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绘制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精)
怎样绘制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
说明书附图,是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补充说明书中文字部分的。发明说明书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有附图,也可以没有附图。实用新型说明书必须有附图。附图和说明书中对附图的说明要图文相符。文中提到附图而实际上却没有提交或光少交附图的,将可能影响申请日。
说明书附图的形式可以是基本视图、斜视图、剖视图,也可以是示意图或流程图。只要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说明书的内容即可,不必画成详细的工程加工图或装配图。复杂的图表一般也作为附图处理。有关具体要求为:
a.附图应当在专门的说明书附图表格上绘制。如有多幅图一页纸画不下时,从第 2页开始可用同说明书附图专用表格大小和纸质相同的白纸绘制,并编页码序号。
b.图形大小要求其在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但为保证版心,图形不宜过大,最大不超过220X 145毫米。如果一张纸画不下,可以用截断线分割后连续画在几张纸上。
c.附图要使用黑色绘图墨水和绘图工具绘制。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不得着色,不得用照片、蓝图、油印件,但可以使用复印件。
d.图形线条要均匀清晰,适合复印要求。图形应当大体按各部分尺寸的比例绘制。发明创造的关键部位,或者为了表明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可以绘制局部放大图和剖面图等。
e.图形应当尽量垂直布置,如要横向布置时,图的上都应当朝向图纸的左边。
f.几幅图可以画在一张图纸上,也可以一幅图连续画在几张纸上。不论附图种类如何,都要连续编号,标明“图1”“图2”等。如有几张图纸的。应当在图纸的下部边线正中标明页码。
g.为了标明图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作出标记。附图中作出的标记应当和说明书提到的标记—一对应。申请文件各部分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的标记应当一致。
h.附图中除少量简单的文字外,例如:“水”、“汽”、“开”、“关”、“A一A”剖面,不应有其它注释。对附图图面的说明或解释应当放在说明书相应的段落中。物件的尺寸一般不必在附图中标出,除非该尺寸的大小涉及发明本身,需要说明书中对该尺寸的大小作专门的阐述
i.附图不需要标注尺寸,只要能表达清楚发明的结构、原理就可以了。
外观设计专利对图片或照片的要求
1.就立体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仅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应当至少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并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省略视图的原因。就平面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面的,可以仅提交该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两个面的,应当提交两面正投影视图。
2.必要时,申请人还应当提交该外观设计产品的展开图、剖视图、剖面图、放大图以及变化状态图。此外,申请人可以提交参考图,参考图通常用于表明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或者使用场所等。
3.色彩包括黑白灰系列和彩色系列。对于简要说明中声明请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图片的颜色应当着色牢固、不易褪色。
4.六面正投影视图的视图名称,是指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各视图的视图名称应当标注在相应视图的正下方。其中主视图所对应的面应当是使用时通常朝向消费者的面或者最大程度反映产品的整体设计的面。例如,带杯把的杯子的主视图应是杯把在侧边的视图。
5.①对于成套产品,应当在其中每件产品的视图名称前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注,并在编号前加以“套件”字。例如,对于成套产品中的第4套件的主视图,其视图名称为:套件4主视图。
②对于同一产品的相似外观设计,应当在每个设计的视图名称前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注,并在编号前加以“设计”字。例如:设计1主视图。
③组件产品,是指由多个构件相结合构成的一件产品。分为无组装关系、组装关系唯一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对于组装关系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组合状态的产品视图;对于无组装关系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各构件的视图,并在每个构件的视图名称前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注,并在编号前加以“组件”字。例如,对于组件产品中的第3组件的左视图,其视图名称为:组件3左视图。
④对于有多种变化状态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应当在其显示变化状态的视图名称后,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注。
6.正投影视图的投影关系应当对应、比例应当一致。7.图片绘制要求:
①图片应当参照我国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正投影关系、线条宽度以及剖切标记的规定绘制。不得以阴影线、指示线、虚线、中心线、尺寸线、点划线等线条表达外观设计的形状。
②可以用两条平行的双点划线或自然断裂线表示细长物品的省略部分。图面上可以用指示线表示剖切位置和方向、放大部位、透明部位等,但不得有不必要的线条或标记。③不得使用铅笔、蜡笔、圆珠笔绘制图片,也不得用蓝图、草图、油印件。④用计算机绘制的外观设计图片,图面分辨率应当满足清晰的要求。8.对照片的要求:
①照片应当清晰,避免因对焦等原因导致产品的外观设计无法清楚地显示。
②照片背景应当单一,避免出现该外观设计产品以外的其他内容。产品和背景应有适当的明度差,以清楚地显示产品的外观设计。
③照片的拍摄通常应当遵循正投影规则,避免因透视产生的变形影响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表达。
④照片应当避免因强光、反光、阴影、倒影等影响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表达。
