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起止时间及工作范围(工区拐点坐标)
三、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
四、以往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
五、申请区矿权设置情况
六、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七、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工作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
八、预期成果(预获资源储量)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九、主要实物工作量
十、经费概算及配套资金来源情况
十一、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措施
十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地质勘查资格情况
十三、探矿权登记情况及探矿权登记机关证明
十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包括相关大、中比例尺地质矿产图件及其他附件,所附图件应当采用能够完整、清晰反映图中所含信息的图幅。
第二篇: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要求及常出现的问题
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要求及常出现的问题
2009-3-17
一、项目名称
二、目的任务
重点说明本次工作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现目的的可行性论述(主要为经济技术的可行性、组织管理的可行性、质量保证的可行性)
三、立项依据
(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据
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该矿种的需求程度、各级规划情况
(二)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主要包括立项区所处的区域成矿区带位置及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三)普查区成矿地质条件
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若为沉积矿床,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类型、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成矿作用;如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应重点分析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特点,如韧、脆性变形的特征、规模、产状、构造剥离面或拆离面、不整合等;若为岩浆型矿床,要从岩浆岩岩性岩相分带、侵入特征、侵入模式等方面进行叙述;对成矿条件较复杂的矿床,要分别叙述其主要成矿特征。
同时,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简述本区附近典型矿床特征。
(四)矿(化)体特征
描述矿化蚀变带特征,矿(化)体的大致规模、形态、产状、控制程度、采样位置数量、矿化蚀变、矿石品位、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等,分析矿体赋存条件。分析找矿远景。
这一部分是立项的关键,一定要认真编写,要将以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充分反映出来。如果尚未发现直接找矿线索,本部分可改为找矿前景分析,将已取得的间接找矿标志全面分析,进行成矿预测。
四、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1、以往区域工作情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和简要叙述。
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已进行矿产勘查地区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矿产资源调
查评价有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述。
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
3、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如对成因认识的发迹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价 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
五、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范围: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等。
矿权登记情况:包括探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区块图,必要时需表述区内采矿权登记的范围及有关情况。
六、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一)技术路线
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部署原则、工作程序等,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工作流程图等
(二)技术方法
说明拟采用的地质测量、物化探、探矿工程、实验测试等工作方法和手段,执行的工作标准、技术及质量要求等。
1、测量工作
普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应满足上述工作的要求。要充分利用GPS定位及航测资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地质填图
通过地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与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及其变化。
视普查区大小和矿床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矿区填图(大部分矿区搞草测,个别是情况较复杂的搞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
3、槽井探工作
槽井探工作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圈定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及各类异常。
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4、钻探工作
