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3:0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

第一篇: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注意的问题

一、选题的确定

二、项目经费

三、申报填表中应注意的常规性问题

四、申报填表中应注意的技术性问题

《课题指南》•是国家亟须解决和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的体现,是在研究方向和范围上指导各学科项目申报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文件,也是课题评审委员会评议立项的重要依据。因此,申报者在确定选题时,要注意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课题指南》完美结合,使自己的研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在此基础上,好的选题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有吸引力,二是能激发共鸣,三是有可研性。

“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创新,如在理论问题上有系统的或重大的•创新、突破,在学科建设上有新的建树,在应用对策性问题上有新的、好的思路,等等。有了创新才能激发评委的共鸣,“兴奋”评委的思考兴趣。可研性是指选题不能太窄太偏,缺乏普遍性,同时也不能太广太泛,无法深入研究。

选题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1、尽量关注指南课题,少报自选课题。指南课题是每次申报和命中的主流,一般来说自选课题只占立项课题的5%,所以如必须申报自选课题,就一定要选择那些经过深思熟虑,有较丰富前期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又不在《课题指南》条目范围之内的课题。如无上述条件则应尽量考虑选择指南课题为宜。要关注由实际工作部门参与提出的应用对策研究。指南中带*号的课题必须按题申报,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

2、指南课题往往是大众化的课题,选择指南课题不等于直接照搬指南课题,而是要在指南课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最接近于指南课题来设计具体题目,将大众化的指南课题,变成有创意的,栩栩如生的有特色的课题,来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和青睐。但应用对策研究除外。

3、《课题指南》涵盖23个学科,申报者包括自选项目申报者应选择适合的学科专业进行申报。跨学科的课题,要以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所有学科的申报都要按照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

四、项目经费

•项目经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

•申报书中的经费概算共有十项,在填写申报书时应对应下面的规定填写:

(•一)资料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资料收集、录入、复印、翻拍、翻译等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和专用软件购置费等。

(•二)数据采集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费用。

(三)差旅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国内调研活动所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及其它费用。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会议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召开小型会议的费用。会议费的开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调研的交通费、食宿费及其它费用。项目经费应当严格控制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支出,并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因项目研究确需开支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的,应当在项目预算中单独列示,并按照以下程序经批准后执行:重大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和年度项目中的重点项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其它项目(不包括后期资助项目)由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批准。

(六)设备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购置或租赁使用外单•位设备而发生的费用。项目经费应当严格控制设备费支出。因项目研究确需购置的,应当在项目预算中单独列示,并经全国社科规划办批准后方可购置,并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

(七)专家咨询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咨询费不得支付给课题组成员及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咨询费的支出总额,重大项目一般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5%,其它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10%。

(八)劳务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在校研究生和其它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的支出总额,重大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5%,其它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10%。

(九)印刷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项目研究成果的打印•费、印刷费和誊写费等。

(十)管理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对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组•织和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费用。管理费的支出总额,重大项目每项不超过5000元;其他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3%,其中,年度项目中的重点项目每项不超过3000元,年度项目中的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每项不超过2000元。严禁超额提取和重复提取。

•成果鉴定费是指在项目结项时对项目成果的政治和学术质量进行评估所发生的费用。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另行拨付。

•年度项目中的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西部项目的最终成果鉴定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委托省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负责组织,鉴定专家的劳务费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委托省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拨付。

申报填表中应注意的常规性问题

1、申报切忌临阵磨枪,草率上阵。作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应是申请者花了长时间研究过的,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预研究课题,是自己熟悉的领域。

2、书写要规范、形式要美观,要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在填写申请表时,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干净、整洁、美观的申请书会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行文要遵守中国人的书写习惯,如分段,前面空两格,标题、表格居中,字符间有正常的空隙等。在写课题论证时要斟字酌句、反复修改、文笔通畅,将几千字的内容写成一篇精品文章,坚决避免错字、漏字和语句不通。

3、一定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完成各项陈述。有不少申报者在填表过程中字数超过规定要求,不注意语句的凝练,核心内容不突出,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失去耐心,打分不高。

4、严格按申报要求填写。填表规范和技术问题只要认真对待都可以做得很好。一些申请者在课题论证上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疏忽了填表规范和技术问题而造成了形式审查未通过的后果,难免产生很大的遗憾。

例如,在填写“主要参加者“时,一定要确认每位参加者最多只能参加两个项目,课题负责人不能作为参加人参加其他项目的申报;对于青年项目,不仅课题负责人要小于39周岁,课题参加人也均应小于39周岁,等等。因此申报人在填表前认真学习“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以避免因形式问题造成申报失败。

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超项”规定比国家其它类别的项目更为严格。它规定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以及中共各部委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包括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同时要求课题的申请者应该是课题真正的研究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集中精力担负起实质性研究任务,不是单单挂名而已。

6、每一块内容都要有实质性内容。申请书涉及选题、内容和研究基础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内容一定要丰富和详实。因为这三块就是同行评议意见表中打分的三块,这是决定申报能否成功的关键。

7、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二至三年,也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延长;应用对策研究要根据研究问题的时效性确定。

8、填表后认真检查。有些申请书并非申请者本人填写,而是申请者的研究生代劳的,申请者也未仔细校对检查,结果错字、漏字和语句不通,反映不出申请者应有的水平。

申报填表中应注意的技巧性问题

1、课题组成员要合理组合

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比较合理的课题组组合要老、中、青结合,青年项目课题组要以青年为主,还要注意搞理论和搞实证研究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相结合。这样组合的课题组更容易被考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课题一般提倡团队合作攻关,尽量由申请人牵头,不同年龄、职称、知识结构的科研人员作为参加者组成课题组。可以跨部门、院校、系所、专业,部门进行合作。

2、成果填报不是多多益善,要有说服力的前期成果

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前要做好充分的学术准备,所谓学术准备是指有丰富的前期积累和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体现在课题论证中就是有切实的、有说服力的前期研究成果。

前期成果是证明申报者有能力完成申报课题研究实力的佐证,因此有直接关系的前期成果对于申报能否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有直接关系的前期成果是和本课题有关的前期成果,而不是你所有的前期成果,凡和本课题无直接关系的前期成果均不要填上去。

3、申请书中措辞一定要恰如其分。申请书中要涉及课题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情况等内容,申请者在阐述时必须实事求是,不要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用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填补空白和丰富理论等等词汇,提到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时则不要用肤浅的、刚起步的、尚无系统研究的一些词语。另外,除阐述清楚所要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目前研究的现状之外,一定要指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没有难点、创新点的研究就失去了立项意义。

4、参考书要注意权威性和时效性

参考书目的选择,体现了你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了解,间接反映了申请者的水平和“品味”。故要有所选择的列参考书目,要将紧扣本课题实际的具有权威性的,时间上要注意是最近出版的参考书列人参考书目。在以往的申请书中,有个别老师将通俗性的、启蒙的、参考性的小册子和年代书籍列人参考书目的,从中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申请者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本不了解和研究水平不高。

5、要了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资助强度,切实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约为30-50万元,重点项目约为20万元,一般项目约12万元,青年项目约10万元。申请者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参考规定的资助额度合理预算研究经费,不要提过高的经费要求。

