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13: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第一篇:某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总则:

二.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三.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四.医疗器械维护及维修管理制度 五.医用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六.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七.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制度

一.总则:

(一)医疗器械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4)妊娠控制。

(二)医疗器械物资种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2)医疗器械具体分类:

①医疗设备: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手术室设备、麻醉设备、康复保健设备及器材、护理设备、消毒设备、灭菌设备、美容仪器、实验室设备、非系统辅助设备、配套软件等。②医疗器械:包括:诊断器械、治疗器械、手术器械、护理器械等。

③医疗材料:包括:植入及内固定材料、介入材料、人工器官、影像胶片、化学试剂等。④卫生材料:包括:医用敷料、护理用品等。

(三)医疗器械有效证明:

(1)生产企业必须持有时间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销售企业必须持有时间有效且上一年度年检合格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国产及进口医疗器械产品都必须持有时间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二.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一)医疗设备(固定资产)采购管理 1.请购(请购部门必须认真填写)(1)请购类别:①新增;②添置;③更新。(2)论证内容: ①应用论证:重点说明学科应用必需理由。

②市场论证:重点描述所请购设备的市场应用及普及状况。③配置论证:提供详细的需求配置清单。④人员和场地基本条件论证: ⑤效益论证:

◇更新设备应对原在用设备的采购金额、使用时间、收费标准情况、诊断或治疗数量合计、毛收入合计、设备耗用水电支出合计、与设备辅助相关的水电支出合计、人力支出合计、维修支出合计等进行计算。※(院财务科给出原设备收益及支出统计合计)

◇对新增设备的采购金额、拟启用时间、收费标准情况、诊断或治疗日均数量、单次诊断或治疗有效工作时间、单次平均参加诊断或治疗人员及工种数量、单次平均人力支出预计、单次平均设备耗用水电支出预计、单次与设备辅助相关的水电支出预计、包含在收费标准中的耗材平均支出预计、年度维修支出预计、年均毛收入合计、年均纯收入预计、投资回收年限等进行计算。(注:单价低于人民币1万元设备无需上述论证)2.审批

(1)医疗设备主管部门工程技术审核(2)采购额<人民币1万元:主管院长批准。

人民币5万元>采购额≥人民币1万元:院长办公会批准。

采购额≥人民币5万元:院内部审计审核,院长办公会批准。3.采购

(1)单机金额<人民币1万元,采购人员与使用科室负责人协商购买。

(2)人民币1万元<单机金额<人民币10万元,批量金额<人民币30万元:由主管院长、最终用户负责人、院内部审计人员及医疗器械科主管人员与供货商谈判及签约后,医疗器械科执行采购。

(3)单机金额≥人民币10万元,批量金额≥人民币30万元:由医疗器械科办理政府采购。

(二)医疗器械(非固定资产)采购管理 1.请购

(1)常用库存发放物资:每月初由医疗器械科仓库根据上月入库、发出和库存情况制作《医疗器械仓库物资月采购计划书》,由仓库保管员、采购员、科内审核员及科长确认。报财务科审核,主管院长审批。

(2)非常用库存发放物资:临床科室根据业务需求填写《**医院医疗器械申请表》上报其医护主管部门审核汇总。

(3)内植入材料:由于内植入材料(如骨科材料及眼科材料等)金额较大,且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手术。因此采取: ①医院根据临床科室论证及需求确定长期供货商。②临床科室根据患者及手术需求选择内植入材料。

③手术后将患者姓名、住院床号、住院单号、植入材料名称、植入材料金额汇总制表报其业务主管部门(医务科)审核。(4)维修零配件:

①常用小额维修零配件(单价<1000元):由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负责人根据日常维修需求,直接采购补充备用维修零配件后办理入库手续。

②大额维修零配件:由设备最终用户根据设备故障诊断情况填写《**医院医疗器械申请表》,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主管工程师附加故障情况技术说明,其负责人及医疗器械科负责人进行确认后上报医疗器械主管院长。2.审批

(1)常用库存发放物资:《医疗器械仓库物资月采购计划书》由财务科审核,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采购。

(2)非常用库存发放物资:由医护主管部门审核后的《**医院医疗器械申请表》上报医疗器械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采购。

(3)内植入材料:经医务科审核后的《**医院内植入材料月使用汇总表》,上报医疗器械主管院长批准后,由医疗器械科完成采购手续。(4)维修零配件:

①常用小额维修零配件:无需请购手续。

②大额维修零配件:故障设备用户填报的《**医院医疗器械申请表》,经医疗器械科审核,医疗器械主管院长批准方可实施采购。3.采购

(1)上述请购除常用小额维修零配件外,均需见医疗器械主管院长批准,医疗器械科审核员登记后,由医疗器械科采购员完成采购工作。

(2)用于医疗器械维修的常用小额维修零配件,由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直接采购。(3)凡属于列入政府采购项目的物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

(三)医疗器械试用管理

(1)论证:临床科室应对所需要试用的医疗器械以往用户情况及市场准入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2)申请:拟试用部门需向其业务主管部门提出详细的试用申请书。

(3)审批:医疗器械科对医护主管部门批复的试用申请书就其产品市场准入情况及供货商企业合法性进行审核,并加注意见,上报主管院长。

(4)引进执行:主管院长批准后,由医疗器械科与供货商签订试用协议书,执行引进验收。(5)结论:试用部门应严格控制试用期时间,试用期满需及时向医疗器械科提交试用结论报告书,并终止试用。

