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五篇

时间:2019-05-14 13: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高新区地震局编制)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年~2016年,重点规划5年内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

一、我区防震减灾工作“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与减灾工作一起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依托科技、依据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全面增强全区城乡防震减灾整体综合能力,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苏州“三城三区”建设、为全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主要任务:

1、大力加强防震减灾(包括地震工作)机构队伍建设。

在全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域内,大力提倡“四尊四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创业、创新、创优、创造)和“三个依靠”(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全社会力量来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精神。重点在于防震减灾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人员编制,配备足够的必要应急装备。紧密围绕促进苏州“三城三区”建设,形成忠于职守、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努力形成良好的防震减灾工作氛围。同时,要不断增强全区地震工作整体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着眼于促进防震减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合合理、素质过硬、廉政勤政、精干高效的防震减灾队伍。

2、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与宣传教育。

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列入中小学校素质教育之中,进一步形成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有机联动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氛围;要进一步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这个宣传平台,积极有效地拓宽宣传面,坚持不懈地大力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3、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

通过对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努力提高防震避震的基本技能和应变能力。各镇(街道)每年至少组织社区开展1-2次紧急疏散演练活动,重点在于各中小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1次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一)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及推广 在我国,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是人员伤亡大的直接原因。根据省、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精神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努力提升社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发挥示范社区的影响带动作用,营造全民关注、全员参与的地震安全氛围,健全社区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各镇(街道)、分区选定1-2个社区先行试点,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各社区推广。

(二)地震知识科普馆建设

地震科普馆的建立,为市民了解地震成因,宣传普及防震减灾专业知识,提高避险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利用市民活动中心营建1所集地震知识、防震练习,避难逃生演练等设施的综合性地震宣传科普馆。

(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在现有的城市广场、绿地、公园中选定1处,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进一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机构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统一管理与协调该规划的实施工作。

(二)舆论保障。进一步强化宣传、增强共识,努力使全社会公众广泛深入了解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同时使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切实承担起防震减灾的工作职责。

(三)法制保障。认真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切实加强与发改、规划、民政等职能部门间的法规及相关工作的协调。

(四)机制保障。积极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切实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政策,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群测群防工作、尤其是应对突发地震灾害时间以及救灾恢复活动中,给非营利组织足够的活动空间。

(五)人才保障。立足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实际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从政策上和制度上保证专业人才的发展。不断提高防震减灾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专业队伍,为我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二篇:上海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要求,依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与2020年长远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上海防震减灾基本情况

(一)上海地震灾害概况

上海地处长江口南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的东部边缘,西北沿郯庐断裂和胶南断裂与华北地台相接;东南以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界,与华南褶皱系相邻。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比较活跃。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曾受到有感地震影响20多次。历史上,对上海造成6度破坏影响的地震就有4次,其中,1624年9月1日发生在上海行政区域内的4.7级地震,造成了部分房屋的较严重破坏。地震活动趋势表明,未来5—10年,我国大陆仍处于强震活跃期,东部地区将是地震多发区之一。上海高楼林立、人口稠密、财富集中,若发生同样大小的地震,其危害程度要比其他地区大得多。2001年国家发布的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本市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确定为7度。2006年,又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含上海地区)判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二)上海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过“十五”、“十一五”的努力,本市已初步建成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

1.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的地震监测发展已实现从单台到台网、从模拟到数字的根本性转变。到目前为止,本市已初步建成上海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动观测网、地震前兆台网、地震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的上海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基础设施工程和市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工程第一阶段项目正在实施。

2.地震监测速报能力不断增强。依托较为完善的地震台网,通过不断优化地震信息处理系统,本市的地震监测速报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上海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地震定位速报时间达到12分钟以内,上海地区网内地震自动定位速报时间已提高到5分钟以内。震后趋势判断进一步科学化、程序化。

3.防震减灾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市地方防震减灾法规体系。继2001年发布《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2003年发布《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后,2010年1月1日起《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施行,使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4.震害预防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强化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不断提高震害预防能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标准,逐步开展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和抗震鉴定加固工作,使本市建筑工程抗御地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本市完善抗震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抗震防灾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上海隐伏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城市震害防御基础资料。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逐步走向社区,全市建立了30所防震减灾科普特色示范学校,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科普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应急救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应急预案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市、区(县)两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框架;组建了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及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与华东各省地震部门建立了地震应急协作机制,有效提高了地震应急综合能力。完成了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整体规划,首个大连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已完成。地震应急演练日趋常态化。开通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热线。