结题要求

为科学地评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项目最终成果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项。重点项目和其他项目中政治性、政策性强的最终成果一般须经鉴定结项后,方可出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于鉴定 •1.获得省部级评奖二等以上奖励的;? •2.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完整采纳吸收的;

•3.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的。•属于上述情况者,仍须填写《结项审批书》,注明免于鉴定的理由,并附有关证明材料,连同最终成果上报。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与往年的变化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数量要与《课题论证》活页相同,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与本课题研究无关的成果不能填写;

•主持或参加的各类项目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 •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 •课题负责人的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评审程序包括

1、资格审查

2、匿名通讯初评

3、会议评审

1、资格审查

•按申报条件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初评。

•没有通过资格审查,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有在研项目又申报新课题;一类是没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申报一般项目或年龄大于39周岁申报青年项目。

2、匿名通讯初评

•国家社科基金所有学科全部实行匿名通讯初评,通讯初评专家实行随机抽选制度。专家依据统一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写出评审意见并评分,在规定时限内返回评审意见。通讯初评计分方法,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其平均值。适度降低通讯初评进入会议评审的平均入围率,初评入围课题数与最终立项课题数的比例为2:1左右。2009年入会3637项,最后评出1720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设立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数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专家资格最低要求:省属重点高校)

•会议评审按专家主审、小组讨论推荐、大组讨论投票、签署意见等规定程序进行。

3、会议评审程序

•专家主审。主审专家负责审阅并介绍所评课题内容及申请人的学术背景,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分析评价,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论证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课题组构成等。

•小组讨论推荐。主审专家之外的小组成员要审阅本组全部材料并发表意见,以协商或投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方式向大组推荐课题。小组推荐课题时要集体酝酿讨论,发扬学术民主,避免门户之见。任何评审专家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大组或组长推荐课题。

•大组讨论投票。小学科可设一个大组。超过120个评审课题的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讨论投票组。参加讨论投票的专家,对本组的立项申请书都要审阅。投票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学科评审组成员出席方能进行,并由出席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未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票数的可进行第二轮投票,仍未达规定票数的不再进行第三次投票。投票不能采取举手表决方式。学科秘书不能替代专家填划投票表。学科秘书现场收票、唱票、计票,评审专家代表监票,当场宣布投票结果和得票数。投票汇总结果须由学科正、副组长和学科秘书签字后有效。

•签署意见。投票通过的课题,由主审专家和学科组长分别在申请书内签署立项意见和建议资助金额。确定项目资助强度时,要认真考察选题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度、有无调研任务等因素,并考虑向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区分情况,拉开档次,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不搞“一刀切”。

重点项目、自选项目、非共识项目和跨学科项目的评审 •重点项目的评审要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的原则,如质量达不到要求,可少评或不评。重点项目根据选题分量、论证质量、研究价值、承担人实力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受申报的项目类别限制。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如确实达到重点项目的标准,也可评为重点项目。具体评审时,重点项目和一般、青年项目先一起进行混评,所有建议立项课题产生后,专门讨论确定重点项目。2009年重点项目计划立项100项,实际立项37项。

•自选项目是指选题不在《课题指南》条目范围之内、自行设计的选题,但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自选项目在评审程序、评价标准、资助强度和立项比例上与非自选项目同等对待。

•非共识项目是指创新性、探索性较强,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课题。对未建议立项的非共识课题,可由三名以上(包括三名)专家以书面方式联名提请复议,并经学科评审组二分之一以上出席成员多数通过。要严格控制申请复议的课题数量。

•跨学科的申请项目,在为主的学科中评审。如涉及学科较多,为主学科专家感到标准不易把握,可提交综合学科评审组。不能以跨学科申报为由,轻易淘汰。需跨组征求意见时,由相关学科组长负责协调。

•在使用立项指标时,青年项目指标不得用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指标如有剩余可用于青年项目。

第二篇: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的“秘密”

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的“秘密”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已近结束,接下来即将进入通讯评审阶段(盲评)。通常一个项目要通过5个评委的通讯评审,才能进入最后一关“会评”。根据往年规定,通讯评审的通过率为25%左右,通讯评审专家采取什么策略?运用什么方法?秉持什么态度?是不少申请者迫切希望了解的信息。最近文秋芳、林琳两位老师发表的一篇文献通过对通评专家的问卷调查告诉了我们一些通讯评审中的“秘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研究方案 1.抽样方案

通过抽样选取了14 名受访对象,其中男性12名,女性2名。他们均为教授、博导,具有丰富的社科基金盲评经验,均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研究。

2.访谈方案

采用电话和面谈两种访谈形式。访谈问题共15 个,涉及4 个方面:(1)评审经历(如:您参与过几次盲评?);(2)评审过程(如:拿到申请书后,您会怎么做?);(3)评审标准(如:您会从哪几个方面评审?);(4)评审建议(如:您对项目申请者有何建议?)。

每次访谈持续35至50 分钟不等,根据访谈录音逐字转录后生成文本。接着作者采用内容分析法(Patton 2015)对数据进行加工,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提炼主题,并进行一、二、三级编码,再根据编码选择代表性访谈片段作为支持例证。

二、盲评专家的评审策略

盲评专家采用的策略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一点淘汰法”,即只要不符合他们认定的关键标准,课题就被否定;另一类是“比较法”,即对看似同等条件的申请书,专家根据自己制定的优先顺序标准进行筛选,优中选优。

1.一点淘汰法

有11位受访专家在首轮评阅时,都采用了“一点淘汰法“。具体涉及的标准主要有:选题新颖度、问题凸显度和参考文献质量。

(1)选题新颖度

受访专家认为,选题使他们获得对申请书的第一印象。所有受访专家强调如果选题新颖、前沿,他们就有兴趣继续往下看,而已被研究过、缺乏创新性的选题一般会被直接淘汰。所谓新颖度,绝大多数受访专家认为是指目前尚未被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对已有研究问题的新解读,如使用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新材料等。7号受访专家这样解释新颖度:

新颖度可从几个方面来看。比如理论研究,第一要看理论框架,是不是使用新理论;第二要看视角,是否有新角度,如果大家都已经用过这种视角,我就担心做不出什么新东西;第三要看新方法;第四要看新材料,当然这个由项目本身决定,例如做史的研究必定需要新材料。

专家特别指出创新性有三点就足够了,写得过多既不现实,也会影响对课题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不仅要新,还要遵循“需求原则”,即应“学术之需”和“社会之需”,具备理论创新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这是社科基金项目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和基本要求。例如,10号受访专家强调:

一是要有新意,但是新意出来以后,如果一点用处没有,这个项目也不能支持。另一种是应用性很强,有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学术性不强,也不行。所以说,作为社科基金项目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学术意义,另一个是社会应用价值,两者缺一不可,每个项目需两者兼备。

简言之,选题不仅要“求新”,更要“求价值”,申请者可以“新题新做”,也可以“旧题新做”、“老题深做”。

(2)问题凸显度

14名受访专家都强调如果申请者没有问题意识,申请书未列出研究问题,就会直接出局。例如,4号受访专家强调指出: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如果没有研究问题,便无法知道要研究什么,这样印象就很不好。懂得课题申报的人,一定懂得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把自己的研究问题置于申报书最凸显的位置,因为它最重要、最核心。有的研究问题是隐含的,会使课题质量大打折扣。