(6)对于接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委托进行临床试验的临床科室,必须事前向院医务科办理申请,并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验管理办法》。

三.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仓库管理 1.入库

(1)卸货及运输:

①外包装检查:对于大型及精密医疗设备在装卸货物前,医院在场人员首先应对货物外包装情况进行认真查看,重点查看外包装有无受撞击痕迹、倒伏痕迹、水浸痕迹和破损,如发现应予以详细记录,并由交货人现场确认。

②货物装卸:对于大型及精密医疗设备卸货时,医院在场人员应严密观察装卸过程,如发现危险行为或情况应及时停止装卸,以防止货物损坏。

③货物运输:货物到院后运输时,医疗器械科在场人员应跟踪院内运输全过程,发现货物有倒伏等危险迹象应及时制止,以防止货物损坏,直至货物安全落位。(2)开箱及验收:

①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物资开箱验收应有供货商、最终用户代表、医院主管工程师和医疗器械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共同在场。

②医院主管工程师和医疗器械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控制开箱现场,严格遵守逐件开箱、逐件清点、逐件登记的原则。③设备包装箱在验收未结束前严禁移离验收现场,直至全部验收工作结束,且对包装箱进行认真查看后,方由总务科处理。

④设备验收文件需现场由最终用户代表、医疗器械科参加验收人员和供货商验收人员共同签名确认后方可归入档案。

⑤对于随设备的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重要文件,需进行仔细登记,并由保管人在验收文件上签名确认。

(3)入库手续办理

医疗器械科仓库保管员根据验收完成文件和发票原件及时办理货物入库手续。2.出库

医疗器械科仓库保管员需在入库手续办理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督促用户部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手续。3.库存保管

(1)暂存物资保管:对于无法进入医疗器械科仓库的大型精密医疗设备,仓库管理员及固定资产管理员应对其开箱安装前存放场地进行经常查看,防止碰撞、雨淋和水浸。并要与存放地(最终用户所在科室)及医院保安部进行交代。

(2)备用物资保管:对于医疗设备仓库库存备用物资,应按类存放,先进先出,保持整洁,通风防潮,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二)在用物资管理

1.分户帐管理:严格执行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分户帐管理,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应按期对最终用户分户帐及帐下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2.年度盘点: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每两年对全院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进行一次盘点,目的是在尽可能对一线临床科室影响小的前提下保证医院固定资产帐帐相符,帐物相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3.分户财产保管人员更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财产保管人员更换前,必须通知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由该部人员协助做好帐物移交工作。如未办理固定资产管理移交手续而导致的后果,由接替者及科室负责人承担相应责任。

(三)固定资产移动管理

1.跨科借用:由于医疗需要,经借与被借双方负责人同意将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跨科借用,固定资产借出方需由财产保管人保留借方财产保管人借条。该借条必须注明设备名称、固定资产编号、设备完好状况、设备归还日期等。如未办理借条事宜或借条丢失所造成帐物不符等结果,将由借出方财产保管人承担相关责任。

2.资产转科: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因临床业务需要进行转科使用,主动提出一方需向医疗器械科提出书面申请,①原值单价小于等于人民币5000元,医疗器械科审核,医疗设备主管院长批准,方可实施财产转移。②原值单价大于人民币5000元,医疗器械科审核,医疗设备主管院长及财务主管院长批准,由双方财产保管人携带分户帐到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办理固定资产帐目变更后,方可移交相关资产。

3.资产出院:医院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因支援或捐赠转移出院外,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必须根据医疗器械主管院长的亲笔批准相关文件,凭接受方接受文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帐目变更手续。

(四)固定资产报废管理

1.报废申请: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资产所有方负责人需认真填写《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并提交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进行工程技术鉴定。2.报废物资鉴定: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主管工程师应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需报废的医疗器械固定资产给出实事求是的鉴定意见。3.报废申请审批:《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经医疗器械科负责人审核,①原值单价小于等于人民币5000元,医疗器械科审核,医疗设备主管院长批准,方可实施办理报废手续。②原值单价大于人民币5000元,医疗器械科审核,医疗设备主管院长及财务主管院长批准, 方可实施办理报废手续。

4.报废物资处理:经批准报废的医疗器械固定资产需通知财务科进行现场监督并在《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签名确认。如可提供维修利用的,由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在《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上注明。如无利用价值的,由财务科通知总务科进行处理。5.固定资产帐目变更: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将已完成的《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进行归档,并凭此单进行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帐目变更。

(五)固定资产(万元以上)档案管理

1.卷宗建立: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卷宗是从医疗器械科接到医院批准采购的申请书开始,由采购执行者建立。该卷宗包括:论证、申请、批复、联系、招标、签约及相关全部资料。2.档案建立:设备到货验收后,由医疗器械科固定资产管理员将其卷宗全部文件与设备验收文件一并装订、编号,建立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3.档案调用: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档案是医院医疗器械固定资产的原始纪录,因接受检查、维修等事宜需调用档案,必须征得档案保管人员同意,并在借出当日归还。

(六)许可证档案及数据库管理

1.许可证档案建立:医疗器械相关许可证是其引进和使用合法性证明。与固定资产档案相关的许可证归入其固定资产档案之中。此外,其他医疗器械相关许可证由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建立许可证档案和计算机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和检查。

2.数据库监控:医疗器械科采购人员应定期对许可证档案及其数据库进行审核,以防止采购许可证过期的物资。

(七)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根据医院财务部门规定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下:

购入价人民币500——5000元(含500元)折旧期为一年(按月平分)

人民币5000——30000元(含30000元)折旧期为3年(按年、月平分)

人民币30000——100000元(含100000元)折旧期为5年(按年、月平分)

人民币100000元以上 折旧期为10年(按年、月平分)

注:折旧期结束,设备仍可使用,按原值收取3%收取一年,以后不在收取折旧费。

四.医疗器械维护及维修管理制度

(一)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2.二级保养: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包括内部除尘、机械部位加油、除锈等。

(二)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

2.维修责任工程师对所管设备要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

3.维修责任工程师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主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责任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维修负责人应及时召开问题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也应及时向上级报告。7.维修工程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

8.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

9.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

10.维修工程人员应及时了解所管设备代理商或维修工程师的变更情况,并及时与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师取得联系,以保证零配件的索取和维修联系。

(三)工程技术图纸及档案的管理

1.严格执行大型医疗设备的验收报告、工程技术图纸、维修日志及联系记录和报废鉴定文件归档制度。

2.工程文件档案实行集中存放和维修负责人管理的方法。严防档案丢失。3.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保障部负责人应定期对下属的工程文件档案进行审核。4.对最终用户保存的使用手册应严格进行登记确认。

(四)保养及维修质量控制

1.医疗器械科工程技术保障部负责人负责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2.该负责人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保养周期。

3.医疗器械科工程技术保障部需定期召开“设备状况讨论会”,重点找出维修及保养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弥补。对维修及保养工作不负责任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及时的批评指正。4.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保障部负责人应定期地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巡视,充分听取最终用户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5.工程技术人员下修及保养工作结束后,需填写工程登记表,在表中详细写明工作过程及结论。并由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签字确认。

6.各最终用户部门应对所使用的设备发生的故障向及时通报,尤其是待用抢救设备。7.对抢救设备(呼吸机、心脏除颤器等)实行定期巡检及最终用户确认登记。8.设备的返修率作为维修工程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标准。

(五)操作及保养培训管理

1.医院最终用户部门应认真对待厂家或供货商对其相关产品的应用培训。并对参与培训及日后使用者进行考核和登记。

2.医疗器械科工程技术保障部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厂家或供货商对最终用户的培训过程及参加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培训总结记录文件确认归档。

3.对于涉及使用安全,且缺乏厂家或供应商培训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科工程技术保障部负责人应不定期组织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4.医疗器械科工程技术保障部应对大型精密仪器配合厂家、供货商对最终用户进行日常保养培训,并对培训总结记录文件确认归档。

五.医用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一)对涉及国家规定列入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采购及验收管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单位使用方法》。2.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应许可证及标示制度。3.在验收过程中对其计量单位和许可证编号进行重点验收记录。

(二)对涉及国家规定列入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档案管理 1.实行专人管理。

2.严格执行计算机数据库台帐管理。3.,实行年检证书专人档案管理。

(三)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年检管理

1.设备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设专人配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及计量鉴定所做好相关年检工作。

2.医院各部门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计量鉴定部门的年检工作必须给与全力配合。3.对列入强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使用。

4.医院各使用部门应严格防止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的漏检。如发现漏检应及时与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补检。

(四)涉及国家规定列入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操作规程管理

1.凡涉及国家规定列入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用户部门,在使用设备前需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2.上述操作规程需悬挂在操作者便于看到之处,且不得人为破坏。

3.涉及国家规定列入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操作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六.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一)正确使用

1.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根据操作手册,对初次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的医护人员进行细致认真的使用前培训及考核。

2.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和保管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操作手册等资料。3.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针对不同的医疗器械(设备)培养技术骨干,建立部门内技术支持。4.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对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下属医护人员对医疗诊断或治疗设备的正确有效操作。提高诊断准确率或有效治疗率。

(二)安全使用

1.保证患者安全:在对医疗器械操作时首先应保证被诊断或被治疗的患者安全。

①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停止对该器械(设备)的使用,及时通知部门内相关人员或负责人,并与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取得联系。

②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严防对相关器械(设备)操作不熟练的医护人员独立操作,尤其是由于操作不当对患者会造成伤害的治疗设备和抢救设备。

③对于由于操作不当会造成伤害患者的治疗设备和抢救设备,最终用户部门应根据操作说明书及医疗规范提前制定需要重点注意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方法,标识在操作者容易看到之处。2.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医疗器械(设备)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所使用器械(设备)安全使用知识学习,尤其是操作与热、光、射频、有害射线等相关的设备,应做好自身防护。3.保证医疗器械(设备)安全:操作医疗器械(设备)的医护人员应对所操作的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给与重视。在使用时应严防其倒伏、跌落、碰撞、水浸及其他人为损坏情况发生。

七.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制度

(一)物资供应应急保障

1.国家规定的工作以外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

(1)因国家规定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全国各行各业均放假,因此临床临时短缺的应急医疗器械只能依靠各科室及医疗器械科库存备用物资。各临床科室应根据本学科专科特点,就可能发生节假日应急短缺的物资列出清单(区分科室备存和医院备存),报上级主管部门(医务科、护理部)审核,报院领导批准。

(2)医疗器械科根据医院批准的上述清单,进行采购备存。医疗器械科在医院传达室留有应急电话,遇紧急情况时,临床科室可通过医院传达室通知有关人员开库领取。

(3)对于抢救情况发生概率高的临床科室,应长期备有用于抢救的医疗器械物资。使用科室要定期检查这类物资的有效状况。2.上级发出重大疫情通知

(1)当医院收到上级机构发出重大疫情通知后,院医务科应根据疫情状况及时通知医疗器械科,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应急物资准备。

