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管实习报告
实习作为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习是我们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通过实习让我们加深和细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此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应用。我们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毕业进入社会前,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并且完成学生到职员角色的装换。我认为实习是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也是大学生正视社会和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而且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完善解决,才能从空想转变成现实,构筑自己美好的未来。
2015年4月10日至2015年5月7日,我在榆林市榆阳区西南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三中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榆林市榆阳区西南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位于榆林西南新区苏庄则紫陌园小区对面。其主要职能是:
(一)行使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城区门头牌匾的审批与管理,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负责对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工作的监督;
(二)行使规划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
(三)行使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
(四)行使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
执法职能,包括临时占用城市道路(不包括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实施的道路以及地下隐蔽工作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修)的审批和管理;
(五)行使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在市区内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超标准排放烟尘行为、制造影响周围工作和居民生活的噪声污染行为的行政执法职能;
(六)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门店和市场摊位除外)、出店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行为的行政执法职能;
(七)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侵占城市道路(主干道与车行道除外)行为的行政执法职能,包括城市车辆占道停放点设置(含临时停放点)的规划、管理;
(八)行使户外广告宣传等方面违法或违规行为的行政执法行为,包括城区户外广告的审批和管理;
(九)省、市政府确定的其他行政执法职能。
上述行政执法职能包括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等,不包括限制人身自由、降低资质等级。实习内容
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不长,也可以说很短,但是我们对城管的队伍、执法程序及过程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优劣共生兼容并蓄是它的应有之义。由于制度环境、国情和国民素质等情况的不同,我国应该在辨证地去借鉴国内外国家和地区相对成熟的管理思路和模式,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符合武汉市流动摊贩实际情况的管理对策。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目标。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告诉我们,城市最根本的内涵是城市要符合人性化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由此可见,如果将市容环境整洁视为城市居民人权的组成部分,那么当生存权与享受环境整洁的权利产生紧张关系时,行政权作出的选择只能是维护生存权,克减环境整洁享受之权利。因此,对城市流动摊贩采取更宽容的、以人为本的城管执法理念是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
其次又要不断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提高城管执法权威。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猫鼠游戏”,甚至发生暴力抗法等极端事件,背后正是城管立法缺位或者立法冲突的问题。因此,针对城管执法部门法律地位不明确和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执法具体标准的现状,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善现有的法律支撑体系。按照国家《立法法》的规定及执法实践的需要,制定出一部专门的有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使城管执法部门能够得到流动摊贩更大的认同,在与其他部门协调的过程中能有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解决其合法性不足的问题。
最后,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城管执法部门本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机构,其规范化程度还有待加强。
首先,要提升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 这一根本问题。其次,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在树立自己既是依法执法的执法人,又是城市管理的管家人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管他为他” 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真正做到高质量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手段。再次,规范执法手段。城管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执法程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对流动摊贩可以采取思想教育、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等,而非纯粹的暴力手段。城管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篇:城管实习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
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年级:
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年月日
“民大学生走进光谷城管”实习报告
为了在毕业进入社会前,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并且完
成学生到职员角色的装换。我认为实习是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也是
大学生正视社会和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而且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完善解决,才能从空想转变成现实,构筑自己
