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整改报告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整改报告
晋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水表计量检定站
二O一一年四月 根据我站的申请,2011年3月18日由山西省晋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成的考核组,依据《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规范》对我站进行了考核,考核组分软件组和硬件组,对实验室环境、设施进行了现场查看,对检测人员、证书报告签发人进行提问、考核、对申请考核项目选择部分项目进行了现场试验操作,对技术文件、原始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依据《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考核组认为我单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按体系有效运行,但也存在不足,提出了9项整改要求。
一、整改意见:
1、补充质量、技术负责人等的职责
2、补充期间核查管理,证书管理等程序文件
3、提供JJG162—2009检定规程的发放记录
4、补充管理评审报告
5、建立人员技术档案
6、对检定环境温度、湿度进行监控记录
7、检定现场应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检定规程(JJG162—2009冷水水表检定规程)
8、对提供设备检定的服务方进行评价
9、补充对办公室,管理层进行内审的记录
二、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
针对考核组发现的问题,我站从领导到检测人员都非常重视,针对问题的整改召开了专题会议,由问题所在科室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由质量负责人验证,具体整改措施完成情况见附表。
第二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情况简介(写写帮整理)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情况简介
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制度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计量检定技术机构进行的全面考核。
机构考核的宗旨: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确保其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计量监督依法提供公正、准确、可靠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计量检定和检测结果;有利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全面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国际通行的方式,加强对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提高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测量结果和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实现与其他国家的相互承认。按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定期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考核评定,目的旨在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机构考核性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是针对国家法制计量实验室,为建立全球测量体系,最终实现各国政府间多边互认进行的审查考核,它是具有强制要求的行为。
机构考核对象: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和授权建立的技术机构。
主要考核依据: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考核规范”)。
机构考核结果:经考核核准的项目可开展计量检定/检测/校准。
机构考核应用范围:由于要求机构开展计量检定和校准的技术依据是现行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则可认为对法制计量项目通用,通过考核的机构,可在其核准开展项目的证书报告上使用计量检定/检测/校准专用章。
机构考核组织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安排部署授权组织部门。对省级以上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国家质检总局考核办名义组织考核。
考核周期:5年。周期范围内进行适当的监督评审或扩项评审考核。5年到期进行复评审。
二、机构考核产生的背景
为保证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计量法》对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器的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建立了“计量标准器考核制度”。
计量标准器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计量标准设备配套齐全,技术状况良好,并经主持考核的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
(2)具有计量标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工作场所;
(3)计量检定人员应取得所从事的检定项目的计量检定员证件;
(4)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贯彻《计量法》的多年实践表明,该考核制度是国家管理量值传递,保证全国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有效制度。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取得《计量标准合格证书》,确立了相应的法律地位,确保了量值的准确可靠,在量值传递和溯源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如果同时取得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即明确了计量标准所承担传递的范围是向社会量值传递。计量标准考核制度对促进计量检定实验室的建设,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的素质,加强计量标准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计量标准考核制度毕竟只是一个对标准的单项管理制度,在综合考核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整体素质,全面加强法制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产生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组织制定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并于次年出版,即JJF1069-2000;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国家质检总局又组织对考核规范进行了修订,即JJF1069-2003(修订);由于ISO/IEC17025的变更,使考核规范相关规定受到影响,故国家质检总局又组织对考核规范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即JJF1069-2007(修订),以此作为我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准则。通过历年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的实践充分证明,计量标准考核制度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制度则是计量标准考核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特点
1.考核规范采用质量管理十项原则
考核规范在全面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法制特点,增加了“以法制为基础”和“以公正性为基石”的两项原则,即构成了质量管理十项原则。
(1)以法律为基础
依法建立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规范行为,依法承担责任。
计量法律、法规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存在的前提,是各项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区别于其他技术机构的主要特征,也是考核规范的基
础。
(2)以公正性为基石
公正性是机构各项行为的重要准则,是其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是质量保证的基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公正性是其法制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其社会存在的价值基础。
机构公正性地位的确立,既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更需要依靠自身的管理和行为规范来保证。机构要保证其公正性必须确保其组织结构的独立性(保证判断的独立性)、经济利益的无关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及人员的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2.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文本中特点的体现
