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关于举办机器换人专题沙龙的通知(写写帮整理)
5月20日学术报告人简介
傅水根:教授、清华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横向技术合作项目 10余项。主持研制成功8套先进的装备和系统,都在企业或学校的实验室应用。包括数控旋转电加工机床、颅内血肿排空器、汽车离合器超速试验机、多功能木材力学试验机、十二工位数控激光淬火机床、游泳训练水上牵引系统、体质智能化测试系统和旋转超声波加工机床等机电一体化设备。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5项,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完成全国6所重点院校参加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11所高校参加的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学改革跨校重点项目、211工程“工程实践教学实验中心”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工程训练中心”项目、985规划“工程训练教学实验与管理中心”项目、国家级“十五”教材规划项目、北京市“十五”重点精品教材规划项目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1项。
主编过相关教材30多本,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160余篇。曾为多所高校作过机械创新方面的主题报告,取得了极为轰动的效应。
刘辛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长期围绕并联机构及装备设计理论这一核心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并联机构构型综合理论、性能评价体系、多参数尺度综合方法、装备研发技术及其共性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平行四边形机构单元的构型设计方法,面向应用性能,发明了多种新型实用并联机构,满足了不同领域应用需求。提出了综合考虑运动和力传递特性的并联机构性能分析理论和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机构参数设计的思想,补充了并联机构的设计理论。基于空间模型理论,较系统地建立了基于性能图谱和优质尺度域的参数尺度综合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多指标需求下的尺度综合问题,使工程设计更加灵活。此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自由度联动混联装备的自主研发技术体系,研发的部分装备得到各界好评,并在企业的生产线上得到应用。
最近研发成功一款新型高速SCARA并联机械手,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课题14项;出版Springer英文专著1部,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13篇,其中SCI论文56篇(第一作者28篇、通讯作者41篇)、EI 论文38 篇。SCI论文的SCI他引697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他引518次,通讯作者论文他引551次,单篇最高他引88次;获得美国和韩国发明专利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28项。
孙振国 博士生导师、教授、机械系成形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长期从事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技术的研发。承担并完成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华大学985项目,航天合作项目等2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科学论文120多篇。获得20多项发明专利。
获得过各类奖励10多项。
现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副秘书长、熔焊工艺及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二篇:浙江机器换人 政策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浙江省“机器换人”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机器换人”战略部署,根据我委《关于2014年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工作的意见》(浙经信投资〔2014〕78号),经研究,决定组织申报“机器换人”百项示范工程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围绕部分环节“机器换人”、整条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机联网、厂联网等五种形式,选择有行业或区域代表性,有明显成效和示范推广价值的项目上报。
二、申报材料和程序
请企业填写《2014年浙江省“机器换人”示范工程项目申报表》(附件1),各地经信委(局)汇总填报《2014年浙江省“机器换人”示范工程项目汇总表》(附件2),于2014年4月25日前行文上报我委,同时将附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各地项目申报应优先考虑列入省“双千工程”项目,其中工业强县申报20项,其它县(市、区)申报10项。
三、其它事项
我委根据各地申报项目“机器换人”的实效,择优确定2014年浙江省“机器换人”百项示范工程项目计划,计划内项目将在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时予以优先考虑。同时将择优筛选部分项目列入全省“机器换人”示范案例。
第三篇: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
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
招工难、用工贵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省内外部分先行企业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来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以下简称“机器换人”),不仅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压力,而且实现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机器换人”工作摆到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首要位置,作出了全面推进“机器换人”的工作部署。最近,省经信委政研室在全省范围内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涉及通用设备、纺织、汽摩配、金属加工、电子通信、电器机械、医药制造等多个领域,实地调研了制造企业10余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67家企业的情形进行摸底,共收回有效问卷515份。
“机器换人”的原因及成效
当前,我省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综合考虑发展阶段、装备水平、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因素,“机器换人”的条件基本成熟。对于企业来说,是否开展“机器换人”取决于对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问卷调查表明,促使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用工难、用工贵。在参加调研的515家企业中,高达77.7%的企业表示存在用工缺口,其中有30%的企业用工缺口率在10%至20%之间,7.3%的企业缺口率在20%至30%之间。从短缺工种来看,74.3%的企业缺少熟练工人,25.7%的企业缺少普通工人。近年来,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从2005年到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由14847元/年增加到41370元/年,年均增长15.8%,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前列。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也反映,2012年一线员工的年平均工资达4万元左右,近三年一线员工年平均工资增幅达10%至15%。用工成本增加迫使部分盈利能力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用机器来替代人工。在515家被调查企业中,高达75.7%的企业把“用工成本高”列为开展“机器换人”的首要原因。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操作水平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手工操作比自动化生产更容易出现产品瑕疵,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功能和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问卷调查表明,有高达68.5%的企业主动开展“机器换人”的原因,是因为“产品质量要求提高”。
