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合集]

时间:2019-05-14 17:4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

第一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

胡孝汉:记者朋友们,中宣部今天自主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真诚欢迎大家参加。

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议刚刚结束,今天,我们就请中宣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王晓晖同志向大家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介绍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同志。我是中宣部新闻发言人胡孝汉,下面就请王晓晖副部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王晓晖: 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到中宣部采访我们这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已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近日印发施行。这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这个《规划》起草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去年7、8月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学科调查,26个学科近1000名专家参与,每个学科都形成了调查报告。《规划》所列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重点课题,都是在各学科调查报告基础上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的。

从内容上看,这个《规划》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显著成绩、基本经验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今后五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重点课题。

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循社科研究规律,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引导学风建设,加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在目标任务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研究方向,强调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在保障措施方面,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总的看,这个《规划》体现了近年来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反映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今后五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十一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逐年增加,五年累计投入达17.4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了2倍多。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历来高度重视。为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1986年,经党中央批准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

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总量逐年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2.27亿元增加到今年的8亿元。学科设置和项目类别不断拓展,目前设有23个学科以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形成了包括年度项目、重大项目、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在内的多层次项目资助体系。

“十一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累计资助立项11098项,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20%。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推出4800多项最终成果和37600多篇阶段性成果,其中许多成果被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纳入决策参考,1000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总的看,国家社科基金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日益成为党联系、团结、凝聚社科界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已基本结束,申报课题的质量和层次明显提高,资助项目的数量和资助的金额都有所增加。5月20日至24日,我们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这是历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评审会。

党中央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刘云山同志主持会议,刘延东、陈奎元等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对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今年国家社科基金23个学科共受理申报21182项,由于实行了适当限额申报措施,申报数量比去年减少22%,但质量有明显提高:申报质量较高的重点项目比去年增长了5.5%;正高级职称、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申报比例提高了4个百分点;自选课题比例较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同类选题重复申报的现象大大减少。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批准,今年计划立项总数为2900项,比去年增加615项,增长27%。平均立项率达到13.7%,比去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各类项目资助额度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3万元和5万元不等。由于刚刚开完评审会议,有关数据正在统计汇总之中,评出的建议立项名单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将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公布评审结果。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主题提问,每个人提问一个问题,在提问之前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记者:2011-05-26 10:10:45 我是人民日报记者,刚才王部长提到,国家社科基金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能否具体谈一下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晓晖:2011-05-26 10:11:19

好的。除了我前面讲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社科基金始终把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并把这个要求体现在选题规划、评审立项、中期管理、成果验收等各个环节,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二是国家社科基金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为党和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参谋和咨询作用。三是国家社科基金积极扶持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学术观点、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四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凝聚和培养人才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界许多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就是在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成长起来的,国家社科基金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广大专家学者、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五是国家社科基金注重通过建立和运用良好机制有效引导学风建设,在推动学术界形成优良学风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国家社科基金已成为我国许多社科研究机构研究经费的重要来源,成为专家学者承担高层次社科研究项目的重要渠道。记者:2011-05-26 10:14:49

我是新华社记者,据了解,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投入不断加大,王部长能否介绍一下“十一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进展和成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王晓晖:2011-05-26 10:15:19

“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二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课题,推出了一批学术价值厚重、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

三是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传统学科日益完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四是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哲学社会 2 科学研究“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五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人员近40万人,涌现出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总体上讲,“十一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巩固和发展了健康向上、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还不多,学术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机制还不健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使用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学术评价、激励、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科研组织管理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学风浮躁现象比较突出,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学风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记者:2011-05-26 10:19:02

我是光明日报记者,随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发布施行,请问当前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王晓晖:2011-05-26 10:19:4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发布施行,为当前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同时,社科基金管理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高度重视,逐年加大经费投入,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坚实的物质条件,也要求我们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党中央的厚望。同时,随着国家社科基金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科界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也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广大专家学者的新要求新期待。

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国家水准,提高管理水平,服务专家学者”的总要求,着力抓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要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要不断创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广大专家学者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三是要始终把精品意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着力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成果质量; 四是要加强成果宣传推介工作,拓宽渠道、丰富内容。为此,“十二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健全项目申报调控机制和淘汰机制,实施一系列重大专项研究,完善成果鉴定方式和应用转化机制,力争使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记者:2011-05-26 10:23:01

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在前面提到,国家社科基金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权威性、示范性,请问在项目评审工作中如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王晓晖:2011-05-26 10:25:24

这个问题社科界很关注,也是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国家社科基金实行“面向全国、公开申报、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目前采取的是匿名通讯初评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为确保评审立项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我们在各个环节都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措施。

一是在课题申报环节,明确要求申请人必须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立即予以撤项并通报批评。

