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4:3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范文模版)》。

第一篇: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范文模版)

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

在上海打拼十多年并取得上海户籍的杨宗强,五年前决定回到湖南武陵山区中方县丁家乡老家创办有机农场。如今,40岁的杨宗强种植的香菇已经卖到上海、广州和香港,这让他在乡村找到了新的事业和梦想。

源于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或倦怠于城市的喧哗浮躁,或找寻新的事业起点,一些早已跳出“农门”的知识青年,以及在城市谋生多年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了返乡路,成为中国的“新农人”。

他们建造生态农场,开设农产品网店,成立农村合作社。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那些回乡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新农人”不仅给封闭落后的农村带去了一股时代的新风,也帮助部分乡亲摆脱了贫困。

“新农人”返乡是场新社会运动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这个以知识青年和农民工为主的群体引领的返乡潮,是一场新的社会运动,是一个政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过程。这一返乡潮将在今后五至十年达到一个新高潮。

虽已在上海立住脚跟,但杨宗强说,城市的生活、工作状态并不是他内心的真正向往,而家乡的青山绿水,天然食材的味道更让他魂牵梦绕。

他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当年返乡时并没有铁心扎根做农业,只想建个菜园子,为自己和上海的十几户家庭提供有机农产品,同时也为父老乡亲增加些收入。“真正做了,才发现我的农民基因完全被激活了,乡村才是梦想和事业的所在地。”

远离了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不用终日埋身于不见蓝天阳光的写字楼,不用拎着挤成碎片的饼干早点急行在熙攘的街头,不再吞咽只是为了果腹的快餐剩饭,不必身心俱疲却只能依靠上网解压,杨宗强说:“我再也没有了在上海时‘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的质疑。”

作为丁家乡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杨宗强虽没多少务农经验,但借助当地农科所的技术指导以及向农户取经,他将流转的200多亩山地建成了生态农业园,种植较有经济价值的香菇、蔬菜及水稻,并利用在城市学到的营销知识打开了产品的销路。当地参与种植的农户也因此受益,有的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人民币,约合6000新元,下同),而2011年丁家乡的人均年收入仅1300多元。

杨宗强的家乡只是中国贫困地区中的一个缩影。由于人多地少,农业收入低,加上户籍制度等城乡壁垒的存在,中国的城乡差距并没有因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的提高而缩小。相反,与城市的繁荣发展相比,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衰败征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由1985年的1.8倍,增加到2010年的2.3倍,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到4倍。如果再将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城乡有别的双重标准算在内,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

杨宗强提及最初返乡时的感受说:“十多年唯一不变的是贫穷。”他说,为增加收入,青壮年农户放弃种地养猪,外出打工,很多农地撂荒,村庄里留守的大多是妇孺老幼。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大量的土地被征收,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许多农村只剩下荒芜和凋敝。过去十年,由于城市扩张、人员迁徙、村镇撤并导致90万个村落消失,相当于每天消失200多个。

201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日趋衰败的农村现状提出警示: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从中国国情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不过,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对本报指出:“农村的各种问题已经见了底,这其实也是农村发展的机会。”

她说:“农村能走的、动的,都出去了,留下的基本是老弱病残。而在城市挣钱,买房,有非常稳定不错收入的机会比过去少了,生活成本也比过去高了,农民在城市的纯收益不如过去那么值了,农村的成本相对过去反而低了,于是有人开始返乡”。或许正因如此,杨宗强和许多“新农人”在权衡城乡创业和生活成本之后,带着新的知识、资金和梦想走进了百废待兴的农村。他们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劲头给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

农产品销售是多数返乡青年创业的主要途径,而起步成本较低的电商则成就了一些返乡青年的创业梦。

2011年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百佳网商的硕士生杜千里靠着一台二手电脑起家,将老家太行山区的野生核桃、野山药等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在杜千里的示范和影响下,当地农产品网店从无到有一直增加到300多家,濒临关门的快递公司也被激增的网店救活并蓬勃发展。

杜千里对本报说:“现在全国各大快递公司都来此设立网点,快递费也降下不少。” 不过,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了,现在操心的则是“供不应求,货源不够的问题了”。

虽然像杨宗强、杜千里这样的返乡知识青年目前还只是散落各地,但也不乏已成规模并在农村扎根发芽的青年创业团队。

海南已有10个市县成立了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总人数超过1000人;在公益圈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北京梁漱溟乡建中心,已培养出多名支农骨干分赴全国各地,成为农村事业的拓荒者。

在山西省永济市的蒲韩乡村社区,其日臻完善的经济及社会服务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返乡,成为农村幸福社区的模板。2012年,蒲韩社区已有53名专职人员,其中多半是受过中、高等教育的80(1980年代出生)、90后。

杨团对此表示,蒲韩乡村社区在农业经营、农耕文化以及公共服务上带给农村全方位的变化,让更多有意返乡人看到农村发展的希望和美好。这种综合社区的模式将吸引更多的返乡者参与农村建设。

杨团认为,农业要可持续、农村要兴旺发达,农民需要像蒲韩乡村社区这样能够保护和发展农村社区公共利益的社会经济组织。不管城镇化进行得多么迅速,7亿农民和2亿多户小农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需要依靠农村,中国农村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庭再生产模式将长期存在。他们不仅“半工半耕”,还经常在城乡之间流动。而农村是他们的能量库、蓄水池,土地是他们的“保底田”。不论在城市化过程中受阻还是遭遇经济不景气,返乡都是他们的一条退路。

第二篇: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2014年12月,农人F4首度组团登上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四人还合唱了F4组合的成名曲《流星雨》

过去一年间,一场关于4位返乡创客的“梦想真人秀”,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4地的高规格舞台上演。

真人秀以演唱会的形式进行,内容以主题演讲为主线,穿插着合唱几首略带跑调的流行歌曲,比如《流星雨》。这支自称“农业F4”(Farmer 4,即“四农人”)的创客团体,一边担忧演唱会无人光顾,一边任性地把门票的最高价定在了1888元。

第一场演唱会如期在上海拉开帷幕,出人意料的是,场内座无虚席,最高价的门票竟然也卖出了4张。后来才得知,买下这4张高价票的4位神秘观众是专程从北京飞过来的,只是为了近距离地听听他们如何谈论“再造故乡”的构想。

和当下无所不在的创客有所不同的,是这几位80后的身份:地地道道的从农村来,回农村去。

维吉达尼创始人刘敬文告诉《?t望东方周刊》,城市化浪潮已向前推进了数年,如今这股返乡创业的强劲势头正逆流而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大潮的出发点,也就是广阔的数以百万计的乡村。

当大多数同龄人选择投身大城市时,他们已决定回到旧乡村去,共同做一把“新农人”。

陈统奎、刘敬文、钟文彬、赵翼,4位曾经走出乡村的懵懂少年,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学成归来的,拥有学识和能力、人脉和资源的“新农人”。

