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12:4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报告》。

第一篇:读书报告

孩子,我们该如何爱你

当今社会,孩子被比喻成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人们越发重视孩子的教养问题,可是面对千奇百怪的教养方式,许多做家长的都觉得无从选择,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样的身份角色、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养育自己的孩子呢?是像“虎妈”“狼爸”那样严厉,还是以和蔼慈祥为主,是更注重规则还是更注重道理,是凭着自己的心还是参考依据某个教育家的思想或方法„太多的关注引发太多的争论,家长仿佛还站在观望或尝试实验的阶段。读了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传统的教养方式和思想都会被颠覆,会引发家长更多的思考——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的思考。帮助他们了解怎样爱孩子,才是对的。

一、书目:《孩子,怎样爱你才好》

作者:德博拉﹒布鲁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教授,美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席。1992年,因其有关灵长类实验与伦理问题的报道获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并因此写成了其第一部著作《猴子的战争》。她的第二部著作《性与大脑》,被评为《纽约时报》1997年优秀图书。本书也获得了《出版人周刊》最佳图书奖。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二、全书提要:

中文版序【一场旧梦唤醒多少爱】:阐述了作者在书中所获得的关于“亲子之爱”的教益。说明了本书是为作者的两个儿子所写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希望孩子达成的目标。同时也提到书中有哈利﹒哈洛的教给我们为人父母之道的观点。作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体会书中那些实验故事并理解、学习到其中蕴含的道理。

序言【爱,已升空】:心理学家哈利﹒哈洛与记者查尔斯﹒科林斯伍德在实验室里谈论有关爱的内容,那时的心理学界认为:爱就是烟雾,是镜子里的影像,是狗屁。但哈利认为爱对幼儿来说极其重要,他通过向记者展示幼猴在看到怪物受到惊吓后作出扑向母亲,母亲将扑向自己的孩子搂过来的动作,说明了爱的重大意义,反驳了心理学界的错误观点。

前言:作者到亨利维拉斯动物园看猿猴,那里正是哈利的灵长类研究开始的地方。作者因与杂志签约写一些有关被遗弃儿童方面的文章,所以有了本书,书中重新探讨了有关灵长类研究的一些道德问题,思考了我们该如何来了解“爱”这种情感。

第一章【什么时候应该亲昵宠爱,什么时候应该纪律严明】:18世纪,孤儿院里的孩子频繁死亡。人们认为是传染病导致的,因此,人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把病人与健康人分开以防止细菌的传播。以霍尔特为代表的医生团体更是要求父母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以免滋生细菌,并且父母也应该尽量避免与孩子近距离接触,因为父母都是潜在的病菌携带者。从此,父母不再和孩子睡一个房间,父母照看孩子前要彻底清洗双手,避免亲吻孩子等亲密的身体接触。20世纪早期,随着马丁﹒库尼发明的保育箱使一些早产婴儿存活了下来,人们更加坚信要减少与婴儿的接触,不要碰那些孩子。医院也严禁父母探访,以华生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也认为:母爱是一种有害的东西,过多的搂抱可能会让婴幼儿不高兴。对于孩子而言,最糟糕的就是母亲养育,亲吻孩子等于害了他,孩子哭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抱他。另一位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也说:孩子不需要更多的拥抱,而需要更多的惩罚和纪律约束,对孩子忽视和冷漠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但与爱心泛滥所造成的危害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大事。这样,历史上以冷漠之极的方式来抚育孩子的时期到来。虽然人们听从专家的话与孩子的接触减少了,也没有溺爱,但还是有一些孩子不明原因的死去,终于,有医生发现,医院里健康状况较好的婴儿都是那些护士抱得较多、较宠爱的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很多孩子被送到亲戚家或寄养家庭,虽然这些家庭非常友好环境也洁净但孩子还是会病倒,医院里的幼儿也高烧不退没有任何方式治疗,但只要孩子一回家,烧就退了。儿童用自己的方式阐述了家庭的概念。之后,一些研究证明了孩子也是需要爱的,尤其是母爱。与母亲接触较多的孩子明显比在孤儿院被人忽略的孩子正常得多。弗洛伊德提出了“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是独特的,它是奠定人生的基础,孩子对母亲的需求并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第二章【应该把孩子看做一张白纸,还是一张格纸】:哈利在威斯康辛大学时,实验室都没有。那时,心理学实验对象都是老鼠,认为老鼠可以完全解释人类的行为。但随后,巴浦洛夫用狗做实验创立了“条件反射”理论,华生用9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做了刺激-反射的实验,哈利也用猫、青蛙来做实验,心理学实验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后来,哈利在朋友的建议下,去动物园里游玩发现了猩猩和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的优势,它们与人类更加相似。于是,哈利开始用灵长类动物做实验对象。马斯洛认为行为主义的理论只在实验室有用,实验室能限定被试或实验条件,能控制实验变量使被试被人为化为一张白纸,尽管灵长类动物已经与人类很相似,但人类孩子的行为绝不能完全用实验结果来解释,因此我们的孩子的行为背后有许多内心的复杂的动机,孩子是一张格纸。

第三章【为什么聪明妈妈有个笨孩子,笨妈妈有个聪明孩子】:爱与智力是密切相关的。在没有爱的情形下,大脑会变得迟钝。但有心理学家反对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天生的发展倾向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父母的养育方式没有多大作用,孩子的基因是怎样的,孩子就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那些天生基因就不好的笨小孩应该被父母送进孤儿院。同时,有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把孩子留给孤儿院的母亲,都来自较高的社会阶层,很多被收养的孩子大多出生于不起眼的家庭,如果说基因决定孩子发展,那么孤儿院里被遗弃的孩子就因该比被收养的孩子发展好,然而却恰恰相反。这就足以说明,孩子只有在被重视的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婴儿,缺少了爱的孩子的内心都是有问题的,心理学家哈罗德﹒斯基尔斯从孤儿院里找了一些儿童把他们放在一个大年龄的弱智女孩收养所里,由女孩负责照顾扮演母亲的角色,一段时间后,这些孤儿的智力都提高了很多,这更加说明爱与智力有关系。