(2)在整个疫情期间,医疗器械科负责人、采购员、仓库管理员每天24小时必须开通联系电话。

(二)工程技术应急保障

1.国家规定的工作以外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

(1)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实行全年每天24小时值班制,临床科室遇有紧急情况可通过医院传达室通知值班工程师。

(2)对于国家规定的三次长假期间,在放假前48小时,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应将《值班人员表》送达院医务科和传达室。值班工程师在接到报修电话后10分钟内必须响应。(3)值班工程师如遇到无法排除故障情况,应及时与其负责人进行报告,相关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在最短时间内给与支持。2.上级发出重大疫情通知

(1)当收到上级部门发出重大疫情通知后,医疗器械科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保障部实行全天24小时两人值班,该部负责人在收到通知后立即制出《值班人员表》送达院医务科和传达室。(2)在整个疫情期间,医疗器械科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值班工程师每天24小时必须开通联系电话。并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第二篇:医院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

都匀同济医院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一、购进药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应选择已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品批发企业作为供应商;参加药品集中招标的医疗机构应在中标企业购进药品。并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应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合法资质进行验证。应索取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和供货企业法人代表签字或盖章的销售人员“授权委托书”。

三、应有明确的书面质量条款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书。

四、购进药品应索取合法票据(发票、供货清单),并做到票、帐、货相符,票据和凭证应按规定保存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两年。

五、购进药品应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药品购进记录应注明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等,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

六、购进进口药品应同时索取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批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注明“已抽样”并加盖公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购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生物制品,应同时索取《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

二、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对购进药品进行逐批验收;待验收的药品应放在待验区,并在当日内验收完毕。

二、验收药品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药品的外观形状、内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逐一进行检查。

1、药品的包装和所附说明书应有生产企业名称、地址、有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2、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有药品的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贮藏条件等。

3、中药饮片及中药材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中药材应标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中药饮片外包装应印有或贴有标签,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

4、进口药品。其内外包装的标签应有中文注明的药品名称、主要成分及注册证号,其最小销售单元应有中文说明书。应凭《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批件》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验收;进口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

三、验收合格的药品方可入柜台(货架),并在验收单上签字或盖章,并注明验收合格字样,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或破损、标志模糊或有其他问题的药品,应不得入柜台(货架)。

三、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

一、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底垫、货架及避光、通风等药品储存设施,在库药品应堆放整齐,离地距离不小于10cm,离墙顶、散热器及墙壁距离不少于30cm。

二、在柜(架)药品应分品种按批号分开堆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分开存放。三、二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专柜存放,专人上锁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

四、应设臵与其开展的诊疗业务相适应的药房、药库,并根据药品储存要求逐步做到设臵常温库(0-30摄氏度)、阴凉库(不高于20摄氏度)、冷库(柜台)(2-10摄氏度);药房、药库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药房、药库应配备温湿度检测设备。药品养护人员,每天上下午应对药房、药库各进行一次巡行,并认真做好温、湿度记录。发现温、湿度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五、药房应做好防尘、防潮、防污染及防虫、防鼠等相应的管理工作。

四、拆零药品管理制度拆零药品管理制度

一、拆零药品是指所销售药品最小单元的包装上,不能明确注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的药品。

二、拆零药品应设立专门拆零柜台或货架,并配备必要的拆零工具,如药勺,药盘、拆零药袋等,并保持拆零工具清洁卫生。

三、拆零后的药品,应相对集中存放于拆零药柜(架),不能与其它药品混放,拆零药品应保留原包装及标签。

四、拆零药品包装袋应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

五、药品拆零时,如发现拆零药品的内包装及外观质量可疑,应按不合格药品处理程序处理,不得拆零使用、销售。

五、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药品是指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不相符的药品,以下为主要情形:

1、药品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2、药品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3、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购进的药品经验收确认为不合格药品,不得入柜(架)使用,应及时上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三、在药品储存、养护、上柜、使用、销售过程中发现过期失效、裂片、破损、霉变,药品所含成分及药品成分含量、药品包装标识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等不合格药品,应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区,做好记录,完善相关手续。

四、不合格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

1、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由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销毁记录。

2、不合格药品销毁时,应采用焚烧、深埋、毁形等方法处理。

六、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的药房和个人卫生应符合规定要求。

一、做到每天早晚对药房各做一次清洁,保持药房的环境整洁、卫生,无污染物及污染源。

二、货架(柜)摆放的药品应保持无灰尘、无污染、药品摆放规范有序。

三、在岗时应着装整洁,头发、指甲注意修剪整齐。

四、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五、健康体检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体检机构进行,体检的项目应符合任职岗位条件要求,体检结果应存档备查。

七、特殊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均为特殊管理药品,应做到以下管理: 药品购进:

一、特殊药品使用单位应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

二、购进麻醉、精神药品应持麻醉药品“印鉴卡”和有效证件(身份证),到有特殊药品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特殊药品。

三、购进药品时应采取银行转账资金,不得现金买卖。公路运输必须有专人负责,缩短在途时间,防止丢失、被盗。药品验收:

一、验收应做到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验收记录应采取专用记录,内容有: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验收记录应保存至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二、验收发现缺少、破损的药品应双人清点登记,报单位领导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及时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药品储存保管:

一、必须实行专人负责(双人),专库(柜)加锁(双锁),对进出库药品应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纪录,记录的内容有: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做到帐帐、物、批号相符。

二、医疗机构应对麻醉、精神药品按日做消耗统计,处方单独存放,按月汇总,至少保存2年。专用帐册的保存应当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2年。

三、医疗机构销毁麻醉、精神药品应在县级以上药品监督部门监督下进行,并对销毁的麻醉、精神药品造表详细登记,完善经手人、负责人、院长和监督人员签字手续。

四、麻醉、精神药品在运输、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丢失或被盗、被抢的及发现骗取或冒领的应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药品和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的使用:

一、特殊药品必须凭具备资格的执业医师处方,方可调配使用。

二、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一次不超过3日用量,麻醉药品控(缓)释制剂处方一次不超过15日用量,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一次不超过7日用量;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一日不超过7日用量,其他剂型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一次不超过15日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次不超过7日用量。其他情况用药处方请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处方,签署姓名,并进行登记,对因涂改或超剂量等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处方,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员应当拒绝发药。

八、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事件事件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一、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品质量和药物治疗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 1.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列入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医疗器械,引起的所有不良反应(事件)。

2.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引起的严重、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三、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引起死亡;致畸、致癌或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四、一经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需详细记录、调查,按规定要求对典型病例详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按规定报告。

五、应定期收集、汇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每季度直接向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严重、罕见的或新的药品、医疗器械(事件)不良反应病例,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

医疗机构各科室、药房工作人员应注意收集、分析、整理、上报本单位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患者使用本医疗机构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经核实后,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并上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药房工作人员发药时,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药品不良反应史,讲清必须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服用,如用药后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停止用药并向医生咨询。

六、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群体和个体病例,须随时向所在地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九、药械质量责任事故追究制度

一、药械质量责任事故即是指药械使用单位因采购、保管养护、设备等原因而导致产生的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行为。

二、药械的采购程序符合药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其购进的药械属于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药械使用单位应积极主动地协助市局稽查科追查相关企业或生产厂家的责任。

三、药械的采购程序不符合药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其购进的药械属于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药械采购主管领导及其采购人员应负主要责任。因之而受到处罚的,主管领导及采购人员应按照其责任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因养护保管不当而导致假劣药品和医疗药械,并未按照有关规定报请销毁依然存放于药房的,应追究主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此而受经济处罚的,应根据相关人员的责任,责令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五、因设备缺乏而导致的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并未按照有关规定报请销毁而依然存放于药房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此而受到处罚的,应根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令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因上述问题而触犯刑律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

一、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管理使用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导致危及人体健康的责任事故。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质量事故

1.违规购进使用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

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入柜(架)。3.使用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三、一般质量事故

1.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2.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

四、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

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在十二小时内上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2.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七日内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书面汇报。

3.一般质量事故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五、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

六、处理事故时,应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原则,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十一、药品陈列管理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使用药品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定。

二、陈列药品的货柜(架)应保持清洁和卫生,防止人为污染药品。

三、应经常检查药品陈列环境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四、应按药品品种、规格、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整齐陈列摆放和储存,类别标签应放臵准确、字迹清晰。

五、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存放。

六、危险品不得陈列,如因需要必须陈列的,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

七、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八、发现有质量疑问的药品,不得上架陈列使用。

十二、处方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处方必须有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

三、医师开具处方、专业人员调剂处方均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四、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有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天。

五、处方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童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制用纸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注明。

六、处方书写必须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十三、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把好业务经营第一关,防止假、劣药品进入,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必备资料:

1、首营企业:对方必须提供其合法证照复印件并加盖红章,同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经销人员必须提供加盖企业公章和企业法人代表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及经销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2、首营药品:必须要求厂方提供加盖单位红色印章的合法证照,药品质量标准、药品批准生产的批件(包括批准文号)、同一批次的检验报告单、包装、说明书等资料。

3、GMP和GSP认证的企业,索取证书的复印件。

三、从首营企业购进药品或从生产企业购进首营品种,必须严格执行药品购进的有关规定。

注:首营企业——系指首次发生药品供需关系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

首营品种——系指向某一药品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药品,包括药品的新规格、新剂型、新包装。

十四、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并提供依据,以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GSP认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以确保药品进、存、销、过程中的药品质量信息反馈准确顺畅。

二、质量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政策、法令、法规等。

2、医药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新药的市场动态。

3、经营环节中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报表、文件等,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各个方面。

4、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本部门相关的质量信息。

5、其他的药品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及质量投诉。

三、质量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及时、实用、经济。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异常、突发的质量信息应以书面形式24小时内迅速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及时顺畅传递和准确有效的利用。

五、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做好质量信息工作,确保药品质量信息做到及时传递、准确反馈。

十五、药品养护管理制度一、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药品理化性能和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仓储实际情况,组织好药品的分类,合理存放。

三、定期进行循环质量养护检查,一般药品每季度一次,近效期、易变质药品增加检查次数,并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三、做好夏防、冬防和霉雨季节的药品养护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四、对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应做有标示或另放。

五、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应挂黄牌暂停销售。

六、养护人员应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采取干燥、除湿等相应的养护措施。

七、正确使用养护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自觉学习药品业务知识,提高养护技能。

八、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十六、药品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药品出库复核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杜绝不合格药品流出,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在库药品应按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出库。如“先产先出”与“近期先出”出现矛盾时,应优先遵循“近期先出”的原则。