2014年,4个年轻人偶然走到了一起,此前素不相识,理念却一拍即合,“农人F4”由此诞生。

火山村荔枝创始人陈统奎告诉《?t望东方周刊》,“农人F4”是一种自我调侃,新农人才是真实身份,“这些年来三农问题被讨论得太沉重了,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我们不想再把它搞得苦哈哈的,而希望它是快乐的、健康的、新鲜的”。

旧乡村正遭遇新情况

2015年7月,即便是在电话里谈论问题,钟文彬的火气也能听得出来。最近几个月里,让他大动肝火的只有一件事:农产品滞销。

这一次,钟文彬把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地全写进了自己运营的农业自媒体“新农堂”的微信公众号里,文章的标题是《关于农产品滞销,媒体都是帮倒忙的》。

文章甫一发布,阅读量直线上涨,并在行业里引发了激烈讨论。对此,新农堂创始人钟文彬告诉《?t望东方周刊》,新媒体屡次“出于好意”地过分报道,让农村实际上并不严重的滞销问题被无限放大,结果市场价格被打乱,滞销问题没得到解决,反而使得更多农产品卖不出去。

在钟文彬看来,新媒体与旧乡村的碰撞,正是后者正在遭遇的新情况。当越来越多的媒体带着“问题意识”来到措不及防的乡村,能解决问题的报道并不占多数,反而多是“帮倒忙”的,结果让乡村独自承受无穷的后患。

与此同时,远在新疆喀什,受困于当地诸多复杂、特殊的情况,维吉达尼合伙人麦合穆提?吐尔逊(以下简称阿穆)告诉《?t望东方周刊》,多数果农只得将水果拉去巴扎(维语,集市)上零售,或者以极低的批发价格由商贩全部买走。

在诸如维吉达尼(维语,良心的意思)等新型电商进驻新疆之前,果农的年收入少得可怜。以果农艾尼江为例,10亩地种植并晾晒好的杏干,在传统商贩那里,收购价仅为2000元。与维吉达尼合作之后,仅是部分质量上乘的杏干,就能卖到5000元。

2012年以来,毕业于北京大学、主修人文地理的汤敏,就在用脚丈量着中国12万多座古村落。与电商公司维吉达尼合作的新疆果农,手捧着自产的枸杞

在他的调研中,发现了古村落所不能承受的新遭遇。其中,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盲目无理的大拆大建。作为“古村之友”项目发起人,他告诉《?t望东方周刊》,这一问题的根源,多半来自于地方政府过分追逐短期利益,引发错误的发展思路和逻辑。

2014年,广东省梅州市一千多座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围龙屋,被地方政府告知将被全部拆除。在各级有关部门出面调停无果之后,汤敏带着“古村之友”团队成员入驻梅州围龙屋古村。

此后,借助“古村之友”自媒体持续而全面的深度报道,“围龙屋拆除”事件迅速被广泛传播,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最后,拆除计划被叫停。

如今,汤敏所搭建起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聚集着至少2万名“古村之友”志愿者。汤敏仅用了2年时间,就让这一庞大的志愿者网络覆盖至全国30多个省、100多个市县。面对压力,汤敏坦言,“这是在用社会组织的特殊方式,解决古村保护的现实难题。”

为何重返乡村

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博学村,陈统奎是这个300余人的古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人。

这些年,做过杂志社时政记者见过世面的陈统奎,却在几年前决定返乡。

回到故乡的古村后,陈统奎动手搭起了民宿,修建了自行车赛道,还发起了“返乡论坛”,最后卖起了古法种植的“火山村荔枝”。

选择相对繁琐的古法种植,是因为陈统奎认为,农产品只有远离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对人体自身和自然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才能彻底根除弥漫于人心已久的“食物焦虑”,从而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陈统奎的努力最终收获了当地各方的支持与帮助。他最近要做的事是,把“返乡论坛”带到博鳌亚洲论坛上去,升级成高规格的盛会,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2015年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陈统奎第一时间捕捉到这个利好消息。他最看重的最新政策是:“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渠道带动返乡创业”。

陈统奎告诉本刊记者,“各级政府的重视,在今天达到了空前的局面。我以为这一天还要等上三五年,没想到2015年就是返乡创业的转折年。”

返乡创业的同路人中,与陈统奎的“绿色农业”理念不谋而合的,还有乡土乡亲创始人赵翼,一位执著寻找全中国最优质茶叶种植者的“新农人”。

大学时就编写过农民科普读物的赵翼,曾因此收获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笔信,称赞其行为“有情系乡土,回报乡亲的赤子情怀”。

这种情怀在随后3年时间里,无时无刻不支撑着他回到乡村的田间地头,为出品一款品质上等的好茶,寻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赵翼眼下正在做的事情,被他称作“8296计划”。这一数字代表着中国境内现有的具备QS(即“质量安全”)生产资质的茶叶厂商数量。赵翼组织团队向这8296家企业逐一打电话,建立档案,走访种植基地现场,进行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并在日后跟踪生产情况。

截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赵翼完成了近3000家茶商的排查与调研工作,还剩下60%的任务量亟待完成。如同悬在登顶前的半山腰处,此刻的赵翼只得继续“享受着”被调至HARD(困难)模式的创业生活。

谈及未来,赵翼告诉《?t望东方周刊》:“当拥有了覆盖全国8296家茶叶厂商的大数据时,我们再从中择优选取100家作为供货商,便不再是难事。”

赵翼说,届时,他要把这份有关中国茶农的大数据“上交给国家”,以便将自己长期致力推广的绿色茶叶种植方式,传播得更广泛。

讲乡亲们听得懂的大道理

2015年6月18日,即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第二天,来自台湾的《乡愁经济》媒体社社长林德福抵达“创客之城”深圳。作为一场投资论坛的评审,他要直面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返乡创客,并为其中最优秀的“再造故乡”构想和设计投出宝贵的一票。

在活动现场,林德福听见多位演讲者在陈述中反复提及,称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他们返乡创业的根本动力。

“让更多人吃上放心食物”成为这一类“返乡创客”推广品牌的普遍说辞。林德福坦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便遭遇过类似问题。各类食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滥用化肥、农药、防腐剂、漂白剂等化学物质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

包括镉大米、工业废弃物污染海产品等在内,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时间,公众对农产品的信任度近乎降至冰点。林德福建议与会的“返乡创客”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妨参考台湾“主妇联盟”的经验。

1988年,一群以家庭主妇的消费者群体,自发建立起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以下简称“主妇联盟”),并以“共同购买”的方式,直接向农民购买所需的农产品。