⑤照片中的产品通常应当避免包含内装物或者衬托物,但对于必须依靠内装物或者衬托物才能清楚地显示产品的外观设计时,则允许保留内装物或者衬托物。
第二篇:专利申请 摘要附图
摘要附图
100005 2010.2
注意事项
一、申请发明专利(有附图的)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说明书摘要附图,一式一份。
二、说明书摘要附图应当选用最能说明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主要技术特征的一幅图,应当是说明书附图中的一幅,对于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其说明书摘要附图副本应当与国际公布时的摘要附图一致。
三、纸张只限使用正面,四周应当留有页边距:左侧和顶部各25毫米,右侧和底部各15毫米。
四、摘要附图应当使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线条应当均匀清晰。图中各部分应当按比例绘制。摘要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4厘米×6厘米时,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
五、最能说明发明的化学式可以视为摘要附图。
100005
2010.2
第三篇:怎样撰写专利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怎样撰写专利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 浏览:1292 |更新:2013-04-23 00:31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b07be3c0fae0448b380f33c.html 说明书是专利申请文件中很重要的一种文件,它起着公开发明的技术内容、支持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作用。
(1)说明书的一般要求
a.应清楚、完整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专业人员能够根据此内容实施发明创造。说明书中不能隐瞒任何实质性的技术要求。
b.说明书中各部分内容,一般以单独段落进行阐述为好。
c.说明书中要保持用词的一致性。要使用该技术领域通用的名词和术语,不要使用行话,但是其以特定意义作为定义使用时,不在此限。
d.使用国家计量部门规定的国际通用计量单位。
e.说明书中可以有化学式、数学式。说明书附图,应附在说明书之后。
f.在说明书的题目和正文中,不能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例如:“最新式的„„”,“世界名牌„„”。不能使用不确切的语言。例如:“相当轻的„„”, “„„左右”等。也不允许使用以地点、人名等命名的名词,例如“某氏工具”、“谁水麻糖”。商标、产品广告、服务标志等也不允许在说明书中出现。说明书中不允许有对他人或他人的发明创造加以诽谤或有意贬低的内容。
g.涉及外文技术文献或无统一译名的技术名词时,要在译文后注明原文。
(2)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规定了说明书8个部分的内容及行文的顺序,除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外,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应当至少使用一个自然段,但不用加序号和列标题。
a,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名称。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名称一致,简洁、明确表达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名称应表明或反映发明是产品还是方法,例如“集成电路气 密封方法”、“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名称还应尽量反映出发明或实用新型对象的用途或应用领域,例如“汽车发电机”,“紧急或备用电源装置”。对于符合单一 性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申请,应当将它们在名称中同时反映出来,如“半导体激光器及其生产方法和其生产所用的装置”。不能使用与发明创造技术无关的词来命名,字数控制在25个以内。名称应写在说明书首页的顶部居中位置,下空一行写说明书正文。
b.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所属技术领域是正文的第一自然段落,一般用一句话说明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或所应用的技术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技术领域是特定的技术领域,如“半导体制造”,“碳氢化合物”,而不是“物理”、“化学”等广义的技术领域。所属技术领域的书写可采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或“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的形式。
c.现有技术和背景技术。申请人在这一部分应写明就其所知,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参考作用的现有技术,并且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引证的如果是专利文件,应注明授权国家,公布或公告的日期,专利号及名称;如果是书刊类的现有技术,应写明该书籍或期刊的名称,著者,出版者,出版年月及被引用的章节或页码。这些现有技术中应包括相近和最接近的已有技术方案,即与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的用途相同,技术实质和使用效果接近的已有技术方案。这里特别应当突出最相近的技术方案,详细分析它的技术特征,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可能时说明这些问题或不足的原因。在这一部分也可写本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d.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在这一部分里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说明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课题。语言应尽可能简洁,不能用广告式宣传语言,也不能采用言过其实的语言。所提出的目的应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实际上能达到的直接结果,而不应是发明人的主观愿望。一般采用“本发明(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克服论述„„中的不足(缺点)而提供一种„产品(方法)”的描述形式。
