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0:4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

第一篇: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

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序言

说明任务的来源及要求。

简要评述勘查区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的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规划。概述勘查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1自然地理及地址概况

概述勘查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件数气象和水文特征。

叙述地层和蛀牙地址构造的分布及特征。

本部分应侧重叙述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内容。

2水文地质条件

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

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说明拟采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利联系状况。

3勘察工作

结合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要,论述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不止,提出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并评述其质量和精度。

4地下水资源评价

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论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水量计算:计算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储蓄量,以及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水质评价;根据任务要求说明水质的可用性,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提出保护盒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预测地下水开采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5结论和建议

提出拟建水源地的地段和主要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

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水质及其精度

建议抽去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

指出水源地在是个中和投产后应注意的事项。

建议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店的设置及要求。

建议水源地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及要求。

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

主要附件

1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

2水文地质图及其剖面图

3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等值线图 4勘探孔柱状图胡抽水试验综合图 5水文、气象资料图标

6井(泉)调查表

7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8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9地下水动态观测图表

第二篇:水文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水文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本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按普查、详查、勘探、建井和矿井生产或改扩建几个不同阶段分门别类总结已完成的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指出各类报告的名称及完成时间。

(一)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按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总结“报告”或重要图纸,包括完成年限、完成单位和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

(二)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其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单位、勘探时间、勘探范围、测线长度和物理点的密度。概述物探的主要地质和水文地质成果,特别是地震勘探对各种构造的控制情况。

(三)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总结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报告)的完成时间、完成单位和主要内容。详细说明矿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对以往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进行综合评述。

三、地质概况

(一)地层。按井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和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描述。某些“系”的地层可再按“统”、“组”细划。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厚度、岩性、分布与埋藏条件;煤系、可采煤层及储量描述包括煤系地层和主要可采煤层。

(二)构造。按照《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的划分,给出地质构造隶属关系。对褶曲构造逐一进行描述,内容包括背斜、向斜、单斜、地堑和地垒等。对背、向斜应给出轴向、产状等。对区内的断裂构造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包括断层的数量、编号、展布方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和延伸长度等。附断层发育一览表和构造纲要图等。

(三)岩浆岩。描述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及其与煤层和主要含水层的关系。

四、区域水文地质

主要描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名称、范围、边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强径流带展布规律及岩溶泉群流量等。特别应指出矿区所处地下水系统的具体位置。附矿区所处水文地

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示意图。

五、矿井水文地质

(一)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描述矿井四周边界的构成,一般是指断层、隐伏露头、火成岩体和人为边界等。分析边界可能造成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矿区以外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二)含水层。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对含水层逐一进行描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含水层的名称、产状、分布、厚度(最大、最小和平均厚度)、岩性及其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位标高、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水化学类型、矿化度、总硬度等。

指出含水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其与其他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岩溶裂隙含水层还应指出岩溶发育情况和钻孔涌水量、泥浆消耗量、单位吸水量等。特别应指出岩溶陷落柱存在与发育状况。附主要充水含水层等水位线图等。

(三)隔水层。按由新到老的顺序逐一描述,重点是构成煤层顶、底板的隔水层。其内容主要包括:岩性、分布、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规律、物理力学指标和阻隔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的有关信息。

(四)矿井充水条件。矿井充水条件主要是指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充水水源是指矿井水来源;充水通道是指水源进入矿井的通道。对各种可能的充水水源,如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水和地下水等,可能的充水通道,如断层和裂隙密集带、陷落柱、煤层顶

底板破坏形成的通道、未封堵和封堵不良的钻孔及岩溶塌陷等,进行详细描述并列表加以说明。

(五)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详细描述井田及其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包括位置、积水范围和体积、水头压力,以及与其他水源的联系等。必要时进行专顼调研。

(六)矿井充水状况。对井下涌(突)水点进行调查,描述涌(突)水点位置、水量和水质变化规,以及涌(突)水点处理情况。统计分析矿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涌水量包括井筒残留水量、巷道涌水量、工作面涌水量和老空区来水量等。

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一)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根据表2-1所列内容,评价水害对矿井生产影响的大小并进行等级划分。

(二)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评价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根据表2-1的规定,对不同煤层的开采,按照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富水性、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同一矿区不同煤层开采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可以不同。

(二)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说明矿井存在的主要水害问题和应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第三篇:水文地质勘查报告规范

I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一、序言(前言)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地质概况

四、水文地质

五、水量评价

六、水质评价

七、结论及建议

八、附图、附表,附件 Ⅱ矿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一、工作概况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四、矿坑涌水量预测

五、矿区工程地质

六、供水水源方向

七、结论与建议

八、附图、附表、附件 Ⅲ勘察报告编写注意事项

I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报告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在详细阐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水 量、水质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并重点论证水源开采后是否引起环境地质 问题,对水源方案要进行经济技术对比。各勘察阶段内容有所不同,但一 般情况下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序言(前言)1说明勘察工程的委托单位、工作范围,勘察阶段、需水量和水质要 求、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等。

2说明地下水开采现状、污水排放和污染情况及以后水源开发利用规 划。

3叙述本区的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本次勘察需要 解决的问题。

4简述本次勘察过程,投入的主要工作量、设备及人员情况,所取得 的成果及其质量评述。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概述本区的地表形态,相对高差,各地貌单元的成圉 类型、分布特征、分布范围和基本特征。

2水系、水文,简述勘察区的水系和主要河流名称、位置、发源地、汇水面积、河流形态及河床渗透、冻结情况,枯、洪水期的水位、流量变 化情况,断流天数,洪水淹没范围,开发利用及水质污染情况等。说明最近水文站的地点和观测期限。