美好的未来。
2011年11月10日下午,在城市管理学刘老师的悉心筹备下,我院行政管理专业学子与东湖开发区城市管理局携手走进光谷创业
街进行管理执法。
在走入街头执法前,东湖开发区城市管理局夏局长为我们讲解
了目前武汉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城管革命”,此次城市管理革命主要
有六个工程:①“冲凉洁面”工程 ②“穿衣戴帽”工程③“减肥
瘦身”工程 ④“畅通”工程 ⑤“机制、体制”工程 ⑥“文明”工
程。它达到了“四个空前”,领导重视空前、投入空前、城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空前、宣传的氛围空前。在聆听中,我意识到此次武汉对
城市管理改革的决心之大,也期待着改革中的武汉更具魅力。
随着会议的结束,激动的时刻终于来了,我们即将走上街头去体
验城管执法的过程。六个小分队在城管队员的安排下乘车陆续驶出了
校门。
我们这个中分队从民族大道出发驶入南湖大道,刚过路口就看到
一位大叔开着一辆中型货车在一小区旁边摆摊。中队长示意下去检
查,先出示了证件后中队长对摊主督促收摊,另一位执法员则对此摊
主进行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登记。与此同时,中队长就此执法手段进
行了讲解,第一次发现占道经营的先登记提醒,若有第二次则予以警
告,第三次则要开罚单进行罚款,如果不交则要强制执行物品暂扣。
在执法的过程中有专员对执法进行拍摄。经过十几分钟的时间,摊主
将物品收回并对路面进行了清理。
在执法队员的执法过程中他们一直是认真细致地问我们和摊主
讲解执法的理由,同时也通过他们执法的程序体现了人性化和合理
化。这些并不像我们道听途说或从网上看到的那样执法人员蛮横无
理。其实作为城市中的底层,小摊贩们也需要生存,但是他们无卫生
意识和城市容貌意识也的确对市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城市的管
理人员,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他们存在的不合法,发展中总会有阵痛,我们要为此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比如专为中小流动摊贩定时定点开
辟交易市场,通过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
随着摊主的离去,我们也再次沿着南湖大道、关山大道搜寻影响
城市市容和社会正常秩序的不合理行为。在路途中,中队长还就管理的内容对我们进行了讲解,城管主要针对店面门前堆放垃圾、店面门
前的机动车辆停放不整齐、店面门前和车上晾晒衣物鞋类、门面前随
意摆放招牌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进行整顿。
虽然武汉城管革命时间只有几个月,但是见效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后续的时间段,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严重有影响的不合理行为。
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不长,也可以说很短,但是我们对城管的队伍、执法程序及过程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优劣共生兼容并蓄是它的应有之
义。由于制度环境、国情和国民素质等情况的不同,我国应该在辨
证地去借鉴国内外国家和地区相对成熟的管理思路和模式,结合地
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符合武汉市流动摊贩实际情况的管理对策。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管
理目标。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告诉我们,城市最根本的内涵是城
市要符合人性化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由此可见,如果将市容环境整洁视为城市居民人权的组成部分,那么当生存权
与享受环境整洁的权利产生紧张关系时,行政权作出的选择只能是
维护生存权,克减环境整洁享受之权利。因此,对城市流动摊贩采
取更宽容的、以人为本的城管执法理念是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
其次又要不断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提高城管执法权威。
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猫鼠游戏”,甚至发生暴力抗法等
极端事件,背后正是城管立法缺位或者立法冲突的问题。因此,针
对城管执法部门法律地位不明确和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执法具体标准的现状,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善现有的法律支撑体系。按照国家《立
法法》的规定及执法实践的需要,制定出一部专门的有关城市管理
综合执法的法律,使城管执法部门能够得到流动摊贩更大的认同,在与其他部门协调的过程中能有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解决其合法
性不足的问题。
最后,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城
管执法部门本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机构,其规范化程度还有待加强。
首先,要提升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为谁掌权,为
谁执法,为谁服务” 这一根本问题。其次,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
素质。在树立自己既是依法执法的执法人,又是城市管理的管家人
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管他为他” 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真正做到高质量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手
段。再次,规范执法手段。城管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执法
程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对流动摊贩可以采取思想教
育、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等,而非纯粹的暴力手段。城管的最高境
界是和谐,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篇:城管实习
一个月的城管工作转眼即逝,回想这一个月的实践生活,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来到街道办事处,我被安排在了街道城管科。队长首先给我大致介绍了一下工作的性质、内容、注意问题。作为一个刚涉及城管工作的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城管科同事们分担一些任务。
一个月的工作虽然不长,但在这一个月中我却学到了许多东西。专业知识、社会知识、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对待问题的时候,考虑问题的范围比以往更广了。通过基层的工作,我充分地认识了社会中平时所没有接触地层面,如在各次行动中所接触到的,因生活所迫而去违法的人、被利益驱使而违法的人、执法的人、指挥着执法者的领导、被上层领导所指挥的领导。各种各样的人,在我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事情使我对社会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
城管科的工作是复杂的,城管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人也是复杂的。在城管的工作中,我还学会了另外一样重要的东西。平时说话时和和气气,相处时温文尔雅的同事对待顽劣分子时,却变成了一个“黑面神”,让一些欺善怕恶的人望而远之。而在有的行动中,面对那些被生活所迫而去做些违法事情的人,那些被收缴了收入来源而伤心的人,他们却用着善意、温柔的一面去安抚、解释。平日的我总是一副心地善良的样子,工作也变得很难进行。其实我应该,也正在向城管的同事们学习,爱憎分明!并能够用实际的行动表达出来!
