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十号
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十号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中的信息披露规范要求
为规范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中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行为,根据《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以下简称“《业务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制定本备忘录。
一、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性质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是投资者以融资为目的的交易行为,属于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原股东的初始交易、购回交易分别参照适用股份出售、股份买入有关权益变动和信息披露的规则。
在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本所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应当遵守相关信息披露规则,不得存在短线交易,并应当遵守股份买卖“窗口期”以及年度股份转让比例限制的规定。
二、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信息披露义务
(一)临时公告和报告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和其他方式导致的股份变动应当合并计算。股份变动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在标的证券完成交收后,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关权益变动信息披露的要求及其他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规定及时履行公告及报告义务。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在公告及报告书中单独披露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导致的股份变动的数量及比例,并就以下情况作出特别说明:
1、参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原股东、证券公司以及标的证券数量、期限;
2、待购回期间,标的股份对应的出席股东大会、提案、表决等股东或持有人权利,由证券公司按照参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原股东的意见行使;
3、待购回期间,标的股份产生的相关权益(包括现金分红、债券兑息、送股、转增股份、老股东配售方式的增发、配股和配售债券等)归属于参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原股东;
4、原股东违约的,证券公司按照《业务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置标的证券;
5、提前购回或延期购回的股份数量及比例(如适用)。
(二)定期报告披露
上 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全文的“股份变动和股东情况”部分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部分,区分不同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人员披露以下事项:相关股东名称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姓名,报告期内初始交易涉及的股份数量及比例,报告期内购回交易涉及的股份数量及比例,截止报 告期末持股数量及比例等。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股东持股情况部分,参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而持股的证券公司,应当披露为“XX证券公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专用证券账户”。
(三)相关股东因购回交易使其持股比例超过30%的,应当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履行要约收购义务或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属于免于提出豁免申请情形的除外。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第二篇: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七号
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七号
新股发行上市后相关主体承诺履行等事项的信息披露规范要求
第一条 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规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承诺履行等事项,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制定本备忘录。
第二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主体、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的承诺履行、稳定股价,以及公开发行前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简称“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等事项和相关持续信息披露行为,适用本备忘录。
第三条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根据《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作出如下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承诺,并按照承诺进行持股管理:
(一)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二)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
(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关于所持股票的其他承诺。
上市公司股票收盘价触及前款第(二)项情形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触及事实发生后两个交易日内通知上市公司,并披露公告,说明相关股票延长后的锁定期限。
对于已作出承诺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明确不因其职务变更、离职等原因而放弃履行承诺的,其在发生职务变更或离职时,应当在上市公司相关公告中明确继续履行承诺。
第四条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根据《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提出上市后三年内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稳定公司股价的预案的,应当在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两个交易日内,公告以下事项:
(一)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时间;
(二)启动股价稳定措施的具体条件及拟采取的具体措施。
上述主体在启动股价稳定措施时应提前公告具体实施方案。
对于上市后新聘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按照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要求其受上述稳定公司股价预案约束的,应当在上市公司相关公告中载明。
