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

时间:2019-05-14 13: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

第一篇: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

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

MES作为新兴的市场,在中国的潜能巨大。在全国1200家工业企业中,有1007家企业对MES有潜在需求,占比高达84%。

《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4版)》是e-works研究院立足自身专注于制造业的优势,在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MES市场研究报告。此次调研收集到全国1200家企业的有效问卷,分别对已实施MES系统的企业和未实施MES系统的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调研报告从企业选型与实施的现状入手,分析MES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应用需求,探寻市场的机会与发展方向。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企业对MES的投资迫切。企业对MES投资的重视程度高,投资金额较大,近三成企业的累计投资金额在500万以上;此外67%的企业对MES项目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00万。尤其是50亿以上的大型企业投入明显,52%的企业MES的累计投资超过500万;22.5亿~50亿规模的企业在各个投资区间的分布较平均;3~22.5亿规模的企业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现象,投资金额集中在50万~500万间;在3亿以下规模的中小企业中,有68%的企业对MES的累计投资在200万以下。

目前,MES商业化软件的应用率不高。企业在实施MES时购买商业化MES系统的企业不足1/3,38%的企业选择自主开发MES系统,27%的企业选择合作开发MES系统。

企业对MES系统的认知需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MES系统实施完后达到项目预期的仅为55%,还有45%的企业MES项目的实施并没有达到初期的目的。从各行业的应用来看,冶金与石化行业的MES应用率最高为62%,最低是机械与装备行业为49%。电子电器行业与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的MES应用率居中,分别是59%和60%。

MES作为新兴的市场,在中国的潜能巨大。在全国1200家工业企业中,有1007家企业对MES有潜在需求,占比高达84%。中国的MES市场处于快速的成长和发展期,未实施MES的企业需求固然巨大,但已实施了MES系统的企业对MES的升级需求占比也较高。MES厂商应该对MES的升级需求保持高度的关注度。未应用MES的企业需求占比69%,已应用MES的企业需求占比31%。

中国的MES厂商数量繁多,背景繁杂。在MES商业市场中,既有国际自动化硬件设备背景的厂商如西门子、GE等,又有数据采集人工界面或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起家的厂商如Wonderware、应创云相;既有专注于MES系统的厂商如Camstar、艾普工华,也有由某个或某几个专业领域起家的厂商如中渊科技、速威软件;既有大型制造企业自动化部门衍生的MES厂商如宝信、石化盈科,也有传统管理软件提供商起家的厂商如SAP、Oracle、兰光创新、明基逐鹿等。目前厂商数量已经超过100家,市场上相对活跃的厂商数量大约有50余家。

企业对MES品牌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已实施MES的企业和未实施MES的企业对MES供应商的品牌认知存在一定的区别,相对而言国际厂商由于较为关注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在知名度排名中普遍靠前。

MES产品发源

MES产品

代表公司

典型应用 1 2 自动化领域厂商 专业SCADA、HMI厂商

在自动化设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自动控制软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台湾电子行业MES系统在大陆的推广

实施MES中发展起来的

GE Fanuc、西门子、罗克韦尔等 Wonderware、Citech、比邻等

大众汽车、奇瑞汽车等 夏新电子、ut斯达康、中心通讯等 台湾电子行业信息化厂商

资通、羽冠、宝成、明基逐鹿等 Furious 4 国内流程行业大型公司

上海宝信、石化盈科等 宝钢、中国石化 6 PLM厂商

自动识别、质量管理厂商

从PLM延伸发展出来的 向MES领域进行渗透的

UGS等 今朝、灵蛙等

兰普照明 广州本田等 专业的mes软件公司 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服务

盖勒普(SFC-MES)中船重工等

【关于e-works Research】e-works Research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研究机构,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制造业ERP领域、PLM领域和IT基础架构领域的市场、技术、应用和产业研究,定期出版PLM、ERP、MES、CAE、信息安全、信息化投资等方面的研究报告。e-works Research也为制造业信息化供应商提供市场调查、产品评估、案例撰写、白皮书策划等专业咨询服务,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评估、需求分析、总体规划、产品选型、项目监理等第三方咨询服务。

e-works Research隶属于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领先的专业门户网站,拥有67万会员,其中包括5万多名制造企业CIO和高层业务负责人。e-works每年举办40多场信息化专业会议和培训,超过3000家制造企业高层负责人现场交流。

目 录 报告摘要……………………… ……………………………………………………… 7 2 调研背景……………………………………………………………………………… 10