e.发明或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一部分应清楚、简明的写出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该技术方案,并能够利用该技术方案解决所提出的技术课题,达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写法可采用“本发明(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语句开始,紧接着用与独立权利要求相一致的措辞,将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写出。然后,用诸个自然段,采用不肯定的语气记载与诸从属权利要求附加特征相一致的技术特征。在发明或实用新型简单的情况下,后一部分可不写,而在实施例中或图面说明中进行说明,但与独立权利要求一一对应的一段是必要的。
f.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特点或积极效果。这一部分应清楚而有根据地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说明现有技术的缺陷,不足或存在的主要弊端。可以从方法或者产品的性能、成本、效率、使用寿命以及方便安全可靠等诸方面进行比较。评价时应当客观公正,不能以贬低现有技术来抬高自己的发明。
g.对附图的说明。如果必须用图来帮助说明发明创造技术内容时,应有附图并对每一幅图作介绍性说明,首先简要说明附图的编号和名称,例如:“图1是本发明(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用新 型)A-A的剖视图”,接着可以在此逐一说明附图中的每个标注的符号,或结合附图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一步阐述。
h.实施例或者具体的实施方式。这一部分应详细描述申请人认为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并将其作为一件典型实例,列出与发明要点相关的参数与条件。必要时,可以列举多个典型、实例,有附图的应对照附图加以说明,关键要支持权利要求,而且要详细、具体。
i.如果是涉及微生物方面的申请,文件中还应当写明该微生物的特征和分类命名,并注明拉丁文名称。
前述说明书的几个部分,一般都要采用单独段落进行阐述。但对内容特别简单的发明创造,第e、g、h可以合为一段进行阐述。
(3)说明书撰写中常见的错误
a.没有按要求的8个部分来撰写。一般初学者在没有掌握正确的写法之前,容易把自己原来的职业习惯带到撰写专利文件中来。如有人用写论文的方法撰写说明书。写论文一般以理论为主,以实验装置和产品为辅,重点说明一种理论的成立,而专利说明书是以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主,理论说明可有可无。有些人采用撰写产品说明书的方法来撰写专利说明书也是不对的。
b.没有充分公开。说明书对发明创造进行充分的公开,是为了说明申请的内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局可以根据说明书给出的内容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因此,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应当给权利要求以支持(权利要求得到保护的前提是技术公开?),否则,就不会授予专利权。有些说明书通常说明产品和方法的功能,对实质性技术内容,如产品的结构和方法的步骤没有公开,这是不允许的,也是不能够获得专利权的。
c.说明书内容不支持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措词和对特征的描述应与说明书完全一致。有的申请人撰写说明书时随心所欲,将一特征使用多种措词,势必造成说明书不支持权利要求。
d.发明的任务和内容不符合单一性原则。申请人往往忽略“一发明一申请”的原则,容易把一项科研全过程的成果写人一份申请中,这也是常见错误之一。
e.使用广告性宣传用语,不适当地贬低现有技术,无根据地夸大自己发明。另外写入很多与发明内容无关的文字,这也是不允许的。
(4)怎样撰写好说明书
一般来说,要撰写好专利说明书应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a.全面研究、分析发明,确定发明的技术领域,深入了解发明的实质。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确定发明的技术领域,应结合IPC国际专利分类法来进行。在分析发明的实质时,应当对发明人的“发明点”进行认真分析。如是产品发明,要深入研究产品的静态结构、动态结构以及使用操作过程。如果是方法发明,应深入研究其各个步骤和工序,以及各个工序中使用的工艺参数和条件。
b.要认真进行全面检索。做好专利申请前的检索,是申请人撰写好申请文件和顺利获得批准的前提条件。检索工作可委托湖北省专利管理局信息中心办理。申请人对检索的结果要进行分析研 究,以确定哪些是属于影响新颖性的材料,哪些是影响创造性的材料,哪些仅仅是背景材料。对关键的材料要深入研究。
c.确定最接近的对比文件。在检索结果证明发明不丧失新颖性后要确定最相关的文献。特别是对于改进发明,应对发明原型的文献进人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它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它的不足可以提出本发明的任务,同时要确定它与本发明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d.明确保护范围。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保护范围很重要。太宽了,审查员通不过,专利批不了,太窄了,发明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所以应选择一个尽可能宽的、但又能够通过审查的、合适的保护范围。
e.严格按照前述介绍的起草说明书的8个部分的内容和要求撰写。
f.检查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关系,检查说明书和附图的关系。
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使说明书支持权利要求,满足已讲过的文字和内容上的要求,再通过具体的撰写实践,就能够撰写出合格的专利说明书了。
a.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名称 b.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 c.现有技术和背景技术。d.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e.发明或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f.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特点或积极效果。g.对附图的说明。