第五条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主体以及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根据《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作出如下承诺,并因招股说明书或相关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被立案稽查或被行政处罚等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一)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公开承诺,发行人招股说明书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实质影响的,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且发行人控股股东将购回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
(二)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主体公开承诺,发行人招股说明书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三)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公开承诺,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第六条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符合本备忘录第五条规定的承诺事项中回购股份的启动情形的,应当在事实发生后及时公告以下事项:
(一)此次启动股份回购的条件;
(二)股份回购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回购价格等;
(三)控股股东购回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的具体实施方案。
上市公司因本次回购股份可能导致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应当披露风险提示及相关安排。
第七条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主体、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符合本备忘录第五条规定的承诺事项中赔偿投资者损失的启动情形的,应当在事实发生后及时公告以下事项:
(一)此次赔偿投资者损失措施的启动条件;
(二)赔偿投资者损失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八条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等责任主体根据《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公开承诺事项,并同时提出未能履行承诺时的约束措施的,相关约束措施达到触发条件的,应当在事实发生后两个交易日内,公告以下事项:
(一)承诺事项内容及未能履行承诺的原因;
(二)此次触发未能履行承诺时的约束措施的条件;
(三)约束措施的具体内容。
第九条 发行人根据《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的持股意向及减持意向的,相关股东应当严格按照意向持股和减持。
上述股东拟进行减持的,应当在减持前三个交易日通知上市公司并披露公告,公告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次减持是否符合已披露的持股意向、减持意向、减持条件以及减持承诺的说明;
(二)本次拟减持的数量、减持期间、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具体减持安排;
(三)拟减持的原因;
(四)本所要求的其他事项。
上述股东实施具体减持的,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并在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后或减持期限届满后两个交易日内进行公告。
第十条 持股5%以上股东未按照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的相关承诺减持或未履行本备忘录第九条规定的披露义务的,应当在事实发生后两个交易日内,通知上市公司并公告未履行承诺或未履行披露义务的原因。
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上述股东未履行相关减持承诺将承担的责任和后果的,相关股东还应当在前款公告中说明因上述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本备忘录规定的承诺事项、稳定股价预案及相关约束措施等的,应当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报告、半报告、季度报告“重要事项”部分说明持续到报告期的承诺事项及其他重要事项在报告期内的履行和进展情况。
第十二条 上市公司启动或实施本备忘录规定的股价稳定措施、回购股份、赔偿投资者损失、未能履行承诺时的约束措施等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及时披露相关进展。
第十三条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主体、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未按承诺履行,或存在其他违反本备忘录情形的,本所将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等对其实施相应的纪律处分或监管措施。
第十四条 本备忘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十一号
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十一号 融资融券、转融通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要求
第一条 为规范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行为,根据《证券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融资融券办法》”)、《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转融通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转融通业务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转融通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制定本备忘录。
第二条 上市公司股票或其他证券作为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标的证券,或者作为上述两类业务担保证券的,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事宜适用本备忘录。
第三条 投资者、证券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金公司”)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的,其通过多个证券账户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及其他证券数量,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合并计算:
(一)投资者通过其普通证券账户、客户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证券数量应当合并计算;
(二)证券公司通过其自营证券账户、融券专用证券账户和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证券数量应当合并计算,证券公司通过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的股票不计入其自有证券;
(三)中证金公司通过其自有证券账户、转融通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证券数量应当合并计算,中证金公司通过转融通担保证券账户持有的股票不计入其自有证券。
上述主体与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证券数量应当合并计算。
第四条 投资者、证券公司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的,参照适用上市公司有关权益变动和信息披露的规则。
投资者、证券公司持股数量按照本备忘录第三条规定的原则进行合并计算,其在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增减变动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关权益变动的规则及其他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通知上市公司,及时履行公告、报告及其他义务。
上市公司应当配合投资者、证券公司履行前款规定的信息披露义务。