行业准入标准提高。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落实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新要求,国家加快调整主要行业准入标准。绝大多数新的行业准入标准都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工艺、装备水平等提出明确要求,如规定“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节能环保的设备,主要设备参数应实现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等。30.1%的被调查企业表示,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是开展“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
政策激励。各级政府采取的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的激励作用也不可忽视。问卷调查表明,大约有28.7%的企业因财税优惠政策而开展“机器换人”工作。此外,还有接近4%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安全生产率等其它原因。
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对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前后生产经营情况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机器换人”在以下方面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
降低了用工及生产经营成本。生产一线员工比重大是当前浙江省制造企业人员构成的重要特征,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一线员工人数占到了企业职工人数的73.4%。据已经完成“机器换人”的企业反映,“机器换人”有助于大幅减少一线员工、优化企业人员结构。开展机器换人后,有61.5%的企业减少一线员工超过10%。以此推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减少用工70万人以上,仅2013年一年就可节省用工成本290亿元以上。调查还显示,68.9%的开展“机器换人”企业生产成本下降5%以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加1个百分点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是企业反映开展“机器换人” 后出现的明显变化之一。据统计,有27.3%的企业“机器换人” 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以上; 有16.6%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至30%;有29%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20%。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后,伴随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还有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据对已经开展“机器换人”企业的统计,接受调查企业中有51.7%表示企业生产周期缩短10%以上。
提升了产品品质质量。由于机器操作具有手工操作难以企及的精度和准度,因而“机器换人”在提升企业产品品质质量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如位于嘉兴的晋亿公司引进德国库卡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后,机械手的定位误差不超过0.1厘米,企业产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晋亿公司并不是个例,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24.8%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20%以上,12.9%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15%至20%,6.6%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10%至15%,23.7%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5%至10%,30.3%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5%以内。
减少了能源消耗。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可以有效调节设备合理进行,从而大幅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对浙江晨丰灯头有限公司的调查发现,企业采用多工位连续模冲压设备和玻璃一次熔化工艺技术后,用电减少40%。在问卷调查企业中,高达86.3%的企业表示开展“机器换人”后能耗下降,其中14.7%的企业能耗降低超过20%,11.1%的企业能耗降低15%至20%,9.5%的企业能耗降低10%至15%;20.5%的企业能耗降低5%至10%;30.5%的企业能耗降低5%以内。可见,“机器换人”是破解浙江省能耗约束、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减少了生产事故。“机器换人”后,许多具有危险性的操作开始由机器承担,因而极大地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以五金加工知名集聚区海宁盐官镇为例,以往每年发生手轧断等工伤事故100多起,开展“机器换人” 后现在已下降到20多起。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开展“机器换人”后生产事故降幅较大,近20%的企业表示安全生产事故降幅明显,其他被调查企业认为安全生产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一线工人的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淘汰了落后生产设备。开展“机器换人”一个较为直接的影响是,企业落后生产设备的淘汰速度明显加快。这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规模开展“机器换人”,被调查企业中生产设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的企业数增加到248家,比开展“机器换人”前增加165家,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的企业数占比由原先的21.8% 提高到65.3%。
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当前浙江省工业企业对于“机器换人” 工作总体上积极性较高,特别是部分企业取得的巨大成效,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对于部分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而言,要开展“机器换人”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成本较高。成本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被调查企业中,约有71.1%的企业认为,当前开展“机器换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本太高。具体来看,一是投入成本高。据对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因而“机器换人”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加之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升,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息支出增幅达21.2%,今年前四个月融资成本仍在高位振荡。因此,企业要开展“机器换人”,必须突破当前信贷资金总体偏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二是设立专门运营维护机构开支大。上马的新技术装备,需要培养专门的操作运营和日常维护人员,这笔成本对很多企业来说难以承受。三是资金投入回收周期长。调查显示,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中回收期在4年以上的企业比重高达36.8%。四是部分装备性价比不高。由于部分机器装备只是对某些环节人力的简单替代,导致装备性价比不高,用工仍比用机器便宜。
满足企业迫切需求的装备供给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有38.6%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还面临着买不到本企业所需的“机器换人”设备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尚不发达。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但发展步伐缓慢,到201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只有14978台。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将是制约浙江省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的重要因素。二是通用技术装备供给不足。目前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多被用于搬运、装卸领域,虽在汽车、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少数行业的应用正在深化,但其作为通用装备的作用远未发挥,智能化、数字化的的价值还未充分挖掘出来。三是“机器换人”后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除了对“工业机器人”的巨大需求外,还有对第三方设备服务的巨大需求。在需要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部分已拥有国际先进的单机设备,但设备维护及各种设备系统化的服务尚难以满足需求。
