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14 13:3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第一篇: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0707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4-08-14 【生效日期】1994-08-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1994年6月30日吉林省吉林市第十一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30日

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1994年8月14日公布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含户籍在我市而离开我市和暂住我市的我国公民),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第三条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四条 第四条 夫妻双方均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和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五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应将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把责任制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第七条 第七条 市、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编制人口计划,并实施监督考核;

(三)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管理;

(四)组织与计划生育有关的病残和节育手术并发症的技术鉴定;

(五)管理计划生育指标;

(六)查处计划生育违法案件;

(七)组织计划生育干部培训。

第八条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办公室,具体负责下列工作:

(一)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落实人口计划,审核、发放计划生育指标;

(三)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

(四)统计上报计划生育报表;

(五)组织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培训;

(六)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处计划生育违法案件。

第九条 第九条 村(居)民委员会和村(居)民小组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主要负责人负责。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下列工作:

(一)宣传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

(二)按计划申报、落实计划生育指标;

(三)指导已婚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发放避孕药具;

(四)掌握孕情,报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村民委员会设计划生育服务站,村民小组设中心服务户。

第十条 第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法定代表人负责,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检查监督。

停薪留职人员、待聘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所在单位负责;关闭、停产、停业、合并企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原单位或接收单位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公安部门在办理暂住证和落户手续时,须核查已婚育龄人员婚育证明,并将有关情况通知计划生育管理部门;配合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人口统计工作。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时,须核查已婚育龄人员的婚育证明,并将有关情况通知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个体工商户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共同负责,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民政部门应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开展婚姻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会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早婚和其他违法婚姻;对社会困难户中的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优先救济。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配合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临时工、合同工手续时,须核查已婚育龄人员的婚育证明,并将有关情况通知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城建、城管、房产等与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部门,应按各自职责,配合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漏报人口统计数字;不得伪造或弄虚作假发放各种证件、证明;不得搞假病残鉴定,做假节育手术。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必须保证乡统筹款用于计划生育工作部分不低于7%。

依据本条例收取的费用(不含乡统筹款用于计划生育部分),必须用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乡收县管,财政监督”的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包括招聘人员),每月发给不低于35元的岗位津贴和劳动保护用品。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岗位津贴和劳动保护待遇,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各级计划生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称评聘,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职称按政工系列评聘。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专(兼)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人员的报酬,不得低于所在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定额补贴的百分之七十;村民小组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年误工补贴不得少于200元。

第三章 生育管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依法结婚的男女双方,领取《生育证》后,方可怀孕、生育。

禁止早婚、早育、未婚先孕和计划外生育。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夫妻要求生育第一胎的,由双方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审查同意,报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领取《生育证》后,方可怀孕、生育。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夫妻已生育一个孩子,孩子年满三周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批准可再生育一个孩子:

(一)经市以上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的鉴定,孩子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的;

(三)夫妻双方为归国华侨或台湾同胞、港澳同胞的;

(四)夫妻双方为一千万以下人口的少数民族的;

(五)夫妻双方为农民,女方年满三十周岁,只有一个女孩的;

(六)夫妻双方为农民,其中一方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女孩的;

(七)夫妻双方为农民,一方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只有一个女孩的;

(八)夫妻双方为农民,其中一方的同胞兄弟姐妹经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均无生育能力的;

(九)夫妻双方为农民,其中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再婚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批准,可再生育一个孩子:

(一)一方原有一个孩子,孩子年满三周岁,另一方无子女的;

(二)一方丧偶有两个孩子,另一方年满三十周岁无子女的。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夫妻一方经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患有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经批准,可生育一个孩子。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夫妻要求生育第二胎的,由双方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签署意见,报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查,由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城镇居民和第一胎是病残儿的,由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缴纳生育费,领取《生育证》后,方可怀孕、生育。

生育费收费标准按省人民政府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生育指标审批时限,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从接到申请之日起,审批第一胎的不得超过十五日,审批第二胎的不得超过四十五日(需进行病残鉴定和调查核实情况的,不得超过九十日)。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领取《生育证》的夫妻,在批准年度内未生育的,须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延期手续。领取《生育证》后三年未怀孕的,须重新更换《生育证》。

符合第二十三条第(五)、(六)、(七)、(八)、(九)项规定,领取《生育证》后,其中一方变为城镇户口的,其《生育证》收回作废,已怀孕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骗取、伪造《生育证》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收缴并作废。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涉外婚姻的生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推行婚前健康检查及优生指导。

男女一方患有疾病,足以使下一代发生严重缺陷或严重遗传性疾病的,禁止生育。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除需要鉴定遗传性疾病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鉴定胎儿性别。

第四章 节育管理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未领取《生育证》的育龄夫妻,均应采取节育措施。

