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状况分析报告
旅游状况分析报告
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式各样的企业风起云涌,旅游业则更是枝繁叶茂。位于旅游行业龙头地位的XX旅游业总体运行良好,且呈快速增长态势。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XX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42.21万人。其中,过夜游客387.54万人;一日游人数154.67万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亿元,游客人均花费684.95元。
地处XX脚下的X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旅游风景区的专业开发公司。公司正着力打造XX的姊妹山——XX山,XX山距XX20公里,是古代帝王拜祭XX的南行宫,有着悠久的历史。建成后的XX山是一座融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现代主题乐园,集水陆空三栖游乐于一身,融日夜双重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式度假村。XX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凭借XX的客源,加上我们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去打造XX山的旅游,预计每年游客人数为100万左右,按其最低人均消费150元计算,营业额可达1.5亿左右。
旅游状况分析:
1、游客消费构成趋向稳定
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为684.95元,同比增长5.33%。游客消费构成趋向稳定。游客消费六大要素所占比例是:住宿占19.93%,为136.51元,居第一位;景点旅游占19.69%,为134.87元,居第二位;购物占17.61%,为120.62元,居第三位;餐饮占14.43%,为98.84元,居第四位;娱乐占5.77%,为39.52元,居第五位。XX山风景区的开发将满足游客的以上需求,尤其是住宿、餐饮、娱乐比XX更是丰富,而且相比之下价格更为优惠。
2、自驾车旅游成为时尚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的新时尚。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自驾车旅游者均为家庭富有阶层,用旅游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旅游不怕花钱,主要图个时尚、方便。建成后的XX山是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一座乡村中的都市,都市中的乡村,更是XX富有阶层游玩的好去处。
3、节庆活动拉动效应显着
黄金周国内旅游火爆,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以“逛XXX庙会,览民俗风情”为主题的中国XX庙会,历时一个多月。XX庙会期间XX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78.16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36.43%。
与此同时,XX市举办了第五届桃花旅游节,使桃园文化旅游产品越做越强;XX县举办了梨花节,实现了节庆活动与经贸活动的双丰收。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传承和发展XX庙会文化,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泰观光旅游,在推动XX旅游业的更快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XX山三月三庙会期间,XX两岸南至XX、XX,北至黄河沿岸的善男信女逾万人纷至踏来,车水马龙,煞是热闹。今已演变成为集旅游、祈愿、娱乐、物资交易为一体的XX山庙会。每年一届的庙会必将给XX山旅游风景区带来可观的游客数量,XX山的庙会更是体现了XX文化的一个亮点。
4、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有所增多
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来XX的游客过夜平均停留天数有所增多,XX山旅游风景区的建设正是迎合了这一有利形势,其美丽的夜景更是迎合了这一需求。
5、客源地分布稳中有变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游客来XX旅游,客源地分布广泛。据调查,本省游客仍占主流,占全部游客的42.48%。省外列前四位的依次是:江苏占8.02%,河北占7.17%,北京占6.19%,河南占4.85%。列五到十位的省份分别是:辽宁、上海、黑龙江、山西、天津。还需提及的是,作为XX的周边省份XX,今年仍排在第13位。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XX旅游的客源地一是周边省市,二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三是山东后裔居多的东北地区。XX山的建设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吸引众多游客,扩大影响面。
6、游客对XX旅游评价上好
来XX游客对XX旅游评价上好。调查采取5分制,结果显示:XX旅游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4.11分。分项看:宾馆/饭店4.33分,餐饮4.02分,交通4.06分,购物4.12分,娱乐3.98分,导游服务4.03分,邮电通讯4.06分。
XX旅游设施综合评价得分为4.23分。分项看:宾馆/饭店4.23分,餐饮4.15分,购物4.19分,游览/参观点4.18分,交通4.15分,娱乐3.99分,景区(点)厕所4.12分。
游客对XX旅游价格的评议是:83%的游客认为价格合理。
数字显示,游客对XX旅游环境各项指标的评价上好,反映了游客对XX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接待设施及旅游价格比较满意。
这种游客的满意度保证了来XX游客的数量,从而为XX的姊妹山——XX山提供了大量客源。
7、国内游客主要属性指标趋稳
a、按性别分组:男性游客占63%,女性游客占37%。
b、按旅游目的分组:观光/旅游占49.58%,休闲/度假占29.32%,宗教朝拜占4.36%,探亲访友占3.94%,商务、会议、购物、文化体育科技交流及其它占12.8%。
c、按出游方式分组:家庭或与亲朋结伴占33.58%;个人占15.12%;单位组织占15.74%;旅行社组织占32.75%,其他占2.81%。
d、按年龄分组:25-44岁占51.90%;19-24岁占33.12%,45-64岁占12.52%,65岁以上和18岁以下占2.46%。
e、按城乡分组:城镇居民占80.45%,非城镇居民占19.55%。
不管是旅游目的,还是出游方式,年龄,城乡,对XX山来说都是有利的因素,XX山的建设满足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各种需求,而且价格优惠。
