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采购与合同审计
政府采购与合同审计
一、审计重点与方法
(一)政府采购审计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项目审计是指对物资采购部门获取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的各风险点和与造价相关的各个环节。一般情况下分为:预算审计、招标文件审计、待签合同审计、结算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等。审计方式主要是委托社会中介、聘请专家参与或自行组织人员开展。其审计重点和方法有:
1.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
(1)审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2)审查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是否明确相关岗位(部门)的职责权限,以确保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编制与审核、合同审核、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使用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3)审查单位对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是否建立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
(4)检查单位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采购文件内部审核、采购组织管理情况,选择政府采购方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是否按规定执行,招标文件是否存在排他性、指向性等不公平不公正行为,采购组织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开评标过程有无串标、围标嫌疑等。对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等事项是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审查单位对政府采购项目实施、验收的管理情况。在建设中是否坚持货物到货签收、安装调试时是否按规定流程组织、变更时是否按规定签证或报批;是否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合同和政府招投标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门机构组织专家或相关部门人员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工期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证明)。
(6)审计单位对政府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情况。检查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各类批复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安装调试文档、培训记录、独立核算财务资料、验收证明等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是否定期对政府采购业务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并在内部进行通报。
(7)审计单位对涉密政府采购项目安全保密的管理情况。对于涉密政府采购项目,单位是否与相关供应商或采购中介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设定保密条款,是否按相关规定采购国产产品,采购进口产品是否严格报批,采购方式是否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形成充分竞争。
(8)检查单位是否制定货物、工程、服务采购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货物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货物应按政府采购规定的程序、方式执行;采购项目应有资金预算安排;采购项目应先立项,重大项目采购应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相关部门论证审批;属于控购项目应在立项前先办理控购手续;项目履约验收应符合有关规定;采购应实行回避制度;单位监督部门应有效参与采购监督。非法人单位(部门)未经授权不得对外签订合同。
2.政府采购审计
(1)审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范围是否正确、完整,编制、批复程序是否符合规定,采购活动是否按照财政采购预算主管部门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执行,重点要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无不经程序确定采购预算。有无任意追加或追减采购预算现象以及预算的追加或追减是否遵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审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依据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存在超过采购人实际需要,重复采购、擅自扩大采购规模、贪大求洋,提高采购标准的情况;审查采购预算细化程度,是否存在因采购预算不明确而无法形成有效约束、粗放的预算不利于财政资金合理科学使用的情况。
(2)依据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采购活动参与人员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包括对社会中介机构资格审查,供应商资格条件审查和评审专家资格审查。是否存在允许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问题,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条件的评审专家或不按规定抽取管理评审专家影响采购结果的问题。
(3)审查政府采购方式是否恰当,有无违规调整采购方式而规避公开竞争等问题,重点关注将应适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更改为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的情况。
(4)依据政府采购相关法规,对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项目的委托、采购信息的发布、投标环节、评标谈判环节、确定中标成交单位和签订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环节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重点关注委托关系权利义务不明确影响采购行为问题,采购信息发布渠道和时间不合规问题,评标谈判程序不合法、评标过程不公平公正、影响评审结果问题等。
(5)对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履行情况进行审查,检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时间和形式订立政府采购合同的情况,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报有关部门备案,是否超出招投标范围订立合同或未经正规程序随意变更合同标的的行为,是否存在未严格履行合同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恶意串通虚假验收等问题。
(二)合同审计
1.审查单位合同的内部控制情况
对照检查合同的内部控制是否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合同的审核、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未经授权擅自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
(2)单位应当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财会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
(3)单位应当加强对合同订立的管理,明确合同订立的范围和条件。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工作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应当予以记录并妥善保管。
(4)单位应当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对方或单位自身原因导致可能无法按时履行的,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单位应当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对合同履行中签订补充合同,或变更、解除合同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5)财会部门应当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办理价款结算和进行账务处理。未按照合同条款履约的,财会部门应当在付款之前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6)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合同登记的管理,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情况,实行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的合同应当同时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7)单位应当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
(8)单位应当加强对合同纠纷的管理。合同发生纠纷的,单位应当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协商谈判。合同纠纷协商一致的,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经办人员应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并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2.合同主体审计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经政府采购产生的合同主体重点审查供货方是否为经政府采购产生的中标人。
(2)非经政府采购产生的合同主体重点审查:
①供货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审查供货方提供的法人营业执照(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确认供货方是否为法人,避免与不能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不具备法定条件的公司职能部门、分公司签订合同;审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否及时年检、企业营业期限是否已经过期或即将到期。
