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3:5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篇: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财农字[2000]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计委(以工代赈办):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一、《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二、《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

三、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说明

附件一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设立的用于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适用本办法的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

第二章 资金来源

第四条 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第五条 地方政府应按不低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额度30%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包括财政和部门的配套资金。

第六条 地方财政应落实的配套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共同负担,负担比例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对市、县财政部门确实无力配套的,省级财政必须全部负担。地方各级财政应负担的部分,必须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

第七条 配套资金不能虚列预算,不能多头配套。对中央财政第四季度追加的资金,地方各级政府可视财力情况安排配套。第三章 资金使用

第八条 以工代赈资金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国定贫困县。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国定贫困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非国定贫困县。

第九条 中央财政从中央预算安排的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县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第十条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

(一)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修建县、乡、村道路(含桥、涵),建设基本农田,兴建小型、微型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及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含造林、种果、畜牧草场建设)等;适当用于异地扶贫开发中的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扶贫(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培训等);适当用于修建乡村道路、桥梁,建设基本农田(含畜牧草场、果林地),兴建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第十一条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一)行政事业机构开支和人员经费;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三)弥补企业亏损;

(四)修建楼、堂、馆、所及住宅;

(五)各部门的经济实体;

(六)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七)大中型基建项目;

(八)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汽车、手机、传呼机等);

(九)小额信贷及其他形式的有偿使用;

(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十一)其他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四章 资金分配与管理

第十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应依据:

(一)国家扶贫方针政策;

(二)贫困人口数;

(三)贫困县数;

(四)自然条件;

(五)基础设施状况;

(六)地方财力;

(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八)资金使用效益;

(九)其他。

第十三条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程序为:

(一)以工代赈资金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步分配方案;

(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步分配方案;

(三)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平衡提出统一分配方案,上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并于年初一次通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计委、扶贫办;

(四)以工代赈计划由国家计委及时下达,财政部拨付资金。

第十四条 中央财政在全国人大批准通过预算后1个月内将资金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地方各级财政在收到上一级财政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后,应尽快与扶贫办、计委(以工代赈办)衔接项目计划,分批下达资金。首批下达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比例不得低于80%。

第十五条 中央财政每年从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中分别提取1.5%,用于项目管理费,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管理费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下达各地。地方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再提取项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

项目管理费使用管理,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省以下(含省本级)各级财政部门要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封闭运行。当年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专户存储所得利息,全额转作扶贫资金,继续用于扶贫。

第十七条 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实行省级管理制度,省以下不能层层切块分配,要严格实施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十八条 扶贫项目在地方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明确责任,各司其责,严格把关。提前落实项目计划,组织协调、指导项目实施,并对项目实施进行审核、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汇审财务决算,监督资金使用。计划部门会同财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对以工代赈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财政部门会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对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根据竣工验收结果,财政部门建立资产登记档案。

第十九条 财政扶贫资金推行报账制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对扶贫开发项目发生的数额较大的购买性支出实行政府采购,具体额度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条 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多头申请资金。

第二十一条 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建设单位,年度执行终了,要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按时编报会计报表和年度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关于财政总决算的编报要求,按时向财政部报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表,并抄报有关部门。第五章 资金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计委(以工代赈办)、扶贫办要依法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如数调减下年度分配指标,并视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

(一)挥霍、浪费、截留、克扣、挤占财政扶贫资金的;

(二)配套资金不足的;

(三)同一项目多头申报、多头申请资金的。

第二十四条 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行为,要如数抵减下年度拨款,并依法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用于边境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三北”防护林的财政扶贫资金,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六条 “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财政部财农字[1995]10号文件规定,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的管理办法执行财政部财农字[2000]1号文件规定。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备案。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二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推进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工作,提高财政扶贫项目管理水平,根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每年由中央分别从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中提取1.5%。地方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再提取扶贫项目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二、资金使用范围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以及县级以下扶贫会议经费、资料费、印刷费等开支。

该经费不得用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限支项目。

三、资金管理

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项目管理费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下达各省(区、市),由各省(区、市)统筹安排。

各省(区、市)在安排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时,必须考虑全省扶贫资金分配和扶贫工作情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地支持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扶贫任务较重的贫困县。

各省(区、市)每年安排给县级的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不得低于全省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总额的80%。

四、监督检查

各级安排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时,要同时抄报同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央财政及财政监察部门将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发现违规者,视情况予以处置。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三

