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1.01.24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各设计院,中铁设计咨询集团,铁五院,中铁上海院,鉴定、审计、工管中心,运输局、部内政法、财务、建设、财务司,监察局。
现将《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发给你们,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本办法,认真做好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并建立日常协调机制,加快推进铁路前期工作。
关于印发《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依法合规做好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铁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前,依法对建设项目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四条 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过程开展和上报审批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建设单位根据铁道部年度勘察设计计划中的用地预审
工作计划,及时制定详细的项目用地预审推进计划。
2.设计单位在完成项目初测后,及时提供建设单位项目用地宽度图。
(二)过程开展阶段:
1.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咨询单位编制完成建设项目土地
利用论证报告,向地方国土部门提交用地预审请示报告和申请表。
2.地方国土部门对项目用地规模、规划选址等方面进行初步审核,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补划、征地补偿安置、举行听证和专家论证会等工作。
3.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
(三)上报审批阶段:
1.组卷上报省(市)国土厅,取得省厅初审意见,上报国
土资源部。
2.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进行预审,安排部级专家论证,下达整改报告,最终批复用地预审。
第五条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负责制定项目用地预审工作计划,纳入铁路年度勘察设计计划,经部批准后实施,并对用地预审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第六条 建设单位(含项目业主或出资人代表)是用地预审申报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完成用地预审相关工作,并加强与各级国土部门沟通和协调,按铁道部下达计划完成项目用地预审申报工作。
前期工作计划下达后,建设单位及时制定详细的项目用地预审推进计划。合资铁路项目在合资公司及筹备组成立前,由相关铁路局负责组织开展用地预审申报推进组织工作。涉及两个及以上建设单位的铁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相互配合,加强联系沟通,确保用地预审工作同步进行。
第七条 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建设单位要立即开展用地预审申报推进组织工作。对一次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建设单位按部计划安排开展用地预审申报推进组织工作。
对需要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可在线路方案基本稳定后,建设单位提前开展用地预审前期准备工作,待项目建议书批复后,与省、市国土厅初审批复一并组卷上报。
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同步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核查评估工作。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土部门规定及要求,提报申请报告、填报相关表格并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其中要重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及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对于占用基本农田达到100公顷以上的建设项目,还需完成用地预审论证报告,对项目用地选址、用地规模、规划修改和基本农田补划等进行论述。
建设单位应采取“专人负责、现场配合”的方式,规范并加快推进项目用地预审各关键环节工作。对省厅批复初审意见、省及国土部专家论证和国土部内相关司局征求意见等关键环节,要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做好沟通与整改工作。第九条 设计单位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利用调查,综合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科学确定项目选址,认真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土地利用篇章。要按照《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中做好实地踏勘和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41号)要求,在设计文件中,对于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用地选址、项目用地规模等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论证,重点阐述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线路多方案比选中是否把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作为方案优选的基本指标,项目用地指标是否符合《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
设计单位在完成初测和用地宽度图后,应将图件(含带坐标的电子版图)按国土部门要求完成坐标体系转换后,及时提供给建设单位,确保在开放可研设计同期开展用地预审工作。
第十条 对于重大建设项目或建设用地规模较大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咨询单位帮助开展用地预审相关工作,组织咨询单位完成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案和相关图件制作、落实补充耕地方案及基本农田补划,编制专题咨询报告、协助配合国土部门完成专家评审等工作。
开展用地预审咨询后,建设单位依然是用地预审申报工作责任主体,不得“以委托代替管理”。
第十一条 用地预审咨询原则上应按建设项目委托一家符合资质的咨询单位完成用地预审咨询,对于跨省区项目确需委托一家以上单位承担咨询工作时,需明确牵头咨询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总体组卷工作。
第十二条 用地预审咨询属于工程项目咨询类服务,其招投标应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按照《关于迁改工程 工程咨询和第三方检测招投标有关问题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580号)文件要求办理。
第十三条 各建设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对于项目用地预审基本情况、进度计划、工作状态、存在问题等信息于每季度末上报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和前期协调办公室(填报表格样式附后)。
第十四条 为便于推进相关程序流转及专家评审,设计单位配合咨询单位完成论证报告,同期完成论证报告简本(简本目录附后),与其他材料一并组卷报送国土资源部。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前发有关铁路建设 项目用地预审的文电,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
铁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材料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正线长度,联络线长度。
2.主要技术标准:(客运专线、客货共线200km/h、客
货共线160km/h等)。
3.地形条件(分平原、丘陵、山区),工程起止点。4.工程数量:区间线路、区间路基、桥梁、隧道长度以
及所占比例;区段站、中间站有货场、中间站无货场,站后设施数量,段、所、工区数量;房屋拆迁数量等。
5.路基占地宽度:典型路基断面图,排水沟形式和宽度,路基外征地宽度,路基填土高度和路堑挖土深度(针对地形一般情况,个别特殊情况可作说明),大桥占地宽度等。
二、建设用地数量
1.拟用地总规模(永久用地),总体用地指标(总体用
地数量/线路长度);
2.土地类别,耕地和基本农田数及所占比例; 3.分项用地(注明耕地和基本农田数):
路基用地、路基单位用地(公顷/公里);桥梁用地(特
大桥、大桥),桥梁单位用地(公顷/公里);隧道用地,车站用地,段、所、工区用地。
三、项目建设用地合理性分析论证
1.线路方案比选,用地数量(列明耕地和基本农田数,从节约用地角度阐述方案比选)。
2.枢纽、站型布局比选用地数量(列明耕地和基本农田数,从必要性角度阐述)。
3.项目总体和路基、桥梁、车站和沿线设施用地,对照铁路用地指标(建标〔2008〕232号)比较,对于场站用地应细化功能分区。(注意不要简单对比,要分析项目的工程量与用地指标的工程量对照,分析比较结果)
4.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的措施。(包含原则以及项目实施具体措施及节地数量)
5.下一步初步设计中如何进一步优化,最大限度减少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