②审查供货方经营范围。重点审查营业执照注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合同标的,是否超出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范围。
③审查供货方有无履约能力。审查供货方提供的各种资质文件,关注各种资质的取得日期、到期期限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年检情况;审查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了解资产结构、生产经营人员状况、生产能力及上一年度生产供应情况、库存状况,判断供货方的履约能力;适当审查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
④审查授权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资格是否合法。审查授权代理书是否经公司法人授权批准,授权书是否签章齐全,提供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是否与授权人及被授权人相符。
3.合同签订前进行合同价款审计(非经政府采购签订的合同)
(1)注重对价格信息的收集。掌握采购物资的市场供需变化、价格变动趋势、供应渠道、运输方式等等。做好市场调查,通过亲临市场、电话查询以及网上询价等途径,了解各种物资材料的来源和供销价格,并建立对应的市场信息库。
(2)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事先将历次采购物资的价格、数量、供应商、合同订单号等情况按物料编码存入计算机系统,审计采购合同时,可及时从计算机中得到该物料以前已采购批次的采购日期、价格、供应商、订单号及审核日期等情况。审计人员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变化情况,估算现阶段合理的采购价格,并与合同价格进行对比,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3)加强对招标过程的审查监督。通常情况下,企业小量、小额采购业务由企业自购,批量、大额采购进行公开招标,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招标程序是否合法,操作是否规范;审查招标文件中对投标方主体资格、资质、履约能力的要求,以及采购物资数量、规格、技术要求、付款方式等重要内容。
4.对合同条款的审计
(1)对合同内容的审计。严格审查采购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检查合同是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自签订起就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合同是否以真实的经济交易为基础;合同是否有缺陷、是否遗漏必要条款、是否存在不利条款;合同是否可行、是否显失公平等。
(2)对合同条款的审计。《合同法》中规定了购销合同的必备条款,对这些条款应逐项进行审计。
①当事人双方名称或姓名和住址。该条款是对合同主体的明确,也是落实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主要审查合同单位名称与中标单位、营业执照名称是否一致,与所加盖的合同专用章名称是否一致,住址是否与营业执照公司登记的法定地址一致。
②标的。重点审查合同标的物资是否与公司按计划要实施采购的物资相符,型号及规格是否准确、齐全。
③数量及质量要求。该条款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责任大小的关键条款。应重点审查合同上是否清楚具体地写明了确切的数量及计量单位,质量要求要明确执行的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
④价款或报酬。该条款是采购合同的核心条款。实行招标采购的,应重点审查采购合同价格是否为中标价格,是否为一口价;非招标采购的,应审查价格是否进行过市场调查、询价、比价,价格是否含税,是否高于市场价,是否包括运费、装卸费等相关费用。
⑤结算方式及期限。审查采购合同是否明确结算方式和付款期限,是否符合有关结算规定,如大额资金收支不能以现金结算。付款期限应明确是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是否经验收、决算等相关程序、是否预留一定比例的质保金,质保金返还的最后期限等。
⑥交付标的物的方式、时间、地点。审查采购合同是否明确了交货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
⑦验收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审查验收标准是否明确,是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技术标准;是在卖方现场验收还是到货后在买方验收;是否约定了验收程序、期限的违约责任及解决办法。审查合同的违约处罚是否明确具体,如违约金的比例、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否确定,如协商、仲裁,还是诉讼,首选法院是哪家。
⑧审查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是否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完全的合同,分析原因,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也为将来签订采购合同提供经验教训;审查合同的变更情况,变更理由是否真实、合理,变更合同是否采用了书面形式,是否履行了变更批准、审签手续等。
⑨合同附件应明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供货方在投标过程中所作的承诺等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二、常见问题与参考法规
(一)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应当集中采购项目而自行采购 【表现形式】
1.对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
2.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3.使用财政性资金自行购置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项目(货物、工程和服务); 4.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 5.应当采用公开招标而采用其他方式采购; 6.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
7.通过所属单位采购,规避政府(公开招标)采购; 8.采取其他措施规避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第十八条“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
第二十六条“„„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第二十七条“采购人采购货物或者服务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其具体数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第二十八条“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
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第十二条“党政机关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产品、型号、产地。采购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进行公开招标,确需改变采购方式的,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公示和审批程序。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并逐步实行批量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协议供货采购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以协议供货拆分项目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二)无预算采购 【表现形式】
无政府采购预算而实施了政府采购项目挤占其他财政性资金。【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三条“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列出,报本级财政部门汇总。”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
第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第十二条“„„政府采购应当依法完整编制采购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不得超标准采购,不得超出办公需要采购服务。”
(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招标方式 【表现形式】
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招标方式。【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应当报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及时将审批、核准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八条“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1)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2)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二项所列情形,属于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项目,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在审批、核准项目时作出认定;其他项目由招标人申请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作出认定。”
4.《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第十二条“„„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并逐步实行批量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协议供货采购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以协议供货拆分项目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四)邀请招标不符合规定 【表现形式】
