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知识问答(定稿)
I、从实际出发,如何改善我系的学风问题?(比如英语四六级,逃课 现象等方面)
学校放学生羊,而中国学生却没有自主找草吃的习惯,反而沉醉于大学的自由,放任自己,相当时间耽误在上网、餐厅、歌厅、咖啡厅等娱乐时间上,而不是刻苦学习。因为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外力监督和压力下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风气,进入大学后一旦直接进入这种让学生自愿学习的教学方式,没有了压力,管理与监督,大部分学生就不可避免的放任自己,不努力学习,大学成了镀金,混文凭的地方。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完全凭着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和市场力量的督促只能对少数学生有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只会害了他们。
在课程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学期最后一两星期突击学习,然后到考场默写发挥,考完后就基本忘光,没有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这当然也无助于学生自我更新能力的提高,这种学习努力程度像抛物线后半段的持续下滑,说明了教学的产出效率极低,简直就是对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最大浪费。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当前的教学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难脱其责,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高校体制的责任。
这种与研究型大学不相称的学风与教风,严重制约着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当前上海财经大学正在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他们在海外形成了较好的教风与教师行为规范,如果国内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来鼓励这种好的教风,那么他们也终将被国内现行的不良教风所同化,导致人才引进效果的下降。所以说在人才的引进,还不仅仅是引进人,还要创造实际相应的制度环境加以鼓励和引导,进而留住人材、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如果教风和学风得不到大的改善,很难让我们学校成为真正的研究性大学。
三、解决措施
要扭转这种学风和教学,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教学管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监控制度和改善学风、教风的激励机制,为此建议采用以下改进教风、学风的措施。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投入少,容易执行,而且见效快,效果大。即使学校投入不多的资源,在现有师资水平和客观现实条件下,也能大大地改善教风和学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一)规范课程提纲 细化课程要求
尽管给学生课程提纲(Course Syllabus)在国外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完全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已经成为规范,但在国内一直忽视这一工作。尽管目前我们也有教学大纲,每年公布在《教学一览》中,但该大纲过于简单,而且不是由任课老师提供,与具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学生在选课时也不会去看这些信息,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严重不合国际教学规则和惯例,在我们与国外大学和机构开展合作培养教学,对方首先就索要课程提纲,并将之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标准。所以我们上海财经大学在改善教风上可以首先从要求每门课必须给出教学课程提纲这件事着手。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服务市场实际上很不规范,教师担任某一门课程教学后,不向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说明服务的具体内容、安排。而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在上课前、选课时对教学内容与安排几乎一无所知,知道的仅仅就是这是什么课,用什么教材,直到学期结束才大概知道个所以然,消费得不明不白。不过期末有个好成绩也就皆大欢喜,也就不管教师讲了什么,只要给的成绩高就是好老师。对于监管方同时也是雇主的校方而言,知道的比学生更少,到监管时才发现无从下手,因为自己的雇员并没有向自己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至于学生满意度那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的,指标太软了。
建议学校制定出一个统一规范的课程提纲,设计包含许多具体要求,比如课程目标、课程教材、参考书目、阅读材料、预前知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后答疑、课程作业、习题课时、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等,在学生上一门课程之前就给他们一个尽可能完整的课程教学提纲,同时将这些内容挂到校园网上,并提交给院(系)一份供存档,以便学生和院系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获得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院(系)及监管部门(教务处)的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评估每一项的落实情况,一方面让学生事前可预计,并做相应准备,这也会降低执行成本。同时监管部门也可据此随时进行抽查,并在学期结束前对照教学提纲进行考核,此时学生评教的内容就可以很具体的让学生判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否吻合课程教学提纲等,让学生帮助监督,考核教师,可以减少考核、监督成本,使得供需求双方有效地互动。
II、很多大学生通宵玩游戏(比如英雄联盟)?对于这种现状,谈谈你 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众所周知,互联网络的诞生和进步注定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注定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注定不断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乐。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利弊双重属性,互联网亦不例外。
互联网络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及工作方式。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则无疑是网络的代言人。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正如有大学生言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正是弄潮儿。”这智慧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长的一代,将成为明天中国网络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推进者,今天的几句建议,就有可能是明天网络发展和教学管理的方向。因此本次调查报告关注的正是这群精英,关注的正是这群精英的成长成才和他们与互联网的相关问题.摘要:网络在当今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一个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娱乐手段。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也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在各个窗口展现,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黑暗的角落。对于网络,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也不能认为它就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学生必须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运用网络扩大知识视野,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使自己在当今竞争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III、离开家步入大学后,应该怎么加强和父母之间的联系?
IV、大学生应该怎么合理的利用好时间?(比如早读、晚自习时间和 周末)
V、关于之前的“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你觉得室友同学之间应该怎 么相处?