2.1 分析说明………………………………………………………………………………10 2.2 样本情况………………………………………………………………………………10 2.3.1 调研企业区域分布情况…………………………………………………………10 2.3.2 调研企业行业分布情况……………………………………………………………11 2.3.3调研企业规模分布情况……………………………………………………………12 3 MES实施与选型分析………………………………………………………………… 13

3.1 MES投资分析……………………………………………………………………………13 3.2 MES应用模式分析……………………………………………………………………14 3.3 MES项目主导分析………………………………………………………………………15 3.4 MES实施周期分析………………………………………………………………………15 3.5 MES选型要素分析………………………………………………………………………16 3.6 MES项目需求分析………………………………………………………………………17 3.7 主要结论………………………………………………………………………………19 4 MES的应用现状分析………………………………………………………………… 20

4.1 MES各功能模块应用概况……………………………………………………………20 4.2 MES各功能模块应用难点……………………………………………………………22 4.3 MES各功能模块应用效果……………………………………………………………23 4.4系统数据采集与集成应用现状………………………………………………………26 4.5 MES系统应用效果与效益分析………………………………………………………27 4.6 MES应用成功率分析…………………………………………………………………28 4.7 MES应用难点分析…………………………………………………………………28 4.8主要结论……………………………………………………………………………29 5 MES应用需求分析…………………………………………………………………… 30

5.1 MES实施周期预期分析………………………………………………………………30 5.2 MES投资预算分析……………………………………………………………………31 5.3 MES拟应用模式分析……………………………………………………………………32 5.4 MES应用需求分析……………………………………………………………………33 5.5主要结论………………………………………………………………………………34 6 MES厂商知名度分析…………………………………………………………………36

6.1 总体情况分析…………………………………………………………………………36 6.2已应用MES的企业厂商知名度排名…………………………………………………36 6.3 未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39 6.4 主要结论………………………………………………………………………………39 7 MES市场趋势发展综述………………………………………………………………43

7.1未来市场的整体评价…………………………………………………………………43 7.2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44 8 e-works研究院简介……………………………………………………………………46

图目录

图 1全部样本企业分布情况(区域)…………………………………………………………11 图 2 全部样本企业分布情况(行业)…………………………………………………………12 图 3 全部样本企业分布情况(规模)…………………………………………………………12 图 4 MES项目累计投资………… ……………………………………………………………13 图 5不同规模企业的MES项目累计投资…………… ………………………………………14 图 6 MES系统应用模式………………………………………………………………………14 图 7项目主导部门 …………………………………………………………………………14 图 8 MES项目实施周期……………………………………………………………………15 图 9MES选型的核心要素分析………………………………………………………………16 图 10行业企业MES选型核心要素…………………………………………………………17 图 11 MES系统的项目需求…………………………………………………………………17 图 12行业企业的MES项目需求……………………………………………………………18 图 13各功能模块应用概况………………………………………………………………20 图 14 MES各功能模块在行业企业中的应用情况…………………………………………21 图 15功能模块实施难点概况………………………………………………………………22 图 16 各功能模块在各行业企业的实施难度……………………………………………23 图 17功能模块应用效果概况………………………………………………………………23 图 18 MES各模块应用效果分析(1)………………………………………………………24 图 19 MES各模块应用效果分析(2)………………………………………………………25 图 20 MES各模块应用效果分析(3)………………………………………………………25 图 21 MES系统数据采集方式………………………………………………………………26 图 22 MES与外部系统的集成………………………………………………………………27 图 23 MES应用效果与效益………………………………………………………………27 图 24 行业企业MES应用的成功率………………………………………………………28 图 25 MES九大实施难点排名………………………………………………………………29 图 26 MES的应用需求………………………………………………………………………30 图 27 未应用企业MES拟实施周期………………………………………………………31 图 28 不同规模企业的MES项目预算……………………………………………………32 图 29未应用MES企业的拟应用模式……………………………………………………32 图 30未实施MES企业的需求关注重点……………………………………………………33 图 31各行业对MES的应用需求…………………………………………………………34 图 32 MES厂商总部分布地图……………………………………………………………36 图 33 已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37 图 34不同区域已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38 图 35不同行业已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38 图 36不同规模已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39 图 37未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40 图 38不同区域未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41 图 39不同行业未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41 图 40不同规模未应用企业的厂商知名度排名…………………………………………42 图 41 e-works权威发布中英文PLM研究报告…………………………………………47 图 42 e-works Research研究系列评估报告…………………………………………48