四、土地保护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及其论证意见,并对
其实施影响的分析。
2.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数量,质量(土壤类别、生产能力、耕地等级)对比,具体落实到图斑、地块。
3.耕地占补方案,按规定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用,列入项目估算投资数,数量、质量对比分析,占补平衡实施效果。
五、有关部门批准批复的文件
列表附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名称,时间,文号。
第二篇: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
铁计[2010]108号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依法合规做好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铁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前,依法对建设项目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四条 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过程开展和上报审批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建设单位根据铁道部勘察设计计划中的用地预审工作计划,及时制定详细的项目用地预审推进计划。
2.设计单位在完成项目初测后,及时提供建设单位项目用地宽度图。
(二)过程开展阶段:
1.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咨询单位编制完成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论证报告,向地方国土部门提交用地预审请示报告和申请表。
2.地方国土部门对项目用地规模、规划选址等方面进行初步审核,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补划、征地补偿安置、举行听证和专家论证会等工作。
3.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
(三)上报审批阶段:
1.组卷上报省(市)国土厅,取得省厅初审意见,上报国土资源部。
2.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进行预审,安排部级专家论证,下达整改报告,最终批复用地预审。
第五条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负责制定项目用地预审工作计划,纳入铁路勘察设计计划,经部批准后实施,并对用地预审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第六条 建设单位(含项目业主或出资人代表)是用地预审申报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完成用地预审相关工作,并加强与各级国土部门沟通和协调,按铁道部下达计划完成项目用地预审申报工作。
前期工作计划下达后,建设单位及时制定详细的项目用地预审推进计划。合资铁路项目在合资公司及筹备组成立前,由相关铁路局负责组织开展用地预审申报推进组织工作。涉及两个及以上建设单位的铁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相互配合,加强联系沟通,确保用地预审工作同步进行。
第七条 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建设单位要立即开展用地预审申报推进组织工作。对一次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建设单位按部计划安排开展用地预审申报推进组织工作。
对需要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可在线路方案基本稳定后,建设单位提前开展用地预审前期准备工作,待项目建议书批复后,与省、市国土厅初审批复一并组卷上报。
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同步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核查评估工作。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土部门规定及要求,提报申请报告、填报相关表格并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其中要重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及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对于占用基本农田达到100公顷以上的建设项目,还需完成用地预审论证报告,对项目用地选址、用地规模、规划修改和基本农田补划等进行论述。
建设单位应采取“专人负责、现场配合”的方式,规范并加快推进项目用地预审各关键环节工作。对省厅批复初审意见、省及国土部专家论证和国土部内相关司局征求意见等关键环节,要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做好沟通与整改工作。
第九条 设计单位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利用调查,综合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科学确定项目选址,认真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土地利用篇章。要按照《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中做好实地踏勘和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41号)要求,在设计文件中,对于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用地选址、项目用地规模等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论证,重点阐述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线路多方案比选中是否把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作为方案优选的基本指标,项目用地指标是否符合《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
设计单位在完成初测和用地宽度图后,应将图件(含带坐标的电子版图)按国土部门要求完成坐标体系转换后,及时提供给建设单位,确保在开放可研设计同期开展用地预审工作。
第十条 对于重大建设项目或建设用地规模较大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咨询单位帮助开展用地预审相关工作,组织咨询单位完成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案和相关图件制作、落实补充耕地方案及基本农田补划,编制专题咨询报告、协助配合国土部门完成专家评审等工作。
开展用地预审咨询后,建设单位依然是用地预审申报工作责任主体,不得“以委托代替管理”。
第十一条 用地预审咨询原则上应按建设项目委托一家符合资质的咨询单位完成用地预审咨询,对于跨省区项目确需委托一家以上单位承担咨询工作时,需明确牵头咨询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总体组卷工作。
第十二条 用地预审咨询属于工程项目咨询类服务,其招投标应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按照《关于迁改工程 工程咨询和第三方检测招投标有关问题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580号)文件要求办理。
第十三条 各建设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对于项目用地预审基本情况、进度计划、工作状态、存在问题等信息于每季度末上报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和前期协调办公室(填报表格样式附后)。
第十四条 为便于推进相关程序流转及专家评审,设计单位配合咨询单位完成论证报告,同期完成论证报告简本(简本目录附后),与其他材料一并组卷报送国土资源部。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前发有关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文电,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
铁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材料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正线长度,联络线长度。
2.主要技术标准:(客运专线、客货共线200km/h、客货共线160km/h等)。
3.地形条件(分平原、丘陵、山区),工程起止点。
4.工程数量:区间线路、区间路基、桥梁、隧道长度以及所占比例;区段站、中间站有货场、中间站无货场,站后设施数量,段、所、工区数量;房屋拆迁数量等。
5.路基占地宽度:典型路基断面图,排水沟形式和宽度,路基外征地宽度,路基填土高度和路堑挖土深度(针对地形一般情况,个别特殊情况可作说明),大桥占地宽度等。
二、建设用地数量
1.拟用地总规模(永久用地),总体用地指标(总体用地数量/线路长度);
2.土地类别,耕地和基本农田数及所占比例;
3.分项用地(注明耕地和基本农田数):
路基用地、路基单位用地(公顷/公里);桥梁用地(特大桥、大桥),桥梁单位用地(公顷/公里);隧道用地,车站用地,段、所、工区用地。
三、项目建设用地合理性分析论证
1.线路方案比选,用地数量(列明耕地和基本农田数,从节约用地角度阐述方案比选)。
2.枢纽、站型布局比选用地数量(列明耕地和基本农田数,从必要性角度阐述)。
3.项目总体和路基、桥梁、车站和沿线设施用地,对照铁路用地指标(建标〔2008〕232号)比较,对于场站用地应细化功能分区。(注意不要简单对比,要分析项目的工程量与用地指标的工程量对照,分析比较结果)