第五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在其权益变动或收购的公告及报告书中单独披露其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发生的持有股份和股份变动的数量及比例,并就以下情况作出特别说明:
(一)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的证券公司、投资者名称及参与的业务;
(二)投资者向中证金公司出借及收回借出证券、投资者通过信用证券账户买入及卖出证券、证券公司向投资者出借及收回借出证券导致的股份变动数量及比例;
(三)标的证券、担保证券对应的出席股东大会、提案、表决等股东权利行使,以及现金分红、送股、转增股份、配股等产生的相关权益归属的安排;
(四)中证金公司、证券公司、投资者按照《融资融券办法》、《转融通办法》、《转融通规则》等相关规定关于违约的约定。
第六条 投资者、证券公司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按照本备忘录第三条的规定合并计算的持股比例超过30%的,应当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履行要约收购义务或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属于免于提出豁免申请情形的除外。
作为转融通业务出借人的投资者,在出借期间未直接或间接增加拥有权益的股份数量,仅因收回出借股票使其持股比例超过30%的,无须履行要约收购义务。
第七条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未直接或间接增加或减少拥有权益的股份数量,仅参与转融通业务在六个月内出借和收回证券的,原则上不适用短线交易有关规定。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不得进行以该上市公司股票为标的证券的融资融券交易。
第八条 在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30%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直接或间接增加或减少拥有权益的股份数量,仅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和收回证券的,原则上不受股票买卖“窗口期”的限制。
第九条 上市公司应当在定期报告的“股份变动和股东情况”部分,披露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中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的股东的以下事项:
(一)相关股东名称、报告期初持股数量及比例、报告期末持股数量及比例、报告期内股份增减变动的情况及所持股份质押或冻结的情况;
(二)相关股东是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应当将投资者通过其普通证券账户、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持股数量按照本备忘录第三条的规定进行合并计算;
(三)相关股东是证券公司的,上市公司应当将证券公司通过其自营证券账户、融券专用证券账户、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持股数量按照本备忘录第三条的规定进行合并计算;
(四)相关股东是中证金公司的,上市公司应当将中证金公司通过其自有证券账户、转融通专用证券账户的持股数量按照本备忘录第三条进行合并计算。
上市公司披露临时公告或报告书涉及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情况的,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的相关股东持股数量应当按照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进行合并计算。
第十条 上市公司披露本备忘录第九条规定的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的相关股东持股情况的,应当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发布的《融资融券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证券出借及转融通登记结算业务规则(试行)》、《证券出借及转融通登记结算业务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向中登公司申请取得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转融通担保证券账户的明细数据,以及含有证件代码的股东信息,并将证件代码对应的上述账户明细数据和其他账户数据按照本备忘录第三条的规定合并计算相关持股数量。
第十一条 本备忘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八号
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八号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股东持股管理
操作指南
第一条 为加强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以下简称“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管理工作,根据法律法规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上市公司应当制定专项制度,加强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及买卖本公司股份行为的管理、披露与监督。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持有及买卖本公司股份行为相关填报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应当具体承担填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及其持有本公司股份变动情况的职责,并定期检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份的披露情况。第三条 上市公司应当向本所申请CA数字证书(相关技术规范文件也称为“E-key”,本业务指南统称为“CA数字证书”),通过CA数字证书及时填报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和持股变动情况。
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更新CA数字证书有效期,确保其始终处于有效期内。
上市公司利用CA数字证书在线填报公司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半年内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等数据的,视为相关人员向本所提交将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的申请。
第四条 首次公开发行A股公司的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在上市前应当最晚于L-5日(L日为新股上市日)前,以书面形式向本所发行上市部及公司管理部报送关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况说明。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交持有的股票账户及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情况时应当注意:(1)如持有多个股票账户,应当全部申报;(2)如使用曾用名开立过股票账户,应当一并申报;(3)保荐人应当将相关人员的现用名及身份证号码、曾用名及身份证号码(如有)一并报送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与相关人员的报送情况进行核对。
第五条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填报公司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半年内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职务、身份证号、沪市A股证券账户、离任职时间等:
(一)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公司尚未填报本公司任职期间内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
(二)股东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新董事(监事)任职;
(三)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新的高级管理人员;
(四)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半年内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已填报的个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包括但不限于新开设沪市A股证券账户;