3气象简述勘察区的气候类型、所属气候区,降水量、蒸发量、气 温等多年平均值和历年最高、最低值(列表)及土壤冻结深度等。本章应着重说明上进因素与地下水的关系。三,地质概况

1地层:简述地层顺序,接触关系及出露情况,岩性、产状、岩层厚 度,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2地质构造:简述勘察区主要构造类型、特征,分布及其与地下水赋 存和运动的关系。四,水文地质

1叙述含水层(带)分布和埋藏规律,岩性、厚度、渗透性和富水性、各含水层之问水力联系及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2简述地下水类型及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3简述地下水化学类型、物理性质、细菌含量,放射性元素及其变化 规律。

4在具有大量开采地下水历史的地区,应详细叙述地下水开采现状和 污染情况,根据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和地下水开采调查资料,说明市政水 源地、工业自备井和农业井开采量。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和消耗情况,地下 水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率和水质变化情况,以及所引 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查明其原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五,水量评价

主要阐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参数确定的依据,计算地下 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并按拟建水源地的开采方案和取水构筑物的形式计

算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六,水质评价

根据已查明的地下水水质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其它水质 要求,进行评价和预测。七,结论及建议

1概括阐述本区水文地质条件。2提出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结论意见。

3提出取水构筑物的类型、数量及抽水设备类型、规格的建议。4提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5根据本次勘察存在的问题,对争后勘察工作提出建议。八,附图、附表、附件 1平面图 a实际材料图; b地质地貌图;

c综合水文地质图(或供水水文地质图);

d地下水水化学图;

e地下水污染程度图(××离子等值线图); f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或等压线图); g含水层等厚度线图(或埋藏深度图); h地下水开采现状图(开采利用规划图); i数值法计算剖分图;

j地下水资源评价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

k地下水开采强度图; l地下水位预测图; 2剖面图及其它图表; a水文地质剖面图; b综合地质柱状图; c钻孔柱状图; d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e长期观测地下水动态曲线图; f勘察试验综合成果统计表; g井泉调查统计表; h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i地下水污染调查统计表; j水质分析资料汇总表;

k长期观测地下水动态资料汇总表; l颗粒分析资料汇总表; m历年河流水文观测资料汇总表; n历年气象观测资料汇总表; 3附件 a技术委托书;

b与工程有关的会议纪要和技术联系单 Ⅱ矿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1工作的主要日的和任务。

2前人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果。

3本次工作的时间、过程、完成的工作量。4工作方法和各项工作的质量评述。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地形地貌、气候、地表水特征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2区域岩石、构造含水性、地下水类型、水力性质、地下水的分布

埋藏、富水性特征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3区域隔水层、阻水断层的分布、产状、厚度及隔水程度。4水文地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各水文地质分区的特征,边界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矿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最低侵蚀基准面的标高,洪水 淹没界线范围,首期开采地段(或第一二开采水平)及储量计算最低边界 的标高。

2矿区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埋藏条件,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或导水系数、贮水系数、给水度,裂隙或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

规律,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质、水温,以及补结径流、排泄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各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埋

藏条件,稳定性及隔水程度,确定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含水构造的依据及其

与矿体之间的关系。

3构造破碎带的规模,产状,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评述对束来开采 的影响程度。

4地表水的特征_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

力联系程度。

5矿床充水主要因素,进水方式。

6根据生产矿井的调查访问和观测资料,说明生产矿井的位置,开采 的擐大深度及标高,开采面积、产量、充水来源、排水量历年来发生突水

事故的情况,并分析突水事故的原因,叙述老窿的分布范围、标高、开采

深度、积水情况、地面塌陷分布的范围以及对开采的影响。四,矿坑涌水量预测

1阐述矿坑(或露天采场)的充水水源及边界条件。2论述计算公式选择和参数确定的依据。

3列出可供设计利用的,首期开采地段(或第一开采水平)的正常和 最大的矿坑涌水量,并估算下一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评连矿坑涌

水量

预测的结果。五,矿区工程地质

1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构造,岩石建造类型,工程地质岩组、风化,岩溶及其它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特征等基本因素,论述工程地

质条件,阐述工程地质分区,分段或分带的特征。

2矿床开采的工程地质评价对矿床顶底板,主要井巷围岩的稳固性

或露天采矿场边坡稳定性及其它影响矿床开采的物理,地质、工程地质作用进行评价。预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地段,提

出维护和改善岩体稳定性的建议。

3处于地震活动区的勘探矿区,应阐述历史地震发生的情况及矿区的

地震烈度。六,供水水源方向

1指出可能作为供水的水源地,概述其水文地质特征。2初步评价供水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及其变化。3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七,结论与建议

1论述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类型。2评价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程度。

3对开采的防水、治水、排供结合、综合利用、防止污染等提出意见。

4提出矿区主要工程地质司题及防治措施的意见,指出矿坑排水流干

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塌陷的分布和范围。5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八、附图、附表、附件 l_附图

a区域水文地质图,b矿区水文地质图,c矿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d坑道水文地质图,e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f地下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g矿坑涌水量预测图,h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视具体情况亦可与水文地质图合并 i岩溶发育程度图,j矿区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或与水文地质图合并); k工程地质钻孔综台柱状图,工程地质山地工程素描图,l井巷工程地质剖面图或露天采矿场边坡工程地质剖面图,m照片、素描图及插图。