JJF1069-2007文本中增加了有关法制计量要求的内容。
JJF1069-2007全面满足ISO/IEC 17025:2005,由于ISO/IEC17025标准适用的面比较广,因此该标准中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提出的要求只能是最通用和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标准中没有涉及对实验室有关法制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是专门针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因此在要求的内容中不仅包括了ISO/IEC17025:2005标准的全部要求,而且还增加了我国计量法律、法规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全部要求,以及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对法制计量实验室的全部要求。
3.考核规范与ISO/IEC17025的比较
考核规范是在ISO/IEC 17025:2005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相互联系表现为考核规范是以ISO/IEC17025为基础,因此在内容上覆盖了标准对校准和检测实验室的全部要求。
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性质不同。ISO/IEC 17025:2005转化为国家标准后将替代GB/T15481-2000国家推荐性标准,由实验室自愿采用;而考核规范属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执行。
二是适应对象不同。ISO/IEC17025:2005适用于所有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而考核规范是针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这一特定的对象制定的,因此在性质、适用范围、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上与ISO/IEC17025:2005有所区别。
三是要求内容不同。ISO/IEC17025:2005是通用基本要求,不包括实验室应符合的法制和安全要求,其重点是实验室检测和校准能力的基本要求;而考核规范包括了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对计量检定机构的法制要求,其重点不仅是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够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持续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
四是结构不同。ISO/IEC17025:2005中有关管理的要求虽然是按照ISO9000-2000版本的要求制定的,但是其结构仍然是按要素的形式展开的;考核规范是按照ISO9000-2000版本的要求制定的,并全面采用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其结构按照过程模式展开,并在具体内容上作了调整和补充。
五是评价程序不同。在按ISO/IEC17025:2005进行实验室认可时,技术要求的审核与管理要求的审核是同步进行的;而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是在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和计量标准器通过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的前提下进行的考核。
六是评价的结果不同。按ISO/IEC17025:2005进行的实验室认可,其结果是对实验室校准和检测能力的认可;而按考核规范进行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其结果是对其所承担的任务的授权。
四、机构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机构考核是指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取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进行量值传递、量值溯源、商品量检测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等任务所必须满足的要求,以及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程序和考核结果评价的方法。
考核规范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并适用于对申请承担检定、商品量检测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等工作任务的其他计量技术机构的授权考核和监督检查。主要考核内容:
(1)组织与管理——法律地位、法律责任、基本要求;
(2)管理体系——管理职责、体系文件、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管理评审;
(3)资源配置与管理——人员、实施和环境条件、测量设备;
(4)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检定校准和检测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校准和检测工作的分包、量值溯源、抽样、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质量保证、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结果报告;
(5)体系改进——不合格工作的控制、顾客满意和抱怨、内部审核、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6)能力验证与其他比对——能力验证和其他比对的组织、能力验证和其他比对的参与等。
五、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程序
考核规范中对考核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考核程序包括考核申请、考核准备、考核实施、考核报告和纠正措施的验证五个环节。
五个环节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考核过程。
六、结束语
综上可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检测/校准实验室与中国合格评定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其实质上的共同点均是执行检测校准工作,而机构考核是国家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强制行为,实验室认可则是实验室自愿的行为。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二者将愈来愈趋于尽可能的统一。例如,今年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计量工作要点中指出“鼓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校准实验室认可,尽快提升校准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力争实现2007年所有省级计量院(所)全部通过校准实验室认可”。在今年的省级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复查换证工作安排中,对已获实验室认可的省级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可以选择机构复查考核与实验室认可初评/复评/扩项同时进行。可见,相关管理部门已从组织形式上逐步简化考核评审手续,试图通过这种“二合一”的评审方式来达到既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又减轻机构(实验室)负担的目的。
第三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用表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用表
1、附件1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申请书
2、附件2检定项目考核表
3、附件3校准项目考核表
4、附件4检测项目考核表
5、附件5检定/校准计量标准一览表
6、附件6考核规范要求与管理体系文件对照表
7、附件7证书报告签发人一览表
8、附件89、附件910、附件1011、附件1112、附件1213、附件1314、附件1415、附件1516、附件16
证书报告签发人考核记录表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现场考核签到表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现场考核评审表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报告 整改要求和验证报告 推荐授权的检定项目表 推荐授权的校准项目表 推荐授权的检测项目表 授权证书预填表
第四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的授权须知(推荐)
一、项目名称
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的授权(含首次、复查、扩项)。
二、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三、办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四)《计量授权管理办法》(国家技监局令第4号);