6.防震减灾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以防震减灾联席会议为平台,不断推进防震减灾综合管理。建立了市、区(县)两级政府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联席会议规章,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全面推进提供了组织体系保障。

分析未来地震形势及其潜在的地震危害,对照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防震减灾工作要求,本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全市的抗震设防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市仍有大量既有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要求,部分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没有经过专门的抗震设计和审 查,使用年限已长达数十年,且具体数据及分布情况不清。郊区(县)自建农居抗震能力薄弱,大多数郊区(县)农居未经正规设计与施工,无法达到7度抗震设防要求。二是地震监测站点资源需进一步整合优化。台站布局尚不尽合理,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弱,地震强震动的观测站点密度过于稀疏。三是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还需提高。与国际先进国家城市应急救援队相比,本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基础性软硬件装备还有较大差距。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与地震应急指挥平台还有待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有待加快实施。四是居民防震减灾知识与避震技能有待进一步普及与提高。市民的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的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对地震谣言的辨别能力特别是地震发生时的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防震减灾管理体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区(县)地震工作机制有待优化,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议事功能需进一步强化,多部门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六是抗震设防标准体系有待完善,抗震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有待增加。

二、“十二五”上海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社会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提供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坚持全面预防观,落实社会共同责任,使防震减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2.以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工作总规划为目标,充分运用本市多年来防震减灾的成果,注重实际、着眼长远,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防止因规划脱离现实而无法实施或造成浪费。

3.努力满足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高期望,加强基础工作,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可靠、有效的服务产品。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本市基本建成全方位的地震监测网络,本市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优于1.0级,增设和调整地震前兆观测的手段和站点,新增强震观测点100 个,满足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的技术要求。城乡建筑工程抗震能力明显增强,新建、改扩建(构)筑物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完成部分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工作,强化基础设施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其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农村民居和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逐步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社区居民教育,完成适应上海特大城市特点的中小学、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的编印和发放。地震应急救援队的软硬件设备争取达到国际大城市先进水平,建成20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造成7度影响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受灾市民能在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安置。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明显增强。为使上海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好坚实基础。

三、“十二五”期间上海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社会管理方面

1.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制订完善相关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规体系。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落实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法律责任,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2.进一步健全市、区(县)两级防震减灾规划机制。发挥规划引领约束作用,从全市战略高度,统筹各项资源,明确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管,适时推行规划届中评估。将落实防震减灾规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责任制考核范围。

3.加强抗震设防监管。进一步完善抗震设防管理的行政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在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推进抗震设防要求与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技术衔接,修订抗震设计规范和分类设防标准,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确保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4.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度。逐步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社区居民教育,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队伍,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完成适应上海特大城市特点的中小学、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的编印和发放,不断丰富地震科普作品,利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加大地震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地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力度,形成基于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的常态化公益性宣传模式。

5.健全地震应急救援的常态工作机制。加强市、区(县)两级政府抗震救 灾指挥机构建设。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应急检查制度,大力推进地震应急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逐步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地震救援联动机制。地震应急演练制度化,组织开展不同层级、不同方式的地震应急演练。重点抓好学校、社区基层地震应急演练。健全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建设。逐步完善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基层“三网一员”建设,建立乡镇、街道防灾助理员和震时灾害速报制度。

(二)公共服务方面

1.开展城市既有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和改造加固工作。全面开展对既有建筑及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掌握本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现状,完成学校、医院、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大型公共商业、大型交通枢纽、城镇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工作。研究抗震改造加固的机制,制订抗震改造加固计划,逐步完成抗震改造加固工作。

2.强化基础设施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其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严格落实公路、地铁、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抗震设防标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输油气管线、储油(气)罐、核设施、重点江河堤防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的抗震能力,优化抗震设计、施工,加强管理和维护。加强核心通信机房、无线电检测站、重要通信基站和主干基础通信管线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抗震保障机制,增强紧急情况下信息通信网络畅通的恢复能力。

3.加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建筑、中小学校、统建住宅的抗震设防管理,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并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组织开展农村民居防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积极开发和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

4.不断丰富地震监测信息的产出。增加地震“三要素”以外的地震速报内容,开展震源机制、震源破裂方式等地震参数产出研究。继续提高地震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服务能力,加强各学科地震科学数据信息的整合,加强数据信息产品的研制、产出与分析、利用,逐步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切实满足防震减灾和社会公众对地震信息的需求。