析因
宿舍关系缘何矛盾重重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室友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在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宿舍关系处理不好而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记者采访发现,生活习惯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是导致宿舍关系紧张的三大原因。
生活习惯冲撞
案例:“她穿过的丝袜经常放在电脑键盘上,用过的卫生间满地都是头发。”广西财经学院学生小杨说,她大学宿舍有个很不讲卫生的室友引起了大家的“公愤”。原本宿舍6个人配有两个卫生间,结果大家都只使用其中一间卫生间,另外一间就成了那名室友的“专用”。
观点: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副书记雷圆媛认为,高校和中学不同,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带来了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等。现在90后大学生普遍个性张扬,而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别人生活习惯的大度,互相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
缺乏深入交流
案例:刚调整到新宿舍,广西大学文学院的小曹就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宿舍8人中,其中6人家境不错,每天的生活多停留在穿衣打扮、视频聊天和看韩剧上。小曹曾尝试沟通,但总觉得貌合神离,只好申请换了宿舍。
观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小陈说,大学生因为家庭背景、性格、爱好和价值的差异,难免造成相互之间没有交集,缺乏共同语言,加上网络对人际交流的冲击,现在室友间交流越来越少。
不良竞争心理
案例:小陈告诉记者,每到评奖学金、班干部竞选时,宿舍关系就会微妙起来,“没有人会傻乎乎地告诉室友自己最近在做什么”。学校去年评国家励志奖学金,宿舍有个同学成绩很好,可因为不是贫困生不能参评。这名同学就“报复”,把评上奖学金的室友的课本藏起来,后来被人发现了。
观点:广西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李祖枢认为,评奖学金、班干部竞选等直接关乎学生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发展,加上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在关键时刻矛盾确实容易激化。同时,现在独生子女缺乏互相谦让,也是原因之一。
应对
“上下铺”相处有道
李祖枢提醒,一些大学生遇到宿舍关系紧张时,本能的反应便是换宿舍,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心理。其实,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想毕业后能立足于社会,经营好职场人际、夫妻关系等,宿舍是一块学习经营人际关系的很好的“实验田”。
包容:求同存异
宿舍四人志向各不同,作息时间也不同,但大家却能和睦共处,中南民族大学南宁籍毕业生小郭把秘诀归于“求同存异”。小郭说,有个室友每天晚上9时多就睡了,但对声音很敏感。后来,宿舍就形成个约定:只要有人睡觉,大家就自觉熄灯,保持安静。
雷圆媛认为,大学生应该承认个体差异,包容他人,并心平气和地尝试沟通,切不能遇到问题时选择默默忍受,毕竟不良情绪积累过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到一定程度也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主动:别老“端”着
“大学生应该增强同伴意识,而不仅仅只是和聊得来的同伴交流。”李祖枢说,一些大学生拥有一两个关系亲近的室友后,就容易忽略甚至排斥宿舍里别的同学,不免有时会带来其他室友的埋怨或是因妒忌产生的其他不好的情绪。
李祖枢建议,室友间要想取得更深层次的交流,应该放下身段,主动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家庭或生活习惯、兴趣等,尽可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与兴趣,为日后更广泛、深入交流作辅垫。
分享:不藏着掖着
“调整好心态,室友会成为彼此前进的很好动力。”广西大学文学院小曹说,她大
三、大四时期的室友学习都很努力,大家也在学习上较劲:看谁把作业完成得更好,比谁去图书馆更早,看谁的排名更靠前。业余时间,大家看到不同的书籍或电影,也会相互分享。
广西财经学院的小彭说,他大学期间有个室友是个“活宝”,经常讲讲笑话开开玩笑,很能活跃宿舍气氛。例如考完试了,他就会主动提出去吃个大餐;在网上看到好笑好玩的东西,也会马上跟大家分享。室友之间即使有时闹闹矛盾,大家笑一笑就过去了。
VI、你觉得大学阶段对一个人得发展来说具有怎么的意义?