邀请招标时未向三家以上符合要求的单位发出投标邀请书。【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七条“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五)招标人违法泄漏招标秘密 【表现形式】 1.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 2.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3.招标人泄露标底。【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二条“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六)招标人违法进行实质性谈判 【表现形式】
招标人违反规定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三条“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七)招标人违法确定中标人 【表现形式】
1.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 2.招标项目在所有投标被评标委员会否决后自行确定中标人。【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国务院对特定招标项目的评标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二条“评标委员会经评审,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被查实存在影响中标结果的违法行为等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招标。”
(八)违法订立与招投标文件不符的合同或协议
【表现形式】
1.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格式及响应订立合同;
2.招标人与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九)政府采购组织管理不规范 【表现形式】
1.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未实行集中采购; 2.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未按规定标准进行采购; 3.未经批准擅自采购进口产品; 4.未在定点饭店召开会议。【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
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
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八条“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十八条“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
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属于通用的政府采购项目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属于本部门、本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当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属于本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自行采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十条“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
(2)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的;
(3)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5.财政部《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财库〔2007〕119号)第七条“采购人需要采购的产品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应当在获得财政部门核准后,依法开展政府采购活动。”
(十)政府采购招标管理不规范 【表现形式】
1.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政府采购方式;
2.邀请招标时未向三家以上符合要求的单位发出投标邀请书;
3.采购人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串通,安排其他单位陪标等方式进行虚假招标。
【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七条“采购人采购货物或者服务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其具体数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第二十八条“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四条“货物或者服务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五条“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第十二条“„„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并逐步实行批量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协议供货采购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以协议供货拆分项目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十一)未公开政府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 【表现形式】
1.采购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 2.采购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结果。【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六十三条“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应当公开。
采用本法规定的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在采购活动完成后,应当将采购结果予以公布。”
(十二)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 【表现形式】
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十九条“采购人可以委托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政府采购事宜。
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
(十三)合同管理不规范 【表现形式】
1.合同签订不规范,如:合同要素不全,违约责任不明确,应采用书面形式合同而未采用等;
2.内设部门和派出单位,未经受权就本部门的采购项目(含工程、货物、服务)、劳务分成等与外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未送财务备案,产生账外资产和经济风险;
3.单位未建立合同归口管理制度;
4.合同未按招投标文件订立,合同内容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背离;
5.合同监控管理不完善、不规范,财务、装备和业务职能部门协调或深入监控的程度不够,不能了解单位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
【参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至第五十条(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投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第五十四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臵岗位,明确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未经授权擅自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
单位应当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财会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
第五十六条 “单位应当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对方或单位自身原因导致可能无法按时履行的,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单位应当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对合同履行中签订补充合同,或变更、解除合同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第五十七条 “财会部门应当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办理价款结算和进行账务处理。未按照合同条款履约的,财会部门应当在付款之前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五十八条 “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合同登记的管理,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情况,实行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的合同应当同时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单位应当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
5.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
第二篇:政府采购审计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政府采购在拓宽范围、扩大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审计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工具,它是实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政府采购行为规范,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对政府采购行业实施全面审计的意义
