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Vol.22 No.3 Sep.2007 第22 卷第3 期 2007年9月 西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 元八世纪中叶,吐蕃王赤松德赞为进一步发展佛教 教法,在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内建立了第一座寺院桑 耶寺,遂遣七人出家为僧,史称“七试人”,专门从事 宗教文化的学习。此后,他又聘请印度和藏族僧侣 十三人为教师,招生学僧二十五人,学习藏文和佛 教典籍,这就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寺院教育。[1]公元 九世纪中叶以后,藏族地区陷入了长时期的分裂状 态,原先从内地和印度进入藏区的僧侣,流派不一; 藏族僧侣学佛译经,收徒传法,也各有门庭。于是不 同的流派和门户,设教布道,各化一方,遂在藏区出 现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教派以及许 多教派支系。他们为巩固阵地和势力,各派系又与 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紧密结合,形成“政教合一”互为 表里的统治核心。从九世纪到十三世纪初,佛教僧 侣纷纷从藏区各地涌向卫藏,建寺院,招僧徒,办教 育。十五世纪初,随着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发展 到了全民信教的程度。随之大大小小的寺院星罗棋 布,遍立整个藏族地区,据乾隆二年(1737)七世达 赖喇嘛格桑嘉措申报理藩院的数字:**所属寺院 3150 座,僧侣302560 人;**所属寺院327 座,僧 侣13670 人。[2]如果把格鲁派以外的各教派所属寺 院和僧侣加在一起,将远远超过以上这个数字。这 些大大小小的寺院不仅成为当地宗教、政治、经济 的中心,而且成为文化教育中心。历史上,藏传佛教 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五大教派的寺院教 育的体制、内容、方法、学位等,形式多样,各具特 色。
一、宁玛派的寺院教育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
个派别。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吸收苯教的一些 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教派。因该派僧人均戴红帽,故
俗称为“红帽派”或“红教”。“宁玛”一词,在藏语中 含有“古”、“旧”二义。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 们的教法是从公元8 世纪时,由莲花生传下来的,而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是在11 世纪以后创立的,宁玛派的历史比其他教派早三百年左右,所以是古 老的一派。就“旧”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以传承 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__________不同于佛教后弘期 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密教经典。由于他们是弘扬 前弘期的经典法要,所以称为旧派。
密教是公元8 世纪从印度传到西藏的,但从翻 译经典到传承教法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传 教是通过师徒秘密单传的。因此既没有寺院组织和 僧伽制度,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义。9 世纪中叶的朗 达玛禁佛,主要是摧毁了佛教的寺院组织,消灭了 佛教在政治上的势力和社会影响,而已深入到民间 的密宗并未像显宗那样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是以 家庭父子兄弟单传的方式延续继承下来,没有间 断。但是这些由家族关系传承下来的密法,由于社 会上的影响,掺杂了不少苯教的东西。因此,致使11 世纪以前翻译的密宗经典和传承,与后来所传的密 宗有很大的区别。此时所传的这些旧密教的师承,不像后来兴起的其他教派那样,有固定的寺院、庞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周润年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藏传佛教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的寺院教育,同时也对藏传
佛教上述教派的寺院教育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教派教育疏理
中图分类号:B9477777777文献标识码: A777777文章编号:1005-5738(2007)03-083-12 收稿日期:2007-06-08 作者简介:周润年(1954-),男,蒙古族,河北康保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语 言、宗教文化等。
3大圆满的三部教义都讲“明空”,但心部偏重于
“深空”,要部门却偏重于“广明”,界部则采取不偏 二者之中道。宁玛派后期的寺院教育的内容,除十 八部怛特罗、九乘和大圆满教法外,还有伏藏即从 地下或山洞中发掘的佛教经籍。伏藏中虽有不少是 伪书,但也有许多历史、宗教、文化和医学等方面的
典籍,如《五部遗教》、《莲花生遗教》、《医明四续》 等,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宁玛派在佛教的修行及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富
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教育方法,其中耳闻传 和语旨传二种是宁玛派教育方法的精华。耳闻传这种教育方法主要在该派的阿巴经师
中应用。阿巴是专在村镇念咒经和行医的法师,他 们一般不注重研习教理和著书立说,只靠耳闻相传 的方法教育下一代。他们只要有男孩,即从小教读 藏文字母;8 岁后教咒经;16—17 岁后教医学;成人 后教防雹、驱邪、降妖等法术和仪轨。所传授的经文 和医书需天天背诵,直到熟练。如无子嗣,阿巴则向 同氏族子弟或亲朋好友传授咒经和医术,继承其 职。这种教育方法,至今还在个别偏僻的农村和牧 区应用。
语旨传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该派采取极为隐
蔽的方式进行传授的,共分为两大传授系统:一种 称为经典传承,即直接传授旧有经典;另一种称为 伏藏传承,即将发掘埋藏的经典直接传授。在修习大圆满时,要求人的思想空虚明净,专注一境,摆脱 各种欲望和诱惑。___________这样,才可能获得修大圆满法的 完满成果。宁玛派的这一教法,与汉地佛教中“明心 见性”的教义大约相似。此外,宁玛派在修习方法上 比较特别的是,他们习惯在深山密林或幽静的洞穴 中独自修习密法。有的还在严寒雪地或酷暑夏日中 赤身静坐,苦练功夫。他们练功主要以把握心体和 以气养身为主,并逐月减食,力求练成仅在口内含 数粒青稞即可维持自己的生命。
宁玛派后期寺院的教育方法特别注重戒、定、慧三学的探讨和研究。戒、定、慧三学是佛教修行过 程及其教学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方 法。一般宁玛派的寺院都要求学僧不仅学习密宗佛 学理论,同时也要学习显宗佛学理论。当学僧精通 这些理论后,即可以进入密宗的灌顶、传承和讲解 等实际训练。此外,宁玛派重视发扬学术民主和主 张争鸣辩论的教育方法。各寺院的学僧皆可举行公 开辩论的学术活动。凡要求进行辩论的学僧,事先 要向寺院的领导提出申请报告,并宣布自己辩论的 题目。然后寺院的领导根据情况,安排时间和讲坛,届时由申请辩论的学僧主坛演讲,发表自己对教法 的见解。是时,寺院的任何一位僧人皆可提出不同 意见进行反问或驳斥。总之,宁玛派的教育方法形 式多样,各具特色。
宁玛派后期的寺院教育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
学位制度。学僧最初入寺,不分班级,一律先跟教师 学习藏文字母及拼音,然后学习造句,被称为“初学 者”或“噶喀巴”。此后,学习必要的咒语和各种宗教 仪式中的赞颂词,时间大约1—2 年。此后,升入普 通班,亦称文化班。主要学习五小明学科,兼修一点 佛学知识,学习时间不定,大约5—6 年,此间被称 为“预备学僧”。到了二十岁左右,正式受了沙弥36 戒之后,便可进入教学学院作旁听生,被称为“格 吹”,直至受了比丘253 条戒律成为一名正式僧人 之后,才算正式入学成为教学学院的学生。学僧一 旦转入正规,便可将教师讲解的___________显密经典作为修习的内容,通过考试,以确定成绩。
学僧在教学学院的学习少则五年,多则十余
