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市村镇建设条例
西安市村镇建设条例
(2011年9月28日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 2011年11月24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批准 2011年12月21日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9号公布 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村镇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村镇建设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村庄、乡、建制镇以及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农村区域进行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村民住宅等建设。
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村镇建设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 村镇建设应当坚持统筹城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促进村镇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村镇建设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具体负责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村镇建设工作。国土资源、规划、房屋管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村镇建设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做好本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 鼓励对村镇建设进行科学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第二章 村镇建设的一般规定
第七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本辖区村镇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第八条 村镇建设应当符合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实施规划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第九条 村镇建设应当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辐射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城镇周边的村庄应当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进行改建,实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城镇共享。
第十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自然条件良好、人口较多、具有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村庄,采取扩建、改造等方式吸引周边自然村农户向该地聚居,逐步发展为中心村或小城镇。第十一条 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丘陵地区、人畜用水严重短缺地区等不适宜人居地方的村庄和农户,应当选择交通方便、自然环境适宜居住、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按照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搬迁,集中建设新村或者迁入其他村庄。
第十二条 村庄建设应当制定建设方案,确定村庄住宅基础标高、道路宽度及建筑红线、绿化带、工程管线、公共设施布局等事项,根据本村产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留出必要的产业发展、文体、卫生、公共事业用地及消防通道等。
第十三条 建设布局和土地利用不合理,住宅建筑不规范,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的村镇,应当逐步进行改建、改造,达到规划的要求。
第十四条 村镇建设工程设计,应当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体现地方特色。
第十五条 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饮用水源及公共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周围进行建设的,其体量、造型、色彩、风格应当与景观相协调。
第十六条 完整体现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有一定保护价值的乡镇或者村庄,应当保护原有建筑,新建建筑应当与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编制保护性专项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古村落、古宅、古树名木、特色民居和名人故居等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七条 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村镇改造应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的原则,集中进行建设。
鼓励在开发区规划范围内集中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村民住宅小区,严格控制单家独户建房。第三章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建设
第十八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维护建设资金的管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
从城镇收取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应当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九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捐资兴建村庄供水、排水、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
第二十条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工程施工,应当使用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保证工程质量。
第二十一条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应经原设计单位修改,并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第二十二条 整体迁移村庄或者在村镇集体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建设的,应当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后,向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规划批准文件;
(二)用地批准文件;
(三)项目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四)施工企业的资质证书;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二十三条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颁发施工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书面答复。
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建设。
第二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本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向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五条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质量安全流动抽查与定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在村镇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程序办理规划审批和用地审批手续,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报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七条 村镇建设工程施工需要临时使用集体土地的,须经村民委员会同意,报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临时用地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期满后应当自行拆除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清理场地,归还用地。
第二十八条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中形成的文件、图纸等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归档。
第四章 村民住宅建设
第二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加强对村民住宅设计、施工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一)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村民住宅技术规范;