该组织的出现,直接跨越了传统购买渠道中各类第三方的参与,将较高的利润回报给农民,同时也换来了优质、健康的农产品,买卖双方由此实现互利。截至2015年,台湾“主妇联盟”的会员超过了32000人。

林德福告诉《?t望东方周刊》,“返乡创客”们应当多做城市与乡村的联结者,整合城市领先的资源以惠乡村,反之将乡村的优势发挥至极点。

在城市这端,以类似维吉达尼等农业电商牵头创建的消费者社群,正在逐步遍及国内的大中小城市。而在乡村那一头,农业电商逐渐发力,尝试用合作社的方式聚拢更多农户。

借鉴美国、日本等多地经验,维吉达尼运用新农业合作社来科学管理数以千计的新疆农户。阿穆告诉《?t望东方周刊》,目前现有新疆果农2000多户,以合作社为纽带按质保量地供应农产品、定期接受培训,年终还会与品牌商共同分享利润。

过去在新疆,仅靠像阿穆一样的当地年轻人,要向乡亲们讲好一个大道理是困难的。现在,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返乡创客”来到了新疆。阿穆说,这就像是“铺路的、搭桥的人来了,农产品一下子全都能卖出去,讲再大的道理也变得简单了”。

要警惕“波涛汹涌”

一夜之间,从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再到阡陌纵横的乡村田野,谈论创业的创客要比热议股市的股民更普遍。第一次,城市与乡村拥有了可共享的谈资,即“创业”。

但创业也与股市类似,高额回报的背后,所要承担的是高昂的代价,即风险。

钟文彬常告诫后者,比整日怀揣梦想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份情怀早日落地,起码要解决生存问题。然而,过去两年半里他所见到的现实是:初步估计,仅有5%的“返乡创客”“赚到了钱,活得还算不错”,而其他的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未解决。

即便是置身在当下“万众创业”的时代浪潮之中,数以百万计的年轻创客们依然要承担高风险可能随时带来的惨痛代价。

林德福对此建议,政策出台推动的同时,应当将大批“返乡创客”有组织地集合起来。因为,“返乡创客”以个人之力“单打独斗”的时间越长,这股返乡创业的热情就越容易因诸多因素而快速消减。

作为千军万马中的暂时领先者、“农人F4”的成员们普遍坦言,近况即便暂时良好,创业依旧艰辛,风险时刻存在,而“置身浪潮之中,更要警惕‘波涛汹涌’”。

陈统奎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农人F4”都不成功,那其他“新农人”该怎么办?

迄今陈统奎仍在寻找“一起打拼的人”。对于火山村荔枝而言,最大的挑战依然是招不到更优秀的事业合伙人。

刘敬文在着力解决新疆农户生产合作社的建设、管理问题,每年还需往返深圳、喀什两地多次。

赵翼干净利落地终止了与此前部分擅自使用农药、化肥的茶叶厂商的合作,和创业伊始时一样,奔波于寻找新茶农的路上。

而对于始终奔走在古村之间的汤敏来说,5年的时间稍纵即逝,保护与活化古村落的艰巨使命,更像是一场关乎抢救历史的战斗或博弈。最近,他正在竭力促成一条“古村救援热线”的正式开通。

第三篇:返乡创业带头人

自强不息,开创再就业之路

——记前进社区返乡创业带头人孙铁利同志

孙铁利,今年四十九岁,家住双塔区前进街道前进社区。原是朝阳市五金公司的一名下岗工人,2001年10月,由于企业转制并轨,成了一名下岗职工,自从下岗后,自己的心情比较失落,铁饭碗没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吗?曾经苦闷徘徊。但他没有就此气馁,而是马上振作精神,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自谋职业,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还是应先从小事做起,孙铁利曾经摆过地摊,给个体老板打过工等多种工作,但都没有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在万般无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孙铁利同志决心走出去,到大城市看一看,学习学习,先后在小吃部,大饭店工作,由于本人谦虚好学,肯吃苦,钻研烹饪技术,学到了不少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沈阳开了一家快餐厅,生意比较好,2009年5月15日又返乡开办了朝阳市双塔区八方来手擀面店。孙铁利同志本着以诚实为本、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生意越做越好、顾客越来越多,尽管才开业两个多月,效益特别好,吸纳社区三名下岗失业人员在他的店里工作,孙铁利致富不忘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不忘回报社会,为了减轻政府负担,积极主动地替政府分忧解愁。根据现在的生意发展趋势,他准备扩大店面,把生意做得更大,安排更多的下岗职工就业,还要扶持那些有创业愿望的人走上创业之路,多做一些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事。积极支持社区工作,为朝阳的经济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前进街道前进社区

2009年7月

第四篇: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男,44岁,汉族,高中文化,系永定区三岔乡伍家界村人,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从小生活在伍家界这样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加上家庭的熏陶,使他对农村拥有着深厚的感情,总希望长大后能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贡献力量。

***的求学之路是艰难的。在伍家界村通往外界的那条蜿蜒小道上,经常能看见一个弱小的背影,背着与身高不相配的大书包,匆匆奔走于间。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常会想:“要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就必须学习文化。”可是,事与愿违,因为种种原因,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县一中后,***就撤学在家。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儿时的志向----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于是,他一边务农,一边自学,1982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他参加了高考。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次高考,他落榜了。曾经有过彷徨,也有过颓废,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给人做过建筑工,卖过小菜,甚至摆过地摊„„经过多年的辛劳,***有了一定的成绩,手里有了一些积蓄。

***,这位大山的儿子,没有忘记那个改变贫困家乡面貌的诺言。2007年6月,他与朋友合伙,筹资50多万元,建起了“三岔乡特种禽类养殖基地”,并于2008年4月引进了第一批1万羽优质蛋鸡。据估算,今年8月进入产蛋期,年产值可达20余万元。他还计划在2009年底,使养殖场的蛋鸡规模达到2.5万羽,到时,年产值可达50万元。

2008年,***参加了伍家界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并以高票当选村委委员。今年,他带头出资,准备整修通村公路。正如他在村委换届竞选演讲上所说:要想富,先修路。他还打算扩大养殖场的品种规模,搞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养优质肉牛羊,使广大老乡亲都富裕起来,实现他儿时的理想。

第五篇:大学生返乡创业

十九大时光:衢州市大学生乐当新农民

2017年10月17日09:42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衢州:大学生乐当新农民

“这棵枇杷树要连着土一起挖,这样移植后就比较容易成活了。”在衢州市淘果园家庭农场里,回乡创业“种田”五年、已然成为“老农民”的青年海归饶胜男跟几位比自己小几岁的“新农民”分享着经验。

如今,越来越多像饶胜男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和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目前,衢州市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人数已达636人,比五年前翻了两番。

25岁的郑艺超今年刚刚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毕业,毕业后便回到了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开始经营200亩农田。“现在对经营家庭农场的政策比较好,也为回乡创业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郑艺超说。