这次实践也锻炼了我的交际能力。在这近一个月中,我在一个原本陌生的环境里不断地去了解他人,也不断地让他人了解自己,努力尝试得到别人的认可。除了科室的各位同事外,还需要多多少少地去接触各个社区的同事,与他们交流,学习独立完成一些任务。这样的工作机会,不仅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也锻炼了我的自信心。
第四篇:城管实习感言
城管实习感言
什么叫城管?我理解的是城市管理,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是仅仅看它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更多的是体现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上,我认为城管的工作是神圣的,城管的工作做好了,于一个城市是一个形象的提升,于外人是对一个城市见微知著的关键。以前,我觉得城管的工作是
神秘的,对它充满了兴趣,虽然自己曾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过城管方面的职能,但是当自己真正进入到城管系统,我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次学习培训是局里统一的全面系统的培训,每天的军训加强了我们的纪律性。拥有数十年城管工作经验的权威们给我们解读各种法律条文,在解读法律的同时还通过许多生动的案例深入分析我们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大队的学习则让我们更加迅速的融入新的环境,通过上路的执法更加熟悉城管部门的工作职能。而利用一隔一天的下午讨论的机会,我们互相沟通了前一天到路上学习、执勤的进展情况,并就一些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尤其是已经工作过的前辈的现身说法,更让我们充分的了解了作为一名城管人,我们应该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要注意的事项,使我们对工作充满信心,并且自己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城管人,在工作中的热忱固然重要,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能力。例如遇到突发事件,在执法的时候有人故意刁难、对自己进行危险性行为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点应变能力,纵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也无济于事,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多作为执法人的“能与不能”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作为我们应该至少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执法中突发性事件是屡见不鲜的。在处理此类事件时,我们应该时刻想到 “为人民管理城市 创人民满意城管”宗旨,不要一味的站在执法者的立场上,也要设身处地为被执法者着想。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大量集中发生的场合,我们每天都会与大量的群众进行广泛的接触,并且会基于服务而与执法对象产生多样的互动关系,妥善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会使人感到被尊重、被看重、被优待。执法对象对这一感受的获得将会为城管工作的持续以及城管形象的宣传、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新时期城管人实现执法目标的重要基础。
你只看到城关的负面新闻,却没看到我们创人民满意城市的努力,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们决定城市的未来,你嘲笑我们是土匪,我可怜你的无知,你可以轻视我们为美好城市作出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功劳,实现美好城市的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有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做的漂亮,我是城管人,我为自己代言。
第五篇:城管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张广领
自开展“四帮四促”活动以来,我们加强了对基层各部门、各中队的指导、帮助学习领会精神,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城管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构造和谐城管,我到各部门,各中队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构建和谐城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执法行为理应是文明的行为,因为它代表国家的权力,执行的是国家公正的法律。然而,现实生活中,个别执法人员视国家的执法权力为私有权力,视执法地位为称霸地位,视执法利益为个人利益。这样的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会出现和发生不文明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文明的执法过程等等。如整顿市场秩序、取缔乱设摊位时将秤杆拗断,取缔摊位时将桌子踢翻的行为就决不是文明的执法行为。这些不文明的执法行为,玷污了执法队伍整体形象,破坏了法律的尊严,降低了法律的威信,损伤了群众的信心。城管“暴力抗法”和“暴力执法”一直以来就是公众热议的话题,新闻媒体毁誉参半,给一直以来正努力树立和谐城管新形象的城管人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面对人们的议论纷纷,我们应冷静下来作一下理性的思考,在当前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应当怎样做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重新塑造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当前构建和谐城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城管意识不强,为构建和谐城管带来观念上的制约