5.建立地震科学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建立包括强震动、房屋、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在内的全市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共享机制,推进上海市活断 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项目的成果转化,向社会提供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资料。开展新建城区、大范围改造区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加强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和推广应用,及时把震灾预防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

6.进一步提升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结合本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适应城市地震应急救援需要的设备,建立地震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机制,使其软硬件装备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大城市先进水平,具备援外救援能力,完善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纵向、横向地震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区(县)地震应急处置平台功能。

7.加快应急避难防灾场所建设速度。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大力推进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建成市级应急避难场所示范点,开展室内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建成20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各区(县)建成30%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和50%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为民众紧急避险和疏散安置提供保障。

8.完善科普宣传教育平台。加强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借鉴世博成果,开展集数字化、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为一体,以动感体验、互动参与为特点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门户网站建设,创新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平台。

9.规范信息发布和实施正确舆论引导。建立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实现震后信息的快速发布服务,加强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重大地震灾害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提高地震突发新闻报道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地震谣言应对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确保一旦发生地震突发事件后,社会秩序不乱。

(三)基础能力方面

1.进一步重视地震监测的基础建设。在总结“十一五”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第一阶段项目成效的基础上,在奉贤、崇明等地继续开展综合深井站点建设,初步形成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网络。加密优化地震监测站点和网络的布局与功能,开展地震监测台阵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强海洋地震观测,开展近海海岛地震台的数据联网,开展远距离海域的地震观测研究;保障地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开展基础地震监测网的专线网络建设。科学探索和实践震情速报的方法,完善地震自动速报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地震速报定位能力,网外地震速报定位在地震波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

2.加强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增设地震强震动监测站点,加速建 成地震烈度速报网络。研究确定地震烈度速报方法,达到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要求。开展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地震灾害情况快速获取报告系统研究建设。

3.推进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广泛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设研究创新平台。主攻对上海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科技课题。努力完成市震害预测技术系统和本市重点目标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研究。利用地震监测产生的数据和观测资料,结合上海地区构造特征,开展地震预测模型与长、中、短、临及震后趋势预测研究,探索地震预测新方法。开展上海及邻近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与研究,研究开发应用于地震预测的技术系统。积极开展城市区域性的抗震防灾研究,开展建(构)筑物减隔震技术研究、重要工程设施地震感应监测控制和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研究。

四、“十二五”期间上海防震减灾重点项目

(一)地震监测设施优化提升建设工程

1.上海市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地震深井综合观测系统是为减小城市建设对地震观测的干扰,结合本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地面覆盖层厚的特点而开展的建设项目。该系统总体设计建设27个地震深井综合观测点。根据专家提出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议,“十一五”期间已开展第一阶段项目2个观测点的建设,在总结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台站覆盖面,优化台站布局,规划新建新海农场、罗泾镇、五四农场、长兴岛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点。将现有测震台网中具备改造条件的崇明竖河台、虹桥台、南汇台、佘山台、秦皇山台、大洋山台、天平山台升级改造成地震综合观测点。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建成13个观测点(见下图)。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4个观测点的建设。到2020年,完成整个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的建设。

“十二五”上海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点建设规划示意图

2.上海数字地震台阵改造。上海数字地震台阵是我国第一个永久性用于地 震监测的宽频带三分向地震台阵,为监测上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地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上海数字地震台阵的监测运行率,“十二五”期间对上海数字地震台阵中心软件系统和子台地震监测仪器进行更新和升级。

3.上海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优化改造。上海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现有形变、流体、电磁三大手段,结合上海地震地质背景情况和部分台站设备老化及受环境影响比较严重的情况,亟需进行前兆台站的优化布局和中心及台站设备的升级改造。“十二五”期间,增设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系统,用于监测上海及邻近地区地壳运动。按照《地震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新建8个地震前兆观测台站。其中,在小昆山、天马山、佘山、查山等地,新建形变台站;在松江、青浦、崇明东滩,布设3个地下流体观测点,在浦东南汇新城,新建电磁观测台(站点位置见下图)。与此同时,升级改造前兆台网数据库系统。

“十二五”上海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优化改造规划示意图

4.海洋地震监测系统的完善。目前,上海已有1个东海海洋地震台和大洋山、佘山岛2个海岛地震台,具备一定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海洋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实现海洋地震观测数据资源共享。“十二五”期间,将浙江舟山地震台等海岛台的数据并入上海海域地震监测系统。

