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学生宿舍(公寓)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所有由学校统一安装空调设备的学生宿舍(公寓)。第三条 学生宿舍(公寓)的空调统一归口由后勤集团物业管理总公司学生宿舍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管理。第四条 宿舍空调设备使用的开通:
开学时入住已经安装空调设备宿舍的学生,以自愿为原则,以寝室为单位,统一申请开通所住寝室的空调设备。具体程序为:经所住寝室全体同学同意,向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片区管理办公室申请并交缴遥控器押金(押金收取标准以厂家提供的价格为准)后,凭押金单到所在宿舍楼栋管理员处领取遥控器(电池自备),予以开通。终止使用时,在保证空调的完好状态下,将完好状态的遥控器交还楼栋管理员,楼栋管理员验收合格后在押金单上签字(盖章),学生凭签字(盖章)的押金条到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片区管理办公室领取押金。严禁不申请或自行购买遥控设备使用空调,一经发现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将暂停供电,直至更正为止。
第五条 学生寝室空调使用的电费由本寝室的同学共同承担;学校在每学期的开始时将按照每生每月8度电的免费额度电量一次性拨入各学生寝室,学生用完此额度后需自行交费购电。自行购电实行学生自愿消费和协商使用原则;寝室长负责电费分摊的协调工作,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费分摊争议等问题由寝室长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协商解决。
第六条 学生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请随时关注本寝室的剩余电量,因供电系统全部采用智能化管理,电量用完将自动断电,为避免因断电带来损坏,各寝室在剩余电量小于10度时请及时进行电费充值。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分别在紫菘二栋、韵苑五栋设有电费充值点(随着空调的普及将适时增加充值点),可在周一至周五的17:00-22:00用饭卡到充值点购买电量。
第七条 学生寝室的空调属随房设备,学生入住后其管理责任及室内机的日常非专业维护保洁由入住该寝室的学生共同承担;发生丢失或非正常损坏的由该寝室所住人员共同赔偿,有明确责任人的由责任人负责赔偿。正常损坏的,由学生宿舍管理中心负责协调维修。第八条 空调设备的专业维护和维修由学校指定的专业维修人员或设备供应商负责。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拆卸或打开室内机和室外机。学生如发现空调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各宿舍楼栋管理员报修。
第九条 学生离开宿舍时应关闭空调,节假日等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向楼栋管理员报告,由楼栋管理员上报学生宿舍管理中心断开空调电源;需要使用时报楼栋管理人员开通。第十条 开启与关闭空调要使用原装遥控器操作,禁止使用非原装遥控设备或采取强制的方式开启与关闭空调,一经发现将终止给该空调送电。各寝室要妥善保管好遥控器,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卸下电池,遥控器损坏、丢失的要照价赔偿,赔偿金额以厂家提供的价格为准。
第十一条 为保证学生用电安全,学生寝室中布设的空调专设供电电路,不得私接乱搭,如有违反将停止给该电路送电,直到更正为止。
第十二条 严禁在空调设备上面摆放或悬挂物品,不得用物品遮挡室内、外机出进风口。第十三条 雷雨天气时应关闭空调,以免遭受雷击。
第十四条 学生凡因使用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的,由违规操作者承担一切经济损失和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为节约能源,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空调使用期间对不按规定设置温度,开门开窗,长时间无人等浪费能源的情况,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第十六条 注意事项:
1、开机前要检查遥控器模式设置是否正确,调整正确后方可开机,重新开机要间隔3-5分钟。
2、为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及空调效果,各寝室应当定期拆下空调室内机滤网进行冲洗,严禁不拆下滤网对空调室内机直接用水冲洗。
3、空调运行中要关闭门窗,否则将影响使用效果。
4、不要让空调气流直接对人,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5、尽量使窗帘等可燃物避开空调口,以免发生事故。
6、不要长时间滞留空调室内,并需时常通风换气,以免引发呼吸道疾病。第十七条 使用时间:全天二十四小时均可使用。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华中科技大学总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
学生搬离宿舍时,应保证空调设备状态完好,后勤集团应对其宿舍的空调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人为损坏,使用者应对损坏设备进行相应赔偿。
华中科技大学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日
第二篇: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经2014年第10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学生宿舍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学校在所有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的空调设备。
第三条本办法规定的空调设备,包括学生宿舍空调室内机、室外机、线控器及相关附件等。
第二章空调设备的日常管理与安全使用
第四条学生宿舍安装的空调设备是学校的固定资产,由学校后勤保障处委托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管理。空调设备的开启、关闭由学生自主负责。
第五条夏季最低温度在摄氏28度以上、冬季最高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下时,学校对学生宿舍空调设备实行24小时供电。
第六条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者应按照《空调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违章操作或故意损坏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自行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使用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开机前检查线控器模式设置是否正确,设置正确后方可开机,重新开机需间隔3-5分钟。
