1结论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社区、社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2建设单位

(1)建设单位: 镇人民政府;(2)建设单位负责人: 1.1.3建设地点 社区、社区、社区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别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 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在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专门用语被明确提出来,并把它表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

养老服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居家养老,一类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在打破传统的仅由子女、亲戚照顾老人或老人自理的固有模式,引入了社区福利服务的新形式。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社会化服务为补充,既满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的需求,又实现了由社区提供帮助以及各种服务,是一种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新发展。

镇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14万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 2.5万,占总人口17%。80岁以上人口近1万。据预测,到2030年,我镇老龄化率将达到30%。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2010年,我镇选择府西社区和府东社区作为试点。在省、市、县老龄和民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试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行先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广”为工作思路,以满足社区老年人基本需求、保障高龄特困老人基本服务为出发点,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新形式。起到了示范作用,获得了群众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镇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各试点社区坚持以服务老年 人为目标,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为40%,且存有部分原始次森林,境内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文化,历史积淀厚重。

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这一政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镇政府针对目前老年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体上较为薄弱,设施严重匮乏,已有设施则存在面积小、功能单

一、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决定筹资新建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施的完善,我镇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老龄阶段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逐年增大,“白发浪潮”日益临近;

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家庭中子女人数大为减少,大家庭逐渐小型化。现有的乡镇敬老院无论是规模、条件还是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要。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过贡献,其晚年生活应当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完善老年保障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对促进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同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包括广大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规模 3.1建设内容

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1)房屋建筑根据老年人日间照料的需要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其中: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老年人娱乐用房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

(2)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通讯、消防和网络等设备;

(3)场地包括道路、停车、绿化和室外活动等场地。(4)基本装备包括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安防等相 关设备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3.2建设规模

镇三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日托老年人日托数300人的服务能力确定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3996m2,建筑面积1500m2,其中,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800m2,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200 m2,老年人娱乐用房300 m2;辅助用房200m2。各类用房建筑面积详见表3—2。项目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性质和任务,其建设项目在选址时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市政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经过多方比选,镇三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选址分别在集镇中心地带虹顶社区、杉王社区、府中社区境内。建设场地为集镇建设用地。选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能满足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临近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安静,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等条件。方便群众,便于开展服务。同时与其他为老服务福利设施邻近,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

4.2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镇三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选址在镇集镇中心地带虹顶社区、杉王社区、府中社区境内。建设场地为集镇建设用地,地势平坦。4.3.2地质条件

用地范围内地质多为页岩风化而成的红壤土和黄壤土,建设场地工程地质状况待勘探后确定。

4.4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

全镇有高压电网覆盖,水源、电力充裕。其市政供水、排水管网及供电线路均可就近接入。项目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

4.5 建筑材料

项目区10公里半径内有砂石场、建筑砖厂和水泥厂,建筑资源充足,运送方便,价格适宜。项目建设方案 5.1总平面布置 5.1.1总体布局的原则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应根据日托老年人的特点和各项设施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分区设置。

5.1.2规划布局原则

建筑标准应根据日托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服务流程,结合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建筑的结构型式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并留有扩建、改造的余地。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等规范、标准的要求和规定。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抗震设防标准应为重点设防类。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其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老年人休息室以 每间容纳4~6人为宜,室内通道和床(椅)距应满足轮椅进出及日常照料的需要。老年人休息室内设卫生间,其地面应满足易清洗和防滑的要求。老年人用房门净宽不应小于90cm,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80cm。老年人用房应保证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室内装修应符合无障碍、卫生、环保和温馨的要求,并按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供电设施应符合设备和照明用电负荷的要求,并宜配置应急电源设备。有给排水设施,并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其生活服务用房应具有热水供应系统,并配置洗涤、沐浴等设施。设置空调设备,并有通风换气装置。根据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5.1.3道路交通

道路布置应结合现状自然地形,合理组织交通。周边有停车场,以供临时停车。

5.2建筑与结构 5.2.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以完整的形态和建筑群的组合来起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建筑风格为现代建筑,建筑形象大方、活泼,具有浓烈的现代气息,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5.2.2结构设计