第三条 库管人员发货完毕后,在发货单上签字,将货交给复核员复核。复核员应按发货清单逐一核对品种、批号,对实物及包装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复核项目应包括:品名、剂型、规格、数量、生产厂商、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发货日期等项目,核对完毕后应填写出库复核记录。第四条 出库复核与检查中,复核员如发现以下问题应停止发货,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处理:

(一)药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二)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三)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四)药品已超出有效期。

第五条 下列药品不得出库:

(一)过期失效、霉烂变质、虫蛀、鼠咬及淘汰药品;

(二)内包装破损的药品;

(三)瓶签(标签)脱落、污染、模糊不清的品种;

(四)怀疑有质量变化,未经质量管理部门的明确质量状况的品种;

(五)有退货通知或药监部门通知暂停使用的品种。

第三篇:医院医疗器械追溯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追溯管理制度

为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保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患者,追溯医疗器械的历史,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一、高风险医疗器械对人体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或对人体生物学上的相容性及受阳光、辐射、电磁、微波等影响,能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的医疗器械。

二、医疗器械可追溯性,就是对医疗器械原料及部件来源、产品加工情况、销售情况、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通过可追溯性,可以追溯到每个具体的植入性、介入性医疗器械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使用情况,可以明确使用患者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

三、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可追溯方式。医疗机构主要采用从使用到生产的自下而上的追溯方式,也就是从患者——使用单位——经营公司——生产厂家的追溯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使用终端发现了产品问题后层层追溯查明原因,或者是向上追溯查明产品是否属假冒或重复使用等情形。

四、对于植入性、介入性高风险医疗器械,在管理类别上均属三类医疗器械,是要求从生产、经营到使用进行全程追踪的器械,以序列号为追溯主线和识别关键,对每个器械

进行追溯。

五、对于不植入人体但风险较高的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等。这类产品是以批号为识别关键,一般不为每个单独的器械编上序列号,仅以批号为追溯主线。

七、诊所使用需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使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存档。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诊断、手术情况、规格、型号、批号、生产厂商。

第四篇:医院医疗器械追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追溯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为保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患者,追溯医疗器械的历史,必须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管理和制度建立。

二、高风险医疗器械即植入人体或对人体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或对人体生物学上的相容性及受阳光、辐射、电磁、微波等能量能对人体造成加大危害的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可追溯性,就是对医疗器械原料及部件来源、产品加工情况、销售情况、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通过可追溯性,可以追溯到每个具体的植入性、介入性医疗器械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使用情况,可以明确使用患者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

四、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可追溯方式。医疗机构主要采用从使用到生产的自下而上的追溯方式,也就是从患者——使用单位——经营公司——生产厂家的追溯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使用终端发现了产品问题后层层追溯查明原因,或者是向上追溯查明产品是否属假冒或重复使用等情形。

五、对于植入性、介入性高风险医疗器械,在管理类别上均属三类医疗器械,是要求从生产、经营到使用进行全程追踪的器械,以序列号为追溯主线和识别关键,对每个器械进行追溯。

六、对于不植入人体但风险较高的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等。这类产品是以批号为识别关键,一般不为每个单独的器械编上序列号,仅以批号为追溯主线。

七、对于某些成批生产的植入性或介入性医疗器械,在标示批号的同时,还为其加上一个独特的序列号,这样就做到了序列号和批号相结合的追溯方式。

八、医院使用科室需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使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存档。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诊断、手术情况、植入产品品名、规格、型号、批号、生产厂商。

第五篇: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使用前,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其中:

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设备科工作职责制度

1、负责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日常使用的监管和采购计划的审核、上报。

2、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验收、维修、保养、培训、等工作。

3、负责全院医用耗材的计划汇总、审核、论证及库房验收和领用等工作。

4、负责医疗计量仪器的定期强制检定工作。

5、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保证处于正常状态。

6、负责组织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并按照法规进行配置许可。

7、负责对接省、市、区的卫计、环保、药监、质监等监管部门的事务性工作。

设备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和分管院领导的指导下主持开展设备科的全面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设备、卫生耗材管理的各种制度、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熟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卫材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组织对全院医疗设备、卫生耗材的管理工作。

3)协调科内、外各种工作关系,组织安排科室有关人员进行全院医疗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报废及计量检定等工作。4)负责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负责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和计量管理。

5)负责组织科内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全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6)检查了解各科室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做到合理供应和调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组织全院临床医技使用科室的医疗器械、卫材的培训管理工作,督促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充分发挥仪器的使用效能。

8)组织有关人员对购入的国内外贵重设备、仪器验收工作 9)组织全院医疗器械使用维护管理以及卫生耗材使用情况的检查。10)11)负责组织医院各科室生命急救类设备运行调配工作。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耗材保管员职责

1.在科长领导下,负责对全院的耗材保管工作。2.负责每月耗材购进计划汇总;

3.负责耗材在库管理、库存量监控和库房盘点; 4.负责耗材的验收, 发放工作; 5.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

6.严格把控送货单,出库单,发票的一致性,办理耗材出库手续;

7.统计各科耗材领用支出;

8.严格按照出库单核对实物,保证出库单与实物一致; 9.及时将医用耗材发放到出库单上的指定科室; 10.与出库科室现场核对所送医用耗材并签字确认; 11.收集日常科室对医用耗材的反馈信息,并告知科长汇总;

