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

时间:2019-05-14 13:1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

第一篇: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

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二、竞赛日期和承办单位

(一)第一阶段:分区赛

男子:

北区:2012年5月13日—2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 南区:2012年5月4日—1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女子:

北区:2012年5月2日—10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 南区:2012年5月4日—12日在河南省灵宝市举行。

(二)第二阶段:排名赛

男子:

1—16名:2012年9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 16名以后:2012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女子:

1—16名:2012年9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 16名以后:2012年9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举行。

三、参加单位及分组

北区:清华附中、西城区体校、天津市体校、河北省体校、保定市二体校、秦皇岛市体校、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阜新篮校、沈阳市体校、鞍山市体校、丹东市体校、长春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哈尔滨市体校、烟台市体校、淄博市竞技体校、青岛市体育训练基地、济南市体校、新疆竞技体校。

南区:郑州市体校、南阳市体校、焦作市业余篮校、上海市体校、卢湾区第一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徐汇区青少年体校、南京市中山东路体校、徐州市体校、苏州市体校、连云港市体校、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宁波市体校、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莆田体育运动学校、武汉市篮球学校、荆州市少体校、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竞体校、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东莞篮球学校。

四、竞赛办法

/ 4

分区赛:37个篮球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按照南北区分组,南北分区后各区分为A、B、C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组内单循环比赛,决出小组名次后,各小组1、2名编为D组,3、4名编为E组,5名以后编为F组,第一阶段比赛过的队伍不再进行比赛,其第一阶段成绩带入第二阶段。各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最后名次。

排名赛:根据参赛队伍选择合理赛制。

(三)比赛采用中国篮协最新审定的《篮球规则》。

(四)计分办法: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在前。如遇两队积分相等,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如遇三队或三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相互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得分之和除以失分之和)决定名次,如再相等,以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

(四)特殊规定

1、第一、二节比赛按5分钟分成上、下两个时段,下时段比赛是上时段的延续。当第一、二节比赛进行到5分钟左右成死球的时候(避开罚球时刻,可为进球时刻停表),由记录台的计时员鸣哨,提示双方同时换人,经临场主裁判同意鸣哨后,双方换人。临场裁判根据换人之前的球权,由掷界外球开始下时段的比赛。

2、第一、二节比赛必须采用全场紧逼防守(包括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或全场区域紧逼防守),否则将判罚教练员技术犯规。如某队由于伤病不足10人,由对方教练挑选队员上场比赛。第三、四节比赛不做规定。

3、第二节与第三节之间休息5分钟。

4、男子使用7号、女子使用6号比赛用球(经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由赛区提供)

(五)身体素质、技术测验:测验项目标准、办法按照《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2012版)》(13-15岁组)执行。身体素质、技术测验工作由技术代表、裁判长负责,赛区协助,具体项目另行通知。

(六)每队须有两种以上不同颜色、号码清晰、全队统一的比赛服装。

五、参赛办法

(一)报名人数:领队1人,医生1人,教练员2名,运动员15名,只允许12名运动员赴赛区参赛。如赛前出现伤病,只能在报名表15名运动员之内替

/ 4

换。

(二)运动员资格

1、年龄规定:运动员必须是13--15周岁(即1997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者,以原始个人户口簿和第二代身份证为准)。

2、参赛运动员需在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注册。参赛时交验中国篮球协会统一制作的《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注册及参赛资格等级证》或《全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赛证》。

3、参赛单位须首先自查运动员骨龄,抵达赛区后运动员将再次接受骨龄检查。骨龄将以《中国青少年儿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简称中华05)标准判定,不合格者(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5岁以上)将取消参赛资格,赛区成绩册统一记载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名单。凡在篮管中心注册时通过检查、或曾在2011年全国青少年比赛中检查合格者,均不再测试。

六、决定总名次的办法

总名次根据总分排定,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比赛名次在前者列前。总分=比赛得分+测验得分。

(一)比赛得分 =(队数 — 名次)×70%

(二)身体素质技术测验得分 =(队数 — 名次)×30%

七、奖励办法

(一)获得前8名队伍的运动员将颁发竞赛证书(总局提供)。

(二)身体素质、技术测验个人总分获前8名的运动员将颁发证书(赛区提供)。

(三)获得前8名队伍将颁发奖杯或奖状(赛区提供)。

(四)“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办法执行(赛区提供)。

八、报名与报到

(一)参赛队必须于赛前30天,将电子版报名表及运动员、教练员数码照片用电子邮件发送至CBAqingshaobu@126.com,并将盖有本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公章的报名表、注册表、注册运动员照片等报名和注册材料,交到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