对于研究问题,受访专家通常从“科学性”和“逻辑性”进行细致考察。所谓科学性,受访专家认为是指研究问题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果问题缺乏理论基础,会被直接淘汰。所谓逻辑性,受访专家认为是指所提研究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之间不仅要有衔接,还要有层次。4名受访专家强调,提出的研究问题需具体,申请者要洞悉研究问题的实质,分析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主观臆定层次。问题只有做到层次分明,才能有条不紊。有专家建议,申请者可提炼出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子问题,使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

概言之,研究要以理论或事实为依据,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根本任务。研究问题要层次性地展现,做到“主次分明”,客观反映彼此之间的秩序。

(3)参考文献质量 有9名受访专家提到参考文献质量是重要的筛选标准,能够反映申请者的知识储备和对已有研究的掌握程度。根据受访专家提到的标准,参考文献出现以下情况课题就有可能被淘汰:参考文献陈旧,与申请课题相关的国内外重要文献缺乏,文献级别低等。例如,6号受访专家这样说道:

近3年的参考文献一定要有,经典的文献可以不是最新的,但一定要有。另外,文献要在国际上比较前沿,发表级别较高,不能只有国内的。

这表明参考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性、权威性和全面性都是盲评专家评判课题的重要标准,缺一不可。

2.比较法

在申请书看似同等优秀的条件下,受访专家采用“质量优先”比较策略。根据访谈数据中主题的出现频次,受访专家比较课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前期成果质量、研究设计精细度、文献综述详实度、语言规范性等。

(1)前期成果质量

所有受访专家都强调,和单纯的数量相比,前期成果与申请课题的相关性、前期成果的发表级别等更为重要。相关性不仅要求前期成果与申请课题的内容相关,成果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承接也十分重要。3号受访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主要是看前期成果和申请课题有没有关联性,不一定题目完全相同,但是起码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有的前期成果确实不少,但从逻辑上看不出成果之间是否关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不清申请者的学术方向,似乎在若干个领域里面,又不知擅长哪个领域。如果申请者一直在某个相对固定的领域,不管是在大杂志还是小杂志上发表成果,我就知道这位申请者在某个领域已有心得了,有发言权了,说明这是位有能力的研究者。

发表级别反映前期成果的质量,是申请者学术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受访专家指出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的文章或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会获得更高的认可。7号受访专家还提到对研究型和综述型成果的看法:

有时候从题目大致可以判断前期成果是综述,还是实质性研究。如果5篇文章都是对某个话题的综述,还是一个很小的问题,看起来都很泛,没有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那么课题的前期基础是不够的。如果前期成果和申请的课题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都是实质性研究,判断结果就会好一些。

就成果数量而言,绝大多数受访专家认为4篇和5篇同等级别的文章并无实质区别,与课题相关的成果数量更为重要。2名受访专家还提到如果课题特别新颖,即使只有1篇级别不高的成果也会得到认可。

(2)研究设计精细度

研究设计是课题的整体规划,是开展研究工作的方略。访谈发现,受访专家一般会从研究的总体设计出发,对研究项目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性进行细致比较。4名擅长实证研究的受访专家在谈及研究设计时强调指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抽样策略、数据采集方式、资料分析方法、预期结果等核心要素都应一一论述清楚。其中,12号受访专家特别强调在描述研究方法时,需要体现针对性,具体说明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哪个研究问题:

应具体说明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如果研究设计比较粗糙,没有明确说明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关系,只是笼统地介绍研究使用某某方法,这种写法可以套用于任何一个实证研究,是无意义的。因此,需要具体说明什么方法解决哪一个研究问题,做到有针对性,也可绘制技术路线图,让专家一目了然。

(3)文献综述详实度

在文献切题的基础上,受访专家强调文献综述要对重要的学术流派、学术观点、争论焦点、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和归纳,简单罗列文献是远远不够的。2名专家特别强调要对前期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前期研究的不足之处,找出研究空白,与前期研究对接。例如,14号受访专家这样说道:

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的介绍,而是立足于前期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的贡献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然后,从前期研究的不足入手来论述提出的问题,这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也是推进学术创新。否则,研究是什么呢?正因为前期研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新的课题研究能往前推进所属领域的研究。好的文献综述应当包含“综”、“梳”、“述”、“评”,做到“综中有述”、“述中有评”。申请者须对前期研究以及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4)语言规范性

受访专家强调申请书填写应使用学术语言,做到简洁、准确和客观。然而,学术语言并不一定就是晦涩难懂。有10名受访专家认为,如果申请者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将意思表达清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1号受访专家指出:

我通常会比较谁的语言更加细致、准确,谁的表达更具体。4号受访专家说道:

首尾连贯,思路清楚,选词用句都很重要。

最后,专家还会对申请书的排版、文献格式、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等进行比较来判断申请者态度是否认真、严谨。例如,3号受访专家提到: 有的申请书内容乱七八糟,连做学问的基本格式要求都没搞清楚,这反映科研还没有起步,是不可能过的。

再如11号受访专家强调:

字体大小、行间距、全角半角也蛮重要„„有些申请书很干净,就像看见一个干净的人,你会觉得很舒服„„我会借此判断申请者做学问是不是很细致、认真、严谨。

三、盲审专家的评审态度 1.评审过程

虽然绝大多数受访专家采用三轮评审制,但他们的评审过程并不完全相同。8 名专家采用“排除法”,按照自己的标准首先淘汰最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书。3 名通过“择优法”筛选出优质项目。2 名使用“分类排除法“,按照项目的新颖度将其划分归入“高”、“中“、“低”组,然后逐个淘汰。1 名使用“排序法”,根据质量对项目从好到差进行排序。

2.“不十分熟悉”课题和研究方法的处理

有12 名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查阅相关资料,把问题搞清楚,以防误判。他们也为自己在这一评审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而感到高兴。至于研究方法,受访专家指出,有时课题申请者可能对自己采用的方法并不熟悉或者并不擅长,但研究方法无好坏之分,以解决研究问题为根本要务。7 名专家倾向使用混合法,通过多维数据揭示研究问题的不同侧面。1 名专家在谈及质化法时强调,如果社科基金项目只有一两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有2 名专家提及有的申请者对量化法存在错误认识,以为研究只要有了数字的装点就是量化法。

四、结论

研究表明,受访专家的评审策略和态度体现了社科基金评审标准,他们对评审标准的详细解读有助于项目申请者理解盲评过程和标准,提高项目申请的成功率。

本研究有两点不足之处。第一,访谈对象覆盖面欠广。研究只访谈了14名专家,且来自同一学科。第二,访谈获得的只是专家自我报告数据,而研究对象的自我描述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反映真实情况。

原文标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策略与态度的访谈研究》

第三篇: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技巧

一、申报技巧说明

特别说明:此申报技巧说明是根据个人经验、专家意见综合撰写而成,仅供申请者参考,请勿外传。

总的来讲,形式大于内容,怎么理解?

