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建房〔2017〕153号)和《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本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住房租赁消费,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一批有规模、专业化、经营规范的租赁企业;基本建成信息共享、服务全面、监管有力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实现我市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
1.发挥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依托现有或新成立市属国有企业,于2017年底前筹建3-5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着力发挥市人才安居集团政策性、专业化、规
模化的住房租赁平台作用。“十三五”期间,除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外,国有住房租赁企业还应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租赁、资产划转等方式收储不低于10万套房源,开展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业务。(责任单位:市国资委、人才安居集团)
2.指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指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和市、区社区集体经济资产处置的有关规定,组建社区住房租赁公司或委托市、区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等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开展规模化住房租赁业务;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应于2017年底前至少要组织开展一项“城中村”规模化租赁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区、新区可以街道为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引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开展规模化租赁业务。“十三五”期间,通过收购、租赁、改建等方式收储不低于100万套(间)村民自建房或村集体自有物业,经质量检测、消防验收等程序后,统一租赁经营、规范管理。(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公安消防、住房建设等部门要按照《深圳市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城中村”的整治提升进行技术指导,梳理制定“城中村”综合整治提升后的质量检测和消防验收或备案的有关标准和流程,并在整治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测和消防验收、备案手续。各区、新区应安排专项补贴资金,用于支持原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组建社区住房租赁公司、对房屋进行改建和装修、对社区进行综合整治和环境提升。(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住房建设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鼓励房地产开发、经纪、物业管理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开展住房租赁经营。“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借助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政策,鼓励300家房地产开发、经纪、物业管理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或设立子公司拓展住房租赁及其他“管家式”业务,推动住房租赁经营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
4.鼓励各类产业园区、基地或大学城区管理机构及驻地单位开展规模化租赁。“十三五”期间,鼓励300家各类产业园区、总部基地、大学城区管理机构及驻地单位,利用其自有或管理的配套职工宿舍、公寓和住房,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租赁经营,或者委托给专业租赁企业进行规模化租赁经营,优先面向园区单位或职工出租。(责任单位:市国资委、科创委、教育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5.落实国家住房租赁财税、金融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落实国办发〔2016〕39号文关于住房租赁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的,增值税减按1.5%的税率缴纳;对个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2017年底之前可按规
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对一般纳税人出租在实施营改增试点前取得的不动产,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统筹研究有关费用扣除问题。完善对住房租赁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对住房租赁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股权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或经营住房租赁业务的企业通过IPO、债券及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完善住房租赁企业的商事注册登记,将住房租赁企业的经营范围统一规范为住房租赁经营。全面落实住房租赁企业享受生活性服务业在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等领域的相关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市地税局、国税局、金融办、发改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市场监管委;完成时限:2018年6月)。
(二)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供应
6.加大新增供应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力度。自2017年8月起,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除按规定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或人才住房外,还应按不低于规划建筑面积20%的比例建设自持租赁住房,自持年限为70年;推进自持租赁住房和自持商务公寓用地的试点出让工作,除福田、罗湖、盐田区外,其他行政区、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
合作区应于2018年6月底前至少供应一宗地块用于全部建设自持租赁住房或商务公寓,租赁住房自持年限为70年,商务公寓自持年限为40年。(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
7.规范商业用房按规定改建成租赁住房。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公共配套要求的前提下,梳理出台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的项目备案、规划、建设、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条件和规范性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改建后的租赁住房,不得分割销售,全部用于租赁经营。(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发改委、住房建设局、公安局、水务局;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8.规范现有住房按规定改造后出租。梳理制定住宅改造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住房改造不得改变原有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设施,必须确保消防设施、防水排污功能完好有效,不得损坏或者擅自变动房屋承重结构、主体结构、影响房屋安全,不得加建卫生间、厨房。允许现有成套住房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单位对外出租,但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6平方米,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加强租赁住房在使用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监督,加大对“房中房”、“打隔断”等违法违规出租行为的查处力度。(责任部门:市房屋租赁办、住房建设局、公安局、安监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支持住房租赁消费需求
9.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个人承租住房的支持力度。在现有50%的基础上,研究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用于支付房租的提取比例,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个人承租住房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住房建设局;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10.完善基本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制度。基本住房保障实行租售补相结合,以租为主。福田、罗湖、南山等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应当在完成“十三五”期间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供应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增加货币补贴的覆盖比例。货币补贴资金应当纳入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财政预算,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可结合辖区住房租金水平和保障对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探索住房租赁券计划,鼓励更多基本保障对象和人才群体通过住房租赁市场解决住房困难。(责任单位:市住房建设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11.提升对承租人的公共服务水平。非深圳户籍承租人可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等有关规定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探索研究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对户籍承租人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公安局、卫生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四)发挥政府住房租售交易服务平台监管与服务作用 12.建设政府住房租售交易服务平台。搭建政府住房租售交易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租售平台”),并于2018年6月底前上线运行。加快录入、核验租赁房源信息,发布住房租赁供求信息;明晰和规范住房租赁交易流程,制定推行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实施住房租赁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实施住房租赁企业登记备案制度,建立住房租赁行业诚信管理机制;开展住房租赁市场调查,及时预判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趋势,精准分析住房租赁市场供求关系;开展住房租赁市场监测,统计租赁成交规模和价格,编制全市及各区住房租金指导价格和价格指数,将租赁住房的建设、供应指标作为全市住房建设规划及其年度计划的重要内容予以明确。(牵头单位:市规划国土委、房屋租赁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创委、财政委、市场监管委、国资委、公安局、教育局、住房建设局、地税局、国税局、统计局、市金融办、市人才安居集团等,各区政府、各新区管委会)