我相信有很多师弟妹们和我当初一样,在刚入大学的时候,一定会很迷茫,甚至有些人升上大三了,仍然处于迷茫之中,找不到方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呢?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大部分的大学生,独立能力并不是很强的.虽说大部分人都属于成年人的年龄了,可是在心智上,远远达不到成熟的标准.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一种成人思维方式.还处于模仿成人行为的阶段中.很多社会人士说,现在的大学生,太幼稚了,这种说法是有着一定的道理.八九十年代的人,大家吃的苦头少.看看身边没手机的学生有多少个?有几个学生是吃着素菜过日子的?很少,不是没有,而是很少.适应能力差是导致大学生找不到方向感的重要原因.其次是高校的约束机制不好,环境的差异也是造成大学生迷茫的重要原因.高中与大学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体现的是大学是属于一种半自学半教的状态,大学的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时时督促我们学习,大学的学习压力与高中压力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只要你不做什么违法,不做太多违规的事情,只要你考试不会挂红灯,基本上你喜欢怎么混都可以,大学生太自由了,由此产生了一种惰性.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做好以下三件事,大学生活就有意义了: 1.锻炼独立的思维,提高心理承受力.理性的看待生活里的每一件事.2.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交际,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3.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锻炼独立的思维,理性的看待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步入大学,许多学生开始了独立生活,很多人不理解什么独立的意思,以为离开了家人就是独立了.这里说的独立,不是行为上的独立,不是经济上的独立,而是思想上的一种独立,如果思想上没有独立起来,一切行为上的独立,经济上的独立都片面的.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人如果还没有开始认真的面对将来的人生,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个人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独立是先从思想上独立起来的.因为思想决定你的行为.但有些学生会认为独立是这样的:除了自己谁也不要相信,除了自己,谁也不要依赖,这是对独立理解的偏差.大学生都是从黑色六月(以前叫黑色七月)过来的人,在一年的放纵里面,不得不产生一种局促不安的感觉,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不清楚,有些学生终日迷茫,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才更有意义,这是许多学生会想到的问题.但是我建议不要这样问自己,我们换另一外方式去问,我们问,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只有先知道了为什么,才会知道应该怎么样.因此,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武装起来.因为思想决定行为.如果你有着不成熟的思想,就有着不成熟的行为,反之.如何形成独立的思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独立的思维,也就是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凡事会有自己的见解.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会有多种评论和见解.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对.有些人中立.你在想,如果是你,你的见解是理性的吗?当你遇到困难了,遇到挫了,开始灰心丧志了,为什么,因为你找不到理性了,你无法理性了.试着问问这三个问题,大学生为什么会迷茫?大学生为什么烦恼会越来越多,大学生为什么心理承受力低, 迷茫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方向是来自于自己树立的目标.烦恼因为无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法理解一些问题,无法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单是对许多事情的舍与弃就很容易引起个人的烦恼.心理承受力低是因为思维方式没有转变,以致于无法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因此,锻炼自己独立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受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一些情所影响的.人说,看多点书,并不一定指的是多看专业书籍,往往是指为扩充自己的见解,多看点名人传记,多看点激励书籍,多知道点人生经验,多认识一些良师益友.提高心理承受力的最佳办法,就是与别人比赛,与自己比赛.比赛什么都可以.相信以上这些会让你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了解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将有助于新生生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生活变化的特点。
首先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由依赖父母安排转为凡事要靠自己处理的集体生活;生活习惯上,饮食、气候、语言、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都会造成适应不良;生活的领域大大拓宽。
其次是学习状况的变化。学习任务比起中学来内容多、任务重、范围广;学习方式由依赖老师转为学生自己主动安排学习。课时可能不是高中那么充实,再次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对人际交往的方式与对象的改变会难以适应;人际交往的要求强烈,但由于缺乏交往技巧等原因,常常难以建立友好的协调关系。最后是管理制度的变化。不在是高中式的框框条条管理,更多的是以学生来管理学生。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二、积极适应新环境。了解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就必须尽快去适应大学生活,为此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适应新环境: 第一,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上大学后,大学生应该摆脱过去的依赖心理,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自觉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第二,摸索适应大学学习的方法。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最易产生情绪波动与自我评价偏差。新生要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管理支配时间,学会应用工具书,利用图书馆等条件自学。
第三,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与来自各地、性格、习惯各异的同学交往,需要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第四,升华理想,确定新的奋斗目标。适应环境最根本的因素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进入大学后,专业方向已定,可以把美好的理想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从社会理想的高度来认识上大学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把社会需要与自身条件相结合,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是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后,首先遇到的难题。大学新生要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应该做到五个转变:奋斗目标的转变大学是人生成才、成就事业的一个新起点。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而学必先立志”。大学生应从高考胜利的满足和陶醉中清醒过来,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再创大学阶段的人生辉煌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维方式的转变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结交的人多,面对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中学时,有些生活琐事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交往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来源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提倡主动交往;其次,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三是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第一、必须有自制力与独立意识!只要你具备了一定的自制力和独立意识,你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切来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当你真正明白该如何靠自己去解决问题时,你就真正地理解了大学的含义,就不会在大学里迷失方向,浪费时间,荒废学业。
第二、你要学会承受!在高中时也许你承受过成绩不理想的痛苦,但在大学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让你伤心,让你感到无助,甚至会让你觉得世道不太公平。比如说情感受挫,在班级或系里的工作中没有得到同学的理解,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等等。这时你一定要学会承受!能承受一些东西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大学里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去苛求他人,我们应学会容忍他人,承受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问题。当你具有“大肚能忍忍天下难忍之事”的风度时,你就会拥有快乐而成功的学习和生活。
从高中到大学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大学对其将来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正如那句话所说,大学不是停车场而是加油站!大学是我们为未来发展做知识、能力储备的地方,我们能否成功取决于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在大学中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愿每一个大一新生都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品味大学生活的乐趣!