第二篇:制造执行系统(MES)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随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在上层宏观计划和下层生产管理控制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制造执行系统的出现填补了企业计划层和车间操作控制系统之间的缝隙,使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得以纵深推进.0 引言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展开,很多企业已经重视并有效地应用了以MRP IFERP 为代表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和以监控和数据采集为主的生产过程监控软件。在目前的ERP 系统中,资源和计划管理是重要功能,但几乎不涉及车间内部具体生产活动的管理(如生产单元间的资源调配、计划执行、生产监督等)。企业生产管理软件和制造单元控制软件之间不能有效集成,上层ERP 软件系统精确的生产数据不能从生产车间得到支持,而制造控制单元又常常不能及时得到指令来调整工作状态,形成了上层信息不能直接传输到生产和设备控制系统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制造企业生产和信息化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打通了这一瓶颈,并已得到学术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和认可,成为企业信息化的热点之一。制造执行系统(MES)

EPR(企业资源计划管理),JIT(准时成产)及OPT(最优生产技术)等理论和方法以及基于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生产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ERP,JIT及OPT等强调企业的计划性,生产管理则强调生产计划的执行性及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反馈,因而,生产管理和控制必须寻求新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机构(AMR)提出了制造执行系统(MES)概念。国际MES协会对MES的定义为:MES使用实时精确的数据,优化从订单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对工厂的全部生产活动进行指导、反映和报告。

通过对变化情况的快速反应,减少无附加值行为,提高工厂运行和处理的有效性。MES能够提高投资回报、提高利润率、加快资金的流通和减少库存。美国国家标准协会(NIST)对MES的定义为:从生产计划/工单下达到成品产出的整个过程中,采集所有软件和硬件数据,保证能够完成生产管理以及生产优化。

MES解决了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生产指挥调度,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标准的执行,产品质量的控制,设备运行情况的掌握,产量、在制品、生产消耗的统计,生产线人力资源状况,原料、材料、成品的库存等生产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

MES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具体如图ME S在计划管理层(EPR)与底层控制(CP)S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其功能如图2所示。一方面,MES可对来自MPR IFEPR 的生产管理信息进行细化、分解,形成操作指令传给底层;另一方面,MES可以通过Pcs采集设备、仪表的状态数据和控制资源的实时动态管理,将制造系统与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把生产状况及时地反馈给计划层,进行作业的动态调度,形成ERP/MES/PCS3层为核心的企业信息集成系统。MES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从工艺控制、制造过程控制向信息化与全面综合自动化发展的必然之路。现在,制造业信息化系统已从初级的MIS发展到以生产控制、调度、优化、营销、经营和决策等为一体的企业综合控制自动化系统,企业的框架结构由经营层ERP 系统、生产层MES系统及控制层PCS系统组成。MES作为执行机构,对生产命令下发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实时地将生产过程信息反馈给上层系统,其时间维度主要集中在班组和生产执行部门。提升管理水平

制造企业在实施MES以后,生产管理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归纳起来主要有:

(1)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技术含量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适应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需要。

(2)根据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进行排产和调度,提高了排产和调度的效率。

(3)提高了生产管理的实时性、科学性。

(4)实现了物料跟踪。

(5)加强质量控制。

(6)为计算生产成本提供了依据。

(7)为建立数字化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效益分析

制造执行系统国际联盟组织MEAS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实施MES以后,带来的效益主要表现在:

(1)生产周期缩短45%(6%的被调查企业)。

(2)数据输人工作减少57%(6%的被调查企业)。

(3)半成品的积压减少24%(57%的被调查企业)。

(4)交接班的纸面工作减少16%(36%的被调查企业)。

(5)缩短生产提前期35%(36%的被调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实时地将生产过程信息反馈给上层系统,其时间维度主要集中在班组和生产执行部门。MES系统的实施

3.I MES在中国的现状

目前,在企业信息化中起呈上启下作用的MES主要停留在MES思想、内涵以及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上,软件开发和应用还比较薄弱。我国对车间层、单元层的研究大都偏重控制模型的研究,很少从MES角度研究开发面向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管理和控制软件。在MES技术研究上,国内外差别并不是很大,但在应用上大多还停留在制造设备的集成、状态监督和控制阶段,MES产品开发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MES主要应用在电子、汽车、食品及医药加工等离散制造企业。国内MES市场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应用面窄量少。通常制造执行系统是以ERP 与企业自动化设备集成为主要目标的。3.2 如何实施MES系统

企业经过项目立项、论证并决定实施MES系统后,应对MES的实施进行总体规划,确定总体目标,对实施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囚。MEs的实施进程如图3所示。

(1)成立MES项目实施小组。MES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因此成立项目小组是必要的。项目小组主要完成MES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培训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分步骤地顺利实施。项目组成员应全程参与MES的实施,配合与协调项目工作的进行,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政策的贯彻执行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直接渗透的,实施MES要有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每个部门要有管理者来负责公司决策的实施。