8、来XX游客喜好心理变化不大
a、游客最喜欢的夜生活:购物、咖啡屋/茶艺吧/网吧聊天、观赏节目列前三位,分别占62.36%、61.56%、54.54%。吃夜宵、参与性娱乐活动、健身美容、其它分别占52.61%、33.79%、18.82%、16.33%。
b、最喜欢的旅游商品:民俗/民间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列前三位,分别占69.61%、65.42%、56.24%。工艺美术品、文化艺术品、一般日用品、其它商品分别占47.62%、41.84%、11.22%、8.05%。
c、最喜欢的旅游商品购买地点:大型商场、专卖店、景区(点)附近列前三位,分别占77.89%、69.16%、56.12%。产品制作厂家、娱乐场所或附近、其它分别占43.31%、32.88%、20.63%。
d、最感兴趣的旅游活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列前三位,分别占89.23%、80.39%、56.92%。生态旅游、饮食烹调、艺术节庆活动、主题公园、工农业特色旅游、其它分别占30.73%、15.08%、12.70%、9.41%、2.61%、2.95%。
XX山的建设项目既有娱乐项目,又有购物商场,与XX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更有特色,民俗风情更浓。
综上所述,XX市国内旅游形势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高。要实现XX山旅游的大突破,从旅游调查的角度分析,必须在旅游人数、游客人均花费、过夜游客来泰停留天数上做足文章。提高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要靠知晓度高、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人均花费水平,要靠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开发,尤其是餐饮、购物、娱乐档次的不断提升。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要靠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让游客想来不想走,游不完,玩不够,只有这样才能把XX山旅游做大做强。
第二篇:德国出入境旅游状况分析
2011级旅游管理1班 2011128141 朱帅龙
德国客源市场开发
摘要:从德国与中国旅游业发展交流现状,德国出境旅游发达的原因来分析德国的客源市场。
关键词:德国,出境旅游,来华旅游,发展趋势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200多万。1990年东西德统一,现有13个州和3个城市特区。德国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最热点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公民赴德国旅游近年来不断升温,同时,德国作为欧洲国家中地位极重要的一员,也是中国积极开拓的客源国之一,中德的旅游交流越来越被两国官方与民间共同重视。但是,近期余波未平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到德国的旅游业,使其承受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全行业增长乏力,如何在接近触底的情况下寻找到中德旅游交流活动的新机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就中德旅游交流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的一些分析。
一方面,在中德旅游交流的已有状况中可以看出:两国的交流近几年呈现增多的趋势并且无论是两国政府还是民间,都对旅游这一和平且互利的交流形式持积极态度,也创造了一些条件促进两国旅游交往。但是由于两国自身的原因和一些国际环境因素,交流的范围和数量有限是始终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国旅游行业当前的状况对中国游客赴德旅游某种程度上是利好并且中国公民赴德旅游近年来不断升温,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客源国。同样,许多德国人也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并且希望更多的了解中国,其中中国悠久的历史、多样的自然景观和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都是德国游客的好奇方面。两国间认识的各种形式的交往增多是一项对旅游业很重要的有利因素。德国是欧盟居领导地位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经济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很多德国人是否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是他们是否有比较翔实和正面的对中国的认识。随着两国间的交流宣传不断增加,德国赴中国各地旅游的游客相信会越来越多。
第二,德国游客同样会选择中国的著名旅游景区如故宫、长城等,但近些年一些德国年轻的探险型旅游者也会前往中国原生态景观保存较好的地区体验特色的中国风景和传统文化。
第三,2008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同时也影响了身处欧洲核心的德国。对其客源市场而言,东欧市场低迷,西欧的整体需求量在2009年就下降约2%,美国的负增长与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基本可以互相抵消,但就总体而言,德国旅游业的增长乏力已经需要其对中国等较优质市场进行重点拓宽。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际市场在金融风暴后大幅度缩水,以往依赖的北美市场、日本韩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面临着无法增长甚至退步的状况,开拓新的、较稳定的和实力较强的市场成为旅游业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德国的旅游交流成为双方都期待的转机点并都作出了不少的努力,例如在当前旅游业低迷的情况下,德国为吸引游客,在交通、旅馆、城市卡方面的优惠都有所增加,而中国在近些年在欧洲进行的旅游宣传中也已将德国作为重点对象,提出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和完整产品并加强与德国旅游企业的合作。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德的旅游交流始终面临着来自双方自身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问题。首先,中国提供的对德国游客来华旅游的各项优惠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虽然有关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活动的政策法规在近些年有所完善,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无法满足德国游客的一些需求。德国的旅游者属于较理性的群体,在选择旅游地时希望获得具体的各种保障,而中国的部分规定与国际范例的差异以及游客自己对一些规定的不理解使得很多德国游客对来华旅游有顾虑。
