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申报工伤待遇需要什么材料?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苏州申报工伤待遇需要什么材料
核心提示:申报工伤待遇需要申请审核表、认定工伤决定书、医疗费用的原始发票、门诊病历、出院记录、费用明细清单等材料。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申报工伤待遇所需要的材料。
一、申报工伤待遇需要的材料:
1、《苏州市区参保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审核表》;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应同时填报《苏州市工伤人员一至四级定期待遇审批表》。
2、《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或工亡证明(死亡医学证明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伤事故结案批复或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3、需结付工伤治疗费用的,应提供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原始发票、门诊病历、出院记录及费用明细清单等;到苏州大市以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工伤的,还须提供事先经社保经办机构确认的《苏州市区参保工伤职工转外住院登记表》和交通费原始发票。
4、需结付配置、更换、维修(不含保修期内维修)康复辅助器具费用的,须提供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批确认的《苏州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申请表》和定点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出具的费用票据。
二、申报工伤待遇的注意事项:
1、职工到苏州大市以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工伤的,应事先持经市区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认的《苏州市区参保工伤职工转外住院登记表》、本人《认定工伤决定书》(未完成工伤认定的,应提供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工伤职工应选择汽车、火车等普通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因伤情特殊需要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应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时报社保经办机构同意,方可事后报销结付相应交通费。外出就医途中所需食宿费具体可结付天数,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时由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其前往就医地事先确定。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2、因情况紧急,职工在工伤发生地就近治疗、未事先办理转外住院登记备案手续,或在市区非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应在办理相关费用报销结付手续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急诊急救证明。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工伤待遇申报所需材料(定稿)
工伤医疗费及伤残待遇申报所需资料:(1)《工伤认定书》;
(2)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一寸相片一张;
(3)属住院治疗的,提供住院医疗费用的汇总清单及出院证、票据、诊断证明、病历复印件、住院照片(三张);
(4)属交通事故的,应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事故民事赔偿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及赔偿明细表;
(5)申领伤残待遇的,提供《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需提交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或者其它证明;
(7)属旧伤复发的,需提供《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确认结论》;(8)属安装假肢的或需安装、维修、更换康复器具的,应提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配置辅助器具确认书;安装或维修、更换辅助器具票据及明细。
(9)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情况表。工亡待遇申办所需资料:(1)《工亡认定书》;
(2)死亡证明(医院或公安部门);
(3)户口注销证明、身份证复印件、一寸相片;(4)医院救治的病例资料及抢救记录,医疗费统一收据;(5)属交通事故的,应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事故民事赔偿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及赔偿明细表;
(6)供养直系亲属的证明材料、户籍证明等相关材料(供养亲属是工亡职工父、母的,还需提供工亡职工兄弟几人的证明材料;配偶的需提供夫妻的结婚证复印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供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7)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情况表。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所需材料:(1)工伤职工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2)工伤认定决定书;(3)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4)《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情况表》;
(5)工伤职工与参保单位解除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6)工伤职工解除合同备案表;
(7)支付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银行回单及会计入账凭证(需通过用人单位银行账户足额支付);
(8)属于5-6级伤残级别的工伤职工,应提供其本人向参保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
(9)工伤职工领取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确认书及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申请。
第三篇:工伤认定、申报及待遇流程
工伤认定、申报及待遇流程
一 工伤的申报:用人单位或职工(或者其亲属)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五原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供工伤认定申请材料。1 申报流程:
1.1 事故发生后由员工所在部门第一时间上报安全管理部门; 1.2 安全管理部门接报后12小时内作出初步的因工负伤认定并报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备案;
1.3 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在接到安全管理部门认定后在事故发生12小时内,以电话形式向五原县劳动保障部门做口头备案;
1.4 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在事故发生3日内,去五原县劳动保障部门做书面备案,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交由相关人员及部门进行填写;
1.5 填写完毕的《工伤申请认定表》及相关材料,需在1周之内交由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处,并由经办人员提交至五原县劳动仲裁委员做工伤认定;