二是在通讯初评环节,为确保评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我们采取“背对背”的异地匿名评审方式,专家所评材料都不是本省或本单位的,凡发现评审材料中透露申请人相关背景信息的取消参评资格。三是在会议评审环节,我们通过《评审细则》,对评审程序、评审要求、操 3 作流程、评审纪律等作出具体规定,评审专家人手一册,严格按章操作。四是在评审工作结束后,我们将立项名单全部上网公布,公开接受学界和社会监督。现在看,这些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社科界的肯定,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记者:2011-05-26 10:28:50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党中央提出,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请问国家社科基金是怎样鼓励和引导专家学者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

王晓晖:2011-05-26 10:29:54

这个问题很重要。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强化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重点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二是注重发挥在研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服务决策功能。国家社科基金先后确立了300多个应用对策研究重大项目,我们要求每个在研重大项目每年必须报送2篇决策咨询报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考核项目研究质量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决策咨询联系点”,设立相关的委托项目。2009年至今,我们在全国重点科研单位建立了15个“决策咨询联系点”,设立了6个委托项目。截至今年4月,“决策咨询联系点”和委托项目共上报100多篇研究报告,不少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四是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为重要抓手,构建社科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的重要平台。《成果要报》去年共编发100期,平均每周两期,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批示达110次,调阅研究报告52份,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记者:2011-05-26 10:32:19 我是中国教育报记者,请王部长谈谈国家社科基金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王晓晖:2011-05-26 10:33:5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发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过程。近年来,我们通过重大项目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为了扶持青年人才的成长,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些倾斜政策。一是在申报选题方面,为鼓励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上的自由探索和创新,所有学科全面放开体现个人学术专长和研究兴趣的自选性选题的申请。二是在申报数量方面,今年我们在限额申报指标里,规定青年项目必须达到相应的比例。从结果看,今年青年项目申报7967项,占申报总数的38%。三是在立项指标方面,我们明确规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指标如有剩余可转为青年项目,但青年项目指标不得用于一般项目或重点项目,即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下达的青年项目指标必须用完。四是从资助强度上看,今年首次把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增至与一般项目同等水平。记者:2011-05-26 10:36:38

我是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当前,社会上尤其是社科界对学风问题十分关注,请问国家社科基金在推动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王晓晖:2011-05-26 10:37:51

学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界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近年来,学风浮躁问题比较突出,甚至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也时有发生,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不断完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机制,加大对现实问题研究的资助力度,引导广大专家学者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二是严把立项“入口”和结项“出口”,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鼓励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鼓励潜心钻研、注重积累,鼓励重质量、出精品。三是严肃处理项目研究中的学术不良行为。近三年,我们作撤项处理并公开通报批评的有10个项目,因研究质量不高而暂缓结项的有1111项,因研究态度不认真、成果质量低劣 4 而终止研究的有35项。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宣传表彰在项目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学风优良的优秀人才,2010年,受到表彰的优秀项目负责人、信誉良好的鉴定专家有624人。当然,学风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原因,但最根本、最深层次的还是一个学术评价体系问题。推动学风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学术综合评价体系,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记者:2011-05-26 10:40:45 我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国家社科基金在支持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晓晖:2011-05-26 10:41:16 这个问题,西部省份的社科界和专家学者非常关心。我们对支持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十分重视,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设立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简称西部项目。主要资助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课题研究。西部项目设立以来,累计立项资助2034项,资助总额近1.85亿元。二是在年度项目评审工作中,向西部高校、党校和社科院等研究单位适当倾斜,同等条件下对西部地区申报课题优先立项。通过这些举措,提升了西部地区社科研究的整体水平,抢救扶持了一批濒危学科,稳定了西部社科研究队伍,促进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均衡发展。记者:2011-05-26 10:42:39

我是中国日报记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请问国家社科基金在这方面有何举措?今后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 王晓晖:2011-05-26 10:43:59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有助于国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国家社科基金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鼓励专家学者积极与国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并给予支持和资助。为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从2010年开始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去年我们共受理申报73项,经严格评审,最终批准立项13项。其中,《中国经济转型30年》、《中国走向法治30年》、《中国社会变迁30年》等成果已在国外出版并进入世界主流发行渠道。下一步,我们将完善这类项目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选题策划,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2011-05-26 10:45:33 我是学习时报记者,王部长刚才提到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我想请您介绍一下这些评审专家是如何产生的? 王晓晖:2011-05-26 10:46:24

目前会议评审专家总共有800人,通讯评审专家有15000多人。学科评审组专家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聘任,是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我们在确定和调整评审专家的时候,坚持做到“两个严格”。一是严格准入资格和条件。入选专家必须政治立场坚定,熟悉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和前沿问题,学术造诣深厚,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和声望;必须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学风优良,责任心强,办事公道。凡有不良信誉记录者一律不能担任。二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首先请现任学科评审组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推荐本学科符合条件的人选,然后对专家人选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提名情况提出候选专家名单,请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对候选专家的政治表现、学术水平和道德素养进行综合考察,提交书面审核意见。建议人选名单上网公示,对无异议的人选由领导小组正式聘任并上网公布。现在专家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地区分布都比较合理,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胡孝汉: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第二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细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细则