普查阶段布置的钻探工作,主要用于控制矿体,了解矿带的深部延伸。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
5、坑探工程
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工程。中应说明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
6、物探工作
物探工作应根据已有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布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选择。
7、化探工作
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
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物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尽可能与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化探资料的综合解释。
8、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拟采集的岩矿样、化学样、光谱样、选矿试验样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目的、采样原则、数量、分析测试项目等。
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0、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
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11、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普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12、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对经过普查工作,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可能采用的方法。
(三)实施方案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技术路线、工作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对各种方法手段做出具体工作布置,并视具体情况分作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
设计中工作部署和技术要求是两章,具体的工作部署或工程布置既可写在工作部署章,也可写在技术要求章,是具体情况或各单位习惯而定,但一定要将主要的工程布置写清楚,具有可操作性,钻探工程要列表说明。
七、主要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各类实物工作量。
八、经费预算
按国土资源厅的有关预算标准编写,要说明计划总费用、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要有预算说明。
九、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说明拟提交的成果报告名称,附图、附表种类,预获的资源量及依据,提交成果时间等。
简要说明项目的经济社会意义。重点说明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十、质量保证与组织管理措施
组织管理重点从项目实施单位的资格、资质情况,以往业绩,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设备仪器及运行情况,项目人员构成、作业组设立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论述。
质量保证重点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职责、质量措施、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内容等方面论述(已通过质量认证的单位,要体现质量认证的要求)。
立项附(插)图
交通位置图、区域地质矿产图(1:5万,应包括地质、矿产、物化探、重砂、成矿预测靶区等)、矿区地质图(1:1万—1:2.5万)、工作部署图、反映找矿线索及预期成果的图件(勘探线剖面图、探槽素描图、钻孔柱状图、资源量预估图等)
立项附件
主要包括项目承担单位资质情况、地质勘查资格证书、勘查许可证、质量认证文件等
立项或设计常出现的问题
1、项目的可行性表达不清楚,尤其是技术经济可行性,技术上未说明是否具有勘查价值、勘查条件、勘查方法手段是否可行,经济上未说明投入产出比较。
2、立项依据简单
1)直接依据模糊,不清楚矿体(矿化带)规模、位置,品位数据没有来源、不清楚采样方法、采样位置,有编造的嫌疑,民采点无编录资料。
2)间接依据不翔实,物化探异常位置特征交代不清,更缺乏异常解释,普查区附近已知矿床未详细描述、未对比已知矿床与普查区控矿地质条件,无其他找矿标志描述。
3)未分析区内找矿前景。
3、以往地质工作简单
没有明确以往在本次工作区内的工作,尤其是对本次工作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工作,不清楚前人工作存在问题。许多项目未交代项目登记以来做了那些工作,让人感觉是空白区。拟立项的项目前期一定要做点工作!
4、工作部署、工程布置不具体、重点不突出
大比例尺填图、物探、化探工作部署没有具体位置,未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山地工程缺少布置依据、方法、位置、达到的目的等。工程布置随意性较大,地表工程与深部工程不配套,缺少主干剖面、缺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布置过于集中在某一点上,缺乏全盘考虑。工作部署抓不住主要的成矿有利区段,仅盯住个别直接的矿化线索。
5、技术方法不全面
一是对某一技术方法的技术要求(操作要求、技术环节、质量要求)内容写的不全或不符合实际,出现问题较多的是测量工作、物探工作、化探工作,钻探六大指标有人也常常忘掉。二是技术方法不全,常遗漏的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矿床可行性评价、编录和室内整理工作。
6、实验测试项目和内容不全
实验测试三部分:采样、样品加工、分析测试。有的设计不交代采样或样品加工方法;有的分析样品种类不全,常缺少组合样、小体重样、微量元素分析样、光薄片等;有的搞不清各种样品之间的关系,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组合,怎样配套采集等;有的样品分项目不全或不写。
7、经费预算不符合格式要求
缺少预算说明,预算标准未采用规定的标准,预算工作量与实物工作量不符(缺项)
8、预期成果不全
缺少预估资源量和预估依据或提交的实物成果。资料性成果常常列的不全,简单写提交报告、附件、附图
9、质量保证和组织管理措施不具体
10、附图、附件不全
常缺少大比例尺工作部署图、典型设计剖面图、资源量预估图等,有的立项材料只有1:5万地质图和区块图二张图。
第三篇:矿产勘查项目野外工作总结提纲(本站推荐)
矿产勘查项目野外工作总结
一、野外工作概况
说明勘查许可证(或地质调查证)编号,野外工作的开始时间,工作过程,与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情况。