4.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的措施。(包含原则以及项目实施具体措施及节地数量)
5.下一步初步设计中如何进一步优化,最大限度减少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
四、土地保护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及其论证意见,并对其实施影响的分析。
2.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数量,质量(土壤类别、生产能力、耕地等级)对比,具体落实到图斑、地块。
3.耕地占补方案,按规定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用,列入项目估算投资数,数量、质量对比分析,占补平衡实施效果。
五、有关部门批准批复的文件
列表附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名称,时间,文号。
第三篇:用地预审
用地预审(材料)
一、需提交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国土部门提供,建设用地单位填写相关内容);负责用地预审初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用地预审初审意见。
2.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规划图(省级以上项目,由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基层国土所申领,作为报批必备件;市、县级项目,一般在进行预审现场踏勘时,由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基层国土所申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用地预审的建设项目,还需提交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协助提供)。
3.城市(村镇)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有效的建设项目用地城市(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及附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蓝线或红线图)。
4.建设用地单位向有权批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
5.审批类建设项目应当提供有效的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用地规划总平面布置图)。项目建议书批复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一的,只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用地规划总平面布置图);核准类建设项目应提供有效的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或行业行政管理等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告知书和拟报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或行业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应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备案类建设项目应提供有效的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或行业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建设项目备案批准文件和项目申请报告(应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列入已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投资管理部门批准的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的建设项目,还需提供有关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
6、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及论证意见、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修改规划听证会相关材料和听证会纪要。
7、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应提交的其它文件、证明材料和图件。分期实施的建设项目,需提交拟订的分期实施规划方案,分期办理用地预审。
二、用地预审受理、办理
1、收件与受理:符合报件要求的用地预审申请及附件材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予以接受,转入受理程序,不符合报件要求的用地预审申请及附件材料,于收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收理和接受(按规定需要补充材料的,收件日期以材料补充齐全的日期为准)。
2、办理与办结:符合受理条件的用地预审申请及附件材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般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需延长办理时间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第四篇:山西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模版]
山西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
2011-08-31 | 来源: 山西省朔州市国土资源局网站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证山西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42号令)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建设项目拟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圈内)的,应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送国土资源部,应由省国土资源厅预审的项目,委托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预审。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五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环节
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第六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程序
建设单位提交预审申请报告,主送单位为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但应抄送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依法应由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预审的建设项目,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初审,并分别在预审申请表上填写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审查意见,如项目位于开发区四至范围内,预审申请表上的初审意见由开发区土地分局填写。市县及开发区土地分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预审申请表上填写初审意见时,要按照预审审查的5项内容填写审查意见,不得简单填写“同意上报”字样。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第七条 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提交的材料:
(一)建设单位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正式文件),主送单位为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容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的依据和必要性、审批核准备案机关、建设规模、总投资等)、拟选址占地情况(总用地规模、拟用地类型、各功能分区等)、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等;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国土资源厅统一格式);
(三)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应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五)项目纳入国家或省有关规划、计划的清单的复印件(需加盖建设用地单位公章),未纳入的要提供国家或省有关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支持性文件;
(六)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备案证明;
