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

时间:2019-05-14 14:5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

第一篇: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

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

《革命老区农村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工 作 报 告

旺苍县黄洋将军希望学校 课题组

我校承研的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革命老区农村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于2012年3月立项(课题批准文号:川教函【2012】422号文件),2012年9月开题,开题以来,在省教科所、市教科所、县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依照实施方案,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彰显学校个性和办学特色最鲜明的名片,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展示学生才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适应了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古今中外,许多实例证明:优秀的校园文化所形成的学校精神和良好校风,不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还催化有潜在能力人才的迅速成长。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感染气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逐渐形成与校园

文化精神合拍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和人格魅力。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使各门课程都能发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立德树人”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培养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渗透在不同学段的德育教学之中,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民族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伟大中国梦的生命基础。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将继承和弘扬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基本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科学地融入中小学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课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和关键点,也是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建设富有创造性、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2、开发革命老区闲置的红色文化资源,重建师生精神家园的需要 旺苍地处川北山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滞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木门会议旧址、红军兵工厂、红军被服厂、红军造币厂、310多条石刻标语(碑廊)、百丈关、黄猫垭等红军战斗遗址,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红色印迹,生动地再现了红军在旺苍的光辉历程;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共陈列图片、文件280多件;妇女独立师、巴山游击队、红色童子团、水兵连,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缔造了多个新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广昭”、“陕南”、“西渡嘉陵江”三大战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可惜的是这些资源长期被闲置,未能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里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

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得不到提升与运用,就有被时代遗忘的危险。如果我们把这些红色资源引入学校,加以提升与运用,使之成为教育资源,让那些经过战争洗礼才凝聚而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就为培养复兴中华民族的“四有”新人提供了保证。

3、传承将军精神,培育红色未来的需要

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37位将军曾经莅临我校参加黄洋将军希望学校落成典礼,原二炮政委隋永举上将在落成典礼上即兴演讲,语惊四座。235位将军题词作画,为学校留下弥足珍贵的墨宝。为感恩将军,弘扬将军精神,教育学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发奋图强、报效祖国、学校建造了将军艺术墙、希望图书室、将军书画陈列室、将军艺术长廊。一篇篇散发着墨香的将军诗词、散文作品,字里行间处处都蕴含了将军的报国、为民、英武、勇猛、勤学、创新、坚毅、雄强、忠义、仁信等思想和精神,体现了当代军人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面对生死毫不退却,面对事业不断向前的精神。这些思想与精神必将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形成学校所特有的育人观、价值观、发展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让学生在欣赏将军墨宝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将军精神的感染与鼓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起到重要的作用。

4、打造具有红色特色的“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觉醒,都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要靠文化的发达。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重要意义。深化文化制度改

革,有利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一些人文精神、人文品格衰落;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乱,诚信缺失;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国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一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见危不救、道德冷漠。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价值准则,是个人的生命之魂。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在不断升华思想道德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遵循知识传授规律,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人的成长选择最佳育人环境和手段的行为。通过优秀的校园文化向师生灌输学校的教育思想和价值标准,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校园有了文化的滋润,就有了深厚的底蕴,有了校园精神的升华,有了阳光的挥洒,就能孕育师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发展。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从而培育出理想远大、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校园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传播、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塑学校形象、铸学校灵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学校的创造力、软实力和竞争力。

二、课题研究内涵

红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红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红色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传承和发扬革命理想、集体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群众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文化。构建

红色校园文化,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通过学习,坚定地树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宏伟理想,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志向远大的优秀学生。它代表着学校的一种软实力,是学校优良传统的传承和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师生精神面貌的整体反映。它对师生的行为导向,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构建新形势下的红色校园文化体系,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德育研究、使办学方面更加明确、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学生素质明显提升、内涵发展有新突破、办学绩效有新提高,把学校办成文化高品味、教师高素质、教育高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巴蜀名校。

(二)通过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用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将军精神铸就教师之魂和未来学生之魂,使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材开发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及健全的人格;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文明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三)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育人资源的途径、方法及措施,构建学校的校本课程。

(四)通过研究,逐步形成以红色文化和优良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将军精神为灵魂的校园文化体系。使红色文化和优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将军精神得以弘扬,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更新,学校的办学品位得以提升。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改革实践活动,研究“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寻找优化红色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达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运用有机结合。

2、案例研究法

研究“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发展的典型性,对个别学生、某一年级、某一群体、某些特殊文化现象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提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本质。

3、经验总结法

对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重视实践及经验的多样性,认真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课题的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课题可行性论证与课题开题启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方向、重点、目标,完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7月――2014年12月)

第一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0月):探寻红色文化之根,发掘红色文化、将军文化资源,研究红色文化、将军文化作品,在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中可行性、价值性;研究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理论依据、整体设计思路、实施方案等;编写校本课程,撰写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召开课题研究小结会。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之功,塑学生之形、教师之形、学校之形,铸师生之魂,学校之魂。研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班级文化、课程文化等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成效影响等;研究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等隐性文化和环境建设显性文化有机统一的策略;研究红色文化力和将军精神力对师生的成长影响力。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整理研究资料,梳理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论文,申请结题鉴定,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

3、成果推广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0月)

(1)进一步梳理研究成果,形成特色

(2)召开课题结题鉴定会,聘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推广(3)开展课题的后续深化研究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齐抓共管。学校聘请了以周林、青春为组长,王锡安、马德安、熊顺华为成员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母鑫华为组长,尹翠林为副组长,侯爱民、刘文波、李长城、李海、詹大春、张荣华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和领导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成立了由母鑫华任组长,尹翠林任副组长,李海、李长城、侯爱民、詹大春、蒋文明、李益、强丽萍、赵海蓉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和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任务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各年级、各学科组结合学科特点,确定具体研究目标和任务,以研究方案为指南,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并将红色文化建设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之间自主开展合作交流,定期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建章立制,扎实开展过程研究。为确保课题研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课题研究制度》、《主研人员职责》、《参研教师培训制度》、《课题成果申报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用制度去规范研究活动过程,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3、提升理论修养,强化专业引领。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领导小组一是请课题指导小组专家莅临学校作专题讲座,指导课题研究;二是举办专题培训会,由主研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参研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研究的实效性;三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教师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的质量;四是引导教师个人自学与反思培养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建立校园研究网站,及时通报研究过程、研究热点、阶段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引导课题研究方向。