第四章【母乳和妈妈的拥抱,哪个是孩子成长的必需条件】:哈利把小猴从妈妈身边带走,由工作人员照顾喂养,一段时间后,这些猴子看着都非常强壮但因为孤独太久都呆呆的,它们甚至不知道如何与同伴打交道。自然学家华莱士发现小猩猩都喜欢毛茸茸的东西,人类婴儿在摇篮里,也会紧紧抓住被子等茸茸的东西,哈利进行了一个比较试验:用柔软的布料和铁丝做了两个代理妈妈,让幼猴选择,结果幼猴都选择与布妈妈呆在一起,哈利又在铁丝妈妈身上放上牛奶瓶,但幼猴还是和布妈妈更亲近,只有在要吃奶时,才到铁丝妈妈身上。幼猴受到惊吓感到孤独害怕时都会紧紧抓住布妈妈。可见,食物虽然是必需品,但妈妈的爱与拥抱才是生活的本来样子。

第五章【什么时候应该随叫随到,什么时候应该保持距离】:哈利的研究说服了医院让母亲与新生儿呆在一起,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人们接近实验的猴子时,不仅铁丝妈妈就连布妈妈养大的孩子也没有正常表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小猴子拥抱了母亲,但代理妈妈从来没拥抱过幼猴。母亲完全不理孩子是不好的。行为学家莱文用老鼠做的实验证明了母亲过于庇护长大的幼鼠在面对困难时笨手笨脚,而早期经过压力的幼鼠对挑战则更加从容不迫,原来,与妈妈适当的分离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爱。布妈妈不会淡化与孩子的关系,不会把幼猴推开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养大的幼猴才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全面照料时,家长应该随叫随到,但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应该学会拒绝他们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让他们去和别的孩子交往,鼓励他们独立。

第六章【父母和朋友,谁教出了孩子的好人缘】:幼猴遭到父母的虐待后,它与父母打交道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的与父母保持距离。新生猴子出生后,妈妈就会把大一点的猴子推开,忙着去照顾新生猴子。可见,父母并不总是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哈利把出生6个月的幼猴与世隔绝12个月,结果它们的精神都变得很不正常甚至无法交配,即使勉强生下自己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爱孩子,哈利又让布妈妈返回岗位照顾这些精神失常的幼猴,并允许每一个幼猴拥有一个治疗师猴子作为玩伴,每天与这些治疗师猴子相处玩耍,最后,那些有问题的猴子都在治疗师猴子的帮助下,逐渐正常起来。这说明:孩子更容易受到自己所交往的朋友的影响,因为父母不是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它们给孩子的影响只限于孩子年幼时。

第七章【妈妈和爸爸,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更好】:儿童自闭症专家贝特尔海姆认为孩子患上自闭症是因为母亲冷冰冰的拒绝孩子,他认为布妈妈的静止和沉默让幼猴无法长成真正的猴子,哈利认为:布妈妈的确会造成幼猴障碍,但与自闭症无关,自闭症患者一开始发育就不正常,而布妈妈是后天的影响。他们都觉得妈妈应该留在家里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但女权运动的兴起使这种看法收到了抨击,如果女性下班后能回家真正关心孩子,那母子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很好,但并不是母亲就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并且,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有爱心的照料着。实验证明,女性在照顾孩子方面的确比男性更有优势,小猴子也更喜欢母亲的爱抚。因此,母亲照顾孩子更好,但并不是要全职。父亲在养育孩子中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也应与孩子心心相连。

第八章【亲生父母一定比其他人更会爱孩子吗】:科学家们无法设计出一个让婴儿掉头离开的妈妈,也找不到任何事物在婴儿的眼里会比妈妈的笑脸更好看。况且,婴儿很会看脸色“视崖实验”就说明了如此。当幼儿设法消除疑虑但没人搭理他们时,他们就会自己安慰自己——吮吸大拇指或转移目光。爱虽然对孩子很重要但社会联系的价值更大,由布妈妈养育的幼猴之所以出现异常行为,就是因为它们的社会性联系被封闭了,整天都只对着没有生命力的布妈妈。核心家庭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唯一,不是很重要的关系的改变也会使体内的荷尔蒙发生变化。所以,人类的社交网络是很复杂的,就算某人让我们失望还是有其他人可以确保这个网络依然支持我们,孩子需要的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关系本身,而这种关系很早就要建立起来。对猴子的实验说明了妈妈也不一定是亲生的好,有爱心的养母养育的幼猴比对孩子不敢兴趣的生母养育的幼猴要表现好得多。不管怎样,拥有一个中心家长是绝对重要的。

后记【爱与伤害的交织】:如果打算研究爱,就得研究爱的方方面面。哈利的开放式探索帮助我们改变了对伦理与道德局限性的认识。但他的某些研究让动物受到了很多苦,实在太黑暗了,一些人记住哈利也正是因为他折磨那些无辜的小动物。一些动物激进分子用下三滥的手段进行了解救动物的运动。哈利的研究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爱,但对动物却是一种伤害,是一种交织。但他对爱的意义的研究的确是一笔很有价值的财富。

三、读后心得:

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觉很新颖,它不是直接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为人父母,而是举出了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大量实例,这样显得更有说服性。对孩子来说,我们通常认为的“有奶便是娘”是错误的,孩子更喜欢父母的关爱与拥抱,爱存在着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所以小孩子总是喜欢大人抱着,喜欢缠着父母玩,正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我你就抱抱我”。孩子至始至终都需要父母的爱,并不随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父母不应该一味地给予一层不变的爱,而是在孩子需要照顾时年龄小时随叫随到,孩子长大后就要适当保持一定距离鼓励他们去接触社会网络的爱,不过,想要孩子早日独立,就得让他们先学会依赖。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也有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不是只有妈妈好,不能只依赖于妈妈一个人,太依赖于一种单一的关系是危险的,如果孩子不幸有个冷漠的妈妈,那他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了,但如果有很多照顾着,这样的坏影响就会得到缓冲而变小。不仅妈妈能与孩子形成亲密的关系,爸爸也是能胜任照料孩子的任务的,只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抱抱陪陪他们,就可以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孩子一定要有稳定的、强有力的、有爱心的照顾者。我们应该早早拥抱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关键的时候必须拥抱孩子,否则,如果错过了那个时间,父母与孩子的密切关系就很难再建立起来了。婴儿都是聪明的,他们能读懂大人的脸色,婴儿喜欢快乐的脸,不大喜欢生气的脸,很小的婴儿都会快乐地盯着笑脸,会很郁闷地看着皱眉头的脸,他们以此来判断父母是不是喜欢他,自己是否得到了父母的爱,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如果父母整天都对着孩子皱眉头愁眉苦脸,那孩子也会表现得非常不安、烦躁。婴幼儿在高兴的时候会微笑,需要爱抚的时候会粘人,担心大人离开时就会把目光紧跟着我们,当需要帮助和安慰时,他们就会哭,孩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排解疑虑和不安,那就是转移注意力和吮吸大拇指。但无论父母怎样,孩子永远是爱父母的,尽管父母的冷冰冰的态度会使孩子受到伤害,但孩子依然会守在父母身旁。先天的智力因素和爱是有关系的,如果智力很高但缺少爱,大脑也会变得迟钝,但先天因素并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发展状况,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更大。所以,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其实就反应的爱的本质,父母应该理解孩子以便更科学更好的爱孩子,让他们快乐成长。

孩子需要成人的关爱和肯定,我们常常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许多伤害,例如:当孩子生病时,将他独自留在幼童儿童病房,因为怕妨碍医生的治疗。当孩子上学后,对他的成绩不作评价,因为不想让他过于骄傲。当孩子哭泣时,选择视而不见,因为怕宠坏他。当孩子入园时,将他长托,因为想早早锻炼他的独立性。这些做法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看来都是错误的。没有哪位家长是故意伤害孩子,但伤害却在不断上演。我们成人通常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儿童,殊不知,儿童需要的恰恰是相反的一面的东西,孩子生病时比起身体上的折磨,他们更害怕心灵上没有人关心、照顾的孤独;虽然表扬可能让孩子得意忘形但适当的表扬却是激励他坚持向上的动力。哭泣时父母的安慰对孩子来说更是最好的良药,是最大的依靠。并不是家长向以上那些做法那样做了,孩子就能得到正确发展,就能磨练出坚强的意志,这样都是太过武断和偏激的想法。孩子在其一生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特别需要依靠成人的爱,那就是婴幼儿时期,我们不应该过早地让他们学习独立,而应让他们享受本该有的受到庇护和爱的感觉,等他们长大到一定阶段,社会性有了更好发展,一些我们担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是有天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但是,过分地呵护也会造成许多问题,所以什么时候该关爱孩子、该抱孩子,什么时候可以选择漠视、保持一定距离,那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这本书侧重从心理学视角阐述观点,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20世纪育儿观

点的起起落落,通过呈现当时心理学、医学的争论及实验,揭示了我们在如何养育后代方面走过的曲折道路,并启发我们去思考,怎样的教养方式才是最适合孩子、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但因为涉及到心理学领域的许多知识,所以我觉得有些章节读起来比较难以理解。其次,我觉得哈利的研究虽然意义很大,但从保护动物的角度说,他的某些实验的确残酷了点,他强迫它们遭到冷漠和隔离,改变了猴子的命运,牺牲了幼猴成长的快乐来换取人类对爱的思考和对教养儿童方式的改善,这触及到了伦理问题。其次,在书中提到的,孩子什么时候该被呵护被爱、什么时候该与孩子保持距离,这很难有度上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家长的做法反而会造成坏的影响,要么是过于爱护甚至溺爱孩子,造成问题儿童;要么就是过于冷漠忽视,不仅破坏了家庭和谐氛围,也造成问题儿童。我觉得书中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真实的案例,给出对待某一问题正确的家长的做法让读者参考,可以更直观地向我们呈现新的教养方式,更能引发大众的思考。

一些文人也对本书进行了评价:

该书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半个世纪以前,主流心理学家都排斥这样的观点,即爱对于婴儿的茁壮成长至关重要。德博拉·布卢姆颇为智慧地回忆起那一令人心寒的年代,回忆起那些颇具争议的实验,这些实验证实爱的重要性。

——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的作者

有关社会科学中爱的观念的起伏兴衰,很多普通读者是一无所知的。德博拉·布卢姆成功地把心理学与亲子关系结合在一起,用智慧、温暖而又华丽的文笔完成了这本动人心弦的书。

——史蒂芬·平克,畅销书《语言本能》的作者

总之,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聪明许多,他们虽然没有成人丰富的阅历及复杂的思维,但成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和方式甚至表情他们都是能读懂的,好的教养方式可能改变一个儿童的一生,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也可能毁了一个儿童的一生,所以,父母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合理引导孩子健康发展,是每一位家长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爱孩子,但不是盲目地爱:放任他们,但并不是放纵。

第二篇:读书报告

盛世危言——若有所思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书报告

12历史学 2012211292 余茜

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一种叫做“叫魂”的妖术突然在中国爆发。愚夫愚妇们相信妖术师可以通过人的发辫,衣物,甚至姓名来盗取灵魂为自己服务,而灵魂被盗者则会立刻死亡。对这一妖术的恐惧从大清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发端,沿著运河和长江北上西行,迅速地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春天到秋天的大半年时间里,整个帝国都被这妖术恐惧动员起来。小百姓忙着寻找对抗妖术、自我保护的方法,各级官员穷于追缉流窜各地频频作案的“妖人”,而身居庙堂的乾隆皇帝则寝食不安,力图弄清叫魂恐惧背后的凶险阴谋,并不断发出谕旨指挥全国的搜捕。这是本书立足的背景,作者通过分析解释“叫魂”这一妖术传言的来历,以及地方政府和后来中央皇帝对于这种妖术恐惧的处理,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警醒我们切勿走向清帝国曾经走过的悲催老路。