(二)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及空调效果,应定期拆下空调室内机滤网进行冲洗,严禁直接用水冲洗空调室内机。
(三)空调设备电源专用,不得插接其他电器或拉接临时电源。
(四)禁止在空调室内机和管道上覆盖物品、悬挂衣物等。
(五)禁止在空调室外机上摆放任何物件。
(六)不宜长时间停留在空调室内,房间需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良好。
(七)如遇雷雨天气,应关闭空调电源,避免遭受雷击。
第七条加强节能环保意识,提倡节约用电,使用空调时应关闭门窗,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室内温度适宜时,建议减少空调的使用。
第三章 空调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第八条空调设备的维护、保养由学校指定的设备供应商负责。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拆卸室内机和室外机(机滤网除外)。学生如发现空调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闭空调,并及时向楼栋管理员报修。
第九条空调设备出现故障由学校指定的设备供应商负责维修。严禁学生擅自排除故障。
第四章 收费管理
第十条安装空调的学生宿舍,每生每年住宿费按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按学年缴纳。
第十一条学生宿舍空调使用的电费,按规定的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由本宿舍的同学共同承担。空调使用实行学生自愿消费和协商使用原则,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费分摊争议等问题,由本宿舍成员协商解决。
第十二条学生搬离宿舍时,应确保空调设备状态完好,如发现人为损坏,使用者应对损坏设备进行相应赔偿。
第十三条学生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本寝室的剩余电量,在剩余电量小于10度时请及时进行电费充值。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和管理办法
武汉体育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宿舍
空调设备使用和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生活与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学生宿舍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所有装设有空调设备的学生宿舍。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之空调设备,包括学生宿舍寝室内的冷气机、遥控器、空调专用线路、插座和空调器的出水管。
第四条
学生离开公寓房间必须关闭空调,长时间不用空调,应将空调电源插头拔出。
第五条
空调安装、调整、维修由后勤办公室负责。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拆卸或打开室内、外机。使用部门发现空调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后勤办公室汇报。由后勤办公室安排维修。学生公寓由教练员负责。
第六条
房间空调专设电源,不得插接其他电器或扯临时电源;不准在空调器上挂衣物,搭毛巾。不能乱动已定好位的空调导风板,不能触摸空调内急和攀爬空调外机。
第七条
开启与关闭空调要使用遥控器,不准打开室内机手动开机。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发生。各室要妥善保管好遥控器,不要碰摔,损坏丢失要赔偿(100元/个)。
第八条
学生搬离宿舍前,所在校区宿管部门应对其宿舍的空调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损坏,使用者应对损坏设施作相应赔偿。
第九条
空调使用注意事项:
1、开机前要检查遥控器模式设置是否正确,调整正确后方可开机,重新开机要间隔3-5分钟,不能频繁地开、关空调。因为空调启动时的电流是运行时电流的7-8倍,容易烧坏压缩机,因使用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损坏,违规操作者负责一切经济损失。
2、设定制冷温度一般控制在24-26度,最低不得低于21度。否则易损坏空调。
3、提倡节约用电,夏季室内温度低于28度不需要开空调。
4、调节“摆风”按钮可根据需要选“高风”、“中风”、“低风”。
5、空调出现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机。
6、空调器保洁时不准用水冲洗。
7、空调运行中要关闭门窗,否则将影响制冷效果。
8、不要让空调气流直接对着人,以防受凉。
第十条
学生凡因使用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由违规操作者负责一切经济损失。
第十一条
使用时间:全天二十四小时均可使用。
第十二条
寝室内空调为公共财物,同学们应爱护使用,严禁任何人在上面乱写、乱画、乱贴、乱刻等破坏行为;严禁在空调附近打闹,杜绝在空调附近堆放物品。
第十三条
寝室内空调专用线路、插座、空调器的出水管,严禁任何人破坏或将其作为它用。空调插座线路及线槽板严禁任何人私自搭接或损坏。
第十四条
教练员应按学校要求加强宿舍内空调的使用管理,督促学生合理、安全、节能地使用空调。
第十五条
本试行办法解释权属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后勤办公室。根据试行情况,学校可酌情进行修改、完善,并予公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武汉体育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
2011年3月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校研〔2014〕10号
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现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14年5月27日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精神,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20号)要求,设立由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和研究生兼任助理津贴(以下简称:三助津贴)三部分组成的研究生学业助学金。为完善我校研究生资助体系,保证研究生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好研究生学业助学金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资助对象和年限
第一条 设立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用于资助满足以下条件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的在校在读生; 3.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注册管理办法》办理注册手续;