1.6 人力资源社会保险经办人员需及时关注工伤办理情况,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办理后续手续;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
2.1 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保险负责人填报《工伤认定申请表》; 2.2 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员工关系负责人提供在职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2.3 由当事人(或者其亲属)提供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2.4 由当事人所在部门提供工伤认定申请报告(加盖公司公章)(附件)并由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力资源部审核;
二 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遭受事故伤寒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其工伤治疗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认定前,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垫付,工伤认定后,垫付的费用及以后的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规定的,由经办机构审核后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职工因人致残的,按伤残等级不同,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
三、注意事项: 当事人及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此流程进行办理,如未按此流程执行,后果由相关人员或部门承担; 本流程未涉及的其他事项,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人力资源部
2010年12月28日
第四篇:工伤待遇申报应提供的材料
工伤报销须知
一、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报销
[提交材料]:
1、职工工伤待遇申请表(需贴工伤职工照片,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
3、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4、诊断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5、门诊、急诊病历原件;
6、门诊处方底单(手写处方需有医院加盖专用章);
7、医疗费收据原件及其清单
8、单位证明。
备注:1:住院治疗的提供住院病历(包括住院记录、出院记录、医嘱、各项检查报告等)、住院审批表。
2: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事故认定书。
3:再次治疗、转外就医的填报相应的审批表。
二、伤残待遇申报
[提交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书原件;
2、工伤认定决定书;
3、劳动能力鉴定费收据原件;
4、职工工伤待遇申请表5身份证复印件;
6、诊断证明复印件;
7、原始病例。
三、工亡待遇申报
[提交材料]:
1、工伤认定书原件;
2、职工工伤待遇申请表
3、工亡职工死亡证明(殡葬证、死亡注销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4、供养亲属资格审批表
5、供养亲属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或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6、供养亲属与工亡职工身份关系证明(主要有乡镇以上公安机关证明、出生证明、结婚证明等)
7、交通事故需要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8、单位证明。
四、申请一次性结清长期待遇
[提交材料]:除提供二、三条中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个人申请;
2、用人单位申请;
3、工伤保险所、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用人单位三方协议。
第五篇:申请工伤待遇需要提供的材料
工伤保险待遇申报
一、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核定待遇的申报
提供下列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三)》(或《鉴定结论书》)原件(留存);
2.伤残证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二、伤残等级为1-4级的工伤职工常住地不在本市,申请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的申报
除伤残津贴申报的材料外,还需提供下列材料:
1.工伤职工常住地不在本市的证明(留存);
2.本人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的书面申请(留存)。
领取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的,最高不超过15年,同时工伤保险关系终止。
三、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申报
提供下列材料:
1.工亡职工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留存,已提供的不再提供);
2.《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或其他死亡证明(留存)。
四、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报
提供下列材料:
1.关于工亡职工的证明材料:
(1)工亡职工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留存)。
(2)工亡职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其他死亡证明。
(3)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职工因工外出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认定证明。
2.关于供养亲属申请人的证明材料:
(1)供养亲属申请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留存);
(2)供养亲属申请人的户口薄及复印件(留存);
(3)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与工亡职工的亲属关系证明(留存);
(4)城镇户口的供养亲属,需要提供街道办事处以上政府部门的无生活来源证明;农村户口的供养亲属,需要提供乡、镇以上政府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5)完全丧失好动能力的需提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三)》(留存);
(6)公安、政府部门或市级公证部门出具的供养亲属申请人与工亡职工亲属关系和工亡职工供养关系的证明材料或公证材料。
(7)证明其亲属关系的其他证件和材料。
(8)供养亲属有多个供养人,该公亡职工为其中一员的,有司法、公安、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其为主要供养人的证明材料。
(9)孤寡老人、孤儿需提供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证明。
注:1.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工亡职工死亡次月开始支付。
2.供养亲属应每年1月向分中心提交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天津市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领取资格证明》,未能按时提交的,从次月起暂停待遇发放。
五、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报
除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报的资料外,还需提供本人一次性领取抚恤金书面申请。工伤保险关系同时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