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尚可编制实际材料图,水文地质柱状对比

图,工程地质柱状对比图,第四纪地质图和地貌图等。2附表

a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 b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c钻孔漏水、涌水及遇溶洞情况一览表 d地下水、地表水动态及气象资料综合表; e溶洞分布情况统计表;

f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表,g矿坑涌水量计算表,h老窿、生产矿井、民井、泉的调查资料综合表; i水质分析表;

j岩(土)试验成果汇总表,k各种工程地质观测资料汇总表。3附件 a技术委托书;

b与工程有关的会议纪要和技术联系单。Ⅲ勘察报告编写注意事项

一、勘察报告应在项综合分析全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编写

报告内容应该有论据,有分析、有建议,力求简明扼要,文字通顺

条理分明,除7定性的分析以外,应尽量有定量的分析。凡能采用图表来

表示者,应尽量采用图表形式。凡各种重要地质、水文地质现象,均应采

用各种插图加以说明,以减少文字叙述。

二、报告的文字组成及一般要求

报告由封面、扉页、正文等组成。正文是报告的核心,叙述要清楚

层次要清晰,文字要简练,名词术语要统一。

l_名词术语、符号,量纲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计量单位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

3报告章节统一编号。正文可用章,节,以下用

一、(一),1、(1)也可章用1,节用1.1,小节用1.1.1,后用

一、(一)、1,(1)。

4标点符号要按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法”准确使用。5表格表序号可写在表右上面,按章或节编写,如表3卜1表示第

3章第1节第1个表。

6插图:图序号写在图的下面,按章、节编号,如图2卜1表示第二

章第1节第1张插图。

三、报告提纲的使用原则

1上述两种报告提纲为大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的报告提纲,中、小型

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删减。

2如目工作需要或技术委托书要求,可编写专门技术报告,如物探报

告、测量报告等。

第四篇: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 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9年10月22日

关于公布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的

通 知

承担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

陕西省2009第一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任务书业已下达,兹将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和预查、普查工作要求及各类矿产勘查设计书编写提纲、预算编制要求(详见附件1、2、3、4、5、6、7、8、9、10、11、12、13)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公布,请编写设计书时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9年10月22日

附件1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是项目施工、监督检查、监审和成果验收的依据,兹对项目设计的编写提出如下要求。

一、工作程序

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明确任务、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制。

1、明确任务

勘查单位须根据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达的任务书,结合勘查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该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前的准备工作。

2、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设计编制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项目立项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时的专家意见,还应根据编写设计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

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

编写设计书时,项目负责人必须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订详细的设计提纲,组织设计编写人员按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设计书文稿编写和图、表的编制。

二、基本要求

1、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 1

操作性。

2、对于跨项目,在编制总体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写工作方案。

3、设计书编写要符合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要求,做到内容完整、文字精炼、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4、设计书编写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集思广益,技术手段的选择要适合本勘查区的实际,力争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

5、勘查项目设计应讲求经济效益,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和项目预算编制说明;还应根据预算定额或标准提出各工种人员的合理配置及组织计划。

6、项目设计书必须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应报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后按批准后的任务书编写设计书。

7、设计书中的技术方案编写应按照各专业技术要求执行。

8、工作方案中物探、化探工作量大的项目需分别编写物探、化探专业的施工设计书。

9、经费预算参照附件11格式及要求进行编写。

三、设计书格式按后附执行

文本使用Word文档,排版格式:章为三号黑体、居中,节为小三号黑体、靠左,正文为小4号宋体;附表使用EXCEL格式;附图使用MAPGIS格式;插图、插表、附图,按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格式编排。

附件2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预查工作要求

矿产资源预查相当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所划分四个工作阶段中的预查阶段,是对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Ⅲ-Ⅱ级异常查证工作,对有希望的远景区进行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成矿远景区和矿产地。条件具备时,估算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量(3341+3342),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目标

1、初步查明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

2、圈定成矿远景区,提出可供普查的矿产地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3、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总体评价,估算经稀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3342)

主要工作内容

1、系统收集区内已有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点、矿化点等成果资料;对与成矿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初步优选重点评价的找矿预测区;配合遥感解译工作,编制区域中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图及其他综合性基础图件。

2、编制项目工作设计书。

3、开展野外工作:①对已知矿点、矿化点、矿化线索,蚀变带及物化探异常进行全面踏勘检查,实地了解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并开展区域类比工作; ②根据工作程度和地质条件,选择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测制地质、物探、化探等典型剖面和地质矿产路线调查,开展中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测量工作;③筛选物化探异常并择优开展Ⅲ-Ⅱ级异常查证;④

对有希望的矿化地段进行地质填图及相应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测试,并择优进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 ⑤对矿化特征、矿体赋存状态、分布范围等开展研究,初步了解其矿化特征和成矿远景;⑥对矿石物质组分和选冶性能进行初步对比研究,对其工业利用意义做出初步评价;对新的矿石类型,应采集初步可选冶样品进行选冶性能研究。

4、开展综合研究:利用GIS技术,对取得的成果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修编区域地质矿产图和矿化地段的各类图件;进行成矿单元划分和成矿远景区圈定,并划分远景区类别,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和评价准则。

5、了解远景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开发的经济意义作出概略研究评价。

6、根据上述成果,进行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总体评价,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估算经稀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或3342)。

附件3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普查工作要求

矿产资源普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对有远景的矿产地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的矿产资源评价,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目标

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

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

主要工作内容

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和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