二.学会与人相处,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上,在与人沟通方面,很多大学生都是不够成熟的.有些人喜欢由着自己的性格来做事,遇到一些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不会相让,或者是不给予理睬之类的,也许在这些人认为,这叫做有个性.其实,说白了,由着性格做事,不管事情结果好坏的人,是一种超级愚蠢的人,为什么呢?曾有一句名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性格是可能操纵的,就看你是性格的主人,还是性格的奴隶.由着性格做事的人,是性格的奴隶!很多人只注意到学习,没有注意到在学校里,有着很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的.比如说交际能力.一个人的交际能力,首先体现在它的品行,然后体现在他的团队精神,他的沟通表达能力.但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国的基础教育体制一直没有重视到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致于中国的很多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比较差,以致于中国的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差.大学的必修课程里,是没有交际学的,交际能力是靠自己锻炼出来的,是在日常生活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来的.不怕跟大家说,如果你在大学里面,这交际学学得好,对于你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其产生的作用,并不亚于你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有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人际关系不好,与品行、修养有着重要的关系.性格本无好坏,人品是关键.高等教育与人品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品行不好,但越受过教育教育的这些人,越善于把自己的败坏品行隐藏得更好.当一个人的品行不好,没有一定的行为修养,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吗?那他的人际关系会建立好吗?不会。一个人建立在良好的品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与身边人友好相处的.然而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不能与身边人友好相处的.可是四年来有些人与身边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些人与身边人只是泛泛而交,有些人给人感觉总是难于相处.为什么会出现三种差异呢?我们应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品行.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身边人的品行有一个看法或评论,例如某某同学性格很好,愿意帮助别人,这个同学性格很开朗,某某同学很自私,什么事斤斤计较。某某同学不通情达理,很难沟通.某某同学总是喜欢泼人家冷水.某某同学高傲,不愿搭理人,某某同学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等等的评论。喜欢评论别人,也是人的一种天性,不然八卦新闻不会这么抢手。可是我们在评论别人的时候,很少人站在别人的位臵去评论自己(这也是我常和许多朋友在沟通中谈起的换位思考).但是要对自己做一个客观评价是很难的,正所
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无意中触犯了别人,为什么?因为很多行为是在成长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与人交往,必须要与人沟通,沟通技巧在现代商业生活里被运用得很好,特别是用在营销技巧和管理技巧.我们知道,一件机器,零件与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擦的,相当于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别人。越接触的频率越高,其产生的磨擦频率也越高,于是矛盾也会容易产生,但一旦两者都磨滑了,矛盾就消失了,像人与人一样,于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泛泛之交的,因为没有机会磨擦,不存在化解的情况.而难于相处的,就是在磨擦的过程中,没有好好的去磨平.可以说是在逃避这种磨擦.有些人的品行很好的,可是由于表达方式不对,说话太直,忽略场景,忽略别人的感受,以致造成别人对你的误解.我们常常形容一些人倔强固执,或没大没小,或说话不分轻重。沟通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你表达的意思让对方明白.一旦对方没有明白,就容易产生误解,或者是某些事情的细节别人不知道,产生了误会.好比一场宴会,迎宾人突然说:该来的怎么没来?而在场听到的人,就会误以为自己不该来,这就是一种表达上的错误以致让对方误解的例子.生活上很多两人之间的口舌之战都是因为表达错误或理解错误产生的.这就是沟通存在问题了~ 学会与人相处,就是时刻注意自己的品行,提高自身修养,凡事多点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给自己多点宽容,给别人多点帮助.无论在哪个组织,哪个集体,都要有集体荣誉感,以上这些相信你会从人际关系上获得快乐 三.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努力总会有回报的.可是现在这句话要改变了,努力是有回报,但是如果你选错了方向,你的回报是极其有限的.为了让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大的回报,因此,你必须要确定一个好的人生目标,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多得回报.可以看看以下的一段话,你会理解选择的重要性了: 对学习英语这个话题永远是大学生每天的话题,我今天也旧话重提了。中国的大学生,被英语拖得是最累的,如果用在大学里学英语的时间去专研一门学问,我想那些时间足让这个人的学问达到很精深了,但是在很多人初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发觉在求职的过程中,英语不好,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于是这不得不让很多大学生落入了沉思,英语到底要不要学呢?应该如何分配时间去学呢?对于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兴趣,英语,三方面让很多大学生不知如何协调,迷茫,迷茫。到了毕业求职之时,彷徨,彷徨.于是这里就涉及到了每个人的学习态度问题,确切的说是一种学习思维模式.我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学历与学识,学历与能力》谈到这相关方面的问题,但今天我想说的是,英语是要学的,但看你学的英语是注重哪方面的能力?阅读?听力?口语?写作?我个人认为是听力与口语,这两个是工作中最常用到的.但是你会向这两个方向发展吗?没有,因此不要盲目的学英语,不然的话,你所浪费的这段时间,将来你会花费将近三倍以上的时间来弥补。
