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5篇)

时间:2019-05-14 12:4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

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申请博士学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博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博士学位。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一种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申请博士学位与在职博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申请博士学位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只表明他在学术上已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不涉及学历。因此,申请人的学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在职博士研究生则是在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在职研究生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与脱产研究生相同。是经过学校录取的正式研究生,可获得研究生的学历。

一个在职人员可以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与要求报考正式研究生,最后可获得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学位,即取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也可以以同等学力人员的身份申请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及论文答辩等程序后只取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证书。

三、什么是“论文博士”?

目前,社会上流传所谓“论文博士”,似乎提交一篇论文,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这是一种极不严格的说法。国家没有关于“论文博士”的政策,北京大学也没开展所谓“论文博士”的工作。按国家规定,目前只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身份申请博士学位的政策。

对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不只是接受论文、组织答辩,还要进行全面审查,要考核其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外语水平、科研能力等。全部考核合格才能组织论文的评阅、答辩。绝不是只凭一篇论文,就能取得博士学位。

四、申请博士学位须具备什么条件?

国家规定,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含五年)。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独立发表过四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其科研成果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

这些要求都是申请博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任何人申请博士学位时,都必须具备。

五、是否可跨学科申请博士学位?

如果申请人获硕士学位时所学专业与所申请博士学位的专业不属同一一级学科,这就是跨学科申请。这种跨学科申请是允许的,但跨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参加博士学位课考试前,要先通过所申请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课程考试,这个考试未通过,不能参加博士学位课考试,此次申请无效。

六、申请博士学位时,如何进行学习?

按规定,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要在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未按时通过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通过课程考试后,一年内完成论文答辩。显然,申请人提出申请后,只有接受各项审查的过程,而没有听课、学习的时间。也就是说,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前,应了解好有关要求,作好各方面的准备,然后再提出申请。

七、申请博士学位要考什么课?

对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要按在校博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组织考试,这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学科综合考试;外国语。对申请人要考的课与在校同专业博士生要考的课完全相同。不增加考试科目,也不减少考试科目。具体考试科目名称与门数请向有关院(系、所、中心)咨询。

八、申请人为什么要到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三个月科研工作?

考察申请博士学位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是考察其是否符号博士学位条件的重要方面。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学术思想敏锐、活跃,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开创性工作。而这些方面的考察,必须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进行。因此,国家规定,申请人必须到学位授予单位,在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不少于三个月的科学研究工作,并要在申请学位专业的授权点报告工作、接受质疑。科研工作结束后,要由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做出评价。

九、申请博士学位,最后颁发何种证书?

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经审查合格被授予博士学位后,由北京大学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博士学位证书。它和正式入学的博士研究生所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一样的。

第二篇: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规定(模版)

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规定

根据1998年6月18日通过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 54号文件,结合我校多年来开展授予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规定。

一、申请程序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在我校申请博士学位的程序如下:

1.资格审查 2.课程学习及考试 3.论文工作 4.论文提交及评阅 5.申请答辩及答辩资格审查 6.论文答辩 7.学位授予

二、资格审查

1.申请人应具备的资格

(1)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2)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或核心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以上与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有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并具有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

(3)申请人应在将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及专业知识基础,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4)已经完成准备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2.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

申请人应填写《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申请书》,并向我校学位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硕士学位证书;(2)最后学历证书;

(3)准备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4)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获奖证书;

(5)申请人简历;

(6)申请人所在单位填写的《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单位推荐意见表》一式两份,该表须加印密封;(7)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人中应至少有一名为博士生导师。推荐书须加印密封。

校学位办公室将在收齐上述材料后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并在一周内公布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对已确定具有申请资格的申请人,学校将组织对其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三、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及考试