年。在此期间,除自己学好规定的课程,还要担任学 僧的助教,指导低年级学僧进行学习。教学学院的 学僧最后经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即可从教学学院毕 业。毕业僧中成绩优秀者,便可获得“饶将巴”的称 号,相当于博士学位。获得此盛誉的学僧还可得到 三项奖品,即一个金刚杵,一个金刚铃和一套喇嘛 服装。成绩低于“饶将巴”的学僧,亦可获得部分奖 品。一般毕业的学僧,没有任何奖品。至于最后考试 不及格者,有时会被拴在经堂门前的旗杆示众。一位学僧顺利完成教学学院的学习任务和毕
业考试以后,才有资格进入训练学院。在训练学院 学习的时间大约为6 年,前3 年学习授权礼仪、教 训、护理指导等课程,后3 年则是在密室里自修。经 过6 年的修业,完成所规定的训练项目,可根据成 绩的优劣,取得不同的称号。若在修业上有突出成 就,则可获得“自善喇嘛”的称号;若在说教别人方 面有成就,则可获得“善教喇嘛”的称号。如果既完成了教学学院的学习任务,又完成了
训练学院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均取得优秀者,那 么即可获得“教授”的称号。此后,他既可留寺收徒 讲学,亦可到各个属寺去当堪布。若需进一步深造,还可到各地寻求拜访名师高僧,以便得到更高的殊 荣。
二、噶当派的寺院教育
噶当派是以所传教法的特征命名的一个教派。
“噶”是佛语的意思,根据佛教的说法,佛的一切教 诲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佛语就是佛的言
周润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2先显后密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
显宗学院是研习因明学、般若学、中观学、俱舍
学和戒律学的,课程以五部大论为主。即:
(一)《释 量论》,法称著,该书共分四品,是评述和疏释印度 陈那大师所著《集量论》要义的因明著作,属于形式 逻辑的范畴。此部大论各寺院所设的班级和学习时 间不同,有的分为3 年3 级,也有的分为5 年5 级。
(二)《现观庄严论》,慈氏著,此书主要讲解佛教教 义中的“定学”,共分为八品,前三品释境,即学佛的 人应明之境;后四品释行,即学佛的人应修之行;最 后一品释果,即学佛的人最后证得之果。此部大论 各寺院分为4 年4 级和4 年6 级二种。
(三)《入中 论》,月称著,此书主要讲解和阐明龙树大师的中观 学说,全书共分为十品。此部大论分为4 年2 级。
(四)《戒律本论》,功德光著,专讲僧人的行为规范 和佛教戒律,共分为17 事3 科。此部大论一般定为 4 年2 级。
(五)《俱舍论》,世亲著,全书共分为八 品,主要讲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此部大论一般 定为4 年2 级或无固定的年限。除五部大论外,还 要学习有关高僧大德的著述和注疏。一位僧人从预 备班开始学起到修完上述的全部课程,一般需要20 年的时间。
显宗学院的学僧一般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完
因明学和般若学的课程,能够熟读《现观庄严论》和 《释量论》,并且通晓其大意者则授予“然坚巴”(相当 于中学毕业)的名号。升到最高一级“增扎堂波”,并 学完五部大论,达到既能背诵经文,又能淹通经义,经考试及格者,可获得“噶仁巴”(相当于大学毕业)的名号。此后,若想继续高升,仍要学习一段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由自己的经师提名,陆续办 妥有如散放布施之类的种种手续之后,方可取得参 加“格西”考试的权利。
“格西”是藏族僧侣学位的总名称,即“格威西 年”的简称,意为善知识,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和硕
士。___________“格西”学位共分为四个等级,一等称为“拉然巴 格西”,意思是是拉萨的博学高明之士; 二等称为 “措然巴格西”,意思是全寺性的卓越高明的人;三 等称为“林赛格西”,意思是从寺院里选拔出来有真 才实学的人;四等称为“朵然巴格西”,意思是在佛 殿门前石阶上经过辩论问难考取的格西。考取一、二等格西不分寺院的界限,而且规模也很大。和平解放西藏之前,直接由西藏地方政府主考。参与考 试的僧人每年藏历正月齐集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 祈愿大法会(即传大召)。法会上令应试人主坛,由三 大寺的大喇嘛及其高僧自由问难,应试人对僧人们 提出的问题必须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如应试人对 经典不熟悉,便很容易被人难倒。故考取这两个等 级的格西一般都具有真才实学,名副其实,其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博士。考取三、四等格西皆由寺院内 部掌握产生,不必要经西藏地方政府批准,三、四等 格西相当于现在的硕士。获得格西学位的人,尤其 是“拉然巴格西”,在藏族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尊敬。他们不仅可以普遍得到人们的布 施和供养,而且可以胜任本地寺院的堪布或寺院的 高级僧职和其它重要职位。因此,藏族僧侣把考中 “拉然巴格西”看作无上的光荣,就像汉人考上状元 一样,是一个普通僧人通向僧侣贵族的惟一途径。但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据统计在拉萨三大寺学习的僧人大约有一千五百多人,而能够进入正式班次 的不到一半,能够考取格西学位的还不足0.5%。密宗学院是专门修习密宗的最高学府。修习密
宗的僧人分为二种,一种是获得显宗格西学位者,还可以进入密宗学院深造,毕业后有高升至“甘丹 赤巴”地位的希望。这种僧人一进入密宗学院就属 于领导阶层,他们有资格出席领导会议。另一种是 无学位者,他们一般由各寺院直接来密宗学院修
习,毕业后返乡充当巫师或咒师___________,也有留在密宗学 院谋职者。拉萨上下密宗学院各设有初、中、高三个 学级,三个学级均无固定的修习年限。教学内容主
要有四门,即《事续》、《行续》、《无上瑜珈续》、《瑜珈 续》。此外,还要修习以《密集》、《胜乐》、《大威德》三 部经论为主的续部密法及经咒、灌顶、坛城仪轨等。结合修行,以求验证,不许专修那一密法而不顾其 余。[15]修习密宗的僧人生活艰苦,修行制度严格,注 重修习仪轨,较少研习教理。
综上所述,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寺院教育不仅
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历史悠久、影响亦颇深,在藏 族教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教育发展历史
上,寺院教育曾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千百年来,藏族 地区曾用寺院教育代替社会的学校教育,“寺院即 是学校,喇嘛就是教师,佛教经典就是教材”。在藏 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教育机构中,除了一小部分官 办的学校及私塾外,其余大部分都是藏传佛教的寺 院教育。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具有鲜明 的特色,而且对藏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培养人 才诸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 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或者说它已具备了学校教 育的某些特征和作用。
周润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下转第105 页]-94-__
第二篇: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结构与模式初探
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结构与模式初探