为正确把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方向,科学、公平、公正地遴选项目,规范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基本原则

(1)评审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平公正,坚持质量第一,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建议立项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学术水准。

第二条

评审程序

(2)会议评审按专家主审、小组讨论推荐、大组讨论投票、签署意见等规定程序进行。

(3)专家主审。主审专家负责审阅并介绍所评课题内容及申请人的学术背景,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分析评价,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论证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课题组构成等。凡在项目申请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知识产权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本次会议参评资格和个人三年申报资格。(4)小组讨论推荐。主审专家之外的小组成员要审阅本组全部材料并发表意见,以协商或投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方式向大组推荐课题。小组推荐课题时要集体酝酿讨论,发扬学术民主,避免门户之见。任何评审专家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大组或组长推荐课题。

(5)大组讨论投票。小学科可设一个大组。超过120个评审课题的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讨论投票组。参加讨论投票的专家,对本组的立项申请书都要审阅。投票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学科评审组成员出席方能进行,并由出席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未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票数的可进行第二轮投票,仍未达规定票数的不再进行第三次投票。投票不能采取举手表决方式。学科秘书不能替代专家填划投票表。学科秘书现场收票、唱票、计票,评审专家代表监票,当场宣布投票结果和得票数。投票汇总结果须由学科正、副组长和学科秘书签字后有效。

(6)签署意见。投票通过的课题,由主审专家和学科组长分别在申请书内签署立项意见和建议资助金额。确定项目资助强度时,要认真考察选题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度、有无调研任务等因素,并考虑向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区分情况,拉开档次,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不搞“一刀切”。(7)总结报告。评审结束后,学科评审组要对本学科申报情况、课题质量和立项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制定2008《课题指南》,以及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提交书面报告。

第三条 重点项目、自选项目、非共识项目和跨学科项目的评审

(8)重点项目的评审要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的原则,如质量达不到要求,可少评或不评。重点项目根据选题分量、论证质量、研究价值、承担人实力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受申报的项目类别限制。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如确实达到重点项目的标准,也可评为重点项目。具体评审时,重点项目和一般、青年项目先一起进行混评,所有建议立项课题产生后,专门讨论确定重点项目。

(9)自选项目是指选题不在《课题指南》条目范围之内、自行设计的选题,但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自选项目在评审程序、评价标准、资助强度和立项比例上与非自选项目同等对待。

(10)非共识项目是指创新性、探索性较强,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课题。对未建议立项的非共识课题,可由三名以上(包括三名)专家以书面方式联名提请复议,并经学科评 审组二分之一以上出席成员多数通过。要严格控制申请复议的课题数量。

(11)跨学科的申请项目,在为主的学科中评审。如涉及学科较多,为主学科专家感到标准不易把握,可提交综合学科评审组。不能以跨学科申报为由,轻易淘汰。需跨组征求意见时,由相关学科组长负责协调。

第四条 倾斜政策和西部地区项目

(12)今年继续实行向青年项目倾斜的政策。在使用立项指标时,青年项目指标不得用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指标如有剩余可用于青年项目。

(13)设立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后,并不抬高西部地区在项目评审中立项的门槛。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部属院校和党政机关,立项时仍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属于西部专项资助范围的选题,在会议评审时也要一视同仁,符合要求的仍要立为项目。

第五条 关于重复立项问题

(14)对部分选题相同或相近,但论证角度和研究方法不同、入围较多的重要选题,可以考虑立若干项,以便从不 4 同角度进行研究,但一般不超过3项。要适当考虑近两年立项课题的选题情况,尽量避免重复研究和重复立项。

第六条

关于综合平衡问题

(15)各学科评审组在考虑立项选题时,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立项课题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学科覆盖面,主要二级学科和《课题指南》中的重要选题应有立项。

(16)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各学科建议立项课题要统筹考虑地区分布和适当平衡。研究力量较强的省份和单位,可以多承担一些项目,但不能过于集中。对于入围课题较多的地区和单位,考虑立项时尽量不要出现空缺。

第七条 回避、保密与纪律

(17)严格评审专家回避制度。凡申报课题的专家一律不能担任会议评审专家。评审专家要回避本人为课题组成员,或与课题负责人有亲属、师生关系的项目评审和讨论。评审专家要主动申明自己应回避的课题及原因。

(18)会议评审采取封闭式管理和严格的保密措施。未经批准,评审专家不能延迟报到,不得提前离会,评审期间不能会客。评审专家和学科秘书不准泄露评审过程中的意 5 见、未经审批的评审结果及其它可能影响公正性的信息;不准复制、抄录或留用申请书。

