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企业信用等级证书申报
重庆市企业信用等级证书申报
《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
一、企业信用等级证书申报意义
1、AAA级信用企业评级对企业的价值
1)是企业获得政府扶持以及招商、投资、融资担保、银行贷款一个可靠的“通行证”;
2)是衡量企业履约能力、投标信誉、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一个不可或缺的“荣誉证”;
3)是企业洞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提升现代管理和走向国际化的“导向证”;
4)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信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的“优化证”;
5)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增加合作、赊销、签约风险防范的“风险证”;
6)是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与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无形的“资产证”;
7)是企业降低筹募资金、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的“减负证”;
8)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塑造企业信用形象的“身份证”;
2、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
1)品牌形象树立:允许企业在企业的宣传手册,产品外包装、说明书、合格证等宣传载体上使用的国家商务部信用LOGO;2)融资贷款申请:争取机构风投、融资担保、银行放贷等提供的国家级信用评级证明;3)商务合作使用:在企业招商、政府投标、签约合作等出示的信用资质;4)政策扶持争取:面向政府扶持基金、政府机构监管展示的企业品质证明;5)供销采买依据:与交易伙伴赊销、拓展上下游供采时可做为的权威信用证明;6)国际贸易征信:在国际合作与贸易时,可出示的企业国家级信用证明;7)经营管理价值:在向社会各界、以及消费者展示企业管理与服务透明度有效牌证的使用;8)信任度提升:网站贴置安信保信用标识,对外公示其信用评估结果,直接反映该企业信任度,提高商务效果价值。
二、企业信用等级证书申报条件(具体条件还请另行咨询)
1、注册2年或以上,注册资本为50万元或以上的合法注册企业单位;
2、企业经营没有违规违法行为记录,非即将关、停企业,近2年均有主营业务收入;
3、企业法人在银行融资贷款无不良信用记录;
4、认证周期1-2个月发证;
5、申报无批次、名额限制,但每批只公式50家;
6、有效期3年,中间进行2次复审。
第二篇:企业信用等级证书申报资料
国家商务部企业行业信用等级认证
一、项目背景
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公布第四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名单的通知》并授权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为此专项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企业参评后由国家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发放统一标准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编号、牌匾、证书。
二、项目意义
AAA级信用企业评级对企业的价值
是企业获得政府扶持以及招商、投资、融资担保、银行贷款一个可靠的“通行证”
是衡量企业履约能力、投标信誉、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一个不可或缺的“荣誉证”
是企业洞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提升现代管理和走向国际化的“导向证”
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信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的“优化证” 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增加合作、赊销、签约风险防范的“风险证” 是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与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无形的“资产证” 是企业降低筹募资金、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的“减负证” 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塑造企业信用形象的“身份证”
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
品牌形象树立:允许企业在企业的宣传手册,产品外包装、说明书、合格证等宣传载体上使用的国家商务部信用LOGO;
融资贷款申请:争取机构风投、融资担保、银行放贷等提供的国家级信用评级证明;
商务合作使用:在企业招商、政府投标、签约合作等出示的信用资质; 政策扶持争取:面向政府扶持基金、政府机构监管展示的企业品质证明;
供销采买依据:与交易伙伴赊销、拓展上下游供采时可做为的权威信用证明;
国际贸易征信:在国际合作与贸易时,可出示的企业国家级信用证明;
经营管理价值:在向社会各界、以及消费者展示企业管理与服务透明度有效牌证的使用。
信任度提升:网站贴置安信保信用标识,对外公示其信用评估结果,直接反映该企业信任度,提高商务效果价值。
三、认证条件
1、注册2年或以上,注册资本为50万元或以上的合法注册企业单位。
2、企业经营没有违规违法行为记录,非即将关、停企业,近2年均有主营业务收入。
3、企业法人在银行融资贷款无不良信用记录。
4、认证周期1-2个月发证
5、申报无批次、名额限制,但每批只公式50家
6、有效期3年,中间进行2次复审
自从2013年开始逐渐建立起信用体系,除了个人信用以外更注重单位、企业的信用建设
2014年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重点提出企业要把诚信经营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切实做到重合同、守信用。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加快推动立法。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列入立法规划尽快推进实施,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和其他信用认证的区别:
1、地方工商管理局发放的:“守合同 重信用”,地方工商网站可查询,只在本地有一定公信力、外省不认可。
2、某银行地方分行发放的:AAA级信用企业,银行内部可查询不对外公开,按时还贷款即可发放,仅在银行给企业贷款时作风险评估。
3、某地方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发放的:XX地区十佳诚信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公信力。
4、国家级协会经过国家商务部授权发放的: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企业信用等级证书,企业综合信用评估,由协会进行初审商务部进行复核,评估结果公开透明与国际信用认证类同,可以在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市场秩序网查询,重点考察企业银行信贷信用、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合同守约能力等。5.主办: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 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
网上查询地址:http://bcp.12312.gov.cn/ From: 湖南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管理体系咨询部 联 系 人: 周年超 电话: 0731-84619359 手机: *** 传 真: 0731-85137438 Email: 2199316171@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路17号科学技术协会二楼208室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11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14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和使用,强化企业信用约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社会征信机构从事与企业有关的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信用信息,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的组织(以下统称各级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信息,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信息。
第四条 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和使用,应当遵循合法、公正、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业对其公示的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第五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企业信用信息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工作,推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使用工作。各级行政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行业、领域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是有关行业、领域内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提供、公示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第六条 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督促企业履行信用信息公示义务,推进行业诚信建设。