(二)办理运动员首次注册时,需提供二代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及学校

/ 4

证明,填写注册申请表,提供3张一寸彩色照片并缴纳竞赛证工本费8元/人。

(三)报到时间:具体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四)女队每人每天自交伙食费80元;男队每人每天自交伙食费100元(不得收取管理费,不足部分由赛区补贴),赛区负责接待16人,超编人员食宿费自理。

(五)凡经各单位确认并列入本规程的参赛单位, 不得随意撤回或不参加比赛。如因特殊情况不参加比赛的,必须在赛前15天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批准。否则,将给予停赛一年的处罚。

(六)参加本次比赛的全体参赛人员都必须由球队所在单位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单位在报名时向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交保险单据复印件。

九、其它

(一)赛区秩序册以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审核通过资料为准,运动员名单要附照片。

(二)在比赛结束后一周内,赛区须将秩序册、成绩册等材料(均要求用A4纸并打印三份)报给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

十、赛区需安排一次由裁判长主讲的《篮球规则》讲解课。裁判员安排另行通知。

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本规程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十二、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部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14层 邮编:100062 电话:010-51696020 传真:010-51696021 联系人:曹燕飞 张柯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 4

第二篇: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篮球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进一步推动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人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篮球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篮球中心”)负责人才基地的评定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人才基地的任务目标是: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抓好规范,夯实基础,提高技能,全面发展,为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以及俱乐部培养和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

第二章 申报、评定程序

第四条 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开展人才基地的申报、评估及认定工作。第五条 每两年对人才基地工作进行中期检查。

第六条 开展篮球项目的地市级以上体育运动学校和篮球专项体育运动学校,以及国家级篮球项目传统学校均可申请参加人才基地认定。

第七条 受到国家、省(区、市)处分的上述单位不得参加申报工作。

第三章 认定时间

第八条 各参评单位于奥运会举办当年的10月根据人才基地认定条件进行自评工作,于11月10日前完成自评,并将人才基地认定申报表一式三份报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年处或篮球管理中心。

第九条 各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篮球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对本省(区、市)参评单位进行复审。在奥运会举办当年的11月30日前完成对申报单位的实地复审工作,并将复审合格的人才基地备选单位申报表一式三份于12月15日之前报体育总局篮球中心青少部。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第十条 篮球中心负责组织统评工作,将结果公示后于次年三月公布认定结果。

第四章 命 名

第十一条 凡经统评达到人才基地条件的单位,由篮球中心统一命名为该奥运周期的人才基地。第十二条 由篮球中心、人才基地所在单位(学校或俱乐部)及其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或管理中心,签订协议书,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已被命名人才基地的单位,在新的认定周期仍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申报程序和时间向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重新申报参加认定。经认定达到人才基地条件的单位,继续命名为新一轮奥运周期的人才基地。未申请参加人才基地认定或经统评未达到人才基地标准的学校,不再命名为新一轮奥运周期的人才基地。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四条 人才基地每年12月15日前须向篮球中心青少年管理部及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上报以下材料:

(一)本工作总结;

(二)下一工作计划;

(三)运动队伍整体情况;

(四)本参加的各类比赛成绩;

(五)本运动员输送情况;

(六)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五条 按照《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考核及奖励办法》,篮球中心将每年对人才基地进行考核,并根据排名情况分别予以奖励和资金投入。鼓励人才基地学校所在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投入,用于人才基地改善训练、科研、教学等条件,保证人才基地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训练营以及培训的差旅费开支等。

第十六条 篮球中心将每年组织优秀教练员学习和培训。

第六章 罚 则

第十七条 篮球中心每年将对人才基地的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 人才基地在所获命名的周期内,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给予一次警告;一周期内,累计受到两次警告者,取消人才基地命名。

(一)未按规定上报上述第十四条相关材料;

(二)未经允许,不参加篮球中心组织的训练营、比赛及教练员业务培训等活动;

(三)虚报运动员年龄,弄虚作假;