其次,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丰富的德国旅游产品。目前我国的国际旅游产品在欧洲市场目标范围较大,往往涉及10个左右的欧洲国家但是在计划中通常是很粗略和概括的。平均下来,游客在德国逗留的时间十分有限,即使对德国具备旅游动机和条件也因为时间太短而作罢,使得中国游客对德国的了解不能深入。同时,德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时如果采用跟随旅游团的方式,也往往是十分粗略的游览,只能涉及很小的范围。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针对单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旅游产品开发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并且面对需求存在差异的欧洲游客如德国游客时,开发个性化的、丰富的旅游产品以吸引不同要求的游客是必要的。
最后,金融风暴的影响持续作用与中国和德国的旅游业也是一种挑战。在2008年和2009年德国入境游客的过夜数持续下降,拥有9个床位以上的酒店、宾馆和露营地的总体过夜数一年下降2%以上,机场客流量在2008年一年下降约9.4%。尽管近两年在德国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努力下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公民消费水平的限制会对出境游产生不小的冲击。就中国的情况来讲,中国在金融风暴的余波中受到的危害也显现出来,CPI已经逐渐取代GDP成为普通民众最关注的指标,许多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国即将面临经济的硬着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依靠旅游这一极佳的拉动消费手段调整经济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和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和德国在经济情况和国际大环境普遍受到挑战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双方旅游活动交流促进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中国和德国政府管理部门和民间旅游企业都已经或计划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期望通过两大经济大国的互相交流和促进度过经济低谷并迎来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新高峰。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积极联系在德国进行中国旅游宣传包括文化年等活动,希望使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可以了解中国和中国旅游产品并前往中国进行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企业中也有很多的国际旅行社对德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的各项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修正,为德国游客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媒介的宣传开始倾向于为海外游客提供更趋向于理性的,符合其心理和消费特征的信息,使旅游者在更了解中国的同时愿意选择中国作为旅途的目的地。
除了官方、媒介和企业采取的措施外,还有一点我希望提出,就是人才的问题。在我国,对德国情况熟悉,掌握德语并从事旅游业的人才总体上还是稀缺的,培养一部分专业服务德国和其他德语国家的旅游人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一项措施。
1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比较优势
1.1闲暇时间和经济基础
德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旅游已经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旅游业在德国国民经济占很重要的地位,成为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国民收入的6%-8%,仅位居汽车工业、机器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之后,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7%-9%,超过了汽车和机器制造业的从业人数[1]。从表1可以看出,德国人均GNP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但已经远远超过人们产生远距离国际旅游动机的标准,即人均GNP超过3,000美元[2]。不仅如此,德国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使人们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德国人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仅多于美国,但是,从制造业员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比较,德国是最少的,只有37.5小时。德国人休息日包括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每年总共有117天。工薪阶层法定每年有带薪假期45天[3]。因此,德国人度假旅行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裕的闲暇时间。
1.2出境旅游人数与旅游消费支出