1.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接收在职人员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工作的有关规定》,我校接受满足条件的在职人员在我校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工作。申请人自正式批准在我校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工作时起,便可开始博士生课程的学习,一般应在三年内完成培养计划所确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考核。如果申请人已通过自学或进修等方式完成了某些课程的学习,可向研究生院提交有关材料申请免修相应课程,但必须参加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应与我校在校博士生同堂同卷进行。

2.申请人博士生课程学习成绩的有效期为五年,超过有效期时需对相应课程进行重新考试。

3.申请人至少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6个月之前完成培养计划所确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4.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本人申请,有关专家推荐,校学位委员会同意,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直接申请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四、学位论文工作

1.对已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学校将指定博士生导师对其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论文要求

(1)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工作实践中由本人独立完成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2)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证明材料,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3)论文用中文撰写,撰写要求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3.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申请人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到我校参加不少于三个月的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申请人应在相应学科公开报告其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

五、预答辩及论文匿名评审 1.预答辩

在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申请人应在学位论文正式答辩三个月前完成预答辩。在预答辩前,申请人需携带硕士学位证、毕业证、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成绩单(2份)到校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在资格审查通过后领取预答辩情况表。

2.论文匿名评审

博士生在预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需进行同行专家评审。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的同行专家评审方式为匿名,评审专家为2名。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送审及对专家评审意见的处理办法另见有关文件。

六、申请答辩及答辩资格审查

1.申请答辩的条件

申请人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向我校学位办公室提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1)完成有关学科的全部博士研究生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

(2)申请人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3)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且已通过由学科组织的预答辩。(4)通过学位论文的校外专家匿名评审。(5)经导师及分委员会审核,同意答辩。2.答辩委员会组成及人选确定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七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四人是博士生导师、二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推荐人、导师不能作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导师提出,分委员会审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在论文答辩日期一个月以前将学位论文送交答辩委员会各位委员。

3.校学位办公室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在答辩日期的十天以前,将下列材料提交到校学位办公室:(1)填写并经导师及分委员会审批的表一至表九各一式两份(表五、六除外);(2)《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意见》共两份及评审意见汇总材料;(3)研究生院培养处出具的博士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单;(4)所发表的满足本规定第六1(2)项要求的学术论文;(5)博士学位论文。

校学位办公室在收齐以上材料后的一周内,将对答辩资格的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及答辩委员会秘书。若答辩资格审核通过,则可进行答辩。

七、论文答辩

1.申请人须在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2.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分委员会。论文答辩应有详细记录。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

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二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八、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经有关分委员会审查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授予学位人员的姓名及其博士论文题目等将及时向社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布,并经三个月的争议期后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两个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九、后期工作

1.由分委员会秘书将学位论文原稿送至研究生院两册,系资料室一册;研究生向学校图书馆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电子版(PDF格式)。

2.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后,由分委员会秘书负责整理获得学位人员的档案材料,并将其学位档案送交校档案馆,人事档案寄送申请人所在单位。档案封面应有“同等学力人员”字样。

本规定解释权在校学位办公室。

第三篇: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实施细则

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

博士学位的实施细则

(试 行)

西交研﹝2008﹞8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西安交通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工作,根据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八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文件,以下简称《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家和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均可按照本实施细则向我校申请博士学位。

第三条 凡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培养了一届以上毕业博士研究生的学科,均可接受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

第二章注册

第四条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以在我校注册同等学力博士学位预申请资格,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工作,待具备学位申请资格后申请博士学位:

第五条 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可在每年5月或11月向我校注册同等学力博士学位预申请资格,根据我校当年“接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简章”报名并提交相应材料。

第六条 申请者须直接与我校有关学院联系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是我校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登录的、并已培养了一届毕业博士生。

第七条 学院聘请至少3名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包括指导教师本人)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在对申请人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再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可以包括笔试、面试或其他必要的形式),填写考核登记表。考核通过者由学院主管院长签字后报研究生院。

第八条 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由学校、委托单位、申请人签署三方协议。申请人按协议要求交纳相关费用后到研究生院学位办领取接受注册申请的通知。