(四)违反赛风赛纪有关规定;

(五)未经所在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同意,或违反规定擅自交流注册 运动员;

(六)未履行人才基地义务,多年未培养出篮球人才;

(七)挪用基地奖励经费。

第十九条 人才基地在所获命名的周期内,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立即撤销人才基地的命名,并向全国通报。

(一)虚报年龄、弄虚作假、违反赛风赛纪等行为情节严重;

(二)人才基地所在单位撤销或被合并。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试行办法废止。

第三篇: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推动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人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篮球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篮球中心”)负责人才基地的评定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人才基地的任务目标是: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抓好规范,夯实基础,提高技能,全面发展,为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以及俱乐部培养和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

第二章 申报、评定程序

第四条 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开展人才基地的申报、评估及认定工作。第五条 每两年对人才基地工作进行中期检查。

第六条 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学校、篮球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育中学、体育传统校均可申请参加人才基地的评定。

第七条 受到国家、省(区、市)处分的上述学校不得参加申报工作。

第八条 认定条件满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凡达到评定标准优秀的学校,均可作为人才基地进行申报。

第三章 认定时间

第九条 各参评单位于奥运会举办当年的9月根据人才基地认定条件进行自评工作,于9月30日前完成自评,并将人才基地认定申报表一式三份报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年处或管理中心。

第十条 各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本省(区、市)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申报人才基地评定的复审工作。在奥运会举办当年的10月31日前完成对学校的实地复审工作,并将复审合格的人才基地备选学校申报表一式三份于当年的11月15日之前报篮球中心青少年管理部。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 篮球中心负责组织统评工作,于奥运会举办当年年底前完成,并公布该奥运 周期人才基地认定结果。

第四章

第十二条 凡经统评达到人才基地认定条件优秀标准的学校,由篮球中心统一命名为该奥运周期的人才基地。

第十三条 由篮球中心、人才基地所在单位(学校或俱乐部)及其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或管理中心,签订协议书,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第十四条 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已被命名人才基地的学校,在新的认定周期仍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申报程序和时间向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重新申报参加认定。经认定达到人才基地条件优秀标准的学校,继续命名为新一轮奥运周期的人才基地。未申请参加人才基地认定或经统评未达到人才基地条件优秀标准的学校,不再命名为新一轮奥运周期的人才基地。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五条 凡被命名人才基地的学校,篮球中心将予以表彰奖励,在本周期内每年对学校进行适当资金投入,人才基地学校所在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投入。

第十六条 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人才基地改善训练、科研、教学等条件,保证人才基地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训练营以及培训的差旅费开支等。

第十七条人才基地每年11月15日前须向篮球中心青少年管理部及所属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上报以下材料:

(一)本工作总结;

(二)下一工作计划;

(三)运动队伍整体情况;

(四)本参加的各类比赛成绩;

(五)本运动员输送情况;

(六)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八条 根据人才基地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训练营、人才输送以及教练员参加业务培训等考核情况,篮球中心将人才基地经费设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四类分别予以奖励。其中,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十个,鼓励奖若干(奖励细则另定)。

第十九条 篮球中心将每年选派优秀教练员出国学习和培训。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条 篮球中心每年将对人才基地学校的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命 名 第二十一条 人才基地在所获命名的周期内,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给予一次警告;一周期内,累计受到两次警告者,取消人才基地命名。

(一)未按规定上报上述第十七条相关材料;

(二)未经允许,不参加篮球中心组织的训练营、比赛及教练员业务培训等活动;

(三)虚报运动员年龄,弄虚作假;

(四)未经所在省(区、市)体育局青少处或管理中心同意,或不按规定擅自交流注册运动员;

(五)未履行人才基地义务,多年未培养出篮球人才;

(六)挪用基地奖励资金。

第二十二条 人才基地在所获命名的周期内,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立即撤销人才基地的命名,并向全国通报。

(一)虚报年龄等弄虚作假行为情节严重;