12.每月对科室耗材进行抽查; 13.及时完成科长交办的临时工作;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1.全院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由设备科负责完成,未经设备科技术人员同意,禁止私自拆修。

2.常规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科室负责,由专人进行操作。3.贵重、精密、大型医疗设备,各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设备科,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4.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时要认真填写好维修使用登记手册,认真做好设备故障、维修、维护等记录。

5.使用科室要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执行落实情况。

6.医疗设备应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非操作人员严禁上机。

7.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计量设备的校验,对校验不合格的医疗设备及时维修,维修后仍无法满足临床科室需求的医疗设备,强制报废。

8.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维修完毕,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并由使用科室签字认可。

9.医疗器械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时,临床科室要认真、清晰、及时地填写维修单,写明故障现象,及时报修设备科技术人员修理,临床科室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10.医疗设备的修理,力求在院内进行,如必须外送修理或外请公司修理,须经设备科科长批准,使用科室及他人不得擅自外送修理,贵重医疗器械设备应报院领导批准后可外送修理。

11.对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故障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12.对急救设备的维修,维修人员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13.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与保修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设备保养、维护、巡检下查/监督制度:

1.设备保养

1.1 使用科室应做好本科室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日常保养内容包括:表面清洁除尘、检查是否运转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以及基本参数校正等。

1.2除日常维护保养外,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由设备科维修工程师或仪器设备的生产经营厂商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实施。

1.3维修工程师对大型医疗设备(百万元以上设备和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等)要做到一年两次维护保养,详细做好相关维修记录,科室签字确认后存档。2.设备维护制度

2.1使用科室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完成后,如未发现异常,可用于临床科室,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备科处理。

2.2大型、计量、特种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维护完成后,须经过设备试运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于临床。3.设备巡检下查和监督制度

巡检人员师应对责任范围内的使用科室医疗仪器设备进行1次/月巡检,并做好相关巡检记录,内容包括:

1)设备的安全隐患、故障,当发现安全隐患、故障时,应立即通知使用科室停止该设备的使用,同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清除隐患。

2)设备使用人员是否正确维护保养设备,使用人员设备操作情况,发现医疗设备操作不当或未正确保养设备时,应及时进行纠正与培训。

设备报废制度

1.凡使用期满、功能性能严重落后,不能满足设备使用要求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无法修理(或无维修价值)的医疗设备可申请办理报废手续。

2.医疗设备的报废,须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经医疗设备技术人员鉴定,报经设备科,财务科和医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1)医疗设备5万以下报废设备由设备科维修人员负责鉴定,报设备科财务科审查,院长批准。

2)医疗设备5~50万(含50万元设备)经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售后维修工程师讨论后给出鉴定意见,并填写设备报废鉴定表,报设备科,财务科审查,院长批准。

3)医疗设备50万元以上设备由医院组织专家、维修组人员进行鉴定,报设备科财务科审查,院长批准。

3.建立各种医疗仪器报废资料,仪器设备报废资料内容包括:

1)报废原因,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价值、生产广商、购买日期、使用科室、使用年限。

2)《评价鉴定意见表》,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价值、技术性分析(技术落后程度)、现存在的故障情况、有无修理和技术改造的必要、修理或技术改造的方案、费用等栏目。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耗材管理制度

1.国产一次性无菌医用耗材,要查验每箱,每包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时效日期以及灭菌方法。进口产品应有灭菌日期和时效日期等中文标示。

2.一次性无菌医用耗材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厘米,距墙壁≥10厘米;不得将包装破损、实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3.发放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发放、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科,不得自行做退、还或处理。

4.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科相应规定,做好一次性物品的全程管理,严格一次性无菌医用耗材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一对一更换。

5.定期对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向设备科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设备科库房管理制度

1.医用物资验收制度

1.1购进的医疗物资必须严格按照验收手续和程序进行,严格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不符合要求或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退货或换货索赔。医疗物资到货后必须向库管提供到货物资清单。

1.2供货公司应按医院规定先将所送货物放置到待检区等待验收。1.3购进的医疗物资有效期必须符合要求方可入库。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退货或换货索赔。(有效期在3个月以内的送达医院不低于1个月、半年以内的不低于2个月、半年以上的不低于3个月)

1.4验收合格的医疗物资必须有库管签字方可有效。

1.5对于紧急购置、不能够按常规程序验收的医疗物资,可以简化手续,或先使用、事后补办验收手续,但必须由设备科、主管院长、院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

1.6新进医用耗材,需科长签字确认后,设备科库管给予验收。

1.7质量验收应按生产厂商提供的各项技术指标,或按招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参数、功能配置、性能指标逐项验收;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技术质量验收,应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结果应作详细记录,并作为技术档案保存。2.耗材入库制度

1)所有医疗物资必须验收后入库,非特殊、紧急情况严禁供货商直接将医用耗材交送使用科室。

2)库管人员应严格执行入库耗材验收制度,按《入库验收单》所要求内容认真验收登记。若验收不合格或发现问题应做好记录并立即报告设备科科长处理。3.耗材出库制度

1)业务科室必须确定医用物资的专人申领,专人负责保管,严格交接手续。2)设备科库房根据各业务科室申请对外发放医用物资。

3)各业务科室由专人负责领用医用物资,专人负责保管,确定无误后,在出库单上签字。

4)库房物资遵循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5)如遇紧急情况,可先口头告知设备科科长,同意后可先领取医用物资随后办理相关手续。