第九条 申请人自正式批准注册为我校同等学力博士学位预申请资格起,一般应在六年内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并申请学位,逾期则取消申请学位资格,导师指导学位论文工作自动终止。对于完成某一学科全部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逾期未能

获得博士学位者,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备案,颁发博士研究生课程进修证明证书。

第三章课程与学位论文要求

第十条 已注册的申请人应按照学校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要求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可以是自学,也可以与我校在校博士生同堂听课,但均需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第十一条 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本人申请,有关专家推荐,学院审核,研究生院批准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第十二条 导师负责对其学位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包括论文选题、开题工作及博士学位论文的方案确定、理论研究与实验工作。学位论文一般应结合其所在单位的实际科研工作进行,其他要求与我校校内其他博士生相同。

第十三条 在完成学位论文期间,申请人必须到学校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累计不少于三个月的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章学位申请与授予

第十四条 申请人具备下列条件时,可向我校学位办提出博士学位申请:

(1)获得硕士学位五年以上;

(2)完成有关学科的全部博士研究生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

(3)具备我校申请博士学位社会评价的基本条件;

(4)具有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或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前3名)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5)已经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其论文已通过由相关学科组织的预答辩、学位论文格式审查等。

第十五条 申请人在申请博士学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1)硕士学位证书;

(2)最后学历证明;

(3)准备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4)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

(5)申请人所在单位的推荐材料(加印密封);

(6)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博士生指导教师;

第十六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按照我校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七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7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不能担任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应在我校公开举行。

第十八条 申请者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其所申请学科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并将授予博士学位人员的姓名及其博士论

文题目等及时向社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布。经过三个月的公示期并确定不存在疑义后颁发学位证书。

第五章组织和管理

第十九条 我校学位办负责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日常工作。

第二十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负责整理获得学位人员的档案材料,并将其学位评审档案送交校档案馆,人事档案寄送申请人所在单位。由分委员会秘书将学位论文原稿送至研究生院一册、校档案馆一册。由申请人向学校图书馆提交纸介质学位论文一册,及其电子版存档交流。

第二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人在通过资格认定后,为准备参加学位课程考试或论文答辩,可享有不超过两个月的假期。申请人的所在单位应允许申请人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不少于三个月的与论文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费用自理。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研究生院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暂行办法

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暂行办法

1999年6月29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

总则

第一条 为多渠道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做好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科、专业,均有权开展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工作:

(一)该专业已有两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二)制定出该专业接受申请博士学位时的考试科目;

(三)配备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

第三条 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作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已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均可按此暂行办法向我校申请博士学位。

第四条 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博士学位,必须严格坚持标准,控制人数,保证质量。

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五条 资格审查

(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作出突出的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在国内外一流杂志上独立发表过四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三)申请人应向校学位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最后学历、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2.工作证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和论文摘要各15份;

4.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

5.申请人所在单位向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介绍申请人的简历、学历、学位、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推荐信(加印密封);

6.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是我校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推荐人需充分了解申请人所提交论文的实际工作过程;

校学位办公室应及时地将经过初审的材料交有关院、系、所,请他们会同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查小组(由不少于三位教授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位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包括推荐人。)对申请人科学研究水平及递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认真的评议,写出是否建议受理的书面意见。如建议受理还应确定一位本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申请人的指导教师。经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通过后,确定该申请人为具有申请博士学位资格的申请人。然后按本细则第六条的要求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第六条 同等学力水平认定

校研究生院从以下三个方面审核申请人是否具备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

(一)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的成绩。

(二)申请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

研究生院对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组织考试,考试科目为外语、政治和2-3门学位专业课程。跨一级学科的申请人还要通过硕士生的主要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的考试。课程考试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计分,70分为合格。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未通过课程考试者不得补考,本次申请无效。

(三)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水平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在申请人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