尼僧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女性群体的尼僧,不仅属于宗教学的研究范畴,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妇女问题所在;同样,尼僧寺院也是藏传佛教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作为藏区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藏传佛教各僧尼寺院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各界发生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虽然各地藏传佛教寺院“自养”活动已逐步展开,寺院经济结构也日趋完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方面的限制和世俗对女性的偏见,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规模都偏小,这就使得尼僧寺院在“自养”活动开展的背景下,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内出现管理及经营的落后,对外又面临着来自男僧寺院强大的竞争,其寺院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研究尼僧寺院经济对于增加藏区各地尼僧寺院的收入,改善尼僧们的生活条件,增加民族地区社会财富等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8世纪,随着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王妃卡钦萨措杰剃度受戒,皈依莲花生大师而成为藏区第一位女性出家者以来,藏区开始出现尼僧。当时吐蕃时期的出家女性大多集中在王室贵族妇女。由于这一时期的尼僧出身尊贵,加之吐蕃赞普出于现实和政治的需要,给予出家僧人优厚的待遇和极高的地位,并特别奖励修习佛法的女弟子。为了使佛教往纵深发展并扎根于雪域藏区,赤松德赞赞普还实行了“三户养僧”制度,即对每个僧人奉献三户属民,以供其衣食之需,僧寺属民均免除差税兵役,供给的生活资料有青稞、酥油、衣服、马匹、纸、墨等,根据所供养对象即寺院僧人的地位不同,供给的生活资料也不同。①(注:东噶·洛桑赤列著,陈庆英译:《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9页。)“三户养僧”制度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衍变而来的“七户养僧”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僧人生活的来源问题,这一制度的推广使藏区百姓都加入到了供养僧尼的队伍中。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僧尼寺院经济的特点是,寺院收入来源单一,全部仰赖王室供给,寺院僧尼缺乏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
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采取僧尼合寺的形式,因此最早的独立存在的尼僧寺院在何时形成,己难以考证。据第司·桑结嘉措的《黄琉璃宝鉴》记载,格鲁派创立初期便有独立的尼僧寺院。五世**喇嘛时期所形成的《十三法典》中规定当时所有尼僧的个人费用都由各自家庭承担。此后,有关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结构的史料记载很少。然而结合现状可以看出,《十三法典》中所规定的由家庭承担尼僧生活费用的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析
1、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分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藏区各僧尼寺院走上了新型寺院经济的道路。这一时期,藏区寺院经济的所有制和分配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由少数上层僧侣占有多数生产资料和获得主要劳动成果的局面。新型寺院经济原则上是以寺院为单位,利用各寺财力、劳力及所处地理环境资源进行活动的集体经济,有些还以少数个体僧侣私营经济作为集体经济的积极补充。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大体分为两大类:尼僧集体所有制和尼僧个体所有制,其中以集体所有制为主要特征。尼僧集体所有制是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的主体部分,其生产资料归寺院公共所有;而尼僧个体所有制主要指各级**或少数普通僧尼经营的创收活动。根据调查,目前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有以下几种:
1)寺院公有财产。寺院公有财产指生产资料和资金等归寺院公共所有,是尼僧寺院经济的主体部分。依据各尼僧寺院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一些寺院占有耕地、林地等自然形态不同的地产。例如,笔者2009年5月在位于青海省黄
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尼寺进行实地调查时,得知该寺拥有40亩耕地,曾种植土豆以供寺院尼僧们的饮食需求,但由于该寺地势较高,水压小,导致经常供水不足,甚至停水,耕地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完全实现,因此近年来由国家征用这块耕地,种植灌木作为生态防护,并每年向南宗寺支付5000元补偿费,由于耕地属于寺院的公有财产,因此寺院将耕地的补偿费全部用于其公共性的宗教消费。除了地产,尼僧寺院还有畜产、房产等,这些公有财产通常在各寺寺管会(民管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租赁、承包经营等。目前个别地处位置优越且经济实力较强的尼僧寺院开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以寺院为单位进行各种经济活动,这些活动大多集中在商品和服务流通中,例如,一些尼僧寺院开办的诊所、商店等。
2)**占有财产。**占有财产指以寺院大小**名义占有的财产,这部分财产完全由**本人或其管家管理,财产的处分权和受益权均为**本人直接控制。**财产的继承权是按照法缘关系确立的,其财产也按照**的世袭代代相传。①(注:罗莉:《寺庙经济论——兼论道观清真寺教堂经济》[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06页。)但是,与藏区众多男僧寺院不同,藏区的尼僧寺院缺少有一定宗教地位和名望的女**和学者等,因此,施主供养的也很少。
3)尼僧私有财产。由于藏传佛教尼姑寺院大多地处偏僻,寺院整体的经济实力也很弱,尼僧们的生活也颇为拮据,她们的私有财产通常是政府部门发放的一些布施,还有各自家庭供养的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有些尼僧寺院的尼舍是尼僧的私有财产,比如阿琼南宗寺,该寺的尼舍通常是由各尼僧的家庭帮助承建,或者是师徒相传的,尼舍是该寺尼僧们的唯一财产。②(注: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31页。)因此,总体来说,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尼僧私有财产在尼僧寺院的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很小。
中,相当大的部分为寺院尼僧公共所有,但尼僧对于这部分公共财产几乎没有财产干预权。从形式上来看,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生产资料是以公有制为主要特征,以**和尼僧的个体私有制为补充。
2、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结构与模式,还应当对尼僧寺院的经济来源进行分析。寺院经济来源主要指寺院经济的收入,任何一个经济实体,有收入的相应的也有其消费支出,因此,通过对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对寺院经济结构与模式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向得出相应的结论。
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拨款。政府部门拨款是指由尼寺的管理机构,即各县、市宗教事务部门的拨款。一般在寺院进行法会、维修设施等活动时,各级宗教事务部门会发放一定的布施。例如,位于拉萨市中心的仓姑寺(又译仓空寺),在其每年的祈祷大法会上,拉萨市宗教局会给每位尼僧发放的30元布施,其中尼僧实得现金15元,另15元折算为供茶供饭的费用。①(注:黄勇:《拉萨尼寺梵呗——阿尼仓空宗教仪轨供品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50—51页。)再如,2009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宗教局向阿琼南宗寺拨款18万余元,用于寺院基础设施(经堂、院墙、道路)的维修。②(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5月南宗寺实地调查。)除此之外,尖扎县宗教局每年还向阿琼南宗寺寺管会拨款2000元,作为寺内职僧的工作经费,寺管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可分别领取每年共1450元的工资。③(注:数据来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宗教局。)可以看出,政府部门的拨款主要用于尼僧寺院的整体建设。
2)创收所得。虽然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基础