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说明

一、为什么要制定统一规范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资金投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财政扶贫资金种类较多,资金使用混乱、分散,管理多头,政策界限模糊,导致挤占、挪用转移甚至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根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精神,结合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规范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二、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实际工作需要但现行管理制度又没有规定,或者不够明确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本着规范统一的原则,将同属于财政性质的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统一纳入一个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三、与现行制度规定不一致的有关内容

1.为保证现行有关政策的连续性,在现行政策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各自的使用范围。

2.明确项目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对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以及必要的扶贫业务费开支等,允许在财政扶贫资金中列支,但必须从严掌握,不得铺张浪费。项目管理费由中央财政分别从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中提取1.5%,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管理费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下达各地。地方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再提取项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

3.要求省以下(含省本级)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封闭运行,并积极推行报账制管理;对扶贫开发项目发生的数额较大的购买性支出实行政府采购。

4.地方配套资金问题:规定省以下(含省本级)各级政府配套安排的扶贫资金,不得低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额度的30%,配套比例只规定了下限,没有规定上限;地方政府配套的资金包括财政配套资金和有关部门安排的配套资金;地方财政应落实的配套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共同负担,负担比例由省确定;对一些市县财政确实无力配套的,市县财政可以不予配套,但省级财政必须配齐。

5.培训经费问题:不再执行财政部财农字[1999]83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培训经费可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具体扶贫项目进行安排。但要从严掌握,严禁扩大范围。

四、本办法有关条款的说明

1.第九条中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资金,仍由财政部门和民委部门共同管理。

2.第十九条“购买性支出”,指对扶贫项目所需物资、材料、设备集中、批量购买所发生的支出。

3.第二十条“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多头申请资金”,是指同一扶贫开发项目,不得既申请以工代赈资金,又申请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

第二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预算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7〕29 号)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镇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

第三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以项目主管部门为监督管理的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资金支付遵循“项目实施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核算、财政部门直接支付”方法,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二章支付管理

第四条财政扶贫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套取。

第五条财政扶贫资金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涉及农民个人的补贴资金,通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属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相关制度执行,资金通过国库直达物资供应商或工程劳务中标方。

第六条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有关办法规定,加强管理,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施工进度、竣工验收、决算审计等做好资料审核等工作。

第三章操作流程

第七条财政部门依据上级下达和镇本级预算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指标,及时通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资金性质、用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经分管镇长审批后,报镇财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项目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实施方案、资金计划,进行项目批复。为防止多头申报、重复立项,对涉企财政扶持项目要及时录入财政涉企管理系统。

第九条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复文件、实施方案、建设内容、施工合同(协议)等进行项目建设,并按项目进度向项目主管部门申请报账。申请报账时,需提供财政扶贫资金报账(预拨)申请表、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协议)、施工进度表、竣工验收单、决

算审计报告、税务发票和其他合法有效的报账凭据。

第十条项目主管部门依据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有关办法规定,对项目实施单位或资金使用申请人提交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审核,审核批准后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支付申请。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依据资金文件和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核后,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规定拨付资金。

第四章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工作由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单位主要职责:

(一)按照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批复和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

(二)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进度和项目实施情况,提出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程序向项目主管部门报账。

(三)提供有效、真实、完整、合法的项目报账凭证和相关资料。

(四)接受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下达批复文件。

(二)组织、申报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

(三)审核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四)组织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竣工验收,并出具项目监督检查、竣工验收报告。

(五)审核、审批项目报账凭证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签署审核、审批意见。

(六)申请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并进行财务核算。

(七)接受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八)建立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台账,将项目管理、报账资料等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第十五条镇财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财政扶贫资金账务处理和指标控制。

(二)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情况。

(三)定期不定期对主管部门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财务核算、原始凭证及其他相关报账资

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四)按国库集中支付规定拨付资金。

(五)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镇政府,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到以后的资金分配中。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制约机制,镇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进行查处。

第十七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依据职责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细则、方案中涉及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的有关内容,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以乡镇为监管主体的各类财政资金报账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镇财政所负责解释。

第三篇:(修订) 建始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建始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的管理质量,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切实发挥使用效益,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鄂政办发[2004]117号)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本办法的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老区建设资金、项目管理费,以及其他用于扶贫的财政性资金。

第三条 县发展和改革局、扶贫开发办、民宗局为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计划申报、实施管理、检查验收、支出审核;县财政局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县审计局、监察局为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部门,主要负责财政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和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落实主管领导,乡(镇)财政所配备一至两名专职(或兼职)扶贫资金项目专管员,参与项目申报、实施方案审查、工程承包合同审核、项目日常管理、资金预拨审核、检查验收、报账审核、竣工项目管护等资金与项目管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效益达到预 1 期目标。