h.实施例或者具体的实施方式。
i.但对内容特别简单的发明创造,第e、g、h可以合为一段进行阐述。
如何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
如何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是每一个想自己提交专利申请文件的人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因为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是整个专利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请求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一旦提交后,一般不允许扩大保护范围,实用新型专利通常还没有机会再作更改,而批准后,它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撰写出一篇优质的权利要求书直接涉及申请人的利益,十分重要。
权利要求书的一般要求书可分为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两种。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出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它包括全部的必要技术特征,其本身可以独立存在。它的技术特征的集合是该专利的最大保护范围,第三人生产的产品只要不用到其中的任何一个技术特征所(即?)不构成专利侵权,因此在独立权利要求中切勿写入任何非必要的技术特征,否则将不构成侵权(也就是说,假设权利要求包含3个技术特征,第三人只用到其中2个,并不构成侵权??);同时,也切勿将权利要求(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写得较为宽广,使之其权利不稳定,易于被无效,新法修改后即更会遭遇公知技术抗辩。从属权利要求是引用独立权利要求或几项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又含有若干新的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必须依从于独立权利要求或者在前的从属权利要求。(含依附于前述各权利要求的新特征?)
每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可以有若干个从属权利要求。
有多项权利要求的应当甩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编号时独立权利要求应排在前面,它的从属权利要求紧随排在后面。
(2)权利要求书的写法
1.独立权利要求分两部分撰写:一是前序部分: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主题名称和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二是特征部分: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这是权利要求的核心内容,这部分应紧接前序部分,用“其特征是„„”或者类似用语与上文联接。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共同限定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从属权利要求也分两个部分撰写:一是引用部分:写明被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编号及发明或实用新型主题名称。例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是限定部分: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附加的技术特征,它是独立权利要求的补充,以及对引用部分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限定。也应当以“其特征是„„”连接上文。通常,从属权利要求书应尽可能从多方面角度来补充、完善该专利的技术特征。
3.权利要求书撰写中常见的错误
a.纯功能性的权利要求,这是初写者常出现的错误。通常情况下,产品必须用结构型的技术特征来撰写权利要求,方法必须用步骤或条件式权利要求,不能采用功能或混合式,这种写法容易超出说明书范围,扩大了保护范围。
b.对一般的改进发明,没有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之分;实质是没有划清与现有技术的界限。
c.使用了不准确、不明确的词汇。如“等等”、“高”、“强”、“弱”、“性能好”、“一定厚度”等等。
d.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有多个前序部分和多个特征部分,这种情况是没有弄清撰写要求。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只能有一个前序部分和一个特征部分。
e.从属权利要求中没有引用部分和特征部分,或者是其中引用部分的“引证”有错误。
f.权利要求书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即在权利要求书中写的技术特征,在说明书中无相应的文字记载,或是没有清楚、完整的说明。
4.撰写好权利要求书的一般技巧
a.详细分析发明或实用新型。先是把技术解决方案和全部技术特征分析透,分析内容包括是属于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对实用新型只能是产品发明,确定技术领域,研究技术方案,分析技术特征。
b.做好检索或查新工作,特别是申请发明专利一定要查新,查是否已存在同样发明创造。
c.从产品本身的技术中认真研究,运用研发人员的思路尽可能多地找出特有的技术特征,分折比较后,将各个技术特征定位在不同的权利要求项中。
d.反复比较、酝酿不同的技术方案,从中删选出较佳的技术方案,同一发明可能写出不同的权利要求书。多写几个方案有利于在反复比较过程中,确定一种正确合理的方案。最后,相确定的权利要求书与写好的说明书相比较,仔细检查两者的关系,这一点对初写者尤为重要。
e.专利代理人最好有丰富的研发经历,才能在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将防御性权利要求或进攻性权利要求书等方面的申请策略做在撰写的权利要求书中,使该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权项难以被攻破,具有坚固的稳定性和较宽广的保护范围。
由于专利文件,尤其是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的技巧性很强,因此一项好的技术方案最好委托有研发思路的专利代理人帮助完成,否则,冒然地自己撰写专利文件,出错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发明人本人由于没有足够案例的磨炼,又有技术人员易存在 “庐山中难以看清庐山” 即先入为主的偏见。因此,甚至花费了申请费、年费等费用,却免费向社会提供发明创意,丧失了该技术方案再申请专利的机会!