三个层面

以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联性为前提,全书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贩夫走卒、乡愚村妇的故事。叫魂恐惧首先在社会底层爆发。乾隆三十三年初,浙江德清县城东的水门和桥梁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一支来自海宁的工程队投标失败无功而返,仁和县的石匠吴东明承揽了修建工程。这件事本来极为普通,却被邻近一个寺庙的和尚恶意利用。德清城外有两座寺庙,观音殿和慈相寺,观音殿香火鼎盛,而慈相寺则门可罗雀。穷极潦倒的慈相寺和尚为争夺香火,便利用这个竞标事件散布谣言并发了传单,说投标失利的海宁石匠为了报复在县城外去观音殿的路上做了法,路过之人都要遭殃。这个谣言不胫而走,并被添枝加叶,变成了包工石匠要偷盗灵魂来加固水门和桥梁的基础。由于民间本来就普遍相信匠人有施法害人的魔力。于是有人找上吴东明,求他将写有自己仇人姓名的纸条打进桥椿里。吴害怕惹出麻烦,将其扭送官府。这个倒霉的家伙受一顿杖责。但这已经来不及止熄谣言,它很快传遍了江南市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并继续扩散。一时间,人们谈妖色变,无端地猜疑,蓄意地诬陷,演出了一出又一出闹剧,把大半个中国拖进了一场丑恶的歇斯底里。

在传统中国,妖术迷信和恐惧对底层大众来说并非陌生,妖魔鬼怪、阎罗无常本来就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但这种迷术和恐惧演成这样全社会的歇斯底里却并不常见,特别是在清代的所谓盛世,既为盛世何以妖术横行?第一个版本的故事要回答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满清王朝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的苦心经营和修养生息后,到了乾隆时代达到了其鼎盛阶段,经济繁荣,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但在作者看来这个盛世只不过是一个镀金时代。透过表面的繁荣去探究社会财富的分配以及资源、财富和人口的关系,就可以发现社会深层潜藏的危机以及这些危机在社会意识层面上的反映。在整个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达到三亿多。人口压力的增加意味着生存竞争的加剧。对于处在社会底层又在经济落后的边缘地区的人们来说这加剧的竞争可以随时夺去他们生存的机会和权利,将他们裹挟到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者大军中去。正是他们成了民间妖术恐惧所攻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也是官府清剿的主要对象。

第二个层面是各级官僚的故事。和愚不可及的小民百姓不同,官僚们是饱读诗书的知识阶级,他们不会那么轻易地相信叫魂妖术。再说官僚士大夫一般不会有小民百姓的那种朝不保夕的衣食之忧,他们对妖术谣言也不会有切身的恐惧和不安。不过各级官员大都有守土之责,他们即使不信妖术,也不可能不担心民间妖术恐惧对地方治安可能造成的后果。他们都力图息事宁人,安抚民间的恐慌,制止谣言的流传,打击无事生非、挑起事端的衙门胥吏和地方棍徒。虽然剪割发辫的所谓妖术似乎在挑战满清王朝的剃发制度,没有人小题大做,把这种妖术恐惧与叛乱谋反联系在一起,并将其当做紧急的非常事件奏报朝廷。

按照常规,地方官(首先是知县)有责任维持自己辖区的治安,并将所有超出杖责处罚的刑案报告省巡抚法庭,而死刑案则要由皇帝亲自审核。《清律》将多种妖术定为死罪,据此叫魂案似乎也应该移送省庭,并最终移送北京。但是一旦朝廷和皇帝卷入了地方妖案的清剿,地方官就把自己直接置于君权的反复无常的淫威之下。对地方官来说,要避免这样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息事宁人,把地方上的叫魂恐惧局限在自己辖区和职权范围内,对朝廷封锁有关的信息,这样地方官员也不会因为对此项“罪行”失察而受惩罚。各省官僚的这种默契,织成了一张官官相护的网络,共同对皇帝封锁消息。虽然乾隆皇帝暂时被自己的地方官员们蒙蔽,但他在各省有自己的眼线。通过这一独立于官僚体制的情报来源,他终于知道了春天在江南发生的那些“叫魂案”。一旦面临君主的震怒和迫在眉睫的惩罚,各省官僚间原先的那种默契立刻不攻自破。山东巡抚富尼汉抢先一步,在本省发动了对叫魂妖术的围捕,各省也随着跟进。很快地,山东就抓获了许多“妖党”、从妖党的“口供”中得知掀起这场叫魂恐惧的“妖首”就潜伏在江南。乾隆命令各省向山东看齐,并令江南各省缉拿妖首。在乾隆的巨大压力下,整个官僚体制终于被动员起来,一场对叫魂妖术的清剿迅速在全国展开。这场清剿持续了好几个月,在制造了无数冤案,戕害了许多无辜无助的性命之后,才因破绽百出而被迫叫停。

第三个层面是专制君主乾隆。虽然乾隆皇帝只是一个人,他代表的却是满清帝国的整个制度。不管他是否相信妖术本身,在他眼中,妖术的威胁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政治阴谋是确实存在的。他相信有人正在利用剪辫妖术来煽动(汉)人们对清帝国的仇恨,并阴谋挑起反满叛乱。所以,当他一得知地方上的叫魂恐惧,就立刻发动了对妖术的清剿。不仅如此,叫魂危机中官僚们的表现强化了他对官僚们、特别是对汉官僚们长期来抱有的猜忌。在他看来,正是官僚们的敷衍塞责、欺上瞒下、官官相护才使得“妖术”在帝国的江南腹心横行无阻,并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要清剿妖术,必须首先对这样一部官僚机器加以整肃。随着清剿的展开,妖术案的破绽越来越多,乾隆的军机大臣对押解来京的嫌犯反复地交叉审讯,终于发现整个叫魂案根本就是一场冤案,而且冤狱的程度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乾隆毕竟还不是昏君,他很快接受了军机大臣们的建议,下令停止清剿。不过乾隆不甘心认错,在下令叫停的谕旨中,他仍然坚持妖术阴谋的存在,只是由于各级官僚的玩忽职守,才导致妖首至今逍遥法外。所以各级官员仍应保持高度警惕。有了这样一个说辞,乾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各级官僚加以清算。绝大多数官僚都因玩忽职守而受降职、革职和流放的处罚,包括六名现任和前任江浙督抚。