13.规范住房租赁信息的填报和录入。实现租售平台中租赁住房相关信息或数据的标准化、模块化,便于租赁企业、个人填报和各相关单位录入。全市各租赁企业和个人应及时、主动申报住房租赁信息,各相关单位应真实、准确录入或提供数据接口,实现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单位自建住房、城中村住房、工业区配套宿舍、商务公寓及其他
类型住房等住房租赁信息的共联共享。(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国资委、公安局、房屋租赁办、人才安居集团,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
14.切实发挥租售平台的监管和服务作用。租售平台信息是出租人和承租人享受国家及我市有关税费优惠、财政补贴、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的依据,要发挥租赁平台的信息发布、交易流程规范、合同管理与登记备案、统计及监测分析、诚信管理等作用,实现住房租赁全过程监管和服务。(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房屋租赁办)
(五)创新住房租赁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
15.完善住房租赁管理体制。加快全市住房租赁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住房租赁管理与城市建设管理、房地产管理、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关系,建立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等多部门联合监管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住房租赁市场管理的统筹协调和政策制定工作,负责会同各相关部门搭建全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负责辖区住房租赁市场和行业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住房租赁违法违规行为;市住房建设局负责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的租赁管理;市公安局负责出租住房治安管理和住房租赁当事人居住登记,督促指导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继受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市市场监管委负责租赁
价格和广告的监管,完善住房租赁企业的注册登记,负责将住房租赁企业的经营范围统一规范为住房租赁经营。(责任部门:市编办、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委、房屋租赁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16.完善住房租赁管理政策法规。加快修订《深圳市出租屋管理若干规定》,研究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住房租赁管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措施,明确住房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市场行为,稳定租赁关系,使我市住房租赁管理逐步纳入法治轨道。(责任部门:市规划国土委、法制办、房屋租赁办)
17.完善住房租赁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将住房租赁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完善住房租赁的网格化管理;建立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租赁矛盾纠纷。(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组织实施与监督
18.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对全市住房租赁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各成员单位及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应亲自推进、落实住房租赁相关政策、方案及领导小组议定的事项。增加市房屋租赁办为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规划国土委)
19.做好宣传引导。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推进我市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大住房租赁的正面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广电集团、报业集团、规划国土委)
20.加强监督问责。对本方案明确事项或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推动、落实不力的,应加强监督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得到贯彻落实。(责任单位:市政府督察室、绩效办)
四、试点工作方案报批
21.实施方案制定。市规划国土委代市政府拟订我市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22.实施方案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市实施方案进行审定,作出批复。
23.督促检查。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我市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24.阶段性总结。2017年12月底前,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报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二篇:商务部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
商务部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
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规范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融资租赁活动的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是指由中国境内企业或自然人依法设立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工商企业。
商务部对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试点。具体试点工作按照《商务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建发[2004]560号)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方、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方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形式。前款所指的融资租赁交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承租人选择租赁物和供货方,主要依赖承租人的意愿、技能和判断,不依赖或者不主要依赖出租人的技能和判断;
(二)出租人取得租赁物是为了履行其与承租人签订的租赁协议,并且供货方知悉该协议已经或必将在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订立;
(三)租赁协议项下的租金是根据摊提租赁物的全部或大部分成本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润确定。
本法所称的租赁物为可自由流通的非消耗物。法律禁止流通或者限制流通的物不应作为融资租赁交易的标的物。
第四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可以采取直接租赁、转租赁、售后回租、杠杆租赁、委托租赁、联合租赁等不同形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但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
第五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具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具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金、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配备具有经济、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专业资格的人员,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拟开展的业务领域应当符合国家产业导向。
第六条商务部是融资租赁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融资租赁业实施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融资租赁行业主管部门。
本办法所称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第二章经营范围
第七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可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
(一)融资租赁业务;
(二)租赁业务;
(三)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
(四)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
(五)租赁交易咨询;
(六)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
(七)向商业银行、商业保理公司转让应收租赁款;
(八)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业务。
第八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进口租赁财产涉及配额、许可证等专项政策管理的,应按照合同约定由承租人或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按有关规定办理申领手续。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经营业务过程中涉及外汇管理事项的,应当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有关规定。