第七条 本市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重庆市法人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统一归集、公示和共享共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包括信用重庆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
市发展改革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信用重庆网站和重庆市法人信息数据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的建设和维护。
第八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其他行政机关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数据交换标准提供企业信用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企业信用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并归集到重庆市法人信息数据库。
第九条 各级行政机关采集、提供的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企业信用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一)行政许可信息,包括许可名称、具体事项、许可时间、有效期限和延续、变更、撤回、撤销、注销等信息;
(二)行政登记信息,包括登记名称、具体事项、登记时间、有效期限和延续、变更、注销等信息;
(三)行政征收信息,包括征收名称、征收执行情况等信息;
(四)行政给付信息,包括给付名称、给付内容、给付形式等信息;
(五)行政命令信息,包括命令名称、命令内容、命令执行情况等信息;
(六)行政确认信息,包括确认名称、确认内容、确认时间等信息;
(七)行政奖励信息,包括奖励名称、奖励内容、奖励时间等信息;
(八)行政处罚信息,包括处罚的决定机关、违法行为名称、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种类、处罚数额、处罚日期、处罚决定书文号和生效日期,以及执行处罚决定等信息;
(九)行政强制执行信息,包括执行的实施机关、违法行为类型、违法事实、执行依据、执行种类、执行日期、执行决定书文号和生效日期,以及其他执行相关信息;
(十)其他依法应当归集的信息。
市发展改革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其他行政机关,按照前款规定的信息范围及内容编制企业信用信息目录。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企业信用信息目录采集有关行业、领域的企业信用信息。
根据工作需要,市发展改革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其他行政机关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第十条 各级行政机关采集、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内容不包含过程性信息,不得附加信用评价意见。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不予归集的企业信用信息不得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目录。
第十一条 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建立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归集涉及企业信用的下列信息:
(一)企业及其投资人、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公司高管人员犯罪的信息;
(二)企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被判决、裁定、裁决履行义务的信息;
(三)企业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裁决文书和调解书的信息;
(四)其他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信息。
第十二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自企业信用信息产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信息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于20个工作日内(含各级行政机关归集信息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7个工作日)归集到重庆市法人信息数据库。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对归集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三条 各级行政机关采集、提供企业信用信息分为主动公开的信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
主动公开的信息是指依法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发布的信息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前述以外的信息属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
第十四条 各级行政机关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时,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信息分类,注明信息类别。
对主动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自动加载予以公示。对依申请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各级行政机关不得公示。
主动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时间不超过5年。具体公示时间由各级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依法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向社会公示企业报告。
企业报告内容包括:
(一)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二)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
(三)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
(四)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东或者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五)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六)企业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
(七)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信息。
前款第七项规定的信息由企业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向社会公示: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三)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
(四)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
(五)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第十七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示的企业信用信息有异议的,可以向信息提供单位或者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维护单位提交异议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信息提供单位应当在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并答复申请人。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应当公布信息提供单位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为异议申请提供便利。
第十八条 信息提供单位确认或者发现企业信用信息错误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并将更正信息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归集。
第十九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免费查询企业信用信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依申请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的,应当经信息提供单位同意;信息提供单位认为申请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征求相关方意见后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共享企业信用信息。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对有条件共享或者不予共享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各级行政机关通过共享方式获取的企业信用信息,只能用于本部门履行职责需要,不得直接或者以改变数据形式等方式提供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十一条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相关单位在下列工作中,应当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并将其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一)给予财政补贴;