本世纪的似曾相识

叫魂恐惧只是一场所谓盛世之下,底层劳动人民的恐慌和帝国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从自扰扰人,造谣诬陷,屈打成招的表象之下,看到的旧官僚体制对皇权的制衡和维护,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甚至清代中期人口剧增之下贫民阶层大量增加,游民危机即将到来的前景„„映射出清帝国即将走上的悲催的道路。在讲完了三个层面的故事后,作者又进一步讨论了叫魂故事背后的历史意蕴,通过分析叫魂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他将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定义为“官僚君主制”,同时提出“政治罪”这样一个概念。

读《叫魂》后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近代中国的前夜,整个社会充满了一股戾气,用作者的话说,叫魂恐惧向人们“凸显了一个特别令人不快的方面:即以怨怨相报为形式广泛弥漫的社会敌视。” 这是一个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并受社会道德不断堕落所困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怀疑自己可以通过辛勤工作来改善他们的境况。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令人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个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于是,人们会不择手段地抓住任何趋利避害的机会,并不惜牺牲他人,特别是弱者,来保护和增进自己的利益。妖术和妖术恐惧恰好触到了民间社会的这根神经。而官府发动的清剿则把作为一种潜在威胁的妖术恐惧变成了一种实在的生存斗争,把广泛弥漫社会的怨怨相报的相互敌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相互攻击。“一旦官府对妖术的清剿正式发动,人们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已经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强梁或懦弱,都可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成为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利。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解脱。对任何害怕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任何想捞取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权力;对虐待狂,它是一种乐趣。”这段精彩的引文就是这场全社会的歇斯底里的真实写照。值得悲叹的是,这种丑恶的全社会歇斯底里在近现代中国还一再地重演,并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相信任何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读到这里都会有似曾相似之慨。更为重要的是,造成这种全社会歇斯底里的社会历史根源似乎仍旧深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正因为如此,把此书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就不会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篇:读书报告

本书的作者收录了四个村庄的田野调查的民族志,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对农村教育的质性思考,农村教育的外向性,精英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平民教育的兴起,农村教育和人观,宗教信仰,社会性格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这四点宏观的分析了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及问题的源起。

城市导向的农村教育,即农村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目前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源起。从精英的教育历史探究,自春秋末期起,教育就有着外向性的性质,“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最重要的表述。直到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教育还是始终是外向性教育。“文化大革命”中打破原有的制度,并推向了极端,导致了教育的落后。70年代被纠正后,外导向的精英型的教育又成为主流。在此,作者特别指出,“科举下论“乡学”和“国学”都没有和乡村疏离“[1],乡土社会恰恰是科举制度的基础,也就是那时候的私塾一部分是建立在乡土社会基础上,比如刘云杉对黔西南的一个民族村寨的研究发现,1945年以后出生的人们,对乡村文化比较熟知,成为乡村文化的精英。这些大都受私塾和党政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在农村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中,诸多学者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对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出”以改造乡村,社会为目的的平民主义教育“。乡村教育,几经破折和改革,如今,却完全了以”入学率,辍学率,完学率“的硬性指标来衡量。而在原本的就不公平的背景下,乡村教育始终被贴上落后的标志,极少数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而大部分未”走出去“的学生为”种田不如老爸,养猪不如大嫂,肩不能/员扛,手不能提/愿提“的”废人“。在城市二元制度下,城乡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农村教育的课堂上为学生们灌输着遥不可及的城市生活,学生们向往着城市生活,却不能走出农村,最后只能处于农村与城市的流离状态。

本文第一篇是李小敏的《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力空间——滇西北永宁拖支村田野调查》,首先笔者对拖支村的做了基本的描述,看得出作者在进入田野的时候,首先会对自己所调查的田野点做一全面,宏观的观察,比如,作者对学校铁门,高墙的描述和对村庄篱笆矮墙的描述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以国家意志的学校和村落的强烈反差与不协调。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村小愿校长的个人生活史看地方教育和乡村教育的沿革,是往往一个人的历史映射出可以出一个村庄的历史。通过这种个人生活史反应出的村落变迁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从对个人生活史的叙述折射出他所处的文化场域中多重力量的互动。

在第二节,村落知识与文化权利空间,首先作者提出两个主要概念“知识资源”和“文化权力空间”。“因文化的疆界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外部和内部的互动中形成的”故作者将文化结构与空间概念结合到一起进行描述和研究,并在描述知识资源的产生与发展时,引入了空间理论方法。对于知识资源和文化权利空间的关系作者提到“国家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与地方性知识资源所能占的文化权力空间息息相关”“通过本地人的缓解和译解,国家教育的框架才得以嵌入村落社会肌体之中”(P49)

其次,作者通过对摩梭社会的阅读和观察,看到了摩梭文化与外来主流文化的碰撞,指出,“空间压缩和文化渗透可能会通过更隐蔽的方式进行“(P58)。作者对摩梭女子当家,却登记户主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出,“男主外女主内,是家屋本位导位下所做出的劳力配置,其表现不是公众领域对家户领域的侵入和宰制,反而是家户领域以柔性的方式渗透于公众领域,适应本土文化的需求”(P63)。这也可以看出,在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中,无论主流文化多么的强势,却还是退位了适应乡土文化的文化模式。制度虽然会变化,但是,”民族的、本土的文化意义体系却仍然可以经由符码和日常生活的空间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下一代“。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在家户领域和公众领域既分隔又相互渗透的条件下,知识资源的分配与传承也呈现多重空间的模式“通过对拖枝村不同民族文化经济差异的调查,发现不但在摩梭民族中,在拖支村中不同族群文化的互动中也存在中心与边缘。”“在社区内部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同样反应着外部世界的影响和渗透。(P64)“