第二章 资金使用范围

第四条 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相关项目。具体使用范围是:

(一)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用于修建乡、村组公路和桥涵、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农田、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移民搬迁和生态能源建设等;

(二)支持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相关的加工业。扶持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及为贫困户提供种子、种苗、种畜和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

(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四)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和扶贫政策及扶贫业务培训。

(五)以工代赈资金使用范围按照鄂政办发[2004]49号文件执行。

第五条 财政扶贫资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一)行政事业单位机关经费和人员经费;

(二)修建楼、堂、馆、所及职工住宅,购买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

(三)企业生产经营支出和部门经济实体;

(四)各种形式的有偿使用和偿还债务;

(五)基建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六)其他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六条 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根据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整合资金存量,按照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投向不变、统筹捆绑使用的原则,分编制扶贫项目计划,建立扶贫项目库,实施项目管理。

申报项目计划时,从扶贫项目库中筛选项目,同一项目不得重复安排资金,由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初步方案,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按规定程序上报。

第七条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和资金指标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局联合行文下达。已批准的扶贫项目,不得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确需调整项目,应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调整方案,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报省州备案后执行。

第八条 实行扶贫项目合同管理制度。经批准实施的扶贫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单位同项目实施单位签订财政扶贫项目承包合同,明确项目责任人、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质量标准、预期效益和违约责任等。由县直主管部门承建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必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经国家认可的独立法人单位。凡符合招投标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按规定实行招投标公开确定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预拨、报帐时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财政扶 3 贫项目承建合同。

第九条 实行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汇审制度。扶贫项目实施前,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项目实施方案,报乡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汇审并实地查看后方可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预拨、报帐时必须提供已经汇审的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由项目实施单位在实地勘查测量的基础上制定,要实事求是,操作性强,不得闭门造车、盲目估算。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包含的主要内容: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项目实施单位、投资概算、扶贫资金用途、项目施工方案、预期效果。应由政府采购的工程、物资,需提出采购计划。

第十条 实行扶贫项目监理制度。县直相关部门(含县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林业局、交通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对扶贫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及工程预、决算的审查、检查验收,对竣工项目的质量评价等。

第十一条 建立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和效益评价制度。竣工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组织项目监理单位、乡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单位共同验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绩效评价。总结评价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金到位、使用和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项目竣工验收结论,项目建成后的实际状况与项目实施方案的对照分析等。

第十二条

建立扶贫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乡镇必须建立完整的扶贫项目档案,4 扶贫项目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承包合同、验收资料、项目总结、报账资料及附件等。

第十三条 财政扶贫项目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凡实行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按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10%暂扣质量保证金,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一年后,未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财政部门如数退还工程质量保证金。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按项目承包合同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十四条 建立竣工扶贫项目管护制度。竣工项目交付使用后,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完善项目建后管护制度,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人,确保项目效益持续发挥。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县财政局在国库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收到上级财政拨入和本级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及时转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内所有资金经县分管领导审批拨付。专户存储所得的利息净收入全额转作扶贫资金。年终专户结余资金,结转下继续使用。

财政扶贫项目结余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报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后,可用于其他扶贫项目。

第十六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县级统一核算管理。由县直主管部门承建的项目,依据项目承包合同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或扶贫物资政府采购中标供应商。由乡镇、村、组组织实施的项目,依 5 据项目承包合同,资金由国库直达乡镇财政所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受县局委托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竣工验收及报帐情况将资金直达项目实施单位,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扶贫项目实施单位(含提供劳务和扶贫物资供货单位)为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人,乡镇、村、组组织实施的项目,由乡镇财政所报帐。

第十八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预拨资金制度。实施方案审批通过的项目需要预拨资金,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审签,可申请财政部门预拨项目启动资金。预拨资金原则上不超过该项目扶贫资金总额的50%。对支持贫困农民生产发展的财政扶贫项目,如种子、种苗等,为确保项目实施单位技术、管理、跟踪服务到位,在发展项目见效,农民受益后,经村民代表、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再拨付余款。

第十九条 财政扶贫项目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列入《建始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扶贫项目及物资一律实行政府采购。需由政府采购的扶贫项目及物资,先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采购计划,报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汇总后纳入扶贫物资政府采购计划,实行集中采购。

第二十条 用财政扶贫资金支付自建项目的民工工资,投放农户种子、种苗、种畜和现金补助,必须有到户的花名册,受益贫困户签字,并经村委会签章。

第二十一条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必须按批准的计划使用,主要用于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以及扶贫会议经费、资料费、印刷费等 6 开支。各级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收取项目管理费、评估费。