十分薄弱,但在新型寺院经济的大背景下,个别尼僧寺院已走出了一条自养道路。这些寺院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创收活动,以维持正常的寺院宗教活动。最为典型的要数位于拉萨市大昭寺东南面的仓姑寺(仓空寺)。仓姑寺的创收来源有四部分:一是门票收入。仓姑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旅游旺季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旅游团,依照规定收取每人10元的门票,门票收入已成为该寺经济来源的重要部分。二是医疗收入。仓姑寺民管会为了解决寺院收入拮据的局面,在寺院门口开设了一所医疗室,派3名尼僧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学习简单的医疗技术,为周边的病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医疗服务,由于信教群众对寺院本身的敬仰,该寺医疗室的医药销量颇佳。三是宗教装饰品收入。该寺还制作主要为寺院经堂、佛像、僧人等所需的宗教装饰品或服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历史上仓姑寺就专职为大昭寺制作各种佛像装藏,④(注:装藏:是指新的佛像落成后,为佛像装上象征性的内脏与神识,赋予佛像以生命力。由于佛教特别重视心念与神识,所以装藏是佛教造像必不可少的一种程序。具体是先在佛像背后留一空洞,开光时,由住持高僧把经卷、珠宝、五谷及金属肺肝放入封上。圆雕之像,装在像的内部,绘画及浮雕装在背面。)这一传统延续至今,该寺制作的所有装藏用品皆供给大昭寺,大昭寺固定向每位尼僧发放每日数元的薪金,民管会仅扣除一小部分作为该寺集体收入。四是其他收入。近年来,随着拉萨市旅游业的兴起,位于市中心的仓姑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开设了商店、茶馆。目前,仓姑寺茶馆已经成为拉萨市最具特色的甜茶馆。
用商业活动而增加寺院收入的尼寺也越来越多,笔者曾在2003年8月前往南宗寺,当时该寺还没有寺院所属的商店,而当笔者于2009年5月再次来到南宗寺时,看到其大经堂门外已开设了一家小型日用品商店。通过访谈得知,这家开设不到3年时间的小商店不仅方便了寺内尼僧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而且在旅游旺季也可以向游客零售饮料零食等。南宗寺的商店收入水平虽然不如拉萨仓姑寺的商店,但是每月百余元的销售额也可为寺院增加一小笔收入。南宗寺的门票收入则远远大于其开设的小商店收入,该寺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期间,尤其是盛夏季节,每年的门票收入平均可达到万元左右,2009年的门票收入为12000元。
3)社会保障。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进入藏区僧尼寺院。这一措施切实解决了一些无收入来源、无赡养人的老年僧尼的日常生活。以阿琼南宗寺为例,尖扎县宗教局每年向该寺发放2000—3000斤面粉;发放2000—3000元的救济金,每年会定期慰问10—20户尼舍,每户给予200—300元的慰问金。⑤(注:数据来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宗教局。)笔者于2009年5月在南宗寺的实地调查中了解到,该寺户籍为尖扎县的尼僧还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按上、下半年分两次领取,每年大约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2009年该寺享受低保的尼僧领取到每人1000元的保障金。除了低保以外,该寺尼僧还有医疗保险,尼僧们因生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部分报销,按相关规定,藏药花费每人每次可报销整个医疗费用的55%,西药报销50%。
4)信众布施。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寺内缺乏有名望的高僧**,藏传佛教尼僧寺院从信众那里所得布施金额远不如藏区男僧寺院。当然,由于藏区基本全民信教,因此每个尼僧寺院多少都会有前来朝拜的信众,不过,信众每人布施的金额一般不多。一些有名的尼僧寺院在固定的法会期间,信众们会给寺院发放一定的布施。一般藏传佛教每位尼僧一次所得布施金额约为十几元至数十元不等。
5)诵经收入。在藏区,一些信教群众会请出家尼僧到家里举行佛事活动、诵经祈祷。这些外出诵经的尼僧人选由各寺寺管会选出,各寺选择人数的多少标准不一,一般为4—7人,外出诵经的人选并非固定,可轮流当选。外出诵经的尼僧由施主供给茶饭,法事结束后给每位参加诵经的尼僧发放布施,这部分收入归尼僧各自所有,并不上交寺管会。至于布施金额,通常依照群众自家经济状况决定。然而,由于
尼僧的宗教社会地位大多低于男僧,因此她们所得的布施金额也远不如男僧,大多数地方的施主给予每位外出诵经僧尼十几至数十元不等的布施。值得注意的是,诵经收入这一经济来源对于地理位置偏僻的尼僧寺院来说几乎一年中难得有一次。
6)化缘所得。相对男僧来说,尼僧外出化缘较少。一般寺院的聂拉(即尼寺的管理人员)在其就任期间,要为寺院举行法事仪轨所需供奉酥油灯的燃料而进行化缘。例如,笔者2009年5月在南宗寺实地调查时了解到,该寺每年举行一次集体诵经活动,在此期间,聂拉要外出化缘承担供奉酥油灯所需的全部酥油,至于酥油量的多少,则取决于聂拉个人的能力。除此之外,寺院也会为了筹集资金组织全体尼僧分组化缘,例如,1993年仓空寺因翻修尼僧宿舍需要80万元,资金短绌,全体尼僧分组外出化缘,最终解决了资金问题。①(注:黄勇:《拉萨尼寺梵呗——阿尼仓空宗教仪轨供品研究》,第44页。)
7)家庭供养。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尼僧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亲属供养。例如阿琼南宗寺的尼僧衣、食、住都要依赖家人和亲属,尼僧所穿袈裟主要由家人缝制,家庭条件较好的尼僧可另备一套新袈裟,用于宗教节庆期间穿着;饮食方面,除了一些家住偏远的尼僧为了口粮需要外出化缘外,一般尼僧所需粮食都由家庭承担;尼舍除师徒相传外,也都是由尼僧的家人、亲属承建。
入的来源按其规模大体可以分为三等:
1、第一等是大额收入:如政府部门拨款,这类收入往往是一次性发放,金额数目较大。然而这类收入并不是尼僧寺院每年的固定收入。一般只有当寺院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通过申请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政府才会发放数目较大的资金作为对寺院的捐助。
2、第二等是中等收入:如寺院进行创收经营活动的所得,还有部分信众布施、社会保障收入等。在创收所得收入中,门票收入占据主要地位,至于其他形式的流通型经营活动,根据各尼僧寺院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而不同。除了寺院各自的经营活动以外,部分信众的布施也达到寺院中等收入的水平,然而这往往取决于接受布施的尼寺是否在藏传佛教群众当中拥有一定的宗教地位,是否拥有著名的主持**等。社会保障则已经成为当前藏传佛教尼僧寺院较为固定性的收入。
3、第三等是微薄收入:如大部分的信众布施、诵经收入、化缘所得、家庭供养等。由于女性性别角色在藏族社会和自然界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尼僧寺院的信众布施、诵经收入、化缘收入均较为微薄,家庭供养成为当前藏传佛教尼僧寺院较为固定性的收入。
僧寺院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总结为政府部门拨款、家庭供养和社会保障。这三种经济收入来源按照性质来分,可以划分成公共收入——政府部门拨款,和个人收入——家庭供养和社会保障。
和支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支出的主要方面是消费。因此在探讨完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的收入状况之后,我们还需要就其消费情况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经济坝状。按照经济学原理,收入水平决定和制约消费水平,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样影响着其消费状况。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消费大体有以下两大类型:
1)、宗教性消费。从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消费支出来看,不管县寺院的公其收入还县尼僧们的个人收入,大部分的消费支出都属于宗教性质的消费。例如,尼僧寺院的公共收入,即政府部门的拨款都要用于寺院基础设施的修缮、各