1.选题新颖或视角新,题目一看就有一种冲撞力,所谓能吸引评委的眼球。

最重要的是课题设计论证。在初评后,进入复评的大致比例在1:5左右。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不一定选原来的题目(指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范围与 方向,非应用对策研究),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可以将原来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有的老师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 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2.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详实、全面、充分,并作适当的归类,同时提出作者本人研究的独特视角或选题的价值所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是衡量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申请者不能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怎么能谈得上超越呢?实际上可以上网查查,就能掌握50%左右的资料。对研究成果的表述要准确,重要人物与代表作,一定要点出来。千万不要去贬低前人或别人的东西,如填补空白之类,也不要对别人的成果评价过低,如这方面不好,那方面不足,过于吹嘘自己。

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不要泛泛而谈。资料性很强的东西可以做,一般的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如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最好侧重于具体问题来谈。预期价值体现在理论创新或实际价值之上。一般来说,联系实际就有价值。

3.研究内容观点新颖,有创新性,且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或分为几大部分,或分为几大主题进行论述,最好不要搞成一本书的框架。

有的同志在写研究内容时,附了一个详细提纲,可以。搞得好,很好,也有可能是画蛇添足。但一定要避免写成教科书。要把申请者的创新点写出来,如用黑体字区别开来,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把闪光的文字突出出来。

4.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最好能画图表来说明,以便一目了然。

研究方法不要过于追求,坚持一些我们必须坚持的方法,即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述,但又不要过于墨守成规。主要指出有什么新见解,最好能回答理论 与实践中某些问题,行文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引起歧义或误解。尤其是在涉及西方的理论时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第一层面,其它研究方 法可以是第二个层面。

5.研究成果要求有一定的前期基础,如有相关论文或著作做支撑。

有什么成果就填上,没有可以不写(特别是青年课题,并不作特别要求)。

参考文献:代表人物的著作不可不提,如研究善治就必须提到俞可平。选的参考文献,近期的不要遗漏。

完成条件:负责人的成果可以倒排(指时间上),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深刻些。主要成员的重要成果也要反映出来。

预期成果:阶段性成果不要写太多,否则结项时太被动。有2项就可以(提示:这是专家意见。个人认为,4~5项为合适)。最重要的是最终成果,最好是专著,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千万不要是论文集,否则让人感觉是临时拼凑。

完成时间:一般是二至三年(提示:应用对策研究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

研究经费:按照规定要求做预算。如果有实地调研,经费可以适当增多。

6.课题组成人员注意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跨部门、跨地区联合申报,当然课题负责人必须是我校人员。

主要参加者人数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写一两个人,力量单薄了一些,依课题的内容在3~5人为合适,不要异地凑合,否则沟通困难,但进行全国性调 研则可以。课题组成员一般集中于本单位、本市。在读研究生不宜太多,否则给人的感觉不是老师在做,而是学生在做,可以有一两位博、硕士生。不要把忙人或领导干部写上去。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最好有一些,与实际部门联系紧密的课题尤其应如此。成员搭配最好合理一些,如分工、专业特长、学科特长等。

7.能进行实证研究的课题,最好以实证为主。

以上各项注意事项,通过申报者的规范论证或者说研究实力作主线,有机串连起来。

另:在复评时,初评阶段的打分不予考虑。单位领导人审核意见,有的不签名,仅盖章,不太严肃。最好写上几句话,不要写得太多。用手写比较好,给人的感觉比较好。

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申报说明

申请书最后能否被选中,一方面取决于申请者本人的学识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申请书的规范填写。从对比角度看,没有被选中的项目在规范填写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几乎没有述评;

(2)不是述评前人的研究状况,而是介绍有关名词概念,恰恰这是同行专家所熟知的;

(3)述评前人研究状况时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研究,或仅罗列了某些书,没有阐述其观点与申请者本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而体现其研究的重要性;

(4)不是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以自己的观点替代之。

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国内外同领域中的代表作都能提及,对其观点都有述评。

2.选题意义

(1)对课题意义强调过分,没选中的项目中有1/5的都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内独创等;

(2)意义过于宏观,究竟有什么意义,看不出来;

(3)意义过于庞杂,仅意义一项就写了700字。

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意义有具体说明,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

3.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观点)

(1)有的提出研究设想,但没有提出研究观点,不要认为没有开始研究就不能提观点,探索性观点还是要的;

(2)有的写上了整本书的框架,关键在于通过主要内容体现申请者的主要观点;

(3)有的主要观点缺位,以研究思路与方法代替观点;

(4)有的主要观点不鲜明,只是一般的论述,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5)研究内容过于庞大,主要观点根本无法表达。

最重要的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申请者自己的观点。如有前期研究,就能从主要内容和观点上看出来。

4.研究方法

在什么地方查找资料,最好要标明;在哪些地点调查,它的特点在哪,写出来。有条件的话,可以划一个研究方法图。

二、人文社会科学各类项目申报相关建议

1.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做好选题工作。请仔细研究一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其它基金课题以往申报指南和立项课题清单,确定研究重点或选题方向。

2.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如观点综述、发表相关论文。

3.做好课题组成员的配置工作,通过内联外引,进行分工协作。

4.经常浏览各主要网站,获取课题申报信息。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网址:http://kjc.ecust.edu.cn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zh-cn/index.jsp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网络管理信息中心:http://www2.sinoss.net/default.asp

在网上有个会员做了一个集锦,里面好多关于课题申请的,注册下就可以下载了,原创独发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大全http:///bbs/read.php?tid=93890&u=96253

本帖整合了坛内兄弟的一些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一些资源编程了这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大全E-BOOK,他涵盖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介(包括2007年的立项和统计分析)、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经验谈(包括国家社科规划办董京泉,吉林大学王惠岩教授、南开大学蔡孝箴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李忠斌等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技巧)和17篇社会科学基金的中标标书给大家借鉴!每篇文章有自己设计的LOGO,难以盗用!同时做了宣传!由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经验和标书在学术论坛中都极少,应该说这是一部集基金介绍、申报技巧和中标标书于一体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必读全集,非常难得

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大全

作者:wusong

下载地址:http:///bbs/read.php?tid=93890&u=96253

第四篇:2016国家社科基金选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6课题指南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5年12月