4.入校时人事档案完全转入我校;
5.无固定工资收入; 6.在资助年限内。
第二条 2014级以前的在校研究生,学业助学金资助年限:硕士研究生资助年限最长不超过规定学制年限;直攻博研究生不超过5年,其他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不超过4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转博研究生、提前攻博研究生博士阶段不
超过3年。
第三条 自2014级起,学业助学金资助年限:硕士研究生资助年限最长不超过规定学制年限;博士生资助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直博生资助年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硕博生(硕士阶段)资助年限不超过2年,通过考核的硕博生(博士阶段)资助年限不超过3年;未通过考核的硕博生按硕士生资助年限(含前2年)执行。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成立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由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代表等组成,负责对研究生奖助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审定管理办法和学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和监督各院(系)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研究生奖助工作办公室,靠挂研究生院管理处。
第五条 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的管理、审核和监督工作。负责编制学业助学金经费预算,核定研究生兼任助理聘用单位(包括职能部门和院系)的校拨金额,核算各聘用单位助学金金额与资源配置比例;审核各聘用单位依据本办法制定的实施细则及核定结果,协调、督促各聘用单位按时足额发放研究生助学金。
第六条 各聘用单位设立相应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聘用单位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发放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开展助理岗位的设置、申请、聘用、培训和考核工作,保障监督聘用单位各项研究生奖助工作有序开展,并对研究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第三章 国家助学金
第七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财政承担,用于补助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资助对象为符合资助条件的研究生。第八条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含直博生、硕博生博士阶段)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含
硕博生硕士阶段)为每生每年6000元。
第四章 学校助学金
第九条 学校助学金由学校按规定统筹利用财政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承担,分层次、分阶段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资助对象为符合资助条件的博士生和硕博生。
第十条 学校助学金资助标准: 1.一年级博士生每生每年6000元,通过考核的二年级博士生每生每年9600元;
2.硕博生(硕士阶段)每生每年2400元,通过考核的硕博生(博士阶段)每生每年9600元。
3.创新研究院博士生增加创新津贴,每生每年6000元。
第十一条 自2014级起,导师当年录取的第二名及以上博士生的学校助学金由导师承担并发放(创新研究院指标单独计算),所需金额从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
第五章 研究生三助津贴 第一节 岗位类型和要求
第十二条 研究生通过兼任助理工作获得相应岗位津贴,简称“三助”津贴。研究生兼任助理包括科研助理(简称助研)、教学助理(简称助教)和管理助理(简称助管)三种。助研承担科学研究或科技产业开发项目中的部分工作。
助教承担本科生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参加考试和评卷工作,随班听课,指导实验,协助指导生产专
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助管承担各聘用单位的辅助性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助研工作量按导师的要求设定,助教、助管工作量按聘用单位的要求自行合理设定,报研究生院备案。
助教与助管的工作量原则上为10小时/周。
第二节 岗位设定和津贴标准
第十四条 助研岗位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立。硕士研究生助研岗位原则上只在硕博生(硕士阶段)和全日制学术型二年级及以上阶段设置;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在资助年限内都应设置助研岗位。
第十五条 助研岗位由各院系或导师根据学科类型设置,分为四类:Ⅰ类:工学;Ⅱ类:管理学、医学、农学和理学(数学除外);Ⅲ类: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除外)和文学(新闻传播学);Ⅳ类:理学(数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第十六条 助研津贴主要通过导师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承担。研究生根据其所在学科获得不同类型的助研津贴。硕士研究生助研津贴为:Ⅰ类助研津贴不低于300元/月;Ⅱ类助研津贴不低于200元/月;Ⅲ类助研津贴不低于100元/月;Ⅳ类学科由院系和导师自主决定是否设立助研岗位及岗位津贴标准。
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为:Ⅰ类助研津贴不低于1200元/月;Ⅱ类助研津贴不低于700元/月;Ⅲ类助研津贴不低于200元/月;Ⅳ类学科研由院系和导师自主决定是否设立助研岗位及岗位津贴标准。
第十七条 博士生一年级助研岗位津贴类型由院系和导师自主确定,但不得低于Ⅲ类助研津贴。第十八条 博士生二年级以上和通过考核的硕博生(博士阶段)助研岗位津贴类型按照第十六条执行。
第十九条 博士生第三学年结束前应按学校培养要求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其是否继续承担助研岗位,享受助研津贴。博士四、五年级和直博六年级学生承担助研岗位的助研津贴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和原助研津贴额度,全
部由导师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承担。
第二十条 助教、助管津贴由学校按规定统筹财政经费、学费收入等资金承担。助教和助管岗位分别由学校教务处和人事处依据校内各单位编制情况和承担教学工作量情况核定,报研究生院备案。津贴标准为每生每月500元。