近年来,衢州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衢州市切实落实好省、市对从事现代农业大学生的扶持政策,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连补3年。同时制定出台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电子商务、品牌创建、技术培训等方面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大学生等农村青年创办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此外,创业的大学生还可获得参加浙江农林大学研修班学习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衢江区还专门安排资金对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进行额外补助。

“我是2013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的,今年是第5个年头。”饶胜男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自家“老五家庭农场”的经营一直没什么起色,他便回到家乡帮忙打理农场,慢慢将农场带入正轨。饶胜男的淘果园种植基地,正在规划一个放心农业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将运用室外智能监测基站、智能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农场管理平台、农田远程监控等技术方式来使农业智能化。

“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做农民,自己也很开心。其实我们这辈人做农业,不仅要像老一辈一样扛起锄头,更要用现代化模式去经营种植。”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像饶胜男这一代“新农民”也对农业的发展信心满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员,守住这片山、守住这片水。(记者徐蕾)

创业青年十九大报告里找到“共鸣”

发布时间:2017-10-20 13:2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任明超

中青在线海口10月2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任明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学农做农的新农人明确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道路。”十九大报告一句关于农业的描述让两名创业青年找到了“共鸣”,他们是来自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的创业青年、被当地人称为“柚子夫妇”的安烁宇和黄晓玲。

2008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热带果树专业的安烁宇、黄晓玲,放弃城市舒适便捷的生活,来到“第二故乡”海南澄迈,做起了返“乡”创业者。两人不光将所有精力和专业知识用在了热带蜜柚的栽培和研究上,还召集了一帮热带果树栽培专业的同学、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专家教授,共同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团队,对澄迈无籽蜜柚产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建设。2011年,无籽蜜柚得到政府扶持在澄迈全县进行推广种植,2013年,无籽蜜柚被列为澄迈县支柱产业,同时成立了由“柚子夫妇”牵头的“澄迈县蜜柚农业合作社”。这对“80后”新农人夫妇打造的“洪安蜜柚”品牌,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金奖等荣誉,日前还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成为海南省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的产品。

安烁宇和黄晓玲细声探讨着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建设‘三农’的工作队伍正好符合了‘新农人’的主体定位,这是对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的主体回应,也坚定了我们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奉献青春的决心。”安烁宇说。

五年间,蔡笃童的身份,从省城海口一所小学的教师,转换成回乡创业的幼儿园园长。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让蔡笃童备受鼓舞。“我想把好的教育理念在家乡实践,惠及家乡更多的孩子。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我希望能有更多政策措施出台,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让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2004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一直是蔡笃童的梦想。2013年,他了解到家乡澄迈支持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激励制度,经过慎重考虑,2014年终于辞职返乡创办幼儿园。“我的目标是创立一个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品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笃定一生献身幼教事业。”短短2年,蔡笃童的金诚幼儿园从借款100万元,在县城偏远的大拉村开园办学起步;如今,发展成拥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18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2014年,蔡笃童获得澄迈县普惠幼儿园扶持资金14万元;2016年9月,蔡笃童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再次获得了澄迈县提供的14万元创业奖补资金。

更让蔡笃童高兴的,是身边人思想观念的变化,更加注重生活质量,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我接触最多的家庭教育方面,我看到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给予更多关注和学习热情。可见,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三个‘注重’的思想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已经逐渐落实,也反映出人民生活有了重大改善,不再为生计奔波,可以腾出时间精力关注家庭教育问题。”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一代创业者,我认为就是要在不平衡不充分之中寻找创业创新的发力点,来更好地满足用户美好生活的新需求。”“80后”澄迈姑娘潘少丹今年8月刚完成900万元投资,在一片曾经是垃圾堆场的村集体用地上,修建起占地12亩的融咖啡厅、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足球场、室内健身馆等于一体的澄迈万泰城健康产业园。

潘少丹是在工作中完成的夜大学习。曲折的求学经历,更让她深知知识、学习和创新,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澄迈只是个县城,但这里的群众一样需要现代化的运动场所。”看准市场,利用手头上的资金和银行贷款,从2014年开始,潘少丹一点一点,不断完善这个澄迈运动场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能紧跟报告要求,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健身服务,是我作为年轻创业者最大的光荣与责任。”下一步,潘少丹计划借助体育场馆的周边效应,通过改造街巷立面、融入体育漫画等元素,带动周边居民一起打造体育文化村,共同增收致富。

致富不忘本,回乡创业忙(十九大代表风采)本报记者刘裕国

2017年10月11日05: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蒋乙嘉(左)为村民讲解千叶佛莲的习性。

蒋东宏摄(新华社发)

金秋9月,四川省蓬溪县拱市村数千亩千叶佛莲金灿灿地绽放,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拱市村首届佛莲艺术节”拉开序幕。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此可以领略千叶佛莲美景,体验农家民俗文化,品味千叶佛莲蜜等生态特色产品。

拱市村产业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一改过去的贫困面貌。改变,缘自拱市村人的领头雁——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蒋乙嘉。

2007年,蒋乙嘉带着退伍后经商积累的2000余万元,回到老家拱市村,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蒋乙嘉出资492.7万元,新建通镇公路、环山公路、生产便道,让拱市村户户通水泥路,地里能开进农耕机械。此外,他出资启动拱市村农田水利工程改造项目,还整治了全村600多亩撂荒地。

“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实现村域经济自我‘造血’是根本。”在蒋乙嘉的带领下,拱市村创办四川力世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作社,建立“公司+农户+合作社”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

蒋乙嘉不但规划如作战,做起事来也有一股子冲锋陷阵的劲头。村民们常见他穿着一双解放鞋四处奔忙,进高校,请教授,农技专家纷至沓来;种花木,挖鱼塘,一身汗水一身泥„„

几度春秋,拱市村旧貌换新颜:山下,莲花迎风摇曳,稻田鱼虾穿梭;山上,核桃、柚子、青花椒等经济苗木花果飘香;林下,套种的黄豆、花生果实饱满„„拱市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13年的7152元。

2013年11月,党支部换届,全村党员一致推选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15年,拱市村与周边5个村合并成立拱市联村党委,蒋乙嘉担任联村党委书记。

在拱市联村党委带领下,6个村共谋发展: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着眼抓特色、创品牌,大力发展千叶佛莲、核桃、莲藕以及特色花卉产业。“预计3年后,我们联村的农业总产值将超过1200万元。”蒋乙嘉说。

十九大时光: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2017年10月24日09:46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10月18日早上8时,记者走进洮南市洮之宝大学生创业园。十几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子正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谈论着。

“今天我们聚到一块儿,是为了一起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说话的姑娘叫王荷,是洮南市洮之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核心创始人。“离开会还有一阵儿,我们一起呛咕一下原粮磨粉深加工的事儿。”