目 录

说明〃〃〃〃〃〃〃〃〃〃〃〃〃〃〃〃〃〃〃〃〃〃〃〃〃〃〃〃〃〃〃〃〃〃〃〃〃〃〃〃〃〃(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党史〃党建〃〃〃〃〃〃〃〃〃〃〃〃〃〃〃〃〃〃〃〃〃〃〃〃〃〃〃〃〃〃〃〃〃〃〃〃(5)哲学〃〃〃〃〃〃〃〃〃〃〃〃〃〃〃〃〃〃〃〃〃〃〃〃〃〃〃〃〃〃〃〃〃〃〃〃〃〃〃〃〃(10)理论经济〃〃〃〃〃〃〃〃〃〃〃〃〃〃〃〃〃〃〃〃〃〃〃〃〃〃〃〃〃〃〃〃〃〃〃〃〃(14)应用经济〃〃〃〃〃〃〃〃〃〃〃〃〃〃〃〃〃〃〃〃〃〃〃〃〃〃〃〃〃〃〃〃〃〃〃〃〃(21)统计学〃〃〃〃〃〃〃〃〃〃〃〃〃〃〃〃〃〃〃〃〃〃〃〃〃〃〃〃〃〃〃〃〃〃〃〃〃〃〃(27)政治学〃〃〃〃〃〃〃〃〃〃〃〃〃〃〃〃〃〃〃〃〃〃〃〃〃〃〃〃〃〃〃〃〃〃〃〃〃〃〃(29)法学〃〃〃〃〃〃〃〃〃〃〃〃〃〃〃〃〃〃〃〃〃〃〃〃〃〃〃〃〃〃〃〃〃〃〃〃〃〃〃〃〃(33)社会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业选题)〃〃〃〃〃〃〃〃〃〃〃(41)人口学〃(医务社会工作作业选题)〃〃〃〃〃〃〃〃〃〃〃(46)民族问题研究〃〃〃〃〃〃〃〃〃〃〃〃〃〃〃〃〃〃〃〃〃〃〃〃〃〃〃〃〃〃〃〃〃(48)国际问题研究〃〃〃〃〃〃〃〃〃〃〃〃〃〃〃〃〃〃〃〃〃〃〃〃〃〃〃〃〃〃〃〃〃(50)中国历史〃〃〃〃〃〃〃〃〃〃〃〃〃〃〃〃〃〃〃〃〃〃〃〃〃〃〃〃〃〃〃〃〃〃〃〃〃(56)世界历史〃〃〃〃〃〃〃〃〃〃〃〃〃〃〃〃〃〃〃〃〃〃〃〃〃〃〃〃〃〃〃〃〃〃〃〃〃(60)考古学〃〃〃〃〃〃〃〃〃〃〃〃〃〃〃〃〃〃〃〃〃〃〃〃〃〃〃〃〃〃〃〃〃〃〃〃〃〃〃(61)宗教学〃〃〃〃〃〃〃〃〃〃〃〃〃〃〃〃〃〃〃〃〃〃〃〃〃〃〃〃〃〃〃〃〃〃〃〃〃〃〃(62)中国文学〃〃〃〃〃〃〃〃〃〃〃〃〃〃〃〃〃〃〃〃〃〃〃〃〃〃〃〃〃〃〃〃〃〃〃〃〃(65)外国文学〃〃〃〃〃〃〃〃〃〃〃〃〃〃〃〃〃〃〃〃〃〃〃〃〃〃〃〃〃〃〃〃〃〃〃〃〃(67)语言学〃〃〃〃〃〃〃〃〃〃〃〃〃〃〃〃〃〃〃〃〃〃〃〃〃〃〃〃〃〃〃〃〃〃〃〃〃〃〃(67)新闻学与传播学〃〃〃〃〃〃〃〃〃〃〃〃〃〃〃〃〃〃〃〃〃〃〃〃〃〃〃〃〃〃〃(6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73)体育学〃〃〃〃〃〃〃〃〃〃〃〃〃〃〃〃〃〃〃〃〃〃〃〃〃〃〃〃〃〃〃〃〃〃〃〃〃〃〃(78)管理学〃〃〃〃〃〃〃〃〃〃〃〃〃〃〃〃〃〃〃〃〃〃〃〃〃〃〃〃〃〃〃〃〃〃〃〃〃〃〃(83)2

说明

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6课题指南》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申报。

三、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 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1年3月1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五、课题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六、课题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等三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

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6课题指南》条目分范围性条目和具体题目两类。范围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指向的申请不予受理和立项;依据具体题目申报的选题,应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题目的文字表述可做适当修改。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课题)。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八、2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适当控制申报数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

九、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均可从我办网站下载)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

十一、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16年3月1日之前的可以申请)。(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同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6)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提交学位论 文(出站报告)原件。(7)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十二、申报课题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十三、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七千字,要按《活页》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十四、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 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十五、项目申报材料从我办网站下载,或向受理单位索取。《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本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

十六、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

十七、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兵团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科研部受理中央国家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规划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十八、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按规定做好申报数据录入、打印报表、纸本《申请书》与《活页》及电子版《申请书》(WORD文件格式)的汇总报送等工作。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申报单位和申请人分类汇总后,将电子版《申请书》统一刻录成光盘,随同纸质版申请材料一同报送我办。

十九、课题申报时间为2015年12月15日至2016年3 月1日。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须于2016年3月5日前,将汇总并认真校对后的《申请书》中“数据表”数据发至我办邮箱(npopss@vip.163.com),并确保电子数据和《申请书》中“数据表”一致;3月10日前将纸质版《申请书》和《活页》、电子版《申请书》光盘、统计表报送至我办,逾期不予受理。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4.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及其正确运用研究

5.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6.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7.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理论家的思想研究 8.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与深远意义研究 9.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10.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研究 11.列宁同时代理论家的思想研究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史研究 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源流研究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畴发展史研究 15.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6.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8.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9.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主要特点研究 21.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研究 22.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23.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思想研究 24.总书记群众观研究

25.总书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2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研究

27.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 28.“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研究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31.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研究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研究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研究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研究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与海外传播研究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 38.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社会矛盾研究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

40.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研究

41.红色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42.网民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43.文化强国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44.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

45.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研究 46.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研究 47.“互联网+”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48.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49.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50.有效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51.社会思潮跟踪分析和有效引导对策研究 5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

5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社会舆论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研究

54.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与规律研究 55.大数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56.我国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地位问题研究 57.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和对策研究

58.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研究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 60.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研究

6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 6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63.中国精神及其教育研究

64.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及制度创新研究

65.公民环境道德养成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互动机制研究 66.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建设研究 67.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研究 6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态势研究 69.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 70.中外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性比较研究 71.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研究 7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历史走向研究 73.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74.国外社会主义思潮新动向研究 75.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研究 7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变迁新特点研究 77.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

78.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及其应对研究 79.国外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研究 80.21世纪社会党国际的政策调整研究 81.发达国家共产党的新走向研究 82.国外新社会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83.反法西斯战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 84.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和规律研究 85.空想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研究

党史·党建

1.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研究

2.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3.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4.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及相互关系研究 5.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研究(分专题)

6.老一辈革命家生平和思想研究

7.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革命根据地、实行局部执政历程与经验研究

8.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革命精神研究 9.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史研究

10.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共(布)关系问题研究 11.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教训研究 1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研究

13.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研究 15.西方文献、日本文献中的中共抗战研究

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程及其必然性研究 17.人民解放战争中第二条战线的出现及其成因研究 1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历史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研究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

2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教科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历史经验研究(分专题)

2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民族、宗教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2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阶级阶层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2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研究 2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研究 2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2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

2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经验研究

2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2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同大国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3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国际上处理和发展党际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31.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32.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研究 33.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史研究

3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研究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研究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研究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发展研究

3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宏观战略与国际视野研究

40.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1.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2.中国共产党对台方略研究 43.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 44.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研究

45.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实施研究 46.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47.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和经验研究 48.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研究

49.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历史和经验研究

5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和当代文献编纂与利 用研究

5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年谱传记编写和利用研究 52.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史志的编写利用研究

53.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分专题)54.海外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分国别、地区)

55.中国共产党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56.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方法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

57.对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错误史观、错误思潮和错误论点的评析

58.海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评析 5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学说研究 60.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61.总书记关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研究 62.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研究 63.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64.“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意义研究 65.党内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研究 66.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67.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制度研究 68.增强党员意识研究 69.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70.党的群团工作研究

71.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国家法律法规关系研究 72.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制度体系研究 73.党内提案制度研究 74.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75.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研究 76.《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落实研究 77.《中国共产党廉洁从政准则》落实研究 7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研究

79.完善对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行使权力监督机制研究 80.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和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研究 8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作用研究

82.新形势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社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组织建设研究(分专题)83.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研究

84.坚持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85.中国共产党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研究 86.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研究 87.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研究