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是当今世界7大国际旅游客源国,1998年,7国出境旅游人数总计25,246万人次,占世界出境旅游总人数的57.02%。在7国中,德国最为突出,号称“世界旅游冠军”。图1表明,1994-1999年,德国出境旅游总人数远远超过其它6国,每年出境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6年依次为7,263、7,343、7,739、7,752、8,298和8,34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47%。据国际旅游专家预测,到2020年,德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6,350万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10.2%,居世界第一[4]。图1还显示出德国出境旅游消费较高,6年的总旅游消费为287,910百万美元,略低于旅游消费水平最高的美国,1999年出境旅游消费866亿马克,比1998年增长5%[3]。由此看出,出境旅游规模庞大和旅游高消费,使德国成为各旅游目的地国开发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目标,1999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德国设立的旅游办事机构和代销点多达201个。
1.3居民出游率和国际旅游者产生率
居民出游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旅游客源国国家或地区居民出境旅游人数与其总人口的比率,其反映了某一旅游客源国国家或地区产生国际旅游需求的能力和国际旅游客源的规模。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旅游客源国居民出率;
T-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
P-旅游客源国人口总数。
旅游者产生率又称为客源产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或地区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其计算方法用某一国家出境旅游人数占全世界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的比重与该国总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数量比重相比较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国际旅游者产生率;
T-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
TT-全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
P-旅游客源国人口总数;
TP-全世界人口总数。
上式,如果r<1,则表示该国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小;r>1,则表示该国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大,r越大则产生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就越强。根据公式(1)和(2),计算1998年德国等7国国际旅游客源国的居民出游率和国际旅游者产生率(表2),从表中看出,德国的居民出游率和国际旅游者产生率都是最高,尤其是居民出游率超过了100%,说明德国产生国际旅游需求能力相当强。由此可见,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4政策导向
政府引导行为对出境旅游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航空旅行政策越来越受居民欢迎。近年来,由于全球航空公司和飞机数量的增加,定期航班的运力随之增加,机票持续降价,这使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二是办理出境旅游政策更加自由方便。一般德国国民年满16岁即可申请和拥有一本护照,凭有效证件可以随时免签证到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和其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三是德国政府从来不限制国民出境旅游。自实行欧元以来,由于美元坚挺,欧元疲软,德国马克已贬值1/4,另外,德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高达300多亿美元,居世界之冠,尽管这些不利于出境旅游的因素存在,德国政府仍然不采取措施限制居民出境旅游。
德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来,德国居民舍近求远的旅游现象比较明显,即出境旅游的比例逐渐大于国内旅游的比例。2000年,国内旅游所占比例为28.6%,而出境旅游为72.4%[3]。稳定的市场,变动的客源流向,将是今后几年德国出境市场的突出特征。1999年德国出游的流向情况为:国内1,820万人次,占29%;境外4,450万人次,占71%,其中,欧洲3,830万人次,占61.1%;北美160万人次,占2.6%;加勒比海地区5.3%。德国客源总量稳中有升,据FUR度假和旅行研究会市场分析预测,未来10年德国旅行度假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5%-3%,即到2010年出游人数将由现在的6,300万人次增加到8,000万人次。同时,德国出境旅游市场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第三篇:德国出入境旅游状况分析
德国出入境旅游状况分析
1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比较优势
1.1闲暇时间和经济基础
德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旅游已经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旅游业在德国国民经济占很重要的地位,成为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国民收入的6%-8%,仅位居汽车工业、机器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之后,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7%-9%,超过了汽车和机器制造业的从业人数[1]。从表1可以看出,德国人均GNP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但已经远远超过人们产生远距离国际旅游动机的标准,即人均GNP超过3,000美元[2]。不仅如此,德国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使人们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德国人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仅多于美国,但是,从制造业员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比较,德国是最少的,只有37.5小时。德国人休息日包括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每年总共有117天。工薪阶层法定每年有带薪假期45天[3]。因此,德国人度假旅行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裕的闲暇时间。
1.2出境旅游人数与旅游消费支出