2014年,王荷和8名女大学生共同创办了这个创业团队。由于姑娘们的家乡都是洮南,所以取名为“洮宝”,意为“洮南的宝贝”。经过3年多的发展,公司在当地已经赫赫有名。

为了观看十九大的直播,王荷和创业的合作伙伴们相约创业园,一起听报告、一起学报告。

“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在王荷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这句话被她着重用红五星标注。“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对我们青年一代寄予很高的期待。我们一定要燃烧青春,敢为人先,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王荷说,目前洮宝创业团队,专兼职的女大学生共有37人,未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下,将吸纳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加入到回报家乡、振兴家乡的事业中;团队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唱出吉林大学生返乡创业好声音。

“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也是在这一天,永吉县胜阳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阳,用手机看完十九大直播后非常兴奋。

2012年,放弃了待遇优厚的留校任教的赵阳看中了家乡“浆果之王”蓝靛果,开启了他的创业路。

五年耕耘,硕果累累。现如今,赵阳创办的胜阳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粗具规模,赤松茸菌种、蓝靛果苗木、红松苗木等合作社出品的“山货”畅销省内外。

这几年,合作社的种植田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腰包鼓了,日子越来越好。赵阳感慨地说:“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十九大引领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创业者,要与时代的主题同频共振,我已经创业五年,十九大让我给自己又制定了一个新五年计划,目标就是让我们吉林的品牌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记者刘姗姗)

十九大代表杨大可在田间地头宣讲: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发稿时间:2017-11-06 10:49:02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杨大可(右一)结合身边实际,向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云阳报社供图)

党的十九大代表杨大可,是重庆市云阳县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名来自山村的基层党代表,这几天,杨大可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在果园山坡,向农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学生回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

前几天,刚刚回到云阳的杨大可第一时间就赶到无量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这些村民的希望苗、致富果,让杨大可最为牵挂。

双土镇无量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是一个偏远落后的贫困村,杨大可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可是谁也没想到,1999年,这个戴着眼镜、一脸书卷气的年轻人,竟然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无量山上种果树创业,白天上山开荒除草,晚上抱着书本学习种植技术。18年过去了,杨大可的果园已发展到了400余亩,种植有大可水晶梨、翠香李、无花果等几十种果树,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衣”。

杨大可还牵头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包成活、教技术、管回收,领着乡亲们一起种植果树、发展产业。现在,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有476户,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其中有70多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看到杨大可回来了,十多个正在基地干活的果农呼啦啦一下子围住了他。

“大可,你从北京开会回来,快给我们说说,国家有什么好政策啊?”果农杨自生迫不及待地问。

“十九大报告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里面的内容非常全面,非常科学,我们农民的日子要越过越红火呢!”杨大可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总书记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可,你瞧,我们无量山环境这么好,怎么才能变成金山银山?”果农杨文富拉住他问道。

“杨大哥,听说前段时间,你把屋后面的野生猕猴桃摘了,挑到市场上卖了几千块钱,这还不是金山银山给你送的财啊?”杨大可笑道,“我们借助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植被,就能把山上现有的水果,比如猕猴桃、八月瓜、梨子这些统一包装、销售,还可以捡松菌、种中药材,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让无量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呀!”

一席话说得大家连连点头:“就是这个理儿。”

在参会期间,杨大可有个习惯,把报告中的要点在笔记本上抄录下来。在果园里,他又一次掏出了这本笔记本,领着乡亲们重温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词。“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杨大可说,在听报告时,这一表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自己的工作关联度很高,也非常切合村里的实际。

“我们家三辈人都在这无量山上种树,种名特优落叶水果,推行‘树下种草、以草养畜、畜粪回地、养蜂授粉’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这些年,我们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收获了金山银山。”杨大可说,“水清了,山绿了,以后我们还能借助好环境、好生态发展乡村旅游,把果园变成市民游玩的景区,让农房变成有特色的民宿,农特产品变得更值钱,大家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

因为人年轻、有文化、有拼劲,2016年起,42岁的杨大可兼任了共青团市委副书记的职务,负责协助开展农村共青团工作。“今后谁来种地”一直是他关心的话题。

看到果农刘文强的身影,杨大可转头对他说道:“刘叔,你大儿子说想回村来种李树,方便照顾你们呢!我在北京开会期间,他还打了电话,询问我农村土地有什么优惠政策。”

杨大可指着记满了报告摘要的笔记本说:“你看,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是给农村广大创业者的一颗定心丸。”他继续解释道,返乡创业者只要找准农村发展的商机,放心大胆地去发展农业产业,扩大规模、运用科技,就能收到好的效益,在农村站稳脚跟。

“说得对!我们这里有土地、有自然资源,只差更多的人来挖掘这块宝了。”果农刘大贵说,“真希望村里能有更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回来带头,我们跟着搞起才有劲啊!”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大家都要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多‘吹吹风’,鼓动更多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来带动大伙一起发展产业,共同致富。”杨大可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杨大可说,他要做的就是团结更多的农村青年,把他们吸引和凝聚到党组织和团组织周围,不忘初心跟党走,脱贫致富带好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听过十九大报告后,大学生村官这样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5-08-07 大学生返乡创业将面临哪些挑战?从2013年起,仅在山东曹县,就约有16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1988年出生的张洪征因为在更早的2011年就返乡创业,触电农村电子商务,而成为村里的“创业榜样”。

当同龄人还在为车贷房贷辛苦打拼、为是否逃离北上广犹豫不决时,张洪征身上的标签早已是“年销售额过千万”、“商会副会长”、“青年致富带头人”,家里的奖状摆了一床。前段时间他刚回母校发表了一次演讲,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淘宝村怎么做和他的创业故事。2011年6月,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毕业以后,张洪征跟其他同学一样,随便找了一家当地医院实习,这似乎是一条铺好的路。张家世代行医,父亲张德波在鲁西南的张庄做了30多年的乡村医生,大哥张洪涛在县医院工作。

父亲认为,“在农村做医生,工作稳定,也有社会地位。”父亲对张洪征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他希望三个儿子都能接班,所以把兄弟三人都送进了医学院。

但当下糟糕的医患环境,以及与劳动投入不匹配的收入,让张洪征有了别的心思。他厌倦了医院嘈杂的环境,想回家干点什么。其实早在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他就想学电子商务专业,跟计算机沾沾边,又不像计算机系要学编程那么难。但被父亲阻止了。

毕业后,没人能再反对他做自己想干的事儿。他决定开网店,也并不惋惜自己所学专业丧失用武之地,“学医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不浪费。”