种佛事仪轨的支出等。除了公共收入,前文提到的中等或微薄收入基本也用于寺院集体生活的各种消费,例如信众布施、化缘所得和创收所得等。以南宗寺为例,该寺每年的门票收入、商店收入以及信众们的布施总额都要用于诸如寺院基础设施的维修、集体诵经时尼僧们茶饭的供给,以及经堂内酥油灯燃料的支出。除了公共收入以外,尼僧们的个人收入也有一部分用于宗教性的消费,例如,尼僧们会不定期在各自寺院的大小经堂捐赠金钱或者供养神灯所需要的酥油,还有当尼僧们有机会去其他寺院朝拜时,也会准备捐赠的钱物作为自己对其他寺院的布施。
2)生活性消费。尼僧们生活性消费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个人收入(家庭供养和社会保障),其次还有诵经收入(这类收入并不是固定和经常性的)。由于藏传佛教尼僧寺院大多经济基础薄弱,寺院并不能完全保障尼僧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因此尼僧们的生活性消费主要用于每日膳食和生活用品的花费上。例如,拉萨仓姑寺的尼僧住房免费,但仍需交纳水、电费。①(注:黄勇:《拉萨尼寺梵呗——阿尼仓空宗教仪轨供品研究》,第51页。)笔者于2009年5月在南宗寺进行实地调查时了解到,南宗寺的水费和住宿是免费的,但需要交纳电费。该寺尼僧每两个月收一次电费,1度电6毛钱,平均每月所用电费在11元左右,当然生活条件较好的尼僧,由于有电视、冰柜、电饭煲等电器,每月电费达到40—50元。除此之外,该寺尼僧的消费主要用于各自的膳食、服装、医疗花费。
支主要花费在寺院集体生活方面,也就是宗教性的消费占据尼僧寺院消费的大部分。而生活性消费主要取决于尼僧个人的经济状况,由于藏传佛教尼僧生活大多较为清贫,而且藏传佛教教义提倡出家人生活简朴,因此生活性消费在尼僧寺院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小。
分散,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已有的经济基础,各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结构模式随着其分布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1、生产型经济模式
生产型模式是指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结构中以生产活动为主,兼营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模式。这类寺院一般离城镇较远,但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其生产方式因生产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采集业、加工业、藏医药生产等。这一模式以拉孜尼寺最为典型。
30多人。虽然尼僧人数不多,但是拉孜尼寺却以植树造林而闻名当地。自1985年以来,拉孜尼寺就开始了绿化荒山、植树造林。最初是为了在冬天防风,而且需要获取燃料御寒才开始种树,从1985年开始,尼僧们每年至少要植树1万棵。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存活的树苗有14万8千株,绿化荒山面积达400多亩。该寺院背后的荒山几乎都已被绿化。1987年以来,拉孜尼寺多次被西藏自治区林业厅以及其他部门评为植树造林先进集体。在多年植树造林的丰富经验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寺院的经济来源,拉孜尼寺近年来还展开育苗育种工作,将育好的树苗出售给当地的群众,成为寺院收入的又一来源。除了种树之外,拉孜尼寺的尼僧们还开辟了4亩多的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萝卜、土豆、白菜等,不仅解决了寺院尼僧的饮食问题,若有剩余,还可出售给周边群众,解决了当地老百姓买菜难的问题。②(注:桑吉扎西、尼玛次仁:《绿化荒山的尼姑们》[J],《中国西藏》2004年第2期。)
2、流通型经济模式
流通型模式是指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结构中以流通领域 的营销活动为主,兼营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模式。这类寺院一般处在公路沿线、市镇附近等适宜流通领域内进行营销活动的地理环境。经营方式因营销条件不同而会略有差异,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这一模式以仓姑寺最为典型。
近80人。正如前文所述,由于该寺地处市中心,在旅游旺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除了门票收入,仓姑寺还开设了医疗室、裁缝室用来作为寺院创收的项目,除此之外,该寺继承了专职为大昭寺制作各种佛像装藏的历史,从大昭寺领取固定数额的薪金。由于流通领域的营销活动,不需要土地,只需要资金和人才,仓姑寺恰恰利用了这一优势,利用其地理位置优越,信息较为灵通,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无数信众,从事着商店、诊所、裁缝室、茶馆服务业为一体的多类型的营销活动。据拉萨市民族宗教局材料,2009年仓姑寺各项经济收入总和为958553元,其中茶馆收入453652元,商店收入273803元,诊所收入202158元,门票收A22532元,裁缝收入6408元。茶馆收入已成为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3、综合型经济模式
综合型模式是指藏传佛教族寺院经济结构中兼顾生产型、流通型的经济活动模式。这类寺院一般处在交通要冲,适宜生产型、流通型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其经济活动兼有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这一模式以阿琼南宗寺最为典型。
布拉乡,位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之内。从生产型经济模式方面来看,由于阿琼南宗尼姑寺所处的尖扎县农业优势明显,该县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发展高效农业的重点区域。尼姑寺临近黄河谷地,气候温和,光热条件优越,加之紧邻李家峡库区水域,其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因此尼姑寺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耕种农作物及水果,发展其农业经济。加之尼姑寺位于坎布拉森林公园之内,周边林木繁多,也具备发展林业经济的条件。从流通型经济模式方面来看,阿琼南宗寺可以充分利用其位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优势,以旅游业作为主要经营方式进行创收活动。
阿琼南宗寺的流通型经济模式还未成型。
藏传佛教尼僧寺院大多经济基础薄弱,所有制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经济结构模式。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运行模式并不是固定的。由于大多数尼僧寺院地处偏僻,流通型经济模式对大多数尼僧寺院来说很难实现。尼僧寺院应当按照自身及客观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行模式。总之,在新型寺院经济条件下,藏传佛教尼僧应当主动积极地面对市场,将寺院的宗教活动和生产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将寺院的宗教活动和生产活动积极有效地结合,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找出适合各寺发展的创收道路,开展多种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其收入来源,从而减轻国家和农牧民生产生活负担。
经济专业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30)
谢热桑沫,女,藏族,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少数民族
第三篇:玛曲县藏传佛教寺院发展与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玛曲县藏传佛教寺院发展与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玛曲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扎西东珠
(2009年4月)
2008年自西藏拉萨“3.14”事件以来,玛曲县个别藏传佛教寺院僧人也参与了发生在玛曲县“3.16”不稳定事件,事件平息后,根据中央的决策和省州的安排部署,在寺院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成效。现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玛曲县藏传佛教寺院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今后发展与管理等方面调研如下:
一、玛曲藏传佛教寺院基本情况
玛曲地处甘、青、川三省交接地带,总面积10190.8平方公里。辖七乡一镇和河曲马场、阿孜科技师范园区、西科河大鹿养殖场,有36个村委会,23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4.8万人,藏族人口占89%以上,全县信教群众为39100人,是一个以藏族人口为主体的纯牧业县。当地群众与周边13个县都有程度不同的往来,为此,社情民意极其复杂。玛曲县全县共有11座寺院,其中宁玛派寺院2座,活动点1个,护法殿1个。全县有8名**,驻寺**有7名,共有僧人1836人,贫困僧人812名,残疾僧人102名,年迈及无人照料的僧人54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深入扎实细致的调查,目前,玛曲县藏传佛教寺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寺院基础设施差。一是因寺院建设历史悠久,公用房屋隔墙年久未修,许多经堂堂檐裸露在外的木质材料腐朽脱落;许多土坯垒筑的院墙多处裂缝,面临跨塌和处于危险状态;二是僧人住房简陋,部分住房有倒塌的危险。根据调查统计,玛曲县全县共有11座寺院,其中宁玛派寺院2座,活动点1个,护法殿1个。共有僧人1836人,贫困僧人812名,残疾僧人102名,年迈及无人照料的僧人54名。2008年3.16不稳定事件发生以后,有5座寺院被省州列为重点寺院,这5座寺院共有僧人1093名。参与3.16不稳定事件的僧人67名,其中1人被司法处理,其他66名均作非罪处理。三是吃水困难。多少寺院因吃水困难而去附近的黄河中挑水吃。长期以来,水的问题已捆扰着僧人的日常生活。
(二)僧人生活水平低。玛曲地处纯牧业区,在过去看来纯牧区经济与农区经济发展相对富裕,然而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和生产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牧区经济发展多元化,而牧区经济发展因受自然条件、群众文化素质的发展限制,逐趋单一化,仍然靠天养畜,经济发展仍处于自给半自给的封闭式发展状态,牧区的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导致生活条件改变缓慢,牧民收入单一。藏传佛教寺院僧人的生活来源,大都是以家庭供养为主。调查统计,两寺30%以上的僧人每年除家庭供给维持生活的酥油、糌粑外,自身的年收入不足600—700元。家庭条件较好的就供给的多一些,这也是藏传佛教寺院与众不同的显明特征。同时,僧侣的生活来源靠广大信教群众的施舍和请去颂经而得到一点微薄收入,特别是家庭条件差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僧人生活更加清贫,居住简陋。据调查统计,全县僧人中有贫困僧人812名、五保350名和残疾僧人 102名,占僧人总人数的12.38 %;全县无住房和住危房的僧人为812名。面对老弱病残、生活困难的僧人多的现实,地方党委、政府对生活困难的僧人没有实行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也未将寺院的特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对身体残疾的僧人也没有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扶持。
(三)僧人看病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虽然有了全面迅速的发展。但是,对地处高寒和边远的玛曲牧区来说,年迈的僧人普遍身患风湿等疾病,看病难、缺医少药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十分短缺。当前开展的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缓慢。并且对僧侣的看病就医未纳入到乡级医保范围,严重影响了僧侣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寺管会基础设施简陋。全县各寺院房屋都年久失修,两寺管会没有一间办公场地。在2008年以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对僧人进行宣传教育、法制辅导、交流座谈、召集会议,都在寺院的院中草地上举行。因此,尽快解决寺管会基础设施建设是值得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建立健全寺院管理长效机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寺管会组成人员无正常工作报酬,难以发挥作用。全县各寺院的寺管会各有组成人员73名,长期仅靠全寺僧人的信任和本人的诚实态度、敬业精神而为寺院、僧人服务,没有享受到政府的一点实惠。
三、对策和建议
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藏区社会稳定和寺院管理的有效保障,有利于加强藏区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寺院的深层次问题,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效措施,将这项工作有序、稳妥的开展下去,针对玛曲县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保证寺院正常秩序,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有个新的认识,从大局出发,以全局和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包括对策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必须正确认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宗教的长期性,充分认识做好寺院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统一思想,集中精力,搞好藏区寺院管理工作,确保藏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宗教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个社会实体,它不是单纯的思想信仰,它涉及很多群众和活动,是一个社会实体。既然它是社会实体,自然就应受政府依法管理,宗教活动要遵守法律,也不能脱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不能将实体游离于社会之外。那么,在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对寺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和健全寺院管理的长效机制。
(1)根据藏传佛教工作的长期性和特点,按照依托属地、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以寺养寺的原则,鼓励和扶持寺院发展生产自养事业。
(2)解决机制问题,把宗教实体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纳入地方管理,这对宗教实体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机制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将寺院和僧人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
(3)强化寺院和宗教部门的管理职责。统战部门作为党委的职能部门,应把握好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的执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提供政治保证。宗教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是行政执法主体,应切实负起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责任。
(4)赋予基层政权组织对寺院的管理权限,进行属地管理。因为,基层组织政权是直接接触者,制定出一套责、权、利相互配套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5)强化寺院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目前,藏传佛教寺院大都建立了寺管会,僧人代表会,一个管理,一个监督,相互牵制,相互作用,这对寺院的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机制的不完善,没有完全发挥出这些人的积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机制,解决寺管会成员的待遇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做到严格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