第三节 聘用要求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 由各聘用单位每年6月组织三助岗位设置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聘用单位在设置助教和助管岗位时,须明确岗位职责及待遇,发布《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兼任助理岗位
职责计划书》,实施聘用。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申请三助岗位,需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兼任助理工作申请表》,申请表须经导师同意,院(系)
审查,聘用单位或导师考核聘用。
第二十四条 三助岗位的聘用时间为每年9月份,各聘用单位及导师按照岗位人员聘用情况,登陆“研究生资助管理系统”完成聘任工作,以保证后续正常发放,同时报研究生院备案。聘用过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二十五条 院系及导师须与研究生签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资助协议》,聘用单位或导师负责对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并依照协议执行。
第二十六条 研究生兼任助理工作不得影响本人学习,违反校纪校规的研究生,不能应聘助理岗位。
第二十七条 聘用单位及导师确认研究生不能胜任工作任务后,可以解聘,但应提前半个月书面通知研究生。研究生因故申请不再兼任助理工作,须提前半个月向聘用单位及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由聘用单位及导师决定是否同意解聘。对于解聘有争议的,可以向聘用单位或导师提出申辩,对于申辩有异议的,可提请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裁决。
第六章 核定发放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学业助学金实行动态管理,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助学金由研究生奖助工作办公室每学年核定1次;三助岗位由各聘用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组织每学年评聘1-2次。
第二十九条 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每年按12个月的标准予以发放;助研津贴原则上按12个月的标准予以发放。导师可根据研究生寒暑假到岗情况(最长不超过2个月),酌情发放假期助研岗位津贴;助管、助教岗位津贴按10个月的标准予以发放。
第三十条 研究生在资助年限内,由于出国、疾病等原因办理保留学籍或休学等手续的,暂停对其发放研究生助学金,待其恢复学籍后再行发放;联合培养且符合资助条件的研究生,按照与联合培养单位或个人签订具体协议规定执行。第三十一条 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由各院(系)每月定期登陆“研究生资助管理系统”上报两部分金额并下载数据,经院(系)相关负责人签字同意,由院系直接交由财务处发放。
第三十二条 助管、助教和助研津贴由各聘用单位或导师每月定期登陆“研究生资助管理系统”上报津贴额度,院系聘用助管、助教津贴由院系负责发放,职能部门聘用助管由研究生院负责发放,导师聘用助研津贴由导师负责发放。第三十三条 聘用单位可根据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表现对学业助学金实行动态调整。导师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科研表现进行助研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按月调整发放金额,金额低于相应学科最低津贴标准须以书面告之,当事人须签字确认。
第三十四条 研究生学业助学金发放时间原则上为每月的26日至当月月底。
学业助学金由财务处通过银行发放到研究生银行卡中。财务处负责学业助学金资金的监控,将助学金发放不成功的信息
及时反馈给各聘用单位以便二次发放。
第三十五条 研究生学业助学金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并自觉接受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的检查和
监督。
第三十六条 各聘用单位学业助学金额度不能在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打通使用。
第三十七条 每2个月公示未正常发放助研津贴导师信息,对于连续超过3个月仍未正常发放的院系及导师,酌情扣减
院系招生计划。
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院对于助研津贴发放以导师个人或科研团队承担助研津贴总量予以监督。
第三十九条 对于被减发、停发助学金或存在其他资助争议的,研究生有权向各聘用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仍有异议的提交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裁决。
第四十条 学生出现学校规定的不能参加学业助学金评定情况之一者,则不能获得相应的学业助学金资助,有相关协议的按协议执行。
第七章 工作考核
第四十一条 所有在校研究生须及时缴费注册,获得学业助学金资助的研究生须完成岗位工作,参加岗位考核。第四十二条 聘用单位及导师每学期对研究生助理进行工作考核,考核时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助理工作考核表》,存各聘用单位备案。
第四十三条 各聘用单位在每学年结束前需提交《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资助总结》及《研究生兼任助理工作优秀案例》,研究生院每学年根据提交材料,结合实际管理情况对聘用单位进行考核。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原《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办法》(校研
〔2012〕28)同时废止。
第五篇:华中科技大学学籍管理细则