2011年时电子商务还没有那么火。张洪征的家乡位于山东菏泽曹县大集镇张庄村,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当时整个村子接入宽带的都没有几家。该地区也没有工业基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全镇32个行政村中有2个省级贫困村、14个市级贫困村。1990年代后期,村子里有人开始做起影楼服饰的生意。那时正是年轻人出外打工的高峰期,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她们选择做做缝纫的边脚功夫。整体以家庭作坊居多,并未规模化。销售方式也都是在村里做好后,肩挑人扛地拿到城里去卖。

这种上门推销的手工作坊模式发展非常缓慢。据近50岁的大集镇丁楼村村民丁培玲介绍,他们原来就是这样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到各个城市设点推销布景,再到后来的摄影服装、道具等,几十年都没有变过。村子里有传统,张洪征最初想把这种“影楼服饰”搬到网上去卖。2011年6月,他借了2万块钱开始创业。简单购买了几台缝纫机和一台电脑,租赁了门面进行服装加工,并在淘宝上注册了网店,他的生意就开始了。

大学生返乡创业

张洪征的作坊

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生意并没有做起来。影楼服饰市场小,针对的用户都是一些摄影馆,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3个月下来,张洪征并没有赚到钱,他曾一度到了交不起房租的窘境。这个不甘心的年轻人开始想别的办法。2011年10月份,他决定返乡之后再出走,去南方市场看看,走访了绍兴、金华、郑州、临沂等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服装制造市场。也是在近半年的考察中,他发现,相比于原先狭窄的“摄影服装”市场,“演出服装”要好做得多,儿童的六一表演服、秧歌服,主持人用的晚礼服、长裙等,市场和客户面都能拓展开。

有了方向上的转变,张洪征开始去找货源,和原料供应商谈。但张洪征性格羞涩腼腆,还一副学生气质,他因此吃了不少亏。之前曾有商家直接质疑说,“这小子不像做生意的!” 从张洪征返乡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瞧不起他。

有一天,为打听布料原材料价格,张洪征走进绍兴街边的一个布料门面店,他问老板某款布料多少钱一米。老板斗地主正酣,头也没抬。“能给张名片不?”张洪征不甘心,继续问道。“给你也没用!”也许是扰了老板斗地主的兴致,张洪征被当面泼了一瓢冷水。他赌气逃离了这家门店,连要张名片都吃了闭门羹,张洪征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生意做起来。就这样,卯着一股劲,张洪征调整思路,开始转做演出服装的生意。回到家乡,他招了7名有缝纫加工经验的同村手艺人。此后生意慢慢步入正轨,并逐渐获得家里人的支持。在乡镇医院有稳定工作的哥哥、爸爸都来帮忙,全家老小都当起了淘宝客服。

4年过去了,如今张洪征的生意规模更大了。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光各类服装设备就有106台。他刚刚在村头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准备近期就搬过去。年轻人的创业想法变成了一家七口人的经济支柱。

张洪征带起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了燎原之势。在眼看着张洪征生意越做越好的刺激下,同村人也陆续仿照着开起了淘宝店。青年回乡创业,除了带来新想法,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让整个村子兴起了“与其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的新模式。类似这样的标语在村里随处可见。挂在墙上的标语

大学生返乡创业

村头标语

张洪征只是大集镇返乡创业潮中的一个。2013年以来,大集镇约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全镇注册的170多家服饰企业经营者中,35岁青年人口比例占据了80%。这个镇因为农村电商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亦不复存在。

任庆生也是因为电商做得好,2014年才被评选为大集镇丁楼村村支部书记。“20年前,我们做影楼照相用的衣服,只能卖向城市,农村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每年都在外地奔波,漠河、鸭绿江这些地方都去过,可一年下来,也就卖出百十来件。”

任庆生回忆,“1998年,我在淄博打工,一天只能挣11块钱,还特别担心家里的女儿。哎,当时生活确实很不如意。”

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根本不知道互联网,一听说上网就认为是在玩,根本得不到认可。正是有了任庆生和张洪征成功的案例,农村电商才在大集镇慢慢火了起来。网店、下单、送货,2011年的“五一”、“六一”销量最高的两个月,任庆生赚了6万多元。

如今,村支部书记任庆生特别欢迎大学生返乡创业。他认为,与其让大家在外面累着,还不如回乡来。既能挣钱,又能跟父母呆在一起。

在这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鼓动下,丁楼村全村300户家庭有280家开有淘宝店,全村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服饰加工户达30多家,其中7家服饰加工企业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周边产业、配套设施也被带动起来,政府也大力支持当地发展电子商务。如今,大集镇已经有3800多家村民接入了光纤,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全镇网店数从2013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500多家。最夸张的是,现在很多村每一家都不只一个网店,连注册用的身份证都不够用了。

最大的改变还有快递物流的增多。已经先后有申通、圆通、顺丰、韵达等18家物流公司在大集镇各村设点,每天定时收发快件。这也给村里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仅以大集镇的顺丰快递为例,2014年,在演出服装生意最忙的“六一”期间单日峰值达3万单,申通快递2013年在大集镇营业额超过450万元。

按照产品销售额的5%是快递费用推算,仅申通快递一家,2013年就从大集镇拉走了9000万元的货物。

大集镇这种暴风骤雨式的“电商化”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改变,反过来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们返乡创业。

如果说毕业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的张洪征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想做电商还可以理解。那这个研究生辍学回家做生意的任安莹就让记者大吃一惊了。

任安莹是华南师范大学2011级研究生,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二的时候,任安莹放弃了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迅速打开了表演服装的销路。2013年,她帮父亲成立了佳丽服饰有限公司;一年后,挂在自己名下的霓裳服饰有限公司也成立了。

对于退学这件事,任安莹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的情绪。由于是师范院校,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当起了老师,可她不喜欢。而且她认为,从事生物化学经常会与各种实验试剂、生物材料打交道,“对身体不好”。父母觉得她退学有些可惜,任安莹自己当时也挣扎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下了决心。

同学们对她的决定有不同反应,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有的甚至还有些羡慕,任安莹家里有这种创业的氛围,同时也省去在大城市奔波的苦恼。但她的研究生导师觉得可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任安莹说,“我的专业,还不如开网店好就业,所以我就放弃了学业。至少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任安莹对未来多少也有些担心了,主要是生意没那么好做了。“前两年一件演出服装能赚20-30块钱,现在10块钱吧。”她隐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与其他“淘宝村”依山靠山卖“土特产”不同,大集镇的“演出服装”似乎没有那么“接地气”,而服装这个东西,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演出服装市场特别符合“长尾理论”:这种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商品几乎无人关注,人们只有在演出之前才会想到它。但将其放在电商平台中,用户再也不局限在大集镇这一实体地点周围,面对上亿网民,即使极小的需求比例也会有巨大的市场。