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是当今世界7大国际旅游客源国,1998年,7国出境旅游人数总计25,246万人次,占世界出境旅游总人数的57.02%。在7国中,德国最为突出,号称“世界旅游冠军”。图1表明,1994-1999年,德国出境旅游总人数远远超过其它6国,每年出境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6年依次为7,263、7,343、7,739、7,752、8,298和8,34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47%。据国际旅游专家预测,到2020年,德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6,350万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10.2%,居世界第一[4]。图1还显示出德国出境旅游消费较高,6年的总旅游消费为287,910百万美元,略低于旅游消费水平最高的美国,1999年出境旅游消费866亿马克,比1998年增长5%[3]。由此看出,出境旅游规模庞大和旅游高消费,使德国成为各旅游目的地国开发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目标,1999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德国设立的旅游办事机构和代销点多达201个。
1.3居民出游率和国际旅游者产生率
居民出游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旅游客源国国家或地区居民出境旅游人数与其总人口的比率,其反映了某一旅游客源国国家或地区产生国际旅游需求的能力和国际旅游客源的规模。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旅游客源国居民出率;
T-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
P-旅游客源国人口总数。
旅游者产生率又称为客源产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或地区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其计算方法用某一国家出境旅游人数占全世界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的比重与该国总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数量比重相比较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国际旅游者产生率;
T-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
TT-全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
P-旅游客源国人口总数;
TP-全世界人口总数。
上式,如果r<1,则表示该国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小;r>1,则表示该国产生国际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大,r越大则产生旅游客源的相对能力就越强。根据公式(1)和(2),计算1998年德国等7国国际旅游客源国的居民出游率和国际旅游者产生率(表2),从表中看出,德国的居民出游率和国际旅游者产生率都是最高,尤其是居民出游率超过了100%,说明德国产生国际旅游需求能力相当强。由此可见,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4政策导向
政府引导行为对出境旅游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航空旅行政策越来越受居民欢迎。近年来,由于全球航空公司和飞机数量的增加,定期航班的运力随之增加,机票持续降价,这使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二是办理出境旅游政策更加自由方便。一般德国国民年满16岁即可申请和拥有一本护照,凭有效证件可以随时免签证到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和其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三是德国政府从来不限制国民出境旅游。自实行欧元以来,由于美元坚挺,欧元疲软,德国马克已贬值1/4,另外,德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高达300多亿美元,居世界之冠,尽管这些不利于出境旅游的因素存在,德国政府仍然不采取措施限制居民出境旅游。德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来,德国居民舍近求远的旅游现象比较明显,即出境旅游的比例逐渐大于国内旅游的比例。2000年,国内旅游所占比例为28.6%,而出境旅游为72.4%[3]。稳定的市场,变动的客源流向,将是今后几年德国出境市场的突出特征。1999年德国出游的流向情况为:国内1,820万人次,占29%;境外4,450万人次,占71%,其中,欧洲3,830万人次,占61.1%;北美160万人次,占2.6%;加勒比海地区5.3%。德国客源总量稳中有升,据FUR度假和旅行研究会市场分析预测,未来10年德国旅行度假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5%-3%,即到2010年出游人数将由现在的6,300万人次增加到8,000万人次。同时,德国出境旅游市场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德国入境旅游状况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世界各国所做得比较中,德国在旅-业中具有强大的世界竞争力。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旅游业和旅行社竞争力指数(TTCI=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dex)中,德国紧随其邻国瑞士和奥地利之后位列第三。
(1)生态、低碳、环保的旅游态度
德国开展生态旅游已经近20年的时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几年来,德国旅游着力突出一个特点:与生态、环保挂钩,以绿色为主题。德国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政府在多个领域提出征收环保税。在德国,游客可以选择多种绿色低碳的旅游方式,如火车旅游就大受欢迎,并最大程度为游客提供便利。在城市建设方面,作为典型创新型国家,德国不断营造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从而使德国的城市建设在绿色环保方面取得领先地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变重工业区为绿色环保的博物馆、咖啡厅等等,这就是走在绿色、低碳、环保之路上的德国。
(2)自然资源丰富