(2)选择MES供应商。选择适合企业的管理软件、寻求有实力的软件公司作为供应商是前期的重要工作。应选择技术力量雄厚并且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的软件厂商合作,并着重考察软件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考察软件供应商的生存能力。

(3)业务流程重组与系统开发。实施MES后,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会有很大变化,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于职能重叠的部门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及时处理,使MES系统达到最好的运行效果。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一定要配合软件厂商做好MES的业务需求调研工作,这样,厂商才能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的MES软件系统。

(4)全面的人员培训。MES实施涉及到计算机、企业管理及车间现场操作等人员,这些人员的知识层次、业务水平、对MES的认识及计算机应用水平均有差别,为保证MES顺利实施,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一是要培训员工对MES的了解、认识与操作;二是要学习现代生产管理方式,转变观念、优化工作方式;三是重点培训项目组成员,让他们到企业外面参观培训,切实保证培训效果。

(5)重视数据准备。MES系统强调生产管理与协调,与生产相关的基础信息(如物料、设备、工艺路线及质量标准等)必须录人计算机,并针对这些数据建立科学的编码体系。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是MES系统运行的基础,必须把数据准备工作做好、做细。

(6)模拟运行与用户化。MES系统开发基本完成后,应进行计算机模拟运行,测试模拟运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程序。在模拟运行期间,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应该全程参与并接受软件供应商的培训(包括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服务器及网络等),使计算机人员尽早掌握MES系统的维护方法;然后进行现场模拟运行,培训MES用户,最后进行考试检测,以了解用户应用MES系统的水平。

(7)EMS系统试运行与系统切换。系统试运行期间会发现很多新问题,这时要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间题的解决方案,对软件进行维护完善,然后再试运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直到MES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该过程中,对计算机人员、管理人员及用户的培训要持续进行,尽早使企业的人员能正常使)用和维护MES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MES系统运行稳定,就可以进行系统切换正式运行了。结束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只有大力推广MES的理念和应用,以促进MES的普及,才能促进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深人开展,使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迈向更高层次。

第三篇:中国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下我国部分行业如化工、钢铁等等面临严峻的竞争

形势和经历着深远变化的生存发展要求转变与趋势相符的现代管理思路建立现代管理理

念引进现代管理决策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最迫切的要求和机遇所在。观察

世界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可以清晰的得出企业行为势必从单项、局部的改善向着综合、集成的优化转变尤其是计划、组织、控制三大职能的整体优化更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获

得竞争优势的难点和重点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主要用来解

决整体优化中生产计划与生产过程的脱节问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成为制约现代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和企业之间供应链优化的瓶颈。

一、MES的产生及发展

1MES的产生背景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加多样化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开

始由大批量的刚性生产转向多品种少批量的柔性生产以计算机网络和大型数据库等IT技

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企业的信息系统也开始从局部的、事后处理方式转向全

局指向的、实时处理方式。在制造管理领域出现了JIT、LP、TOC等新的理念和方法并依此

将基于定单的生产扶正、进行更科学的预测和制定更翔实可行的计划在企业级层面上管

理系统软件领域MRPII以及OPT系统迅速普及直到今天各类企业ERP系统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过程控制领域PLC、DCS得到大量应用也是取得高效的车间级流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可以

说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工厂以及企业范围信息集成的实践过程

中仍然难以解决这一瓶颈带来的各种问题在计划过程中无法准确及时地把握生产实际状

况另一方面则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得到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做指导工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

员难以在生产过程中跟踪产品的状态数据、不能有效地控制在制品库存而用户在交货之前

无法了解定单的执行状况。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生产管理业务系统与生产过程

控制系统的相互分离计划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界限模糊、缺乏紧密的联系。针对这

种状况1990年11月美国的调查咨询公司AMR首次提出MES的概念为解决企业信息集

成问题提供了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制造执行系统。

2MES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流程工业控制中出现了

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同时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与

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使过程控制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模式出现了集控制、优化、调度、管

理和经营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

化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1995年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已有100多家炼油、化工企业在实

施CIMS计划推动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向上

下游、产供销一体化或集成化方向发展意大利AGIP石油公司提出了以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工厂信息集成系统方案信息采集从底层到上层从供应链的源头到尽头而计算结果和指

令则从上层一直传递到底层。它以面向数据而非面向应用的模型为核心系统连接实时

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对生产过程进行过程监视、控制和诊断、环境监测、单元整合、模拟

和优化。并在管理决策层进行物料平衡、生产计划、调度、排产、企业资源计划、离线在线

模拟与优化等。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特别是经过实际应用的考

验已逐步形成合理的体系结构其结构框架已由下图所示的五层Purdue模型演变为

ERP/MES/PCS三层结构。目前这已成为西方先进工业国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理论和