(19)严肃评审纪律,防止学术腐败。如发现有评审专家受贿,或私下替人说情、严重影响评审公正,即撤销其评委资格。评审专家不得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个人争项目。评审专家介绍课题要客观公允,讨论协商要发扬民主,不得施加倾向性影响或投票暗示。

(20)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建立信用管理数据库,对学科评审组专家、特邀专家和学科秘书分别进行信用记录和信誉评价。对信誉良好的人员予以鼓励;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人员,经核实后要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公布,并酌情严肃处理。

(21)加强对评审会议工作人员和学科秘书的管理。如发现有替人“攻关”、找专家说情等问题,即撤消工作人员资格,严肃处理。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7年5月14日

第三篇: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蔡孝箴教授

编者按为指导教师更好地申报各类研究课题,社科处特约多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蔡孝箴教授撰写了《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文。此文教益良多,启发殊深,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很值一读。现全文登载,以飨读者。

多年来,我作为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下设经济理论学科组成员,参加了每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我想结合评审工作,就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问题,介绍一些情况,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要在写好申请书上下功夫

从2003开始,对各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将普遍采取新的评审方式,即先进行通讯初评,根据统一的评估体系对申请课题及其设计论证进行评估;经过筛选以后,对入围课题进行会议评审,即对入围课题论证作进一步分析比较,并通过申请书了解申请人的学术背景和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与能力,综合考虑能否立项。从2002在哲学、中国文学、经济理论和应用经济四个学科组进行试点的情况看,经过通讯初评入围课题数大约只占申请数的1/3;而经过会议评审立项课题数又大约只占入围数的1/3。两个阶段的评审,决定取舍的唯一依据便是申请书水平的高低。因此,下大功夫提高申请书的水平,包括选题及其设计论证的水平,就成为争取入围和立项的关键所在。

(二)选好题目

每年11月左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都会提出下一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它为申请者选题指引了方向和领域,是选题的重要依据。不过,正是因为课题指南提供的往往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大的研究领域,未必都适合直接地以它作为选题。因此,申请者往往会遇到如何处理选题与课题指南的关系问题。

我想以今年经济理论学科的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今年,经济理论学科批准了78个题目立项(包括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58项、青年项目12项)。从立项题目和课题指南的关系来看,根据我个人的粗略分析,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立项题目与课题指南完全一样。属于此类的有12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5.4%。第二种情况:立项题目不脱离课题指南,但只是着重研究其中的某一个问题。例如,课题指南是《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研究》,立项题目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研究》。又例如,课题指南是《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立项题目是《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提高农民收入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还例如,课题指南是《西方经济学最新发展研究》,立项题目是《西方经济学最新发展(制度与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属于此类的有62项,约占立项总数的79.5%,这表明,在不脱离课题指南的前提下,选题的空间和自由度是很大的。同时,单就题目本身看,此类立项选题,具有三个特点和优点:一是开拓创新,即选题提出的是前人未曾研究或很少研究的问题;二是意义重大,即选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是重点突出,利于深入。第三种情况:立项选题是课题指南所没有的。属于此类的有4项,约占立项总数的5.1%。这4项中,3项是中国经济史方面的,1项是民族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由于它们的选题及设计论证均优,其立项可以看成是特例,是对课题指南的补充。

上述第一、第二两种情况尤其是第二种情况,在经济理论以外的其他学科可能具有程度不同的普遍性,可供选题参考。

(三)最最重要的是提高设计论证水平

一、关于研究现状的论证

我认为,对选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论证,应能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悉该领域已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研究工作。包括:提出了哪些问题,如何研究这些问题,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等等。第二,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包括:对已提出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和完善;形成的理论、观点或对策是否正确或是否深入;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有没有尚未被提出研究的新问题,等等。第三,在上述基础上,准确把握研究工作的新起点和突破点。

无论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把握研究动态都是不可或缺的起始性和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研究工作开拓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重要前提。所以,对申请书的这一部分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写好。

在我看过的许多申请书中,研究现状的论证往往是比较薄弱的部分。比较常见的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对相关的研究状况不甚了解或很不了解。譬如,明明是已经有人做过的重要研究工作,申请书里却没有反映;或者,本来是已经被别人提出过研究过的问题,却被武断地说成是从来不曾被提出过研究过的问题,意在表明他是首创者。二是虽然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但往往只是将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或观点加以资料汇编式的归纳和罗列,缺少分析与判断。这样,自然就很难准确地找到新的起点和突破点,也很难使人相信他要做的研究工作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的。