我说的人生目标,其实范围太大了,其实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不同的,我们先取一个大方向目标,然后把这个大目标细化它,然后逐个目标去实现它,人要脚踏实地,就是这个道理.在大学,目标已不只是学好专业知识了(当然学好专业知识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以上说的两件大学有意义的事情,也是目标.目标是与实际联系的.不追求实际,一切的目标都空谈.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社会有所了解.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给升大四或大三(三年制大学生)师弟妹一点建议.里面有讲了如何去了解这个社会的供需求的.大家可以在本论坛搜索这篇文章看看.当我们每确定一个目标的时候,都是经过多番考虑才决定的.多番考虑其实就是对自身条件的客观评价.先客观评价自己的性格,兴趣,家庭背景,专业等所有环境因素.这些都要去给自己做一个很客观的评价.有了对自己自己客观评价的情况下,你的目标就会确立起来了!管理学里有一个管理理论,就是目标管理.它的简单过程是这样的: 1.确立目标.2.讨论方案.3.选取方案.4.执行方案.5.绩效评论.目标管理注重方向性,让自己明白在某个时期目标的重点放在哪方面.而整个目标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确定目标和执行方案.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你会觉得有事可做了,大学生活就不会觉得无聊,也不会觉得迷茫了~当然你的目标是什么我无法帮你确定,毕竟我不是你,只要你只要客观的给自己一个评价,我相信目标就会出现了.刚升上大三,的确会很迷茫的,但是别心慌,多点和一些良师益友沟通,你会找到方向的.以上三件事,第一件事可以让你有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第二件事让你处于一个关系融洽的环境,获得快乐,第三件事就是充实你的大学生活.希望你能做到,努力吧
第二篇:青年文明号知识问答
“青年文明号”知识问答
迎检人员:彭立华 马增鹏 刘 斐 宿汝波 闫 伟 王 妍 曾 敏 冯娜娜 吴 婷 徐 凯 韩 梅 胜海部分
一、创建口号:让窗口更亮 让心田更净
持续推进胜海管理区蓬勃发展
二、创建宗旨:
时刻履行高标准、严要求,倡导全体成员树立“诚信、务实、勤奋、创新”的宗旨,树立全体成员的责任感,培养扎实肯干、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主人翁的姿态向社会展示“青年文明号”的风采。
三、创建目标: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文明标兵
四、承建项目创建指标:
职业道德好、岗位能手多、安全生产好、精神文明建设好
山东省部分
一、什么是“青年文明号”活动
“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共青团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意服务,让青年文明号走进千家万户”为主题,以“青年文明号”服务卡为载体,扎实开展“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示范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加强各行各业基层管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为建设职业文明、弘扬中华美德、传播文明新风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青年文明号是何时开始
1994年4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为“青年文明号”集体题字。
三、创建青年文明号最终目标
形成从标准、要求、评定办法到奖励措施的完整机制,使创建青年文明号成为全省城乡青年文明建设中的一项主体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四、“青年文明号”的基本条件: 1、35岁以下青年占50%以上,负责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青年集体或青年集体创建的岗位和工程。
2、该集体、岗位和承建工程的青年热爱本职工作,敬业意识强,职业道德良好,积极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自觉遵守有关法规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
3、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讲文明、讲质量、讲效益、取得突出成绩。
4、努力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掌握本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成为本工作岗位能手。
5、青年集体、岗位和工程的团组织健全、活动正常。能紧密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开展工作,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青年特点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6、工作及成效得到本单位党政领导肯定,受到周围群众或服务对象赞誉,社会评价良好。
五、青年文明号的内容、宗旨: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旨在组织和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文明从业,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敬业意识、创业精神和质量、效益、安全竞争、服务等观念,在全社会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塑造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倡导职业道德和职业文明,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六、什么是“青年文明号服务卡”
“青年文明号服务卡”是在社会窗口行业“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实行的,从业人员在为群众进行服务时,向群众提供印有具体的服务承诺和公开联系监督方式的书面证明。它是以优质服务为基本内容,以事先承诺为基本手段,以直接向服务对象发送服务卡为基本形式的一个群众性职业文明建设的活动载体。
七、青年文明号服务卡的行动口号
“为群众服务,为文明添彩”
八、“青年文明号”工作目标
“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
“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
九、什么是“号、户”结对活动
指文明号与特困户、下岗职工结对子,为特困户、下岗职工工资、残疾人等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献爱心。
十、全省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的口号
“信用第一,信誉至上”
十一、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
“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
第三篇:最终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
1、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多长时间?