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

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

(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比研究。

(6)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

(7)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4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预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包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及重点、预期成果等。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按先后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扫面、区域物探(包括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2.2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性质、工作程度、已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项目有关的矿区,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2.3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主要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3.1 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区划,并较详尽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同时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

3.2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已知典型矿床、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3.3 勘查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勘查区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

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4 勘查区矿产地质特征

根据勘查区已知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内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成矿模式及成矿规律。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4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1)总体思路或部署原则

根据项目任务书和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尊循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与综合评价的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

(2)总体工作部署

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在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和初步分析成果划分不同的地质矿产工作区,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总体部署,包括各种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设计的编写、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为便于指导野外施工和工作任务的考核,应对的地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5.2 地质填图

通过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化)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走向变化;对采矿遗迹和老窿进行调查,收集矿体、矿化体的资料。5.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一般只投入少量钻探工程,用于验证异常,了解矿带(体)的深部延伸。设计中应明确对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作量、施工顺序及技术质量要求。设计

施工剖面图可另报。5.5 坑探工程

本阶段工作一般不布置坑探工程。确实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可布设少量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对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5.6 物、化探工作

根据工作任务、物性前提,选择有效的物、化探方法进行方法试验和应用。重点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比例尺及取样方法,要根据勘查区特点进行选择,并按有关规范技术要求执行。面积性工作费用达10万元及以上者应编制专业设计。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若采可选性试验样品应单独编制采样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5.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

5.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收集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资料,并做可行性评价的 11

概略研究。

5.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5.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6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7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8章 预期成果 新增资源/储量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普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图 4.中大比例尺区域物化探异常图 5.中比例尺重要远景区地质矿产图 6.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图及物化探图 7.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

附件5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普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主要工作任务、预期成果(跨项目应增加工作任务)。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坐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遥感地质、科研等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2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项目有关的矿区,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2.3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成矿条件

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3.2 工作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3 矿体地质特征

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4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5.2 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与矿化带、含矿层、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和图示方法。5.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5.5 坑探工程

说明坑探工程的施工目的及技术质量要求。5.6 物、化探工作

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

物化探工作量较大时,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

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5.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5.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5.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6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7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

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8章 预期成果 新增资源/储量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详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 4.1:5万-1:5千物化探异常图

5.1:1万-1:2千矿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资源/储量估算图

附件6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地球物理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简述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计划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工作区坐标范围和预期成果等。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球物理勘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化探、区域物探、科研等情况,并对其物化探成果作简要叙述。

2.2 以往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情况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方法、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工作方法的可行性。对以往工作效果、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勘查的关键性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或手段。

第三章 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3.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2 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

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若工作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四章 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4.1 工作部署及依据

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做对比要求;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4.2 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4.3 进度安排

含野外、室内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4.4 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

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和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科学、先进和适用的物探方法。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工作方法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4.5 质量检查工作与要求

检查工作要均匀(时间、空间)分布。明确检查比例、检查方式方法、检查工作量及超差处理原则等。

第五章 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推断

5.1 数据处理方法及做图方法

说明每一种处理方法的目的、依据和效果。应有资料处理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要求。编图方法与误差要求。5.2 解释推断

含定性、定量反演。定性解释应贯彻每一个编号异常都要解释的原则和室内对比与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原则。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资料,均应进行定量反演。定量反演方法的选择应列出依据。应有定性、定量反演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要求。5.3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7.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7.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培训措施等。

第八章 预期提交成果

主要阶段性和最终成果资料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物化探工作程度图

3、以往物化探异常图(1:50000-1:5000)

4、工作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1:10000-1:2000)

附件7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地球化学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任务

简述项目来源、任务、工作范围、工作起止时间及有关要求。1.2 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景观条件

简述工作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等(附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 22

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2.2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简述工作区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物探、化探、遥感调查等工作程度,并对其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予以评述。2.3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工作方法选择

简述工作区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并重点阐述区域化探扫面的异常特征及异常检查结果等。选择工作方法的依据及有效性。

第三章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1 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包括野外工作布置(附野外采样点位布置图),采样介质、深度、粒级、样品重量及样品加工等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3.2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3.3 野外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方法、检查工作量、误差要求及质量问题处理办法等 3.4 样品管理及送样分析 3.5样品制备

室内样品加工、制备等。3.6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包括拟分析的指标及选择依据、分析方法等; 3.7分析质量要求

包括检出限、报出率、精密度等,以及分析质量检查及质量监控方案。

第四章 异常的评价和查证

4.1 异常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问题

包括异常筛选、评价方法的选择,异常查证的目的、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和最终成果等。

4.2 异常检查结果

提交的异常查证图件、结果及简报等

第五章 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

5.1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依据、方法及处理误差等 5.2 图件编制方法

编图方法及提交的原始和成果图件等。5.3 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六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6.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6.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八章 预期提交成果

包括提交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类型(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和新发现矿产地等。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化探工作程度图

3、地质矿产图(含化探异常点、带)(1:50000-1:5000)

4、工作部署图(1:10000-1:2000)

附件8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煤炭资源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预期成果。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类型、水系、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1.5生产矿井与采空区

叙述工作及邻区的生产、在建、停闭矿井(露天)及小煤窑的建设、生产、煤炭资源利用及其它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探明煤炭资源量、保有煤炭资源量、累计采出量和采空区分布与范围等。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煤田发现以来到本次勘查期间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地质 3.1.1区域地层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层分区及地层层序(插表:区域地层简表)。3.1.2区域构造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插图:构造纲要图)。3.2 工作区地质 3.2.1工作区地层