4、开展主题活动,强化研究实效。常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开展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教学案列分析会、主题班团会观摩活动、创新实践交流会、优

秀课例评选等主题研讨活动,为参研教师创设学习交流平台,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课题的成果效应

(一)研究成果

1、更新校园文化理念,突出红色文化主题

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川陕苏区的前期首府通江及主要战斗区巴中、南江和后期首府旺苍等地的红军遗址、陈列馆、碑林及当地党史办、县志办,收集整理川陕革命老区的资料,并结合本地红色资源,更新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提出了以“信念、理念、坚强、奋斗”为内核,以当代将军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忠勇仁信”为核心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主旨,提炼出了具有红色文脉的办学理念。以“挫折使人坚强,苦难磨砺成长,红色铸就信念,拼搏成就人生”为红色文化的方向,以“挫折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活动主题,以打造红色人文特色为核心,精心设计制作校徽、校旗、校歌。并让师生理解内涵,校歌人人会唱,提出了“红色文脉、书香校园、儒雅教师、涵养学生”的办学愿景。

2、优化了红色文化育人环境

以悬挂肖像格言,举办专题图片展览,打造红色景观文化,用好校外德育基地,打造独特的班级文化,建立“红色之声”广播站等为载体,从环境建设入手,注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积极添加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元素,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文化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文化之魂,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刻处处都能受到影响,得到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3、构建起以“红色纪事”、“红色颂歌”、“红色传承”为主线的红色文化校本教材体系

通过走访原川陕苏区的前期首府通江和后期首府旺苍的各处红军遗址及陈列馆,并到县文联、县党史办、县博物馆查阅资料,收录整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革命斗争故事、传记、名言警句、歌曲等编写红色校本教材。教

材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诵读激情,陶冶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1)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弘扬将军精神,提炼出独特的办学新理念,对“信念、理念、坚强、奋斗”教育的解读,提炼出具有红色文脉的理念文化和精神文化.(2)编写了科学、规范,能指导红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标准

(3)开发出了以“红土魂”为主线的系列校本教材

(4)传承红色文脉,创新红色文化

4、丰富校园活动形式,突出红色文化主题

我们对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扎实推进,使红色校园文化在内容上系列化,在目标上层次化,在时间上常态化。

(1)活动主题序列化

(2)活动时间常态化

5、以红色文化为底蕴,重塑了师生形象,提高了德育的实效,铸造学校灵魂

(1)教师行为引领,传承红色文化,塑造教师育人的新形象。(2)加大了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塑造学生精神形象。(3)强化养成教育,塑造学生行为形象。

(4)以红色理念、环境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改变学校形象,铸造学校灵魂。

(二)成果效应

1、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格调高雅、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辐射功能”,并赋予学校以清新的活力机制,促使学校朝着办学目标健康发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精心规划,逐项建设,不断充实,在校内营造了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红色育人文化氛围。

2、红色校园文化培育出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一个没有灵魂的学校顶多就是一个时段的标本永远不可能成长,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的塑造、红色精神的熏陶,培育出健康的师魂、生魂、校魂,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1)形成了“自主、和谐、文明、进取”的校风。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我校积极采取立“校训”、唱“校歌”、挂“校徽”、创办《黄洋将军希望学校校报》、办校刊《红土·绿叶》等形式,既增强师生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珍惜学校集体荣誉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又丰富和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班风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建设优良的校风,必须从班风抓起。通过抓班集体建设,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严明班纪班规,教育学生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和纪律管理,消除了学生中抽烟、打牌等不良行为,杜绝了学生校园内外打架斗殴行为,培养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同时加强学校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史展览、校友返校报告、校庆纪念活动等形式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校风。

(2)形成了“敬业、严谨、博学、善导”的教风。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工作作风、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水平,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师德教育,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生观,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切实培养教师良好的生活作风,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备课能取百家之长,凝精华于

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能积极参加教学大练兵、优质课评比、观摩优质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开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新课堂;教育科研浓郁,教师能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改革实验、教研活动、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如今,我校教师爱岗敬业,能教能研,课堂教学效益高。在作业批改方面,全批全改,书写整洁,有作业批改记录,批语切实加强了针对性,有切实的鼓励性的批语。加强爱心教育,爱生如子,师生情深,坚决消除轻视差生的现象。近五年来,尹翠林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唐玉蓉老师被评为广元市感动校园“十佳”教师;蒋文明被评为广元市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母鑫华被评为广元市农村学校优秀校长。康敏、胡江、王菊华、许咏、尹翠林、詹大春获中考质量单科奖;2010年—2015年中考质量连续获得县中考质量一等奖。

(3)形成了“好学、合作、探究、创新”的学风。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勤奋笃学、孜孜以求、奋发向上。在班级中,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学生人人不厌学、不逃学、不辍学,个个爱学、乐学、会学。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和科学引导,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形式生动活泼,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高。创造出“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形成了“好学、合作、探究、创新”的学风。