(6)充分发挥各级宗教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管理部门是行政执法主体,承担着宗教事务的管理和宗教法规制定、宣传和执行工作。在具体制定政策和管理办法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制定出的办法和措施才能管用、有效。
(7)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宗教代表性人物,大都是在宗教主体中有一定地位的人士,在人民群众中德高望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关键的时候,他们靠得住、做表率,起作用,能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而且有能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物色和培养爱国爱教的宗教代表性人物,善于发现和培养爱国爱教骨干分子和积极分子,将寺院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人士手中,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寺院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为藏区的稳定和建设爱国爱教的寺管会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8)强化基层组织,搞好党群关系。在基层普遍存在: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关系不和谐,相互脱节,基层干部人浮于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淡薄等问题,而且在当地牧民群众中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问题,牧民群众认为,管好、养好自己的牛羊,而基层政权组织,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心态处于相对不依赖,相互无关系的状态,这对当今藏区经济社会稳定是十分不利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鉴于目前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加强和维护藏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寺院有效管理机制工作,强化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搞好党群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各级干部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是刻不容缓。
(三)强化寺管会管理建设。目前,藏传佛教寺院大都成立了寺院管理委员会,基本是一个主任、一个副主任,一个参与管理,一个参与监督,对寺院管理起到了有效作用。但是由于寺院经济来源不足,导致基础设施简陋,普遍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大都是临时腾出一间房,做为寺院管理委员会的场所进行办公管理。因此,建议:将寺管会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由政府出资为寺院修建集图书阅览、电视收看、授课开会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场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力度,活跃和丰富僧人的生活,给予僧人更多的关爱和扶持。这样让更多的僧人,接受新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也能及时了解和听到党中央的声音,也为长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党的大政方针宣传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也为长期在寺院实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寺管会成员,按照乡属村委会班子成员同等对待,由乡上安排布置检查督促工作,将寺管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纳入村干部管理的范围,每月发给固定补贴。
(四)制定政策,解决困难。2008年5月,泽巴足副省长在玛曲县督查藏传佛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时指出:对僧人的困难要通过乡村低保,逐步救助等措施解决;对寺院基础设施差的问题,要通过落实纳入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等政策来逐步解决,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团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藏区的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使藏区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制订和出台更多更优惠的政策,加大政策力度的实施。建议:一是把寺院和僧人纳入社会管理和管理范畴。二是寺院行路难、饮用水难、看电视难等问题,应当纳入当地的“村村通”工程和经济建设项目中。三是解决寺院僧人生活困难的问题,将他们纳入乡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四是要把僧人看病就医的问题,纳入社会医保范围。五是对身体残疾的僧人,政府应按有关规定给予重点扶持。
第四篇:五大教育的演讲稿[模版]
五大教育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感恩、敬畏、荣辱、诚信,下面我来一一介绍。
第一:不忘责任,在敢于负责中成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古训。那么,责任究竟是什么呢?所谓责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做好分内应做的事情。同学们,自从我们落地的那天起,就代表着我们从此要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和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发生这样那样的责任关系。因此,我们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应该把“责任”两个字牢牢地铭记在心,把负责任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坐标,要善于思考和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做人的基点,这种强烈的责任心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我么不能失去责任感,否则生活的重担就无法挑起,前进的路上就寸步难行,心中的希望就会暗淡无光。在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讲过这样一则见闻:一次,他在一个公共厕所内听到哗哗的水声,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前去察看,只见一个男孩正在那儿费力地修理水龙头。男孩说:“这个水龙头虽然是公用的,但它既然坏了,我作为使用的人就有责任把它修好”。“我有责任”,男孩的话虽朴实,却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实所谓责任的核心就是要敢于负责和勇于承担。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树立一种敢于负责的理念,更要培养一种敢于负责的精神和锤炼一种敢于负责的作风,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要对自己的前途命运负责,做一个堂堂正正、磊磊落落的人。还记得洪战辉在他的作文《我的责任》中写到:是一棵小草,就要为大地增添绿意;是一支花朵,就要为周围增添光彩;是一株参天大树,就要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是一个人,就要为自己的父母献出孝心,就要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营造温暖。同学们,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关心世界和国家的命运,让我们按照温总理所希望和教诲的,担当起这份责任、肩负起这种使命吧,我们一定会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闪光的足迹!第二:常怀感恩,用感恩的心感知世界