已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应在生育后90日内,放置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两个孩子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在生育后90日内,做输卵(精)管结扎手术。不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和结扎手术的,应落实其它避孕措施。在上述期限内,由乡(镇)或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下发《采取节育措施通知书》。

计划外怀孕的育龄妇女,须终止妊娠。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为育龄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确需摘取宫内节育器的,须持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的证明,并到指定单位摘取。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为育龄夫妇实行输卵(精)管吻合术。确需做吻合术的,须持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并到指定单位施术。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开展节育手术的单位,必须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施术条件。施术人员必须取得县以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技术合格证后,方可施术。

禁止个体行医者施行节育手术。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职工的节育手术费,在公费医疗费中列支;

企业职工及其配偶(无职业)的节育手术费,在职工福利基金中列支;

农民和城镇无职业居民的节育手术费,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列支;

流动人口的节育手术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施行节育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须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确认。

因节育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由施术单位负责治疗,并承担医疗费用。治疗期间,职工工资照发;农民或城镇无业居民,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划外生育费和乡统筹款中给予适当补贴。

节育手术事故的处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包庇、隐藏计划外怀孕妇女。

第五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与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实行《流动人口婚育证》查验制度。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已婚育龄妇女离开我市户籍所在地前,须落实节育措施,并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已婚育龄妇女须在十日内,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查验登记手续。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有关部门、单位在办理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车辆驾驶执照、租借房屋等手续时,须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无婚育证的,不予办理上述手续,并将情况通报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已婚育龄妇女要求生育的,须持原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生育证》,经现居住地查验合格后,方可怀孕、生育。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当地规定处理,并做出生统计。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流动人口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承担责任。

第六章 优待和奖励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在法定婚龄三年以上结婚的为晚婚。在法定婚龄三年零九个月以上生育的为晚育。

晚婚的职工,婚假增加十二日。晚育的女职工,产假增加三十日,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

农民夫妻双方晚婚晚育的,可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费从计划外生育费或乡统筹款中解决。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七条 夫妻只生(养)育一个孩子的,由双方申请,经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核实,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批准,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以下优待:

(一)从领证之月至子女满十八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8元;

(二)晚育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延长产假一年,产假延长期间工资按原额的百分之七十五发放,不影响调整工资,晋升级别;

(三)独生子女十六周岁以前入托(园、学前班)的保育费、入学的杂费由女方单位报销,女方无工作的,由男方单位报销;医药费由男方单位报销;男方无工作的由女方单位报销。医药费报销金额不得低于全额的百分之六十;

(四)独生子女就业,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照顾;

(五)独生子女家庭的住房,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解决。独生子女住房面积,按两人标准计算;

(六)农村分配责任田、口粮田和申请宅基地、农业贷款等,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照顾独生子女家庭。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八条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职工双方所在单位各承担百分之五十;一方是职工,另一方是城镇无业居民或农民的,由职工一方所在单位全部承担;夫妻双方均是城镇无业居民的,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承担;个体工商户,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个体工商管理费中解决;停薪留职人员,由所在单位承担;夫妻双方是农民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从计划外生育费和乡统筹款中或采取其他办法解决。

第四十九条 第四十九条 符合生育二胎条件,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孩子,并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并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元的奖金。奖金发放办法比照第四十八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办法执行。

第五十条 第五十条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各项优待和奖励,经批准后又生育的,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回全部优待和奖励所得。

因独生子女伤病致残批准生育二胎的,再婚后批准生二胎的、因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孩子后又生育的,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停止享受各项待遇。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一条 接受节育手术者分别享受以下优待: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两日,七日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休息一日;

(三)结扎输精管,休息十五日;

(四)结扎输卵管,休息二十一日;

(五)终止妊娠的,妊娠十二周以内的,休息二十一日;妊娠十二周至二十四周的,休息三十日;妊娠二十四周以上的,休息四十二日。

上述手术同时进行两项以上的,休假期合并计算。接受节育手术者,在规定休息时间内,职工工资、奖金照发,享受在岗人员一切福利待遇。接受输卵(精)管结扎手术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由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不低于30元的营养补助费或物品。

农民接受上述手术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从计划外生育费和乡统筹款中给予适当补贴。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二条 对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岗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在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直属单位连续工作十五年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包括招聘人员),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七条规定,单位或个人瞒报、漏报人口统计数字的,每瞒报、漏报1人,对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者分别处以100元至200元的罚款,并取消单位和个人因此骗取的荣誉称号;对伪造或弄虚作假发放《结婚证》、《生育证》或其它证明、搞假病残鉴定的,视情节处以每例3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对做假节育手术的,处以每例5000元至10000元罚款,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二)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早婚一年以内的,处以2000元罚款;一年以上的,每相差一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增加2000元罚款;男女双方分别处罚,同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节育措施。