德国漂亮的地方有很多,不仅在南边,北边、西边、东边都有,原因在于德国很早就很看重环境保护,推广环境保护的概念,比如德国在60年代就开始看重垃圾分类,70年代就开始推广中国环境保护的大概念,80年代就很看重节能的概念,德国很早就开始了解这些东西了,没有垃圾就会有漂亮的自然风光。德国本身有不同的自然风光,比如南边的阿尔卑斯山湖区,西边有莱茵河,有特别漂亮的地方生产葡萄酒,北边有海岸,(漂亮的)地方真的非常多,德国有14个国家森林,还有1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有100多个自然保护公园,环境保护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旅游设施发达而完善
德国的旅游住宿设施种类和档次多样,从农舍,私人寓所至豪华的五星级国际饭店一应俱全。全国有各种旅馆5.4万家,床位240万张;2000个野营地分布在个旅游区,还有550多个青年旅舍。德国交通发达,全国高速公路网规模仅次与美国;航空业在交通运输业中展重要地位,汉莎航空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国际航空公司,拥有220余架先进客机;海上航线四通八达,旅行社业务完备,服务质量优良。
主要客源国概况作业
作业三: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第四篇:旅游散客市场状况分析
据权威部门分析和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散客在旅游比例将突破70%,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因此,认真分析散客旅游的起因与发展态势,探讨市场开发的营销策略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散客及其产生的原因散客意为去异地独立旅游者,这种旅游往往预付一定旅费,没有陪同,人数多在5人以下,但在某些地方如遇游客要求,也可提供导游服务。有时也被称为异地个人旅游,即个人或家庭按照特别拟订的旅游计划单独进行或由一家旅行社承办,根据和旅游批发商一同制订的旅游计划进行的旅游。实际上,由于散客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如以包价形式、团队规模、委托形式、销售方式以及组团地点等为标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散客旅游都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旅游产品的购买上强调“点菜式”或“量体裁衣式”,游客自愿结合,自定路线,“随走随买”,而非一次性付清旅行费用或完全被动接受既定的旅游项目。散客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进入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由于老弱游客、初次出游者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团体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规模将会缩小,团体模式也将有所改变。在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并行发展中,前者会不断结合散客特点,向后者经营方式的方向作出相应调整,产生介于团体或散客旅游之间的中间形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当前,我国发展散客旅游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回运力紧张,交通票预计周期长,变更率高,购买困难;其二,社会服务体系欠发达,景点缺乏规范化的标识,卫生状况堪忧;其三,信息和通讯服务有待改进,缺少对散客的咨询系统等。因此,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开拓必须认真分析散客需求特点,在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上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散客旅游市场的调研。由于缺乏对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研究,造成了旅游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的混乱,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当前,应将市场调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予以应有的重视。通过对主要客源散客的旅游目的、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客源流向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系统地搜集有关散客旅游供求方面的信息,从而确定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营销策略和目标。
(二)产品策略。散客与团队游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团客购买组合完整的旅游产品;而散客则是分散购买产品的个别项目,再加以随意组合。因此,旅游企业应努力设计多种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在产品结构上,可以采取零星委托式、自选式、组合式、定制式等多种模式,由散客按其所需自由组合。以黑龙江冰雪旅游为例,可以开发出不同的专题旅游,如以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以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游客可以不受团队旅游集合时间的限制,时间充裕,充分领略冰雪旅游的魅力。以冰雪为专题也可以组织镜泊湖、桃山、亚布力等地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镜泊湖的冰瀑与桃山、亚布力的高山滑雪场具有不同于平地人工冰景的意蕴,可以丰富冰雪旅游的内容,使游客有充分选择余地。
(三)价格策略。传统的全包价旅游形式,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已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国全包价旅游的直观报价高于海外旅游商普遍实行的半包价旅游的报价,给海外游客以中国旅游高价位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海外客源市场的开拓。散客旅游的支付方式是“现付现享,零付零享”,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也高于团客。因此,散客市场的开发在价格策略上主要应发挥好价格杠杆的良性调节作用,采用灵活的作价方式。此外,一些过去只对团队的价格策略也可以经过改造而移植到散客市场上来。1.区别不同时间实行差价。如对散客,旅游淡、旺季实行浮动价,淡季客房优惠,连续住宿越多,价格越优惠。景点门票周末价高于平时等。2.区别不同空间实行差价。如旅游热、温、冷点实行不同的定价。3.小包价团。指游客预付部分旅费,由组团社提供南罨痉窈脱≡裥月糜蜗钅俊K南罨痉裰附铀汀⒍┓俊⒃绮秃徒煌ㄆ保≡裥凿老钅糠帧耙蝗沼巍薄ⅰ鞍肴沼巍钡取Q≡裥韵钅康チ校患迫胱酆习壑校慰涂梢愿菪枰孕写怼?.一地成团。指游客可以根据组团社提供的路线和浏览项目,按指定的地点和日期,汇集成团队进行旅游,汇集前费用则由游客自理。