(二)下达财政性资金项目;
(三)政府采购;
(四)国有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
(五)给予政策性扶持;
(六)出让国有土地;
(七)授予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
(八)授予荣誉称号;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加大对守信行为的激励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依法采取限制或者禁入的惩戒措施。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具体制度由各级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依法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三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重庆市法人信息数据库、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建设维护单位承担数据安全责任,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平台和数据库安全防护,保障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安全。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和使用过程中数据安全保障工作,落实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 各级行政机关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和使用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不按照规定采集、提供、归集、公示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
(二)篡改、虚构企业信用信息;
(三)违反规定披露或者泄露不应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
(四)不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更正;
(五)利用企业信用信息非法牟利;
(六)泄露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企业未依照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公示企业信用信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履行,并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各级行政机关有第二十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非法获取企业信用信息,或者将获取的企业信用信息用于非法用途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在市外依法登记注册但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各类企业,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和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信息系统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信息系统暂行实施细则》的通
知
(渝建发〔2007〕78号)
各区县(自治县)建委,各有关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行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管理系统的工作,加大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力度,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强化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动态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我们组织完成了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网络系统的开发和本市建筑业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工作,制定了《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信息系统暂行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四月二日
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信息系统
暂行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工程建设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建设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引导建设市场健康、有序、稳步发展。根据《建设部关于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建发[2006]62号)以及《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是以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网为基础平台,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组织实施的全市统一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信息平台之一。该系统建设的第一步是实现全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确保市、区县(自治县)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同步;第二步是逐步与交通、水利、铁道、通信、民航等专业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司法、银行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与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实时发布。
第三条 本系统用于记录和发布建筑业施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诚信行为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业绩记录、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第四条 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分书面版本和电子版本两种形式,由市和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
第二章 实施范围
第五条 所有纳入我市资质属地管理以及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含劳务企业),均纳入本监管系统。
第三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市建委负责全市建筑业企业诚信手册管理系统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审定、汇总和公布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记录,并将符合《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的不良行为记录及时报送建设部。
第七条 重庆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建筑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技术方案的论证、审定以及系统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对重大记录和公布事项的审核。
第八条 重庆市建筑管理总站负责建筑业企业诚信手册实施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 重庆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负责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运行、维护和安全保护工作;负责经市建委审定的信用信息的录入工作;负责全市各区县(自治县)的系统维护和专业人员培训、指导工作。
第十条 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进行检查和记录,同时将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及时报送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建筑业企业诚信手册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其所属建管机构负责实施。
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各区县(自治县)可以利用辖区内现有的建设工程交易所(中心)的资源条件,安排至少1名熟悉网络维护和电脑操作的专业人员和1名建筑管理方面的人员,负责本地区信用手册的日常管理、记录和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