3、红色校园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红色校园文化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内聚红色文化精髓,外显将军精神气质。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属性内化生成学生的自我属性,铸就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及健全的人格;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文明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学生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和奋发向上 的精神。学生学习勤奋、努力,调查显示,有90%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有85%的学生课余喜欢选读自然科学书籍,有95%的学生崇尚英雄。中小学学生合格率,优秀率均位居全县前五位。2013级学生中考勇夺全市第二名,2015级学生中考再次勇夺全县第一名。学生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课余文化生活已开始向高雅文化转移。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生喜欢读武侠、言情小说,80%以上的学生已读过《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红岩》等小说,对真假、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明显提高,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学校已没有市场。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趣高涨,初中生的文化活动已向辩论赛、征文等高品位的理性方向发展。柳曼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少年;王怡、杨迈、何庆被评为旺苍县“十佳”少年。近三年学生有187人次在县艺术节和科技节上获奖。

4、创建红色校园文化特色,构建红色校园文化体系,深化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红色资源”为主线,以“将军精神”为灵魂,以课程文化为核心,以活动文化为载体,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弘扬将军精神,校园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形成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学生在这片红色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实现自我塑造,我校的办学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2013年课题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故乡栏目组以《心中流淌的西溪》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4年课题研究成果再次被广元市电视台以《花开在眼前》为题进行专题报道,并获得了广元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先后有市内外20余所学校到校内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2012年、2013年、2015年我校都获县中考质量一等奖。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被授予“广元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广元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广元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广元市教学研究示范学校”、“广元市文明单位”、“旺苍县学科教研组建设先进学校”、“旺苍县普通高中优质生源基地学校”、“旺苍县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广元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旺苍县名学校”。

(执笔人:尹翠林)2015年9月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正式论文稿范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师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方面,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作为农村小学的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作了以下探讨:

一、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而抓好领导作风建设是抓好教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从领导作风建设入手,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

其次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人才观,明确现代人才的衡量标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树立“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教风。

第三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结合岱岳区开展的“上课好、读书好、作业好、写字好、做操好、唱歌好、画画好、待人好、卫生好、小制作好”这“十好”教育活动,在全校开展了“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弘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互

助、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学校少先队组织指导少先队成员每天定时检查各班纪律、卫生、学习等各项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效果显著,使我校的学习氛围不断浓厚。

二、建设洁净优雅的环境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洁净优雅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

首先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我们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涂鸦墙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涂鸦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其次,教学区、活动区、住宅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在学校操场四周,喷绘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画像、标语等„„

其次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1、校园净化。学校教室、办公室、寝室等严格做到每周一大扫,每天两小扫。对师生进行良好卫生习惯教育。使确保校园整洁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心理需要。

2、校园美化。坚持每周教室美化评比,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装扮自己的教室,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各办公室老师自己动手美化办公室,发挥现有资源的最高效益。

3、校园绿化。在原有基础上,我校已通过绿化专业人员的指导,对校园绿化进行了规划,校园变绿,呈现勃勃生机。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首先我校建立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一日常规检查队、红领巾文明监督队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

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第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力求每位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精神,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

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还要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改变学生是“听众”、“观众”的角色,把学生定位于班级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老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指导者,是学生的“益友”、合作伙伴。老师摆脱以前那种师道尊严清高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经常和学生一起跳绳、做游

戏,一起讨论问题,过问他们的生活小事,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等。以真挚的情感和至诚的爱,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杜绝以前“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的畸形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其次,老师还注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应有的地位,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经常指导开展诸如“学雷锋”互助活动、“一帮一、一对红”学习小组活动等,让学生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学生生活在爱与被爱之间,时刻能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在这个集体中学习能催人奋进,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同时,班级的集体凝聚力也随之形成。

第三,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互相理解,求大同,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并在各种创

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发展个性。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校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如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迎国庆诗歌、书画比赛、元旦游园活动、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书画比赛等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乒乓球擂台赛、科技作品展评、校园艺术周等学校传统活动;此外,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科技制作小组、学科小组、舞蹈队、篮球队、中长跑队等„„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文化教育力。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慑着全体成员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在我们看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品牌就是特色。

“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就是我们黄前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

第三篇:党代会工作报告正式稿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奋力推进我局经济发展新跨越

——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6月28日)

牟 文 勇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会代表审议。

大会的主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我局经济发展新跨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系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奋力推进我局经济发展新跨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局广大党员和全体职工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全局工作的主旋律。

确定这个主题,顺应时代要求,体现中央和省委精神,符合我局实际。确保实现这个主题,是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庄严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工作的回顾

局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团结带领全局共产党员和广大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稳步推进“三个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机遇,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局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全局呈现了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可喜局面。

(一)、地质找矿成果显著。

地质矿产勘查是我局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四年来,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发展,形成了在重点优势区域寻找重点矿种的良好局面,取 得了显著的成果。争取各类国家项目资金5447万元,自筹资金1291万元,完成四大类112个地质项目。发现大型矿床2个,中型矿床5个,小型矿床10个。累计新增资源量:铅锌166 万吨、金17406千克、锰矿4118万吨、铜6.5万吨、铁锰矿224.5万吨、富铁矿183万吨,普通铁矿435万吨,银66吨,提交报告27份,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任务。同时,还为地方矿业企业探获资源量: 煤1466万吨、钒钛磁铁矿1.19亿吨、石灰石矿1.13亿吨。

矿权获取和维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四年来新登记探矿权36个,面积2441平方公里,采矿权3个,面积1.574平方公里。截止2005年底,全局在有良好找矿远景的重要成矿区带上拥有探矿权168个,面积3721平方公里,采矿权3个,面积1.574平方公里。成功完成草地金矿、大田隘口铜矿等矿权的转让。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协议引进外资3718万美元,已经到位资金356万美元。

(二)、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地质找矿,一手抓多种经营,地勘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实现收入4.8亿元,是2001年的3.2倍。四年来,累计实现收入13.32亿元,节余与收益6229万元,年均增长幅度为34.16%和76.62%。累计形成产业扶持费6714万元,转增国家基金3185万元,净资产增加58.14%。