二、关于选题的设计论证

这一部分的论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主要内容、重点、预期突破点、难点等方面的内容。我体会,这一部分的论证,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够以宽广的眼界,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社会变革与发展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前瞻的思考、战略的思维,探索和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使研究工作紧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使理论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所以,在设计论证中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观念。如果在基础研究中不能站在理论和学术前沿,不能提出比较重要的新观点,或者在应用研究中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措施,是不可能被立项的。

三、关于学术背景

在申请书中,这一部分除了包括申请人及其合作者的简历以外,主要的是他们近期做过的和正在做的相关研究工作、他们的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研究工作条件。我体会对这一部分评审的目的,在于判断申请人是否具备高质量完成选题研究工作的能力、水平和条件。

根据多年来我从看申请书中发现的问题,我以为树立实事求是的好学风十分重要。一是填写的人员状况、研究工作状况、研究成果状况等等务必真实,不可含混不清,更不可弄虚作假;二是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务必恰如其分,不可言过其实,自我吹嘘。

以上所谈,纯属个人之见,仅供参考而已。虽然我谈的只是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问题,但我想对于申请其他类别的社科项目,其道理也是相通的。2

第四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注意事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注意事项:

一、材料交送时间

曲阜校区:2012年2月13号(正月二十二)日照校区:2012年2月11号(正月二十)

二、申报条件

(一)课题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青年项目申请人(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1973年2月25日后出生),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二)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以结项证书标注日期为准)负责人不能申报新项目。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同不能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三)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课题,须在《申请书》中注明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报告)的关系,申请鉴定结项时提交学位论文(报告)原件。

三、申报要求

(一)课题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申报者均须严格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申请书。跨学科课题要以“尽量靠近”原则选择为主的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

(二)申报者要求尽量在《课题指南》规定的范围内选题。《课题指南》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申请人要自行设计具体题目,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问题指向的申请一般不予受理。

(三)申报课题的平均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5万元。申请人按此资助经费填写,并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

(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三年左右,也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延长;应用对策研究要根据研究问题的时效性确定。

四、申请书及活页填写要求

1、申请书填写要求:

(1)封面及数据表等相关内容我们已统一填写好,申请者直接从通知下载附件中的申请书,不得改动申请书,不能从其他网站下载。

(2)申请人签章需手签,不得用计算机填写。

(3)工作单位(数据表)——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曲阜师范大学×××学院。

(4)通讯地址(数据表)——曲阜校区请填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邮编:273165;日照校区填写山东省日照市烟台北路80号,邮编: 276826。

(5)字数单位为“千字”;经费单位为“万元”。

2、活页填写要求

(1)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资料,否则省规划办在初审的时候将直接扔掉。

(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能填写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数量,不得填写成果作者、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

(3)与本课题研究无关的成果以及主持或参加的各类项目等不能填写。(4)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比如: 负责人前期成果:

论文X篇:1.论文题目 2.论文题目3.论文题目 专著X部:1.专著名称2.专著名称 课题组成员前期成果:

论文X篇:1.论文题目 2.论文题目3.论文题目 专著X部:1.专著名称2.专著名称

(5)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研究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活页4000字包括前期成果和参考文献文字表述字数。

(6)课题论证用最适合的字号和行间距排版,版面控制在4页。

活页请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填写,否则将不予上报。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书“课题论证”部分应出现成果作者、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

请各单位科研主管领导、科研秘书积极动员教师参与申报,并合理安排时间做好材料审核工作,以保证申报质量,提高申报成功率。

从今年开始,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课题不再列为国家级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不再是省级课题,往年申请的按照原来的规定执行。

第五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课题指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课题指南

说 明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全面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着眼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鼓励大胆探索,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力避低水平重复研究。要立足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学科建设,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动各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发展。

三、本《课题指南》条目分为重点项目(《课题指南》中带* 号的课题)和项目两大类。申报者可根据《课题指南》条目设计具体题目。有较丰富前期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又不在《课题指南》条目范围之内的,可以申报自选项目。

四、本《课题指南》涵盖22个学科,申报者(包括自选项目申报者)应选择适合的学科专业进行申报。跨学科的课题,要以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公共管理学科”在“政治学其他学科(ZZE)”中申报,管理学的其他学科可选择相关学科进行申报。

五、最终成果为论文、研究报告的,一般要在一年内完成;除特殊情况外,专著要在二至三年内完成。除重要的基础研究外,鼓励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作为最终研究成果进行申报。最终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引用材料务必注明出处,并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六、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的课题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受理。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

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5.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客观规律研究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研究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研究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10.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研究

※11.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12.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13.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 15.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研究

16.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8.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9.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2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研究

2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化思想研究

24.文化建设战略问题研究

25.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研究

26.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研究

27.反腐败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

2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研究 3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研究 31.国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32.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新进展

党史·党建

※1.党的十六大的主题和历史意义研究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建设研究

※ 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坚持党的先进性

和增强创造力研究

※ 5.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

制度研究

※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先锋队研究

※ 7.坚持“三个代表”要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 8.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