校教〔2010〕52号(2010年7月19日公布)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树立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严谨校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录取的新生持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相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当以信函的形式并附乡镇或街道一级行政机关的证明,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2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和学校招生规定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经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在入学各环节中有舞弊行为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退回原户籍所在地,并将处理结果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第三条 新生经体检复查发现患有疾病、学校医院诊断认为1个月内可康复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回家治疗1个月,医疗费自理,不享受在校生待遇。1个月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1年,回家治疗,医疗费用自理。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第2学开学前,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和体检表以及居住地单位证明,向学校申请,并经本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合格,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须持本人学生证按时到所在院(系)办理报到手续,并申请注册,以取得该学期的学习资格。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事先须提交有关证明,向学校注册中心申请办理暂缓注册手续。逾期2周不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学生,学校取消其当学期的学习资格。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其它形式资助,经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确认,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注册。
第二章 学习纪律
第五条 学生应当按照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参加学校规定的各项活动。
第六条 学生应当按所选课程和学校的安排上课,上课时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考试(考查)时应当遵守考试纪律。
第七条 除节假日外,学生不得擅自离校。有事、有病须离校者,应当到所在院(系)办理书面请假手续。一学期内请事假连续3天以内由院(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3天以上(含3天)至2周以内由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请假达2周以上者,由学校教务处批准。无论请病假还是事假,学生都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请假或续假未经批准而离校,以旷课论处。学生请假期满,应当及时到学院(系)销假。第八条 学生对所修专业规定的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设计、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时事政治学习,都应当参加。
第九条 教师可根据本《细则》的原则、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人数等情况制定该门课程考勤办法(如点名、签到等)进行考勤,考勤情况可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采取全程考勤或抽查考勤所发现的学生旷课现象,教师应当参照本细则的第二十七条作出处理。
第十条 学生旷课时间,一般课程(含重修课程)按课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实习、设计等,按每天4学时计算。第十一条 学生在校期间所有的违反学习纪律和作弊的行为,均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第三章 课程与学分
第十二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对设置的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部分课外活动均规定一定的学分。学生应当修满某一个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才能毕业。
第十三条 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第十四条 公共选修课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干的课程。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10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哲学、法学、文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
第十五条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学分分为课内学分和课外学分。学校规定,课堂教学每16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程32学时为1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周为1学分,课外学分的计算方法按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选课、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在校期间,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院(系)学习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前修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可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学生应于第4(四年制专业)学期或第6学期(五年制专业)、第8学期(六年制专业)末提出申请,经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办理有关手续。
学生可自主放慢学习进度,在规定的在校最长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可滞后毕业。
第十七条 学生选课事宜按《华中科技大学学分制选课办法》执行。第十八条 在 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另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理、工、医、经济、管理类学生若辅修专业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某一专 业,法学、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若辅修专业为理工医大类的某一专业,所修的课程学分可冲抵本细则第十四条要求的学分。第十九条 本科阶段选修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位课程并取得学分者,其获得的学分计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总学分并在考入我校研究生后可冲抵相应研究生课程学分。