(二)无偿向村民推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造型多样、体现地域和民俗特色、符合不同经济水平村民需要的住宅设计图;
(三)定期对村镇建筑队伍和个体工匠进行技术培训;
(四)向村民普及住宅建设技术与质量安全知识。
第三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村民住宅建设的监督管理,建立巡查报告制度,定期巡查村民住宅建设情况,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应当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村民学习住宅建设技术与质量安全知识,帮助村民做好住宅建设的施工管理和质量安全工作。
第三十二条 村民住宅建设的质量安全应当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别对设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负责。由村民自行组织施工的,村民个人应当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负责。第三十三条 村民建设住宅应当按照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和村民住宅技术规范的要求,自主设计或者选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住宅设计图。
未制定规划的村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村民住宅技术规范,对村民住宅的建筑总面积、层数等作出具体规定。
禁止超越批准的宅基地面积或者在批准的宅基地面积内擅自加宽加高建设村民住宅。
第三十四条 新建、改建村民住宅,应当向所在村民小组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研究同意,持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建筑方案、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的材料,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领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依法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村民新建、改建住宅申请的办理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特殊情况不能办结的,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禁止在承包土地上擅自进行村民住宅建设。
第三十五条 村民建设跨度超过九米或者二层以上的房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也可选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通用设计或标准设计。
承接前款所列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
第三十六条 在镇规划区内进行村民住宅建设的,须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文件,向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现场验线后,方可开工。
在镇规划区以外进行村民住宅建设的,须持用地批准文件,经村民委员会定点放线后,方可开工。
现场验线、定点放线应当确定宅基地的位置、面积、四至、基础标高、房屋层高。第三十七条 山地、丘陵、沟壑地区的散居农户,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貌,相对集中建设住宅。
第三十八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村民在住宅建设、改造中使用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型能源,并提供技术指导和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三十九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管理,依法进行房屋产权产籍登记,保护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村镇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四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村镇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建立村镇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制度,做好村镇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消防安全等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发挥自治作用,制定符合本村或本社区实际的村规民约,做好村镇设施、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措施,保护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集中供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禁止在村镇公共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建设厕所、畜禽养殖场、污染型企业或者排放污水以及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第四十二条 村镇规划区内应当建设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鼓励建立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推进雨水的集蓄和利用,减少蒸发和漏失。
村镇内相对集中的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应当通过管道集中收集,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逐步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第四十三条 村镇建设应当设立垃圾收集点,定点收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力量将收集点的垃圾运往指定的垃圾处理场。
第四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村镇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下列行为:
(一)随意倾倒垃圾、粪便、废料废渣,乱堆乱放柴草、建筑材料及其他杂物;
(二)向道路、公共场所抛撒杂物、排放污水;
(三)损坏或者随意砍伐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及其他绿化成果;
(四)侵占、损坏和擅自拆除军事、防汛、通信、邮电、电力、供水、蓄水、排水等设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的,或者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进行建设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处违法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超越批准的宅基地面积进行村民住宅建设的,由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等级承接设计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合同约定的设计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接设计的,予以取缔;对超越资质等级承接设计的,可责令其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等级承接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接施工的,予以取缔;对超越资质等级承接施工的,可责令其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二)项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改正,可以处5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改正,可以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 破坏村镇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饮用水源、园林绿化,以及军事、防汛、通信、邮电、电力、供水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三条 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罚款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五十五条 妨碍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开发区是指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产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省西成新区沣东新城及其所属园区,以及根据需要经批准设立或者整合的其他开发区。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西安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西安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6年4月26日西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6年12月26日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