矿业开发初见成效。全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矿业开发,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向矿业资本转变的途径。组建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一体化的鑫顺矿业公司,成功开发了阿加隆洼金矿的氧化矿。实施“走出去”战略,同青海有色地勘局合资建设松树南沟金矿。积极整合宁南跑马铅锌矿资源,认真做好开发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我局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市场快速发展。坚持做大做强的思路,大力发展工勘建筑施工业。着力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转换,优化资源配臵,初步建成了以蜀通建设总公司为核心的工勘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获得了一批高等级资质,有效的解决了市场准入问题。注重市场开拓,获取了一批大项目和附加值高的项目,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创出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品牌。

社会地质及其延伸产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大力发展岩 心钻探、测绘、工程物探、地质技术咨询、矿山地质检测,不断扩大环境和灾害地质调查、评价、勘查、治理的市场份额,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培育出了像四川华锋钻探有限公司这样国内外知名的企业。

工业企业稳步推进。对工业企业规范有序地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市场开拓,坚持精细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扶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鼓励企业与民间资本联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工业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三)、职工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队伍稳定。

职工年收入增长超过10%,截止2005年底,全局职工人均年收入为2.16万元,比2001年增加1.28万元。不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让离退休职工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四年来再就业职工300余名。切实解决职工困难,维护职工权益。筹集资金近千万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发拖欠职工的工资和社保资金。累计购买和修建办公楼、职工住宅楼36750平方米,解决无房户270余户。基本解决了部分基层单位职工饮用水问题、电路改造和变压器增容问题,有效改善了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的办公和生活条件。

(四)、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培育“四有”职工队伍。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四川冶勘报》、《情况简报》、宣传栏、广播、互联网等传播载体的功能,把握主旋律,扎实搞好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队伍形成了整体合力。有2个单位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个单位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个单位创建了“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省、市、局的表彰和奖励。

(五)、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领导不断加强。

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委的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作风建设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四年是艰苦奋斗的四年,是成绩卓著的四年,是跨越发展的四年。总结过去四年的实践,我们得出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是必须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扑下身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能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就能实现好、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

三是必须坚持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只有不断进行思维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领先于人抓住机遇,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只有真抓实干,才会不惧困难,勇于挑战,把握机遇,不断培育和提升地勘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是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认真落实省委关于“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个别领导干部对我局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不深不透,发展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历史欠帐多,队伍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地勘单位包袱重,压力大;经营性资产少,经济基础脆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地质工作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利益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四年的工作

(一)、发展的形势。今后四年是我局改革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为突破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瓶颈,今年初,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召开了全国地质工作大会,地质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地勘单位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各级党委和政府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地勘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地勘单位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是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方向已经不可逆转,如何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发展壮大,对我们是严峻的考验。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获取公益性地质项目的门槛更高、难度更大。三是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攻深找盲”逐渐成为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方向,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大,需要投入资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需要更加科学的找矿手段,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四是在市场化配臵资源的条件下,利益相关各方参与博弈,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和获取矿权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工作难度也将更大,如何在各类资本竞争激烈的商业地质市场占得先机,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风险,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形势激人,形势逼人。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把握机遇,变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是一道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局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1.今后四年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真抓实干,积极推进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为 实现全局经济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2.今后四年“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我局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找矿成果显著,经济快速发展,队伍和谐稳定,职工安居乐业。

3.今后四年的具体目标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地质找矿:“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发现1—2个大型矿床,3—5个中型矿床,10个小型矿床;新增各类矿产资源量:金20000千克、银300吨、铅锌100万吨、铜50万吨、富铁矿300万吨、普通铁矿500—1000万吨、铁锰矿500万吨、锰矿500万吨;新获取和转让一批矿权,为提高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贡献。

社会地质:到“十一五”末期,实现年收入1亿元以上。

矿业开发:努力推进矿业开发,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搞好松树南沟金矿、宁南铅锌矿和以阿加隆洼为立足点的理塘金矿成矿带的开发。基本形成1—2个黄金开发基地、1个铅锌矿开发基地和1个以上其它金属矿开发基地。到“十一五”末期,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

建设市场:到“十一五”末期,实现年收入4亿元以上。工业企业: 到“十一五”末期,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收入3亿元以上。——职工生活显著改善

职工年均收入增幅不低于10%,福利不断改善。到“十一五”末期,职工年均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住房条件基本改善。

——切实维护困难群体利益

关心困难职工,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努力寻找和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离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心离退休职工,力所能及的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提高生活和福利待遇,让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局经济发展新跨越。发展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十一五”时期总的发展思路是“地质找矿固根基,矿业开发强实力,建设市场树形象,工业企业抓亮点,盘活存量促三产”。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积极主动和全面深入地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认真落实局“十一五”发展规划,用新的经营思想和理念指导工作,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要凝聚人心,集中民智,以市场为依托,研究市场、发现市场、开拓市场、创造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适合地勘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新路,确保地勘经济快速发展和健康运行,为深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1.培育地勘经济核心竞争力,坚持发展地质找矿不动摇。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是地质工作的核心任务。地勘单位发展的优势在地质找矿,机遇在地质找矿,出路在地质找矿。地质找矿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在地质找矿方面获得重要成果,才能取得先发优势,地勘单位才会有为有位,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实现发展新跨越才有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充分发挥地质找矿的主力军作用,为缓解四川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提供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对于我局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确立和巩固自身地位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地质找矿工作作为培育和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勘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吃透精神,把握精髓,全面贯彻落实。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矿产勘查投入机制,努力增加地质找矿的资金投入。要转换思路,创新思维,建立灵活有效的矿权获取机制,力争在重要成矿区带,有较好找矿远景的区域尽可能多的获取有价值的矿权,找到大矿。要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注重综合研究,坚持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不断更新找矿手段,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地质找矿年年有亮点,年年有突破,年年有成果。要大力推进矿权资源、找矿资源和相关社会资源的整合,理顺资源关系,发掘资源潜力,整合好资源要素,实现聚合效应。要加强与优势企业的合作与联合,努力扩大开放。要不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 地勘单位和地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激活找矿热情,把地质找矿工作提升到崭新的水平,进一步夯实地质找矿作为地勘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实现工业强省目标和生态强省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地质队伍的技术、资质、人才、管理和信息优势,大力发展社会地质产业。积极开展地质技术咨询,地质技术服务,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程物化探,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灾害地质评估,国土整治,农业地质,数字化城市建设等业务,主动承担防灾救灾、应急抢险任务,为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的四川做出新贡献。