企业自主进行系统化改造能力不足。自主研发设备是颇受企业推崇的“机器换人”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浙江省许多企业并不具备自研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能力。这一状况也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体现,有35.3%的企业把自身没有能力研发“机器换人”所需的设备作为目前制约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应该说,企业的这种反映是与浙江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实际相符。据统计,目前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有科技活动,不到19.8%的企业有科技活动机构。
综合运用“机器换人”政策激励的能力不足。调查显示,企业对现有的相关优惠政策缺乏了解。目前各级政府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已经不少。但企业缺乏足够了解。在515家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了解进口设备免税政策、设备购置增值税抵扣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相关政策的企业占40%左右; 了解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优惠政策的企业比例更低,分别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6.4%和31.1%。在具体政策运用上,企业对相关条件和规则不熟悉,政策运用能力较弱。另外,缺乏具有直接针对性的政策,以及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不够,也是影响企业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的重要因素。
此外,企业还提出了新设备培训和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需求和困难,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面临的繁琐审批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全面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的建议
“机器换人” 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在全省全面推进“机器换人”这一惠企利民的工作,当务之急需要从营造氛围、强化推力入手,切实把“机器换人”转变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进。
创新对企业“机器换人”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现阶段推进企业“机器换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借鉴国内外经验,进一步创新鼓励企业“机器换人”的税收政策。一是参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对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现行规定的折旧年限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二是参照国家鼓励外商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的政策,允许地税管理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购买省产设备,其购买省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三是适当扩大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领域的研发活动纳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范围。四是合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计核范围,通过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可允许将中小企业购买技术、发明专利的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纳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范围。
用足用好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已有政策。加大对现有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加强企业综合运用现有政策的能力。一是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做到应减则减、应免尽免,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设备改造。二是落实设备购置增值税抵扣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机器设备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按规定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三是落实进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税政策。对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所需、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在规定范围内免征进口关税;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而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按照相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四是落实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优惠政策。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规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五是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六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强化金融机构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支持。金融支持是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衔接,鼓励银行加大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股权质押、仓单质押、排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专利权抵押等担保方式;定期组织重点“机器换人”项目推介、银企洽谈等活动,推进银企互动合作。二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办法,更好地激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机器换人”项目的融资担保服务力度。三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采用设备融资租赁、股权融资、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机器换人”项目资金;积极利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信托等融资工具,引导浙江省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机器换人”项目。加快探索建立“机器换人”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离不开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寓管理于服务,为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把机器人产业提升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加快调查研究和制定出台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以“机器换人”对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集中力量开发出一批企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为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提供设备保障。二是探索成立产业技术服务联盟。结合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过程中的大量个性化需求,抓紧培育发展一批能够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装备开发、安装维护等专业服务的产业技术服务联盟。三是重视现代产业工业队伍建设。针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后对一线工人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培训一批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