我国从1995年启动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以来,先后经历了试点研究,深入探索和框架建立、全面实施三个阶段,由最初的货物类商品逐年调整,扩展到工程、服务等政府公共支出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全面、细化的特征。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由1998年31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7413.2亿元,增长239倍,占全口径财政支出比例由0.049%。其中,2000年至2007年的7年间,就节约财政性资金2121.46亿元,节支效果明显。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发展成果显著,但由于起步晚,仍存在政府采购制度设计不完善,预算编制缺乏预见性,约束力不够,政府采购行为不规范、效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以及政府采购政策在促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扶持中小企业、支持民族工业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等方面效果不明显等情况。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就需要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加强政府采购行业的监督管理。
二、政府采购审计的涵义和目的(一)政府采购审计涵义。
所谓政府采购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所实施的政府采购行为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主体是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对象是政府采购当事人及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审计内容为政府采购行为及相关活动。按照审计内容不同,可分为政府采购预算审计、政府采购行为审计、政府采购程序审计、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政府采购机构效益审计等。
(二)政府采购审计目标。
审查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管理机构所实施的政府采购行为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揭露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研究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强化监督、完善管理、规范权力运行的建议。
三、政府采购审计对象和内容
(一)政府采购审计对象。
政府采购审计的对象是指政府采购活动的当事人和管理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二)政府采购审计内容。
1.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查。
政府采购预算是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起点,它对于政府采购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财政部门依据政府采购预算,按照采购目录和采购具体需求情况制定政府采购计划,它应包括采购项目数量、规模和品种等基本情况,采购时间,采购预算,资金来源等内容,是政府采购预算的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采购预算审计应包括合法性审查和合理性审查两项内容。合法性审查主要是审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范围是否正确、完整,编制、批复程序是否符合规定,采购活动是否按照人大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执行,重点要审查有无任意追加或追减采购预算现象以及预算的追加或追减是否遵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合理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依据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存在超过采购人实际需要,重复采购、擅自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标准的情况;审查采购预算细化程度,是否存在采购预算不明确无法形成有效约束,粗放的预算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合理科学使用的现象。
2.政府采购参与人资格审查。
依据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采购活动参与人员和机构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包括对集中采购机构资格审查,供应商资格条件审查和评审专家资格审查。是否存在允许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问题,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的集中采购机构接收委托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条件的评审专家影响采购结果的问题。
3.政府采购方式的审查。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方式应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等,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原则,必须依法确定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方式的审查是指,审查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确定的政府采购方式是否正确,有无违规调整采购方式规避公开竞争等问题,重点关注应适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更改为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的情况。
4.政府采购行为审查。
主要包括对政府采购程序审查和招标投标结果审查,通过审查发现影响政府采购行为合法性的程序性问题和影响政府采购结果公平的违法行为。政府采购程序的审查是指,依据政府采购相关法规,对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计划的委托、采购信息的发布、投标环节、评标谈判环节、确定中标单位和签订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环节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招投标结果的审查是对影响招投标结果公正性的行为和活动进行审查。
5.政府采购合同的审查。
对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履行情况进行审查,检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时间和形式订立政府采购合同情况,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报有关部门备案;是否超出招投标范围订立合同或未经正规程序随意变更合同标的行为,是否存在未严格履行合同行为,恶意串通虚假验收等问题。
6.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效益的审查。
按照《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对集中采购机构规模和日常业务情况、采购价格和资金节约情况、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集中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审查考核,对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次数、金额和信息发布等进行定量考核,对采购质量、采购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行定性考评,从而对集中采购机构受委托实施政府采购的效益做出评价。
四、政府采购审计方式和方法
政府采购审计涉及面广、被审计对象多,而采购本身专业性强、政策把握难,因此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全面审计或局部审计。按照审计时间划分,政府采购审计一般应以事后审计为主。政府采购审计方法一般应采用以下几种:
(一)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通过对被查单位有关书面资料进行仔细观察和阅读来取得查账证据的一种查账技术方法。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理论、方法等查账标准或依据对书面资料进行审阅,借以鉴别资料本身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合理及有效。审阅资料一般包括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招投标资料、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资料、政府采购资金支付财务账簿及凭证等等。
(二)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书面资料的相关记录,或是对书面资料的记录与实物,进行相互勾对以验证其是否相符的一种稽查技术方法。在政府采购审计过程中,对同一采购项目不同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查找问题线索。核对内容一般包括采购项目信息、招标要求,投标信息、成交与合同信息,履约验收信息等,在核对履约验收信息时应结合盘点法或函证法使用。
(三)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发现问题线索或推导出结论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政府采购行业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在采购过程中形成了完整、详尽的政府采购电子数据,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定风险点和风险值,运用计算机对政府采购数据进行审计筛选分析,发现问题线索,延伸调查得出审计结论。
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政府采购行为实施审计监督,是促进政府采购行为规范,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审计发挥经济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途径。(崔海滨)
第三篇:政府采购审计
一、政府采购简介
我国的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开始于1995年。1996年,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步入了真正的试点阶段。1998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中央国家机关的试点工作也开始启动。到2000年,政府采购工作已在全国铺开。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正式走上法定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预计2011年,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可以出台。