第二十条 学生在国(境)外大学所修课程应与我校专业设置课程的内容相近或相当,其成绩经我校院(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可实施学分互认。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当按学校的规定参加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考核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单。正式办理选课手续后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及格。
第二十二条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试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及格以上取得该课程学分。考查采用五级制,一般记“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及格及其以上等级者,取得该课程学分。当需要时,考查课程成绩按下列关系折算成百分制成绩:优秀,90分;良好,80分;中等,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0分。
办理中、外文出国成绩单时,课程成绩按如下等级对应:优秀(A)85~100;良好(B)70~84;中等(C)60~69;不及格(D)59及以下。
第二十三条 有实验或作业的课程,学生应当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下同)和作业方可参加考核。
抄袭实验报告或作业视同未交实验报告或作业。
第二十四条 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课堂测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出勤等)和结束性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其比例由任课教师(或课程组)提出,经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确定。
第二十五条 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身患疾病或因其他生理原因不能正常修读体育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校医院证明,学生所在院(系)和体育部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可修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由体育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和课程考核。第二十六条 公益劳动课程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出勤)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七条 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教学时数的1/3,缺交作业或实验报告累计超过课程教学要求的1/3者,不得参加课程的考试,登记成绩时,注明“缺平时成绩未考”字样,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
第二十八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应当事先持本人申请及有关证明到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课院(系)教务科办理缓考手续。一学期内1名学生同时申请缓考3门课程以上(含3门),需报教务处备案。经批准缓考的学生,凭缓考单可参加后续同类课程的考试,成绩以综合考试成绩计。
无故或请假未获批准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旷考”,不得参加补考。第二十九条 凡考试(含考查)作弊,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作弊”,不得参加补考。
第三十条 课程成绩由任课教师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登录工作。学生如对评分有疑议,可在成绩上网公布10个 工作日内向所在院(系)提出查阅成绩的书面申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批准后转开课教师所在院(系)代为查阅,查阅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学生对查阅结 果若仍有异议,可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复查成绩的申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复查;复查结果为最终结果。
第三十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由学生所在院(系)答辩委员会根据评阅、答辩情况评定成绩。
第三十二条 补考是指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一学期不及格课程再次安排的考试环节。每门课程参加补考次数不超过1次。补考合格者,成绩以60分记载。
第三十三条 按培养计划中必修的课程补考后仍未获得学分,学生应当重修;选修课课程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另外选择其它课程学习。
第三十四条 学生不得重修已取得学分的课程。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不及格课程的重修次数不限。
第三十五条 因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变动而无法参加同一课程的重修,学生重修的替代课程由所在院(系)决定,并报教务处审批。
第五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三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年级学生,在入学3个月后,可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申请调换专业:
1.确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 2.确有专长或兴趣需要在其他专业学习和培养; 3.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
第三十七条 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学生,在修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后,可在学科大类内部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各专业依据教学资源的情况和“优生优先”的原则予以满足。此类学生转专业事宜在第4学期中期进行。