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5.3景观环境和绿化 5.3.1景观环境

该项目的景观环境应与周围的建筑结合起来,形成各种集会空间、驻留空间、活动空间、观景空间和通行空间。

5.3.2绿化

绿化以保留的大片自然山体为依托,以绿地为重点,以绿圈和道路绿化为绿带,多种植常绿植物和彩叶林木,并适当分区,形成有特色的绿化区域。

5.4供配电及弱电系统 5.4.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标准》

(8)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5.4.2设计范围

建筑物及室外的电气照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大楼的网络系统、监控系统。

5.4.3供电电源及电压选择 供电电源从市政供电网引入。5.4.4供配电设施及系统

设置变电间一个,其中包括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内设变压器两台)和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系统为单母线不分段,采用JYN2-10型高压开关柜以放射式向本变电所变压器提供10KV电源。低压采用GCK-B型抽屉按放射式系统进行配电,用电缆线路向各用电点提供380/200V电源,无功率补偿采用低压补偿,设于低压配电室内。

应急电源采用不间断(UPS)装置,分别用于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系统。

低压动力设备采用交流控制器控制,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漏电开关作漏电保护。

电能总计量设在高压配电室计量柜、变压器馈出柜和低压配电室的总进线柜上。

5.4.5电气照明

照明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工作电压为~220V,照明装置以节能荧光灯为主。

楼梯间、走廊等公共通道,其照明灯具选用定时开关控制。室外照明采用光电自动控制开关或光电定时开关控制。5.4.6防雷与接地

建筑物均属三类防雷,在屋面设避雷带以防直击雷,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体内两根或两根以上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 筑物基础底板和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组成完整的接地系统。变电所低压侧采用TN-S接地系统,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与弱电系统共用时不大于1欧姆)。各用电设备,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等电位接地或不接地等形式。

5.5给排水及消防 5.5.1给水

本综合楼为三层建筑,生活给水从管网接入后可直接供给各用水点。按用水人数100人/d计,办公、生活用水按80 l/d人计,每日需新水8吨。

5.5.2污水排水

综合楼群污水与雨水按分流制排水方式考虑,一般洗涤废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食堂洗刷用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下水道。

5.5.3雨水排水

室外设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与生活污水分流排出,在道路上设雨水口将雨水收集,屋面雨水由天沟收集后经雨水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然后经雨水排水管网利用地形视实际情况就近排入附近城市下水道。

5.5.4消防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室外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环网上适当位置设室外消火栓,根据规范,本工程室内不设消火栓消防系统,在必要部分设置手提式灭火器。环境保护

6.1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排出的生活污水约6.4m3/日是此项目的主要污染源; 2)垃圾站堆存的办公、生活垃圾; 3)项目施工时的噪声和扬尘污染。6.2综合治理及措施

1)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排出,经城市下水道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基本消除了对环境的影响。

2)办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送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3)项目施工时对噪声大的施工设备避免在夜间使用,施工扬尘可通过洒水来减轻污染。

综上所述,项目建成后,没有对原有环境产生大的影响。7 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招标计划 7.1项目实施计划

初拟定建设期为13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2012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批及其他前期工作;

2012年7月,完成规划初步设计及审批和土地征用手续,完成规划设计,开始建筑初步设计;

2013年5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招标; 2013年8月,完成大楼建筑工程项目; 2013年9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8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8.1组织机构

本项目属镇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项目。建设单位为镇人民政府,项目建成后,由镇三个社区居委会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三个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根据需要组织管理机构和任命部门管理人员。本项目拟配备固定员工18人,招聘志愿者20人,招聘义工40人。

8.2人员来源

固定员工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本、专科院校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义工在全县范围内招聘,机关干部职工带头当义工。

8.3人员培训

所有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项目建设期间陆续进入岗位,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其余人员在正式运营时上岗,上岗前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安全作业证后方可正式上岗。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 9.1.1投资估算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范围:(1)土地费用;(2)土建工程;

(3)工程配套设施,包括给排水、供配电、设备投资;(4)工程的总图、运输、道路、广场、停车场;(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1.2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1)建、构筑物参考近期同类工程实际造价资料估算;(2)其他费用按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办法,并参考国家的有关政策估算;

(3)征地费用按3.2万元/亩进行计算;(4)设备投资费用按设备实际费用计取;(5)安装费按设备费用的6%估算。9.1.3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3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0万元。

9.2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投资3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建设单位自筹30万元。社会评价