答: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2、你能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答案: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
3、党的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
4、什么事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
答案:鞋底破了
5、申请入党的年龄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18周岁。
6、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但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发现脚印,为什么?
答案:他在倒着走
7、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镰刀和锤头。
8、一位卡车司机撞倒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卡车司机受重伤,摩托车骑士却没事,为什么?答案:卡车司机当时没开车
9、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个人空肚子最多能吃几个鸡蛋?
答案:一个。因为吃了一个后就不是空肚子了
1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几年举行一次?
答:五年
用什么可以解开所有的谜?
答案:答案
12、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几年?
答:两年
第四篇:知识问答
后勤产业集团员工“六常管理、员工手册、职业道德教育问答竞赛”的策划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和努力,员工群体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道德),又势必对企业的形象、业务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加深员工的管理及素质教育工作,华侨医院项目点物业服务中心,拟定与2014年6月底至7月初,在华侨医院项目点下辖各部门,以班组为单位,举行一场“问答竞赛”。初步策划方案如下:
一、举办时间;2014年5月----2014年7月初
a、2014年5月底划定问答竞赛的考题(200题左右)内容涉及“六常管理”、“华颐员工手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
b、2014年6月下发考题到个班组,每个班组参赛人员4-5人,正式比赛上场3--4人
c、2014年6月28日-7月1日,以淘汰赛形式决出胜负。
二、参赛人员的设定;
a、筹备组;后勤产业集团办公室、b、出题组;培训部、人力资源部、物业服务中心办公室 c、裁判组;(待定)
d、参赛部门;华侨医院项目点各部门下属班组。
三、奖励办法;(待定)
a、第一名年底后勤产业集团表彰会将取得“全能班组”称号及奖金
b、第二名年底表彰授予“精神风貌先进班组”称号及奖金 c、第三、四名授予“先进组织”锦旗及实物奖励
D、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有得到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的机会。
相关说明;问答竞赛的目的不是考问相关知识,主要是通过竞赛形式向员工,普及相关知识。为了更好的推广,答题范围限定200题。活动时间暂定一个月,建议各班组在此期间能经常组织班组,开展班组内的问答竞赛。
附件内容:(摘自《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以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积、诚实与虚伪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的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
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1)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忠于职守,为实现职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一个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职业无贵贱之分,这是职业道德所要倡导的首要规范。
(2)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为人做事,讲信用、守诺言,这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
(3)办事公道就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时要公道正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开公平;对不同的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
(4)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服务态度,改进2008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07年12月版第 81 页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
(5)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职业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社会利益与分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发布时间:2012-02-22)
第五篇:知识问答
“九一八”事变
2010-10-14 15:51:1050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时,蒋介石正集中力量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命令,未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当晚,日军攻占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日日军占领了整个沈阳城,并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东北军基本上不战自溃。1932年2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在长春建立起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国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
红七军编制沿革简介
2010-7-16 7:52:203
51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主力部队之一。1929年12月11日,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2800余人,在百色举行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纵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
1930年2月,李明瑞、邓小平领导龙州起义,建立红八军,李明瑞被任命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龙州起义失败后,红八军余部并入红七军。3月,中央代表邓斌(即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纵队,纵队长黄治峰、政治委员罗少章。11月,红七军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留韦拔群率少数部队进行游击战,主力则奉命北进。在转进过程中,红七军损失惨重,进至湖南广东边界时,仅剩2个团。
1931年7月,全军抵达中央苏区,归红三军团建制。1933年,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七军番号取消。该部被缩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红五师随三军团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