第三节,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的之间,作者分析了乡土文化被主流文化的冲击,同样这种现象在乡村教育中也尤为突出,作者参与了拖支村完小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及教学中的语言使用,看到了,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的对立。通过对教育的“失败者”和游走于体制边缘的人的访谈与观察,更体现出了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的对立,国家教育和本土文化的脱离所出现的问题。

本文选取文化的传承和知识资源的分配作为切入点,而重点是通过国家教育之于乡土社会的作用,考察国家力量对于村落社会的渗入,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在文化空间内的表现。并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去国家强势文化的中心化,恢复和增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能产性,重构民族认同和本土文化的主体性。

思考:本文从知识资源和文化权力切入,对拖支村进行了考察。文章利用空间的概念用来分析,把文化环境放在一个空间中去考察。借用“内”“外”两个概念,描述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互动,小到家户,大到社区,族群之间,最后延伸到教育。本文,形散而神不散,紧扣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对拖支村不同空间互动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从研究方法上看,作者应用了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和个人生活史,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初次进入田野的时候对村庄就进行了大概的了解,在初入村庄的初次影响作者就看了,树立在村庄里代表国家意志的村小与村庄形成的鲜明对比,作者并没有描述太多的现象,但却对村庄的观察细致入微。包括代表国家意志的标语“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却没有带给太多的力量。从而提出了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即,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对立,脱离本土,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却反而造成了被教育者对本土的不适应。本文提到了地方知识精英的作用,“通过本地知识人的缓冲和译解,国家教育的框架才得以嵌入村落社会肌体中”(P49),但是,本文没有过多的提到地方知识精英,也没有阐述地方知识精英对外来文化如何的缓解与译解。阅读本文,本人受益匪浅,无论从首先作者采用对的研究方法和村庄的进入方式,作者虽然研究村落的教育,却并没有只是从学校去分析教育,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出发来进而分析教育的问题。作为一个人类学着,需要知道最底层的声音,而不是代表国家意志的学校。其次,作者的行文貌似比较零散,实质却富有逻辑,以知识资源和文化权利空间切入点,从各个方面考察了国家力量对于村落社会的渗入,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在文化空间内的表现。

第二篇 村落社会文化与国家教育——川西南泸沽湖镇一村小及其所在村落的田野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泸沽镇的一所村小——南山小学为调查对象,并以他为切入点,了解他所在国家教育的整体情况。笔者分两个阶段进行了田野调查,第一个阶段,在暑假期间,作者首先对南山小学所在的村落做了一个调查,了解社区的情况,人们的受教育水和国家教育的态度等。在调查的后一个阶段,学校开学后,作者主要在学校进行田野调查,和同学们一起听课,一起交流,在基层实践者那里了解他们所受教育和他们想要的教育之间的差距。作者不但对该村的山南小学做一调查,因山南小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和其他学校是有着联系的,作者还对泸沽湖中心小学和泸沽镇的中学。作者首先对摩梭人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村落的经济生活,远嫁他乡和打工等人口流动状况,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其次,作者针对该村出现的教育受教育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完学率,教育男女不公平的现象,从教育被实施方、国家、学校进行了分析,作者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探讨教育问题的发现有三个主要原因:经济贫困,经济生产方式对低龄劳力的需求,家庭对教育的现实,选择有关。从教育实施方来看,即学校和各级主管部门,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完学率低的原因是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落后、农村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现行的农村教育内容和导向。最后一部分,作者对农村教育进行的新举措的实践情况和村民的反应做了调查,提出了对农村教育的思考和建议。即:第一,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第二,因地、因时制宜的改革农村教育。第三,尊重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解决好宗教信仰自由和义务教育的关系。

思考:首先,本文作者更多从主位的视角去考察,并与民族间进行了比较。作者对摩梭人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经济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摩梭文化的时候,作者基于摩梭的母系文化的对走婚制和宗教信仰进行调查和描述,提到了走婚制。提到了子女花费中父母双方的承担情况,映射出文化和教育的关系。对宗教的调查发现,喇嘛教在摩梭文化的重要地位。作者在对山南、舍垮、直普三村进行了的经济情况也进行了调查,他们经济来源的单一,促使人们远嫁他乡和外出打工。作者对该村的文化,宗教、经济的调查和了解,不只是简单的调查,而是通过调查摩梭文化、宗教、经济去探究该村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他们乡村教育之间的关系互动。从中我们看出,作者把乡村教育放村庄里进行探讨,并不就教育论教育,或者只在学校里谈教育。作为一个民族学研究者,就是要将教育的放在村落中探究,才会得出乡村教育的真正问题所在。

第三篇 贫困乡村教育的文化嵌入——黔西北石门坎的田野调查

作者沈红在在引言部分首先总结了大家都石门坎教育落后的几种观点,在对这些观点的分析,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作者以老师的角色进入田野,这种职业更容易让人亲近,得到别人的尊重,也给调查带来了很多便利。作者应用了在田野当中,根据调查的深度和情况,采用了不同的田野调查方法,参与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通常用于初步进入社区。深入调查,作者通过拟定访谈提纲而进行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访谈。作者也会对见多识广的村民进行个案研究,不过这需要长时间的深入社区。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所调查的社区石门坎的经济和地理做了一个宏观的调查和介绍。第三部分,作者对村民的教育程度进行了了解,从性格,民族差异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及教育出现受教育程度男女比例不协调,民族之间的差异等问题。第三部分,作者对村寨中年丰小学、云炉小学、石门民族学校的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和学生教育的困境。第四部分,从乡村教育的历史来看乡村教育发展的问题。作者通过之前苗族办学和求学的故事进行的白描,那时候的教育落后却“以苗教苗”的人才循环使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现在西部比比皆是人才却出现了困境。引发,作者想用以苗教苗的系统来,吸引本土人才回归。

第五部分,一个村庄两种教育,作者对村寨中的国家教育和民间教育做一调查,并发现这两种教育对苗族的影响和,和这两种教育之间的互动。最后作者,从国家角度,少数民族的心声和保护文化资源三个方面,揭示了现代教育在贫困地区的嵌入所引发的问题,并对石门坎教育的走向做了总结。