1、论文要求及科研工作

(1)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工作实践中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

(2)论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文和外文摘要。

(3)申请人提交学位论文时,可附上对论文成果的学术评价、鉴定材料或成果应用部门的意见复印件,供评审论文时参考。

(4)为考察其科研能力,申请人必须到我校,在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指导下,参加三个月以上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相应学位授权点报告其论文工作情况接受质疑。

2.论文评阅

(1)论文评阅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聘请五至七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至少三名。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研中有突出成绩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三个月以前,由有关院、系、所送交论文评阅人。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须密封传递。

(2)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提出评阅意见及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修改意见,并明确说明是否同意进行论文答辩。

3、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七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四人是博士生导师、二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应先得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办公室认可。

有关院、系、所须在论文答辩日期一个月以前,将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论文答辩会应公开举行,提前公布论文答辩时间,注意吸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答辩会须作详细纪录。

(3)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二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答辩者,本次申请无效。

第七条 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真审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进行表决。表决通过者,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授予学位人员的姓名及其博士论文题目等应及时向社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布,并经三个月的争议期后颁发学位证书。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博士学位,表明其学术水平已达到博士学位水平,但不涉及学历。申请人不得用同一篇论文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批准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时,应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认真履行职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核、课程考试、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

工作。应配备专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

第九条 接受同等学历人员申请学位所需开支的经费,由研究生院参照研究生有关经费标准,做出合理的规定,申请人应照章交纳。申请学位所需的食宿费和旅差费由申请人自理。

第十条 向同等学力人员颁发学位证书和向有关单位送交学位论文,均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学位证书需单独编号。

第十一条 学校建立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的挡案管理制度。同等学力人员学位申请表,学位课程成绩单,学位论文及答辩材料等都要存档。

质量监督

第十二条 学校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对授予同等学历人员学位工作进行自我检查评估。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监督。对于培养质量问题较多的院、系、所,将责令限期改进甚至暂停接受。

(编辑:北师大在职博士网)

第五篇: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实施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实施细

添加时间:2009-05-21 阅读次数:15701

校研【2009】1

5号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的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工作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生导师可作为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的导师。

第二条 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工作的院(系、所)应配备专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

第二章

申请人资格审查

第三条 申请人资格

1.申请人已获硕士学位,并在获硕士学位后工作满5年及以上; 2.申请人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达到我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申请相应专业博士学位应发表的学术论文规定(论文不必署名华中科技大学)。

3.申请人科研成果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第四条 奖励名称、等级及排名要求

1.省部级以上奖仅指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奖(即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选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限论文、著作类)两类。2.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7名、二等奖排名前5名、三等奖排名前2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5名、二等奖排名前3名、三等奖排名第1名。

第五条 院(系、所)具体负责申请人报名及资格初审工作,并收齐下列材料,于每年4月或10月报送研究生院审批。

1.申请人资格审查表2份;

2.申请人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3.申请人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1份; 4.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第三章 课程考试

第六条 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必须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以资格审查表中审批日期为准)起1年内完成学校组织的专业科目考试(一年举行两次考试:6月和12月)。

第七条 专业科目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为合格。

第八条 申请人如不能按期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本次申请无效。

第四章 学位论文撰写、答辩与学位授予

第九条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申请人通过专业科目考试后的1年内完成。申请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所)应指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指导。

第十条 申请人在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为期不少于3个月与论文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一条 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打印和装订,必须符合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规定的要求。

第十二条 申请人持经过审批的资格审查表和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单办理学位论文答辩手续。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要求与全日制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答辩程序及要求相同。

第十三条 申请人通过论文答辩,经申请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所)学位审议委员会评审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第十四条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博士学位。第十五条 如本次申请无效,申请人再次提出申请,必须在2年以后。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细则发布之日前已在学校登记注册的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可延迟申请学位,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其他要求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二OO九年五月十五日

下载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大学《关于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几个问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