政府采购作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潜力仍然很大。而且从集中采购的比重分析,集中采购的规模也比较小。从中央本级的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臵来看,目前有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全国人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等3个集中采购机构,另外,还陆续成立了4个部门集中采购机构。
二、政府采购审计简介
政府采购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由于政府采购在国内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何通过审计监督手段来规范政府采购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审计的发展状况
政府采购审计是在政府采购的基础上产生的。政府采购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由于政府采购支出巨增而强化预算管理与经济直接干预作用所建立的一种政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法规对政府采购审计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现状
我国自从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各项检查包括审计检查就参与其中,在预算执行审计、各专项资金审计、基础建设投资审计等方面广泛存在。大规模的政府采购专项检查:2008年5月至10月,财政部会同监察部、审计署和国家预防腐败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2009年政府采购审计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已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完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府采购法制化、制度化、电子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但通过审计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发现当前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一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完整。有的单位未编制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和执行计划,有的存在无预算采购的情况。政府采购预算是执行政府采购的约束性要求,未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导致预算约束力不强,实际操作计划性较差。
二是政府采购程序执行不规范。有的随意变更采购方式;有的未经批准实行非公开招标,缩短招标时间,或在招标文件中提出排他性指标;有的随意追加合同,协议供货产品随意天正,或用高价产品替换低价中标产品;个别单位虚假招标,套取财政资金。
三是部分单位还存在规避政府或部门集中采购的情况。如对于涉密商品的采购,由于对由谁认定涉密事项、对涉密事项应采取何种采购程序均缺乏明确规定,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时缺乏依据,导致一些部门规避正常政府采购程序。
四是地方审计机关在政府采购审计中还发现存在政府采购规模偏小、范围偏窄;管采体制尚未完全分离;专家评审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2009年25个派出审计局对56个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开展了审计。通过审计,共查出19个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存在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的问题,涉及金额14.09亿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逐条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截至2010年7
月底,有14个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已将审计查处问题整改完毕,涉及金额3.78亿元,(一)对采购目录内的产品和服务未按规定实施政府集中采购,涉及金额1.31亿元,典型情况如:
2009年,某部门所属信息中心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政府采购目录内的电脑、服务器、计算机软件、打印机等设备和支付劳务费等共计支出996.55万元,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集中采购。
(二)实行政府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程序不合规,涉及金额12.50亿元,典型情况如:
2009年,某部监测总站在其承担的一个项目中公开招标采购8台水质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自动在线监测仪,北京一家公司(系该部机关服务中心所属公司的控股公司)在既非设备制造商也非设备代理商,且未获得制造商授权的情况下,以920万元价格中标。这家公司供货的8台水质VOC自动在线监测仪设备,实际是其委托其他公司代理进口的美国INFICON公司的产品,其支付的含税价仅为590.59万元。
(三)采取将货物或服务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涉及金额180万元,典型情况如:
2009年,某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政工办)申请经费180万元,为62个基层单位配送图书,政工办采4
取化整为零方式,与北京市某书店签订采购内容完全一致的两份图书采购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100万元和80万元,从而规避了公开招标。
(四)无预算采购产品或服务,涉及金额2598.72万元,典型情况如:
2009年,某部门2566.58万元工程支出等政府采购项目未编制预算,采购活动开始前也未报财政部备案,其中类型包括办公楼的修缮工程支出、设备采购支出、会议服务支出、印刷项目支出
1、汽车维修、保险、加油支出等等。
三、政府采购审计的对象和目标
政府采购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国家各级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使用财政性资金,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其审计主体是各审计机关,当然也应该包括我们各部门的内审单位。审计客体是采购主客体及其所进行的采购活动。
政府采购审计的目标,是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当事人及其采购活动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审批与执行情况为重点,突显对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采购方式、采购程序,政府采购政策贯彻执行及效率效果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重点关注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政府采
购的预算编制。看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有效,是否遵循规定的程序,是否单独编报;并审查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范围是否正确;预算是否科学、细化,是否存在编造虚假预算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政府采购预算批复是否及时,其追加或调减的审批手续是否合规等等,以强化预算约束,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二是关注政府采购的程序方法。看政府采购的方式和程序是否合规,有无不按规定改变政府采购方式、目录及标准等问题,是否按规定的方式、程序组织政府采购和实施公开招投标;政府采购确认是否合规、合法,是否依法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有无超标准、超范围及损失浪费等问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针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三是关注政府采购的资金流向。看是否存在采购执行机构直接将采购资金拨付给采购单位,是否存在现金交易的行为;政府采购资金是否经过审批确认,是否存在无计划、超预算和改变政府采购内容及用途有无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项目没有纳入政府采购的问题;采购资金结余在结转下一使用中是否纳入当年预算,是否存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的行为,从中发现问题或线索,进而揭露政府采购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四是关注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以采购程序审计为基点,查看采购政策制定、预算编制、组织实施、资金支付、信息发布等情况,进而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以代理采购审计为抓手,查看接受采购人委托、制定招标文件、组织招投标到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等过程,分析和发现相关连的其的问题。以采购费用审计为切入点,查看采购活动过程所支出费6
用,从中分析和寻找疑点,揭示采购活动存在的问题。以采购档案审计为突破口,查看政府采购活动的每项记录和档案资料,分析和印证政府采购活动过程,进而促使政府采购这项“阳光工程”健康发展。
四、政府采购审计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五、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范围
政府采购审计应包括审计政府采购的实施与财政政策是否相吻合,与政府产业政策是否相一致,是否优先购买国内产品、工程和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在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繁荣经济等方面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主要是各部门、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执行政府采购预算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擅自变更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内容等问题,并对政府采购的效益性进行总体评价。