思考:本文作者巧妙的应用了不同的田野调查办法,对村落及三所学校作了调查和比较,这三个学校从不同的方法反应出来教育的普遍问题:教师资源不稳定,各种原因引起的学生的流失,高年级升学率和玩学率低。笔者在德昂族的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情况,这也教育的问题在其中都存在某些普遍性。这说明这些教育问题不只是存在于一个村寨,一个民族,而是存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尤其存在于中西部,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后文,作者提到的基督教的传人,基督教对教义比较适合,在不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了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基督教的所引导的乡村教育也之得笔者去关注。乡村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无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更是对个人来说有着深刻的影响。作者将村落教育历史用过老人的陈述做一调查,更可以让我们看到教育发展的变化,借鉴历史,找出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笔者是历史科班出身,更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

第四篇 村庄与教育—黔西南一个民族混居村庄的田野研究

作者在考察教育,依然把他放入村庄的大背景下。进入具体的村庄,具体的性别,具体的经济阶层,具体的亲戚关系、活动空间、信息空间之中,来看村庄的人,他们的生计操持、文化表达与教育诉求,来考察教育之于村庄的的意义。(P230)。作者通过村民对作者自己这个外来人的看法和表现,暗示出了村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幻想,但还是过着自己的平静的乡村生活。在写到村庄的人口和政府的管理中,计划生育代表着这种政府管理与村民有着冲突和矛盾。作者分别在政府人员和村民的立场了对此执行计划生育的看法。在此,作者以一个冲突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叙述了整个事件中,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与妥协。本文应用大部分的篇幅写到了村庄的人们如何走出去,和走出去的困惑及无奈走出去又回来之后对乡村生活的不适应。既然以打工方式的走出去终究还是回到村庄,那么是不是教育才是真正走出去的通道。作者通过对四个村庄年限的调查,其居住地的开放程度而呈现的教育年限不同。作者对海庄村五代人的年限并加上性格变量,每个村庄都有着男女受年限虽有不同,但每个村庄的男性受教育的年限都比较高。问题又回到原点,如何走出去,作者分析出四个可以走出去的路,其一,参加革命;其二,招工(打工);其三,参军;其四,升学。在当今和平时期,革命和当兵已经不能成为走出去的理由,而且目前招兵学历要求是高中以上。作者最后得出升学的是走出去的唯一出路。接下来作者将通过要教育走出去的青年分别以个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可以看出教育走出去不是不可能,却只是少数,而且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指出一些农村学生的局限和懒散的缺点。作者应用在课堂中青蛙和小鸟的例子,指出了乡村受教育者的观念的局限性,只仅仅跳出。最后一部分,作者陈述了乡村世界的变化及观念的变化,在市场的冲击下,村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朴实,也会因为赚钱做些危害身体的食物。而这大多取于教育低下眼光的短浅,也正是因为教育的缺失。结尾,作者对乡村教育提出自己的思考,针对“教育如何更贴近乡村生活”,提出以下建议,乡村教育的规范化与多元化,乡村教育质量与师资准入机制的建立,民族文化的保护。

思考:作者刘云彬对海庄村的四个小组做了比较调查,对其四个教育年限进行量的比较,又进行质的研究。数据更可以清楚的展现,从中也明了的看到四个村庄年限变化和男女受教育年限的不同。在对村庄的调查中,作者这一方法值得笔者的借鉴。作者在村庄的调查中大量的使用个案研究,虽然可以代表一部分人,但是不一定是全部。作者每个案例说明每个一个教育问题,这是值得借鉴的。但对于本村民的评价中,难免于主观。作者提到乡村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懒散,沉迷于电视等虚化中,但作者并没有深究原因。他们之所以这样,是他们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无法走出去,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他又有什么动力去学习。而城市的孩子,有目标,而且知道努力可以得到。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就像小说中的孙少平大家都想走出去,走向城市,而不得与平凡一生。只是站在外来角度看待乡村教育,有失片面性。那么有没有想过,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其实都想走出去的,都想去更好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乡村教育的局限性,这只能说是人的本性。其实,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少人也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教育可以看作是人们一个觉悟的过程,他可以不知觉完成了我们的成长,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当乡村教育中,受教育者改变自己的观念,让教育变成一种对自己本身的长期的投资,教育出现的本质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当然,乡村教育的多元化,比如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也会促使乡村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

第四篇:读书报告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最近读了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确实颇有感触。这是毛主席的经典著作,也是我们党的理论的伟大的光辉点之一。《反对本本主义》是毛主席的心得体现,不仅仅是在1930年的革命年代对我们党的工作和革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对党内作风起了很重要的塑造作用,同时,在今天的我们党看来,它依旧是实用的,是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我们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行动也当然是要理论指导的。毛主席的心得是他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党的智慧结晶。

这本书作为毛主席的经典之作,几乎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了。这其中的很多理论和话语是我们听了和看了都有醍醐灌顶之感觉的。在《反对本本主义》这本书中,毛主席用最易懂的话语,直截了当的,一针见血的指明我们在建设,在行动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方面和应该注意到的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书中反复被提及的只有在深入调查,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具有发言权。在一开始,毛主席就很明白的用简短的话语,铿锵有力的指出我们应该做到的方面,以及我们的行动已经出现和很可能出现的误区和瓶颈。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一句话就让我们将先调查再发言的重要性铭记在心。毛主席交给了我们不能只听信教条主义,即他所指的本本主义。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很多方面是很相近的。教条主义是指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所以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我想,这就是毛主席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告诉我们一定要调查,要调查之后再进行发言和行动。