(五)《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技监局令第15号);
(六)《关于加强计量检定授权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质检量〔2002〕301号);
(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 1069);
(八)《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 1033)。
四、实施主体及受理范围
省质监局负责受理省直事业单位、省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社会开展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等授权的申请。
五、许可条件
(一)符合计量授权统筹规划,经济合理、就地就近、方便生产、利于管理的原则;
(二)对申请向社会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单位,质量手册应符合《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的要求;对申请承担内部强制检定工作的单位,管理体系应符合《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033)的要求;
(三)具有法人资格或者有独立建制,其负责人应当有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能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
(四)计量标准、检测装置和配套设施必须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满足授权任务的要求;
(五)工作环境能适应授权任务的需要,保证有关计量检定、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检定、测试人员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和计量检定、测试技术,并经授权部门考核合格;
(七)具有保证计量检定、测试结果公正、准确的有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六、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
(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含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社会开展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等)申请授权:
《计量授权申请书》及相应附件(符合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
(二)申请企业内部强制检定工作授权:
1、《计量授权申请书》(参照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提交);
2、有效的营业执照和内部计量技术机构设立文件复印件一份(以企业法人名义提出申请的仅需提交营业执照,以企业法人内设机构名义提出申请的需提交营业执照和内设机构成立文件);
3、申请授权项目《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复印件一份;
4、考核项目表一份(参照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提交);
5、证书报告人签发人员一览表一份(参照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提交);
6、证书报告人签发人员考核记录一份(参照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提交)。
七、申请人应履行的义务
(一)申请人应当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计量授权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并根据要求自查是否具备取证条件。
(二)申请人登录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填报申请书,按要求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三)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提供不真实材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四)申请人应当积极配合行政许可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的现场评审,按要求完成不符合项的整改工作。
(五)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义务。
八、申请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 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计量授权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被授权单位必须按照授权范围开展工作,需新增计量授权项目,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新增项目的授权。违反上款规定的,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计量授权证书。
——《计量授权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被授权单位要终止所承担的授权工作,应提前六个月向授权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终止工作。违反上款规定,给有关单位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
九、许可程序
(一)申请:网上申请的,申请人应登录我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在线填写 申请人信息,上传规定格式的《计量授权申请书》及其他申请材料,同时到我局政务大厅窗口提交纸制申请材料。
申请计量授权复查的,请于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申请,证书失效后不予受理复查申请。申请人如需继续从事相关业务,应按首次申请要求提出申请。
(二)受理:受理部门自收到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决定,或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需要补正申请材料的,受理部门退回申请材料,本次申请终止。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后可以重新提出申请。
(三)考核:质监部门组织评审组完成对申请人的考核。
(四)审批:质监部门自做出受理决定之日起,14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专家评审时间和申请人的整改时间不计算在内)。
(五)查询:申请人可登录我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查询办理状况。
十、许可期限 14个工作日(专家评审时间和申请人的整改时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的期限内)。
十一、收费依据及标准
收费依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计量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鲁价费发〔2008〕49号)。
收费标准:省级每个机构1500元(100项以下,含100项),100项以上,每增加1项加收70元,每个机构最高不超过2万元;市级每个机构1000元(50项以下,含50项),50项以上,每增加1项加收70元,每个机构最高不超过3500元;县级每个机构600元(10项以下,含10项),10项以上,每增加1项加收60元,每个机构最高不超过2000元。
十二、其他事项
申请书格式文本及示范文本请到我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表格下载”下载。
第五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xiexiebang推荐)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有效的做好管理评审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以及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的问题。
关键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管理评审
问题的提出:笔者参加了我省一些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发现很多机构负责人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管理评审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实施管理评审。有的虽然开展了管理评审,但非常简单,管理评审输入和输出的信息量严重不足,起不到质量改进的作用,达不到管理评审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以及管理评审中需要克服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管理评审目的
管理评审是机构负责人的一项重要职责,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适宜性是指机构在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顾客要求和期望的变化情况下,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持续保持适宜。