感恩,是一种朴素高贵的情感,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品质,是善良人性的标签!感恩是我们这个民族千古相传的传统美德。山感恩大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流,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飞鸟,方成其壮阔。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和谐与温暖、谦虚与知足,少一些指责与隔阂、纷争与冷漠、骄傲与放纵。而我们现在是一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人格养成的黄金阶段,因此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感恩的情,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常怀感恩,用感恩的心来感知世界、体验社会、对待他人,要在感恩中学习、生活、成长。然而,在我们的同学当中,又有多少人学会懂得感恩去回报他人呢?最近,有媒体报道了去年8月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他们入学前,该市总工会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有5人没有写并遭到了捐赠者的抛弃。同学们,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小学到中学直到踏入社会,无时无刻不包裹在一个充满恩情的网络中。因此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最首要的就是要感恩父母。人间真情浓于水,父母之爱深似海!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创造了我们的人生。因此,回报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论语》上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三字经》里说:“首孝悌,次见闻。”是说做人我们首先要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其次才是读书认知。因此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这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与他人。
第三、心中充满敬畏
敬畏,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温家宝总理在诗作《仰望星空》中也深情写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这几句话就是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使我们内心充盈而宁静,并在行为上有所戒惧而节制,从而与外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心有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作为中学生,只有常怀敬畏之心,个人才会更加完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第四、心中满怀荣辱
“荣辱之观”则是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是如何衡量荣辱的呢?正是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对善恶的分。但是我们党在全社会提倡的“八荣八耻”正是对是非、善恶、美丑划了一条清晰而又有力的界限。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八荣八耻”之首,强劲而明了。爱国情感是对祖国本能的、无条件的爱。她不需要理由但比无数理由还更坚定,更持久。还记得“我是中国人!”吉鸿章佩戴着刻着这五个大字的小牌,昂首挺胸于美国人之中时,他诠释了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我们要随时怀有荣辱之心,更要有一颗爱国之心。
第五、兑现你的承诺
“柳丝轻拂是对春天的承诺;烈日当空是对夏日的承诺;落叶飘飞是对金秋的承诺;银装素裹是对严冬的承诺。
孔子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面对匆匆易逝的生命,信守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承诺,人生将因此而光辉灿烂,耀眼夺目!
诚信做人是对朋友的承诺。据《庄子》记载,尾生与女友约定桥下相见,女友如期未至,尾生信守承诺,竟至山洪暴发,水淹桥下,仍旧不肯离去。直至溺水身亡。此情此信,为世人称道,至今仍传为美谈
奋斗不息,是对人生的承诺。司马迁立志著书,许下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人生承诺,即便遭受腐刑,也从未放弃,十余载的含辛茹苦,使他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鞠躬尽瘁是对祖国的承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从屈原许下了振兴楚国的承诺后,便一直信守承诺。无论前方的路多么艰险,无论自己受到怎样的迫害。即使投江自尽,也决不违背承诺,与小人同流合污。
让我们心怀“责任、感恩、敬畏、荣辱、诚信”,携手共创美好明天吧!
刘展伊
第五篇:红缨教育五大法则
红缨教育五大法则
一、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孩子是种子,父母、老师是他们的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
如何成为孩子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优质的水、肥沃的土壤?
老师和家长必须学习成长;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乐园,也是老师家长学习成长的乐园。
孩子是种子,我们是孩子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我们只管培土、浇水、施肥;我们只管空气清新、阳光灿烂;孩子(种子)自己会自由茁壮成长!
二、无条件地积极关爱孩子,走进童心世界
每个儿童都是具有独立的、完整的和差异性的个体,拥有充分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平等地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益。
只有无条件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权益,理解孩子的生命,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三、天地万物都是孩子学习成长的课堂
自然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好身体、好习惯、好脑瓜在自然、生活和社会中养成,天地万物是孩子学习的课堂和课本,孩子是天地万物之子。
四、动力、能力、知识三大系统和谐建构
动力系统——我要学——乐于学习
能力系统——我会学——学会学习
知识系统——学什么——学有所值
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孩子终生受用的兴趣、意识、习惯和主动追求成功的动力和能力,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五、把学习建立在孩子的体验之上,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引导者;
是孩子生活学习的观察者、合作者和援助者。
每个儿童都是迅速发展中的自然个体,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每个儿童都具有天然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是最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发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