(四)促销策略。吸引散客旅游,还必须对已确定的旅游项目进行形象而具体的宣传促销,将旅游信息传达给尽可能多的潜在游客。首先,必须塑造和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突破其特色,在人们心目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其次,要提供内容详尽的,符合散客需要的旅游宣传印刷品,包括旅游线路说明书、目录集、导游指南、价格表、各种单页宣传品、宣传小册子,以及其它用途的信封、挂历、明信片等,介绍有关旅游地文化、地理、物产、风俗民情、风光名胜和交通、食宿、购物及其基本价格等情况,以帮助人们增加了解,消除顾虑,增添游兴。旅游印刷品具有图文并茂、实用功能强、可长
第五篇:旅游散客市场状况分析
据权威部门分析和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散客在旅游比例将突破70%,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因此,认真分析散客旅游的起因与发展态势,探讨市场开发的营销策略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散客及其产生的原因
散客意为去异地独立旅游者,这种旅游往往预付一定旅费,没有陪同,人数多在5人以下,但在某些地方如遇游客要求,也可提供导游服务。有时也被称为异地个人旅游,即个人或家庭按照特别拟订的旅游计划单独进行或由一家旅行社承办,根据和旅游批发商一同制订的旅游计划进行的旅游。实际上,由于散客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如以包价形式、团队规模、委托形式、销售方式以及组团地点等为标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散客旅游都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旅游产品的购买上强调“点菜式”或“量体裁衣式”,游客自愿结合,自定路线,“随走随买”,而非一次性付清旅行费用或完全被动接受既定的旅游项目。散客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进入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由于老弱游客、初次出游者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团体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规模将会缩小,团体模式也将有所改变。在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并行发展中,前者会不断结合散客特点,向后者经营方式的方向作出相应调整,产生介于团体或散客旅游之间的中间形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当前,我国发展散客旅游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回运力紧张,交通票预计周期长,变更率高,购买困难;其二,社会服务体系欠发达,景点缺乏规范化的标识,卫生状况堪忧;其三,信息和通讯服务有待改进,缺少对散客的咨询系统等。因此,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开拓必须认真分析散客需求特点,在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上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散客旅游市场的调研。由于缺乏对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研究,造成了旅游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的混乱,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当前,应将市场调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予以应有的重视。通过对主要客源散客的旅游目的、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客源流向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系统地搜集有关散客旅游供求方面的信息,从而确定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营销策略和目标。
(二)产品策略。散客与团队游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团客购买组合完整的旅游产品;而散客则是分散购买产品的个别项目,再加以随意组合。因此,旅游企业应努力设计多种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在产品结构上,可以采取零星委托式、自选式、组合式、定制式等多种模式,由散客按其所需自由组合。以黑龙江冰雪旅游为例,可以开发出不同的专题旅游,如以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以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游客可以不受团队旅游集合时间的限制,时间充裕,充分领略冰雪旅游的魅力。以冰雪为专题也可以组织镜泊湖、桃山、亚布力等地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镜泊湖的冰瀑与桃山、亚布力的高山滑雪场具有不同于平地人工冰景的意蕴,可以丰富冰雪旅游的内容,使游客有充分选择余地。
(三)价格策略。传统的全包价旅游形式,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已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国全包价旅游的直观报价高于海外旅游商普遍实行的半包价旅游的报价,给海外游客以中国旅游高价位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海外客源市场的开拓。散客旅游的支付方式是“现付现享,零付零享”,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也高于团客。因此,散客市场的开发在价格策略上主要应发挥好价格杠杆的良性调节作用,采用灵活的作价方式。此外,一些过去只对团队的价格策略也可以经过改造而移植到散客市场上来。
1.区别不同时间实行差价。如对散客,旅游淡、旺季实行浮动价,淡季客房优惠,连续住宿越多,价格越优惠。景点门票周末价高于平时等。
2.区别不同空间实行差价。如旅游热、温、冷点实行不同的定价。
3.小包价团。指游客预付部分旅费,由组团社提供南罨痉窈脱≡裥月糜蜗钅俊K南罨痉裰附铀汀⒍┓俊⒃绮秃徒煌ㄆ保≡裥凿老钅糠帧耙蝗沼巍薄ⅰ鞍肴沼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