88.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研究 89.国际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90.政党比较的科学方法研究

91.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研究 92.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研究 93.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研究 94.中国共产党历次整顿工作作风的基本经验研究 95.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96.党的建设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

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 2.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4.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 6.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 7.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研究

8.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与当代中国利益格局研究 9.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公共领域问题研究

1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文献研究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汉译及其传播研究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史研究 15.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问题史研究

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关系研究 17.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18.历史变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 19.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 20.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1.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关系研究 22.总书记治国理政哲学方法论研究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24.中国道路的哲学研究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研究 26.当代中国转型与哲学发展研究

27.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哲学发展研究 28.建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秩序的哲学研究 29.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哲学研究 30.文明多样性与新型中国文明研究 31.发展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32.中国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的历史经验研究 33.中国哲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34.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研究新进展 35.中国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36.中国经典解释学研究 37.中国传统哲学家思想研究 38.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研究 39.中国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40.中国古代哲学与经学关系研究 41.中国哲学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42.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研究 43.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44.治国理政的中国哲学智慧研究 45.外国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研究 46.外国哲学史(断代、国别)研究

47.当代国外哲学思潮、流派研究(含东、西方)48.当代国外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49.国外部门哲学研究(含经济哲学、政治哲学、价值哲学、社会哲学、宗教哲学)50.国外哲学家的中国文化观研究 51.国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52.中西方哲学对话与文明互鉴研究 53.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5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55.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 56.中华传统美德研究

57.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风尚研究 58.国外伦理思想史研究 59.中外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60.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61.政治伦理研究

62.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伦理学研究 63.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研究

64.数理逻辑与计算机、语言关系研究 65.语言逻辑研究

66.辨证思维与逻辑认知研究 67.逻辑、名辩与因明研究 68.日常思维的逻辑研究 69.美学基础理论研究 70.中国美学思想史研究

71.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72.当代西方美学前沿问题研究 73.中外审美类型研究

74.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75.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研究 76.科技哲学中的方法论研究 77.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哲学研究 78.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79.科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80.当代科技伦理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 81.经济新常态下的科技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82.当代国外科技哲学研究

83.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84.战略哲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85.中外战略哲学思想史研究 86.当代中外战略思想比较研究

理论经济

1.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研究 3.中国经济模式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4.中国经济学的逻辑体系与话语体系研究

5.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的路径研究 6.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关系研究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 8.“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研究 9.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研究

10.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研究 11.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研究 12.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13.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研究 14.经济新常态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研究 15.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研究 16.新常态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研究 17.新常态下企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研究

18.新常态下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模式研究 19.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0.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问题研究

2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2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思路研究 23.“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与国内外产业的转移研究 24.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 25.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研究 26.宏观综合调控目标的体制、方式研究 27.调结构与稳增长关系的研究

28.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的研究 29.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及中长期增长前景分析 30.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及其增长要素分析 31.确立和完善发展理念的问题研究 32.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结合研究 3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34.发展分享经济研究 35.包容性发展理论研究

36.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推动发展问题研究 37.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与经济政策选择研究 38.发展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力和约束力研究 39.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改革红利研究 40.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4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研究 42.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研究 43.资源配臵中市场作用研究

44.市场交易中的社会信任机制与声誉问题研究 45.要素市场体系的完善与金融体制的改革研究 46.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

4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秩序的道德基础问题研究 48.负面清单制度在公平市场准入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9.发展混合所有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研究 50.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产权界定与保护研究 5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困难和可行路径研究 52.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问题研究 5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问题研究

54.个人、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研究 55.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需求增长关系研究 56.市场主导型环境资源政策研究 57.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作用与产业政策作用协调研究 58.过剩产能的市场性退出与政策性退出比较研究 59.危机的淘汰机制与我国的产业升级研究 60.社会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梯度转移研究 61.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的经验教训研究

62.从技术模仿到技术集成创新再到技术自主创新研究 63.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阶段转型研究 64.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65.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66.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67.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68.现代化新型首都圈研究 69.历史上京津冀市场联系研究 70.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

71.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研究 72.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研究 73.城市群形态演化规律研究

74.培育若干带动领域发展增长极问题研究 75.国家价值链重构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研究 76.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研究 77.大城市辐射带动力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78.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下两岸经济合作的战略调整研究 79.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研究

8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研究 8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8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户籍制度同步改革问题研究 83.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研究 8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反贫困研究 85.推进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86.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87.土地所有制与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机制的协调研究 88.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89.新中国农地制度沿革与变迁趋势研究

90.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 91.建设健康中国问题研究 92.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93.促进就业和创业问题研究

94.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系的经济学研究

95.教育公平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的经济学研究

96.我国现阶段体制性隐性失业与改革释放劳动力红利研究 97.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判断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98.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 99.人口老龄化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测度与制度设计研究

100.少数民族地区差别化人口政策与全国人口总政策的协调发展研究

101.构建对外开放新体系问题研究 10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研究 103.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研究

104.对外开放倒逼改革的机理和效应研究

105.促进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研究 106.我国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策略研究 107.我国应对TPP、TTIP与RCEP的策略研究 108.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109.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研究 110.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111.网络化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

112.世界经济再平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问题研究

113.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114.生态安全问题研究

115.绿色产业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定位与作用分析 116.推动绿色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研究 117.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的关系研究 118.绿色发展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研究 119.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120.推动低碳循环发展问题研究 121.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研究 122.旅游城市资源诅咒与转型研究

123.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124.我国积极倡导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125.我国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126.我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附清单管理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127.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128.网络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129.空间经济学研究

130.西方经济学发展新动态、新趋势研究

131.经济研究的数学化趋势、问题与经济研究方法论体系的研究

132.经济史计量研究

133.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革和调整趋势研究 134.近代金融市场发展

135.经济(思想)史学教育在中国经济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

应用经济

1.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研究 2.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研究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4.应对经济下行中的风险研究 5.我国近期通缩问题研究

6.利用大数据提高宏观经济预测和决策能力研究 7.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转型研究 8.税制改革中公共决策机制研究 9.政府预算执行与经济波动研究

10.实施跨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 11.深化市场配臵要素改革研究

12.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研究 1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策研究

14.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研究

15.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面临问题和对策研究 16.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研究

17.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特殊作用研究

18.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研究 19.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研究 20.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21.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研究 22.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研究及其方案设计 23.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选聘机制和薪酬制度研究 24.国有企业经理人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研究 25.混合所有制与员工持股制度研究 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27.政策性金融促进稳增长研究 28.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研究 29.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研究 30.金融业双向开放研究 31.利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 32.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 33.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研究 34.银行的产权结构与资金的配臵效率研究 35.促进新兴金融业态健康发展研究 36.构建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框架研究 37.普惠金融的政策体系研究 38.发展绿色金融研究

39.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式创新研究 40.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途径与措施研究 41.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与风险防范研究 42.互联网金融监管创新研究

43.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44.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冲突与融合研究 45.互联网、企业间网络与社会资本问题研究 46.我国金融错配问题研究 47.完善股市基础性制度研究

48.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研究 49.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研究

50.新常态下产业政策方向、作用机制调整研究 51.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研究 52.产业发展链条研究 53.构建产业新体系问题研究

54.现行产业政策与产能过剩关系研究 55.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 56.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研究