本项目属镇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项目。建设单位为镇人民政府,项目建成后,由三个社区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通 过本项目本实施,可以充分照顾到老年人习惯于既定的生活方式和熟悉的社区环境,满足了他们愿意在家中和社区接受养老服务的心理需求,具有广覆盖、低成本、人性化等特点。应当说,这是我国现阶段能有效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减缓家庭成员经济和精神压力的最适合、最现实的养老模式。

同时,对于改善经济结构、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一是通过“按进来”和“走出去”的服务方式可以带动“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拉动内需。由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带动的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医、教等服务的行业,市场广阔。二是能促进城乡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化居家养老需要大量的服务从业人员,而且很大比重是需要有家务劳动经验的中年从业人员,对文化、技术素养要求不是很高。这正好适合我国待业劳动力年龄偏大和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对于城镇下岗待业的“4050”人员来说,开辟了一条上岗就业的新途径。其社会效益显著。结论和建议 11.1结论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和“未富先老”的主要特征,借鉴国外养老体系的有益经验,国务院老龄工作主管部门早已明确,我国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方向建立完善。社区照料为依托。社区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结成的生活共同体,对于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情感心理需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达国家趋向以社区照料取代大规模的机构养老。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照料功能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将一些为老年人服务的场所、设施建在社区,贴近老年人生活,便于他们走出家门,走人社区,接受日间照料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包括文体娱乐、老年互助服务等;二是为不能或不愿出门的老人,主要是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上门提供保洁、送饭、洗澡等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设立家庭病床开展治疗、康复等服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问候制度,提供紧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服务,使社区成为居家养老的支撑基础。

镇三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的实施,可以容纳300位老年人的日托,可以对三个社区5300多老年人的上门服务。为当地社区老年人居家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项目的建设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项目是可行的。

第四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汇报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推进、规范老年服务工作为核心,成立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标准,以解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以“爱心超市、老年人图书室、老年健身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为平台的社会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老年工作特色,积极整合社区有效资源,全面提升老龄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下是清泉街社区2011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汇报:

社区还成立了阅览室,藏书量3000余册,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廉政、科技图书、党建等一系列图书,供居民随时阅读。特别是离退休老党员,可以随时到这里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浏览各类信息。我们还积极与呼市民政局协商,预计在2012年将免费为空巢老人安装呼叫器,使老人们更好、更快地得到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为老年人免费体检4次,并建立健康档案。还及时为老人、残疾人上门送医送药。

在生活中,我们了解到辖区内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他们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也能自理,有自己的住房和养老金,但是子女们或者身处外地或者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他们,而这些老人又不想过多的麻烦儿女们也不愿意住进养老院。对于这个群体,他们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有人能够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自成立以来,深受辖区内居民的欢迎与好评。照料中心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的社区办公楼二楼,设施包括老年人休息室,老年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医务室等几个部分,社区硬件设施初具规模也较为完善,在十一月份,国家公安部对于清泉街社区的消防设施进行了考核,社区的消防安全设置也完全符合国家安全部的各项考核标准。

1、建立老年基本情况信息网络。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走访,对社区老年人状况和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服务项目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每年两次逐一上门进行摸底,针对年龄、身体状况、工资情况、医疗保险、家庭情况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基本信息动态管理到位,基本信息表内容完整准确,并对70岁以上高龄老人、特困老人、孤寡老人、长期重病老人、特困企业中共党员等特殊人群作出标识,设立特别关注对象,经常上门联系服务。

2、建立健全老年工作组织网络。通过召开居民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委会,协商议事会,广泛动员,积极吸收社区有志之士参与,成立了专门的老年服务工作管理小组。现社区老年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社居委主任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老年之家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由社居委主任担任服务站站长,社区民政干事负责日常工作。

3、建立健全老年工作队伍网络。为老服务仅仅依靠社居委几个人是做不起来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志愿为老服务队伍。为此,社区积极组织、发展社区义工服务队伍、志愿者队伍,建立以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专业服务和以志愿为老服务的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为老服务队伍网络。

4、建立健全老年工作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涉及老龄工作部门职能作用,在物质、技术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一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社区养老保障网络,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低保补助金发放、精神慰藉等服务。二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医疗服务网络,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疗服务、老年健康教育、建立老年健康档案等服务。三是依托社区老年之家,建立生活照料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托老、护理一般照料项目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项目。四是依托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日间照料网络,为老人提供配膳、日间照料、代购物品、家政等服务。五是依托社区老年大学,建立文化教育网络,组织开展老年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健身等活动。六是依托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建立老年权益维护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调解以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益的工作。