第九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同意不得从事下列业务:
(一)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
(二)发放贷款或受托发放贷款;
(三)进行有价证券投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
(四)同业拆借业务;
(五)未经批准的其他业务。
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三章经营规则
第十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十一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应当以实际租赁物为载体,不得以融资租赁为名,变相从事借贷业务。
第十二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为客户保密,不得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从事任何与融资租赁业务无关或有损客户利益的活动。
第十三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不应过度依赖于控股股东,应当具有良好的业务模式设计,建立健全风险资产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承租人信用评估制度、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第十四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与承租人建立租赁期间相关信息的交换机制,充分考虑和评估承租人持续支付租金的能力,并加强对承租人的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建立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在对关联交易进行表决或决策时,与该关联交易有关联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在向关联生产企业采购设备时,有关设备的结算价格不得低于该生产企业向任何第三方销售的价格或同等批量设备的价格。
第十六条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租赁物的权属变动应当登记的,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承租人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七条在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人在出售标的物时必须拥有标的物的所有权。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不应接受已经设立抵押的、已经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的、所有权存在其他瑕疵的财产作为售后回租业务的标的物。
第十八条在售后回租业务中,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充分考虑并客观评估售后回租资产的价值,对标的物的买入价格应有合理的、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不得低值高买。
第十九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资产一般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风险资产按企业的总资产减去现金、银行存款、国债和委托租赁资产后的剩余资
产总额确定。
融资租赁和其他租赁资产比重不得低于总资产的百分之六十。
第二十条为了防范和分散风险,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对委托租赁、转租赁的资产应当分别管理,单独建账。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关联交易比例、单一承租人业务占比等不应过高。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和承租人对与融资租赁业务有关的担保、保险等事项进行充分约定,确保交易安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内资融资租赁业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应当建立健全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信息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制度和监管制度,对经营状况及经营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应当建立重大情况通报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处置机构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内资融资租赁行业突发事件。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重点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是否存在吸收存款、违法放贷,或以虚假融资租赁合同为名变相从事信贷活动、超范围经营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重点监测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和流向。
第二十三条商务主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可以要求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专项资料或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就有关情况进行必要的说明或进行整改。
第二十四条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监管需要,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每年应当检查一次本辖区内所有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和效率的原则。检查人员应当忠实履行职责,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在现场检查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检查后应完成现场检查报告并报商务部备案。
商务部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抽查全国范围内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情况,并视情况需要,委托审计机构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进行外部审计。
第二十五条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于每年5月31日前向商务部上报上一本辖区内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情况以及监管情况。如遇重大问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在24小时内上报商务部。
第二十六条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专项资料,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整改或进行现场检查的,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予以配合,并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第二十七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安装和使用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在经营过程中,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应当定期向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报送以下情况:
(一)每季度15日前上报上一季度经营情况;
(二)每年3月31日前上报上一经营情况总结报告和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
(三)其他资料和信息。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企业上报后30日内对上报信息进行审核,并在审核后5日内上报商务部。
第二十八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通过所在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报告商务部。
第二十九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在变更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报商务部备案。变更事项如涉及登记事项的,应当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并在办理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报商务部备案:
(一)变更企业名称;
(二)改变组织形式;
(三)调整主营业务范围;
(四)变更注册资本;
(五)调整股权结构;
(六)变更企业住所或办公场所;
(七)修改章程;
(八)变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九)分立或者合并;
(十)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
(十一)主管部门所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第三十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可以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且未进行章程修改的;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企业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被依法宣告破产;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出现解散事由的,应当在解散前一个月通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报送商务部。
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解散的,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报告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确认,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确认后应当在5日内通报商务部。
第三十一条地方商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对群众举报应当快速反应、迅速查处、及时反馈,加大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商务部是全国性融资租赁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信息咨询、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培训教育、经验推广、业务交流等工作,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监督、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加入相关行业协会。