第十一条 相关协会和中介机构协助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企业诚信行为的信息记录、发布和信用评价等工作;积极参与信用征信和评价,把建筑业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作为各类评优、评奖的主要否决依据;建立以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信息平台,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建筑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
第十二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承办机构人员,严格落实责任制,制定本部门录入及移送企业信用信息的操作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建筑业企业不良行为事实证据和资料的收集、核查、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诚信记录报表的真实、完整并及时做好记录和报送工作。
第四章 记录管理
第十三条 企业基本信息记录。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注册地址、企业网址、企业类型、建立时间、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企业资质及批准时间(包含主项和增项)、资质证书编号、企业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名单等内容;市外驻渝企业的基本信息还包括企业驻渝地址、联系电话、驻渝企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情况等内容。《手册》电子版本的企业基本信息由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按照资质管理系统存储的相关数据和外地企业入渝备案信息统一记录,其书面版本的企业基本信息由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按照电子版本的记录内容统一打印。
第十四条 企业的经营业绩记录。企业业绩主要包括:企业承揽工程情况、项目业主、相关部门及机构对企业履约等情况的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按照市、区分工由市或者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手册》的电子版本、书面版本上记录。
(一)市管工程项目
对于市管工程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施工许可证和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同时,其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验收情况将通过系统网络自动录入到电子版本。从事市管工程建设的建筑业企业应当在项目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后的30日以内持工程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合同原件、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和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到重庆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完善《手册》的书面版本记录工作。
(二)区县(自治县)管工程项目
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管理网络系统,使辖区内所有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验收情况将通过系统网络自动录入到电子版本。从事区县(自治县)管工程建设的建筑业企业应当在项目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后的30日以内持工程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合同原件、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和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到各区县(自治县)建设工程交易所(中心)完善《手册》的书面版本记录工作。
对于目前尚未达到自动录入条件的地区,应当在发放施工许可证以及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以后,及时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验收情况通过人工录入方式录入系统的电子版本和企业的书面版本。
(三)其他项目(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市外工程、公路、水利、铁路等工程项目)
企业从事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或者企业从事公路、水运、铁路、水利等专业工程主管部门的项目承包以及本市建筑业企业在市外承接工程项目,企业应当在工程验收备案后40天以内,持工程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合同原件、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和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到其申领《手册》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完善《手册》的电子版本和书面版本记录工作。
第十五条 企业的良好行为记录。企业的良好行为记录是指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规范,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受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的奖励和表彰所形成的良好行为记录。企业的良好行为按照荣誉分类通过以下方式记录:
(一)市(省)以上表彰奖励
建筑业企业获得鲁班奖、市政工程金杯奖、全国建筑装饰工程奖等国家级荣誉的;获得重庆市的巴渝杯奖、市政工程金杯奖、优质结构奖、市级安全文明工地以及市级相关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以及获得其他省级以上部门或机构授予的相关荣誉的。颁奖单位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核实相关资料后,将企业的获奖情况及时记入《手册》的电子版本和书面版本的《企业奖励情况登记表》中,并由记录部门或者荣誉授予部门在书面版本的相关栏目签盖公章。
对于没有与本《手册》管理系统联网或者未被授权记录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机构团体的表彰奖励,建筑业企业应当持相关资料原件到《手册》的发放部门进行记录。
(二)区县(自治县)表彰奖励
建筑业企业获得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表彰奖励或授予的相关荣誉的,由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实相关资料后,记入《手册》电子版本的《企业奖励情况登记表》中。由于《手册》的书面版本页面有限,区县(自治县)表彰奖励不记入《手册》的书面版本。
第十六条 不良行为的记录。企业不良行为记录是指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反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执业行为规范,经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查实和行政处罚,形成的不良行为记录。建筑业企业的不良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行为:
(一)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或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
(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
(三)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
(四)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资质变更手续的;
(五)涂改、伪造、出借、转让《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
(六)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的作业人员未经培训、考核,未取得证书上岗,情节严重的;
(七)利用向发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好处等不正当手段承揽的;
(八)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
(九)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的;
(十)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的;
(十一)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
(十二)未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的;
(十三)未按照规定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后登记的;
(十四)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的;
(十五)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劣质材料、严重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十六)违法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
(十七)施工前未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的;