2.增强地勘单位实力,坚持发展矿业开发不动摇。矿业开发是矿产资源向矿产资本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地勘单位增强实力的关键手段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办法。延长地质勘查产业链条,建设探采结合、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资源型公司,是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举措。要吸收借鉴先进矿业公司的成功经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最严格的管理为基础,以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进矿业开发工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开发。要努力寻找优势开发载体,加快开发基地建设,尽快建成黄金、铅锌矿和其它有色金属矿三大开发基地。要重视矿业开发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和经营人才队伍,提升矿业开发的水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资本、矿权为纽带,让队队参与矿业开发,人人从矿业开发中受益。并且还要进一步引进民间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共同勘查开发,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全局要形成整体合力,集中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期,我局的矿业开发在业内有形象、在省内有地位、在国内有影响。

3.创立品牌,做大做强,坚持发展建设市场不动摇。建设市场是地勘经济的重要支柱。坚持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转换运行机制,深化结构调整,促进资源整合,使主业更加突出,布局更加合理,队伍更加精干,管理更加先进。要进一步转换经营思路,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寻找市场,用发展的眼光去创造市场,着力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风险。要坚持技术领先,努力提高技术 含量,走技术管理型发展道路。要狠抓龙头企业建设,积极营造核心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单位整体形象。进一步打造以蜀通建设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工勘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带动工勘建筑施工产业整体发展。华锋钻探公司要进一步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强”字上做文章,成为全局钻探施工力量的旗舰,国内钻探企业的排头兵,并且力争在1—2年内走出国门。测绘队要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推进测绘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突出重点,抓住亮点,坚持发展工业企业不动摇。工业企业是地勘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集中优势,稳定产品,寻找机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大力推进冶金工业园建设,将企业适度集中,稳步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的形象和效益。要稳定产品,走精细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用小产品占领大市场。要继续规范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5.创新思维,盘活资源,坚持发展第三产业不动摇。第三产业是地勘经济有益的补充。我们要按照盘活存量,寻求增量,扩大总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存量土地,以解决职工住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培育地勘经济新的增长点。力争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6.转变观念,创新举措,坚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不动摇。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二十一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要努力构建人才洼地,积极营造“留才引智”的环境,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寻找、引进、留住和用好的机制和平台。要努力建精建强建实技术、管理和营销三支队伍。要加大对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形成正确的导向,充分尊重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劳动,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四)、调整结构,转机建制,不断深化地勘单位改革。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企业化是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走向。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资源合理配臵,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以优势企业为核心,实行相对集中管理,增强产业集中度,建立产业集群,从根本上扭转小而分散,各自为阵,低水平重复的不利局面。要统一指挥,理顺管理关系,逐步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减少管 理层次,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组织结构。要进一步探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建立和完善适合地勘经济特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勘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地勘单位的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全局各级党组织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全局职工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领导核心。

1.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认真落实“建学习型机关,带学习型队伍”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知识、用知识蔚然成风。要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理论素质和党性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的抓好抓落实。要切实抓好局、队两级党委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工作。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社会化选学活动,不断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尤其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学习《党章》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八荣八耻”,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表率。

同时,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技术、经营管理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发展地勘经济的能力。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努力成为学习的模范,带动“学习型队伍”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2.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深入落实“举旗臶、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要把提高领导干部 的经营管理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要努力为各级领导干部丰富经营管理实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放手让他们施展才智。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尤其是要抓好一把手。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对一把手的选配必须慎之又慎、优中选优。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维护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把政治上靠得住、思想解放、思维超前、敢闯敢干,能够带领职工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经营管理骨干和技术中坚,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工作无实绩,长期无作为的干部,要从领导岗位上换下来。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行干部交流任职,让他们到新的单位,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打造一支思维超前、扎实肯干、心系群众、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队伍。

3.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一道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支部和党小组,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积极开展党的活动。

要狠抓党员骨干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员先锋工程”,广泛开展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示范活动。扎实开展“保先教育”回头看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高度重视新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搞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培训,把生产经管管理一线的优秀分子,尤其是长期奋战在野外,为地勘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添党组织的新鲜血液。着力建设一支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党员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优良的作风始终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风正才能人和事业兴。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两个务必”的要求,切实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进一步弘扬亲民为民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民意,诚心诚意为绝大多数职工谋利益;进一步弘扬务实苦干的作风。要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强化执行力的观念和意识,鼓实劲、干实事;进一步弘扬创新奋进的作风,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局情,与时俱进提出新目标,制定新战略,采取新措施,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弘扬清正廉洁作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局、队两级党委一定要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落实好,完成好,为地勘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具体负责,依靠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抓好“五个统一”,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为反腐倡廉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严格贯彻执行《实施纲要》精神,按照局党委《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的安排和部署,努力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新路子、新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恪守廉政承诺,带头廉洁自律,切实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集中制首先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这一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和“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一重要方法和程序,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决策和干部任免必须经过会议充分讨论,才能形成决定。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畅通党员发表意见的渠道,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与参与。上级党组织要广泛听取下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把来自群众、来自实践的经验集中起来,使各种决策顺民心、合民意、聚民智、解民忧、谋民惠。要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增进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整体合力。

