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
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令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第 9 号
为加强外债的全口径管理,有效调控外债总量,规范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经国务院批准,特制定《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现予以发布,自颁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发展改革委主任 马 凯
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银 监 会 主 席 刘明康
二OO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第一条 为促进境内中、外资银行公平竞争,有效控制外债规模,防范外债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有关外债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资银行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第三条 国家对境内外资银行的外债实行总量控制。境内外资银行的外债包括境外借款、境外同业拆入、境外同业存款、境外联行和附属机构往来(负债方)、非居民存款和其他形式的对外负债。
第四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际收支状况和外债承受能力,以及境内外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运营资金需求等,合理确定境内外资银行外债总量以及中长期和短期外债结构调控目标。
第五条 境内外资银行借用外债,签约期限在1年期以上(不含1年期)的中长期外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年度核定发生额;签约期限在1年期以下的短期外债,由外汇局核定余额。
第六条 每年2月底之前,境内外资银行须分别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提出关于本年度中长期外债发生额或短期外债余额的申请。其中,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分别通过商业注册所在地的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的分支机构逐级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提出申请;外国银行分行由在中国境内的主报告行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提出申请。没有主报告行的,应通过商业注册所在地的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的分支机构逐级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提出申请。
第七条 境内外资银行申请年度外债总额,需分别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提供下列材料:
(一)借用中长期或短期外债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上年度的业务经营状况、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所申请外债额度的依据和资金用途等。
(二)境外总行或地区管理部批准的对中国境内债务人的年度授信限额文件。
(三)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应提供报送银监会的上年度境内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外国银行分行应提供报送银监会的分行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及境内营业性分支机构上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四)与申请人流动性需要或资金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八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汇局根据境内外资银行的上年度外债借用情况、其境外总行或地区管理部批准的本年度对中国境内债务人的年度授信限额、境内贷款项目需求(中长期外债)及流动性需要(短期外债),分别核定境内外资银行本年度中长期外债发生额和短期外债余额。境内外资银行在本年度新借入的中长期外债不得超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的额度;本年度内任一时点的短期外债余额不得超过外汇局核定的余额。
第九条 外债总额确定后,境内外资银行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在年度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申请进行一次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外汇局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第十条 境内外资银行向境内机构发放外汇贷款按照国内外汇贷款方式管理。除出口押汇外,境内外资银行向境内机构发放的外汇贷款不得结汇。
第十一条 境内外资银行对外提供担保,按对外担保进行管理;境内机构为境内债务人向境内外资银行提供担保按国内担保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境内外资银行借用的外债资金不得结汇,还本付息不得购汇。境内外资银行办理其外债项下还本付息不需要外汇局核准。
经外汇局批准,境内机构可以选择境内外资银行开立外债项下专用账户。
第十三条 外汇局负责对境内外资银行外债和国内外汇贷款的统计、监测工作。境内外资银行应于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向注册地外汇局分支机构报送外债统计数据,并按照国内外汇贷款的有关规定向当地外汇局报送国内外汇贷款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 外汇局对境内外资银行借用外债情况和发放外汇贷款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外汇局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负责解释。此前其他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二篇:境内机构外债-国家外汇管理局
业务流程之三:境内机构外债、对外或有负债、外债转贷款审
批、登记及履约核准
一、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核准
金融机构需提交资料: 1.书面申请;
2.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3.流动性需要或资金用途有关证明材料;
4.外资金融机构的境内非法人分支机构还应提供:境外总行或地区管理部门批准的对中国境内债务人的授信限额文件“短期外债管理行”还应提供其境外总行授权文件,并附各成员行提出的短期外债指标需求计划和有关财务报表;
5.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境内非金融企业需提交的资料: 1.书面申请;