险能力研究

※ 9.坚持执政为民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研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与20世纪的中国 12.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中国

1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研究 14.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情况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15.发展党内民主与健全民主集中制研究 16.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研究 1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研究 1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

19.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理论及现代化战略的历史考察 2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工作的历史经验研究 21.加强政权机关党的建设问题研究

2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研究

23.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特点及其有效预防与惩治研究 24.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研究 哲学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 4.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研究

※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 6.政治文明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历史唯物主义 ※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当代走向 ※ 8.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研究

9.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历史决定论问题,数字化时代的哲学问题,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研究等。1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哲学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发展规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国别史、断代史研究,以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等。

12.文化问题研究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问题,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问题,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与我国文化战略问题等。13.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的经典、人物、流派及近年来出土的哲学文献研究,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历史观问题研究,现当代新儒学研究,当代道学研究等。14.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精神研究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中国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研究等。15.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人物和重要著作的研究和译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物、著作与理论专题研究,西方的新左派哲学观点研究等。16.东方哲学研究

朝鲜、越南、日本等近现代哲学代表人物、流派及其现状研究,重要著作的翻译等。

17.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研究,商业伦理研究,社会信用问题研究,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政治道德问题研究,社会公共伦理和制度伦理研究,行政伦理问题研究,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中外伦理史研究,现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等。18.科技哲学研究

全球化与我国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科技创新问题研究、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研究、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研究等。19.美学研究

美学基本原理、范畴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教育研究,中外美学史的专题研究,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当代中国审美观念变化研究等。20.逻辑学研究

现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的最新成就研究,模态逻辑的基本理论与历史发展研究,逻辑、语言与人工智能研究等。经济理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3.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 4.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研究 ※5.新世纪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研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问题研究 ※ 7.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 8.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9.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10.扩大内需问题研究 1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13.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研究 14.资金密集产业与劳动密集产业研究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16.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 1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问题研究 18.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 19.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环境问题研究 20.现代流通方式研究 2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22.扭转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别扩大趋势问题研究

23.“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关系研究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弱势群体的形成及对策研究 25.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26.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机制研究 28.“走出去”战略研究 29.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30.海洋经济问题研究

31.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32.现代经济中的诚信机制研究 33.垄断和反垄断问题研究 34.虚拟经济问题研究

35.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演变的关系问题研究 36.新中国经济史研究

37.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发展研究 38.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 应用经济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研究 ※2.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布局和结构研究 ※3.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研究 ※ 4.扩大就业对策研究

※ 5.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6.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经济机制与经济政策研究 ※ 7.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 ※ 8.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问题研究 9.西部大开发资金渠道问题研究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逐步发展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11.WTO农产品贸易规则与中外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研究 12.农产品流通及其市场体系问题研究 13.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 14.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 15.反倾销问题研究

16.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17.县域经济研究

18.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19.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20.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21.中国企业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研究 22.集团公司、上市公司问题研究 23.入世后我国零售业竞争对策研究 24.垄断行业引入市场机制问题研究

25.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核算与评估体系研究 26.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27.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28.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研究 29.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研究

30.今后五年我国城乡居民需求取向与对策研究 31.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问题研究 3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34.中国电子政务的需求与效益问题研究 35.安全生产问题研究

36.入世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研究

37.入世后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38.中外审计市场管理机制比较研究政治学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研究 ※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研究

※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 4.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

※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6.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研究 7.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8.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 9.加入WTO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10.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协调与合作 11.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12.互联网条件下的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13.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研究 14.社会中介组织的规范化研究 15.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16.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

17.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18.依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与权限研究 19.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20.政务公开制度研究 21.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研究 22.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 23.政府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4.行政成本与行政效率研究 25.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26.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研究 27.公共伦理与公务员职业道德研究 28.政府行为文明研究

29.“东突”恐怖组织与边疆安全问题研究(内部研究报告)30.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31.世界政治文明比较研究 32.国外政治学学科发展的新特点 33.国外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新特点 社会学

※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 2.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研究

※ 3.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群体

利益关系问题研究

※4.转型期中国社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 5.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7.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 8.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机制研究 9.乡镇财政与基层政权运行研究 10.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研究

11.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策略研究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 13.农村医疗保障和救助问题研究

14.社会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15.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16.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 17.信息化与社会交往方式转变研究 18.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研究

19.西部开发过程中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社会学研究 20.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战略问题研究 21.中国农业生产新型服务体系的社会学研究 22.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跨国(境)流动研究 23.中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24.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学研究 25.西部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6.城市贫困家庭的生活形态研究 27.我国现阶段婚姻家庭关系研究 28.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 29.我国居民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演变研究 30.我国现阶段村落社会生活研究 31.社会学定性方法研究