二、项目任务书规定的总体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
按任务书说明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如有任务变更说明变更原因及批准情况。
三、实物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列表说明历次设计书批准的实物工作量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并逐项列出探矿工程实物工作量明细表(包括探槽总长度,点槽个数)。实物工作量调整的,应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
四、设计执行情况
说明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和技术路线,是否严格按批准的设计书执行。对设计进行了调整的,应作出详细说明,并提交设计变更批准文件。
五、工作质量评述
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对各项野外工作内容逐项详细说明工作质量。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样品采集质量评定,作出工程有效性和取样代表性评价;对物、化探方法质量和有效性作出评价。
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说明
所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际运行情况。
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说明本次工作所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说明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及完成情况。
八、野外主要技术人员配置情况
说明实际从事野外技术工作的主要人员情况,与设计审查时人员配置有变化的,应说明变化原因。
九、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说明野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第四篇: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来源:地调局发布时间:2007-10-30
本要求适用于 1:5万及更大比例尺矿产地球物理勘查任务设计书的编写。
一、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
(一)充分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含以往地质、物探(含物性)、化探、遥感等资料。做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做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取最大的地质找矿成果。
(二)认真领会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有关地质效果的要求。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不明确,应及时向下达任务书的单位进一步阐明。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难以达到或不甚合理,应与任务书下达单位协商调整。
(三)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
二、设计书编写的依据
(一)任务书
(二)有关法规
(三)承担单位现有的方法技术
(四)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1、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
2、DZ/T0171-96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
3、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4、DZ/T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5、DZ/T0072-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
6、DZ/T0073-93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7、DZ/T0081-93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8、DZ/T0084-93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
9、DZ/T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报批稿)
10、DZ/T 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报批稿)
11、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12、D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13、其它新颁布的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的部门技术标准
(五)勘查登记证书
三、设计书编写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二)符合任务书要求
(三)方法技术选择及工作量安排兼顾有效、先进、经济三方面要求
四、设计书内容与格式(见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五、设计书文字应通顺、条理简练,文图并茂
六、允许并鼓励提供多方案,以便对比
附: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项目来源及任务书全文
2、勘查登记情况
3、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4、以往有关工作的工作程度:列出项目名称,工作年份,工作单位及本次工作有关的工作成果
第二章 工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1、简述区域地质特点(大地构造位置、地区、岩浆岩、构造、矿产)
2、详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
4、若工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三章 野外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1、工作部署及依据: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和在最小冗余原则下尽量规整的要求。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
2、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先进适用的物探方法和测地方法。单方法定性难度大时,应投入综合物探方法或与化探方法综合。综合方法可以同测网、同面积测量,也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只查证主方法发现的异常。