在长征途中,红三军团在扎西会议后缩编为一个师四个团,红五师缩编为红四师第十三团。过草地后,毛泽东将一、三军团缩编为陕甘支队,红十三团调入一军团系统的红一师,改称第十三大队,到陕北后恢复红十三团番号。由于三军团番号未恢复,该团隶属于红一军团红一师。1938年8月,红十三团随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115
师343旅685团,该团为685团第二营,11月随聂荣臻留在晋察冀开辟敌后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该部扩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后改称解放军第64军。1951年2月,随19兵团入朝,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四集团军。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来由
2010-4-19 15:18:246
419世纪末,随着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觉悟了的女性摈弃长期以来歧视妇女的陈腐观念,高举起了争取妇女自由平等权利的旗帜。1889年,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德国《平等报》主编克拉拉·蔡特金就代表劳动妇女发出了有史以来首次要求平等权利的呼声,开创了争取妇女解放的国际妇女运动的先河。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1910年8月,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举行,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代表与会。大会一致通过了蔡特金等提出的倡议:将每年3月8日作为国际劳动妇女的节日,以此加强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争取自由平等。1911年,美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国的劳动妇女首次举行了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从此,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活动逐渐扩大到了全世界。
1924年3月8日,在中国著名妇女活动家何香凝的主持下,中国各界妇女在广州第一次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的集会,提出“废除多妻制、禁止纳妾”等口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1977年,第3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
黔东南的解放
2009-9-28 10:49:56137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由湘西兵分两路挺进黔东南,16军46师溯清水江而上,突破“黔东第一关”瓮洞,于11月4日解放贵州第一座县城——天柱。17军50师149团11月8日强渡舞阳河,经青溪激战后下午进入镇远城,与16军胜利会师,当时黔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东重镇、“滇黔锁钥”镇远宣告解放。11月初至12月底,经解放军浴血奋战,黔东南16个县相继解放。11月11日,西进支队四大队接管镇远,镇远地委、行署、军分区进驻镇远。随后,按照“先接管交通沿线及附近的县,后接管离交通线较远的县,由点向面发展”的原则,各中队迅速分赴目的地接管,宣布人民政府建立。黔东南各族人民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口号
2009-8-4 9:52:47119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口号
1922年:中国共产党万岁
1922年: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
1927年8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8年10月:工农武装割据
1935年8月:停止内战”、“实现抗战
1945年4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946年8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7年6月: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9年9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63年3月:向雷锋同志学习
1977年5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9年9月:坚持改革开放
1987年4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009-8-3 10:41:58115
这一讨论,是从1978年5月开始的。5月10日,由胡耀邦直接领导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刊载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署名发表。文章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阐明了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两个凡是”就是所谓“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文章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6月到11月,尽管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阻挠和压制,但由于邓小平、陈云等许多老同志的坚决支持,讨论不断深入下去。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讲话,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党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党章
2009-6-6 15:11:02109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总共通过了 15 部党章,并根据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新的政治任务的变化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先后对党章进行了 14 次修改。党章的修改过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历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在党的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党章主要有以下几部: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1922 年党的二大对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进行了重大修改,制定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 —— 《中国共产党章程》,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从此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二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党章。1945 年党的七大,总结了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新经验,继承了以前历届党章的优点,制定并通过了新党章。七大党章最重要的新突破,就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使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是执政党的第一部党章。1956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总结了执政以后党的地位、自身状况及党所面临的新任务,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对七大党章进行了修改和通过。八大党章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是 20 世纪最后一部党章。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而十五大党章就成了我们党 20 世纪最后一部党章,它最重要的突破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五是 21 世纪的第一部党章。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又一次修改、完善了党章,是我党在新世纪的第一部党章。十六大党章把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规定为党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理论内涵、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十六大党章与十五大党章相比,有 65 处修改。其中特别重要的有 17 处,包括总纲部分的 8 处,条文部分的 9 处,在这些修改的地方,显示出了十六大党章的新突破和新贡献。