57.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转移研究 58.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研究 59.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研究 60.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61.生态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6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监管问题研究 63.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研究 64.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研究 65.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研究 66.营改增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67.科技服务业功能及供给研究 68.城镇出租车市场新业态研究

69.国家创新体系中个人、企业和政府作用的协调研究 7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研究 71.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72.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研究 73.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对策研究

74.“互联网+”背景下零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75.完善营商环境研究

76.全球价值链与对外投资结构研究

77.推进我国自贸区战略与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研究 78.我国对外贸易增速下降的原因研究

79.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与出口贸易增速下降关系研究 80.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研究 81.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8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研究 83.TPP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84.世界主要经济体政策溢出效应研究

85.主要货币汇率非对称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86.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研究 87.“一带一路”建设的多边协调机制研究 88.“一带一路”建设与金融国际化的研究 89.“一带一路”战略与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90.“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研究 91.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研究 92.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研究 93.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94.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研究

95.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背景下资本项目开放问题研究 96.人民币离岸市场构建与人民币国际化分阶段实施途径的研究

97.我国应对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研究 98.近30年来股市危机国际比较研究 99.绿色企业标准制定的意义与内容研究 100.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研究 101.新能源环境效应与定价问题研究

102.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研究 103.山江湖一体化区域治理模式研究 104.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105.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研究 106.振兴东北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107.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研究 108.城镇化规模标准及城镇化标准的规范化研究 109.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问题研究 110.新型城镇化的融资体系研究

11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112.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问题研究 113.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114.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与保护价协调的研究 115.农业现代流通体系研究

116.农地改革背景下多种农业经营方式产权制度界定与流转研究

117.新形势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8.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研究

119.农村承包地“三权分臵”内涵与实现形式研究 120.农村宅基地转让制度改革研究 121.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对策研究

122.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臵产权关系的制度研究

123.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生产行为研究 124.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研究 125.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问题研究

126.农民工举家进城落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127.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对经济结构演进的影响机 制研究

128.结构性失业的监测和对策研究

129.女性就业率、就业质量及发展趋势研究 130.新常态下居民财富分配与收入分配研究 131.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132.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策研究 133.新常态下劳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研究 134.人口老龄化对财政风险影响研究 135.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36.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研究

统计学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国民财富的统计测度研究 3.中国历代GDP估算研究 4.海洋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5.中国经济周期国际联动规律的统计研究 6.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

7.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统计测度研究 8.我国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统计测度研究 9.我国扶贫效果测度研究

10.我国社会与人口核算的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11.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统计测度研究 12.民生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

13.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构建及实证研究 14.知识产权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

15.大数据背景下的价格指数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16.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7.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研究 18.循环经济预警系统及模型研究 19.贝叶斯空间分层模型研究 20.交互效应面板模型及应用研究 21.半参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2.文本数据挖掘统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23.非结构化数据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24.二孩政策下人口增长模型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25.基于大数据的金融、经济及民生中关键问题的统计方法研究

26.大数据背景下统计调查与预测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27.利用大数据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创新方法研究 28.大数据背景下综合绩效统计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29.统计方法在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30.统计方法在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31.统计方法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政治学

1.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讲话精神研究 2.总书记关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论述研究

3.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 6.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7.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研究

8.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研究 9.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

10.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研究 11.“一带一路”战略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研究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优势和实现途径研究 1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研究 14.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途径研究

15.坚持共享发展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途径研究 16.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力的路径研究 17.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民主建设的辩证关系研究 18.全面依法治国与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关系研究 19.依规治党与建设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研究 20.创新党的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研究 21.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和功能强化研究 22.推进人民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研究

23.完善人民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度研究 24.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研究

25.积极稳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研究 26.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关系研究

27.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28.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法治化研究 29.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 31.持续简政放权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研究 32.健全依法行政体制机制与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33.信访法治化制度化建设研究 34.创新型政府的职能与体制机制研究 35.政府责任清单制度和究责机制研究 36.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跟踪研究 37.我国政府治理质量和效能实证研究

38.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39.地方政府简政放权改革研究

40.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研究 41.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创新路径研究

42.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途径和机制研究 43.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制度的现代意义研究 44.发展中国家治理方式和绩效比较分析

4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治理的政府协同机制研究 46.城乡协调发展的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47.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研究 48.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49.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研究 50.完善应急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机制研究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组织发展道路研究 52.群团组织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研究

53.群团组织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实施机制研究 54.群团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研究

55.规范与协调我国劳资关系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机制研究 56.新时期我国妇女参政发展状况及其趋势研究 57.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58.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研究 59.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协商沟通机制研究 60.提升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性途径研究 6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不同社区治理比较研究 62.发挥乡规民约在农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63.农村土地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背景下的农村治理体制

改革研究

64.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居民居住证制度研究 65.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研究 66.明确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组织结构和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研究

67.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68.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和治理机制研究 69.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70.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71.绿色发展与政府产业政策研究

72.环境治理与政府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73.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研究 74.完善流域生态治理体制机制研究 75.政府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研究 76.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研究 77.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研究 78.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改革关系研究

79.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研究 80.自由贸易区政府治理模式探索 81.涉藏国际话语权研究

82.政治传播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83.新媒体条件下政治传播与释放社会正能量研究

84.增强公民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政治途径研究

85.我国公民政治价值观实证调查研究

86.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稳定维护机制研究 87.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88.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89.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研究 90.完善对外援助方式研究 91.维护国际公共安全研究 92.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研究

9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研究 94.深化内地和港澳合作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95.澳门社团政治与协商治理机制研究

96.台湾岛内选举政治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分析 97.我国侨民海外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98.欧洲福利国家理论和制度的政治学研究 99.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研究 100.转型国家治理腐败经验比较研究

101.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和公共政策研究 102.政治学新兴学科发展研究

法学

1.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

2.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3.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研究

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法治中国建设目标问题研究 8.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研究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10.推进社会主义司法文明研究

11.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问题研究

12.包容性法治国家研究

13.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 14.社会风险法律防控体制研究 15.互联网法治问题研究

16.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研究 17.依法执政实施方式和实现途径问题研究

18.依规从严治党与依法从严治党相结合的机制研究 19.坚持和完善党对法治的领导问题研究

20.国家法治、地方法治、社会法治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1.我国地方法治建设与区域协调体制研究 22.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问题研究

23.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 24.推进县域治理法治化研究 25.司法实践中政治与法治关系研究

26.不成文规则、规矩、惯例、习惯问题研究 27.社会转型时期法学阶级分析方法的发展研究 28.博弈论与法律制度设计研究 29.法治与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30.“四个全面”与中国人权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31.依法治军与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研究 32.法律职业伦理问题研究

33.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研究

34.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5.宪法文化史研究

36.权利本位论的学术史研究 37.法律仪式的文化渊源研究 38.新中国刑法史研究

39.法律史视野下的中国民法法典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40.中国古代律学成就研究

41.中国古代法治元素与法治现代化研究 42.清末国际法传播与中国国家建设研究 43.近代中国行政诉讼法制的生成研究 44.州县司法档案整理中的问题研究

45.罗马法的社会文化法律史研究 46.依宪执政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47.完善宪法实施与宪法监督制度问题研究 48.立法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49.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研究 50.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法院功能的实证研究 51.民法典编纂中的宪法问题研究 52.宪法解释学的体系与方法研究 53.信访制度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54.人权发展与国家责任研究 55.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观念研究 56.中国特色反腐败国家立法问题研究 5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研究 58.行政决策程序与责任研究 59.政府权力与责任清单制度研究 60.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 61.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62.区域合作与区域行政协议研究 63.PPP模式运行中法律问题与对策研究 64.新行政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 65.行政协议效力研究