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
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选择及依据:凡有行业技术规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范的,可直接引用规范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尚没有行业技术规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范的,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设定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并说明其依据。
技术指标应列全。
3、物性工作:应满足异常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在照顾到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凡能采集到标本时,都应在主要异常中心部位采集标本。磁法应采集定
向标本。物性工作除部署标本采集与测定外,有条件时应通过其它方法获取物性资料,例如收集测井资料、井旁测深等。
4、质量检查方法与要求:含均匀(时间、空间)分布,检查比例、检查方式(一同三不同等)、超差处理原则等。
5、主要工作量
第四章 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推断
1、资料整理方法与要求:含资料整理、图标方法与要求、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计算及图示错误率指标等。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要求及依据:每一种处理方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有资料处理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要求。
3、解释推断:含定性、定量反演。定性解释应贯彻每一个编号异常都要解释的原则和室内对比与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原则。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资料,均应进行定量反演。定量反演方法的选择应列出依据。应有定性、定量反演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要求。
4、报告编写: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五章 预期提交成果
主要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
第六章 质量管理与进度安排
1、进度安排:含野外、室内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
2、质量管理:含质量管理模式(应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要求)、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 组织管理及人员编制
人员编制:含分工、责任、每个人的工作量满载情况等。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附件:项目预算编制说明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 0171-1997)》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录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常用术语
4技术设计
5仪器准备
6野外工作
7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8成果提交
附录A(提示的附录)改变中间层密度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值的简化公式附录B(提示的附录)重力固体潮校正
附录C(标准的附录)重力仪野外观测中的常用资料整理方法
附录D(提示的附录)重力基点网条件平差
附录E(提示的附录)地形校正计算方法
附录F(标准的附录)重力基点档案格式
附录G(标准的附录)××地区重力×级基点网重力基点成果表格式附录H(标准的附录)重力测区索引表格式
附录J(标准的附录)布格重力异常成果计算表格式
附录K(提示的附录)石英弹簧重力仪水泡测定记录本格式
附录L(提示的附录)重力测量基点(小循环观测法)观测和计算记录本格式附录M(提示的附录)石英弹簧重力仪重力测点观测和计算记录本格式附录N(提示的附录)拉科斯特重力仪重力测量记录本格式
附录P(提示的附录)岩(矿)石密度标本采集及测定记录本格式
附录Q(提示的附录)近区重力地形校正野外记录本格式
附录R(提示的附录)成果报告质量评级标准
区域重力调查设计编写要求
来源:地调局发布时间:2007-10-30
本要求适用于1:10万及更小比例尺区域重力调查设计书的编写。
一、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
1、认真领会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对有关地质效果的成果要求。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不明确,应及时向下达任务书的单位进一步阐明。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难以达到或不甚合理,应与任务书下达单位协商调整。
2、收集工作区地质、地理资料。
二、设计书编写的依据
(一)任务书
(二)有关法规
(三)实施单位现有的方法技术
(四)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1、DZ/T0082-93区域重力调查规范
2、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3、D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4、其它新颁布的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的部门技术标准
三、设计书编写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二)符合任务书要求
(三)方法技术选择及工作量安排兼顾有效、先进、经济三方面要求
(四)设计书内容与格式(见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五)设计书文字应通顺、条理简练,文图并茂
(六)允许并鼓励提供多方案,以便对比
附: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一、目的任务
阐明项目来源、任务、工作时间及有关要求。
二、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概况等。附工区位置图。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一、工作区地质及物化探研究程度