第二十二条 项目计划安排的培训费用,严格按照实际的培训内容和费用支出情况核销和报账。培训对象、培训地点、培训方式、授课内容、培训资料、培训效果必须真实完整。

第二十三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必须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台账,如实反映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建设内容、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项目效益情况等内容。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实行公示公告制。扶贫项目资金主管部门在建始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将财政扶贫项目立项情况公开(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或个人、投资计划、立项时间)、项目验收情况公开(包括项目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效益、验收结论、验收单位、验收时间)、资金拨付情况公开(包括拨付对象、拨付依据、拨付金额、拨付时间)。乡镇以村为单位将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示公告,搬迁扶贫资金、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等涉及到农户个人的资金必须公示到村、组、个人,增加扶贫项目实施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二十五条 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督检查。扶贫项目主 7 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的全过程实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县级报账制管理,严格审核项目支出,完善报账资料,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审计部门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制度,每年由县审计局对当年财政扶贫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形成书面审计报告报送县人民政府。

第二十六条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要认真调查,从严查处。

对违规调整项目,挥霍、浪费、截留、挤占财政扶贫资金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如数缴回扶贫资金,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依纪依法给予处理;

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如数追缴侵占的扶贫资金,并依法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人,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管理扶贫资金的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违反规定将扶贫资金挪作本人或他人使用;在扶贫资金中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索取或收受扶贫资金使用单位的好处;将扶贫资金转到账外设立“小金库”的,依纪一律从严追究,从重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按鄂财 8 农发[2005]13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水城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水城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2〕412号)、《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黔财农〔2012〕101号和国家、省的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指中央财政补助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本办法所称扶贫对象是指根据国家扶贫标准和我县扶贫标准识别认定的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第二章 资金使用与拨付

第三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乡(镇)、重点贫困村及贫困人口。

第四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民族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承接来料加工订单;使用农业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等。

(二)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

(三)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对其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给予补助。

(四)围绕帮助农村扶贫对象缓解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对扶贫贷款实行贴息等。

(五)围绕编制、审核扶贫项目规划,实施和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而发生的项目管理费。

第五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项目管理费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一)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三)弥补企业亏损。

(四)修建楼、堂、馆、所及贫困农场、林场棚户改造以外的职工住宅。

(五)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六)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七)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九)企业担保金。

(十)其他与本办法第四条使用规定不相符的支出。第六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遵循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大力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实施财政扶贫项目。

第七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扶贫开发工作需要,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实行专账管理,专项用于扶贫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项目公告公示、报账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机构、人员开支等。

第八条 县级要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扶贫开发投入渠道,加大整合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各类资金的力度,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提高资金规模使用效益。

第九条 县财政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实施方案后,及时将中央、省和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到各乡财政所,对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领头承办的项目,必须与项目所在乡镇签订扶贫责任书,明确所扶持的贫困人口,完善相关 3

项目报账票据和相应的项目档案资料,县级财政可直接支付资金到企业或合作社。项目档案资料应包括:

1、项目申报文件;

2、项目申报书;

3、项目实施方案;

4、项目批复文件(资金批复文件、实施方案批复文件);

5、实施地原始照片(电子档jpg格式)、地理信息;

6、项目公示图片;

7、项目实施农户花名册(盖手印);

8、拨款、报账依据;

9、实施各阶段图片(电子档jpg格式)

10、项目中期评估材料(包括阶段小结)

11、项目竣工报告;

12、财务决算报告(必须由财政所出具并盖财务所公章);

13、乡、(镇)自验报告(必须附参与自验人员名单和乡(镇)自验小组文件);

14、申请验收报告;

15、项目实施工作总结。而基础设施项目除了以上材料,还必须要有施工合同、施工图片和有资质的技术人员签字记录;

16、后续管护措施(一定要切实可行,能够使项目发挥中长期效益这样的措施)

材料报齐后,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对

竣工项目进行现场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后再申请验收。

项目财政扶贫资金投资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由乡(镇)组织人员验收,报送项目验收的相关材料及验收表到县项目主管部门存档,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抽查。财政扶贫资金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验收,除需要以上资料,还必须有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

第十条 县财政局要加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执行进度。收到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文件后,及时将资金下拨到乡镇和使用单位,资金拨付比例为3:3:4。

(一)拨付首批启动资金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申报文件;

2、项目申报书;

3、项目实施方案;

4、项目批复文件(资金批复文件、实施方案批复文件);

5、实施地原始照片(电子档jpg格式)、地理信息;