32.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新进展研究

33.国外有关分支社会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34.国外有关分支人类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法学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依法治国 ※2.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3.政治文明与法治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 ※5.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研究 ※6.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建设

※7.权力的配置、制约和监督法律制度研究

※8.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9.民主选举法律制度的理论、实践与程序问题研究 10.完善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制度研究 11.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研究 12.提高立法质量问题研究

13.行政体制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研究 14.当代民商法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15.健全信用制度与立法问题研究

16.中国公司法与证券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17.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18.金融衍生工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19.自然资源权属及其惠益分配的法律问题研究 20.生态保护与利益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研究 21.WTO规则实施与中国经济法制建设 22.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23.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24.犯罪预防控制体系研究 2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26.集团诉讼制度研究 27.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法 28.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 29.人道主义干涉与国际法问题研究 30.当代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31.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研究 32.法学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 1.新世纪初的时代特征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对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包括“布什主义”或新帝国主义研究)※3.反对霸权主义与反对恐怖主义的关系

※ 4.国际反恐问题研究(国际上对反恐的不同解释、不同做

法及产生的不同影响)

※ 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研究

※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

同发展研究

※ 7.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8.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9.中国的国际环境问题研究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台湾问题中的国际因素,周边安全形势问题,加入WTO后的中国对外关系问题等。10.美国问题研究

美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地位,美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危机趋势,美国的反恐斗争,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宗教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11.欧盟和俄罗斯问题研究

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和政策;俄罗斯对外关系的新 发展,如中俄关系、俄欧关系、俄美关系等;欧盟对外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国与欧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等。12.发展中国家问题研究 13.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汇率与经济发展问题,全球化与经济安全问题,新经济的曲折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石油问题,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北美、西欧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问题及矛盾等。14.地区问题研究

拉美和非洲的经济、金融和发展问题,中亚的战略地位和安全形势问题,巴以冲突对世界的影响,亚太形势,东北亚发展事态,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15.理论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有关全球化的各种理论,国际人权对话,多边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机制与国际秩序问题,新帝国主义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各国安全决策机制等。16.其它问题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研究,教育的国际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等。中国历史

※1.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与民本思想的关系研究 ※3.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研究 ※ 4.18世纪中外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5.中国历史与爱国主义

6.中国古代国家分裂割据时期的统一趋势研究 7.中国古代人才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8.从科技史角度看科技发展与制度创新、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

9.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功能研究 10.中国历史上秘密结社与民间宗教研究 11.郑和下西洋研究

12.清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 13.农民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14.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研究 15.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研究 16.建国初期中美英关系研究

17.中国近代西北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研究 世界历史

※1.俄罗斯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重返欧洲”的进程与问题研究

※2.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 3.罗马帝国的兴亡

4.基督教与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5.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与社会变革 6.伊斯兰文明与现代化 7.二战以来国家主权问题研究 8.二十世纪民粹主义思潮研究 9.二十世纪北欧发展模式研究 10.联合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演进

11.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关系研究 12.印度独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研究 考古学

※1.中国西部开发历史经验的考古学研究 ※2.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报告

3.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4.夏商周时代考古学研究 5.中国考古学史研究 6.中国古代城市遗址考古研究

包括城市起源和各个时代城市的考古报告和专题研究。民族问题研究

※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民族工作研究 ※ 2.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 3.西部大开发中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研究 ※4.少数民族人口的人力资源分析 ※5.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优势互补研究

6.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竞争的态势分析 7.少数民族地区村民选举研究

8.东南沿海城市中的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9.“东突”势力与国际恐怖主义

10.文化产业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作用研究 11.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研究 12.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工程与经济发展 13.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发展趋势 14.“9〃11”事件后国际民族冲突的发展趋势宗教学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 2.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性质、作用、特点和发展趋

※ 3.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犯罪活动研究 ※ 4.宗教思想、宗教教义的历史发展

※ 5.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变迁的调查与研究 6.宗教与民族 7.宗教学名著翻译 8.佛教经典原著研究 9.传统佛教与现代社会生活

10.藏传佛教研究(含重要文献翻译)11.明清儒佛道关系研究 12.伊斯兰哲学研究 13.中国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 14.蒙藏等民族地区的伊斯兰教 15.基督教哲学的现代进展 16.基督教与中国思想文化 17.中国天主教史中国文学

※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艺思想及其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运动和文艺实践的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研究。※2.中国文学与先进文化研究 ※ 3.中国文学与民族精神研究 ※ 4.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创新研究 5.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研究

6.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研究

7.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 8.域外中国文学研究之研究 9.历代重要作家及作品研究

10.中国重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研究 1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联研究 12.中国当代重大文学现象研究 13.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14.中国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 15.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16.中国文学与艺术文化的发展研究 外国文学