2.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3.上外汇收支情况; 4.贷款人出具的贷款意向书; 5.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外债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3】19号)。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二、外债签约登记
(一)非银行债务人办理外债签约登记
需提交的资料: 1.书面申请;
2.外债合同正本及合同主要条款复印件;
3.外商投资企业应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和外方股东资本金到位证明材料等;中资企业应提供营业执照、外债主管部门批准其对外借款的文件;
4.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外债登记管 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3】1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二)非银行债务人办理非资金划转类提款备案
需提交的资料:
1.申请书; 2.相关资料:
(1)债务收入存放境外的,应提供资金入账凭证;
(2)根据债务人指令由债权人在贷款项下直接办理对境内、外货物或服务提供商支付的,应提供交易合同、债权人付款确认通知等;
(3)以实物形式办理提款的,应提供已办理实物提款的证明材料;
(4)利息本金化的,应提供利息本金化协议或通知;(5)其他可能导致外债提款额或外债本金余额发生变动但无法通过境内银行向外汇局反馈相关数据的情形,应提供证明交易真实性的材料;
3.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外债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3】1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三)非银行债务人办理非资金划转类还本付息备案
需提交的资料:
1.申请书; 2.相关资料:(1)减免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应提供债权人出具的豁免通知或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2)债权转股权等债务重组的,应提供境外债权人确认书、商务主管部门批复文件;
(3)境内、外担保人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偿还责任的,应提供担保人已经履约的证明文件;
(4)通过非银行债务人境外账户偿还债务和利息的,应提供境外支付证明材料;
(5)其他可能导致外债还款额或外债本金余额发生变动但无法通过境内银行向外汇局反馈相关数据的情形,应提供证明交易真实性的材料;
3.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外债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3】1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四)外债注销登记
需提交的资料:
1.申请书;
2.境内机构外债签约情况表; 3.银行提供的外债还本付息证明; 4.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外债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3】1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三、内保外贷签约登记
(一)内保外贷签约(变更)登记
非银行机构需提交的资料:
1.书面申请;
2.担保合同和担保项下主债务合同; 3.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14】2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二)内保外贷注销登记 非银行机构需提交的资料:
1.书面申请;
2.原内保外贷《对外担保登记表》; 3.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14】2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0351-4922821
四、外保内贷境外担保履约外债登记
需提交的资料:
1.关于办理外债签约登记的书面申请报告;
2.外保内贷的主债务合同、担保合同复印件和担保履约证明文件;
3.外商投资企业应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等文件,中资企业应提供营业执照;
4.上末经审计的债务人财务报表; 5.与履约相对应的外保内贷登记情况; 6.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办理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 主要法规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14】29号)。
受理部门:外汇管理处
联 系 人:赵军
咨询电话:
0351-4922821
第三篇:外债登记管理办法
外债登记管理办法
汇发[2013]19号 2013年5月1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准确、及时、完整统计外债信息,规范外债资金流出入的管理,防范外债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 条例》(以下简称《外汇管理条例》)和《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债务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借用外债,并办理外债登记。
第三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负责外债的登记、账户、使用、偿还以及结售汇等管理、监督和检 查,并对外债进行统计和监测。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全口径外债的统计监测,并定期公布外债情况。
第四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统计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外债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外债统计方法包括债务人登记和抽样调查等。
第五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可根据国际收支变化情况,对外债登记范围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
第二章
外债登记
第六条 外债登记是指债务人按规定借用外债后,应按照规定方式向所在地外汇局登记或报送外债的签约、提款、偿还和结 售汇等信息。根据债务人类型实行不同的外债登记方式。
外债借款合同发生变更时,债务人应按照规定到外汇局办理外债签约变更登记。
外债未偿余额为零且债务人不再发生提款时,债务人应按照规定到外汇局办理外债注销登记手续。
第七条 债务人为财政部门,应在每月初10个工作日内逐笔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外债的签约、提款、结汇、购汇、偿还和 账户变动等信息。
第八条 债务人为境内银行,应通过外汇局相关系统逐笔报送其借用外债信息。
第九条 债务人为财政部门、银行以外的其他境内债务人(以下简称非银行债务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签约逐笔登记或备案手续。
第十条
对于不通过境内银行办理资金收付的,非银行债务人在发生外债提款额、还本付息额和未偿余额变动后,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备案手续。
第三章
外债账户、资金使用和结售汇管理