6.进一步加强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增强队伍活力。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为群团组织有效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工会、共青团组织要认真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厂(队)务公开,维护 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利,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各级工会建设成为制度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职工依赖的职工之家。共青团组织要突出育人主线,充分发挥青年的主力军作用。

(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奋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1.要认真抓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要围绕中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载体的功能,坚定不移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职工。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抵制错误思想的干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

2.切实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要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深入持久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考核办法,继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全局范围内兴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3.培育和发展符合地勘单位实际,具有地勘经济特点的企业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地质队“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积极探索和总结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地勘工作内涵的企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此激发全局干部职工献身地质事业,推进地勘经济发展新跨越的昂扬斗志。

(七)、全面落实“三为民”思想,努力建设和谐地勘单位。

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求落到实处,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各单位要订出目标,列入计划,在几年内分别为职工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努力实施再就业工程,认真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难、生活难的问题,不断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把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力争到“十一五”末基本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注重第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加强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管理和服务,为离退休老同志创造发挥余热的机会。建立和完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不断改善离退休老同志的福利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有益身心的活动,让离退休职工安享晚年。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畅通干群沟通渠道。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和谐冶勘”的目标。

同志们,未来的四年是非常关键的四年,既是地勘单位的重要机遇期,又是地勘经济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创新实干,为实现我局经济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校园建设和后勤管理工作报告正式报告

立足校情抓基建强化保障促发展

——海头小学在全县迎接教育现代化创建总务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基建工作,尤其自创建教育现代化以来,这方面的工作更是快步前进,我校所辖的四所完小、一个教学点、两所公办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局领导肯定,同时也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现将我校抓基建工作的点滴做法向与会的领导做一汇报:

一、多方筹措资金,突破发展瓶颈

进三年来,中心校所建的绿化广场、文化广场、诗词景墙、国学长廊、励志长廊、文化休闲区,以及各校幼儿园修建的下水道、地面的硬化、塑胶跑道的铺设、房舍的维修和装修等等,共计投入700万元。这些钱我们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去筹措的。

一是整合资源。我们在局和镇领导支持下,通过反复做村领导及群众的工作,成功将匡口及小口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小学,在计财科和国资办的帮助下,对闲置的资产进行了评估,由村里处置,所得资金70万元用于中心小学建设。

二是争取赞助。兴庄小学位于工业园区附近,我们抓住这一地理优势,争取镇里拟了一份关于《海头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文件里要求各单位支持创建。于是我们兴庄小学又拟了一份请求赞助的公开信,兴庄小学的校长和所在村的村长一起拿着文件和公开信到几家企业做工作,共募集资金28万元,用于兴庄小学的硬化工程。

三是村队支持。为了实现全镇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化的任务,我们在局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确立中心小学和村小及教学点均实现运动场地塑胶化的目标。资金缺口大,面对困难,我们没有畏缩,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关小组,多次到村里做工作,争取村里帮助解决一部分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李巷村支持了李巷小学38万元,将李巷小学地面全部硬化,并给教室外墙进行了粉刷,还给幼儿园建了伙房和午睡室并改建了120米院墙。北朱皋 1

村支持北朱皋小学56万元,硬化校园近1万平方、建了花坛、170米院墙、粉刷了教室外墙。马庄村给马庄教学点投入16万元,实现了校园除了花坛以外全部硬化。

四是开源节流。对学校各个方面实行精致化的管理,厉行节约,将有限的的公用经费省出一大部分用于基础建设,加上幼儿园的收入,近三年共投入基建400多万元。

五是工程垫资。为了不影响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限时完成任务,有一部分工程让工队垫资,这部分款约70万元。

下面的几张图片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前后变化。

二、严格操作程序,狠抓工程管理

一是基建工程的酝酿阶段。我校每项基建工程都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的,实施前,先是领导班子研究拿出草案,然后组织各科室成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再广泛征求教干教师意见,提出工程施工建议,报计财科领导指导审核,最后将考虑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案报局分管领导批示后再进行施工。

二是基建工程的施工阶段。(1)关于价格的确定。较小的工程先由总务处同志到附近的兄弟学校打听用料及施工价格,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在此基础上得出较为合适的价格,然后找施工方进行商谈,再实施工程。对于较大的工程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2)关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在施工伊始学校领导亲自参加工程协调会,力求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都消除在萌芽中。在施工过程中总务处的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时间长期坚持深入施工现场,各项工程都实行专人责任制,遇到问题及时请示计财科,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保证了工程按时保质完工。

三是基建工程的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学校根据合同中的验收标准,由领导班子、各科室人员、教师代表等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并请计财科领导把关审核,然后把验收结果对全镇教师公示。

四是基建工程项目的公示阶段。由总务处、会计室整理好各工程项目的用

工、用料、材料价格等明细,分发到各科室、完小,由全镇教干教师翻阅无异议后签字确认,并汇总到中心校留存,确保工程运作的公开透明。

三、基建工程保障,办学成效显著

有了高质量的基建保障,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创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办学品位也得了到提升。各项成绩均居全县上游,我校多次承办了县、市现场会,我校的特色办学、教科研工作经验材料在省级会议交流发言,我校大课间活动在生教研网上报道,省厅孟文砚处长亲自来校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南京是鼓楼区教干及骨干教师来校研讨。省纪委副书记黄继鹏、市纪委书记吴自斌、县纪委书记钟灵对我校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县委王书记、曹县长多次陪同省市领导到校视察,并对我校的现代化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仅去一年就接待宿迁市、淮阴市、徐州市等各个市、县学校参观达80多次,宿迁市的分管教育副市长还亲自到校视察。

成绩已属过去。我们将脚踏实地在局领导的帮助指导下,进一步创新总务工作思路,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研究工作报告201606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校承担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我校成立了由王衍杰校长为课题组长,以分管校长、中层干部、教研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学科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中既有具备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学校负责人,也有20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还有青年教师,成员比例结构合理。一年来,我们遵循“学习培训,提升素养——修订教材,形成体系——编印读本,滋养心灵”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课程的培训与学习,加强课程管理,构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框架,拓展了学校全新的育人环境。现作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过程和措施