简述工作区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叙述工作区含煤地层的厚度、岩性、物性、古生物、岩相、沉积特征及其在走向和倾向的变化。3.2.2工作区构造

叙述工作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叙述各种构造发育的一

般规律。3.3 煤层

叙述含煤地层的含煤性、分布及其组合特征、煤层层数及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煤层间距及变化特征。3.4 煤质

综述各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煤岩特征、变质程度等;综述各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简述煤的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3.5水文地质

3.5.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普查设计只对勘查区所在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做扼要叙述;

详查设计扼要叙述勘查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区域地下水的补、迳、排等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区域内与勘查区水文地质有关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与煤层的相互关系,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特征。3.5.2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普查设计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较为详细地叙述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特征;

详查设计重点叙述影响矿区规划和开发的主要水文地质条件。3.5.3供水水源

扼要叙述勘查区内及邻近生产矿井的供水水源情况。3.5.4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收集并叙述勘查区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有关井巷、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数据和管理维护现状;概略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类型。3.5.5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

收集并叙述勘查区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有关井下瓦斯监测数据、等级和瓦斯管理状况;

叙述勘查区内瓦斯成分、含量及分带情况;

根据勘查区内与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煤尘的有关资料,说明勘查区内煤层煤尘爆炸性;

根据勘查区内与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煤层自燃有关的资料,说明勘查区内煤层自燃倾向等级。3.5.6地温

收集勘查区内与临近生产矿井、小煤窑的有关地温资料,说明勘查区有无热灾现象。3.5.7环境地质

收集勘查区内与临近生产矿井、小煤窑的有关情况进行简述。说明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收集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第4章 工作部署

4.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

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选用正确的勘查方法,阐述各勘查手段的选择及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勘探线(地震测线)的布置依据、工程线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等。4.3 工作安排

说明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内容、工作量安排及施工顺序等情况。4.4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工作部署及相应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主要包括: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起算依据、使用的仪器、方法,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及技术要求;

阐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使用仪器、方法;

简述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成果验收;

说明槽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3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根据现行煤田钻孔全孔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说明煤层、岩芯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封闭等技术质量要求。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5.4 地面物探工作(二维地震)

说明物探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阐述地面物探地质条件、采用的物探工作方法、工作范围、面积、工程量布置原则、工作流程图及施工顺序等;

叙述地面物探野外工作采用的仪器设备、参数选择、设计工作量及其质量要求;

叙述室内资料处理方法、采用的仪器设备、软件、设计工作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和成果精度; 说明地面物探专业地质报告的提交和验收要求;

物探工作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5.5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说明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工作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的工作方法、仪器设备和参数选择;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设计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量; 叙述煤层、岩层、断点、含水层及其它方面的解释原则;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煤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5.6水文地质工作(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要求;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叙述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本次勘查工作中水文钻孔布置及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本次勘查水文地质钻孔止水和抽水试验使用的材料、设备、方法、设计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瓦斯勘查工程和采样点的分布、设计工程量及其质量要求。

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5.8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9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5.10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工作区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勘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勘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

叙述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块段划分原则、资源/储量的分类、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及各类资源/储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

在叙述时应插入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及分工;

8.2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3工期及进度保障措施 8.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5文明施工

第9章 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

1、估算新增资源/储量;

2、基础资料成果;

3、提交勘查区地质勘查报告;

4、地震勘探专业报告;

5、提交成果时间等。

附图

1、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区域地质工作程度图;

3、勘查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4、勘查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5、工程布置及采样点分布图;

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表

1、煤层综合成果表

2、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

附件9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油页岩资源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

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预期成果。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类型、水系、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以往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地质 3.1.1区域地层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层分区及地层层序(插表:区域地层简表)。3.1.2区域构造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插图:构造纲要图)。3.2 工作区地质

3.2.1工作区地层

根据以往资料,简述工作区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3.2.2工作区构造

叙述工作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叙述各种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3.3 油页岩层

根据掌握资料,叙述含油页岩地层的分布及其组合特征、可采油页岩层数、总厚度、间距及变化特征。3.4 油页岩品质

根据以往资料,综述各可采油页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评述其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3.5水文地质

3.5.1工作区水文地质概况

扼要叙述区域及工作区水文地质特征。3.5.2供水水源

扼要叙述工作区及邻近生产矿井的供水水源情况。3.5.4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收集勘查区内以往地质成果数据,简述区内工程地质特征。3.5.5地温

收集以往勘查资料,简述勘查区有无热灾现象。

3.5.6环境地质

简述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收集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第4章 工作部署

4.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选用正确的勘查方法,阐述各勘查手段的选择及勘查工程布置原则。4.3 工作安排

说明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内容、工作量安排及施工顺序等情况。4.4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主要包括: 阐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使用仪器、方法;

简述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评价用图是否满足本次勘查需要。

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含工程、环境要素)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成果验收;

说明槽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3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分项说明油页岩层、岩芯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终孔层位、钻孔封闭、采样等技术质量要求。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5.4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说明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工作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的工作方法、仪器设备和参数选择;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设计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量;

叙述油页岩层、岩层、断点、含水层及其它方面的解释原则;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油页岩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5.5水文地质工作(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要求;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叙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5.6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5.7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8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5.9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工作区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勘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勘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

叙述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39

块段划分原则、资源/储量的分类及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在叙述时应插入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及分工; 8.2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3工期及进度保障措施 8.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5文明施工

第9章 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

1、估算油页岩资源/储量,提供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区块;

2、基础资料成果;

3、提交油页岩调查报告;

4、提交成果时间等。

附图

1、调查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调查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3、工程布置及采样点分布图;