主要包括以往工作程度成果和问题、野外踏勘的成果。
二、区域地质概况
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
三、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主要包括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特征以及岩矿石的物性参数(密度、磁性、或电性等参数)。
第三章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工作方法
主要包括:测网选择与布设;方法技术的选择,仪器设备的配置、调试及标定;参数选择与测定;观测精度、基本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原始资料的检查验收方法及技术要求;与其它工种的配合等。
2、测地工作
主要包括:GPS测定方法及技术(GPS接收机准备、GPS控制点选择与联测、测点GPS观测)、高程测量方法技术等。
3、物性工作
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标本的测定等。
第四章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主要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2、图件编制方法
3、报告编写
第五章 人员编制和管理
1、项目组人员编制及分工
2、项目管理
3、质量保证措施
包括组织措施、质量保证和安全保证措施等。
第六章 预期提交成果
包括提交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类型(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时间等。
第七章 实物工作量
1、主要实物工作量
主要实物工作量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附件:项目预算编制说明
第五篇:如何编写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
如何编写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
立项申请书是说明文与议论文的结合写作文体,其目的是说服申请书的评审人同意申请人的立项申请计划。
申请人应能够使评审人理解申请书主要内容:大同行能“懂”;小同行能看出水平。申请人应该站在评审人的角度,使立项申请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行文流畅,既叙述简明、具体,又系统全面、论点与论据充分、有逻辑性,立论令人信服。总体框架(基本思路)
1.1 选题
认真研究立项指南,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内容,并围绕其 “处心积虑”、“苦思冥想”一段时间。不妨思考几天,查阅一下有关中外文献,尽可能参考近五年的,要关注“重量”级刊物和文章,在此基础上再仔细读透一份好的中过标的立项材料,体会其中心思路和技巧所在,然后草拟一个研究大纲。
一旦确定落笔时,尽可能不要中断地一气呵成写出,暂不要考虑修改,避免“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然后反复审阅,反复修改、润色,最后请“高人”审阅,避免“思维定势”干扰。
一份好的立项报告要有“卖点”、“闪光点”。应懂得如何“标榜”自己的科研工作,即你是立足于自己的前期工作而申报该课题,不是“白手起家”。要懂得“投其所好”,懂得“新增长点”是什么?懂得与国计民生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关于“创新点”的理解。创新性并不意味“高精尖”或别人未涉足过,仔细观察你的周围,肯定有许多有意义的选题。
要用“第三只眼”看问题。人文知识绝对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1)标题:要内容具体,要旨突出,引人注目,准确、明确(无含混信息),一目了然,不过大过小。确定一个题目,最好少于15个字,要画龙点睛。
(2)不理想选题标题范例:《热液型多金属矿成矿机理的研究》
主要毛病:①题目过大;②认知过程涉及繁杂的矿种及环节,究竟研究哪一部分?③缺乏确定而具体的研究目标,可操作性令人质疑。④缺乏具体研究手段的告白。
《运用流体成矿学说理论指导河南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勘查效果的评估》 主要毛病:①题目太长,30个字符!②令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③多头分散,不知究竟研究哪个重点。
《电子游戏成瘾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电子游戏对儿童和少年大脑,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主要毛病:①题目过于泛泛而庞大,没有重点,没有深度,“面面俱到”恰恰面面不到;即包含了大脑神经生理,又包含心理,还包含了行为,进而隐包含了影响作用,可能做到吗?②有“哗众取宠”之嫌;③概念不清!《城市GIS系统的功能机制研究》
主要毛病:题目仍过大,“机制”涉及面太广,具体哪些功能区域的什么变化,没有交代。
(3)动态:纯基础理论研究逐收缩,基础与实际应用结合课题逐受关注;与科研单位、院校联手申报的课题逐被看好。
(4)简表:正确与准确,无空项,签名真实;摘要:介绍目标,方法,内容,目的,意义。中英文主题词准确和概括性强。
1.2 立论依据
立项申请能否批准,立论依据撰写的成功与否占50~60%。
(1)研究意义。一般指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地质事件的形成机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2)学术思想创新性。这是此部分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立项申请书的特色与灵魂。问题重要是前提,研究创新是基础。一定要有明显创新!如何创新:了解过去与现在,提出问题的关键,通过研究策略与角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在可行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性研究。
(3)立项依据。要充分,科学性强。充分就是全面,深入;科学性强也即符合科学精神与原则,推论有逻辑性,依据客观,代表性研究成果的选择与意义分析。(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要清楚,分析准确和全面。清楚:清楚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过程。分析准确和全面:注意主次要文献的取舍,引用主要文献要体现进展。与本研究相同、相似、相矛盾的文献全面分析。相同结果与观点恰如其分地赞许性结论,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 温故知新 ”,系统、全面和深入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在加上科学想象力才能有创新。
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是为对重要问题创新性研究这一目标服务的。