第三十三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有以下情形的,商务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等措施;未按要求整改的,以及以上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融资租赁试点资格:
(一)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变相贷款等未经批准的金融业务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没有正当理由而拒不安装和使用融
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不向指定部门报送经营情况、隐瞒应当上报的重大事件的,或者对于其他应当报送的事项未予报送的。
第三十四条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有以下情形的,将取消其融资租赁试点资格:
(一)提交虚假申请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资格的;
(二)试点资格获批后,在12个月内无正当理由未开展实质性融资租赁业务的;
(三)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四)、(七)、(九)所列情形,导致不再符合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条件的;
(四)在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经营情况时,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情节严重的;
(五)出现其他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商务部备案。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德保县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工作方案
德保县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方案
为使干部职工“住有所居”,改善干部职工的住房条件,县人民政府多年来不断投入资金建设公有住房,解决了部分干部职工住房难的问题。但在公有住房建好投入使用后,管理工作较为粗放,存在住房维修等管理工作滞后的情况。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1﹞5号)和德保县人民政府《德保县租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德政发﹝2010﹞20号)精神,为了完善和规范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行国家保障住房政策的落实和实施,通过进一步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完善和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退出、交租方式和建档等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明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工作职能,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机制正常运行。
二、领导机构
为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经研究,成立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陆兰碧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主任:农忠夫 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 委 员:张剑波 县府办副主任
农凯波 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黄冠敏 县房改办主任 李福令 县改革和发展局局长 冯 春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黄承江 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局长 刘法胜 县物价局局长
何臣照 县审计局局长
黄华水 县地税局局长
农建海 县环保局局长
郑恩固 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黄植刚 县人民银行行长
陆清流 市住房公积金德保管理部主任
蒙正护 县民政局局长
李常安 县教育局局长
黄运项 县卫生局局长
陆广涛 县畜牧局局长
三、实施步骤
1、宣传阶段。通过广播电视、发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该工作自2010年起已做了大量工作。
2、各乡镇府、县直部门(包括乡镇下属单位)对已有的公共租赁住房面积、租赁人再次核实(2011年12月8日~12月15日)。
3、对部分集资和完全集资的住房进行评估。(2011年12月15日~2012年元月15日)。
4、公共租赁住房建档(2011年12月20日~12月30日)。
5、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书的签订(2011年12月20
人工资中直接扣除。同意代扣方式的住户在签订合同书时,应选择“委托财政局每月从工资中代扣”的条款。不同意代扣方式交租的,由住房所在单位每月收缴后,上缴所属县直主管部门,县直主管部门收齐后统一存入县财政设立的财政专户;
②负责对全额集资建房进行评估;
③负责核对历年职工参与集资建房的资金,核实后按当年集资额退还职工,住房租金从退款之日起收取。
3、监察局:定期检查租金的收缴和使用情况,会同县财政局、房改办巡查住房的管理和使用状况,对违反住房使用规定和租金收缴以及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4、物价局: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状况,按有关规定确定和调整住房租金。
5、房改办:
①建立住房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建设过程中的有关手续,使用过程中住房的维修及配租情况;
②每月向县财政部门提供配租变动情况;
③及时对住户提出的住房维修工作进行现场查看和维修。
6、房委会其他成员部门密切配合住房管理的各项工作。
附:1.乡(镇)直各单位公共租赁住房现有面积汇总表
2.乡(镇)直各单位公共租赁住房所在楼房位置示意图
第四篇:张掖市环评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张掖市环评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效能,加强建设项目批后监管,切实做好我市环评审批改革工作,根据《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以服务提升管理质量,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积极破解环评审批中的难题,努力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环评审批改革坚持以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基本依据,统筹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原则。
(一)依法依规。坚持依法行政,在法律制度框架内大胆探索,创新机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禁止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未验先投等违法行为。
(二)分类审批。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和环境影响程度,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分类审批制度。制定分类审批管理名录,依法依规采取豁免审批、备案、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进行分类管理。
(三)提升服务。探索环评政府“买单”工作机制,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规划环评由政府负责完成,环境技术评估费用按项目审批权限分别由市、县(区)财政承担。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四)加强监管。加强对新批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的监督管理,切实转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确保环评审批权限放得下、管得住。
(五)先行先试。按照省环保厅确定的试点内容,先行下放市级大部分审批权,界定审批权限,制定名录,并分别提出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先行先试,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立区域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差别化管理制度 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环境功能区、污染防控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分区分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政策,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强化事中事后环保监管,提升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按生态环境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管理审批
(1)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要划定生态红线。以环境功能区规划为依据,完善环境评价审批制度,针对各类区域的环境功能特点,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2)宽严相济,实行分类准入。针对我市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和环境承载力,实行分类环境准入,探索建立基于不同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3)合理分区,优化产业布局。以我市主体功能区中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不同功能定位为基础,结合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将全市划分为工业准入优先区、城市人居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殊环境敏感区等5个区域,分别实行不同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政策,优化项目准入,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污染集中控制,构筑良好生态屏障,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4)分类准入政策