6、项目公示图片;

7、项目实施农户花名册(盖手印);

8、拨款相关依据

(二)拨付第二批资金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拨款、首批资金报账相关依据

2、实施各阶段图片(电子档jpg格式)

3、项目中期评估材料(包括阶段小结)

(三)拨付尾款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全部资金报账相关资料

2、项目中期评估材料(包括阶段小结)

3、项目竣工报告;

4、财务决算报告(必须由财政所出具并加盖财务专用章);

5、乡、(镇)自验报告(必须附参与自验人员名单和乡(镇)自验小组文件);

6、申请验收报告;

7、项目实施工作总。而基础设施项目除了以上材料,还必须要有施工合同、施工图片和有资质的技术人员签字记录;

8、后续管护措施(一定要切实可行,能够使项目发挥中长期效益这样的措施)

第十一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县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付手续。

第三章 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 县级有关部门根据以下职责分工履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职责。

(一)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主要有扶贫、发改、民宗、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是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 6

督部门,负责全县的扶贫攻坚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检查验收和费用支出的审查。

(二)县财政局是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实施报账制的职能部门,负责财政扶贫资金的收支管理,对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报账制管理和监督管理等。

(三)县审计局、县纪委负责对项目资金和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全程监管。

第十四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需要明确资金具体用途、投资补助标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用款计划等内容。

第十五条 县级财政、扶贫部门在项目选取、实施、检查、验收等各环节,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把关,确保财政扶贫项目效益达到预期目标。

第十六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的项目实行县级备案制和县级审批制相结合的项目管理制度,县级主要审批项目实施方案。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和项目所在乡镇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共同验收,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支持的项目和资金额度要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实施单位要利用公开栏(墙)、项目竣工牌、会议及告示等形式将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受益对象、补助标准、补助环节及项目完 7

成情况在项目实施地进行事前、事后公示公告,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扶贫对象给予补助的,在所在行政村进行公告、公示。

第十八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

第十九条 县财政局要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当年如有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专户存储所得利息,应在终后全额缴入国库,继续预算安排用于财政扶贫项目。

第二十条 县财政局和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做好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第二十一条 乡镇财政所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巡视、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制止并报告县财政局。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处理、处罚、处分。

第二十三条 对未按本办法要求实行财政扶贫项目责任制管理,或在对项目实施中出现责任事故的,按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责解释。

第四章 附则

本办法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9

第五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精准扶贫精神、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县、镇关于扶贫资金管理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本办法所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指县、镇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我社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社区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二、本办法所指扶贫对象是指根据中央和省上扶贫标准识别认定的社区贫困人口。

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要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把资金使用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与脱贫成效相挂钩,用于补助或扶持到人到户的资金使用对象必须是本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用于建设小型公益设施等不具备排他性项目的资金。

四、镇划拨到社区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合社区扶贫项目实际,坚持专款专用,实行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不得与社区基本账户中的其他资金混用。涉及的到户资金,要直接汇入到贫困户的“一卡通”账户中,禁止以现金形式发放。

五、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主要使用方向,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产业开发。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乡村旅游业,支持电商等新兴扶贫产业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村级道路及村内道路等。

(三)其他扶贫支出。其他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的支出。

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项目管理费不得用于以下支出。

(一)社区基本支出,包括接待费、招待费、餐费等违规支出;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包括各类加班费等变相的个人福利补助;

(三)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四)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五)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六)其他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支出。

七、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指派专人负责,切实履行项目资金使用主体责任,抓好项目计划、项目建设、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

八、扶贫资金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在资金项目实施前后都要在群众中进行公示,公示位置要醒目、时限不少于一周。公示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负责人、监督举报电话等。

九、由社区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管,鼓励群众参与监管,采用阶段性重点监管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管;监管内容包括:

(一)扶贫资金项目投资概算等审批审定情况;

(二)项目实施主体、招标采购、公告公示、扶贫责任合同等制度落实情况;

(三)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编制、建设内容、补助标准和投资规模等执行情况;

(四)项目进度、审核报账、资金拨付、扶贫效益、项目质量、检查验收、资料归档管理等情况;

(五)其他需要监管的事项。

十、责任追究。

社区干部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中,存在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一、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下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1]9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财农〔2001〕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

    桐梓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桐梓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麻城市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麻城市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范扶贫资金拨付程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德阳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德阳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德阳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经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现......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4篇在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仅供......

    林西县2010财政扶贫资金

    林西县2010财政扶贫资金 产业化扶贫隆平村肉羊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林西县肉羊舍饲养殖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林西县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