产品的主流框架。

在Purdue模型中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自下而上从功能上分为过程控制、过程优

化、生产调度、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五个层次将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明显分开。虽然这种

体系框架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研究与开发的深入它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实践中遇到了较大问题。在流程工业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中除了底层的过程控制与顶层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外在中间层次是很难将生

产行为与管理行为截然分开的。因此在牵涉到大量既有生产性质又有管理性质的信息时

根据五层结构模型就很难明确划分应该属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哪一层次这就造成了流程工

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概念的混乱和标准的难以统一。

ERP/MES/PCS三层结构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一结构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划

分为考虑生产过程问题的过程控制系统PCS考虑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以及考虑生产与管理结合问题的中间层生产执行系统MES。这样就使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

系统中原来难以处理的具有生产与管理双重性质的信息问题得到了解决。

3MES的定义

国际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AssociationMESA对

MES的定义是“MES提供为优化从订单投入到产品完成的生产活动所需的信息。MES运用及

时、准确的信息指导、启动、响应并记录工厂活动从而能够对条件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响

应、减少非增值活动、提高工厂运作过程的效率。MES不但可以改善设备投资回报率而且

有助于及时交货、加快库存周转、提高收益和现金流的绩效。MES在企业和供应链间以双

向交互的形式提供生产活动的基础信息。”

如此定义道出了MES的设计、开发、实施都是围绕企业生产----这一为企业直接带来

效益的价值增值过程进行的而针对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常对生产环节的重视不够的情况我们研究所开发的目前国内唯一针对大型流程企业的专业MES系统以其精心的设

计、完善的实施以及良好的维护等为MES的兴起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美国的权威机构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提出的

MES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为操

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人员、设备、物料、客户需求等的当前状况。AMR于1992年提出了三层的企业集成模型将企业分为三个层次计划层

MRPII/ERP执行层MES控制层Control。计划层强调企业的计划它以客户

定单和市场需求为计划源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降低库存提高企业效益执行

层强调计划的执行通过MES把MRPII/ERP与企业的现场控制有机地集成起来控制层强调

设备的控制如PLC、数据采集器、条形码、各种计量及检测仪器、机械手等的控制。

4.MES的作用

制造企业关心三个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回答的是前

两个问题“如何生产”由生产现场的过程控制系统掌?

第四篇: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需要资本市场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融资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资源跨地区和跨产业的整合,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金融系统的弹性,分散金融风险;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需要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充分发现和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循环中去;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养老体系,需要资本市场发挥其财富管理的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投资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让养老基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总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在客观上需要一个功能齐备、运作规范、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的资本市场。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回顾和总结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把握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向成熟市场的过渡,迈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章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了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资本市场应运而生。同时,其发展又引领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重要体制和机制的变革,成为推动所有制变革和改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力量。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

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一些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尝试,最初的股票开始出现。这一时期股票一般按面值发行,大部分实行保本保息保分红、到期偿还,具有一定债券的特性;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

1981年7月我国重新开始发行国债。1982年和1984年,最初的企业债和金融债开始出现。

随着证券发行的增多和投资者队伍的逐步扩大,证券流通的需求日益强烈,股票和债券的柜台交易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二级市场初步形成。1990年国家允许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先后营业。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8年,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在各省组建了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同向期货交易过渡。

总体上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股票发行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统一的监管,股票发行市场也出现了混乱。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认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1992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 在这个阶段,源于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的内生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在发展初期,市场处于一种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并且以区域性试点为主。深圳“8.10事件”的爆发,是这种发展模式弊端的体现,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的管理和集中统一的监管。

第二阶段: 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创建初期,国家采取了额度指标管理的股票发行审批制度,即将额度指标下达至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由其在指标限度内推荐企业,再由中国证监会审批企业发行股票。在交易方式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建立了无纸化电子交易平台。

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沪、深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企业债、可转债、封闭式基金等。

伴随着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证券中介机构也随之增加。到1998年底,全国有证券公司90家,证券营业部2412家。从1991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等市场的基金(统称为“老基金”)。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境内企业逐渐开始在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期货市场也得到初步发展。

□ 在这个阶段,统一监管体系的初步确立,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区域性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随后,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各种体制和机制缺陷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步积累,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

第三阶段: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2007)

《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2005年11月,修订后的《证券法》颁布。《证券法》的实施及随后的修订,标志着资本市场走向更高程度的规范发展,也对资本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中国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持续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和非国有股份公司不断进入资本市场,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