(二)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和相关规定情况。主要是检查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的情况,执行国家有关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规避政府集中采购,不按规定
采购节能环保产品,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片面追求国外品牌、高性能、高能耗、高价位产品的问题。
(三)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情况。主要是采用的政府采购方式及在不同的采购方式下所实施的采购步骤,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采购方式,选择不具备资质的社会代理机构进行采购代理,对供应代理商资格审查不严格,不按规定抽取评标专家,简略采购步骤、违背采购程序,不及时答复供应商质疑,造成政府采购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以及由此造成的供应商投诉、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如不依法对限额以上采购事项进行公开招标,采取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躲避各方面监督;不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制订招标文件不规范,设臵歧视性、倾向性招标投条件;专家评分或评议不客观、不公正;不按规定公开政府采购相关信息和结果、暗箱操作;擅自变更政府采购结果等。
(四)合同订立和履行情况。主要是按照政府采购所确定的结果,采购人与供应商订立并履行合同的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均等,擅自变更中标供应商和政府采购所确定的采购事项、内容和价格,供应商供货不及时、售后服务不到位,采购人不按规定及时支付货款或超额支付货款等问题。
(五)资产管理情况。主要是货物、工程的交付、验收8
和使用管理情况,重点关注入账不及时、不建立固定资产卡、不按期盘点及由此造成的闲臵、丢失、损失等问题。
(六)政府采购体制和监管情况。主要是执行国家“管采分离”规定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情况,重点关注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设臵集中采购机构,违规审批社会代理机构代理资格和采购方式的变更,违规干预政府集中采购事项和具体活动,对供应商投诉不及时受理,对采购人采购行为监管不到位等。
(七)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对某一单位或者某一事项的政府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
1、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执行审计
(1)政府采购预算及执行审计
一政府采购项目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二政府采购项目及采购资金预算是否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单列,有无应列而未列的问题;
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否进行调查研究、有无弄虚作假问题;
四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调整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需要补报的政府采购项目,是否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补报政府采购预算;
五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突破预算实施的采购项目;
六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是否正确、完整。(2)政府采购计划执行审计
一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本单位经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二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报送;
三政府采购计划的变更是否依照程序进行,有无随意变更采购计划的情况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有无任意追加突破限额的情况;
2、政府采购审批与备案执行情况审计(1)下列事项是否报经财政部审批后实施: 一政府(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或服务;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四分散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方式,是否经主管部门审批。
(2)下列事项是否备案:
一部门预算追加应当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已经批复政府采购预算的变更;
二政府集中采购计划和部门集中采购计划;
三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经批准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10
购方式进行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
四限额标准以上,公开招标数额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项目的情况;
五限额标准以上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副本;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3、政府采购形式和方式审计(1)政府采购组织形式的审计
一列入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集中采购,有无采用化整为零、分解整体项目、增加采购批次等手段规避集中采购控制的情况;
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有无随意采购,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有无规避政府采购监管的问题。
(2)政府采购方式的审计
一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贯彻了以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理由是否真实、充分;
二是否将应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化整为零,有无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或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三是否严格按照已确定的采购方式和要求进行采购,有无在执行过程中自行改变采购方式等。
4、政府采购程序审计(1)公开招投标程序的审计 一招标审计
⒈自行招标是否符合有关条件,委托代理招标是否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委托代理的事项;
⒉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⒊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
⒋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完整,有无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供应商,对潜在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是否含有倾向性或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的;
⒌是否存在招标机构、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相互恶意串通,虚假招标行为;
⒍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是否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规定的时间前,是否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人,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擅自修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违法行为等。
二投标审计
⒈投标人是否具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资格),是否具备招标文件中列举的要求;
⒉投标文件的编写、密封、撤回、更正、补充、替代方案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投标的,其资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采购人规定的特定条件;
⒋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同时,是否递交了投标保证金;
⒌投标人是否向招标采购单位、评标委员会成员提供不正当利益手段谋取中标。
三开标、评标与定标审计
⒈参加开标会议的人员、开标时间、开标记录及开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无效标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开标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是否公正、公开;
⒉评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评标委员会是否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专家是否按规定抽取,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是否按规定回避,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在评标时是否另行制定或修改、补充任何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对所有投标人都相同,评标的指标、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标底的编制和确定是否合规、合理、科学,评标委员会是否按规定进行评标,是否执行了评标纪律或受单位非法干预、影响,评标过程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
⒊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