(七)省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八)申请矿山建设用地预审,需提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九)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乡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图并加盖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及相关图件,报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十)由建设单位出具的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安排情况的承诺;
(十一)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提供补充耕地方案和所需资金的落实情况、委托补充耕地的委托协议等;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不提交前款第(四)、(六)、(七)项材料。
第八条 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可依法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申报材料中要包括规划修改方案(占用基本农田的要包括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和基本农田补划位置图)、规划修改听证会纪要、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及论证意见。其中规划修改听证工作,由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要求组织完成;规划修改方案和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的论证工作,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完成。
第九条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用地预审完成后,申请用地审批前,依据预审意见,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等手续。
第十条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面积大或占用基本农田较多(公路、铁路、管道等线性工程占用基本农田100公顷以上、200公顷以下;能源、矿山、水利设施等面(块)状工程占用基本农田35公顷以上,70公顷以下),建设单位应编制土地保护专题报告,随预审申报材料报省国土资源厅,在预审批复前,由国土资源部委托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踏勘和论证。
第十一条 预审应当审查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
(四)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五)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 预审时限
(一)自受理预审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二)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 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第十五条 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第十六条 工业用地及经营性用地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78号)要求,与竞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或向中标人发放《中标通知书》后,由依法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竞得人、中标人核发预审批准文件。
第十七条 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预审审查的相关内容在建设用地报批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不再重复审查。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材料由建设单位直接报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政务大厅,大厅接收时,要开据收文回执,并要告知建设单位办结时限。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行集体会审和厅内网上会审制度。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到期后确需延期的,应向原申报机关提出申请,延期期限为一年。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3月29日起施行。
第五篇:太原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新
太原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加强土地用途管制,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山西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晋国土资发【2011】10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第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由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太原市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市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县(市、区)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县(市、区)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由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建设项目拟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圈内)的,应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托受理并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应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的项目,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托负责预审;开发区范围内的项目,由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五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环节:
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第六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程序:
建设单位提交预审申请报告,主送单位为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但应抄送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应由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的建设项目,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出具用地预审意见后,按用地预审备案系统要求及时备案。
应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的建设项目,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初审和现场核实,并在预审申请表中填写初步审查意见。意见除按预审审查的5项内容填写外,还应说明拟用地面积、地类、权属、现状、有无违法行为及补充耕地方式等情况。
应由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的建设项目,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初审,并按上款要求填写初审意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复审。如项目位于开发区四至范围内,预审申请表上的初审意见由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填写。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第七条 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初审)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正式文件);内容包括拟建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的依据、拟审批核准备案类别的机关、建筑规模、总投资等),拟选址占地情况(用地面积、地类等),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拟采取的方式及资金拟安排情况,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等;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统一格式);
(三)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应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五)纳入国家或省、市有关规划、计划的清单,未纳入的应提供国家或省、市有关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支持性文件;