(三)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早育一年以内的,收取1000元至3000元计划外生育费;一年以上的,收取3000元5000元计划外生育费。

(四)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虽然依法登记结婚,但属婚前怀孕婚后生育第一胎的,处以1000元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未领取《生育证》怀孕的,处以1000元罚款,并限期办理《生育证》;已生育的,处以3000元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第二胎是计划外生育的,收取5000元至30000元计划外生育费;第三胎及其以上是计划外生育的,收取10000元至60000元计划外生育费。

(七)违反第二十七条规定,发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按规定期限发放《生育证》的,责令其立即发放,并对直接责任者处以100元至2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八)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未及时办理延期手续或更换《生育证》怀孕、生育的,处以50元至100元罚款。

(九)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骗取《生育证》的,《生育证》作废。并对当事人处以2000元至3000元罚款;伪造《生育证》的,对当事人处以3000元至5000元罚款,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十)违反第三十二条规定,擅自为他人做胎儿性别鉴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及其单位主管领导分别处以每例1000元至3000元罚款,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十一)违反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及时采取节育措施的,予以批评教育。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收取1元的计划生育管理费,直至采取节育措施为止。

(十二)违反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计划外怀孕未终止妊娠的,予以批评教育,并限期终止妊娠;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收取10元的计划生育管理费,直至终止妊娠为止;

(十三)违反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擅自为他人摘取宫内节育器,做输卵(精)管吻合术的,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对施术者处以每例5000元至10000元罚款,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十四)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个体行医者施行节育手术的,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以每例手术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个体行医者施行恢复生育手术的,除没收全部非法所得,按本条第(十三)项处罚外,并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十五)违反第三十九条规定,对包庇、隐藏计划外怀孕妇女的当事人,视情节收取每例1000元至3000元计划生育管理费;已造成生育的,收取每例3000元至5000元计划生育管理费。

(十六)违反第四十一条规定,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的,由现居住地乡(镇)或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下发《限期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通知书》,限期补办证件;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收取2元的计划生育管理费,直至取得《流动人口婚育证》为止。

(十七)违反第四十三条规定,有关部门、单位未按规定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造成计划外怀孕、生育的,对直接责任者处以每例100元至200元的罚款,并由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以上各项不得重复收费或处罚。

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四条 计划外生育的,除按本条例规定处罚外,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生育费自理;夫妻双方各降一级工资,取消三年内评奖、评模资格;五年内不得晋级、晋职;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开除留用、开除等行政处分。

(二)子女入托(园、学前班)的,不报销保育费。在本单位入托(园)的,按标准交纳保育费。

(三)农民夫妻申请宅基地和划拨口粮田时,子女十八周岁前不列入计算标准。

第五十五条 第五十五条 出现早婚、早育、计划外生育职工的单位,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出现早婚职工的单位,每例处以2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二)出现早育、计划外生育职工的单位,每例收取2000元至10000元的计划生育管理费,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报批评,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取消单位本年度评选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的资格。夫妻同在一个单位,收取最高额;一方是职工,收取职工所在单位最高额。

(三)因计划外怀孕而被单位开除或辞退的职工(含临时工),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对单位按本条第(二)项规定处理。

(四)村(居)民委员会出现早婚、早育、计划外生育,对其负责人每例收取50元至100元计划生育管理费,并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通报批评,取消本年度评选先进集体或文明单位的资格。

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六条 依据本条例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收费或罚款10000元以下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决定;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七条 妨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打击报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对造成的损失依法给予经济赔偿,并由公安机关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由吉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吉林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吉林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3年7月25日吉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3年9月27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2004年12月28日吉林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2005年1月20日吉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批准的《吉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及户籍在本市离开本市行政区域的公民,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并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编制人口计划草案,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三)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指导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四)管理发放《生殖保健服务证》,审核发放《再生育证》;

(五)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工作,组织与计划生育有关的病残儿和节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

(六)负责对计划生育药具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七)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和综合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八)查处计划生育违法行为。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统计上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报表。

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社区)委员会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居)民自治内容,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负责本村或居住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宣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

(二)依法出具有关婚育证明;

(三)指导已婚育龄夫妻落实节育措施,发放避孕药具;

(四)掌握人口变动信息,报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五)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条 村民小组(社)配备兼职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负责本组(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宣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避孕节 1

育、优生优育知识;

(二)按时准确报告人口信息变动情况;

(三)协助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计划生育服务站,村民小组可以设立计划生育中心服务户,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责任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责任制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 公安部门在办理出生人口落户手续时,须查验《生殖保健服务证》或《再生育证》及有关计划生育证明;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及时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

第九条 工商部门应当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个体工商业者落实处理措施。

第十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在办理用工手续时,须查验婚育证明,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本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一条 民政部门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基层政权建设规划。在办理协议离婚工作中,须真实、准确记载当事人的婚姻及子女情况;对符合社会最低保障条件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优先给予保障。