根据2004年6月30日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3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西安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单位及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城市规划区内村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执行。 本条例所称村镇是指:村庄、集镇、建制镇。
第三条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本市城郊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规划区,以及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区域内的村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市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 村镇规划建设应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协调,鼓励进行科学研究,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 村镇规划的制定
第六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村镇,必须制定村镇规划。村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村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编制村镇规划,应当依照村镇规划标准进行,并遵守有关公路、铁路管理、军事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区内村镇规划的编制,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村镇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十年,建设规划期限应与总体规划期限相同,近期建设规划为五年。
第七条 村镇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状况进行编制。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镇的性质和建设规模、速度、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第八条 编制村镇规划应当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各项建设应相对集中,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可以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不得另批新地。
第九条 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村镇的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
(二)村镇的布点、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及定额指标;
(三)村镇的交通、给排水、供电、消防、绿化、文教、卫生、商业等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布局和配置;
(四)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保护文物古迹和水源地。
第十条 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应当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内容及各项技术指标,按规划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村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国有农、林、牧、渔场场部建设规划,按照村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由本单位组织编制,经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所在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可以对村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报县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办理。
第三章 村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三条 村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村镇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十四条 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修建住宅的,村民须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居民须经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使用耕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给选址意见书后,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用地手续;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非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据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村(居)民在建制镇规划区内修建住宅的,须向镇人民政府申请定点,并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经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用地手续。
住宅建设开工前,村(居)民须持用地批准文件和选址意见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开工申请,经现场定点放线、确定标高,发给建设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新建住宅的建筑间距,必须按规划规范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 整体迁移村庄的,须持县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向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经同意后,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给选址意见书。在西安市城市规划区内整体迁移村庄的,须持区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给选址意见书。因国家建设需要迁移村庄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
第十六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建设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乡(镇)村企业的单位和个人,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持计划任务书及其他批准文件,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报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给选址意见书,并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用地审 批手续。总投资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由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持用地批准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向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开工,经批准发给建设许可证并定点放线后,方可开工。
(三)新建大型建筑和在集镇主干道两侧的临街建筑,应同时报送单体、平面、立面、剖面图,必要时还须附建筑设计模型。
取得选址意见书,一年内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的,或取得建设许可证一年内未开工,又未办理延期手续的,选址意见书和建设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十七条 在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在集镇、建制镇规划区内和在公路两侧进行临时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报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临时建设必须办理临时建设用地手续,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年,并按规定交纳保证金。
临时建设包括因施工或其他需要临时搭建的一层砖木房、活动房等临时建筑及其他临时设施。
临时建设使用期满应当自行拆除。确需延期的,须在使用期满三十日前,办理延期使用审批手续。临时建设在使用期限内因建设和发展需要拆除的,应当拆除。
第十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建设单位和个人建设工程选址、建设工程规划和建设工程开工等申请后,应当在十五日内批复。