第五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质量规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质量规范》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为引领我省家庭服务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必要的标准技术保障,江西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提出拟研制家庭服务行业中各业态服务质量规范。由江西省人社厅和江西省商务厅共同提出、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起草的DB 36/T793-2014、DB 36/T850-2015、DB 36/T851-2015、DB 36/ T898-2016、DB 36/T899-2016、DB 36/T944-2017和DB 36/945-2017已于近几年先后出台实施,为规范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加快家庭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解决目前我省尚无较系统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标准问题,江西省人社厅和江西省商务厅指导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江西省人社厅和江西省商务厅共同提出并归口、由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起草。参与起草的单位有:江西倍邦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东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南昌市西湖区聚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赣州市章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余青山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宜春心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九江新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上饶市养老服务中心、萍乡市仪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二、制定本标准的原因和必要性

1、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老年人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为世界老龄化进程最快国家之一;又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单位福利体制解体、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发生的,并伴有家庭逐渐小型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压力不断加重。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2、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我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养老方式,对于子女不在身边和上班忙白天没时间照顾老年人的家庭来说,日间照料服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利于老年人在熟识的环境中养老,因而发展很快。我省各地都有建成营运和在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3、尽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选址建设有建标〔2010〕193号《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室内区间设置和设施设备配制有GB/T33168-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服务的基本要求有GB/T33168-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可循,但尚无较系统规范我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质量标准。同样的服务项目,因各省气候、习俗等情况不同,各方当事人对服务结果评价的理解不一致等,各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的服务质量差别很大,造成服务过程质量方面的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很有必要编制本标准。

三、本标准遵循的原则

1、本标准立足于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现状,同时充分关注该业态发展趋势,在现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总结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服务质量的实践经验和服务机构实际情况而制定。

2、本标准遵循推进家庭服务业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需求,旨在通过基础性标准的制定,提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促其健康发展。

3、本标准的制定以家庭服务行业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为基础,以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为主线,在研制过程中,通过不断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完善本标准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的研制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成果。

四、本标准与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关系

1、编制实施本标准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的法规法规和政策。编写小组查阅了我国及我省很多相关的法规法规和政策,重点学习领会了以下法规法规和政策精神:(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发展老龄事业的专门法律,自199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指出,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老龄工作。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文)明确,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明确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等,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指明了工作方向。

(5)《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4〕15号)就如何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并明确:到2020年,全省建成1.3万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其中:城镇社区3000个、行政村10000个,覆盖全省100%的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60%以上的行政村。

(6)《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赣商务服贸字〔2015〕270号)明确:要积极开展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研究,探索通过设立引导基金扶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7)《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3号)对我国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向等。

2、本标准与我国相关标准相辅相成: 一是依据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体例规范充分体现标准的通用性、实用性、科学性。

二是引用了GB/T17242-1998《投诉处理指南》中的部分内容。三是链接了GB 14934—1994《食(饮)具卫生消毒标准》、建标〔2010〕193号《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GB 13495.1-2015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GB 19085—2003《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和GB/T33168-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四是参照了GB/T 20647.8-2006《社区服务指南 第8部分》、GB/T33168-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DB/T 1899—2016《养老助餐服务质量规范》和DB36/T944-2017《养老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等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3、外国相关标准不适合我国国情。

五、本标准的编制过程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调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参与标准讨论的有来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一线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相关专家学者,通过对本标准内容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目前标准文本。主要编制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1、成立起草小组。本标准的起草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2016年12月成立了由业内行家和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起草小组,承担6项工作:1)制定工作计划;2)确定编制原则;3)对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及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调研;4)编制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5)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并研究处理这些意见;6)编制送审稿、送批表,并负责送审稿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

2、召开启动会。2017年1月14日,编制小组召开了标准编制启动会,对本标准的编制思路、框架等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本标准编制的总体计划。