第十二条 卫生部门会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对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和个体诊所开展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监督管理。

医疗、妇幼保健机构接待产妇分娩,须查验《生殖保健服务证》及有关计划生育证明,发现有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应在七日内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第十四条 文化、卫生、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和文艺团体应免费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公益性宣传。

第十五条 农业、人事、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确定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其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对职工(含临时工)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有关的技术服务工作,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落实职工晚婚晚育、节育手术和独生子女等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待遇;

(三)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及其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查处本单位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四)向离岗人员居住地或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其婚育、节育情况,并移交离岗人员计划生育管理手续。

第十七条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发挥会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示范、宣传、服务和监督作用,协助政府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方案。

第十八条 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其工资应当全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十九条夫妻已生育一个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是病残,且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三)夫妻双方均为人口一千万以下少数民族的;

(四)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鉴定,夫妻一方曾患不孕症,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第二十条 夫妻双方为农村村民或者从事承包经营并不再领取工资的农、林、牧、副、渔场的职工,已生育一个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三)男方到女方家庭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的;

(四)夫妻一方的同胞兄弟姐妹均无子女,并不再生育的;

(五)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

第二十一条 再婚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夫妻双方均为农村村民,或者从事承包经营并不再领取工资的农、林、牧、副、渔场的职工,一方无子女的;

(二)夫妻一方丧偶,另一方无子女的;

(三)夫妻一方为离异有两个以下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

(四)夫妻双方各有一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第二十二条 公民依法收养子女,不影响其按本条例规定生育;违法收养子女,视同本人的生育行为。

第二十三条 夫妻双方均为农村村民,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中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可以在转为城镇居民后的四年之内继续适用农村村民的再生育政策。

第二十四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申请再生育的,领取《再生育证》后方可怀孕生育,但是符合本条例第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除外。

第二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社区)委员会应当按照自治章程与育龄夫妻和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或合同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 实行优生优育指导和出生缺陷监测、干预制度。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并将其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利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等计划生育知识,开展孕前、生育前技术监测和干预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婴儿,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第二十七条 育龄夫妻凭《生殖保健服务证》接受生殖保健和出生缺陷监测、干预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夫妻一方经医学鉴定,患有不宜生育疾病的,可以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采取长效节育措施。

已生育过出生缺陷儿的夫妻、家族中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儿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妊娠前应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接受孕前检测和优生优育指导。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对产前胎儿诊断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或严重缺陷疾病的,应提出中止妊娠的医学建议。

第二十九条 实行计划生育并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的育龄夫妻,可以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孕情检查、宫内节育器的放取和检查、人工中止妊娠术、输卵(精)管结扎术等基本项目的技术服务。

第三十条 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中止妊娠。

第三十一条 申请病残儿鉴定的,须向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后,由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医学专家进行医学鉴定;当事人对医学鉴定有异议的,可以向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第三十二条 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妇幼保健机构,须按照批准的执业范围和服务项目,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工作,承担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严禁个体医疗机构从事计划生育手术。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第三十三条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临床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须按照取得的相关执业许可证和相关执业资格证书载明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项目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由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验。

第三十四条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药具发放、供应管理制度和零售市场经营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计划生育药具零售网点。计划生育药具经营者须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

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不得倒卖或变相倒卖政府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药具。

第三十五条 实行晚婚、晚育和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公民享受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待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接受输卵(精)管结扎手术和施行中止妊娠手术的,由所在单位发给一定数额的营养补助费。

第三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独生子女入托(园、学前班)的保育费、十六周岁以前入学的杂费和医药费由其父母所在单位给予适当补助或报销,具体补助额度和报销标准由单位自行确定。

第三十七条 市、县(市)区、乡(镇)街、企事业单位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根据条件和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各级计划生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称评聘,属专业技术类型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可按政工系列评聘。

第三十八条 对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乡(镇)街、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岗位连续工作八年以上,在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工作十年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奖励。

第三十九条 鼓励公民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监督,对举报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行为经查实的,由被举报人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生育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直接作出书面征收决定,也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第四十一条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机关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作出征收决定的机关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征收社会抚养费,应当给当事人开具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抚养费收据。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2‰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费自理;国家工作人员除缴纳社会抚养费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二)子女入托(园、学前班)的,不报销保育费;在本单位入托(园)的,按标准交纳保育费;

(三)担任社会职务的,建议取消其社会职务。

第四十五条 拒绝、阻碍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或者打击报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由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依法给予经济赔偿;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不服的,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规定以外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吉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公民涉外婚姻生育,由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第四十九条本条例由吉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1994年8月14日起施行的《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吉林市社区服务管理实施细则

吉林市社区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吉市办发[2013]11号)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职能,完善运行机制,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职责任务