第十一条 境内银行借用外债,可直接在境内、外银行开立相关账户,直接办理与其外债相关的提款和偿还等手续。
第十二条 非银行债务人在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后,可直接向境内银行申请开立外债账户。非银行债务人可开立用于办理提款和还款的外债专用账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开立专门用于外债还款的还本付息专用账户。
第十三条 根据非银行债务人申请,银行在履行必要的审核 程序后,可直接为其开立、关闭外债账户以及办理外债提款、结售汇和偿还等手续。
第十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借用的外债资金可以结汇使用。除另有规定外,境内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借用的外债资金不得结汇使用。
第十五条 债务人在办理外债资金结汇时,应遵循实需原 则,持规定的证明文件直接到银行办理。银行应按照有关规定审核证明文件后,为债务人办理结汇手续。
第十六条 债务人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外债资金用途应当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短期外债原则上只能用于流动资金,不得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等中长期用途。
第十七条 债务人购汇偿还外债,应遵循实需原则。银行应按照有关规定审核证明文件后,为债务人办理购付汇手续。
第四章
外保内贷外汇管理
第十八条 符合规定的债务人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时,可以接受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担保(以下简称外保内贷)。境内债权人应按相关规定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相关数据。发生境外担保履约的,债务人应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
第十九条 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境内借款接受境外担保的,可直接与境外担保人、债权人签订担保合同。发生境外担保履约的,其担保履约额应纳入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规模管理。
第二十条 中资企业办理境内借款接受境外担保的,应事前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外保内贷额度。中资企业可在外汇局核定的额度内直接签订担保合同。
第五章
对外转让不良资产外汇管理
第二十一条 境内机构对外转让不良资产,应按规定获得批准。
第二十二条 对外转让不良资产获得批准后,境外投资者或其代理人应到外汇局办理对外转让不良资产备案手续。
第二十三条 受让不良资产的境外投资者或其代理人通过清收、再转让等方式取得的收益,经外汇局核准后可汇出。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四条 外债资金非法结汇的,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有擅自对外借款或在境外发行债券等违反外债管理行为的,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外债或外债结汇资金用途的,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进行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涉及外债国际收支申报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送外债统计报表等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提交外债业务有效单证或者提交的单证不真实的;
(四)违反外债账户管理规定的;
(五)违反外债登记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八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进行处罚:
(一)违反规定办理外债资金收付的;
(二)违反规定办理外债项下结汇、售汇业务的。
第二十九条 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按《外汇管理条例》法律责任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银行应按照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将非银行债务人的外债账户、提款、使用、偿还及结售汇等信息报送外汇局。
第三十一条 外汇局利用抽样调查等方式,采集境内企业对外贸易中产生的预收货款、延期付款等企业间贸易信贷信息。
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间发生贸易信贷的,无需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外债登记。
第三十二条 债务人可按照有关规定签订以锁定外债还本付息风险为目的、与汇率或利率相关的保值交易合同,并直接到 银行办理交割。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3日起实施。
第四篇: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
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并表监管工作,有效实施风险监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负责指导外资银行并表监管工作。
第三条 银监会对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的独资、合资银行,以及在华设立两家以上(含两家)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实行并表监管。
通过并表方式,银监会全面监管在华注册外资法人机构的全球经营和风险状况;监管外国银行在华总体经营和风险状况,并关注该机构全球经营风险和市场表现。
第四条 以下所称主报告行是指独资、合资银行的总行,以及经外国银行总行或授权的地区管理部指定、向银监会派出机构备案的合并财务报表和综合信息上报机构。并表监管局是指外资银行主报告行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属地监管局是指外资银行其他营业性分支机构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公历,会计是指各国法定的会计。
第二章 主报告行的确定及其职责
第六条 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并表监管条件的外资银行应确定主报告行。第七条 由于机构增设或并购符合并表监管条件的外资法人机构,应在条件成立后一个月内向总行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备案。由于机构增设符合并表监管条件的外国银行,其总行或授权的地区管理部应在获银监会正式批准后一个月内指定主报告行,由该主报告行向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备案,并抄报相关属地监管局。
第八条 需要更改主报告行的外国银行,其总行或授权的地区管理部应在会计结束前一个月变更主报告行,由原主报告行和新指定主报告行将变更情况分别向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备案,并抄报相关属地监管局。
新拟定的主报告行自下一会计起承担主报告行的职责。