①工业准入优先区:主体功能区划重点开发区域中产业集聚区、各人民政府规范设立的工业园区,以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科学高效利用环境容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②城市人居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重点开发区域中城市、县城建成区,以及点状开发的城镇中以居住、商贸、文教科研为主的区域,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坚持重污染项目“只出不进”,严格控制工业开发活动,着力解决大气、水和噪声污染等城市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③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区划限制开发区域中的农产品主产区,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为目标,严格控制工业开发活动,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防止不合理工业开发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
④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构筑良好生态屏障为目标,实施面上保护、点状开发,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范围,支持适度发展资源开采、旅游等产业,防止成片蔓延式开发扩张。
⑤特殊环境敏感区:主体功能区划的禁止开发区以及依法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要以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实施强制性保护,除文法律法规许可的设施外,其他基础设施工程不予审批。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环保局)
2、试行依据环境质量进行差别化管理政策 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不论是重点开发区还是限制开发区,均限制排放超标污染物的项目审批,环境质量良好,环境容量富裕区域,除禁止开发区外,简化审批手续。(后续阶段)
(牵头部门:市环保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制度。优化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我市现有产业布局,对重复产能建设项目,根据所处区域限批,新型产业简化审批。(后续阶段)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环保局)
4、依据环境容量实行差别化管理
对于环境容量相对宽裕地区,在确保主体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在环境准入上予以倾斜,引导项目集聚发展, 实现环境容量高效利用;对于水、大气和重金属等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区域,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政策,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后续阶段)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环保局)
(二)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制度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审批、备案、豁免三大类,分别制定公布《豁免名录》、《建设项目环评备案制管理目录》和《审批目录》,向社会公告。
1、对未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噪声废气扰民、没有明显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制定公布《豁免名录》,《豁免名录》内的建设项目可以不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2、对以政府投资类项目和公共(益)事业类项目等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制定公布《建设项目环评备案制管理目录》,列入目录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机关仅对上报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实行形式审查,不再进行实质审查。应编制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由环评单位对其环评文件和结论负责;应填写登记表的项目,由建设单位对项目实施的环保可行性负责。
实行备案制管理的建设项目,审批机构不再进行现场踏勘和受理公示、批前公示。
备案材料上报环评审批机构后,经环评审批机构形式审查认为资料齐全、环评结论可行的,出具“按环评结论,同意备案”(报告书、表)或“同意备案”(登记表)的意见,即报即受理,现场办结,并及时将备案材料移交给环境监察机构。环境监察机构负责做好现场“三同时”监管工作,及时处理相关环境污染和信访等事宜。
3、将市、县区审批权限内的审批类项目再细化分为A类、B类、C类,其中A类项目由市级环境评估机构进行技术评估后按审批权限审批,属县区审批的原则上在1年的过渡期内由市级市级环境评估机构进行技术评估后由县区环保主管部门审批,过渡期后由县区按规定审批;B类项目由环保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按审批权限审批;C类项目由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审批。
(责任部门:市环保局)
(三)简化审批环节和流程
1、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原则上实行属地审批和管理,将市级环评审批权限的90%以上下放县区环境保护部门;下放后市级只保留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酿造、淀粉、酶制剂、酵母、印染类等项目、跨县区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及验收事项和4项核与辐射类审批事项。
2、减少审批前置。建设项目建议书批准文件或备案证不作为环评受理前置条件;对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规划项目的国土、规划、林业、农业等部门对项目选址的意见等不作为环评受理前置条件。对市级环保部门审批的不涉及污染物总量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下级环保部门无需再出具预审意见。
3、环保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对符合环境准入和总量准入的非工业类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备案类项目,即报即受理;审批类项目,环评审批前可先行出具环评服务联系单,用于其他审批部门流转。对政府投资的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水利、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政府公益惠民项目,环保部门出具初步意见,用于其他审批部门流转。
4、依据分类确定的审批类项目名录,建立阳光审批绿色通道,明确审批时限和责任,分不同类别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制订详细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做到审批内容、申报材料、审批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间标准化、规范化,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审批”。
A类项目:技术评估在15个工作日完成,报告书修改工作7个工作日内完成、报告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环境监测时间)。技术评估后,对资料齐全、无需补充相关情况的项目,报告书和报告表分别在20、10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
B类项目:在专家评审后,报告书修改工作7个工作日内完成、报告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环境监测时间)。对资料齐全、无需补充相关情况的项目,报告书和报告表分别在10、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C类项目:对资料齐全、无需补充相关情况的项目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责任部门:市环保局)
(四)提升服务水平
1.服务前移。对全市确定的重大引资项目或筹备上市项目,结合前期论证会等情况,主动介入提前服务,并做好跟踪服务。
2.完善环评专家库。组建一支由河西五市业内专家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专家队伍,提高我市环境统筹能力和科学决策服务水平。
3、完善环保管理机构。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市环境技术评估工作,服务全市项目建设;设立各县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先行赋予县区级环评审批及验收管理权限的管理机制,切实增强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环保服务能力。
4.培育并强化环评、监理、监测市场对技术支撑的作用,弱化行政机关的技术监管,即环评单位对环评及评估结论负责,监理单位对“三同时”制度落实及污染防治设施质量负责,监测单位对监测结论负责。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评、评估、监测资质的管理。这些机构必须完全脱离环保部门,社会化管理,独立运行。并建立省、市、县区相应的资质管理办法,对环评、评估结论不相符,“三同时”监理不到位、环境监测数据不实的单位,不得再在本辖区内承揽相关业务。
5、建立环评审批和验收职能分离,逐步做到负责经办审批的工作人员不再承担审批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环保验收工作由负责“三同时”监察的部门实施,形成相互制约机制,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取消环保试生产审批,建设项目需要试生产的,建设单位在试生产前三个月内办理试生产排污申报手续,申领《排污许可证》后即可进行试生产,最长在1年内须完成竣工环保验收。
6、提升中介服务水平
①环评文件“瘦身”。突出环评要点和重点,精简、压缩不必要的内容:自然社会概况、相关计算过程,特别是已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有关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等环评章节尽量简化。
②制定和完善中介机构管理考核办法。把环评报告、验收调查(监测)报告编制质量、收费、人员管理等事项作为对中介环评机构考核的重点内容。市本级和上级环保部门的考核结果为优秀或良好以下的,下将不再受理该环评单位的环评报告和验收调查(监测)报告。
③压缩环评编制时间。将环评报告书、表编制时间缩短至40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开展公共调查的1个月)内完成。④提升环评监测效能。实行环评监测社会化运营。通过市环保局现场能力评估的环境检测公司均可依法依规在我市开展环评监测业务和“三同时”监测业务。
(责任部门:第1、2、4、5、6项为市环保局,第3项为市财政局、市编办)
(五)探索建立建设单位法人环保“三同时”主体责任制度
建立建设单位法人环保“三同时”保证金制度,保证金以环评“三同时”环保投资金额为准。
加强环评、评估、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单位及个人资质管理,制定暂停、吊销等管理制度办法,加强对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对违规的环境评价、评估、“三同时”监理,环境监测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责任部门:市环保局)
(六)加强批后监管