第四篇:嘉兴市中青班到浙江美大考察“机器换人”项目
新闻通稿
嘉兴市中青班到浙江美大考察“机器换人”项目
2014年11月6日下午,嘉兴市第26期中青班暨嘉兴南通联合中青班考察团,共100人到我司考察“机器换人”项目,海宁市委党校领导陪同。我司总经理夏鼎博士、副总钟传良等领导陪同调研。
下午3点50分,考察团深入考察了机器换人车间,观摩了美大冲压机械手自动生产线、部装自动生产线、差速链总装自动生产线,以及数控折弯机、激光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装备。这些自动化装备,智能化水平居于行业一流。美大冲压机械手自动生产线实现送料、下料、折弯、冲孔、攻丝、翻转、成型等整道工序的自动化操作,有效实现了冲压生产流水线的全自动化。但见一排排大型自动化装备,偌大的厂房里,工人很少,两个人即可操作一条冲压生产线。
新闻通稿
走出机器换人车间,考察团前往了美大自动化立体仓库。这座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高约18米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美大对传统仓储物流环节改造的项目。该自动化立体仓库全部由电脑控制,自动进仓、自动分类存放、自动出库。库容高达15000台的大型立体仓库,仅需3名管理人员,无需人工搬运,不仅大为提高了仓储作业的效率,还使发货准确率和货物转运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
最后,考察团还来到了美大集成灶精品展示厅进行参观。展厅内的美大集成灶、橱柜、净水机、水槽等各系厨电产品淋漓满目。产品一个个精美、时尚,看
新闻通稿
得来宾们兴致勃勃,忍不住与美大产品“亲密接触”体验。来宾们不时询问产品的功能特性,对“机器换人”带来的优异品质、产品高效的净烟效果、健康环保的创新科技,深表赞许。
“机器换人”项目不仅为美大增强了竞争力,同时还能为社会经济作出贡献。公司总经理夏鼎博士表示,浙江美大将继续实行“机器换人”项目,还将引进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考察团对美大的“机器换人”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机器换人”项目充分体现了美大实业卓越的科技水平和优秀的创新能力,美大的“机器换人”项目,能为集成灶行业和浙江制造业带来模范效应。
第五篇:2013年浙江最新时事政治-浙企纷纷“机器换人” 生产效率因此提升了20倍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经信委等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杭州市与“机器换人”有关联的120家工业企业,并选取较符合要求的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84家受访企业中有84.5%存在用工缺口,有超过94%的企业对推进“机器换人”有迫切需求。为何浙江企业对”机器换人”的需求如此迫切?记者近日走访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企业一探究竟。
以前要4道工序的,现在只要1台机器3个人
在位于杭州下沙的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内,近一半的人工生产线,目前已换成了先进的自动化机器设备。“我们的产能现在提升了约50%,生产员工同比减少约10%。”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花)制造总监戴昌苗告诉记者。
在三花金加工车间内,一台大型组合机器的机械臂自动抓取、上料、下料,一气呵成,出来的就是锃亮光洁的阀体成品。这些阀体成品再经过一些工序后,将被安装进入每一辆汽车的空调内,成为调节空调冷暖的膨胀阀。三花的车用膨胀阀年产量已达1200万套,是通用汽车指定的两家车用膨胀阀全球战略供应商之一。
“以前生产一个阀体,需4道工序,在4台机器上依次完成,现在全程都在一台机器上完成,而且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每班只需配备3人操作。”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姜雨龙告诉记者,这台定制的多工位组合加工自动专机“加盟”后,单位生产效率提升了20倍。
“机器换人后,流水线上人工接触减少,产品的不良率也降低了25%左右。”戴昌苗说,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面对加工装备行业熟练工难招的困难,企业提高自动化程度,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砝码。
招工难倒逼企业尽早尽快下这步“棋”
为什么要用机器替换人工?记者采访中发现,除了确保产品质量外,招工难也逼迫着企业尽早尽快下这步“棋”。去年,三花想招五六十名员工,最后一再放低用工条件,才招到个位数的工人。而且,这些工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不符合最初的招工要求。
姜雨龙说,半个月前,三花又打算对外招收约30名工人,结果一再降低用工条件,才招收到约15个工人。“招工条件从高中生降低到初中生,年龄条件从最大30岁,最后降低到连四五十岁的也要。”
“机器换人”帮助三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招工难等燃眉之急。明年10月,三花计划将剩下的另一半人工生产线全部换成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戴昌苗说,一旦改造完成后,三花未来的在线作业人员将减少2/3。
不仅仅是三花,先行尝试“机器换人”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有很多:在雪糕新品生产中,祐康集团对现有设备设计了半自动化的灌装线,从脚踩式灌注发展到气缸自动吸浆灌
注,从4个灌注头升级到12个,结果发现不仅劳动效率提高了3倍,而且产品卫生指标、净含量指标都得到了保证。
在下沙的天裕光能公司内,加工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整道生产工序中,正在使用“机械手”。机械巨臂从装满玻璃的铁架上,逐片取下玻璃,并将玻璃准确地送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将玻璃自动送入下道工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人工送片相比,机械手可24小时连续作业,比人工至少节省2倍时间。
来自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据显示,2009-2012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高于从业人员数的年均增速近4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延续逐年提高的态势。
“开发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升,从侧面也反映了投资自动化装备降低劳动依存度的态势。”开发区经发局工业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未来杭州将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可显著降低企业在用工、原材料、能耗方面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尤其是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安全事故等方面效果更为突出,有近3/4的受访企业反映可提升20%以上。”杭州市经信委技装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上周从杭州市经信委获悉,目前,杭州市已拟定《杭州市开展“机器换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草案)。未来,杭州将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为了鼓励在电子制造、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绿色照明、新能源、日用轻工等行业中推进“机器换人”,杭州还将积极尝试相关金融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设备抵押、股权质押、卖方租赁、节约分成等方式,着力缓解企业在“机器换人”中的融资压力。积极鼓励企业对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或自主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成本的150%摊销;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据实扣除并按研发费的50%加计扣除。
此外,对于一批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杭州将实施政策倒逼机制,促使其加快“机器换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