3、确立本标准框架。2016年12月下旬至2017年5月,起草小组在分头对全省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现状展开调研后,进一步明确了本标准的定位、应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并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术语界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入托老年人的基本条件、质量保障等关键环节和重要事项等,请教了相关专家和业内行家,收集了丰富的实际操作案例和第一手实践资料,参照了国家和各省市相关标准,查阅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在对调研情况、收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之后,认真总结了我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实践经验,确立了编制本标准的基本架构。

4、形成本标准送审稿。2017年6月,在验证调查结果和进一步汇总分析收集情况和资料的基础上,起草小组编写出了本标准草稿。2017年7月将本标准草稿发到相关单位,征询业内行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召集相关单位开会征求意见;之后起草小组按照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了本标准草稿,编制出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在本标准立项成功的2017年9月28日至现在,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协发出文件和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挂在协会网站上广泛征求意见。截止2018年1月8日,共收到48家相关单位同意、无意见的回函表,收到4家相关单位共提出45条修改意见的回函表。起草小组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整理,在认真修改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敲定了本标准的送审稿。

5、完成本标准的送批稿。2018年1月 日,江西省质监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本标准进行了审定。专家组听取了起草小组编制标准的情况说明,查阅了有关资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条修改意见。起草小组按照这些意见,在对本标准送审稿进行最后修改基础上,完成本标准的送批稿。

六、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入托老年人的基本条件,规范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要求、服务质量保障、投诉处理。

为了能从源头上确保服务质量,本标准明确了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的12项基本条件、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5项基本条件、服务人员当具备的8项基本条件。

为了避免有传染病、精神病等宜去医院治疗的老年人进入日间照料中心、影响其正常运转,本标准明确了老年人入托日间照料中心的基本条件。

为了理清各日间照料中心繁杂的服务内容,本标准将其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和适宜服务两类。基本服务是每个日间照料中心必备的服务项目;适宜服务系提倡日间照料中心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的服务项目。为了减少各方当事人对服务结果评价的偏差,本标准提出了日间照料中心各项服务的具体要求。

为了能控制日常服务中的质量,本标准明确了日间照料中心应当采取的3个方面共25项服务质量保障的条文。

为了能有效遏制服务过程发生投诉事件的升级,本标准明确了处理投诉问题的做法。

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和规范服务,本标准提供了6项资料性附录供各日间照料中心参照。

七、本标准预期效果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属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家庭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能与国内发展趋势相结合,能将社会剩余劳动力转化为职业技能性人才,并丰富就业岗位供从业人员选择。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的小型化和生活节奏加快,规范管理、规范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必受居民青睐。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管理、规范服务,有利于减少经营管理者、从业者和消费者在服务质量上的认识偏差和问题纠纷,有利于促进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技能。因此,通过本标准的贯彻实施,我省一定会出现一批倍受居民青睐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八、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建议

目前我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处于发展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普遍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了解还相对比较模糊,本标准作为一种技术和管理层面的规范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九、标准的贯彻实施建议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对外应加大宣传,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的重要意义,并尽快掌握、运用本标准;行业内要加强培训和实施力度,提升标准化意识,引导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践行本标准;职能部门应加大实施本标准的执法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对我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监督检查,促使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管理、规范服务,确保社区老年人享受到符合本标准的日间照料服务质量。

2018年1月 日

下载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申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简介

    六库镇重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简 介 六库镇重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程,项目位于六库镇重阳社区青山公园内。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4个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傈僳族、白......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

    老年人申请日间照料流程

    老年人申请日间照料流程 1.条件:凡年龄满六十周岁、生活能自理、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或老年痴呆的老人均可申请入托; 2.申请:本人填写入所申请登记表,家属(监......

    南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二○一四年三月 —1—目 录 一、申请项目名称 .................................................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消防安全培训会议记录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消防安全培训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现场演练 会议时间:2018年4月25日9点 会议地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记录人......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入住须知入住须知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入住须知 1:入住本中心时须如实告知病情,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的老人禁止入住。 2,入住前请先预定房间并办理相关手续,本中心实行先交费后入住的方式,入住首月需......

    老年人申请日间照料流程老年人申请日间照料流程(最终版)

    老年人申请日间照料流程 1.条件:凡年龄满六十周岁、生活能自理、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或老年痴呆的老人均可申请入托; 2.申请:本人填写入所申请登记表,家属(监......

    GB_T 33168-2016_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

    GB/T 33168-2016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Basic requirements for services of community day-care centers for the elderly 【标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