(六)用地四至范围坐标(西安80坐标);
(七)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乡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图并加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公章和规划中心图件审核章)及相关图件;报国土资源部预审的,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加盖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和规划中心图件审核章);项目用地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图并加盖规划中心图件审核章)。
(八)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应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备案证明;
(九)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十)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应提供补充耕地方案和所需资金落实情况的承诺,单独选址项目委托补充耕地的委托协议等;
(十一)涉及征地的,应提供征地补偿费用安排情况的承诺;涉及矿山项目的,应提供土地复垦资金安排情况的承诺;
(十二)申请矿山建设用地预审,应提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文件或采矿许可证;
(十三)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可依法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应提供规划修改方案(占用基本农田的要包括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和补划位置图)、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完成的规划修改听证会纪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完成的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及论证意见。
(十四)经济适用房(含单位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应提供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
(十五)利用单位自有存量建设用地的项目应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
(十六)会审过程中提出的其他相关资料。
上述资料原则上应提供原件,经核实后提供复印件的,需加盖申请预审单位公章。申请单位应当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时不提交前款第(三)
(八)(九),项目单位应当在用地预审完成后,申请用地审批前,依据预审意见,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省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等手续。
第九条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面积大或占用基本农田较多(公路、铁路、管道等线性工程占用基本农田100公顷以上、200公顷以下;能源、矿山、水利设施等面(块)状工程占用基本农田35公顷以上、70公顷以下),建设单位应编制土地保护专题报告,随预审申报材料报省国土资源厅,在预审批复前,由国土资源部委托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踏勘和论证。
第十条 预审应当审查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行业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和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是否可行;
(四)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五)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预审时限
(一)收到用地预审申请材料后,对缺少用地预审要件或不符合用地预审条件的项目,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
(二)自受理预审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15个工作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
(三)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三条 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第十四条 已预审的项目,若建设项目相关内容已进行重大调整,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第十五条 工业用地及经营性用地项目,与竞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或向中标人发放《中标通知书》后,由依法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竞得人、中标人核发预审批准文件。
上述项目在供地阶段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供地的业务部门形成预审意见,并与供地方案同时提交会议议定。依法确定竞得人或中标人后,按有关程序在3个工作日内依据相关材料向竞得人或中标人核发预审意见。
核发预审意见应提供的材料:
(一)工业用地及经营性用地项目预审申请表(统一表格);
(二)《成交确认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加盖竞得人或中标人公章)。
第十六条 具体建设项目未经预审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第十七条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或已核准的项目,原则上不再进行用地预审。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预审文件有效期届满,但在预审文件有效期内建设项目已经批复(核准)的,且建设用地报批时,建设项目选址、土地用途、用地规模等相关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再重复办理预审手续,也不需办理延期手续。
预审文件有效期届满,但在预审文件有效期内建设项目未经批复(核准)的,若建设项目选址、土地用途、用地规模等相关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可以申请对预审文件进行延期,延期期限为一年。
已批复项目建议书和备案的建设项目,超过用地预审有效期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材料由建设用地单位直接报送国土局窗口,窗口接收时,要开据收文回执,并告知办结时限。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行集体会审制度。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9月3日印发的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并国土资字[2008]245号)同时废止。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主要内容)
×××国土资源局: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是列入(为实施)《×××》规划的×××类建设项目(能源、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拟由×××审批(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千瓦、公里等),建设内容主要为×××,拟定总投资为××万元。
拟选址情况:×××项目位于××县(市、区)××乡(镇)××村。选址比较的简况和拟选址用地的充足理由,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取得划定矿区范围批准文件的情况,等等。
拟建项目用地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公顷,拟占用农用地××公顷,拟占用的农用地中耕地××公顷(其中拟占用基本农田××公顷);拟占用建设用地××公顷;拟占用未利用地××公顷。总用地中:××部分占用××公顷,××部分占用××公顷,¨¨¨等等(根据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各组成部分填写)。
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依据什么确定的用地面积,有关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规定情况。
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涉及占用耕地的项目填写):是否已经将补充耕地的资金列入工程投资(预算);拟采取(自行组织开垦、缴纳耕地开垦费委托开垦)的方式补充耕地,委托开垦的是否承诺按照当地××元/亩的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等等。
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是否已经将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列入工程投资(预算);是否出具有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