但由于这些年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邻村人进入这一行,竞争日渐加剧。和丁楼村相邻的孙庄村原本家家种菜,后来也开始学习丁楼村从事裁剪、缝纫的工作。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做演出服装生意的利润率从原先的40%-50%,下降到10%-20%。

张洪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目前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开发新品,让别人赶不上。大学教育也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演出服装想创新很难,你得自己设计、打板,抄袭成本却很低。”

凑巧的是,张洪征的妻子是他在服装学院认识的,妻子和会缝纫的母亲便成为家里创新的主力。家里定期会设计新的演出服装,张洪征说,以后也有可能请专业的设计师过来做创新。山东曹县也在丁楼村和张庄村的带动下,发展出了“淘宝镇”。这种飞快的发展速度也引起了阿里本身的关注。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的农村战略,宣布将在未来3-5年之内,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山东显然已经成为淘宝村的样本,“农村电商”也已然成为近些年的热门搜索词。

7月30日晚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到达山东,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协议》。马云表示,山东省将成为阿里巴巴战略发展的重点地区,双方在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各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合作。

同时,“山东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主要服务于山东对外贸易。按照预估,在大面积推广使用一达通后,其或可为山东外贸出口带来20-30%的增量。同时,按一达通“出口一美元补贴三分钱”的政策,意味着山东将获得25亿人民币的补贴,用于将商品销往国外市场。

照这个趋势发展,山东淘宝村的数量还会大幅上升。大集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们享受着家乡电子商务“野蛮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有了新的烦恼:没有本地化特色,大集镇的“淘宝村”模式很容易被复制;且淘宝的开店成本低,一台电脑,再找到一家可靠的代加工厂商就可以“创业”了,同质化竞争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再加上淘宝近期不断被逼问的“假货问题”。张洪征和任安莹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及面临挑战

www.xiexiebang.com 2015-08-07 大学生返乡创业将面临哪些挑战?从2013年起,仅在山东曹县,就约有16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1988年出生的张洪征因为在更早的2011年就返乡创业,触电农村电子商务,而成为村里的“创业榜样”。

当同龄人还在为车贷房贷辛苦打拼、为是否逃离北上广犹豫不决时,张洪征身上的标签早已是“年销售额过千万”、“商会副会长”、“青年致富带头人”,家里的奖状摆了一床。前段时间他刚回母校发表了一次演讲,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淘宝村怎么做和他的创业故事。2011年6月,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毕业以后,张洪征跟其他同学一样,随便找了一家当地医院实习,这似乎是一条铺好的路。张家世代行医,父亲张德波在鲁西南的张庄做了30多年的乡村医生,大哥张洪涛在县医院工作。

父亲认为,“在农村做医生,工作稳定,也有社会地位。”父亲对张洪征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他希望三个儿子都能接班,所以把兄弟三人都送进了医学院。

但当下糟糕的医患环境,以及与劳动投入不匹配的收入,让张洪征有了别的心思。他厌倦了医院嘈杂的环境,想回家干点什么。其实早在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他就想学电子商务专业,跟计算机沾沾边,又不像计算机系要学编程那么难。但被父亲阻止了。

毕业后,没人能再反对他做自己想干的事儿。他决定开网店,也并不惋惜自己所学专业丧失用武之地,“学医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不浪费。”

2011年时电子商务还没有那么火。张洪征的家乡位于山东菏泽曹县大集镇张庄村,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当时整个村子接入宽带的都没有几家。该地区也没有工业基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全镇32个行政村中有2个省级贫困村、14个市级贫困村。1990年代后期,村子里有人开始做起影楼服饰的生意。那时正是年轻人出外打工的高峰期,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她们选择做做缝纫的边脚功夫。整体以家庭作坊居多,并未规模化。销售方式也都是在村里做好后,肩挑人扛地拿到城里去卖。

这种上门推销的手工作坊模式发展非常缓慢。据近50岁的大集镇丁楼村村民丁培玲介绍,他们原来就是这样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到各个城市设点推销布景,再到后来的摄影服装、道具等,几十年都没有变过。村子里有传统,张洪征最初想把这种“影楼服饰”搬到网上去卖。2011年6月,他借了2万块钱开始创业。简单购买了几台缝纫机和一台电脑,租赁了门面进行服装加工,并在淘宝上注册了网店,他的生意就开始了。

大学生返乡创业

张洪征的作坊

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生意并没有做起来。影楼服饰市场小,针对的用户都是一些摄影馆,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3个月下来,张洪征并没有赚到钱,他曾一度到了交不起房租的窘境。这个不甘心的年轻人开始想别的办法。2011年10月份,他决定返乡之后再出走,去南方市场看看,走访了绍兴、金华、郑州、临沂等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服装制造市场。也是在近半年的考察中,他发现,相比于原先狭窄的“摄影服装”市场,“演出服装”要好做得多,儿童的六一表演服、秧歌服,主持人用的晚礼服、长裙等,市场和客户面都能拓展开。

有了方向上的转变,张洪征开始去找货源,和原料供应商谈。但张洪征性格羞涩腼腆,还一副学生气质,他因此吃了不少亏。之前曾有商家直接质疑说,“这小子不像做生意的!” 从张洪征返乡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瞧不起他。

有一天,为打听布料原材料价格,张洪征走进绍兴街边的一个布料门面店,他问老板某款布料多少钱一米。老板斗地主正酣,头也没抬。“能给张名片不?”张洪征不甘心,继续问道。“给你也没用!”也许是扰了老板斗地主的兴致,张洪征被当面泼了一瓢冷水。他赌气逃离了这家门店,连要张名片都吃了闭门羹,张洪征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生意做起来。就这样,卯着一股劲,张洪征调整思路,开始转做演出服装的生意。回到家乡,他招了7名有缝纫加工经验的同村手艺人。此后生意慢慢步入正轨,并逐渐获得家里人的支持。在乡镇医院有稳定工作的哥哥、爸爸都来帮忙,全家老小都当起了淘宝客服。

4年过去了,如今张洪征的生意规模更大了。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光各类服装设备就有106台。他刚刚在村头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准备近期就搬过去。年轻人的创业想法变成了一家七口人的经济支柱。

张洪征带起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了燎原之势。在眼看着张洪征生意越做越好的刺激下,同村人也陆续仿照着开起了淘宝店。青年回乡创业,除了带来新想法,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让整个村子兴起了“与其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的新模式。类似这样的标语在村里随处可见。挂在墙上的标语

大学生返乡创业

村头标语

张洪征只是大集镇返乡创业潮中的一个。2013年以来,大集镇约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全镇注册的170多家服饰企业经营者中,35岁青年人口比例占据了80%。这个镇因为农村电商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亦不复存在。

任庆生也是因为电商做得好,2014年才被评选为大集镇丁楼村村支部书记。“20年前,我们做影楼照相用的衣服,只能卖向城市,农村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每年都在外地奔波,漠河、鸭绿江这些地方都去过,可一年下来,也就卖出百十来件。”