以不欠新帐为原则,加强新批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的跟踪督查,确保项目的建设、试生产、正式投产等环节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1.跟踪督查问题。环保部门的行政审批部门及时将新批的建设项目移交到负有“三同时”监管职责的部门,后者应当按规定要求进行跟踪督查。2.组织验收。“三同时”监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日期内组织现场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组提出整改意见实行菜单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竣工验收的重点应当放在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上,除规定需要补办手续的情形外,非主要产污环节的设备变更、布局调整不应作为通过“三同时”验收的否决条件。现场竣工验收小组的负责人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换。
3.加强日常管理。对已通过“三同时”验收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部门要按规定将企业及时纳入日常管理。为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参照嘉峪关市的做法,成立环保警察机构。
4.探索建立环保竣工验收商业保险介入制度
建立“三同时”验收专家库,对污染严重项目实行专家验收制度。落实“三同时”验收环境污染等责任保险制度。增加社会化监测机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业务内容,建立社会监测机构市场化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机制,由社会化监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开展验收监测,形成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意见。
(责任部门:市环保局)
(七)建立公众有效参与阳光环评制度
对备案类项目,由环评编制单位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开展公众参与,审批机构不再进行现场踏勘和受理公示、批前公示。对审批类项目,建立我市环评公众参与制度,每个县区引导成立2-3个义务的环评公众参与非政府组织,在环评编制阶段采取在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信息征求意见、发放调查报告和征求环评公众参与非政府组织意见的方式进行,在技术评估阶段采取电话回访、随机邀请被调查对象、邀请环评公众参与非政府组织参与技术评估会的方式进行,确保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受理建设单位申报材料后,按规定在门户网站上公开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全本(不含涉密内容)及相关信息,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责任部门:市环保局)
四、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至5月中旬)
制定改革总体方案,确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二)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制定改革各部分实施细则,征求各方面意见。
(三)方案及细则完善阶段(2015年6月下旬至8月底)充分开展调研,借鉴外地改革经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细化完善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按照成熟度分批印发改革方案及实施细则.(四)改革实施阶段(2015年8月至12月底)实施改革。
(五)经验总结阶段(2016年1月至2月)
总结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形成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五、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与决策,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市环保局等单位为成员。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
(二)职责分工
市环保局负责制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和完善配套环评审批文件。
市发改委负责按生态环境功能区制定项目差别化管理清单。
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市级环境评估机构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意见和环境评估费用财政承担的具体办法。
市编办负责协调落实县区环评审批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工业园区环保管理机构设立和人员落实。
市公安局负责落实环保警察机构的设立工作。
(三)几点要求
1、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改革任务的落实,制定具体措施、明确任务进度,务必于2015年7月底前完成各部分实施细则的制定印发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按时推进。
2、按照下放权力但不下放责任的原则,市环保局负责指导、帮助县区落实好下放事项的承接工作,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纳入财政预算后要免费为县区开展为期1年的环境技术评估工作,市环境监测站要帮助县区做好项目验收监测工作,各县区要增加编制,及时配备相关技术人员,早日介入工作,开展培训,使其在1年过渡期后能独立承担工作,确保下放事项能够管的好,接得住。
3、请求市政府解决的事项。
(1)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由自收自支单位变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2)同意成立环保警察机构。
(3)同意设立各县区工业园区设立环保管理机构。(4)为市、县区环境监察机构增加人员编制。
关于征求《舟山市排污许可证“一证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发挥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环保管理的龙头作用,扎实推进我市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浙江省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浙环函„2015‟10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舟山市环保局制定本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15年11月25前以书面或直接在网页上留言的方式反馈至舟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舟山市排污许可证“一证式”改革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发挥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环保管理的龙头作用,扎实推进我市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浙江省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浙环函„2015‟10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优化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龙头,推进污染源排污行为管控,突出排污单位环境主体责任,提高排污单位守法意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二、总体目标
理顺排污许可证与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总量控制、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等污染源管理制度的关系,重新定位和设计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使排污许可证成为许可、核定、监管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的基本管理制度,成为环境监管的执法依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守法文书、公众环保监督的参与平台。通过试点探索,构建起污染源“一证式”管理新模式。
三、主要内容
(一)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范围
我市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范围为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但其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豁免和备案的建设项目不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内容
1、整合排污许可证管理内容 ①扩充排污许可证管理内容,将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因子的监管要求统一纳入许可证管理。其中列入国家总量控制范围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浓度双控,其它废水、废气污染物实行浓度控制。
②副本内容全面体现环评报告对排污单位建设期、运营期及停产关闭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系统集成排污单位历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保竣工验收、日常排污检查以及限期整治等各项环境管理要求,体现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的基本精神。
③构建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并与“智慧环保”和移动执法系统相衔接,对排污许可证内容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对排污单位环保日常监管的工作效能。
2、重构排污许可证管理流程
以排污许可证为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和主线,有机衔接各项分散的环境管理制度,重新构造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监管流程,体现事先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管理。同时兼顾“一证式”管理模式下的流程整合简化,实现污染源管理“一证对外”。
①将试点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前移至项目审批阶段。首次核发许可证与其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同步办理,环评审批意见纳入排污许可证登载。排污单位已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在其新增建设项目通过环评审批后同步变更许可证;无新增建设项目的,在其许可证到期提出延续申请时换发新证。建立排污单位承诺制度,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时应承诺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要求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并严格执行。