※ 1.外国古代神话及史诗研究

可作综合研究,也可按地区、语种、国别研究。

※2.外国国别文学中的文化特性 3.外国断代文学研究 4.外国民间文学及其理论研究 5.外国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 如作家和宗教,作品和宗教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状况和发展趋势 可作综合研究,也可按地区、语种、国别研究。7.外国重要作家、文学理论家研究

语言学

※1.汉语方言历史层次研究

梳理汉语方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层次,探索方言的历史演变途径或不同方言间的历史关系。※2.汉语语义系统研究

可特别注重形式(逻辑)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两个方面。※3.语言类型比较研究

从当代语言类型学的观点,对汉语方言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作专题比较研究,对汉语和外国语作专题比较研究。※4.少数民族语言的共时研究

对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研究,包括单一语言或方言以及单一专题(语音、语法、词汇等)的研究,以及对新发现语言、濒危语言的共时研究。5.汉语方言语法若干范畴的比较研究 6.现代汉语篇章分析研究 7.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

8.汉语语音、语义、语法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9.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构词研究 10.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的建设

11.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及教育资源调查研究 12.汉语社会语言学专题研究 13.汉语心理语言学研究

14.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问题研究 15.汉字学与汉字史专题研究 16.外国语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

※ 1.我国传媒集团经营的健康发展与舆论导向的正确把握

研究对象包括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出版集团,可作综合研究,也可只研究一种集团。※2.中国特色的民意调查与舆论调查研究

着重“中国特色”,即研究切合中国实际和中国需要的民意调查、舆论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借鉴但不要照搬西方。※3.新中国的图书出版发行事业研究

可分为前30年、后20年两阶段来研究;研究范围可以是全国,也可以是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当前我国新闻传媒语言的规范性问题研究 5.改进期刊编辑工作与端正学风文风问题研究

针对当前期刊和报纸专版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制定各类编辑的工作规范和操作制度的建议。6.中外传媒集团的比较研究

7.我国国家、民族形象的海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 8.新闻图像的传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9.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融资问题研究 10.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11.经济类报刊研究 12.新闻传媒宣传技巧研究 13.报刊、图书校对学研究

14.报刊图书的跨地区经营发行问题研究 15.大众传媒的娱乐节目与娱乐版研究 16.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途径研究 17.我国传媒广告的规范问题研究 18.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我国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和深度开发利用的调查与研究

※ 2.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研究 ※3.我国情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4.复合图书馆的理论与建设框架研究 5.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6.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7.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研究

8.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功能设计和建库与服务模式研究 9.网络信息组织模式的优化研究

10.网络环境下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的组织、管理与服务研究 11.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应用方案

12.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相互关系研究

13.用户满意度研究

14.网上科学文献出版与利用测度及预测 15.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档案管理研究 16.新世纪档案管理与利用研究

人口学

※1.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变动研究

中国人口发展目标(包括数量、素质、结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政策决策选择。※2.中国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

出生性别比、婴儿性别比、年龄性别比、总人口性别比中存在的问题、变动趋势及其对策。3.西部地区人口问题研究 4.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5.中国加入WTO对人口就业影响研究 6.人口素质指标体系研究

7.全国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历代人口考证研究 8.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人口学研究 9.经济全球化与人口国际迁移、流动研究 10.爱滋病的人口学研究

统计学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方法研究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 3.政府统计体制改革与统计能力建设研究 4.统计调查质量的测度与评估方法 5.境外投资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6.工业或商业或服务贸易或其它领域的统计调查方法研究 7.中国金融与经济周期研究 8.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9.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 10.抽样调查方法与制度问题研究 11.指数理论与实践

12.家计(住户)调查理论与实践

体育学

※ 1.中国体育简明通史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 ※3.2008年奥运会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 4.2008年奥运会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 5.人文奥运的内涵与实践问题研究 6.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7.转型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研究 8.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研究 9.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我国体育事业标准化建设研究

11.体育法制与体育运动员、教练员道德建设研究 12.反兴奋剂问题研究

13.新时期体育学学科(社会科学方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有关情况[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重要注意事项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重要注意事项 一.2010年度课题指南主要特点: (一)强调高度重视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和贯彻,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性。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申请书》填写参考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申请书》填写参考模板 1、《申请书》、《活页》须用最新版本填写,旧版不予受理。 2、《申请书》封面中的“学科分类”只填写一级学科。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要求范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要求 一、需交材料: 1、鉴定结项审批书 一式3份 2、成果简介 一式5份 3、最终成果 a.最终成果为专著者:书稿一式5份 (经同意出版后的著作补交7套) b.最终......

    2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5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关于申报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已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仔细阅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度课题指南》......

    湖南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总结

    湖南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总结2011年05月15日09:37 根据全国社科规划办的安排,2010年度我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从3月3日正式受理申报材料,到3月15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