(一)调查学习,形成课题

为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开展了学生问卷、教师讨论、家长座谈等多种形式的调查活动,充分了解师生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必要性的认识。我们还学习了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其中明确指出的:“中小学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 精神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通过交流我们认识到,小学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坚定了开展此项研究的信心和决心,课题组成员便开始群策群力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二)申报课题,课题开题

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的过程也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合理分工、通力合作、科学确立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准确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过程。2015年4月初,《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申报评审书上报省教科所后,我们于5月接到《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立项书。课题组成员立即召开课题开题会议,进一步明 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理顺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培训,提高技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更能潜移默化地引领全体教师置身校园,潜心育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首先要深入到教师群体心中。所以,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对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是顺利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根本保障。课题研究期间,学校加大关注和投入,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学习感受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和条件。成立了“文化建设研讨会”,定期为教师发放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相关书籍。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进修,自觉加强学习和实践。组织全体或相关教师外出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课题组成员率先垂范,充分利用市、县组织的校园文化建设流动现场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专题培训等活动,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学习。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初步了解了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指导性意见。

同时借助网络、书籍和杂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学校实际文化建设相结合方面的学习,使课题组成员能够用相对较快的时间掌握实效性的操作手段。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在校活动一脉相承,学校要求全校所有教师尤其是各班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家长都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积极开展各项各项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传统文化浸润于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中,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成员、全体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校园文化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2016年3月,课题组主持人王衍杰被评为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我校作为泗河街道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典型,办学经验在《泗水教育网》上专题播出,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四)制定完善制度,有效保证课题研究。

我校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绿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家长学校建设制度》、《班级文化布置评比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五)大力投入资金,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学校通过积极争取资金,近年来累计投入50多万元,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其中新栽植绿化苗木工程投入12万元,墙体文化8万元,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类活动,打造节日文化,到外参观学习等三年累计投入20多万,其他文化建设项目10万余元,以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大手笔苦心经营,着力打造公园式的校园,做到了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真正把学校建成了绿色校园、育人乐园、温馨家园。

(六)大力开展创建,力求研究取得实效。在课题主持人王衍杰的规划、带领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全校教师全部参与其中,大力共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各种制度逐步完善,活动丰富多彩,建立起来读书节、艺术节等自己的特色节日,大力开展“三生教育”和“闲暇教育”,努力打造第二课堂,成立了各种社团,社团开始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全力实施“生本教育”,家长学校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巨大跨越。

(七)努力构建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优雅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小广播、橱窗、板报、展板等多重阵地,大力开展各种主展览,宣传典型人物、优秀事迹等。建立文化走廊、班级文化墙。教学楼每一层都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布置,命名主题,通过张贴有关安全、礼仪、名人典故、文化遗产、家乡文化、科普知识等标语、挂图,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以激励其健康、文明、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情趣。每个班的外墙上专门腾出一块园地,为各班学生创设张扬个性才情的平台,通过张贴学生自己的书画摄影、手工作品等,形成班班有文化特色的大好局面。同时通过书写墙体标语,建立校园文化墙,楼顶做字,制作校徽、校训、校歌等,实现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让校园迸发出强大的育人功能。

(八)创造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1、校级活动 ①开展好安全法制教育,构建“领导带班—教师护导—安全小卫士—班级管理志愿者”四级安全管理网络,成立家长“护卫队”,建立平安卡,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平安绿洲。

②坚持做到“天天有歌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每天增加一节活动类课程,用于安排读书活动、班级活动和张北历史文化、安全教育等校本活动。启动“国学经典进课堂”,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③精心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通过社团活动,充分为每一个师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爱好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坚强毅力,锻铸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人生。

④充分利用小学生艺术节、“快乐大课间”、“读书伴我成长”、“校园集体舞”、“个人才艺展示”、“争当环保小卫士”、“彩色周末”等活动,大力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视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逐步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节日文化,使校园“三声”(歌声、读书声、呐喊声)不断,让学校充满了勃勃生机。

2、班级活动

开展好班会和班级活动课,结合课文、节日等,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加大班级活动力度,班级内开展各种竞赛,利用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合作。

(九)建立起多样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为了让学校活起来、动起来,彰显学生个性,我们大胆创新校本课程,每天增加一节活动类课程,用于安排读书活动、班级活动和张北历史文化、安全教育等校本活动。每个年级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分别为:竖笛、扇子舞、威风锣鼓、拉丁舞、葫芦丝、二胡。低中高各年级开设一门体育校本课程和美术课程。

同时我们大力开展“节日主题教育”,结合每一个节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各种实践。每个假期,我们都要布置各种实践活动,部分实践活动开学后还要进行比赛,例如:我帮父母忙秋收等。创新学生寒暑假作业布置,实行“情景作业单”,增强学生寒暑假动手实践能力和各种教育。通过闲暇教育,不仅让学生亲近了自然,了解了家乡、祖国,实践了校园外的生活,更丰富了学生阅历,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忧国为民思想,为祖国和家乡培育出了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紧密的结合,促进各门学科教学功能释放。

1、加大对教师现代化技能的掌握,争取人人都会做课件,人人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都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育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2、加强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品质,使课堂变得精彩而高效。

3、建立课件库、试卷库,教案循环修改再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解放教师繁重的备课任务,挤出时间大搞教研活动,加强岗位大练兵,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4、结合我县历史文化和学校实际,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系列,形成特色。

(十一)阶段小结,推进工作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深厚,我们的课题研究只能是整体文化建设的冰山一角。虽然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担任主要学科及班主任工作,时间、精力相对不足,自觉学习、家校配合等工作还不能一时做到位。为此,我们适时召开课题推进会,对前段工作进行分析和反思,两次形成阶段性小结,重点部署下步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二)课题总结,锤炼提升