(一)低收入家庭认定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初审

1.核查低收入家庭收入状况,形成低收入家庭初步认定意见。

2.核查低保家庭收入状况,形成初审意见。

3.与区和街道组成“三级联合审查组”,对申请低保家庭进行公开评议,将评议结果在社区公示7个工作日。

(二)协助做好临时救助工作 4.对临时救助申请对象进行资格核实。

5.与区和街道共同核查突发性、临时性特殊困难情况,核定补助标准,公示5天。

6.建设和管理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

(三)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7.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建立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和服务需求台帐。

8.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和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志愿者服务和有偿服务。9.对社区高龄老人津贴发放进行初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代办《老年人优待证》。

(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

10.制定社区防灾减灾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掌握社区老年人、孕妇、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分布情况,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臵安全提示牌,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11.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落实社区综合减灾措施,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自评,完善整改措施。

(五)开展特殊群体服务管理

12.协助采集、统计、报送社区残疾人信息。为有医疗、康复、就业、教育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介绍服务。

13.受理《残疾人证》办证申请,指导申请人完善申报材料,告知申请人到指定医院进行伤残鉴定并到县(市)区残联领取《残疾人证》。

14.管理残疾人康复训练设施,组织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15.对精神病人进行线索调查、定期随访,及时报告有暴力倾向的重症精神病人动态情况。

(六)协助开展劳动就业服务

16.协助搜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做好统计和报送工作。17.随时掌握社区内有就业需求和培训愿望人员情况,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开展用工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等就业服务。

18.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申请,审核《就业失业登记证》、缴纳社会保险费凭证等相关材料,逐级报市区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复核。

19.对就业援助申请对象进行初审并公示,对认定的就业援助对象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

20.核查就业失业登记申请人信息,代发《就业失业登记证》。

21.为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人员出具初审意见,告知停止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限制性条件。

(七)协助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2.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续)保人员身份进行审核,通知参(续)保人员按时缴费,发放社会保障卡。

23.办理迁出、迁入信息变更,参保人员身份转换(职工转居民、学生转居民),低保人员、持证的贫困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续保缴费等确认手续。

24.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卡,每年进行一次企业退休人员生存认证。

(八)协助做好用工维权工作

25.掌握社区内用人单位动态信息,对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进行劳动用工备案。26.督促社区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劳动用工备案率。

27.调处社区内简单的劳动争议和纠纷,及时向人社部门报告重大劳动纠纷,配合劳动监察执法。

(九)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初审和动态管理

28.协助完成本社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实物分配申请对象的资格初审,形成初审意见,整理统计数据和上报申请材料。

29.协助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对住房保障对象收入、人口、住房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十)计划生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 30.准确掌握婚姻、怀孕、避孕、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各类信息变动情况,及时报送数据报表和报告单,做好流动人口数据统计和信息交换工作。

31.开展人口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发放避孕药具。开具婚育状况证明材料,受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居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申请,协助发放扶助金。

32.协助做好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入户调查工作。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工作。

(十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 33.加强综合治理宣传,动员和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4.协助落实社区警务制度,健全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指导居民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35.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安全检查巡查,排查和治理消防、燃气、食品、生产、道路交通、公共场所等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登记台帐。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演练。

36.完善社区人民调解网络,及时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开展普法宣传,帮助居民申请法律援助。

37.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好职能范围内的来访接待工作,协调解决居民合理诉求。及时掌握和报告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的信访动态,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重点信访人的稳控工作。

38.登记、核查实有人口信息和出租房屋信息,协助社区民警落实特殊人群管控措施。

39.开展经常性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清理非法宣传标语和非法宣传品,掌控并及时上报邪教人员基础信息,协助落实帮教转化任务。

40.开展社区禁毒宣传教育,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并监督落实。向公安机关报告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情况,提出强制隔离戒毒建议。

41.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协助做好教育矫正和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措施,协助做好就业安臵和生活困难人员救助工作。42.协助做好未成年人维权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十二)加强社区物业服务与管理

43.加强社区环境巡查,报告乱堆乱放杂物、私改房屋结构、搭建违章建筑、私自挖掘、损毁方砖绿地树木、露天烧烤、饲养畜禽、噪音扰民等行为并及时劝阻。组织清理社区内巷路积雪、残冰。

44.每季度召集一次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协商物业服务工作。

45.配合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工作。

(十三)履行社区监督职责

46.对基层党委、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指导和服务社区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向其上级机关反映评议结果。

47.组织居民对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公共服务情况以及小区改造、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进行民主评议,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建议,并监督执行。