目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观念;仍存在突击式的管理模式;仍缺乏对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全社会和谐共管的良性互动局面有待形成。
(二)城管体制不完善,为构建和谐城管带来机制上的制约
城市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城管体制下移街道办事处后,存在难以有效协调职能部门的实际困难,对城市管理效果难以形成统一的考核、验收标准,难以形成统一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步调,有时职能部门互相扯皮、推诿责任,一定程度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被动。
(三)市民的城管意识薄弱,增加了构建和谐城管的艰巨性
市民自我管理意识欠缺,违法后还蛮不讲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农民工、无业游民等要融入现代化城市文明,仍需要一个素质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城管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影响了构建和谐城管的进程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部分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换位思考,需进一步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城管执法文化亟待构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市民城市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城市管理的概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相较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城市观念,人们还没有接受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需要的是“坐商归店”的规范统一。而摆摊设点的行为在某一种程度上又方便了市民的某些需要,因此,当城管取缔这些摊贩时,市民往往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反而助长了违章者的嚣张气焰,导致双方的矛盾激化。
(二)“脸皮”与“肚皮”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一批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民工进城与城里人“分羹”,而社会保障体制并没有将他们纳入安置、保障的范畴。占道经营、摆摊设点这些门槛较低的经营方式成了许多人赖以生存的首选,导致闹市区、人口密集区的摊点将人行道、小区通道挤得水泄不通,行人路难走,车辆行不通,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这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相违背。但一味地取缔,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利益,所以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规避或者反抗法律的实施。由此可见,执法的阻力可见一般。
(三)“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同情感
由于当前贫富悬殊、分配制度的问题,资源占有的不均导致人们的感情出现偏差。警察抓小偷人们认定小偷是违法行为,从而拍手称快并积极协助。而城管执法对违反市容规定的违章占道经营行为进行处罚管理责无旁贷,但有些人却站出来指责城管拿走了他们的饭碗,但谋生的饭碗应该由谁来给?要一个行政处罚部门来承担被管理者的生存权问题,那有多大的可行性?
(四)执法方式的简单、粗暴
行政处罚本身就容易产生对立与冲突,而城管行使的又是城市建设多个部门的行政处罚,集许多矛盾于一体,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冲突。特别是流动摊点,他们往往采取“游击战”的方式,与城管执法人员“捉迷藏”,管理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甚微。因此,“拆、砸、赶”等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被大量运用,在短时期内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伴随着管理双方矛盾冲突的不断升级和恶化。为此,认真分析执法队伍中 不文明的执法行为,加强执法文明教育,特别是加强执法权力观、执法地位观、执法利益观的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执法行为道德准则和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言行,倡导文明执法;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构建和谐城管,树立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先进形象,实乃当务之急。
三、强制执行与不文明执法有原则区别
(一)城管执法大多牵涉到违法者的生存问题,很多占道摊点、违法搭建都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维系生活的直接经济来源,管理难度较大。刚刚教育纠正过的当事人,第二天又堂而皇之地我行我素。三番五次的教育,苦口婆心地劝说对于当事人无济于事。一旦真要依法处罚或暂扣其物品,他们就会铤而走险,以命相搏,管理越来越难。执法中往往碰到两种情景,一种是当事人做出可怜状,以博得过路群众的同情,造成很多百姓对城管误生“不文明”的印象;另一种是当事人抗拒执法,殴打城管队员。