第九条 主报告行应视情况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中国区合规经理。合规经理的任职资格审核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外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制。
第十条 主报告行是外资银行合并财务报表和综合信息汇总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主报告行应根据监管要求向并表监管局报送或备案监管报表、重大事项说明、报告和其他监管资料。主报告行应对报送和备案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主报告行还负责向并表监管局统一提交涉及多家境内分行的业务申请,并抄报相关属地监管局。
(二)主报告行可代表所属外资银行参加银监会召开的工作或研讨会议,并以该外资银行的名义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会议的主报告行应及时将会议情况向母行(总行)或地区管理部报告,并及时通报境内其他营业性分支机构。
外资银行对中国相关监管法规的意见和建议应由主报告行汇总后统一向并表监管局提出。获得反馈意见后,主报告行应及时传达给境内其他营业性分支机构。
(三)主报告行应按照监管要求报告母行(总行)和母国(地区)经济金融方面的相关信息。
(四)主报告行负责外资银行境内营业性分支机构的信息披露工作。
(五)执行监管当局的其他要求。
主报告行在报送书面材料的同时应附电子文档。
第十一条 主报告行的法定负责人对主报告行承担的并表工作职责负责。
第三章 非现场监管
第十二条 银监会负责指导和监督派出机构对外资银行的非现场并表监管工作。
第十三条 并表监管局应监督主报告行按季上报境内机构合并财务报表。其中,独资、合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财务报表和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按上报书面材料。
第十四条 并表监管局应监督主报告行及时备案下列事项:
(一)已公布的年报和境内营业性分支机构会计信息披露。
(二)外部评级机构评级。
(三)母行(总行)对外发布的重要新闻稿。
(四)涉嫌被调查事件的说明文件。
(五)母国(地区)监管当局评价和重大监管措施。
(六)母国(地区)金融、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说明。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五条 并表监管局应要求主报告行每半提交一份《外资银行经营情况汇总报告》,包括基本信息(营业性机构数量、员工数、业务范围变动等)、授信集中度说明、贷款损失准备金分析、大额资产划转情况、资金流出入分析、关联交易情况、境外贷款/投资清单,以及营业性分支机构经营动态等内容。报告还应就母行(总行)组织结构、业务策略、资本充足水平、财务状况及市场信誉等变动情况做出说明。
第十六条 并表监管局负责按季监测并表考核的合规监管指标,并对风险监管指标走势和总体经营表现进行分析。第十七条 并表监管局应收集外资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并与主报告行或地区管理部高级管理人员就外资银行区域管理模式、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及授权管理、合规管理、信贷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风险管理内容进行沟通。
第十八条 并表监管局应依据相关规定向银监会上报下列事项:
(一)外资银行备案的重大事项和各项管理制度。
(二)并表数据上报错误情况。
(三)并表考核指标违规及异常变动情况。
(四)并表监管意见。
第十九条 并表监管局应在综合分析各项监管信息和现场检查情况的基础上,完成半和并表监管报告。
第二十条 银监会负责与外资法人机构东道国(地区)监管当局和外国银行母国(地区)监管当局就共同关心的监管问题进行沟通,并在监管信息交流方面展开合作。
第二十一条 银监会负责促进系统内综合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并向外界提供或披露外资银行境内经营情况。
第二十二条 银监会负责统一并表监管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第四章 现场检查
第二十三条 银监会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外资银行并表现场检查。第二十四条 并表现场检查的组织方式分为两种:
(一)委托并表监管局和属地监管局派出检查组,根据检查计划分别实施并表现场检查。
(二)由银监会组织外资银行监管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并表机构实施并表现场检查。
第二十五条 银监会每年根据风险监管情况和现场检查周期确定外资银行并表现场检查计划,并对检查形式、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提出指导性要求。
第二十六条 银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表现场检查内容,协调检查项目时间和进度。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重大问题,也应及时报告银监会。第二十七条 在银监会组织的并表现场检查中,银监会将统一制定检查方案。检查组应按照检查手册和检查方案中的程序及要求实施现场检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任务。
结束现场部分的作业后,检查组应完成《检查事实与评价》和相应的CAMELs/ROCA评级,并就所涉及的事实与被检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最后确认。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将《检查事实与评价》、CAMELs/ROCA评级结果和检查档案移交给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
全部检查计划完成后,检查组应汇总并表现场检查报告,连同单家机构的《检查事实与评价》和评级情况一并上报银监会。
第二十八条 并表现场检查的监管意见由银监会统一协调。银监会将根据《检查事实与评价》做出建议,反馈给相应的银监会派出机构。
第二十九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负责并表现场检查的跟进和处理。
银监会派出机构应根据《检查事实与评价》和银监会建议,向所在地并表机构出具现场检查意见书,要求其整改。对于违规行为,银监会派出机构也应根据有关规定依法处罚。
银监会派出机构应在并表现场检查结束后3个月对整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或对所在地并表机构实施后续现场检查,并及时将整改情况上报银监会。
第三十条 银监会负责受理外国银行母国(地区)监管当局跨境现场检查申请,并委托当地银监会派出机构与检查组就被检查机构的监管情况进行交流。
会晤结束后,银监会派出机构应将掌握的情况及时上报银监会,并对检查组提及的问题进行跟进。
第五章 外部审计和三方会谈
第三十一条 符合并表监管条件的外资银行原则上应聘请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对其境内营业性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进行审计和并表审计。
第三十二条 主报告行应在会计结束前一个月向并表监管局备案本会计聘请的外部审计师和审计组,同时抄报相应的属地监管局。如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主报告行还应提交书面说明。银监会派出机构如对外资银行聘请的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持有负面意见,可以在收到备案书后14个工作日内建议外资银行更换审计组或会计师事务所。第三十三条 外部审计师应在并表审计前,就审计要求与并表监管局进行沟通。
第三十四条 主报告行应在会计结束后五个月内将《并表审计报告》和《并表管理建议书》报并表监管局。