(二)地震烈度速报网络和地震灾情快速判定系统建设工程

地震烈度速报网络主要用于地震发生后,快速提供地震烈度的分布情况,这对快速判定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上海已有强震动观测台站38个,现有的站点密度过于稀疏(1点/200平方公里左右),还不能达到烈度速报的要求。到2011年年底,本市的强震动观测台站可增加到56个,但仍与世界发达国家(1点/20平方公里左右)差距较大。计划通过10年左右 的努力,使本市强震动台站的数量达到316个。“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的要求和上海地震特点、每50平方公里1个强震动观测点的技术要求,在崇明、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等区(县),新建100个强震动观测台(见下图),并在市区建设1个强震动监测中心,满足上海对有感地震烈度速报的初步需求。“十三五”期间,继续建设160个观测点。到2020年,使强震动台网密度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积极开展地震烈度速报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地震灾情快速判定系统,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情分布快速给出初步结果,为政府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十二五”地震强震动观测点建设规划示意图

(三)研究建设地震预警系统

在优化整合测震台网和建设地震烈度速报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台站资源,结合本市的地震观测台网资料,研究建设适合上海特点的地震预警系统。同时,开展重大工程的地震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对磁悬浮列车、高铁、输油输气主干管网、核设施、电力枢纽等重要工程设施的应急自动处置系统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工程进行试点,使地震预警系统成为市预警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应对破坏性地震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

(四)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推进建设一个与上海特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定期为公务员、领导干部、居委干部、志愿者、学校老师等各类骨干群体提供各类灾害防御知识教育,为市民掌握灾 害防御知识起到引领作用,从而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

全面开展对既有建筑及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梳理本市城区和郊区既有各类工程的现状及抗震设防情况。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与,完成学校、医院、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大型公共商业、大型交通枢纽、城镇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并完成1992年前设计建造的约300万平方米学校、100万平方米医院、40万平方米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10万平方米大型交通枢纽的抗震鉴定。根据鉴定情况,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严重后较轻”的原则,制定加固改造实施计划和方案,积极推进抗震加固改造工作。

五、“十二五”期间做好上海防震减灾工作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

健全和完善市、区(县)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加强区(县)基层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理顺区(县)地震工作机构的管理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编制。强化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机构的功能与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规定,认真组织好规划的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市、区(县)两级政府和各部门合力推进、确保落实。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搞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与补充,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投入机制

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各类工程设施和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投入力度,建立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尤其是要加大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以及对中长期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的投入力度。

(三)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

按照“稳定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指导思想,加强防震减灾科研与管理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发展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坚持人才数量与质量并举,以质量为主;坚持培养与吸纳并举,以培养为主。坚持人才发展市场化取向,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科研团队与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开展国际、国内防震减灾合作与交流,为培养人才、优化队伍提供互动平台。

第三篇:柳州市柳南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柳州市柳南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能,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制定本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中共柳州市委办公室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柳办发〔2008〕67号)、《柳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作为制定本规划的依据。

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本规划是柳南区人民政府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体现,也是指导柳南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我区防震减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发生在我国的破坏性地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55%。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全区73%的国土面积处在地震加速度0.05g以上(相当于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和Ⅵ度以上),具有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的长期背景。柳州市区以及鹿寨、融水、融安三个县均属于0.05g抗震设防范围。广西属于中强震活动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强震。据广西地震趋势分析,2011年至2020年广西存在着发生6级强破坏性地震的危险。

柳州市地处桂中,是2亿年前的海相沉积,经地壳抬升形成内陆盆地,堆积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溶岩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0%,其中60%被松散土层覆盖,存在出现陷落地震的隐患。柳州市地处广西北东—南西主断层与东—西纬向断层的交点,位于桂中凹陷的断裂褶皱带,境内有桂林—柳州—来宾—南宁断裂带、宜山—柳城—鹿寨断裂带和三江—融安断裂带通过,地层挤压褶皱强烈,断层发育。柳州市近场区主要发育北东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17条,具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并可能受红水河流域地震和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的影响。据历史记录资料(不包括无文字记载的地震事件)的不完全统计,自1483年(明英宗天顺二十年)以来,柳州市共发生有感地震和中强震10次。其中1510年、1695年及1935年柳州曾发生过5级地震。最大一次是1695年发生在罗城、融水的5.5级地震。据柳州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和广西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监测资料统计,1970年至2010年7月柳州市行政区域内共发生1.0级以上的地震271次,最大震级为3.9级。根据地震趋势分析,柳州市及周边地区近年仍存在有感地震发生的可能。另外,由于地震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仍不能排除现代少震小震地区未来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按照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提出的“宁可备而无震,不可震而无备”的要求,柳州市应当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本区位于柳州市西南部,下辖1个镇8个办事处,总人口54.25万人,常住人口30多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81.8平方公里。境内早期修建的小型水库较多,城区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人口密度逐年增大,不乏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不少。破坏性地震一旦在本区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2001年施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柳州市被列为(本区自然当列其中)6度抗震设防市,此前设计、施工的部分建设工程还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抗震设防要求;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整治已有所改善,但是