(十八)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未实行封闭围挡的;
(十九)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擅自进行生产的;
(二十)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或逾期不办理延
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
(二十一)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接受转让的;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十二)发生四级(含)以上工程建设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十三)隐瞒或谎报、拖延报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者破坏事故现场、阻碍对事故调查的;
(二十四)恶意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的;
(二十五)未履行保修义务的;
(二十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对建筑业企业的不良行为作出处罚或处理决定的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建筑业企业的不良行为在其《手册》的电子版本和书面版中同时予以记录。以下材料作为企业不良行为的确认文件:
(一)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已生效的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
(三)自然人、法人或社会组织投诉、举报并经有关职能部门或司法机构查证属实的材料;
(四)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或经受权部门和机构查证属实的结论性材料。
各级交通、水利、铁道、通信、民航等专业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司法、银行等机构对建筑业企业的不良行为作出的处罚或处理决定以及不良记录,经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实相关资料后,也应在《手册》的电子版本和书面版中予以录入。
第五章 记录公布
第十七条 诚信行为记录实行公布制度。诚信行为记录由市建委统一在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网(网址www.xiexiebang.com)上统一公布。
第十八条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日内,公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良好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一般为3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诚信行为记录公布内容应与本系统中的企业、人员和项目管理数据库相结合,形成信用档案,内部长期保留。
第二十条 市建委负责对本市建设市场诚信行为记录的公布工作。企业的诚信行为记录必须经重庆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审核并报市建委分管领导批准以后公布。属于《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范围的不良行为记录除在本市发布以外,市建委还应将该不良行为记录在本市发布之日起7日内报建设部,由建设部统一在全国公布。
第二十一条 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拟公布的“诚信行为记录”的有关书面资料报送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或其授权机构,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在收到有关材料在3个工作日内会同市建委政策法规处等有关部门审定,对符合公布条件的材料报市建委分管领导签发后送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重庆建设工程信息网上进行统一公布。
第二十二条 对于曝光单位的不良行为记录,市建委根据被曝光单位对不良行为的整改情况,调整其信息公布期限,保证信息的准确和有效。对整改确有实效的企业,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审查同意并报委分管领导批准,可缩短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但公布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同时将整改结果列于相应不良行为记录后,供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可延长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
第二十三条 对发布有误的信息,由市建委进行修正。行政处罚决定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行政执法监督被变更或被撤消,应及时变更或删除该不良记录,并予以公布,同时应依法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第六章 动态管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为有关单位查询企业的信用记录提供条件,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逐步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与保险、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已公布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
第二十五条 对建筑业企业实行“三色通道”管理制度。
对经营状况和信誉良好、一年内未发生不良行为记录的建筑业企业实行“绿色通道”管理,在其资质复查、资质升级和增项初审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经营状况和信誉一般,一年内发生一般不良行为记录累计不超过三次、未发生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实行“橙色通道”管理,在资质复查、资质升级和增项初审等方面严格审查;对经营状况和信誉较差,一年内发生不良行为记录累计达三次及以上、或者发生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实行“红色通道”管理,市建委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限制该企业一定时期内在本市承接业务,情节严重的,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六条 进入我市建设市场从事建筑经营活动的市外建筑业企业,凡一年内发生一般不良行为记录累计达三次及以上、或者出现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取消其三年内在我市新承接相应业务的资格,并由市建委报向其资质主管机关提出对其资质进行动态管理的建议。
第七章 《手册》书面版本的发放
第二十七条 建筑业企业按属地管理原则,向以下有关部门申领《手册》的书面版本。
(一)本市的特级和市直属建筑业企业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向重庆市建筑管理总站申领《手册》;
(二)本市的其他建筑业企业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向企业注册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手册》;
(三)进入本市承包工程的市外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市外企业)进入本市承包工程,持相关资料向市建筑管理总站申领手册。
第二十八条 《诚信手册》书面版本记录内容已满或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后,企业应及时向首次发放的部门续领新的《诚信手册》书面版本。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市建委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企业信用体系是指以企业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为对象,由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和市场化运作的优化社会商务信用的系列制度规范。为进一步推进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政府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市场化运作”的方针,按照“统一设计、联合建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行政职能和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网络,通过加强信用监管、整治突出问题、发展信用中介、促进信用立法等措施,建立健全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二、工作目标
1)全市企业初步树立诚信理念,恶意拖(逃)税、费(贷)等违法失信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商业欺诈得到有效遏制,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得到有力杜绝,商务信用明显提升,市场交易秩序明显好转,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2)基本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统分结合、互联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库,初步实现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利用,形成纵横结合的企业信用信息监督管理网络。