第三十八条 转专业按以下程序办理: 1.学生提出申请;
2.转出院(系)和转入院(系)签署意见;
3.学校教务处审批。跨学科大类转专业须报主管校领导批准。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予转专业: 1.本科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
2.已被确定为国防生或入学时单列录取标准的特殊专业; 3.以美术课目考试入学的学生不得转入非美术科目的其他专业; 4.正在休学、保留学籍期间; 5.已达到退学程度。
第四十条 因生理、地理或学业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不宜在本校学习,学生可申请转学。入学未满1学期或无正当理由者,不得转学;已受开除学籍处理和已办理退学手续者,不得转学。学生转学的手续一般在学期末办理。
第六章 休学、复学与保留学籍
第四十一条 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校期间因病或因事导致不能正常学习,学生可以申请休学;休学期间,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第四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1.因病需停课治疗休养超过1学期总学时1/3以上; 2.因事需停课超过1学期总学时1/3以上;
3.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或影响他人正常学习,院(系)认为必须休学。第四十三条 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因病休学需附校医院证明等材料),学生所在院(系)注明起止时间,院(系)负责人签署意见报学校教务处审批。院(系)认为学生应当休学的,由院(系)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送学校教务处审批。
第四十四条 计算学生休学时间均以学期为单位。休学时间计入在校学习年限,累计不得超过4个学期。学期结束前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跨学期休学,按2个学期计算。除不可抗拒等突发原因外,学生申请休学的手续应当在期末考试前15天办理完毕,且该学期不得复学。
第四十五条 学生在获准休学时,此前已获学分均予以承认。学生获准休学后,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得滞留学校上课或参加考试。违反者,所获学分一律无效。
第四十六条 休学者的户口不迁出学校,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不享受助学金、奖学金。凡休学时间达2个学期以上者,无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第四十七条 学生休学期满后须向学校申请办理复学手续。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在休学期间有违法乱纪行为者,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八条 学生复学后,依其修读课程情况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第四十九条 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者,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1年。
第五十条 由学校选派到国内外(或境外)交流的学生,需办理交流学习手续。
第五十一条 申请自费出国留学,需办理退学手续。如因特殊情况可申请休学,保留学籍1年,期满后仍未回校注册,终止其学籍,不得申请复学。第五十二条 受开除学籍、退学(含自动退学)处理或转入其他院校者,从学校发文或批准之日起,终止其学籍,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学习年限与学籍处理
第五十三条 学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按照国家规定学制年限(以下简称规定学制)制订。学校按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凡在我校注册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四年制为8年,五年制为9年,六年制为10年(含休学时间、延长学习期限和因未注册而取消学习资格的年限),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第五十四条 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未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者,在尚未作退学处理的条件下,可向学校申请延长在校学习期限,延长在校学习期限累计最长不得超过2年。申请延长学习期限的手续在规定学制届满当年的4月份集中办理。
第五十五条 超过允许的在校学习期限,学生必须离校。离校时仍未获得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学生可在离校后2年内回校重修。第五十六条 学校对学生所获学分每学年末清理一次,并按下列标准每学进行一次学籍处理(休学学生不算在内):
1.在规定学制的第1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该学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该学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1/2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2.在规定学制的第2、3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3/4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3.五年制专业学生在第4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3/4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4.受到学业警示者,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可提出编入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的建议,并报教务处批准;
5.毕业年级在毕业学年的第2学期中期进行学分清理,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可持结业证离校或向学校申请延长学习期限。
长学制高年级学生的学籍管理细则另行制定。第五十七条 对学生作退学处理还包括以下情况:
1.连续2个学期未注册(含以暂缓注册形式)而又无正当事由; 2.休学期满后2周内不办理复学手续; 3.经指定医院确诊,不宜在校继续学习; 4.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