66.行政许可撤回、撤销与注销研究

67.违法行政行为撤销与信赖利益保护关系研究 68.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69.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研究 70.律师职业行为规范体系建构研究 71.民法典各编的完善与发展研究 72.营商环境法治化研究 73.政府补贴法律规制研究 74.产权保护法制化问题研究 75.市场作用约束的法律制度研究

76.混合所有制的法律形式与法律机制研究 77.资本认缴制与交易安全研究 78.资本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

79.国有垄断企业市场化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80.经济法责任的类型化研究 81.我国价格法的修订研究

8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与定位研究

83.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冲突的法律协调机制研究 84.公益性国有企业法律制度研究 85.困境企业再生的法律机制研究 86.我国商事惯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7.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研究 88.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

89.互联网环境下民事权益保护研究 90.互联网金融的准入与监管研究 91.电子商务与大数据交易法律的研究 92.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与改革研究 93.知识产权法与民法典关系研究

94.“中国制造2025”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问题研究 95.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96.标准必要专利与反垄断法研究 97.专利贸易相关法律的研究

98.公共安全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99.生育制度改革与婚姻家庭法的完善 100.民法典制定中婚姻家庭关系研究 101.留守儿童、老人权益保障研究 102.退休与休假制度研究 103.继承制度完善研究

104.中国慈善组织发展的法制环境研究 105.中国扶贫工作法治化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106.分享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治理研究 107.出租车市场的规制与竞争研究 108.西方民商法前沿问题研究 109.刑法立法科学化研究 110.自由刑制度改革研究

111.行政处罚与刑罚关系研究 112.规范量刑研究

113.网络安全的刑法保障研究

114.中国刑法修正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研究 115.非法经营罪研究

116.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117.特赦制度化、规范化问题研究 118.有组织犯罪的相关问题研究 119.终身监禁制度研究

120.非拘禁刑法措施最低限度标准研究 121.当代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研究 122.国际追赃追逃问题研究

123.反恐的国内法与国际法协调问题研究 124.司法责任与保障机制研究

125.专业法院、专门法庭设臵的相关问题研究 126.法官遴选、晋升与惩戒机制研究 127.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研究 128.刑事诉讼控辩机制研究

129.中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重构的层次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130.民事诉讼重复起诉规制问题研究 131.民事诉讼瑕疵行为及其处臵研究 132.庭审质证规则相关问题研究

133.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134.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心理制约因素研究 135.既判力制度研究

136.审判权与执行权关系研究 137.“另案处理”问题研究 138.认罪认罚处理机制研究 139.要件事实审判方法研究

140.刑事司法与公民基本权利问题研究 141.指定监视居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42.农村法律服务现状调查与法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143.民族地区基层法官队伍现状研究 144.国际或区际司法协助法制建设研究 145.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国际法治思维研究 146.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147.全球治理下国际私法的功能定位研究 148.国际条约法的最新发展研究

149.“一带一路”战略中投资便利法律制度研究 150.“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工程承包法律问题研究 15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国际私法研究 15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司法协助研究 153.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法治建设研究 154.中日韩自贸区法律问题研究

第五篇: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基本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基本情况

1.国家社科基金是最高类别的课题项目。共有22个大的学科,共18353项,2008年,体育学55项立项。

2.国家社科基金价值高,展示各个大学的学科实力,突出学校总体科研水平。

3.现在的社科课题,申报难,结题难。

申报课题的关键六步:

1.精心选好题: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申请表符合形式审查要求,表格设计精良,内容简明扼要且规范,逻辑性强。

3.主持人具有的科研水平和成果,应该支持申报课题,起到铺垫的作用。

4.学科结构要展现在申报表上,文献的评述要有前瞻性。重点问题、课题任务、最后成果都应该仔细推敲。

5.罗列的文献应为该领域的专家,论述的成果应有权威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评分的权重:

1.选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能客观准确的把握课题的现有成果及发展方向。占35%。

2.研究内容:具备正确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研究方法及课题具有创新观点,预期价值突出。55%

3.前期研究的基础:参考文献的权威性,最有代表性文献、前期研究的成果。10%

4.选题按指南申报,但指南不是选题要认真研究指南,选题的导向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选题注意特色,但有不能过分的特色。特色要在全国有推广意义。

填写申报表的细则:

1.关于项目研究的综述:突出题目的突破性,客观反映研究现状,要站在学科的前沿和至高点来看,具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突出为国家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语言简明扼要。

2.论证研究意义:这部分的阐述应深刻、务实,凸显选题的旨意、价值。突出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和区别和优势。(3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表明课题意义;为什么要现在做,突出时机;为什么你来做,表明主持人的科研优势。)

3.研究的基本思路:申报表的填写应当做一篇精细的论文来撰写,首先态度认真。研究思路清晰,突出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

4.基本观点阐述课题观点的新颖、现实意义、理论依据。

5.研究方法:研究的路径,怎样来做。方法不在多,而在切实可行有用,与课题研究内容匹配。

6.成果的的形式:研究报告、论文、专著、建立数据库。民族体育逐渐数据化。国家社科基金的前期成果,是要突出是否能帮助你完成课题。预期研究成果要量力来行。

7.研究队伍的展示:研究人员要精要,队伍6人最佳。课题组成员的学历、学科、年龄、结构要科学合理。

8.细节决定成功。表格要精细漂亮。态度要认真,构思要缜密。要让专家看的养眼轻松。排字清楚,排版美观。

9.论证的字数要3000字,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2800左右。

国家评审程序:

1.由5个专家盲评。4分之3 的申请表被删掉。

2.由学科组来评审。被删课题放为西部项目来评。

下载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写作攻略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写作注意事项 所属栏目:信息服务 加入时间:2010-10-11 10:02:03浏览次数:351 1.文笔精练有力。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简单地说,就是自已再看或者......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写作注意事项

    1.文笔精练有力。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简单地说,就是自已再看或者请他人评阅时,很难删除任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需要带着强烈的自信心进行写作,逐字逐句地雕琢,尽可能......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写作注意事项

    1.文笔精练有力。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简单地说,就是自已再看或者请他人评阅时,很难删除任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需要带着强烈的自信心进行写作,逐字逐句地雕琢,尽可能......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技巧摘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技巧 一、申报技巧说明 特别说明:此申报技巧说明是根据个人经验、专家意见综合撰写而成,仅供申请者参考。 总的来讲,形式大于内容,怎么理解? 1.选题新颖或视......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征稿启事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征稿启事2011年06月15日10:3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库和智囊......

    2012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填写注意事项

    2012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填写注意事项(下)1.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数量要与《课题论证》活页相同,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

    2017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南(本站推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7年度课题指南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6年12月 目 录 说明〃〃〃〃〃〃〃〃〃〃〃〃〃〃〃〃〃〃〃〃〃〃〃〃〃〃〃〃〃〃〃〃〃〃〃〃......

    如何撰写优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

    如何撰写优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 杨俊龙教授 (原安徽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现挂职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下午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