报告,并推荐合格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排序,采购人是否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或事先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
⒋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发布公告,并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
⒌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是否有异议,招标采购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质疑内容做出答复。
四中标审计
⒈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是否在规定期限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供应商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采购单位有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是否与中标供应商私下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是否存在中标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的行为;
⒉对中标人放弃中标、拒签合同的,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在投标文件中没有说明且未经采购招标机构同意,将中标项目分包给他人的,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是否按规定处理。
(2)邀请招标及其他采购方式程序的审计
一邀请招标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项目是否符合邀请招标方式的条件,供应商是否根据资信和业绩进行选择,供应商是否在三家以上。
二竞争性谈判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邀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谈判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三询价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询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询价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报价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等。
四单一来源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其采购行为是否符合该采购方式条件,采购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等。
(3)政府采购文件完整性审计
主要审查政府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标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是否齐全并得到妥善保存。
5、政府采购合同审计
(1)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审计
一政府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
⒈政府采购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⒉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的要求,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等;
⒊有关经济合同是否按照《水利经济合同审计签证和备案暂行办法》进行了审计签证;
⒋采购代理机构以采购单位名义与供应商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是否取得采购单位的授权委托;
⒌采购单位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或服务,与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原采购合同其他条款是否变更,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是否超过原采购合同金额的百分之十。
二政府采购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具体,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
⒈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是否规范;
⒉数量、规格、质量、性能表述是否正确;
⒊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
⒋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合理;
⒌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2)政府采购合同履行审计
一采购单位或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验收;
二政府采购合同的验收是否由专业人员来进行,验收记录、验收证明书是否齐全、完整等。重大采购项目是否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办理验收事项,验收方成员是否在验收书上签字;
三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如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需要变更合同,或者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变更、中止、终止的合同,审查合同变更、中止、终止是否经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批,相关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四合同纠纷、合同违约责任是否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及时、合理、合法的处理;
五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是否将应当备案的文件资料提交财政部门备案。
6、政府采购资金审计
(1)政府采购资金审计
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并及时足额到位,有无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的情况。
(2)采购资金支付审计
一采购资金的申请和划拨是否根据批准的采购预算,科学编制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资金支付;
二预付款是否符合采购合同所约定的条件(工程采购还应审查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工程进度);
三支付资金是否符合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的要求;
四预付和结算是否由财务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劳务提供者或施工企业支付,有无采购部门或采购机构违规支付的情况;
五结算时是否扣除了预付款,是否预留了质量保证金,有无提前支付的情况。
六、当前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采购监督体制不完善。
(二)政府采购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1、采购管理配套规章制度不健全。
2、采购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
3、未建立政府采购运行评估制度。
4、采购管理的内审监督机制没有形成。
5、在采购组织管理方面,有些单位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预算观念不强,计划性差,往往以部门预算代替采购计划,在实际采购中随意性大,先采购后立项以及无预算或超预算采购现象比较多。
6、在采购具体实施中,采购方式和程序执行不严。
7、采购的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
(四)政府采购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人才匮乏。
(五)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仍存在分割市场、歧视供应商的现象。
(六)对供应商监管不力。
(七)政府采购的效能不高。
一是采购时间较长,效率不高。二是采购缺乏弹性。三是政府采购需要资源整合。
(七)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尚不完善。
《政府采购法》只是对集中采购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做出了规定,而并未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设臵、行政隶属关系、职责要求等予以明确,这就造成了各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在机构设臵、管理模式、隶属关系上出现不统一的局面。
七、加强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方法
(一)科学确定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对象。
贯彻落实“严格查处、立足整改、规范提高”的工作方针,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认真组织派出审计局开展对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经常性检查,坚持揭露、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与关注体制机制层面问题两手抓,通过问题揭示推动体制机制完善,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地开展,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加大对政府采购审计方法的探索力度。1.从政府采购程序出发,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内容。2.从政府采购中心审计入手,分别对相关环节进行全面审计。3.以政府采购费用审计为切入点,分别对相关单位进行审
计。4.以政府采购档案审计为突破口,对政府采购资金进行审计。5.以综合效益审计为最终目的,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绩效审计水平。实行政府采购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几个案例
八、处理处罚