任庆生回忆,“1998年,我在淄博打工,一天只能挣11块钱,还特别担心家里的女儿。哎,当时生活确实很不如意。”

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根本不知道互联网,一听说上网就认为是在玩,根本得不到认可。正是有了任庆生和张洪征成功的案例,农村电商才在大集镇慢慢火了起来。网店、下单、送货,2011年的“五一”、“六一”销量最高的两个月,任庆生赚了6万多元。

如今,村支部书记任庆生特别欢迎大学生返乡创业。他认为,与其让大家在外面累着,还不如回乡来。既能挣钱,又能跟父母呆在一起。

在这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鼓动下,丁楼村全村300户家庭有280家开有淘宝店,全村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服饰加工户达30多家,其中7家服饰加工企业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周边产业、配套设施也被带动起来,政府也大力支持当地发展电子商务。如今,大集镇已经有3800多家村民接入了光纤,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全镇网店数从2013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500多家。最夸张的是,现在很多村每一家都不只一个网店,连注册用的身份证都不够用了。

最大的改变还有快递物流的增多。已经先后有申通、圆通、顺丰、韵达等18家物流公司在大集镇各村设点,每天定时收发快件。这也给村里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仅以大集镇的顺丰快递为例,2014年,在演出服装生意最忙的“六一”期间单日峰值达3万单,申通快递2013年在大集镇营业额超过450万元。

按照产品销售额的5%是快递费用推算,仅申通快递一家,2013年就从大集镇拉走了9000万元的货物。

大集镇这种暴风骤雨式的“电商化”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改变,反过来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们返乡创业。

如果说毕业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的张洪征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想做电商还可以理解。那这个研究生辍学回家做生意的任安莹就让记者大吃一惊了。

任安莹是华南师范大学2011级研究生,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二的时候,任安莹放弃了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迅速打开了表演服装的销路。2013年,她帮父亲成立了佳丽服饰有限公司;一年后,挂在自己名下的霓裳服饰有限公司也成立了。

对于退学这件事,任安莹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的情绪。由于是师范院校,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当起了老师,可她不喜欢。而且她认为,从事生物化学经常会与各种实验试剂、生物材料打交道,“对身体不好”。父母觉得她退学有些可惜,任安莹自己当时也挣扎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下了决心。

同学们对她的决定有不同反应,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有的甚至还有些羡慕,任安莹家里有这种创业的氛围,同时也省去在大城市奔波的苦恼。但她的研究生导师觉得可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任安莹说,“我的专业,还不如开网店好就业,所以我就放弃了学业。至少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任安莹对未来多少也有些担心了,主要是生意没那么好做了。“前两年一件演出服装能赚20-30块钱,现在10块钱吧。”她隐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与其他“淘宝村”依山靠山卖“土特产”不同,大集镇的“演出服装”似乎没有那么“接地气”,而服装这个东西,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演出服装市场特别符合“长尾理论”:这种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商品几乎无人关注,人们只有在演出之前才会想到它。但将其放在电商平台中,用户再也不局限在大集镇这一实体地点周围,面对上亿网民,即使极小的需求比例也会有巨大的市场。

但由于这些年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邻村人进入这一行,竞争日渐加剧。和丁楼村相邻的孙庄村原本家家种菜,后来也开始学习丁楼村从事裁剪、缝纫的工作。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做演出服装生意的利润率从原先的40%-50%,下降到10%-20%。

张洪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目前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开发新品,让别人赶不上。大学教育也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演出服装想创新很难,你得自己设计、打板,抄袭成本却很低。”

凑巧的是,张洪征的妻子是他在服装学院认识的,妻子和会缝纫的母亲便成为家里创新的主力。家里定期会设计新的演出服装,张洪征说,以后也有可能请专业的设计师过来做创新。山东曹县也在丁楼村和张庄村的带动下,发展出了“淘宝镇”。这种飞快的发展速度也引起了阿里本身的关注。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的农村战略,宣布将在未来3-5年之内,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山东显然已经成为淘宝村的样本,“农村电商”也已然成为近些年的热门搜索词。

7月30日晚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到达山东,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协议》。马云表示,山东省将成为阿里巴巴战略发展的重点地区,双方在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各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合作。

同时,“山东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主要服务于山东对外贸易。按照预估,在大面积推广使用一达通后,其或可为山东外贸出口带来20-30%的增量。同时,按一达通“出口一美元补贴三分钱”的政策,意味着山东将获得25亿人民币的补贴,用于将商品销往国外市场。

照这个趋势发展,山东淘宝村的数量还会大幅上升。大集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们享受着家乡电子商务“野蛮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有了新的烦恼:没有本地化特色,大集镇的“淘宝村”模式很容易被复制;且淘宝的开店成本低,一台电脑,再找到一家可靠的代加工厂商就可以“创业”了,同质化竞争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再加上淘宝近期不断被逼问的“假货问题”。张洪征和任安莹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载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新农人”返乡创业(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返乡创业证明

    返乡创业证明兹有_____,性别____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乡(镇)________村_____组村民,____年____月_____日到_____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____________......

    返乡创业问卷

    青年返乡创业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关于返乡创业青年情况的问卷调查。如果您已经返乡创业或者有返乡创业的打算,请您认真回答我们的问卷,每一次回答......

    返乡创业计划书

    河北工程大学精准扶贫 暨大学生返乡创业大赛通知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处)工作部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2017年11月6日 一、大赛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问卷调查表的反馈信息,我们对此次大......

    返乡创业证明

    返乡创业证明 兹有我村村民 ,性别 ,年龄 , 为返乡创业农民工(于 年到 等地务工, 年回乡创业),现主要从事 经营活动,具体情况为: 特此证明 证明人(签字加盖手印):证明人单位及职务: (村......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苏公坨乡苏公坨村民付国臣靠打工赚钱供读儿子上学,当儿子上大学后于2008年底返回村里投资10万元搞起了奶牛养殖,一时间村里人都传开了说老付是捡到钱了或是中......

    返乡创业证明

    返乡创业证明 兹有我村村民,性别,年龄, 为返乡创业农民工(于年到等地务工,年回乡创业),现主要从事经营活动,具体情况为: 特此证明 证明人(签字加盖手印): 证明人单位及职务:(村委会公章) 年......

    返乡创业类

    一、返乡创业类(以姓氏笔画排序) 1、邓科:江西嘟嘟车管家有限公司法人 嘟嘟车管家创始人邓科,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及南京等大城市打拼,小有所成后于2015年决定返乡创业,经......

    关于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关于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走进横江镇罗云村“红达食品加工厂”,见到这里小有名气的赖大林,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土生土长、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就是拥有投资超过200万元,提供80人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