3)企业信用中介机构有一定发展,以企业信用调查、征信、评价和咨询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市场逐渐形成。
4)企业信用自律管理工作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企业信用自律组织、团体的自我管理和维权的能力与作用比较明显。
5)政府系统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信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信用监管的模式和机制得到初步建立,规范企业信用监管的法规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三、基本任务
1)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监督管理系统
以企业进入市场的注册登记事项为基础,政府职能部门日常监管和司法机关执法而发生的企业信用信息为重点,企业自愿申报的信用信息为补充,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构成覆盖全部企业的信用管理网络体系,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调控和监督经济运行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查询利用企业信用信息提供服务。
2)发展信用中介服务业
把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和规范摆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培育。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建立企业信用调查、征信、评估实体为重点,培育以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为主业的地方性企业信用中介服务组织,并引入经营规范、公允度高的市外信用中介机构,引导其高起点、市场化、规范性地自主经营运作。
支持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内外的企业信用征集、评级的通行做法,研究开发比较客观、公正、科学、适用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采取适当措施刺激市场信用信息需求,引导企业信用产品商品化。
3)抓好企业信用自律管理
组织教育培训,普及信用知识。重点抓好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信用管理骨干人员的培训,着力增强全员信用意识,大力培育具有信用特质的企业文化。
以企业融资信贷信用、商品质量信用、交易合同信用、税(费)解缴信用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客户资信管理,提高信用分析能力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建立防范欺诈和承担风险的内部制约机制。
支持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企业信用自律团体或行业组织。增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加强行业协会与政府的联系,维护行业利益,使之成为政府与企业沟通和协调的桥梁;行业协会要及时出台行约行规、会员守则等制度,促进行业内部自律自强,提升行业形象。
4)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加强诚实信用的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信用文化,促进企业更新观念,树立诚信理念,明确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增强“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提高“从现在做起”的自觉性。
表彰企业信用典范,树立诚信之风。在全市企业中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宣传信用知识和信用法规,继续培育壮大诚信纳税、知名品牌、驰(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等商务信誉优良的企业队伍,宣扬其诚信经营事迹,发挥其诚信示范作用。
曝光失信案例,警示公众防范。适时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的典型违法失信案件,利用媒体公示,使失信者从财产到声誉上付出代价。
抓好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引导。注重舆论宣传与监督,利用宣传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让守信企业感到荣耀,使失信企业无地容身。
5)培养造就一支企业信用专门人才
通过内掘、外引、送培、实践等途径和方式,以企业信用监管人才和征信评价人才为重点,广泛开展企业信用知识教育和征信评价专业技术培训,加快建设一支与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企业信用专门人才队伍。
6)积极推行四项信用制度
企业信用档案制度。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户口”为户头,以各自在履行法定职责中发生的企业信用信息为内容,分别建立分门别类的企业信用档案,记载企业诞生、存活、消亡全过程中涉及信用的资讯、事件、荣誉、处罚等信息,为其监督管理活动服务。
企业信用身份证制度。以金融机构现行的企业信贷信用评级和企业贷款证为基础,政府部门监管企业信用记录为内容,信用中介机构评价结果为依据,对企业信用实行评级颁证制度。企业信用身份证可分为单项信用等级证和综合信用等级证两种;先试行单项信用等级证,条件成熟时实行综合信用等级证。
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在试行建立担保机构为商务信用有限的中小企业增强融资信用度的基础上,支持和发展担保公司,充分运用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增强融资、交易信用服务。
企业信用激励惩戒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诚信得实惠、失信受惩罚、无信被约束。
7)大力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和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行内部信用分类管理,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
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沟通,综合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系统,以欠费、逃税、骗贷、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为重点,加大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力度,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四、实施步骤
推行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统一规范、各司其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思路,分3个阶段进行。
1)制定方案,筹备启动。
2)全面展开,深入推进。
3)调整充实,发展完善。
五、保障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以市工商局为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等2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协调小组组长,市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市工商分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实行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商议、决定、协调处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大事项。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工商局分管负责人兼任。
协调小组办公室实行联络员工作制度,由成员单位指定其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具体承办有关工作。
2)实行工作责任制。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同步实施,落实到位。为此,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应指定1位领导干部负责日常领导工作,组建一个工作班子抓日常事务,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与协调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联系。
3)多渠道筹措经费。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基础上,本着精打细算、逐步投入的原则,以企业信用信息化建设为需求重点,合理编制资金计划,通过市财政投入、成员单位自筹、争取市级部门支持等三个方面、多渠道筹措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经费。
4)加强团结协作。
强调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协同配合,见诸行动。坚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职能职责相适应,与业务工作相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反对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消极掣肘。
5)确保信息真实和系统安全。
注重依法办事,确保信用系统安全,预防政务机密泄露和对企业商业秘密、公民个人隐私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