(二)人才基地所在单位撤销或被合并。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解释权和修改权属篮球中心。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宝鸡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近日,从国家体育总局传来喜讯,我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这一荣誉的获得使我校办学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国家体育总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所开展的一个精品工程,以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检查、考核、验收申办单位在办学条件、管理、训练、教学、人才效益等方面的工作而认定命名的,是各级体校的最高荣誉。2009至2012这一周期内,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办学规模、训练水平、竞赛成绩等均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至今我校开设的十四个大项在参加省比赛中团体总分和金牌一直处于全省首位。尤其是2012年竞走项目参加全国青少年竞走比赛获金牌2枚,有4人分别入选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上有28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4人接近健将标准。一批优秀高水平体育人才脱颖而出。此外学校的育人环境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四百余名学生。教学设施较完备,学校有图书阅览室和十五万册电子图书室,理化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学校中考成绩连续四年稳中有升,2012年96人参加中考,最高分408分,平均分和大专上线率再创历史最好。体操运动员张家政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刘芳芳、王鹏、兰静等5名学生分别被陕西省师范大学、石油大学录取。学校在本周期的各项工作为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7月,我校按照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申报条件逐项进行了任务分解,将各项具体内容落实到各个科室,展开了申报的自评工作。资料收集准备中,教职工以求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负责的精神,进行了自查,科室负责人以忘我的精神展开了资料的审查,学校领导以高度的责任感也投入了科室资料的审查。学校的自查为申报工作迈开了一大步。同年10月陕西省体育局对我校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复评,2013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对我校的申报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仅促进了我校训练、教学等工作更趋规范,而且为我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争创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成功使我校办学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第五篇: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附件1

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中期考核评分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教练员队伍

1、教练员是指学校从事人才培养训练工作的专职、兼职、聘任的人员。

2、高级教练员是指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含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教师、小教超高)。

3、认定依据:

(1)高级教练员或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教师、小学超高职称资格证原件,教练员聘任证书;

(2)教练员考核资料(包括兼职、返聘人员资料);(3)退休返聘教练员批文;(4)聘任时间不少于3年;

(5)专兼职教练员不少于5人,高级教练员不少于2人得5分;专兼职教练员不少于3人,高级教练员不少于1人得3分;其它情况不得分。

(二)训练设施设备

1、具有保证全天候训练的标准场(馆、房),场馆内不少于16张球台得5分;场馆内不少于14张球台得3分;场馆内不少于12张球台得1分.2、乒乓球训练器材齐全,有辅助的力量训练房、专业的乒乓球训练辅助器材、医疗室、田径场,少一项扣1分。

3、认定依据

学校须提供场地平面图;无所有权的场(馆、房)须同时提供使用、租用场地协议书。

(三)学生状况

1、学校保证学生正常的教育和训练,其中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

2、认定依据

(1)学校提供总课表、训练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单科成绩表等证明学生正常接受教育的资料,如有必要可找学生座谈。

(2)学校提供学生训练计划、训练总结、课时计划等证明学生每天训练不少于2小时的资料。

二、人才质量 运动员输送

(一)输送是指在本学校或单位系统训练1年及以上时间后向上级学校或单位的输送,同级别输送无效。

(二)向上级输送的界定:各类学校或单位向国家队、省级优秀运动队、解放军队输送;市级体校向省级体校输送;县区级体校向省级、市级体校输送;少体校向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输送。

“直接输送”是指由本学校或单位直接输送到省级优 秀运动队、解放军队、行业体协运动队。

(三)输送证明的界定:向国家队输送的,须提供国家 队录用文件复印件;向省优秀队输送的,须提供当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录用文件等证明复印件;向解放军队输送的,须提供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向中等体育学校输送的,须提供入校当年省、市教育部门招生办审批的复印件;向上级少体校输送的,须提供入校当年上级体育部门出具的证明、升学(转学)材料等能够证明输送的相关材料。

(四)向外省上一级训练单位输送的,须提供输送原件,其计算方法同本省;在上级训练单位代训、培训的不统计在输送人数内。

(五)认定依据:2012年至今学校输送学生名单及有关证明材料。

三、人才效益 大赛成绩

(一)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每年统计的大赛成绩为准。

(二)在校系统训练时间1年以上的学生,输送后取得的成绩方可计算在内。

(三)统计年限:2012年至今取得的大赛成绩。

(四)计算方法:累计加分,团体、单项都计算在内。

(五)认定依据:取得大赛成绩的运动员名单及成绩统计表;取得大赛成绩的运动员输送及参赛成绩的有关材料。

下载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篮球比赛竞赛规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