第二十条 村镇房地产开发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第二十一条 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饮用水源及公共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周围进行建设的,其体量、造型、色彩、风格必须与景观相协调。
第四章 村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二条 村镇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设计,应当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第二十三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按规范设计。建筑跨度和跨径超过九米、高度超过六米的建筑工程以及二层以上的房屋,须由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也可选用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通用设计或标准设计。
第二十四条 承担村镇规划区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施工资质证书。
第二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须经原设计单位修改。
第二十六条 施工单位及个体工匠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使用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保证工程质量,接受质量监督和检查。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五章 村镇房屋、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七条 村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村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管理,进行房屋产权登记,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镇公共设施维护建设资金的管理。从集镇、建制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其他建设管理费用,应当用于集镇、建制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鼓励、提倡单位和个人投资、捐资建设和维护公共设施。
第二十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地。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集中供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组织,必须加强村容镇貌、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在村镇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筑材料、垃圾、粪便、柴草及其他杂物,应在指定的地点堆放,不得乱堆乱放;
(二)爱护环境卫生,及时搞好村镇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不得随意抛撒杂物,倾倒污水;
(三)按要求在房前屋后、街道两侧及公共场地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不得损坏和随意砍伐街道两侧、公共场地的花草树木及其他绿化成果;
(四)维护村镇道路,爱护公共设施,不得侵占、损坏和擅自拆除军事、防汛、邮电、电力、供水等设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取得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用地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三十二条 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违反规划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镇规划的,由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每平方米5—10元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施工、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越级承担设计、施工任务的;
(二)不按有关技术规范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
(三)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给以警告,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有本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行为之一的,可以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一)乱堆乱倒垃圾、粪便、柴草、建筑材料及其他杂物的;
(二)在道路及公共场所随意抛撒杂物、倾倒污水的;
(三)损坏街道两侧、公共场地的花草树木及其他绿化成果的;
(四)其他破坏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所列行为,《陕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没有规定的,依照本条例处罚。
第三十六条 破坏村镇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饮用水源,以及军事、防汛、邮电、电力、供水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七条 妨碍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部门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执行。
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按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第三十九条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反行政处罚程序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XX村镇建设调研材料
XX市XX办事处位于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内,土地总面积X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X926户,X738人,其中农业人口XX312人,非农业人口X5069人,流动人口DN 多人,耕地总面积1.33亩,人均耕地不足1.1亩,XX办事处下设2C个村,一个居委会。按照XX市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战略,无泉大道,中山西路,宁边西路修建,滨湖河的开发及312国道的改扩建工程涉及城效办事处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土地的征用及房屋的拆迁。尤其是312国道改扩建和新区扩容共涉及拆迁城办事处三村、九村、北村、小村4个村134户村民房屋,为了妥善安置这134户拆迁户,XX办事处党委在认真做好被迁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北沟一村小康村建设的经验,决定修建小康村,安置被拆迁农民,XX沟共修建5个小康村,具体情况如下:
一、被拆迁四个村小康村建设情况
1、三村共有283户村民,老居民点面积450亩,因该村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需进行整体搬迁,新居民点规划面积319.8亩,可安排301户村民,并可为新区建设置换出土地130.2亩,今年修建的60户型,建设面积24508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200余万元,目前,房屋已交付村民使用。配套设施已完成上、下水工程,道路及电明年5月底完成。
2、九沟村共有227户村民,老居民点面积350亩,该村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需进行整体搬迁,新居民点规划面积262.05亩,可安排200户村民,并可为新区建设置挽出土地91.95亩,今年修建的38户小康村占地60亩,分为380平方米和360平方米两种户型,建筑面积1384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650余万元,目前房屋已竣工,并交付村民使用。
3、小三村共有110户村民,老居民点面积300亩,该村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新居民点规划面积162.45亩,可为新区建设置换出土地137.55亩,今年修建的20户小康村占地10亩,户型为172平方米一咱,建筑面积344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65余万元,目前,房屋已竣工验收,并已交付村民使用。
4、北村共有172户村民,老居民点面积200亩,该村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今年修建小康村占地31.2亩,其16户拆迁户,分为210平方米和110平方米两种户型,房屋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
二、三四村小康村建设情况三四村近几年已审批100多户宅基地,由土地少,宅基地得不到落实,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避免矛盾激化,办事处党委研究决定从农民二轮承包土地中返征60亩土地,安排这部分村民新居民点规划面积60亩,可安排62户村民,分为210平方米和172平方米一两种户型,建设面积11652平方米,工程总造价524余万元,目前,房屋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