由于历史欠账多,至今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仍低下。目前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有待完善,防震减灾基础设施、群测群防工作有待加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有待增强,经费短缺与事业发展需要矛盾突显,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防震减灾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立足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的要求,依据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柳州市防灾系统规划,建设防震减灾体系,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和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领导体制和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加、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我市“二次创业”、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防震减灾服务。

(二)主要目标

坚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我区经济战略部署,提升本区防震减灾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提高短临预报能力,增强地震灾害预防能力,应急指挥和紧急救援做到及时、有效。配合市地震局认真做好抗震设防有关工作,为十二五期末实现市行政区域内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具备抗6级左右地震能力的目标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为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主要工作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重要条件之一。结合本区实际,重点抓好“三网一员”建设,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联络员队伍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地震短临监测预报水平。

1.因地制宜开展辖区地震测报建设。根据新的地震趋势、新问题及时调整我区地震宏观测报网点布局,优化观测手段,适当增加地震宏观测报网点,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测中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在太阳村镇最少设置1个观测点,并相应设置宏观观测员,观测员的观测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支出,确保观测点工作正常运行。充分重视并应用地震宏观观测成果,开展地震短临预报跟踪工作。

2.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制度,加强防震减灾联络员(兼地震灾情速报员)队伍建设,明确职责,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和市地震局要求,制定本区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切实推进群测群防工作。

3.加强与市地震局的联系,主动接受工作上、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完善信息通讯功能,确保地震测报信息快速传递,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二)重视地震安全建设,加强综合防御工作

震灾预防是防震减灾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提高辖区的震灾预防综合能力,能大大减轻发生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十二五”期间,要认真落实与震灾预防体系建设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1.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机构和运行机制,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推进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开展。

2.加强防震减灾基础信息调查工作,配合市地震局做好建设工程、有关方面抗震设防的有关工作,进一步提高防震抗震能力。

3.编制实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太阳村镇、相关街道、机关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防震减灾意识,引导和动员农民开展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在农民自愿的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地震安全农居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为到2020年力争使本区农村地区民居和公共建筑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努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4.太阳村镇、各街道,各级宣传、防震、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农业、团委等部门要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内容纳入本级、本部门宣传计划之中,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完善抗震救灾指挥系统,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实施震后紧急救援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对减轻震灾损失,防止灾情扩大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要以大力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和紧急事务处置能力为重点,落实各项准备措施,以在减轻地震灾害和保障生命安全方面发挥实际作用。主要抓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即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地震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及时修订完善,以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高效、协调、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健全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逐步装备和改善领导小组成员和防震减灾工作人员必要的地震应急交通工具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有力、有序高效。太阳村镇、各街道办都要成立并及时调整防震减灾

领导小组成员和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灾情速报网,主要是建立完善区、街道(镇)、社区(村委)三级地震灾情速报系统。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联络员队伍,明确防震减灾联络员、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员兼任地震灾情速报员。对各有关方面人员要加强培训工作,配合自治区、市地震局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提高反应决策能力。

三是努力改善地震工作应急装备和现场救援设备。根据地震灾害应急物资需求量大、种类多、时限性强的特点,各地震应急工作分组应根据各自应急工作分组职责,开展合理建设应急物品储备网络等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服务。

四是太阳村镇、各街道,经济、建设、民政、教育等部门要认真配合上级有关方面积极推进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熟悉本区情况,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为民众提供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五是依靠驻地驻柳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发挥消防、民政、交通、卫生、建设、电力、农水等各方面救援救助资源的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和群团,发展救援志愿者队伍,壮大灾害救助力量,不断完善救援救助体系。