5.未请假或请假未准,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 6.本人申请退学。第五十八条 退学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时间办理退学手续离校,其档案、户口转回家庭户籍所在地,学校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退还学生已预交学费和其它费用的余额。
第五十九条 每次学分清理后,学籍处理(含学业警示和退学)的结果由各院(系)通知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
第六十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在接到退学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程序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执行。
第六十一条 对作退学处理的学生,学校发文并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同时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即视为送交。
第八章 毕业、结业、肄业与学位
第六十二条 凡我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本细则允许的最长在校学习期限内获得培养计划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达到毕业生基本规格要求时,准予毕业,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六十三条 在规定学制年限或延长学习期限届满,学生修满培养计划总学分3/4以上或未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予结业,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生离校后2年内(根据学制长短,距入学时间四年制不得超过8年、五年制不得超过9年、六年制不得超过10年)可回校重修,经重修达到毕业生基本规格,学校可为其换发毕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标注的毕业时间,按换发日期填写。第六十四条 学满1学年以上并取得相应学分的退学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学校发给学习证明。
第六十五条 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长学制学生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有关细则另行制定。
第六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受留校察看处分,毕业前未解除处分;
2.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我校要求;[注:留学生、民考汉学生、体育特长生、按美术科目考试入学的学生不受此条限制];
3.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认为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七条 毕业前未通过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破格申请学士学位:
1.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
2.在核心级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3.毕业时考取硕士研究生;
4.经学校认定在学术上或其它方面取得特别突出成绩。第六十八条 学校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情况,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法撤销。
第六十九条 由于学业原因,获得毕业证书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在毕业当年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向学校申请学士学位。
第七十条 毕业证书(含辅修)、学位证书(含双学位)及结业证书每年颁发1次,各类证书遗失或损坏一律不予补发,经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章 辅修和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
第七十一条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规定,申请辅修其它专业课程。第七十二条 学生辅修专业的成绩管理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系)负责。第七十三条 凡主修专业必修课出现2门以上(含2门)课程不及格者,学校终止其辅修或攻读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资格。
第七十四条 放弃辅修或被终止辅修的学生,在辅修专业已修读的课程成绩,可以作为主修专业的选修课记入学习成绩档案。
第七十五条 毕业时,学生通过辅修另一专业并达到相应要求者,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了另一专业并达到相应要求者,且符合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学校授予相应学位。
第七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1.未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
2.自选修跨学科门类专业学习之日起5学期内未修满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课程;
3.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校要求 [注:留学生、民考汉学生、体育特长生、美术科目考试入学的学生和外语类各专业的学生也按此条执行]。第七十七条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或交流到其他学校学习,在其他学校修读的课程成绩经院(系)审核和教务处批准后予以承认,由学生所在院(系)教务科登载。
第七十八条 跨校辅修或交流到其他学校学习的学生应服从接收学校的教学管理,遵守接收学校的校纪校规。对违反接收学校学习纪律的行为,由接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认定后交我校,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九条 本细则从2009级学生开始执行。
第八十条 本细则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本细则的修改及补充由教务处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审批。
华中科技大学 二O一O年七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