我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章的修改历程能清楚地看到,建党 8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并将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写进党章,通过不断修改党章,调整党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质。
对《中央首长黎城访才》的补考
2010-4-19 15:33:029
22009年12月中旬,笔者到黎平参加“黎平会议学术讨论会”,有幸得到《红军在黎平故事集1》一书,该书收集了红军长征在黎平的一些小故事,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情节感人,是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回到遵义后,仔细拜读了书中《中央首长黎城访才》(以下简称《访才》)一文,联想到以前曾经看到过遵义会议纪念馆采访赵学俍的一份材料,找出来重新认真地读了读,发现与《访才》一文有所出入,现将全文抄录如下,作为《访才》一文的补充:
回忆人姓名:赵学俍性别:男族别:汉年龄:61籍贯:黎平现在住址:黎平县德凤镇北门大井边职业:黎平中学教员
记录人:朱式如记录编号:
(二)006记录时间:1957年5月12日 1934年12月红军到黎平,我没有走,但也没有到外面去。最初红军到我家里来见我有很多的书籍,问我这些书是什么人的;那时我穿了一身老百姓的衣服,他不知道我就是这屋子的主人,我诳他们说:这是我一个朋友在中学当教员的,他见这里清静好看书,便放一些书在这里,他听到红军要来便回家去了,他们也就不再追问那个人
了。红军番(翻)了几本书,从里面发现我在日本读书时和几个湖南朋友、江西朋友照的相片,内中一个叫李一氓的红军那(拿)着那相片对我说:其中有个赵学俍是他在上海教书时教过的学生,可是他还是认不得我就是赵学俍。从此,李一氓就常常到我家里来看书和我谈话。
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人,番(翻)看了一会的书,我去和他讲话,他说不出来,便去叫一个翻译来,后来他对翻译说,我的样子看去像个地主,这些东西要没收,园子里的柑橘可以不没收。外国人去了,我问住在我家堂屋里的红军他是什么人,他们说他叫李德,我问是那国的,他们都说是中国人。
过了两天,一个红军来叫我说,成参谋长要我去说话。我问李一氓是那个成参谋长?李说,他叫成仿吾,就住在我家对面朱家大地主的房子里,总司令部就住在那里。我对于成仿吾是不认识的,不过在东方杂志上常常看到他的文章,了解他是一个文人,李一氓也叫我去见见他,并说:我们部队里知识分子很多。等到我到总司令部去见他时,和我还没讲上三句话,电话又来了,好久、好久没有空,我便告辞回来,后来成仿吾也到我家来过一次。
住在朱家大院子里的是聂荣臻带的部队,见我家里喂有很多鸡,向我买,我不肯收他们的钱,他们就不要。
到临开拔前夜,李一氓来对我说:你收到的票子可以拿到银行去兑换大洋,我们走了,票子就用不出去了。关于外面的情形,我都不知道,只听说曾经在荷花塘开过会,演过戏。
根据以上访问记录,赵学俍提到红军名字的有李一氓、李德、成仿吾,谈的较多的是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李一氓,并说李一氓很快地认出了照片上有他在上海教过的学生赵学俍。经查阅《李一氓回忆录》:“1921年暑假,我到了上海,„„我在上海的整个就学时期,可以看出来,并没有专心当学生,心情总不是那么稳定的。从浦东中学转到南京一中,又转大同大学,又转沪江大学,又转东吴大学法科,„„1926年3月初,我就不再去东吴大学法科注册上课了。” 1此后,李一氓离开上海到广州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10月又回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秋离开上海到江西中央苏区。在《李一氓回忆录》中,看不出他在上海有教书的经历。既然李一氓在上海没有教过书,那么,赵学俍为什么对访问人说:“内中一个叫李一氓的红军那(拿)着那相片对我说:其中有个赵学俍是他在上海教书时教过的学生,”呢?这就使人难以理解了。
按照一般规律,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会在合影的照片上认出来。从赵和李的年龄来看,赵比李大7岁(因赵1957年61岁,应是1896年生,1934年38岁。李1903年生,1934年31岁)。按常理老师的年龄应该比学生年长,理应赵是李的老师;根据《访才》中记载:“我爱人的父亲赵学朗先生,于1919年远渡重洋,留学日本,是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学士。” 2而1919年李一氓才到成都进中学3,显然,赵留学日本时,李还是中学生;而赵从日本留学归来时,李才是刚入大学的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老师记学生姓名困难些,学生记老师姓名较容易;因此,赵回忆李一氓所说的情况,是否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颠倒了呢?如果是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颠倒了,赵又为什么要颠倒这种关系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再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根据赵学俍所说,李一氓常常到他家里看书和谈话,因时间已过去近十年,赵学俍相貌的变化,使李一氓不能认出就在面前的赵学俍,这也是可能的,奇怪的是,李一氓明确的提到了赵学俍名字,但赵学俍为何不承认自己就是赵学俍呢?
从访问赵学俍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时任军委干部团政治教员的成仿吾,曾经约见赵学俍,赵回忆“一个红军来叫我说,成参谋长要我去说话。我问李一氓是那个成参
谋长?李说,他叫成仿吾,”《访才》一文中也记载:“一位姓成的首长进城后,尽管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工作繁忙的紧张关头,仍然记起了这座边远的山城里,有位留日归来的赵学朗先生。于是,立即派出两位干部四出打听,好不容易在平街梅家鼓楼旁边找到了赵学朗先生的家。” 4从以上所引的两份材料来看,成仿吾是关心赵学俍的,成也到过赵的家。为什么成在紧张的行军途中还要关心、了解一位中学教员呢?正如《访才》一文所说赵是留日归来的,而成仿吾也于1910年东渡日本,“先后入日本名古屋第五中学、冈山第三高等学校二部和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学习,”5 1921年回到上海。由此可见,成仿吾1921年回国前就读的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赵学俍1919年也就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虽然他俩学的不是同一专业,但是,他俩不是同级也应是同校的同学,所以成仿吾在长征到达黎平后,还念念不忘这位留日同学,派人四出寻找赵学俍。
我馆的访问记录,回忆人姓名是赵学俍,《访才》是1982年采访赵的儿媳妇雷咸珍后的整理稿,赵学俍成了赵学朗,不知是记录者的笔误,还是因为谐音混淆造成的不同。赵学俍是民国时期曾经留学日本的黎平人,又是“黎(平)、榕(江)、锦(屏)、永(从)、下(江)五县联立中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6在黎平县有一定影响的著名文化人,对于他的名字以及与李一氓、成仿吾的关系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说法。
李一氓和成仿吾长征时,在党内、军内职务并不高,然而,他俩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已是国内、外有一定影响、著名的文化人了。弄清楚他们长征在黎平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王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