4、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5、各可采油页岩层的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表

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可以在文字中插表说明)

附件10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地下水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及重点、预期成果。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水文地质、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应对工作区缺水现状、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包括工作区产业结构、主要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加叙述。

简述勘查区内生产水井、民井的有关情况。说明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

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二章 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程度

以往区域基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遥感地质、矿产地质、石油地质、地表水资源、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源地勘察、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分析测区内存在的问题,编制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阐述。

第三章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3.1地质概况

工作区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部位、地层及大的构造类型和特征。(插表:区域地层简表,插图:构造纲要图)

3.2水文地质概况

叙述勘查区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及工作区地下水类型,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类型、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控水构造其变化;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位标高、水量、水质、水温,地下水埋藏类型、水力性质;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扼要叙述勘查区域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和河流、水库等概况。简述地下水、地表水动态变化。

3.3工作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包括尚未查清的含水层分布、特征,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补给途径、排泄通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地下水水质等水文地质问题。

第四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介绍重点勘查区缺水现状、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可行性论述,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精度和工程布置依据、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水资源量、提高工作程度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水资源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深部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简述本项勘查设计采用的调查方法、精度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对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水文地质钻探、物探、野外试验、资源计算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1水文地质测绘

主要指地貌、地层构造、水点调查和水文调查,根据工作精度、不同勘查性质和地区提出调查内容和要点。另外根据勘查任务不同,可增加缺水现

状调查内容。

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5.3水文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根据现行水文钻孔全孔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说明说明主要勘探孔类型和地质技术要求,包括设备、钻井方法、钻孔结构、钻孔垂直度、循环液、钻孔取芯、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止水、洗井、抽水试验及水文测井等。附设计柱状图。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

5.4物探

包括地面物探和水文测井两部分内容。详细说明布置的物探手段执行的技术规程、采用的物探仪器设备、主要测量参数、提交的资料和技术质量措施等。

其中。水文测井应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含水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

5.5 试验工作

主要指岩水样采集与测试,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解野外观察内容,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包括仪器设备、工作流程、观测的数据参数、提交的资料和技术质量措施,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

5.6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

5.7资源评价

包括水资源量评价和水质评价两部分。水量评价包括天然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根据勘查性质和精度拟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取得的资源量精度(A、B、C、D级);水质评价包括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及生活饮用水水质、工业用水水质和灌溉水质评价等,提出具体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七章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八章 预期成果 项目的最终提交的报告、图件及信息系统。

分阶段提交的报告和图件。附图: 1.交通位置图

2.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3.区域地质图 4.区域水文地质图 5.地下水勘查工作部署图

附件11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

依据中地调函[2006]60号和陕政办发[2008]128号的有关规定,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提出如下要求:

一、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二、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并在预算表中“预算编制人(签章)”处签章;“预算审 47

核人(签章)”,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审签。

三、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四、预算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项目预算中有其他经费来源和外协经费支出的,应予以重点说明。

1、项目概况: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所属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实施单位、项目编码、目标任务、工作区基本条件、实物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起止年限、经费来源渠道、总费用及经费安排等。

其中工作区基本条件包括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交通情况等。

2、预算编制依据:项目立项论证(评估)阶段的专家审查意见、项目任务书、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及工作区的实际资料和规定、工作区技术条件等。其中工作区技术条件包括困难类别、地质复杂程度、航(卫)片可解程度、地形等级、岩石级别、地区调整系数等。

3、采用的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

3.1 采用的费用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7年3月15日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财建„2007‟52号)中规定的标准。对于《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3.2 计算方法:预算表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技术方案中设计的实物工作量和相应的单位预算标准预算,凡属内业工作的计算公式为:费用预算=工作

第五篇: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编写提纲

近年来,在评审地质勘查报告中发现不少矿权人、地勘单位对勘查设计的编写、审查和执行不够重视,出现目的任务不明确、工程布置不合理、使用手段不科学、工作内容不全面,经费预算不准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勘查规范、标准的执行和勘查报告质量的提高,有些还造成工作量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为了进一步规范勘查程序,发挥项目勘查设计的作用,提高地质勘查成果质量,评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金属矿产详查设计编写提纲》、《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编写提纲》,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因金属矿种类多,各矿种在成因类型、赋存条件和勘查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提纲又不能包罗万象,使用中会有不少问题,请及时向评审中心反映,以便修改完善。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编写提纲

地质勘查设计是勘查工作可行性的依据,是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规程规范在实践中的体现,也是监督、监理、报告评审的依据,需要投资方、勘查单位、各技术工种共同遵守,勘查设计的编写坚持“以煤为主,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并优先做好煤层气和地下热水资源综合勘查研究。提倡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方案要达到最优,要体现“经济上合理、技术可行,环境上允许”的矿业开发总体原则。勘查工作设计是勘查工作指南,是在充分收集和研究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踏勘情况编制,既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体现投资人的意图,既要为国家把好资源关,又要为投资人把好经济关。

设计编写完后,勘查单位组织初审,然后由出资人组织相关专家审查或委托有关单位评审通过。

A1前 言

A1.1目的任务

一、项目来源:简要叙述项目来源,分为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等。

二、目的任务:该节内容分目的和任务两部份编写。目的:主要是为煤炭建设远景规划,矿区总体发展规划,矿井(露天)初步设计;企业办证、融资、转让、价款评估等提供煤炭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要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要与勘查阶段结合起来,不同的勘查阶段目的也不同。任务:根据勘查区以往的地质勘查研究程度,本次工作目的要求,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5.2-5.5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等相关规范,同时考虑投资方的要求,写出相应勘查阶段具体地质任务,并注明工作周期,成果提交时间。