1.3 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为什么,why):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计划实施进程、可行性分析、可能的结果。明确,可达到预期目标。
(2)研究内容(干什么,what):范围要合适,根据时间、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围。
(3)研究方法(如何做,how to do): 即通过何种技术方法实现目标(by what)。对解决科学问题来说,说到底是一个方法问题。方法一定要先进、有技术创新,说明具体的研究方法,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有创新。最起码是可行的方法。
(4)技术路线(怎样做,how to do:工作程序,whay by what:利用选择的方法对所研究的内容按怎样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合理可行,符合科研规律。
(5)重点突出:确定研究的重点,关键问题选择准确,对关键问题分析准确并加以选择,并且集中所有资源进行突破性研究。
(6)项目创新点:项目总体创新性是关键。学术思想创新,新颖;探索性尝试,属于开创性工作,具有先导性意义。研究内容创新,具有开拓性;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也要有创新性,力争项目总评为优秀和优先资助。
(7)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要体现可操作性,有创新性、有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但不一定可行。可行性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完成研究内容和实现研究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一定要全面。
(8)实验方案: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综合性描述,以内容为中心线索。也可以把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放在一起写。
(9)计划与预期进展:具体,明确,有余地。(10)预期研究成果:重点突出,简要地条理性介绍。
1.4 研究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 最好是原有工作的深入,其次为有一定相关的工作积累。
(2)实验条件:具备,或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3)项目组成员:研究梯队完整,研究力量强。
(4)申请者和主要参加成员:简历反映其成就、能力、工作积累和完成项目的可能性,注意简历与研究的相关性
1.5 经费预算
要求预算合理,依据充足,条目详细,额度准确,不要贪大,也不过少。包括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组织实施费,管理费等。分配要合理。按《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物管理方法》填写,注意管理费不要超标(5%);注意仪器费与实验条件项目的相关性。
1.6申请者承担其他科研项目情况
要合理介绍。无其他科研项目,说明申请者实力差;有其他科研项目,反映申请者实力;太多,说明申请者能否有研究精力保证本研究完成是问题,一定不超项。已经结题的完成质量优秀:论文多,或质量高;至少基本完成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1.7申请者承诺
本人签名与简表相符。
1.8推荐意见
中级专业人员,注意推荐专家的权威性和推荐的客观性。
1.9申请者单位及合作单位的审查与保证
注意客观性;注意合作单位的意见与公章。2 基本原则
2.1 注意立论依据的方向
首先是科学价值(意义),包括理论价值,贡献和应用价值;其次是创新,新现象的发现,新假设的提,新观点的提出,全新技术与方法;课题设置一定要高起点,超前性,交叉性,多学科。
2.2 研究内容
突出关键科学问题,不要赶时髦,要深入;开展纵深研究,抓住非常具体的问题,抓住一点即可;研究内容之间要有联系,相互协调,不要彼此孤立。
2.3技术路线
一要先进,可靠,可行,有的立项申请有简化趋势不可取,不要太粗,字数太少不行,一定要体现其可靠性和可行性;二要详细而具体,描述得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近年此点上被否定的约占40%左右。
2.5 已有工作基础
一般指原有的工作基础、工作积累,已开展的工作,已取得的初步结果;已搜集的相关资料;已掌握的方法;已建立的研究系统或体系;已具备实验设备条件,人员力量,尚缺乏的实验条件等。这是评议中问题较多的部分,只有半页纸不行,表述要丰满,要重笔墨。易出现的问题
(1)题目太大或不明确,不恰当,不合适。问题的提出过于空洞,夸大。(2)研究目标设置过多,不具体,泛泛。(3)方法描述缺乏具体,过于笼统或缺乏规范。
(4)结果叙述层次感不强,有时罗列没用的数据,有的过于简略,表述不规范。
(5)讨论问题较多:不能围绕研究结果展开讨论,空洞泛谈太多,措辞和语句毛病多,提出太多空泛的建议,引用文献不具体。结论下得太多,有时多达6~10个建议,且空洞无物。(6)参考文献格式,字体不规范,错误多,重复的多,英文尤甚。参考文献一般15~20篇左右即可,最好包括有中外文,比例上应斟酌,尽可能用核心期刊文章,并且文献不要太老,最好近五年的。
(7)多媒体制作不规范,缺乏美感,“八股”味太重。基本要求
4.1 形式审查
立项申请形式审查非常重要,所以书写要工整清晰,无错,完整,最好从网上下载有关立项申请书的格式,打印为好。
(1)封面:即“脸面”,要干净,好看,包括专业领域,研究类型,课题名称,单位,负责人,推荐单位,电子邮件,电话邮编等。
(2)每一项栏目要填写得丰满一些,不要潦草几行了事。
(3)简表及摘要:书写规范并合乎要求。只有160个字,要利用好每一个字,避免谈“宏大意义”。
(4)所谓“经检索,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的提法令人质疑,国际上没人做过的事情,可能就是行不通或是无价值的东西。
4.2立论依据
(1)首先谈立项意义,再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巧妙道出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个人研究内容,若以自己研究基础作铺垫,效果更好。
(2)立论依据不是文献综述。立论依据中要突出自己的研究与想法,别人的研究是你的衬托。最好要列出20~30个左右参考文献,外文3/4,中文1/4比例较好,要有自己的文章。
(3)要善于“钻空子”,即寻找别人未注意到的细节,并用自己的观点(想法)予以评价。要巧妙地将应用意义烘托出来,使人觉得其潜在应用前景看好。依据部分里应注重体现课题的创新性,但忌慎用“国际领先,国内先进,填补空白,迄今未见报道”等词句。
(4)做创新推测要有依据,不能主观推断,空洞无物。创新性描述可在方案里作。记住,立论依据部分最关键,约占60%的份量,因此要求文笔通顺流畅,语句严谨,结构合理紧凑,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4.3 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可设1,2,3。
(2)研究内容:要作什么?草拟一个方案框架,或是提纲;仔细想想,方案有纰漏吗,有矛盾吗?
(3)研究方法:怎么做。研究方法上要注意科学合理性,如对象设置,例数,统计分析方法等。草拟计划期间就要反复考虑“这么做可行吗”?