杭州杭诚专利介绍
第四篇:专利申请说明书范本
说
明
书
自改分隔输送线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自改分隔输送线。【背景技术】目前,医药企业后包装工序纸箱在辊筒输送线上传送时没有自动分隔纸箱的装置,纸箱在传送过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密连接的情况出现。当紧密连接的纸箱被传送至自动封箱机时会导致无法封箱,因此需要人工将连接在一起的纸箱手动分开。如果辊筒输送线能自动分隔纸箱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输送线是一种医药企业常用的设备,可用于各种物料的短、中、长距离输送,使用范围广泛,但普通辊筒输送线只能简单的对物料进行输送,无法实现分隔输送功能,因此分隔输送是医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改分隔输送线。这种自改分隔输送线,采用辊筒输送线为主体,其特征在于:将整辊筒输送线分割为两段,在两段辊筒输送线中间加装一段皮带输送线,在辊筒输送线和皮带输送线上安装气缸挡板,气缸挡板由光电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是:控制精度高,节约劳动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1、辊筒输送机A,2、皮带输送机,3、辊筒输送机B。图2是本实用新新的主结构图
图中:
4、链条A,5、电机A,6、气缸挡板A,7、关电开关A,8、气缸挡板B,9、电机B,10、张紧轮,11、皮带,12、关电开关B,13、气缸挡板C,14、链条B,15、电机C,16、光电开关C,17、自动封箱机。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阐述如下:
参照图
1、图2,纸箱由辊筒输送机A1向皮带输送机2方向传送,最终到达辊筒输送机B3。辊筒输送机A1由电机A5带动链条A4驱动,皮带输送机由电机B9带动皮带11驱动,辊筒输送机B3由电机C15带动链条B14驱动。
当光电开关A7处无纸箱时,气缸挡板A8降至下限位,反之气缸挡板A8升至上限位。当光电开关B12处无纸箱时气缸挡板B8降至下限位,反之气缸挡板B8升至上限位,气缸挡板B8与光电开关A7距离为1.5倍纸箱的长度。当光电开关C16处有纸箱时气缸挡板C13降至下限位,反之气缸挡板C13升至上限位,气缸挡板B8与气缸挡板C13之间距离为1倍纸箱的长度。
通过变频器调速使皮带输送机2的线速度低于辊筒输送机A1和辊筒输送机B3,当气缸挡板A6降至下限位时第一个纸箱传送至皮带输送机2,当气缸挡板B8降至下限位时纸箱由皮带输送线2传送至辊筒输送线B2,由于皮带输送机2的线速度低于辊筒输送机A2。第一个纸箱传送速度将大于第二个纸箱,使得两个纸箱之间拉开一定距离,第一个纸箱到达光电开关B12时第二个纸箱仍然在关气缸挡板B8前,气缸挡板B8升至上限位,挡住后面纸箱继续向前传送,达到分隔纸箱的目的。纸箱到达光电开关C16时气缸挡板C13升至上限位,挡住后面纸箱继续向前传送,纸箱越过关电开关C16气缸挡板C13降至下限位,完成一个封箱传送周期。
第五篇:专利申请说明书如何写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名称
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的联系方式(手机)、身份证号码:
说明书具体内容:
1、技术领域:一般用一句话说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或所应用的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就申请人所知,写明对其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发明内容:首先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就是发明的目的;接着进一步阐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该技术方案,并能用该方案解决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最后说明该发明创造与背景技术相比所获得的有益效果。这可以从性能、成本、效率、使用寿命以及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应当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这部分内容是说明书的核心部分。
4、附图说明:发明专利申请不一定有附图,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定要有附图。有附图的对附图的名称、零部件名称作简要说明。
5、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对照附图。一般认为优选方式就是申请文件中的举例和附图。当然,可以有多个具体的实施方法,即多个举例和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