6)库管禁止未经科长同意,将医用物资擅自借出。4.盘点制度

1)每半年进行库房盘点,主要由库房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根据库房基本物资种类及数量为基准核对库房物资并双人签字确认留存。2)对不合格医用物资放置到待处理区。

3)对库房盘点后出现问题的医用物资列出清单交设备科领导。4)根据医院相关规定处理不合格医用物资。5.销毁制度

1)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防止流入社会引起公害。

2)科室对每日使用的一次性耗材,按照规定销毁。销毁后集中、定点存放,并做好销毁记录。

3)设备科对医用耗材每月进行检查,对过期、失效或不符合要求、损坏、变质的物资,收集整理登记后放入专门区域进行存放,汇总报告上交领导审批。4)批准报废的医用耗材及日常销毁耗材,由有资质从事医疗废物处理的机构进行收集、集中销毁处置。

医用物资库房保管制度

1)物资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资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并根据仓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转量小的用货架存放;

2)物资堆放的原则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根据货物特点,必须做到过目见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

3)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加强保管措施,达:“十不”要求,务使国家财产不发生保管责任损失;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

4)库房要配备相应的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设施,如货架、灭火器、温湿度计等。保持库房通风安全,确保物品不会发生霉变,库房内保持清洁整齐,道路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库房设置温湿度计、粘鼠板。库房保持室内温度在18-24度之间,湿度在35%-70%之间,定期更换粘鼠板。根据实际情况,应取相应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并做好每日的相关记录。仓库严禁烟火,明火作业。保管员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识。

5)保管物资,未经科长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总成物资,一律不准折件零发,特殊情况应经科长批准。

6)仓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库人员擅自进入库房。医疗耗材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对医疗物资的监督管理,保证医疗物资的安全、有效,制定本制度。1.医疗耗材不良事件定义: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物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物资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2.医疗物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物资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3.报告范围

3.1重大不良反应报告:需要提供的可疑医疗物资不良事件报告是死亡和严重伤害报告。

3.2一般性相关事件报告:对于一部分医疗物资未达到预期使用效果的也是安全性问题。

4.报告原则

4.1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所使用医疗物资有关,需要按可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4.2濒临事件原则: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或医务人员死亡或伤害,则也需要报告。

4.3不清楚即报告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物资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5.医疗物资可疑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限

发生可疑不良事件应立即汇报,因特殊原因不能汇报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6.报告处置

各临床科室有义务和责任收集、分析、整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医疗耗材物资不良事件信息。各临床科室在使用医疗物资过程中,如有不良事件情况出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同类产品,同时向设备科及时报告。

药械科安全管理制度

1.药械科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有关安全管理要求,为保证药械科各项工作任务有组织有秩序地顺利进行,防止灾害事件的发生,制定本制度。1)加强药械科办公室、中心库房、设备维修间管理。

认真执行国家《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2)加强防火、防盗工作。

药械科办公室、中心库房、设备维修间场所严禁吸烟,严禁违章使用电器,严禁堆放杂物,严禁玩火;下班后,关好门窗和电灯,切断电源,确保安全。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科长及保卫科报告。3)加强安全值班工作。

值班人员要按时到岗,按时交接班,不得脱岗、串岗,确保值班岗位的安全。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值班岗位。4)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药械科全员各岗位要重视安全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安全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全科重点要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在节日放假之前应进行全面安全大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采取有力措施,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对重大隐患,及时报告科长及保卫科,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防患未然。附:设备科安全员职责 ①按时参加医院安全培训;

②负责设备科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做好记录; 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反馈给科长; ④认真挖掘不安全隐患,积极提出加强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⑤定期检查科室所有场所灭火器,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灭火器及时与保卫科联系更换;

⑥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培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

⑦定期组织科室人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药械科库房防火安全制度

1)定期检查插销、插座、电源线、电源开关、灯具是否存在破损、老化、有异味或温度过高等现象。

2)库房管理人员下班后,必须关闭不用的电器。库房内储存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按制度管理。

3)杜绝存放易爆、易燃可燃物。

4)库房管理人员协助科室安全员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摆放在明显位置,确保不被覆盖、遮挡、挪做他用。5)及时清理垃圾,不遗留火种,库房严禁吸烟。6)严格遵守医院有关库房管理制度。

下载某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仓库保管制度 1. 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医 疗器械相邻区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厘米;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屋顶间距不小于30厘米......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 1、为确保购进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把好医疗器械的入库质量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由专......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公 司 质 量 管 理 制 度 (医 疗 器 械) 执行日期:2014年10月1日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一、 企业负责人职责 二、 质量管理人职责 三、 验收员岗位职责 四、 维修养护售......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一 器械的采购管理 (一) 资质的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与产品相应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2 第三类器械经......

    医院医疗器械自查报告

    医院医疗器械自查报告1 我院遵照X区X食药监发【20xx】27号、29号文件精神,组织相关人员重点就全院药品、医疗器械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制度

    仓库管理规程HNTD-12-01 版 本 号: 发放编号: 仓 库 管 理 规 程 编号:HN/TD-12-02 拟制部门: 拟 制: 审 核: 批 准: 年月日 仓库管理规程HNTD-12-01 仓 库 管 理 规 程 1. 目的:......

    医疗器械自查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自查管理制度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要求,规范我公司医疗器械的经营行为,保证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有效,特制定质量管理自查制度,内容如下:一、质......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 一、营业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样品陈列整齐,设置顾客意见簿,文明经商,礼貌待客。 二、应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销售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应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