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镇政府和街道办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柳南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问题。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太阳村镇、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搞好分级管理和协同工作,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保障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是我们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依据,各级领导干部和防震减灾部门工作人员要带头学习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工作制度,规范管理工作,确保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加强区、镇、街道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我区“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健全防震减灾管理机构,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强、综合管理能力强、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以满足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需要,担负起防震减灾工作的历史重任。

(四)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原则和“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做好常规宣传。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有组织、有领导、有

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络建设,把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要协助上级做好地震信息发布的有关工作,提高公众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应对地震突发灾害的能力。

(五)加大投入,保障“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防震减灾是公益性的事业,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原则,要将防震减灾投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同级财政预算,统筹考虑,根据财力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机制。要把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作为投入的重点,优先考虑,优先安排。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灾害保险机制建设,增强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地震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的多元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和经费支持,加快我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总之,要通过各级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防震减灾建设资金,保障本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行。

第四篇:南宁市武鸣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推荐)

南宁市武鸣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履行政府在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推进全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南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制订本规划。

一、我县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形势

我县周边存在有四条活动明显的断裂带,它们是巴马—博白断裂带、南宁—桂林断裂带、百色—合浦断裂带和南丹—马山断裂带。巴马—博白断裂带是广西最显著地活动断裂带之一。有地震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上集中了广西所有3次6级以上地震,4.8级以上地震也达12次之多。南宁—桂林断裂带 也有明显活动,沿该断裂带曾发生5级左右中强地震。由此可见,我县虽然没有断裂带通过县境,但受周边地震灾害影响较大。20世纪以来,周边地震波及我县的主要有:1936年4 月1日灵山县东北6.8级地震;

1958年9 月25日灵山县东北5.8级地震;

1972年5 月7日邕宁南晓 4.5级地震;

1977年4 月13日邕宁九塘3.7级地震;

1988年11月10日北部湾海域5.1级地震;

1994年12 月31日北部湾 6.1级地震;

1995年1 月10日北部湾 6.2级地震。

近年来,境外地震波及到武鸣县的主要有: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同震效应,在我县灵水出水口处发现水倒吸现象,两分钟点后又吐出大量浑浊水样);

2005年10月27日平果县4.6级地震(我县大部分镇有震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8.0级地震(我县部分地方有震感,震后8分钟灵水水样变浑)。

根据国家地震部门研究认为,2006年—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8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尤其是南北地震带存在发生多次7级地震的危险。广西存在着发生6级强破坏性地震的危险,南宁市被列为2006-2020年全国11个地震重点防御区城市之一,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武鸣县被列为2006—2020年全区地震重点监视县份之一,我县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震情。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地震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县地震部门积极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思路,求实创新,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和机构得到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荣获南宁地震系统综合评比一等奖。

1.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地震工作机构建设。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防震减灾指挥部作为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协调指挥机构,负责全县防震减灾日常协调工作。配备地震部门编制5名,各镇人民政府相应落实了一名镇领导分管防震减灾工作,在12个镇分别建立了一个地震宏观现象观测点,成立了一支由15名地震宏观观测员组成的群测群防队伍。全县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体系不断完善,为我县防震减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2.震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我县出台了《武鸣县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为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本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实施了影响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审查同意行政许可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确定行政许可,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对一般建设工程进

行抗震设防要求确认;明确地震行政许可的办事程序,进入了行政审批办证大厅。五年来,县地震部门依法向工程项目业主发出地震行政许可告知书466份,依法开展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批335 项,为重要工程项目开展地震安全评价工作3项。全县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逐步开展,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得到加强。

3.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建设示范工作逐步推进。按照《南宁市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大了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宣传,向全县发放《农村民居防震保安挂图》资料4500多份。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库移民新村建设等建立示范点,我县仙湖镇鼠尾新村和城厢镇七星屯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完成。

4.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排查工作全面铺开。我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34号)、《武鸣县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方案》以及自治区地震局、南宁市地震局召开的全区、全市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评估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力量参与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评估鉴定工作,完成了对全县 245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1447个单体建筑的地震安全评估任务。

5.地震监测网络逐步建立。五年来,我县加强了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站建设,现已拥有2个先进的监测台。即太平镇文溪数字式遥测地震台和县城狮子山公园强震台。全县建立了15个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点,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进传统的观测方法,采用“千里眼”技术对五海养蛇场地震前兆动物异常现象,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搭建了数字地震监测平台,实现与区、市地震监测网络信息共享。