A1.2工作区位置和自然地理:

一、位置与交通

主要叙述工作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到乡、镇、苏木。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按给定拐点顺序编号,列80坐标表)。交通情况,主要铁路、公路、车站距离等。

同时应说明工作区是否属国家规划区,自治区规划区或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工程分布区等。

二、自然地理

主要阐述工作区地形基本特征,地貌类型及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地表水系(区内及邻近的主要河流,湖泊等的水位,流量、蓄水量等),自然保护区,重要工程设施等。

叙述工作区所属气候带、近3~5年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风速、冻土深度(均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简要叙述地震历史,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值。

概述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情况

简述当地经济概况,矿山开发的劳动力、水、电保障程度。A1.3矿权登记情况

主要叙述探矿权发证机关,证号、勘查项目名称、区块面积,探矿权人,勘查单位、有效期及矿证延续情况等。A1.1勘查区及周边矿权设置、矿井、老窑分布情况

简要叙述工作区及周边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情况,生产、在建、关停矿井的开采范围,生产能力、排水、瓦斯等内容。

A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A2.1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本节主要是收集勘查区及周边与本次工作有关系的工作成果报告,研究资料按成果报告提交时间顺序列出:报告名称,提交单位、时间,审批单位及文号,资源储量(与本设计相关部份),具体内容:

1、以往区域工作情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2、以往地质工作:探矿权范围及周边已进行勘查地区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与本次工作区的空间关系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涉及本次工作区的勘查工作,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给以表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评述。

3、对已经涉及本次勘查区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如对成因认识的改变并涉及对煤炭资源远景评价的见解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近几年或最近一次勘查阶段工作中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煤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附研究程度插图)。

对上一勘查阶段工作是否提交报告及评审备案情况予以叙述。

A2.2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重点评述与本次工作设计区相关报告内容,施工勘探工程数量、质量情况,利用现行的规范标准重新评定的质量情况,煤层划分合理性,本次设计是否利用,利用其中那些资料。

A3区域地质背景及含煤特征

A3.1区域地质背景

主要从区域沉积建造、地质构造背景、成煤地质条件分析,在预查普查中作为重点,详查勘探中可利用以前资料作综合,深入的研究,为选区和工程部署提供依据。

重点阐明区域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单元和区域构造特征,可做插图)、地层发育情况(区域地层区划和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煤炭资源分布及成煤规律等。A3.2矿区地质 该节要充分利用已有地质、物探、钻探、测井资料,详细阐述含煤地层、勘查区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重点叙述成煤环境、沉积演化历史等。A3.3煤层及煤质

煤层:详细叙述含煤地层的含煤性、煤层特征,包括煤层层数,厚度变化趋势,分布范围,层间距、煤层对比等,对可采煤层重点叙述。

煤质:描述煤的物理性质与煤岩特征,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可选性,煤类划分、煤的风化和氧化,工业用途评价等。

对主要可采煤层的特征及化验数据列表表示。

A3.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在预查普查中对水文地质条件只作一般了解,但对地表水系、水体 做系统调查,详查勘探中作为重点。

根据已有资料重点叙述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划分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复杂程度类型;瓦斯、煤尘、地温、地压等开采技术条件情况,存在主要问题,为工程部署提供依据。A3.5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

简要叙述收集的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赋存情况,并对本次工作前景作出评价。

A4工作部署

A4.1总体工作部署

一、勘查手段选择 根据已掌握的勘查区地质构造和沉积特征、地形、地貌、基岩出露等情况,结合本次勘查要完成的具体地质任务,选择适合本区实际地质情况的各种勘查手段(地质、物探、钻探、坑探等,并对其合理,有效性进行评述)。

二、勘查类型及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依据已有资料,叙述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及主要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划分勘查类型。确定勘探工程的基本线距。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6和附录D。按其中勘探难度最大的一项,选定勘查工程线距。

三、工程布置原则,根据勘查区地质条件、煤层发育情况及勘查任务,煤炭地质勘查基本原则及勘探线布置原则,综合利用各类勘查工程,做到以较少的工程量完成较多的地质任务,取得系统的资料。实施总体布局,分批施工的原则。

四、具体工程布置方案:依据勘查规范及勘查目的详细叙述勘查线走向线距、孔距,钻孔施工目的等(可列表反映出勘探线号、钻孔号、坐标、孔深、施工目的等),工程布置图内容与列表内容吻合。简要叙述地面物探的勘查线走向、线距、线长、布置目的(列表)。测井基准孔的布置方案、依据、数量、目的等,瓦斯孔、测温孔的布置方案、依据、数量、目的。

五、施工顺序:根据勘查任务,依据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由疏到密,先进行煤层气勘查,然后为煤及其他有益矿产同时勘查,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施工顺序,边施工、边研究、边调整。

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成煤地质条件有重大变化或其他原因,严重影响勘查工程布置和勘查效果的,要及时做好项目设计变更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需向业主(或其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提交设计变更申请书、补充设计书,待批复后实施。

变更材料必须以书面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上报,书面材料应加盖公章。

煤炭资源勘查项目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应主要包括(编写要求):

一、项目概况

二、前期工作情况

三、变更事由及具体变更方案

四、相关附图、附表

A4.2工作安排

该节主要叙述在总体设计指导下,每个安排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A5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章对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叙述,技术要求严格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并根据勘查区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同时明确相关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便于实际操作。A5.1测量工作 根据勘查区的具体需要,编制测量工作方案,参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中 A5.2地质测量