自1998年建立了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后,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实施了“属地监管、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辖区监管责任制,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与此同时,执法体系逐步完善。中国证监会在各证监局设立了稽查分支机构,2002年增设了专司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查处的机构。2007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证券执法体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稽查体制。

中国证监会不断加强稽查执法基础性工作,严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集中力量查办了“琼民源”、“银广夏”、“中科创业”、“德隆”、“科龙”、“南方证券”、“闽发证券”等一批大案要案,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

但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开始显现。从2001年开始,市场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阶段:股票指数大幅下挫;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难度加大、周期变长;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到2005年全行业连续四年总体亏损。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试点开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早期制度设计有很多局限,改革措施不配套。一些在市场发展初期并不突出的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步演变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包括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公司实力较弱、运作不规范;机构投资者规模小、类型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大型资金投资的优质蓝筹股、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制度单一,缺乏有利于机构投资者避险的交易制度;等等。

为了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国务院于2004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此后,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完善各项基础性制度,主要包括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

这一时期,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市场各方对多层次市场体系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小板市场的推出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出现,是中国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可转换公司债券、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或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收益计划产品以及权证等新品种出现,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品种。

同时,债券市场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有所增加,市场交易规则逐步完善,债券托管体系和交易系统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快。期货市场开始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修订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发布,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底,中国已经全部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有关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对外开放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合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大量设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相继建立;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境外上市继续推进;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开始在境内发行上市,外资也被允许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证券监管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2006年6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当选国际证监会组织执委会副主席。

□ 在这一阶段,1999年《证券法》的实施及2006年《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使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批大案的及时查办对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规范市场参与者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合资证券经营机构的出现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有了新的进展。中国资本市场也在2006年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

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健全,它也推动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引领了一系列经济和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资本市场促进了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行业整合,截至2007年底,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债共筹集1.9万亿元;上市公司的行业布局日趋丰富;资本市场促进了企业和资产价值的重新发现,引领了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上市公司总数量达到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的140%,上市公司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还丰富了我国企业吸引国际资本的方式,有助于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注:2007.9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三季报披露数据,GDP为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

资本市场也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改革。资本市场推动了金融体系结构的转型,改善了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增强了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改善了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居民的投资品种由早期单一的储蓄,扩展到股票、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证券投资基金、权证、期货等多种理财工具,丰富了居民理财的方式,居民可通过投资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资本市场也带动了消费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资本市场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提供了资产增值保值的渠道,从而,间接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催生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并且推动了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销售、资产管理、证券分析、证券咨询等新职业的兴起,为中国金融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资本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自身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推动了其他相关法规的完善,推动中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和标准化,特别是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大大缩小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距。

第二章近年来资本市场重大政策及改革措施

中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由于建立初期的整体环境和市场本身制度设计上的局限,中国资本市场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得以解决。近几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和恢复市场功能的改革措施。2006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开始实施,有关资本市场监管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这些措施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

国务院于2004年1月31日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若干意见》是中国政府就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首次进行全面明确的阐述,对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行整体部署,它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的产生主要根源于早期对股份制以及资本市场功能与定位的认识不统一,并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处在初期阶段,国有资本运营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随着新股发行上市的不断积累,其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本质上是实现机制上的转换,即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市场各方遵循了“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工作原则与“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解决”的操作思路。

在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采取对价的方式平衡相互利益,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让渡一部分其股份上市流通带来的收益。其中,对价的确定既没有以行政指令的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由上市公司相关股东在平等协商、诚信互谅、自主决策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的方式确定。改革方案需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和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同时通过,保证了在各参与主体博弈中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的问题不复存在,各类股东具有一样的上市流通权和相同的股价收益权,各类股票按统一市场机制定价,二级市场价格开始真实反应上市公司价值,并成为各类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了市场化基础,使中国资本市场从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不再有本质的差别。

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共129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占应股改公司的98%;未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仅33家,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

□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历史问题,还在于为资本市场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证明,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必须坚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资本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调整复杂利益关系时,必须要妥善处理改革力度与市场稳定之间的平衡,以稳定市场预期为核心;在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统一组织与市场主体分散决策的协调,从而达到市场各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十多年来,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当一批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2006年3月起,中国证监会开展了旨在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专项活动。

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2004年开始实行的上市公司辖区监管责任制是上市公司监管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提出“属地监管、权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要求,有效地发挥了派出机构的一线监管优势,提升了监管深度和力度。

强化信息披露。1999年后,上市公司监管从行政审批为主逐步向以信息披露为主过渡,中国证监会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实践,根据新的《公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的更高要求,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和监管流程,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及监管的有效性。