第三十五条 属地监管局应在收到《外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后30个工作日内,向并表监管局反馈对外部审计质量的评价意见。
并表监管局负责结合各属地监管局反馈意见、《并表审计报告》和《并表管理建议书》中反映的问题,对外部审计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第三十六条 并表监管局负责根据外资银行综合监管情况,提出并表三方会谈计划。
并表三方会谈由银监会组织,参加方为银监会、并表监管局、属地监管局、外部审计师和主报告行。会谈结束后,并表监管局应完成并表三方会议纪要,并监督主报告行及时反馈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有关并表监管意见将作为审查外资银行机构增设和业务准入等申请的依据。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4月1日起执行。其他有关外资银行并表监管规定与本办法抵触的,同时失效。
第五篇:外资银行工作计划
东亚银行苏州支行2011工作计划
各股室:
为提升丰县支行履职能力,在上级行绩效考核工作中的再取佳绩,支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工作目标:争创中心支行优秀单位。2011年支行工作思路: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推进创新、提升能力、促进和谐、再上台阶。现将2010工作计划印发,请落实执行,并根据上级部署及时调整。
一、财务绩效评估
(一)在分行业绩考核的基础上,加强业务条线绩效管理,仅从一家银行或一家银行的一个人的进行绩效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应当应用财务数据或财务比率,对一家银行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如: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同业比较分析等
【趋势分析】:主要将一家银行若干年的财务报表按时间序列作比较
【结构分析】:将某一项目,按照规定标志分类,划分成若干组成部分,计算出各个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从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看其对整体的影响
【同业比较分析】:将一家银行的财务状况与其他银行、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
各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如将我行不同的结构百分比报表逐项比较,就是与趋势分析相联系的做法。
(二)如何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应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因此,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新的管理会计思想,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成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应从事后的核算发展到实现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优化。】全面管理是以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为目标,完整配置、计量、记录银行所有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并进行详尽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对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数据,能根据管理个控制的各种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查找、比较、分析,建立不用类型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体系,提供对管理决策的支持,提高我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二、成本控制
首先成本管理是银行经营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会计研究的核心领域。重视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引导,将成本管理延伸、融入到各运营环节,调动各成本中心对于资源配置与产出分析的行为自觉,实现成本管理的自觉控制,在当前强调精细化管理思维的经营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管理的狭义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银行很容易陷入片面降低成本的误区,不能为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确信息。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观点中,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基于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减少、降低”向“一定投入、更多产出”的转变。其次要划分员工类群,使人力资源配置与岗位资源的结构优化相一致。在对员工情况进行摸底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学识水平、业务素养、操作技能、应变能力、气质形象等,依据业务特点逐一对照,划分管理、营销、服务等不同类型,择机适时调整部分工作人员岗位,明晰发展定位和培养方向,使人力资源配置与岗位资源的结构优化相一致。如对于具有潜质的人员列入班子后备人才,并安排在重要部门和岗位,在充分调动其创新工作和大胆管理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对其组织管理、指挥协调能力进行磨炼。
三、优化财务运营模式及加强集中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化,内部控制逐步成为商业银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和银行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起步较晚,与国际同相比,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使之真正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需要。
在对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理解上,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内部控制是所有员工主动参与的管理过程。任何制度的运行状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的因素,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人来贯彻执行.同样道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应该覆盖银行全部机构,部门,岗位和环节,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因此,内部控制不单纯是管理层或一部分人的事情,它是全体员工主
动参与的管理过程。只有所有员工全部参与,才能从总体上体现内控管理的要求,实现内控管理的效果.