该项工作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测量,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中4.4.2~4.4.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DZ/T0175-199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附录D和附录G要求编制。A5.3钻探工作

该节包括岩芯、煤芯采取率、终孔层位、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封孔等在施工中具体要求,参照煤田钻探规程(煤田地质总局),《煤田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中4.4.5等编制。

在已满足规范对勘查阶段控制的工程量后,应写出预留适当钻探工程量及其理由。A5.4水文地质钻探与抽水试验

该项工作一般在详查及以上勘查阶段安排,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及关于颁发《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的通知(80)煤地638号文。部署直接间接充水含水层抽水试验孔并形成勘探线,(抽水孔数、试段、抽水方法、采样等)。编制单孔、群孔抽水设计书。

A5.5工程地质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附录B3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中13条要求,对应勘查阶段,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满足2~3条剖面线的要求。具体工作量包括工程地质编录孔数,岩样孔数,取样数量,测试项目等。A5.6地面物探和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一、地面物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首先明确地面物探的目的任务,简要叙述地面物探的工程布置、精度及质量要求、提交的主要成果等方面。

对于地面物探工作,要求单独编写专项工作设计,作为总体设计的附件。在编写专项工作设计过程中要按总体设计要求解决的地质任务和相关的规范要求详细编写(编写提纲参照相关规范规定)。

二、测井

基本要求:编制前应广泛收集、研究施工区及邻区的测井、地质、水文、地面物探、钻探等有关资料;应充分考虑地质需要,并尽量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扩大地质应用范围,提高综合效益。

(一)地质任务、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依据勘查阶段和勘查区实标的地质情况,结合准备采用的物性参数方法,明确测井解决的地质任务,表明设计的测井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全孔质量、煤层质量、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质量)等。

(二)对以往测井工作的评价

以往在勘查区开展的测井完成的工作量、仪器设备、物性参数方法、原质量、存在的问题等,并利用现行规范标准对质量重新进行评价。

(三)区内地质物理特征

充分利用施工区及邻区的测井、地质、水文、地面物探、钻探等有关资料,依据准备开展的物性参数方法,对勘查区内的煤层、含(隔)水层、其他有益矿产和岩性的地球物理特征(导电性、放射性、密度、波速、自然电位特性等)进行叙述。

(四)测井方法试验

明确试验孔的数量、孔位,表明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五)测井物性参数、方法、技术条件及技术指标

首先要表明采用哪些测井物性参数,每种物性参数解决哪些地质问题,或相互配合解决哪些地质问题。各种测井物性参数方法如何测量。明确每种物性参数方法的技术条件和技术指标(参照相关规范具体、细化)。

(六)资料处理与解释要求 要求开展哪些资料处理方法,做哪些分析。对于采集后处理的资料做哪些解释,解释的精度和质量标准以及要求是什么。最后编制哪些成果图件。

(七)仪器设备的配备

依据物性参数方法和技术条件及技术指标,配备哪些仪器设备,设备的性能如何控制等。A5.7采样化验工作

该节应参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附录中B1、B4-

3、B4-4,附录C、F1和F2、F3,煤、泥炭规范实施指导意见中11、12、14、15、16条款以及《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87)煤地字656号等具体要求。写明采样种类、数量、规格,分析项目等。可按勘探线,钻孔号、测试内容分别列表。

A6主要实物工作量

该章列表叙述:可分测量、地质测量、地震、钻探(包括水文工程地质孔)、测井,岩矿测试样品等大类列出,并将各大类工程项目细化进行统计,内容包括单位,工作量等。统计项目、工程量要具体。

A7组织管理及技术措施

A7.1组织管理

该节主要反映出完成该项目必需有的行政、技术组织,从项目开始组织到项目结束全过程的组织结构。A7.2项目人员组成 保证项目正常实施,应具备技术人员的组织结构,列表说明,内容包括姓名、年令、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A7.3量保障措施

在掌握《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等文件基础上、编写具体岗位负责制、检查制度。以及单位的质量体系认定情况。A7.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编写保证安全生产注意的安全问题,检查制度,要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A8预期成果

提交与设计阶段相符的地质报告、附图、附表,提交相应的电法、地震勘查报告做为附件。

A9经费预算

该章参照《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分下列内容编写。

A9.1项目编表说明 A9.2预算编制方法及附表

设 计 附 图

1、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

2、区域水文地质图、矿区水文地质图、剖面图

3、煤炭资源勘查设计工程布置图

4、岩煤层对比图

5、设计地质剖面图

6、理想钻孔柱状图

7、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预算图

8、与本设计有关的其它图件

设 计 附 件

1、勘查任务来源文件:提交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

2、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3、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适用规范(略)

下载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勘查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2 《勘查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本提纲适用于探矿权人在申请办理探矿权延续、保留、变更时,涉及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勘查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的编制。报告至少应有......

    报告》编写提纲(范文模版)

    《长宁区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要下属企业,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

    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报告提纲

    矿井水文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标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标准模板 (一)、总体要求 1.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拓、生产和补充勘探,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对......

    科技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3 科技报告编号: 公开范围[延迟时限] 科 技 报 告 报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支持渠道: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地质勘探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勘探报告编写提纲 勘探报告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矿山生产和矿山建设设计,所以与此有关的矿区地质、矿 床(体)特征、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工程质量等应......

    详查报告编写提纲

    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供水、矿区)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报告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在详细阐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水量、水质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并重点论证水源开采后是否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