规范公司治理。为完善公司治理规则,中国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包括《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等,并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基本确立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和原则。

清欠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中国证监会协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开展“清欠”攻坚战,并推动《刑法》中增加了“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罪”,加大了对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截至2006年底,已有399家公司完成“清欠”或进入“清欠”程序,涉及资金390亿元,涉及资金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占用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3%和84%,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基本解决。

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的规章制度,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其中,上市公司“清欠”旨在解决业已存在的严重影响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截至2006年底,已有399家公司完成“清欠”或进入“清欠”程序,涉及资金390亿元,涉及资金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占用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3%和84%。

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1月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目的,规定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为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并从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角度对股权激励机制予以规范,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通过修订《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认购资产的试点,推动了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和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向上市公司集中,使市场化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企业整体上市显著增加。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的主要场所。

□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2004年前后,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中国证监会按照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形成机制的总体思路,对证券公司实施综合治理。

2004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创新类和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标准,支持优质公司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拓展业务空间;普查摸清证券公司风险底数,清理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债券、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违规委托理财和账外经营等违规风险事项;在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并探索出多样化的重组并购模式;依法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国债回购、资产管理、自营等基本业务制度,建立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加强对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股东的监管,规范高管和股东行为;成立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治理期间,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放开“的原则,支持优质公司推出新产品、试办新业务,拓展业务空间、改善盈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07年7月,中国证监会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对证券公司进行了重新分类,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做大做强。2007年8月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成功结束,实现了各项主要目标。

□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化解风险和制度建设必须同步推进,加强行业监管与鼓励创新发展要有机结合;证券市场深化改革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风险处置要确保行业、市场和社会稳定;保持证券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完善证券公司运行与监管的基础制度。

发行制度改革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从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的审批制到核准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各种改进,但与成熟市场的注册制相比人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发行效率、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对发行审核制度仍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发行审核制度透明化。2004年2月,发行上市主承销商推荐制(实行通道限制)过渡到保荐制度,建立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问责机制。同年末,取消了发审委委员身份保密的规定,使核准制下市场参与者各负其责、各担风险的原则得到落实,实现了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第一步。

证券发行的市场约束得到强化。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规则体系先后推出,形成了全流通模式下的新股发行体制。这一系列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约束,提高了发行效率。

发行定价机制市场化。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底对股票发行价格取消核准,实行询价制。2006年9月发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进一步重点规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定价以及股票配售等环节,完善了询价制度,加强了对发行人、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者参与证券发行行为的监管。

□ 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方向转变,增强市场约束机制,提高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将定价过程更多地交由市场参与主体决定。这不仅能够增强定价的准确性,使市场的发展得以顺利推进,也使市场参与主体在获得各自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基金业市场化改革及机构投资者发展

1998年,中国证监会开始推动基金业的发展。但是,在基金业发展初期,由于起步晚,各方面运作尚不成熟,市场的投机气氛浓厚,基金行业曾发生过一些违规行为,使行业发展遭受重大挫折。从2000年起,中国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并将其作为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重要举措。

基金业市场化改革。2002年,中国证监会主导的基金审核制度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启动,监管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引入专家评审制度,使基金产品的审批过程渐趋制度化、透明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从2002年初到2005年底,在市场整体下跌的环境下,市场化改革极大地释放了行业的潜能,基金资产规模从800亿元增长到5000多亿元,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股的比重从5%增长到近20%。2006年,全年新募集基金4028亿元,接近以往8年新募基金规模总和,2007年基金资产规模总和达3.1万亿。同时,行业运作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得到加强,社会公信力初步建立。改革所引入的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了基金管理公司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大幅提升。2002年以来,中国基金业推出了成熟市场绝大多数主流基金产品,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推动形成有效竞争格局。2002年7月,《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开始施行,截至2007年底,59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28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内资公司、合资公司和QFII形成机构投资者间有效竞争的格局。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社保基金以及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初步改善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及各类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 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基金业近年来改革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机构投资者力量迅速壮大,基本改善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格局。资本市场主流的投资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投机和坐庄盛行转向重视公司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

.pb{}.pb textarea{font-size:14px;margin:10px;font-family:“宋体”;background:#FFFFEE;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font-size:14px;color:#000;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overflow:hidden;zoom:1;font-size:12px;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margin-right:2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overflow:hidden;zoom:1;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color:#3568b9;text-decoration:none;text-align:center;width:53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height:23px;line-height:23px;color:#fff;cursor:default;background:#296cb3;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color:#3568b9;text-decoration:none;padding:0 8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width:22px;background:none;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

第五篇: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及二手机械市场发展报告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及二手机械市场发展