6.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得到加强。采取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县安全生产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武鸣时讯》、知识竞赛活动、自编打印地震知识材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累计发放近10万份地震科普资料、宣传品等,全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干部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

7.加强了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建设。依法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工作,重新修订完善了《武鸣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武鸣县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细化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地震应急机构的领导,明确了抗震救灾各个工作组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以及主要应急措施和要求。配备了应急车、应急包、便捷式电脑等应急装备。积极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先后在中小学校开展专项地震应急演练7次,并邀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自救、互救、科学避险意识。

(二)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相对集中,加之我县所处地域的地震地质特殊性和地震灾害的潜在可能性,使我县可能遭遇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指数趋势上升。与当前防震形势相比,我县的整体综合地震防御能力还相对较弱,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地震短临前兆监测的布点不足,监测能力较弱。我县虽然建设了一个遥测台,一个强震台,但对全县范围来说,一些重点部位、重要工程的监测覆盖面不够,特别是大型水库(仙湖水库)、大中型企业的监测能力较弱。

2.二是全社会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偏低。城镇综合防御能力不高。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前建设的工程建筑大多没有抗震设防,虽然在近年的城镇改造中拆除了部分危旧房屋,但仍有很多建筑未设防、不抗震,较多新建、扩建、改建的重要工程没有依法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确认,重大建设工程和震后可能发生火灾、水灾、爆炸等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仍存在地震安全隐患;县城和县内开发区尚未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不能满足县城规划和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农村地区绝大多数房屋没有科学设计,多数自行建造,结构不合理,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

3.应急救援和响应能力亟待提高地震救援队伍尚未建立,专业救援能力尚未形成。县城地震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尚未设置,一旦发生地震,大量人员将无法进行安全、有序的安置;县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县级地震应急基础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基础设施落后;县镇两级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较弱;地震救援物资保障体系尚未健全,救灾物资得不到有效保障。

4.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和群众对防震减灾工作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还普遍缺乏地震应急、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不多、条件不完备、网络教育尚未开展。

5.防震减灾的资金投入不足。防震减灾监测、防御、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县地震部门的办公设施和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总之,未来5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震情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面对我县防震减灾繁重的工作任务,迅速提高我县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科技体系创新力度,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我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公共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武鸣中国西部强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规划目标

1.在现有地震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地震监测监控能力。

2.逐步具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开展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成果运用于小区划内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

4.建立农村民居抗震示范村(小区),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逐步改变农村民居普遍不设防的状况。

5.全面提升县镇两级政府应对突发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宏观监控、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

6.加快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手段,逐步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三)主要任务

1.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全面提升全县地震监测能力

根据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地震台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本县实际,合理布局,建设一定数量地震前兆监测台和地震宏观观测站。发挥地震宏观观测在短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使现代化地震监测技术与传统的地震群测群防观测手段结合起来,增加网点,加强对群测群防点观测员、速报员的培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升全县地震观测水平和能力。

2.开展防震减灾基础信息搜集和整理,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数据库

配合南宁市编制1:5万数字化活动断层分布图和条带状地质图;完成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调查与评估;建立地震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开展紧急救援、震后重建提供快速决策依据。

3.提升县城及重要工业区的地震安全能力

运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地震小区划成果,在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及其影响的基础上,为我县的《国土资源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提供科学的防震决策依据。

推广使用地震小区划成果,使之应用于各项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服务于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安全工程工作力度,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本县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

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调查,加强农村民居防震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建造经济实用、具有本县抗震设防能力、符合本地生活习俗的新型民居,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4.强化地震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县、镇两级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重点危险源管理单位等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按照《武鸣县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危险源管理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进行督促检查,对各项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的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和地震安全保障措施、城镇人口密集场所、社区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对策方案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地震应急检查与培训制度,适时组织机关、大中型企业、学校、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的地震应急演习。

建立完善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地震事件应急联动共享平台和指挥平台;为社会提供震情、灾情服务,确保政务、指挥系统畅通。

建立县、镇、村三级灾情速报机制,建立健全灾情信息速报人员通信网络。建立县、镇两级地震宏观观测志愿者队伍,保障经费,配备相应装备。

5.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

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消防等现有队伍,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加大投入,增添抢险救灾装备,建设综合性专业救援队伍。