48.对群众见警率和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县(市)区政法委和公安局(分局)。

(十四)其他职责

49.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经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估和审核批准,协助有关部门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二、信息报送 50.即时报告的重大紧急信息为:五人以上集体访、去市以上越级访、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等重要线索,消防、生产、食品药品、燃气、道路交通等重大安全隐患(事故),重大传染病疫情、流浪乞讨无家可归人员等信息,供水、供电、供热、排水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信息。

51.重大紧急信息应直报相关主管部门和政府应急办,同时逐级报送市区两级社区办公室,并及时汇报后续工作进展情况。

52.其他信息应通过街道逐级向市区两级社区办公室报送,市、区社区办公室负责信息分转、督办和反馈工作。

53.市、区社区办公室在分流交办有关部门的同时,报送分管领导,重大信息报送主要领导。

54.市、区社区办公室统筹协调社区信息报送工作。各职能部门要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期办结,及时反馈。对无故拒绝、推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队伍建设

55.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选派街道优秀干部或副乡(局)级后备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书记。

56.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助理和大学生工作人员出现空缺时,经市民政局核定职数,由区民政局面向社会公开选(招)聘并报市民政局备案。57.社区公益岗位人员出现空缺时,按照就地就近原则,由社区根据规定名额和条件组织选聘。

58.社区书记(主任)对社区人员教育管理工作负全责,对社区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任何部门未经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不能借调、抽调社区工作人员。

59.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社区要坚持每日考勤,每月公示并逐级向民政、人社等部门分类报送出勤情况,与个人补贴挂钩。

60.职能部门每年对社区工作人员至少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社区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师专业培训。

四、考核奖惩和经费保障

61.对社区工作的考核,要综合考虑社区基础条件、工作量等因素,重点考核职责任务落实情况、信息报送情况、服务管理创新情况和居民满意度。街道负责日常考核,区负责考核。

62.按照优秀、良好、达标和不达标档次,对社区工作进行评比。优秀社区和良好社区分别控制在社区总数的15%和25%以内,由各区差额推荐参评对象,经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考核验收、综合评定。

63.被评为优秀社区和良好社区的,分别奖励工作经费2万元和1万元。所需奖励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各县(市)、高新区和经开区自行解决。64.按照优秀、先进、良好、称职和不称职档次,组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评。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由区考评,委员、主任助理、物业助理、大学生工作人员由街道、社区共同考评。被评定为优秀档次的社区,优秀、先进和良好个人评选比例分别控制在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总数的15%、20%、30%以内,被评定为良好、达标、不达标的社区,优秀、先进和良好个人评选比例原则上依次递减5%。

65.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补贴由基础补贴和奖励补贴两部分构成。党组织书记(主任)基础补贴按照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25%执行,专职副主任、委员、主任助理、物业助理、大学生工作人员基础补贴按照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15%执行,兼职不兼酬。奖励补贴根据考评结果确定,被评为优秀、先进和良好档次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每月分别奖励基础补贴的30%、20%和10%,考核结束后一次性兑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补贴新增部分由市、区按1:1比例分担,各县(市)、高新区和经开区自行解决。

66.全市每年评选2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标兵。67.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经费管理,依据年初预算,及时拨付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经费经区社区办审批后,由区核算中心核销。社区要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6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为不达标社区:

(1)信息报告制度不落实,导致发生重大集体访、越级访、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的;(2)因工作不落实,发生系列或危害大、影响大可防性案件的;

(3)计划生育考核不达标的;

(4)居民对社区工作满意度未达到80%的;(5)考核综合评分在70分以下的。

69.不达标社区的书记(主任)不得评定为优秀档次;连续两年不达标的责令辞职或按照相关程序解聘。

7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被评为不称职档次,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劝退或解聘:

(1)迟报、漏报、瞒报、虚报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

(2)未能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或出现严重工作失误的;

(3)群众测评满意率未超过60%,或受到群众投诉举报,经查证属实的;

(4)不服从工作分配,经说服教育仍不改正的;(5)一个月内无故连续旷工超过3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天的。

五、其他

本《细则》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各县(市)参照执行。本《细则》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计划生育管理》

计划生育管理

1.我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期是公元前684年——公元前221年,第二个高峰期是1685年——1840年。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2.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人口的性别结构、;

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

人口的地域结构:

3.计划生育政策普遍地、强制性地实施阶段是指1979——1999年

4.社区 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现代生育文化扎根之所在。社区是实现国家宏观人口控制与个人家庭生育行为利益选择“对接”的关键所在。

5.提出“地备国富、人众兕强”的是3

明桮提出过“适度人口”的思想的是

提出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

前人“人民少而财有佉”,故民不争”,今“亸民众而财货寡”,故导致“民争”,这是的观悹。

6.2002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䭜座谈会上提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新体制包含的内容有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其中政策挨动是关键。优质服务是手段。

7.可持绩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中,生态持续 是前提;经济持续 是基础;社会持续是目的。