(2)内部控制是涵盖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全面管理过程。完善的内部控制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制度建设层面.内部控制必须将制度体现到每个对象
上,体现在内控过程中.从内部控制的对象看,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公司治理、战略决策、风险管理、组织文化、制度执行和责任追究等环节都应纳入内部控制体系。从内部控制的内容看,应包括各类业务流程的合规性。资产管理的有效性等全方位的管理活动。从内部控制的时段看,它不仅包括事中规范和事后监督,在事前更应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和防范措施。
(3)内部控制应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控制通过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形成一种动态纠错过程和机制,是一个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在不断变化,商业银行自身在发展,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治理结构、业务品种都在发生变化,内部控制制度应不断适应这种变化而相机调整。
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建设
董事会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除了要履行公司法规定的常规职能以外,还要对商业银行内控、风险管理以及合规经营负最终责任.因此,应进一步强化董事会的管理职能。一是要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机构设置,清晰界定其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二是要充分发挥监督类专门委员会的作用,理清监督类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能边界:三是改善专门委员会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非执行董事与高管层良好的沟通平台;四是在选择独立董事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不应过于看重社会声望,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2.强化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通过内控文化建设,将管理意识,合规意识、制度意识深深根植于员工的思想观念之中,使全行员工对本行的内控制度、风险观念产生一致的理解和认同,将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行为控制与约束在既定的目标范围之内。为此,商业银行的决策和管理层必须通过内部控制文化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达到有效调动员工潜能.发挥每个员工积极性的作用.要在银行内部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 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建立全面科学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在巴林银行事件中,里森同时拥有签发支票、核销银行对账单等权利,违背了交易和结算业务分开、相互制约的常规,丧失了有效的内部监管。因此,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要求,一是要严格授权审批制度,根据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实行差别化的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二是要严格高风险业务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三是建立风险测量预警机制,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应加强对风险状况的跟踪检测,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监管的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是商业银行业务综合管理和评价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应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独立地按照法人要求,有选择地对内控的各方面行使其检查职能,并能够将检查评价结果直接地反映到高级管理层,在这种机制下,内部审计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四、税务规划
想要有效利用税务规划以提高对银行的盈利贡献,财务人员应当熟练把握有关税收制度和法律法规
—理解税收制度和法律规定
—了解法律部门和主管部门对纳税活动“合法和合理”的界定
—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投资意向、对风险的态度
—纳税人的具体要求
—签订委托合同
—指定规划方案并实施
五、对业务及盈利即增值服务
对银行来说,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上,基于客户的回报与服务优势客户关系管理的重心,增值服务是客户关系管理的现实体现,相对于基础服务,附加服务等针对产品功能的服务,增值服务则是针对客户关系的服务,这意味着对外资银行而言,学会打好“增值服务”牌才能不被客户关系这个“主裁判”罚下赛场。为了保有并吸引更多的贵宾级客户,我行应不断的增加增值服务的内容,具体服务的种类,如航空意外保险、国际组织优质服务、境外紧急救援服务、汽车现场紧急救援等。高级信用卡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银行的增值服务重要性可想而知,涉及到的增值服务不再是单纯性的采购行为,而是集整体发展战略、策划设计、服务采购、效果评估为一体的采购管理模式,他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需要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设计
2、需要协调众多的供应商
3、需要完整的采购设计体系
4、需要中立、公正的态度
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通过员工培训和持续发展以提升人才技能及配置 设定员工目标和考核制度
明晰责任权属,建立逐级汇报,逐级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