②优化事前审批程序。
一是推广“豁免制”。在原有豁免审批目录基础上,把 其它未列入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但基本不产生环境影响、不扰民的建设项目,也按豁免审批管理;豁免项目不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三同时”验收手续。
二是扩大“备案制”。严格落实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所有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和位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县级以上各类产业园区内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且污染物不增加、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废水纳管集中处理的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试行承诺备案制。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范围扩大至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所有建设项目,以“告知—承诺制”方式融审批于管理。
三是优化“预审制”。对选址位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符合《舟山市环境功能区划》的建设项目提供审批便利,先行出具环保意见,由原先的“预审意见”优化为“初步审核意见”,为其它行政许可部门审批项目提供前置意见。
四是简化“审批制”。推行并联审批,环保审批与其它部门审批工作并联进行;在建设项目选址符合《舟山市环境功能区划》前提下,除特殊项目外,不再要求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预审意见。利用现有土地和厂房建设项目其产权资料不作为环保审批前置条件,改由行业主管部门自行把关。
③环保部门将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载入排污许可证,纳入排污许可证监管范围,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管。环保部门定期对排污单位的建设情况加强监察和指导,督促排污单位落实“三同时”制度。在排污许可证“一证式”改革过程中,适时开展环保竣工验收制度改革。
④将区域总量通过排污许可证落实到具体排污单位,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要求以许可形式体现。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作为许可证发放的前提条件,并将企业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排污权有偿和交易记录在许可证中载明,作为排污单位有偿取得排污权的确权形式,使排污许可证成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进保障。
⑤整合各污染因子数据核算体系,以统一数据在排污许可证上登载。将排污申报、排污收费、固废管理等涉及到的水、气、固废污染物的产生、排放量等核定数据登载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上。将排污单位提交的排污信息及缴纳排污费情况自动登载到排污许可证信息平台,实行信息共享。
3、凸显排污单位环保主体责任
建立排污单位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在排污许可证中明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自行报告和自行记录的要求,强化排污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排污单位严格实施 “一厂一档”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排污单位根据行业、规模、控制级别等不同分类采用差别化的监测指标和频次开展自行监测。
实行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和重大变动信息动态报告,统一执行报告大纲和格式规范。排污单位建设期报告内容主要为“三同时”落实情况;运营期报告内容主要为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报告。排污单位在申请排污许可证变更前应向环保部门提交重大变动信息动态报告,并对其报告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负责。排污单位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环保部门提交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未按时上报或报告内容不符要求的限期整改,逾期未报的排污单位,将名单提交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并向社会公告。排污单位连续两年未按要求报送执行年报且拒不整改的,由原发放排污许可证的环保部门向社会公告并按未按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污依法处理。
4、强化排污许可证日常监管 强化政府监管,严格环境执法,突出排污许可证在环境监管中的刚性约束。对存在未批先建、超标超总量排放、逃避监管偷排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以及存在弄虚作假、违反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的排污单位,采取警告、责令整改、停产整治、行政处罚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视作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依法处理。并将违法事实、处罚决定和整改情况等录入排污许可证信息平台。
建立排污许可证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对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和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各类管理信息公示、公开,建立畅通的公众监督渠道及信息响应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对排污单位存在违反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
(三)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具体工作
1、落实责任分工,全市同步推进
本方案由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并按方案要求制定实施细则予以落实。全市同步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定期交流研究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重大问题及时报市政府研究解决。
2、加强政策学习,完善试点改革
积极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探索研究符合实际的环保管理模式,向上级汇报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难点争取政策支持,为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关注国家和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研究和政策调整,学习其他各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和先进做法,融入到我市的试点工作中。
3、加强技术支持,确保方案实施
探索整合行政审批制度,规范排污许可证申领、受理及核发程序,进一步研究主要污染物许可总量分配、实际排污量核定、排污许可证监管方式、执法规范等关键技术,并集中整理与“一证式”排污许可证制度相关的信息,逐步建成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建立动态、高效、便捷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体系。
第五篇:第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第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介深圳黄金海岸旅游品牌,挖掘山海文化内涵,塑造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区、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区形象,盐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旅游局定于2009年9月至11月举办第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二)旅游与文化、经贸、体育活动相结合;
(三)突出海洋文化,强调参与性、休闲性和娱乐性;
(四)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引导消费,拓展市场,推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及经济优势的转变。
二、活动主题 欢乐盐田 山海休闲
三、主办单位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深圳市旅游局
四、活动时间 2009年9月—11月
五、新闻发布会
时 间:9月3日(星期四)15:00时 地 点:盐田区文化中心一楼大厅
六、开幕式 时 间:9月27日19:00—21:00 地 点:深圳东部华侨城大侠谷海洋广场
内 容:第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开幕式与中国音乐流行榜08-09十大新人新歌颁奖晚会合并举行。
七、主题活动
(一)第八届深圳黄金旅游节开幕式暨中国音乐流行榜08-09十大新人新歌颁奖晚会
时 间:9月27日(星期日)19:00—21:00 地 点: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大侠谷海洋广场 特别支持:深圳东部华侨城
承办单位:梅沙原创音乐前沿基地、华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盐田区旅游局
协办单位:小梅沙旅游中心、中信明思克航母世界 内 容:晚会将选取08-09最具影响力和专业素质的乐坛新人(乐队)及新歌进行表彰,目的在于扶持乐坛新人,推广乐坛新歌,为乐坛未来希望提供展示平台。此外,晚会还将呈现具有国际性表演元素的2009中韩街舞舞台剧表演,以及旨在更好地宣传盐田旅游的盐田知名旅游景点精品节目汇演。
(二)第五届深圳(大梅沙)沙滩音乐节
时 间:10月16日(星期五)—10月18日(星期日)
地 点: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
承办单位:华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梅沙原创音乐前沿基地、盐田区文化局、大梅沙海滨公园管理处
1.第五届深圳(大梅沙)沙滩音乐节开幕式——“摇滚厂牌激情夜”主题晚会
时 间:10月16日(周五)20:00-23:30 地 点:大梅沙太阳广场
内 容:由浪淘秀场—“国内盛赞人气选秀节目”、“摇滚厂牌激情夜”主题晚会、“浪淘电音不眠夜”知名DJ现场秀专场表演构成,开幕式晚会将把握中国原创音乐的脉搏,由极具呐喊精神的摇滚乐拉开本届沙滩音乐节的序幕,在海边掀起一阵阵音乐热潮。
2.“秋日沙滩狂欢夜”主题晚会
时 间:10月17日(周六)20:00-23:30 地 点:大梅沙太阳广场
内 容:活动中“盖世群音群英会”2009百事乐队大赛入选乐手热辣报到,“秋日沙滩狂欢夜”主题晚会汇集顶尖的乐坛新贵,最飞的表演在这里绽放;通过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原创音乐歌手与到场嘉宾协力创建,将现场观众嘉宾引入一个时尚先锋世界,共同领略秋日沙滩音乐时尚之美。