8.我国人口总数的控制目标是到2010年14亿;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控制目标是15亿以内

9.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是完善人口与计划生工作的调控体系和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依据考核结果奖惩兑现是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关键环节;科学确定指标体系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

10.中国人口大国形成的外在因素是;内在因素是

11.1957年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人口非控制不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群众团体;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基本职能有: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

13.世界上最早研究人口增长速度的学者是;

14.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根本是加强制度建设

15.“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发展阶段提出来的 16 中国的计划生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17.皇甫谧《帝王世纪》开创了我国史书记载人口数字的先例。

18.《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19.墨西哥是试图制定一般人口法的第一个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推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是印度

20.江泽民强调最根本的人权是

21.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主导者是政府

22.邓小平认为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

23. 洪亮吉认为调剂人口过剩的办法有:“天地调剂法”、“君相调剂法”

24.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到2010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是坚持计划生育的群众路线提出“广士众民,君子欲子”的是孟轲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少生是指生育2个以下子女。

28.计划生育政策初步实施阶段是指1962——1978年,全面实施阶段是指1979——1999

29.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阶段最大特点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普遍性、强制性;

2000年之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最大特点是:法制化

30.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以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31.人口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的范围是;

人口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的范围是;

人口城市化的强化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的范围是;

人口城市化的工业化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的范围是

32.国际公认的出生性别比常态标准值是10

533.《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正式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时期。34.首次明确提出了生殖健康的概念。

35.生殖健康教育属于计划生育协会基层教育。

36.毛泽东指出新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是在那片文章中提出的?毛泽东提出了“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的观点

37.“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发展阶段提出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推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是墨西哥

40.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完善人口与计划生工作的调控体系和相关社会经济政策

4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把计划生育纳入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是在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

42.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村民自觉性

人口老龄化最根本原因是人的自然变动

44.反映妇女地位的最基本的指标是经济状况

45.科学确定指标体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

46.中国人口进入低生育水平后的计划生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7.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与以往的计划生育机制相比显著的特点是强调社会参与;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

48.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变成全世界的发展战略是《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

49.我国最早一部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专著是所作;

50.在《德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了“两种生产”的思想。

51.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强烈的男孩偏好

52.计划生育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口发展目标

53.现代人用来进行生育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避孕

54.女性教育是生殖健康的核心。

55.《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

56.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精品工程是

57.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根本原因是生育观念落后

58.1998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改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59.1973年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我国将人口指标第一次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60.《九十年代中国儿童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步以儿童为主体、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

61.江泽民指出解决人口问题要实行综合治理,强调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权。

62.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女20岁男22岁;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年龄三年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

63.人口是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64.国际公认的出生性别比常态标准值是10

56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66.第一个从事避孕医疗服务和宣传的诊所是桑格夫人创办的67.反映妇女地位的最基本的指标是经济状况

68.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是在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

69.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70.我国最早一部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专著是陈长蘅《中国人口论》

71.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阶段是指。1962——1978

72.村民自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自治

7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时间是1978年

74.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社会公益服务的形式有发动农村发展项目、75.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76.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立法是从1979年开始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2002年开始施行的77.科学确定指标体系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

78.2001年6月13日,我国公布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1年10月1日施行。

79.年轻型人口的标准是老少比为4%以下;

中年型人口的标准是

老年型人口的标准是一个人群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7%。

80.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未来家庭结构出现所谓 “四二一”家庭

81.目前,国家人口与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生殖健康推进计划,这三大工程分别是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 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

8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

83.控制人口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

84.毛泽东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为新中国解决人口问题指明了根本的途径,就是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

85.少生、优生 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86.依靠群众 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力量源泉。

87.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计划生育的重点在于 农村、农民。

88.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两个时期,一是降低生育水平时期,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

89.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列、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90.“一法三规”构成我国计划生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法三规”是指

91.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改善人口结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92. 影响出生性别比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人口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93.《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滞纳金,数额为欠缴社会抚养费的9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标体系有:协调过程指标、执行结果指标、工作保障指标、统计质量指标、工作质量指标

95.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执行中产生的负面现象有: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计划生育统计不实、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 96.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为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的正式成员的时间是

97.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三元框架”包括:系统、人群、技术

98.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标体系有:协调过程指标、执行结果指标、工作保障指标、统计质量指标、工作质量指标

99.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老龄人绝对值大、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老先富、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

100.江泽民指出,优生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101.名词解释: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人口结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家庭计划、属地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服务、出生性别比、可持续发展、妇幼卫生保健、生殖保健、目标管理社会抚养费

102.国家人口与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生殖健康推进计划中的重点工程有哪些? 103.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04.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协会的工作形式有哪些?

105.计划生育协会的基层组织有哪些?

106.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有哪些?

107.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可概括为哪四个发展阶段?

108.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措施有哪些?