一切只是生搬现有原则,或者说是墨守陈规,是我们党乃至我们所有人行动的可以说是致命的误区之一。这将会导致我们的行动的僵化,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因为毕竟书本上的很多定义,公式之类的是在当时有着符合当时时代的特点和情况的。而社会和时代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就像历史的车轮一样是永远不可能停歇的,发展和变化是绝对的。毛主席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我们党内乃至全国提倡对本本主义的反对和对深入研究事实的赞同以及认可。就譬如说,在选择我们革命道路的时候,毛主席就是根据我们中国自己的国情,坚决而又明智的选择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结果也证明了这确实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带领我们走向光明的道路。而试想,如果不知变通的人,只会生搬苏联的革命道路模式,不知道对我们自己国家真正的国情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没有开展过调查,而采取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的话,不知道将会是怎样的结果了。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反对本本主义的一大成功之处。我们今后不管在采取任何行动时,必然要先调查,再发言,最后依据理论成果再深入实践,这样才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反对本本主义》对我们今天的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就拿深入调查实践来说,我们党在制定任何政策的时候,都全面考虑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提出“三个代表”: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的伟大的思想。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把人民的需求真正放在第一位,号召全党来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实现党的性质所在。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党提出的“四位一体”建设布局,也正是在调查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伟大而正确的政策。将社会建设纳入我们建设的内容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与时俱进的一大表现。随着我们前进步伐的越来越快,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问题着实开始出现,这是必然的。每个社会发展必然会有社会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党积极贯彻了在调查基础上的政策的提出和制定。经济建设是很重要的,是中心建设,而社会建设也要成为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了,国家方可长治久安,百姓方可真正的安居乐业,换句话说,我们的经济也可以在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下更加蓬勃的发展。这将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反对本本主义》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作为新青年的一代,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的重大责任,更要与时俱进,不被教条主义僵化了思想,要在不断地开拓中前进,不断深入调查,不瞎说,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从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读书报告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读《生态文明论》有感

丁庆龙1

(1.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对立和冲突不断激化,社会—经济危机有了新的形势;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对立和冲突不断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成为新问题、社会的中心问题。

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矛盾之所以在20世纪中叶不断涌现,这与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远古前文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三个阶段。在人类最早的渔猎文化的远古时代,人类以捕鱼打猎为生,现成地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然文化”,它经历了数百万年,人类与自然生态都能和谐共存,因为人类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由于渔猎的不稳定性,人类开始了农耕与养殖活动,将自然的不确定性用人类活动以确定下来。这时的社会文化是人文文化,以农业生产和发展为核心,称为农业文明。人文科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成就,自然科学以经验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农业文化取代渔猎文化是人类第一次文化革命,人类的生产力得到提高,但农业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自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很大程度是停留在认识自然的层面,人类通过认识自然的规律来进行生产生活。

然而这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就有了巨大的改变。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前两个文明而言有了质的飞跃,人类认知并改造自然,以化石燃料与电力作为能源,不断地掠夺自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已超过了自然可调节的范围,因此,生态自然问题不断浮现并渐渐累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对立与冲突不断激化。

《生态文明论》的主要观点这正印证了上面所陈述的事实:资本主义是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工业文明的本质是资本专制主义。资本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增值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它需要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这是资本的经济和政治的两个主要的根本属性。为了资本利润增殖,它不断加剧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不断加剧对自然的剥削,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矛盾、对立和冲突不断加强。虽然资本主义对这种矛盾、对立的冲突曾经不断进行调整,但是这种矛盾积累到20世纪中叶形成全面总危机,社会—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爆发,表示世界历史一次根本性变革时代的到来,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1972年,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告:“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30多年来世界花费了数万亿美元,调动了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强大的经济手段来用于环境保护事业。现在,虽然人类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并没有扭转环境问题继续恶化的趋势,或者说“局部有所改善,整体继续恶化”。

结合现阶段的中国,我们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显而易见的。雾霾在这些年越来越严重,不断侵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半个多世界前的伦敦。伦敦的教训是惨重的,而我国现在正重蹈伦敦的覆辙。比较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其中特别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我国能源对煤炭的依赖度极高,而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则是雾霾产生的罪魁祸首,加之汽车尾气排放等其他原因,如果在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现在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却愈演愈烈,看不到改善的迹象,被国外报刊评价为“世界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列为世界污染最严重地区的榜首。环境和资源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困扰中国崛起的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困扰着中国崛起发展的问题,就应该从生态文明建设上开始做起。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在人类史上,中华文明曾经达到农业文化的最高成就,中国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的中心,对人类文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只是在100多年中华民族沉睡和落伍了。因为成熟和完善的农业文化的强大惯性,完善和高稳态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国失去了率先向工业文化发展的机会。而现在,中华民族应该抓住机遇,在建设生态文化中重新获得复兴和崛起的生机。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超越资本专制主义,以人为本实现人民民主、社会平等公正和共同富裕,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但是,它不是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而是以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对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和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两者统一的分析,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生态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抉择。

下载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报告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白塔子:邢艳丽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友,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利用寒假时间,我认真学习和阅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过的书: 呼啸山庄 盗墓笔记 鬼吹灯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灿烂千阳 世间旅行者的妻子 宿主 暮光之城 傲慢与偏见 追风筝的人 达芬奇密码 消失的符号 姐......

    读书报告

    《人与环境》读书报告 Choose ——读《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后感 前言 已经很久都没有一本书,能让我有这种心中的思绪如此汹涌澎湃了。记得上一本是《相约星期二》,一......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姓名:杨丽 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号:11050211026 书名:《话语分析:理论与案例》 作者:张发祥、康立新、赵文超 出版时间:2009年4月,北京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阅读时......

    读书报告

    老人与海读后感 前几天,抽时间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文版、英文版、电影版均看了一遍。感触颇深,读书报告左思右想就写它了。 谈到《老人与海》,不能不提到它的作者:欧内斯特......

    读书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研究课程读书笔记 《城市的胜利》 课程名称: 城市管理研究 任课教师: 申 振 东 学生姓名: 张 健 学生学号: 2013020618 中国﹒贵州﹒贵阳 2014年7月 《城市......

    读书报告

    读《北京爱情故事》引发的人生思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给水排水工程一班在当前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人们都在纠结着友情与爱情、青春与梦想的问题。并在......

    读书报告

    读 书 报 告 姓名:高杰 班级:10级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学号:201006124018 阅读书目:《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阅读书目基本信息: 书 名: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 者: 三毛 出 版 社: 北京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