三、2004年改造村建设情况1、2004年小三四工一村共进行居民点绿化7000平方米,新购置垃圾箱417个,聘请6名工作人员做好居民点巷道的清扫及保洁工作新建房屋45户,建设面积8000平方米。
2、2004年南五工一村共进行居民点绿化23平方米,为做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新购置垃圾箱15个,聘请13名工作人员做好居点巷道的清扫及保洁工作,新建房屋25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XX村镇建设调研材料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2015年村镇建设
2015年村镇股、白蚁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
1、农村危房改造。2015年我市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计划800户,实际完成852户,超额完成52户,并与5月底全部完成并完成了验收工作。目前正在拨付补助资金,6月份完成拨付任务。在滁州市率先完成改造任务。
2、渔民上岸工程。去年5月份,我市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我局主要负责女山湖安置点和苏巷大罗郢两个安置点的统建房和女山湖冯郢自建点的自建房工程建设任务。共建设五层统建房38栋1010套。女山湖31栋、大罗郢7栋楼房主体已全部完工,墙体已砌筑完毕。截止目前施工进度:女山湖已完成31栋楼窗框安装、15栋楼进行外粉刷、5栋楼进行内粉刷施工;苏巷大罗郢已有5栋楼进行外粉刷施工、2栋进行内粉刷施工。冯郢等自建房共52户,目前已建成42户,29户已于年前入住。剩余10户正在进行墙体施工。
3、白蚁防治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共受理项目16个,签订合同114份,面积57万平方米;预防工程竣工项目10个,实施防治面积2.5万平方米。同时对女山湖古戏台和嘉佑院古建筑实施白蚁防治情况进行总结,准备迎接省里验收。已向省厅争取了女山湖招信寺和明南街道的辛氏庄园等古建筑防治项目,待批准后实施。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抓好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4月1日省财政厅、发改委、住建厅《关于下达2015年省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通知》(财建[2015]310号)文件,又下达我市2015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300户任务。由于指标任务有限,我市只对重点乡镇实行倾斜,共8个乡镇实施第二批改造任务,并于4月底前将指标及时分配到该8个乡镇,其中三界镇60户、管店镇60户、古沛镇20户、潘村镇40户、柳巷镇25户、女山湖镇20户、涧溪镇35户、自来桥镇40户。并要求8月底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我局将深入乡镇督促改造工程进度,加大调度力度,确保提前完成改造任务。
2、渔民上岸工程。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交房;二是加快建设女山湖渔民上岸幼儿园和渔民上岸服务中心建设,要求于统建房同时交付使用;三是安置点的配电工程6月底完成招标,督促中标单位加快配电工程建设,确保按时供电;四是完成安置点的景观配套工程建设,目前正在编制工程量
3、白蚁防治。一是做好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作;二是做好新建建筑的白蚁防治和2010年实施的白蚁防治项目的回访复查工作。
4、谋划下步工作。积极与滁州对接,及时掌握上级工作动态,提前对接、谋划好下一批危房改造任务计划,为下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村镇股、白蚁所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六日
清单及招标控制价,计划7月底前完成招标。
第五篇:村镇建设交流材料
村镇建设交流材料
县城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以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为契机,围绕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村镇建设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新村规划,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5.12”地震以前,¥¥##的村镇规划比较滞后,镇域规划编制的时间比较早,规划的可操作性比较小,村规划和聚居点规划编制接近空白,镇村规划管理缺乏依据,管理制度和手段比较滞后。
5.12”地震以后,我县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战略目标,按照《》要求,大力实施镇村规划科学编制,完成了《罗江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全县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启动了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即将完成《##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79个聚居点规划设计,以后每年完成10个精品村和精品社区的规划编制任务。各项规划的编制,为我县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建立健全建管机构,做到新农村建设事事有人抓。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落实责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建房管理的新模式。结合部分乡镇建设量较大的特点,县住建局在**镇和**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具体负责指导、管理两个镇的农房建设。其他各镇也在相应的镇政府机构内落实两名以上技术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镇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同时,县住建局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各镇建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夯实人才基础。
三、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
整合全县各部门的力量,重点将涉农资金集中投入示范村建设,发挥资金的整体效应。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县关于整合使用涉农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实施意见》(*委办„2010‟4号)文件,避免了“洒花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模式,资金的整合效应明显,全县各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民居建设和产业建设得到了全面的推动。以**镇为例,**镇作为我县旅游型城镇,整合了上级灾后重建资金、开发企业资金和县政府各部门的涉农资金,现已完成总投资接近**个亿,使该镇产业、基础设施和民居建设情况得到明显改观。
四、抓好示范片建设、突出亮点。
以中心镇、精品村为突破口,组团式扩张,连片推进镇、村发展,着力把集中居住点建成景点,坚持村镇向产业靠拢,产业向村镇延伸,推进产业与就业、创业相融合,加快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安置步伐,促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就业本土化。大力施行“嵌入式”安置,做到农户拆迁安置“不差钱”,农房建设“不掏钱”,产业发展“不得不赚钱”,把新村建成新型社区,农村居民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高。
五、注重生活与生存的协调发展。
按照《**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8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安排,在充分了解各镇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全县规划新村聚居点261个,计划2012年底前完成79个,到2020年前完成全县的聚集点建设,确保全县农村聚集度达到60%以上。以**镇为例,我县充分结合旅游开发、土地整理和新农村规划,对9个集中安置点按照“一点一特色”的工作思路,科学编制详细规划,采取集中安置、统规自建的方式搬迁周边群众到规划地点。为保证建房质量,县住建局下派技术人员到乡镇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镇政府组织建房农户成立业主委员会并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共同监督建房质量和施工安全,在确保按照规划的布局和风格完成农房建设的同时,建房农户参与到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充分调动了农户建房热情,发挥了农户民主管理积极性。
六、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契机,提升村镇建设管理水平
2010年,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对于公路两侧集中建设的农村住房,采取间隙拆除建筑口子,突出亮山亮水、透绿开敞的特点,实施立面改造和栽植树木,打造空间节点。目前投入资金**亿元,规范店招、店牌873处,清理、改建建筑立面23.2万平方米,拆除违章搭建建筑物41处,治理重要节点8处。完成 线、公路、路的风貌塑造工程,完成4个镇农村场镇风貌改造工程。
以上是我县村镇建设的一些粗浅的经验,我们深知跟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力争更快更好的开展我县的村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