109.我国计划生育协会的工作形式主要有哪些?

110.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有何意义?

111.计划生育工作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112.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内容有哪些?

113.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原因有哪些? 114.简述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江泽民的人口思想、邓小平的人口思想、115.为什么强调计划生育要依法行政?

116.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17.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效果和负面效果有哪些?

118.《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特点有哪些?

119.控制人口增长对我国人均GDP作用有哪些?

120.中国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121.中国人口增长对今天人口发展有何影响?

122.计划生育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123.计划生育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是什么?

124.我国在计划生育中是如何坚持群众路线的?

125.我国计划生育的特点有哪些?

126.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27.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原则有哪些?

128.当前主要的人口社会问题有哪些?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哪些问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五篇:吉林市民间艺人、小剧场演出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80708

【发布文号】吉市政发[1983]264号 【发布日期】1983-12-16 【生效日期】1983-1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市民间艺人、小剧场演出管理规定

(1983年12月16日吉市政发〔1983〕264号)

一、一、开放小剧场(系指城乡集体、个体小剧场,曲艺厅,书曲茶社,以及农村文化中心,村(屯)文化室、文化专业户等营业性演出、放映场所),一律由县(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发给执照。

二、二、民间艺人(系指长期在农村和城镇从事二人转、曲艺、木偶、皮影、杂技等民间艺术演出活动的职业、半职业班、组、个人)从事演出,必须持民间艺人身份证和演出许可证。身分证和演出许可证,由本人向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取得同意后,持介绍信和本人户口到县(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离休、退休人员,原则上不予登记),经审查合格后发给,并报市文化局备案。经考核的民间艺人要有组织的编队(组)演出。

三、三、经考核合格的民间演出团体,发给集体演出证件。演出证件上开列准演节目和民间艺人名单。演出时不得逾越证件所规定的范围。演出活动应立足本地,在本市交换演出由各县(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商定,出市演出需经市文化局批准。外地来我市民间演出团体必须持市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介绍信,否则不予接待。

四、四、对民间艺人政治思想、演出剧目、艺术质量、表演作风等,各县(区)每年要进行一次复查,对表现好的团队,予以表扬、奖励;违反国家法令和民间艺人管理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罚款、停演整顿和缴销演出证件。未经复查不准继续演出。

五、五、民间艺人和小剧场的演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党的各项文艺政策,讲究演出质量,注意社会效果。对于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宣扬色情、淫秽内容,散布封建迷信,摧残演员身心健康的演出和小剧场管理混乱的,各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坚决制止。对于不听劝阻或无理取闹的,可停止其演出,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六、演出收费要合理,标准可根据演员阵容、剧目质量确定,一般不得高于三角,带茶座的不得高于五角。演出分成原则上按三、七分成;剧场条件设备简陋,无专职服务人员,可按二、八或二、五和七、五分成。剧场要有合乎规定的门票和帐目,建立完备的结帐手续。

七、七、小剧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搞好治安保卫、消防安全、清洁卫生,维护好公共秩序。

八、八、演出广告一定要同节目内容相符,不得弄虚作假,欺骗观众。外地民间艺人来我市演出的广告,须经当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方可登出。

九、九、各级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工作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对坚持“二为”文艺方向、遵纪守法从艺人员和小剧场的演出,要给予积极的支持,不准以任何借口刁难或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十、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市补充协议

    中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标准制式合同补充协议 第一条、 甲方工作内容: 1、 液晶广告机的购买及安装地点的选择,乙方为甲方提供液晶广告机产品推荐后, 甲方出资委托乙方购进液晶......

    吉林市政府工作报告(大全)

    吉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1日 赵静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

    吉林市教育局

    吉林市教育局 吉林市卫生局 文件 签发人:钱大波吉市教联发„2009‟13号 张宝清 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卫生......

    吉林市商业地产情况

    江城商业地产“高铁鑫城购物广场”新地标 吉林市商圈状况 吉林是个十分美丽的城市,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却有着大城市的潜力。吉林市拥有近450余万人口,目前商业......

    吉林市简介

    吉林简介 吉林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东北第五大城市(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除汉族外,还有朝、满、蒙、回、等48个少数民族。截至2009年末,全省......

    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计划生育管理 责 任 书年月 日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主管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为加强我县建筑施工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

    计划生育管理证明

    计划生育管理证明兹证明我单位育龄妇女同志,是我单位职工,(户口 在我单位),生于年月日,于年月日与丈夫登记结婚,婚后于年月日生育第个(男女)孩于年月日生于第二胎(男女)孩,并在 日落实孩......

    计划生育管理试题

    计划生育管理试题(计划生育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计划生育管理:4.下列哪项不是计划生育干部的选拔原则 A德才兼备的原则B 任人唯贤的原则C 知人善任的原则D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