建立健全地震紧急救援与指挥网络系统,将城镇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等建设内容纳入我县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6.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责任意识,建立地震、宣传、教育部门与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机制,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县乡党校干部培训和学校国民教育内容,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法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继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

四、“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一)县级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

主要建设内容:

1.地震应急指挥大厅建设;

2.地震应急指挥卫星通信设备;

3.地震前兆信息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4.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建设;

5.地震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设。

(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

武鸣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三)县城及工业区地震安全工程

县城及工业区地震小区划工作,主要建设内容:

县城及伊岭工业园区约60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工作。

(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每年选两个村作为地震安全示范村建设,主要建设内容:

1.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

2.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

3.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和科技培训;

4.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建设;

5.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资金投入、鼓励机制。

(五)地震台网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两个地震台)

1.完成地震台选址工作;

2.地震台机房建设;

3.设备安装调试。

(六)建立防震减灾基本数据库

1.地震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建设数据库;

2.地震灾害协同响应系统建设数据库;

3.地震紧急救援系统建设数据库;

4.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集成数据库。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

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对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保障防震减灾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县地震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加强执法培训,加大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地震执法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复议、行政监督监察等制度。

(二)完善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防震减灾领导指挥机构,提高统筹、指挥和协调能力,推进县地震工作机构建设,健全地震部门内设机构,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发挥县地震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将防震减灾事业按照事权范围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公益性基础地位,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捐赠、地震保险等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投入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防震减灾的实际需求,提高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专项投入,使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树立人才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优质资源,是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的人才观。以提高人才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人才体制和机制创新。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五篇:防震减灾规划 文档范文

洛阳市第十八中学

创洛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防震减灾法》和《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基层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以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市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如下阶段性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从2013年6月开始,在市地震局、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洛阳市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主要工作:

1、在全校广泛宣传动员,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根据创建标准制定学校的创建计划,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

2、将省市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和江苏省防震减灾学校网站,链接到学校的网站上,及时搜索信息用于创建活动。

3、动员教师全员参与,注意学科渗透。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落实活动指导教师。

4、利用科普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宣传活动,并聘请有关专家到学校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展览等,学生参与率力求在90%以上。

5、加紧编制应急避险预案,完成后组织学生开展演习。

6、在市及区县地震办的支持下,图书馆准备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资料以供学生阅览。

7、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和宣传橱窗,根据“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可用班级板报替代。

8、创编一些“自选动作”,以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有:地震的成因;避险急救常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维权,识别谣言。

9、加强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迎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验收。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

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新格局。要总结特色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推广到学校各个领域。融特色与学校管理之中,融特色于教育行为中,融特色课程改革中,融特色于无形之中,融特色于校园每个细胞中。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在教师中提倡“六讲”和“三种精神”。“六讲”即“讲奉献、讲爱心、讲学习、讲理解、讲方法、讲制度”、“三种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精神”。认真组织老师业务学习,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培训、交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建立和完善各项常规制度。学校行政、年级组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活动竞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制度建设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制度。主要包括:

① 创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② 创建科技辅导员例会制度

③ 创建成果奖励制度

4、多种途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要使全校师生都知道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准备采取以下做法:

(1)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

(2)加强科学课中《地震》一课的内容讲课力度,通过增加课时将防震抗震知识讲深讲透。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软件、录象、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辅手段,努力将课上得形象生动,使防震减灾知识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4)邀请省、市地震专家来我校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报告。

(5)在学生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演讲比赛活动和手抄报竞赛活动。

(6)成立学校防震减灾兴趣小组,拓宽这些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面,培养尖子准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

(7)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8)组织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全体科学教师参观洛阳市地震台,组织有关班级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一日行活动。

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这对增强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下载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高新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夹江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夹江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2016年—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乐山市委、市 政府和夹江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 着眼我县......

    广东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省 地 震 省 发 展 改 革 2017 年 3 月局委 目录 一、发展环境 ..............................................................................

    防震减灾规划2012020年解读

    《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地震局联合印发了《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进一步增进对规划的理解、推进规划落实,中国地......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范文合集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 1 (一)发展成就 ....................

    防震减灾范文大全

    防震减灾 自从四川地区发生了8级的大地震,人心惶惶,不过大家没有束手待毙,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支援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怎样防震减灾。如果地震来了,要怎样......

    北京市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二)主要问题 (三)面临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二)......

    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规划(模版)

    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规划 一、目的意义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

    苏州高新区201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政府工作报告 王跃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虎丘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