(4)技术路线:用框架图或序列叙述法。把你要做的课题的基本技术路线画出来,先把关键环节标出来即可;边做边考虑“这样做可行吗”?然后将研究对象,具体方法,操作程序等具体勾画出来,不要急着“一步到位”。
(5)实施计划:尽可能写得详细且具有可信可操作性。初涉研究者则以3个月为一单元列出为好;包括:筹备,预试验,计划调整,第一阶段实验,循序渐进,数据录入,统计分析,撰写论文,投稿,修改,发表等。研究周期不宜过大,勿“好高骛远”,注意参加实验工作时间安排合理。
(6)预期结果:这部分较难写,根据个人知识背景,研究经验,基本推论而写。①写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1~3个具体结果即可;②不要写得不着边,或宏大,也不要写得过多;建议不是结果,更不是结论!③必要时找有经验的相关专家或指导者询问一下,或根据有关文献进行推测;④可以考虑“中性”回答,如“××在××方面可能表现与对照组不同的表现特征”。
4.4 可行性分析
(1)经费:是否已立项或实施中的课题,是否是指导者指令的课题,匹配的经费有保障吗?
(2)实验条件: 实验方案有无保障?你所在部门具备了你要做的课题的实验条件了吗?实验室,仪器、设备,物资材料、试剂、药物;原始资料,现场条件,参与人员有无保障?帮手,部门协调,对象配合程度等。
(3)实验对象:人数,配合程度,现场,材料及其相关条件,你的工作量、工作能力能满足吗?脱产、半脱产、不脱产、配备助手吗?
(4)时间:时间安排上可行吗?(5)领导:单位领导支持吗?要懂得开发领导,这是关键!(6)资料分析:资料容易获取吗?可否公开?署名问题等。(7)假如研究计划需调整,如何去做?有备用方案吗?
(8)成果形式:论文、产品最好具体分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知识产权问题:谁的课题,如何署名,能发表吗 即使以后发表,亦涉及此问题。
4.5 注意事项
(1)避免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一旦被揭发,祸及单位、个人声誉,将来和他人。
(2)仔细参阅立项申请填写要求,最好阅读一下有关的申报指南,周密审阅,参考中标立项申请反复修改,或请“高手”帮助修改。要特别注意立项一定要具有“特色”。只有“有特色”的东西,才容易得到相关领域的承认,不要无视人类文化理念。
(3)在原工作基础上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思考,切忌匆忙或无准备地落笔。(4)充分利用辅助条件或依据,如结题报告,合作单位保障,外国专家评语或信笺,高档次成果奖证书复印件等。
(5)近几年立项申请字数有增多趋势,尤其是立论依据部分,不妨插入一些图示,可起画龙点睛作用。
(6)要注意研究梯队搭配合理。应简要说明申请人的研究经历,过去作过的课题,资金资助情况等。申请人和主要成员要列出主要论文及成果奖励。课题成员身份证号码要真实无误,本人亲自签名。
(7)纯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实际应用前景看好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青睐;此外,目前更倾向于资助具有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故新起步项目应慎重申报,而产学研联手,并能与社会经济效益挂钩的项目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8)与高新技术结合的项目受到关注,但并不一定是高精尖仪器的检测项目,主要指跨专业的结合;投报学科口有讲究,须慎重。
4.6摆正心态问题
(1)心态要平衡,由于竞争激烈,要有“落榜”准备。中标与否是个人实力与水平的体现,没有必要怨评委不懂你的专业。若没有前期工作基础,最好避免报省级以上课题,不妨从低一级课题入手。少有人投标一次,便获得成功。要有磨砺和恒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切忌形成“思维定势”而不能自拔,自叹无人识己。近来,各类立项“锦上添花”趋势明显,而“雪中送炭”少。而且,中标者年龄偏低趋势明显,30~45岁间中标率明显上升。
(3)“急功近利”想法要不得,思想和具体操作上准备得越充分(越长),接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4)屏弃门户(学科,科室)之见,不要“老死不相往来”,跨学科申报的课题愈来愈显示强劲的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