报告

全球新设备销售已进入微利时代,国际上许多知名的设备制造企业已把获利空间转移到了后市场。后市场主要指设备的延伸服务,其中二手设备占很大的比重,而我国二手机用户很有可能是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客户群,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也将为二手市场的迅速发展提供源动力,工程机械二手机和再制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双向流动将成为发展方向。

我国二手工程机械市场总体发展概况

金融危机之下,出口下滑,而部分企业对出口依赖程度高,在国内寻求市场成为二手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渠道,在此种情况下,二手工程机械内需回升趋势势如破竹,二手工程机械发展回暖迹象明显。二手工程机械行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手机械装备交易开始日益活跃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二手机械行业来说,商机已经成熟。二手机械设备以其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的独特优势逐渐得到工程承包商的认可,社会需求量剧增。

目前,国内二手机械设备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进口二手挖掘机总量仅为几千台,而目前全国每年入境的二手挖掘机就超过两万台,相当于国内挖掘机年销售总量的1/3,二手市场需求之大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建立了一批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如西北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北京宝联达工程机械交易市场等。很多代理商、甚至制造商也开始了二手设备业务的拓展之路,如卡特彼勒、小松就推出了经厂家认证的二手设备。国内制造企业也开始自主或委托代理商进行二手设备业务拓展,尽管规模有限,但势头强劲。众多围绕大型品牌生存发展的产业链下游中小企业对二手设备需求量逐年递增。“发展以二手机械设备为主题的交易市场平台能极大满足本地机械消费群的需求,特别是本地中小企业”,上半年落户佛山的顺联二手设备交易广场机械城副总经理冯景胜介绍说,“现在国内大型的二手机械设备交易市场屈指可数,因为建二手市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即发展时间够长、地理环境够好、客户群够多。”

全国2009年实现二手工程机械销售额约369亿多元。上海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一;天津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实行销售收入2.5亿;广东二手机械市场销售收入2.2亿,还有武汉、河北、河南、陕西、贵州、山东、北京、东北、辽宁、云南、江西、湖南、浙江、广西、江苏、甘肃、四川、宁夏、重庆、湖北、深圳等二手工程机械市场都有相应的二手吊车、二手挖掘机、二手压路机、二手装载机、二手汽车吊、二手推土机等二手工程机械销售,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红红火火。

2009年以来,二手工程机械同比增长15.8%,形势好于出口。在机械行业中,二手工程机械成为6个环比增速行业之一,另5个增速行业分别是农业机械、文化办公、电工电器、食品包装、汽车。二手工程机械行业销量持续回升,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挖掘机。以一些主要二手工程机械公司为例,潍柴动力受惠于重卡和二手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判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发动机的生产与销售,而把其他业务归属于产业链的上下延伸;三一重工在内需市场上,桩工机械有望翻倍增长,2008年累计销售300台左右,而2009年第一季度就已经销售100多台;柳工近来接连在国内许多地方进行布局,其意义不仅在于拓展产品链,也是对市场的巩固和发展,是对国内市场的巩固;山河智能潜孔钻机2月份一次性订单超过了10台,而2008年全年销售仅30台。

下载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研究发展报告摘要(20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海鲜市场发展研究预测报告(最终5篇)

    中国海鲜市场发展研究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目 录】 第一章 世界海产品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世界海产品市场发展及预测 一、世界海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二、世界......

    中国权证市场发展问题研究[大全五篇]

    摘要中国的权证市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6月。之后,中国权证市场经历了4年的大起大落,于1996年6月退出证券市场。在这4年间,权证市场达到相当的规模;同期,权证的炒作......

    中国OTC市场研究咨询报告

    中国OTC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 非处方药的行业概况 第一节 OTC定义与分类介绍第二节 OTC产品的特性 第三节 OT......

    中国餐饮行业市场研究预测报告[合集]

    中国餐饮行业市场研究预测报告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定价:两千元【目 录】第一章全球化中的中国餐饮市场第一节世界餐饮市场第二节主要国家餐饮市场分析第三节我国餐饮市......

    《2015中国医用耗材市场发展报告》

    《2015中国医用耗材市场发展报告》 我国医用耗材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比较稳定的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档次与质量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变,制......

    2011年度中国电子白板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2011年度中国电子白板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第一章中国电子白板市场概述 第一节产品市场定义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电子感应白板及感应笔等附件(硬件)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的集成,是计......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中国的蓝莓市场尚不完善,存在着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加工产品原料短缺、加工产品类型少、质量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蓝莓鲜......

    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研究预测报告》研究表明,2010 年全球手机销量上升 32% 达到 1.6 亿部。智能手机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72% 至 297 万台,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