《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中对于法律责任和处理处罚都有明确规定。而且由于政府采购的违规行为一般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得违法违规行为都是并发,我们一般会根据问题的认定进行不同处理,如移送主管部门等,尤其注意,现在的政府采购违法行为很多涉及商业贿赂,如果发现违纪或违法行为,将移送纪检或司法部门进行进一步查处。
第四篇: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
项目名称:平原县2016年第一书记帮包村绿化项目 合同编号:JWZB(DZ)-2016027 甲 方:平原县林业局
乙 方: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
平原县2016年第一书记帮包村绿化项目经上级批准在山东省以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项目编号:JWZB(DZ)-2016027)。经评标委员会评审
(乙方)为中标人。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遵循公开、公正、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意按照以下条款和条件,签署本合同。
一、本合同的组成
1、合同文本;
2、招标文件;
3、投标文件;
4、中标通知书;
5、中标人在评标过程中做出的书面说明或承诺;
6、合同附件。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平原县2016年第一书记帮包村绿化项目
第标段。
2.工程地点:平原县
村。3.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4.工程内容:平原县
村绿化规划。按规划要求的标准、数量完成购苗、挖坑、栽植、浇水、困难施工、苗木养护等内容。
三、合同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11月9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1月30日。因气候原因,刘富寨村、刘屯村的冬青球、大龙柏、小龙柏等常绿树种今年秋冬不能栽植,可推迟到明年适宜季节完成栽植任务。2017年8月下旬第二次付款时再对完成的常绿树种种植工程量进行评审。
工期总日历天数:22天。工期总日历天数与根据前述计划开竣工日期计算的工期天数不一致的,以工期总日历天数为准。
四、质量标准
达到规划要求的工程质量标准。
五、养护期
养护期:16个月。养护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即:2016年12月12日---2018年4月12日。
六、合同价款
金额(大写):
(人民币)(小写)
元
七、付款方式
工程完工后,2016年12月12日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经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审核后出具评审报告,付至评审金额的60%;2017年8月下旬,根据评审结果,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后,再付款20%;剩余20%做为质量保证金,养护期满即:2018年4月12日后,无质量问题,余额一次性无息付清。
合同方式:固定单价合同。
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变更签证,应经甲方、监理、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施工单位认可。变更签证调整办法: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的,采用该子目的单价;
2、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但有类似子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子目的单价,由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与发包方审核批准后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3、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由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与合同双方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八、合同生效
本合同为附条件生效合同。除甲乙双方签字盖章,鉴证方盖章以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时合同生效:本合同乙方应提交成代理服务费。
本合同甲、乙双方、鉴证方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九、违约条款
1、乙方竣工时间延迟,每延迟一天,按延期交付总额每日0.3‰支付违约金。
2、乙方履行合同不符合规定,除应按合同约定及时调换、调整外,在所需的调换、调整期间,应按所调换项目、内容金额每日0.3‰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3、一方不按期履行合同,并经另一方提示后30日内仍不履行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不履行合同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如因一方违约,双方未能就赔偿损失达成协议,引起诉讼或仲裁时,违约方除应赔偿对方经济损失外,还应承担对方因诉讼或仲裁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等相关费用。
5、其它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为准,无相关规定的,双方协商解决。
十、不可抗力条款
乙方因法定或者双方约定的不可抗力,如:上级政策调整、气候突变、突发地震等自然灾害,不能及时或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及时通知甲方和县财政部门,并在10天内提供有关不可抗力的相应证明。甲乙双方均不承担责任。
合同未履行部分是否继续履行、如何履行等问题,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一、争议的解决方式
合同发生纠纷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地方仲裁委员会仲裁。
十二、补充协议
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可签订补充协议,所签订的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十三、合同保存
合同一式柒份,其中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代理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一份,甲方、乙方二份,均具同等效力。
甲
方:
(盖章)
乙
方:
(盖章)
代表人:
(签字)
代表人:
(签字)
地
址:
地
址: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账
号:
账
号:
电
话:
电
话:
平原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代理机构:
附件:中标最终报价表
补充协议
为确保工期和质量,经甲乙双方协商,特签订如下补充协议: 乙方需交10%的履约保证金。根据中标金额,该标段需交合同履约保证金
元。签订合同前将履约保证金缴纳到甲方对公账号上,本项目初验合格后7天内无息退还。
甲
方:
(盖章)
代表人:
(签字)乙
方:
代表人:
****年**月**日
(盖章)
(签字)
第五篇: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
(采购人可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减条款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具体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执行。第一条 本项目的名称、范围及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内容:
第二条 技术标准及编制依据
执行国家现行最新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第三条 甲方提交的有关资料 第四条 甲方责任义务
4.1甲方变更委托项目内容或因其他甲方原因,导致乙方工作返工的,双方应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4.2 甲方应按本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日期向乙方支付费用。
4.3 甲方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向乙方提交基础资料及文件。4.4甲方为乙方开展现场工作与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协调。
4.5 甲方组织项目成果审查,并有权要求乙方根据审查意见修改成果。第五条 乙方责任义务
5.1乙方应按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按本合同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甲方交付成果,并对提交的成果的质量负责。5.2乙方交付成果后,应参加有关部门的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第六条 乙方交付的成果
6.1 交付的成果:相应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书、设计报告,和其它有关说明。
6.2 成果要求: 应满足有关规定及其他规划色剂标准、规范、规程、定额和办法等要求,并通过审查;
6.3 工程审计须在 年 月 日 前提交。第七条 合同金额
按中标价金额作为项目总费用支付乙方,即本合同总价金额为¥ 万元(大写: 整)。
第八条 支付方式及乙方账户 8.1 支付方式: 8.2 乙方账户
乙方单位名称:
乙方开户银行:
乙 方 账 户 : 第九条 违约责任
9.1 本合同签订后,任意一方违约将承担合同条款10%的违约金。
9.2 若乙方提交的成果两次以上被市局退件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书、停止付款、并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第十条争议解决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及时协商解。双方未达成一致的,可向合同签订地法院起诉。第十一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1.1 本合同签约,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一式八份,甲方三份,乙方三份,泌阳县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泌阳县政府采购中心各一份。
11.2 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11.3 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电话: 电话: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