(五)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
第六条 上市公司填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时,应当首先通过本所网站上市公司专区“在线填报”下的“董监事声明”或“高级管理人员声明”菜单项填报其声明信息。
上市公司在上述声明信息填报完成后,通过上市公司专区“在线填报”下的“董监高个人基本信息”菜单项填报其个人基本信息。
填报过程中,“姓名”栏采用列表选择方式,姓名列表自上市公司已填报的董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声明信息产生。在“姓名”栏选择特定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后,其职务、身份证号、离任职时间栏目将自动填入在相关声明信息中已填报内容,供进一步编辑。
填报过程中,如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开设有多个沪市A股证券账户,则每个A股证券账户填报一条记录。如尚未开设A股证券账户,A股证券账户栏请填报“无”。
上市公司通过公司章程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规定更长的禁止转让期间、更低的可转让股份比例或者附加其他限制转让条件的,应当在“其他说明”栏中予以说明,并向本所公司管理部提交延长期间、降低比例或者附加条件的书面申请,经本所公司管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生效。
第七条 上市公司任职期间内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发生变动时,除由于公司派发股票股利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导致的以外,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两个交易日内向上市公司报告;
上市公司在接到上述报告后两个交易日内通过本所网站上市公司专区“在线填报”下的“董监高持股变动”菜单项填报相关持股变动信息。
上市公司填报完成后,本所网站“上市公司诚信记录”下设的“董事、监事、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变动情况”子栏目中将于次日显示上述信息,供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无需另行公告。
第八条 根据填报信息,本所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实施以下事前控制:
(一)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二)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三)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后在任职期间内每年可以转让25%;
(四)年内新增无限售条件股份当年可转让25%。
上市公司进行权益分派时,同比例增加第(三)项、第(四)项情形的当年可转让数量。
第九条 本所对以下情形实施事后监管:
(一)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B股的;
(二)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买入的;
(三)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禁止买卖本公司股票的时间窗口限制的,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三十日内、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起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两个交易日内。第十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满六个月的,本所将要求公司利用CA证书再次确认公司填报的上述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日期,以解锁其所持的本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A股账号可能发生限售比例由高向低的调整时,本所将要求上市公司利用CA证书再次确认相关个人基本信息,具体操作如下:
(一)系统每日根据公司通过CA数字证书在上市公司专区填报的“董监高个人基本信息”,计算出相关账户的限售比例及预计该账户可能发生限售比例由高向低调整的日期。
(二)预计董监高相关账户在未来十个交易日内将发生限售比例由高向低调整情况的,系统将在“上市公司专区”登陆的首页提示公司再次确认相关账户及个人基本信息。提示的基本信息包括账户、持有人(董监高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职务、任职起始日期、任职结束日期、目前限售比例、将要调整后的限售比例、确认状态等数据。
(三)公司对所提示的相关信息进行再次确认或修正后,系统对相关账号进行更新计算或到期执行限售比例的调整。如所列示相关信息无需任何修改,应点击“确认”选项以完成再次确认的操作。
对于未完成相关信息再次确认的账号,系统将维持锁定原有的较高限售比例,直到相关信息得到再次确认为止。期间即使达到预计该账户限售比例由高向低调整的日期,系统也不会对该账户的限售比例做调整。
(四)再次确认的操作只能在提示页面完成,公司利用CA数字证书可对列表信息中的职务、任职起始日期、任职结束日期三个字段进行修改。若需要修订其他字段,可以通过“在线填报”下的“董监高个人基本信息”栏目进行。
第十二条 对于相关账户可能发生限售比例由低向高的调整时,系统将根据公司在上市公司专区填报的“董监高个人基本信息”自动处理,无需进行再次确认。
第十三条 首次公开发行A股公司的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在上市前应当最晚于L-5日(L日为新股上市日)前,以书面形式向本所发行上市部及公司管理部报送下列上市申请文件:
(一)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情况表(见附件);
(二)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持有人自发行人股票上 市之日起一年内持股锁定证明;
(三)《上市规则》第5.1.5条所述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 制人相关承诺函。
第十四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进行股份买卖行为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本所《上市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第十五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八月三日
第五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七号 发出股东大会通知前持续信息披露规范要求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首次董事会决议经表决通过,董事会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报告书,但尚未发出股东大会通知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每30日发布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公告内容至少应当包括:相关审计、评估和盈利预测的具体进展和预计完成时间,有关协议或者决议的签署、推进状况,有关申报审批事项的进展以及获得反馈的情况等;同时,公告必须以特别提示的方式,充分披露本次重组事项尚存在的重大不确定风险,明确说明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者交易对方撤销、中止本次重组方案或者对本次重组方案作出实质性变更的相关事项。
已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报告书,但尚未发出股东大会通知超过30日的上市公司,应当最迟于10月13日发布进展公告,并在发出股东大会通知前每30日发布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
《上市公司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将于10月1日起开始执行,上市公司于交易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报告书的,无须申请股票交易停牌1小时。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