2016年5月,课题研究周期结束。面对各项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细致梳理,组成写作小组,认真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课题成果鉴定书》,锤炼提升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经验和做法,力争上升到理论层面,使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课题研究工作成果

一年来,我校秉承“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人文、生态、活力”的现代化小学为主要目标,着眼于“生态立校”——创建一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学校,让校园有了一张生动的“脸”; 着眼于“活力兴校”——营造一所“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学校,让学校有了一颗年轻的“心”。

(一)校园环境大为改善

环境是外显的生态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们依据办学目标和发展愿景,从学生发展环境和学生综合素质入手,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着眼点,精心布置校园静态环境,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教学楼采用新型装饰材料精心布置,全体教师自己动手布置,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学校理念体现和布置质量;楼道内各班门口都设置了一块班级文化墙,由各班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布置,定期更换内容,彰显班级个性,体现班级特色。利用宣传栏和西院墙设计了“三生教育”文化墙,着力打造有利于师生成长与发展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特色学校。院内装点各种雕塑,书写励志标语,打造精品节点,通过精心点缀,使整个校园变成了公园,实现了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散发出了迷人的教育魅力,迸发出了强大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把学校建成了绿色校园、育人乐园、温馨家园。

(二)校园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安全工作能充分体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内涵,我校在打造平安校园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主要做法是:(1)强调一个“严”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要与中层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门卫、家长签订安全责任 书,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并建立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门卫制度》、《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师范路小学生一日常规》等一系列全管理制度和职责,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门卫坚持24小时在岗制,严格来客登记制度。

(二)注重一个“实”字。成立了安保科,安保科长为学校中层领导,参与班级、班主任管理评比,专门负责学校日常和各项活动安全工作。每一层楼梯都喷有“小脚丫”,张贴着安全温馨提示。实行了校园内、楼内“一条线”行走制度。每学期的第一至三周为“安全教育强化周”,把法制教育课纳入班级课程表,由安保人员专职上,每周一节,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作业四落实。建立了“领导带班——教师护导——安全小卫士——班级管理志愿者”四级安全管理体系,实行了错时放学、师生分门上下学、放学临时限行,建立平安卡等措施,大力加强“小餐桌”和接送车辆监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出了平安绿洲。

(三)师生发展呈现人文特色

打破“分数唯上”的应试教育,把“欣赏人、关心人、教育人、成就人”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通过让教师体验工作的快乐,体验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幸福,从而实现快乐相传、幸福互递。建立教师学习休闲中心,结合三八妇女节举行教职工才艺展,教师节进行慰问、六一开展教职工运动会、冬季开展集体跳绳、智勇大冲关等活动,让全体教师开心工作每一天、健康生活一辈子。同时对学生大力实施“三生教育”,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展览,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和死亡教育,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各班级都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通过年级五星级、班级七星级、学生十星级管理,实行了星星、月亮、太阳积分升级制,大力强化了过程管理,为全体师生构建起了绿色教育、生态教育。

(四)教研助推学校不断腾飞

我校借“十二五”课题立项之年的东风,全校所有教师都参与了不同的课题研究。为了把课题研究做实、做强、做出成效,我校在课题立项、研究中全部依据办学目标而立,归结起来只有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二是有效教学,三是校本课程,四是家长学校,这四个方面也是我校尽全力打造的方面,有力助推了课题研究,带动了学校发展。我校一直坚持每学期每人外出学习一次,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先根据外地经验和自身感悟做一节展示课,再进行学习汇报,促使教师深刻反思,有目的地查找差距,补短板,自觉加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校内实行了“人人讲课、人人听课、人人评课”和中层领导承包责任制,每周都安排8—10人作课,每学期,每人至少作两节示范课,同时加强年轻教师培养力度,3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作三节,并且要送教下乡,高强度的教研交流,常态化的教研机制,大力促进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迅速提升,保证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五)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校园文化的大力建设和深入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活力得到极大激发,教育功能得到充分释放,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大幅攀升。近年来,我校教学质量在泗河街道各小学中连续攀升,而且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成为了学校服务区内每一个适龄儿童向往的成才摇篮。

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未来的路,我们将继续遵 循“家长的满意是学校的生命,社会的满意是学校的成功”这一办学原则,积极建构自己的课程,定义自己的文化,不断总结经验,提炼优秀成果,努力使整个校园充溢着陶冶师生成长的文化、每个角落弥漫着浓厚凝重人文关怀,让教师们在这里得到专业发展,让孩子们在这里得到快乐成长。

三、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1、校园文化整体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距离打造出全县亮点学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校园环境文化,尤其是功能教室墙体文化个别地方还不够精细。

3、师生人文素养塑造方面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的设想是:

1、继续深化研究,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和评价方法,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实效。

2、大力种植花草树木,规划“园地”,例如:玫瑰园、丁香园等,做石雕、凉亭、喷泉等,打造精品节点。

3、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研究和实践中逐步打造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有付出,困惑,更多的是收获。我们将以本次课题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不断思考和完善中继续前行。

下载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侨联工作报告(正式)

    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做贡献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在北京市侨联第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审议稿) 2011年1月13日......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我校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台头镇郑辇小学大力加强校园墙壁文化建设。校园内的墙壁,有的画上国画,有的写上名人名言;教室内,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

    校园文化建设稿

    润物无声,育人无痕(背景学校全景照片、轻音乐)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一所优秀的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课件)学校特色的实质是......

    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黑林中心小学 张一强 【摘要】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反映在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反......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社会。而青少年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可见帮助青少年健康......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释义 关键词:“正实”、“严实”、“笃实”、“知行并进” 1、正实:正心、实践。 正心,儒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