(二)在实施强制清除过程中,判断城管是不是文明要破除两个误区:
误区一:符合法律程序的强制清除是完全必要的,此过程中发生的推搡、拉扯等行为不能与不文明执法混为一谈。其间如果当事人躺在执法车下面阻挠执法,或辱骂城管队员,蓄意扩大事态,引起路人围观,堵塞交通,城管队员为了尽快平息事态,将辱骂、耍泼的当事人制服,这难道是不文明行为?如果不强制清除,事态就不能平息,执法就不能顺利进行,破坏城管、阻碍交通的状况就不能得以改变。文明执法是一个过程,有的路过群众对城管执法前期的教育、规劝直至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过程情况一概不知,单凭看到强制性清除的情景就指责或投诉城管“不文明”,这有失公平,是对城管的误解。
误区二:冲突过程中执法队员被迫自卫是合理合法的行为。当少数“邪头”拿起凶器殴打执法者时,城管队员奋起自卫,冒着生命危险制服“邪头”并扭送派出所,是完全合法的见义勇为的行为。而有的媒体接到投诉仅到现场问几个人就报道“城管打人”,这是失实报道,误导读者,使城管声誉严重受损,也使众多执法队员深感委屈。一位同行说:我们现在不是执法难,而是不能执法的问题,要么请公安一起去,要么请人大代表一起去,证明城管没有打人,否则有口难辩。由此可见,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新时期构建和谐城管的思路与对策
(一)增强人本理念,坚持文明执法
城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正确把握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弱势群体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要求极为重要。在加强城市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促进管理效能的提高,把服务摆在第一位,通过服务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严格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正面引导,做到处罚与教育并举,以管理带动服务、提供服务,实现城市管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加强队伍建设,锻铸文明之师
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构建和谐城管的成败。当前,锻铸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训练有素、服务至上、和谐共进”的文明执法之师,是构建和谐城管的迫切需要。一要加强班子建设,通过抓学习、讲团结、严作风、求自律,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三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完善公开、透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城管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量化考核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四要培育独特的城管执法文化,践行文明执法操守,激发团队活力,迈向和谐共进。
(三)坚持堵疏结合,着力化解矛盾
深入探求理性化执法、人性化服务的方法和途径。把人性化、理性化、柔性化贯穿于执法全过程。规范执法文明用语,严格执法程序。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坚决摒弃野蛮执法、随意执法、暗箱执法。正视进城务工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维系生活的直接经济来源问题,始终以“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开源疏导给出路。
(四)注重宣传教育,增强城管意识
构建和谐城管,宣传教育是关键。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与市民沟通的平台;向市民广泛宣传普及城市管理法律知识和社会公德,加强城市意识教育,唤起全社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实施城管投诉热线,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的作用,力求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城管志愿者服务活动,以一带
十、以十带百,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注重促进执法相对人的心理和谐,“宣教为先,处罚在后”,主动深入帮扶困难家庭,做好跟踪服务,做到尽职尽责;加大对外来民工城市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使之尽快适应和融入和谐环境。
(五)推进大城管战略,提高城管水平
构建和谐城管,重点要确立大城管战略,实现由单一城管向综合城管即由小城管向大城管、突击性管理向经常性管理、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和跨越。坚定不移推行全面管理和大城管战略,调动各个部门、团体和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城管、人人支持城管、人人参与城管、人人监督城管的和谐氛围。
总之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类社会的进程是由野蛮走向文明,而城市管理工作代表政府的形象,“粗暴”、“野蛮”的执法方式只能引起人们的反感,进而损害到政府的形象。今年我们要借这个活动的东风,积极行动起来,在执法工作中将“文明”作为宗旨,将“柔情”倾注于管理对象,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塑造“让政府放心,让市民满意”的和谐城管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