3.“2009浪淘曲终人不散巨星专场晚会” 时 间:10月18日(周日)19:15—24:00 地 点:大梅沙太阳广场
内 容:以原创音乐为主线,由享誉广东省的金信子、积木鱼等公司引领岭南派新生代代表加盟表演;“2009浪淘曲终人不散巨星专场”“摇滚厂牌激情专场”“浪淘电音不眠夜”等活动更是通过现场华丽的舞台设计、众多的演出明星、用音乐的呐喊,召唤引领观众在大梅沙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随音乐起舞,使活动现场成为观众自由狂欢的舞台、中国流行乐迷的殿堂。
(三)第四届深圳大梅沙国际风筝节
时 间:10月24日(周六)—25日(周日)地 点: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
承办单位:深圳市风筝协会、盐田区体育局、大梅沙海滨公园管理处
内 容:邀请美国、德国、新西兰、澳洲、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香港、澳门、中华台北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支参赛队伍,共同推出第二届深圳市青少年风筝大赛、第二届企业六角风筝业余挑战赛、国际风筝校园巡礼、国际风筝汇演、韩国文化周旅游推介及万人放飞及签名等系列活动。
(四)第二届深圳滨海啤酒文化节
时 间:9月5日(周六)—20日(周日)地 点: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太阳广场 主办单位:盐田区旅游局
承办单位:华润雪花(中国)啤酒有限公司、巨能百星实业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大梅沙海滨公园管理处
内 容:啤酒节期间,拟举办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汇演、饮酒大赛、幸运大抽奖、啤酒发展史展出、魔术、杂技、啤酒小姐大赛等多种多样活动,不仅为到访大梅沙的游客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娱生活,也为商家的宣传推介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五)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 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规模和档次得到全面升级,拟由中国贸促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出面主办,承办单位相应作出了调整,相关文件目前正按程序向市政府报批,以下内容以市政府最后下发的文件为准。
时 间:11月12日(周四)—15日(周日)
(其中12日为VIP日,13日-15日为公众开放日)
地 点:大梅沙湾游艇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暂定)
承办单位:深圳市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游艇帆船行业协会、优博会展集团、深圳市天荣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大梅沙湾游艇会(暂定)
支持单位:深圳海事局、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暂定)
1.SIBEX“航海之夜”名流晚宴
时 间:11月13日(周五)19:00-22:00 地 点:大梅沙京基喜来登度假酒店
内 容:晚宴拟邀请政府官员、社会名流、游艇业先锋人士、媒体代表等贵宾、嘉宾400余人齐聚一堂,为中国游艇业的发展而畅想、交流。晚宴除举行“SIBEX2008”颁奖仪式、“CCTV海洋文化名流对话”等活动外,还将邀请港澳明星倾情献艺,以及海洋文化时装秀等精彩文艺表演等。
2.SIBEX中国游艇产业发展论坛
时 间:11月13日(周五)14:00-18:00 地 点:大梅沙京基喜来登度假酒店
内 容:邀请国内与国际上游艇业界的权威人士、政府官员共同参与,就金融危机下的游艇业如何发展等问题,共同对话、探讨和展望。
与会人员:深圳市政府、发改委及各区相关领导;国防科工委、海事局、海洋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行业协会、中国水上运动中心、船级社领导;上海、珠海、舟山、厦门、青岛、大连等游艇工业园区领导;游艇销售、游艇制造、游艇俱乐部等相关企业的负责人、造船师、工程师、设计师等;滨水物业开发商代表;媒体代表、记者等。
3.游艇帆船“试乘体验”活动
时 间:11月12日(周四)-15日(周日)地 点:大梅沙湾海域
活动方式:展会期间,“试乘试驾”活动拟每天安排2场,每场活动时间1小时左右;出航游艇由参展商提供。
4.航海大讲堂
时 间:11月12日(周四)-15日(周日)地 点:展会现场 活动方式:展会期间,每天下午根据不同的海洋文化生活主题,邀请嘉宾与观众进行互动,并在讲堂空余时间通过液晶电视展播有关航海、海洋生活的介绍短片。
(六)东部华侨城国际红酒节
时 间:10月1日(周四)—31日(周六)地 点:深圳东部华侨城海菲得小镇 主办单位:深圳东部华侨城 特别支持:盐田区旅游局
内 容:活动以“东部华侨城金色活动季——国际红酒节”为主题。期间,将陆续推出中外红酒文化交流、国际知名红酒展及品鉴会、上百种红酒云集瀑布酒店,游客免费品尝赏鉴、游客“葡萄大战”趣味活动、川茶文化展、游客“采茶比赛”趣味活动、祖国60华诞庆典月、赏花赏月赏东华及高尔夫挑战赛等系列活动,为到访东部华侨城的游客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娱生活。
八、组织机构
成立第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组委会,负责旅游节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
名誉主任:袁宝成(盐田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主 任:杜 玲(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
李小甘(深圳市旅游局局长)
副 主 任:龙岳华(盐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岳川江(深圳市旅游局副局长)孙 静(宣传部长)
梁景海(盐田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公室
主任)
卢成燕(盐田区政府副区长)
执行主任:岳川江(深圳市旅游局副局长)
成 员:刘卢成燕(盐田区政府副区长)
峰(深圳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
高 霞(深圳市旅游局资源与市场开发处处长)谢振文(盐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琼英(盐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局
局长)
肖文红(盐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局副
局长)
叶 健(盐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司法局
局长)
黄伟光(区综治办主任)葛建彤(共青团盐田区委书记)
陈高原(盐田区贸工局〈科技局〉局长)莫熙玲(盐田区财政局局长)李枝尧(盐田区旅游局局长)谭建忠(盐田区旅游局副局长)
曾 钦(盐田区建设局〈住宅局〉局长)夏德鳌(盐田区城管局〈环保局、执法局〉
局长)
蔡铨朗(盐田区卫生局局长)
庄 保(盐田区安监局局长)岑选德(盐田区机关事务局局长)李映中(盐田区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李志利(盐田区体育局局长)
朱志坚(梅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黄 建(盐田质监分局局长)
张裕珍(深圳市交通局沙头角办事处主任)陈文盛(盐田区人武部部长)刘春江(盐田公安分局副局长)何容根(盐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郑新荣(盐田消防大队大队长)
罗雄辉(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管理处主任)何坚强(深圳盐田供电局副局长)曾 辉(东部华侨城总经理)
吕 航(深圳特发小梅沙旅游中心总经理)陈添安(中信明思克航母世界总经理)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及5个工作组: 办公室: 主 任:李枝尧
副主任:丘 干、谭建忠
成 员:高群华、陈忠晓、梁蓓蕾、汤景华、肖 勉、古美容
职 责:
1.负责旅游节各分项活动的总体调控; 2.负责部分活动的策划及方案制定;
3.负责企业承办的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有关事务的协调;
4.负责旅游节各组工作的协调; 5.协助组委会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文秘组: 组 长:谢振文
副组长:彭 戈、廖远方
组 员:盐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 职 责:
1.负责市级领导参加旅游节各项活动的邀请、落实及迎送安排;
2.负责撰写区领导开幕致辞。宣传组: 组 长:肖文红
副组长:王宗民、陈忠晓、梁蓓蕾 组 员:陈煜斌、汤景华、古美容
职 责:负责制定、实施旅游节整体宣传方案。活动组: 组 长:李枝尧
副组长:各分项活动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 组 员:各分项活动承办单位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组织协调各分项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安全保障组: 组 长:叶 健
副组长:黄伟光、李映中、蔡铨朗、庄 保、夏德鳌、曾 钦、高群华、朱志坚、刘瑶城、陈文盛、王俊汉、何容根、刘传才、李传光、张裕珍、罗雄辉、何坚强
组 员:盐田区综治办、盐田区城管局、盐田区建设局、盐田区卫生局、盐田区安监局、盐田区应急指挥中心、盐田区旅游局、梅沙街道办、盐田区人武部、盐田公安分局、盐田交警大队、盐田消防大队、盐田质监分局、市交通局沙头角办、大梅沙海滨公园管理处、盐田供电局有关工作人员
职 责:
1.负责旅游节期间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协助办理彩旗及其他户外宣传品的报批手续;
2.负责旅游节期间各主要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卫和秩序维护;
3.负责在主要活动场所安排急救车辆和医护人员,做好预防措施;
4.负责旅游节期间各主要活动场所临时搭建物的安全质量检测;
5.负责旅游节期间的交通疏导工作;
6.负责主要购物场所、消费场所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7.负责旅游节期间公交车辆的调度;
8.负责旅游节期间各旅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后勤接待组: 组 长:岑选德
副组长:谢振文、谭建忠、鲁荔
组 员:盐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盐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盐田区旅游局有关工作人员
职 责:
1.负责出席活动领导、嘉宾的接待; 2.负责组委会使用车辆的调度。
九、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把办好黄金海岸旅游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
(二)各单位要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有步骤、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旅游节的各项工作。
(三)各单位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形成合力,把旅游节办好,共同促进我区旅游事业向前发展。
(四)宣传部门要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果,奖励为主,全面报道”的思路,控制总体经费投入,展开宣传推介工作,确保旅游节宣传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