充分性是指在内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机构新确定的过程或子过程是否存在不足,资源的配制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否不足等方面的不充分。
有效性是指对预定的目标的度量,用实现目标的程度来判断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主要解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情况下是否仍然适宜;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协调;组织机构职责分配是否合理;程序文件是否充分、适宜、有效;过程是否受控;资源配臵是否满足要求等问题。
管理评审的结果是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改进,管理评审可能导致: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质量目标、质量承诺的完善,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组织结构 1 的调整,职责分工的改变;人力资源的优化、调整;设备设施的更新或增加;为新的和现有的员工提供培训;参与能力验证等等。
二、按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实施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机构负责人主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是机构负责人直接把握的一项管理活动,它的各项活动体现了一个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实施管理评审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会议目的要明确。主持人一定要按计划的内容和评审程序进行评审,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效性进行评价。
2、输入要完整。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其内容包括:(1)政策、法律、法规和程序的适宜性(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2)管理和监督人员报告(根据日常质量监督结果制定,由质量监督员提供);(3)内审报告(根据内审结果制定,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4)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5)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例如:上级机构对本组织进行的复查考核评价等信息);(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一般由业务部门负责人提供);(8)顾客的反馈(一般用征求意见函的方式征求顾客意见及对顾客日常意见的记录);(9)投诉(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根据顾客投诉处理情况提供);(10)改进的建议(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11)可能影响体系的各种变更(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体系的变更,例如出现了新的检测技术、检测管理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从而导致组织相应的体系变更。也包括组织自身的变化,例如检定、校准和检测项目的变化,组织结构等的变更而导致的体系的重大变更,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
3、报告内容要全面。管理评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方面的决定和措施。机构对现有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提出改进的决 2 定和措施。例如,明确过程监控职责的界定,需要修改现有的质量目标、程序文件等。(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决定和措施。包括顾客规定的要求(不仅是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本身的,也包括对服务过程的要求),顾客虽然未明示,但是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坟,也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评审可能导致与上述三项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3)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机构应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自身资源的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改进所引起的资源需求。例如: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不能满足检定、校准或检测过程的要求;测量的环境条件不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新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人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等。
4、改进要跟踪验证。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要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决议),明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该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及整改要求进行整改。质量主管部门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验证,验证结束后形成验证报告,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获得改进措施是否切实有效的结论。
三、管理评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1、接受上级考核的动机不端正,为了应付考评组的检查才进行管理评审。有的机构在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和管理评审报告中,大部分是自我肯定和赞扬,从表述的角度、口气和内容看,不像是机构自己用的,而是给考评组看的。有的机构怕暴露管理体系运行的不足,影响考评组的评审意见,因此,对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评审报告等文件字斟句酌,生怕暴露问题,甚至建立两本“帐”,提交给考评组看的信息资料深度不够,但从其他方面的资源和信息看,有评审还是有一定的深度。
2、管理评审会议成了机构负责人的“一言堂”,与会人员只提成绩,而不表达真实想法和指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3、管理评审的自我纠错、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导致机构负责人感受不到管理评审带来的任何好处,使管理评审成为“包袱”。
4、未对质量目标进行评价,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判断缺乏充分的依据。
5、管理评审不是由具有决策权的机构负责人主持,导致管理评审过程难以深入,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做出决策得不到贯彻执行。
6、评审的时机选择不当。大多数机构一年安排一次管理评审,通常选择在机构接受监督评审前进行。由于一般机构年终才统计和汇总各种数据,使管理评审得不到全面的信息。有些机构,在发生质量事故或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也没有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7、管理评审的输入不够充分和全面。有的参与评审的部门不全;有的部门未按要求提供相应的管理评审材料和充分的信息;有些部门虽然提供了材料,但内容不全面,对本部门的质量工作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管理评审材料内容空洞,缺少必要的量化数据。还有不少机构的管理评审材料中甚至没有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
8、输入的内审信息不全面。由于管理评审一般安排在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完成后进行,有些机构就错误地把管理评审看做是对内审结果的确认,输入的内审信息只有不合格项的数量、分布情况和内审报告的结论,而没有内审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计划和实施情况等相关信息。
9、未输入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外审)的结果。外审往往具有一定深度,而且客观、公正,有助于机构发现深层次的问题。由于在管理评审中没有对外审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评审的效果。
10、没有对管理评审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提出纠正措施要求,或没有进行跟踪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