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2016年下半年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6年下半年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工作的通知
时间: 2016-10-13 栏目: 通知公告 点击: 311 次
各有关学院:
根据《安徽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校学位字〔2011〕2号)的有关规定,为保证学位授予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本学期博士、硕士学位申请的程序及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请学位资格审查
(一)申请范围
所有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包括普通硕士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教育硕士。
(二)审查程序
1.培养单位须对所有统招研究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资格审核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对所有申请学位的在职研究生和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学位课程审核,达到规定的成绩和学分者方可申请学位。
2.本次所有申请人员须通过科研成果审核。学位申请人于10月13日至10月16日登陆新版研究生管理系统(http://yjs.ahnu.edu.cn/login.html)提交科研成果,如无有效科研成果,请也在系统内按要求提交,相关导师请于10月17日完成审核。以上工作逾期不完成者视为放弃本次学位申请。
3.对于博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建设办公室于10月27日至28日还将现场查验其学位申请的相关材料(具体要求见后)。4.本次申请学位人员须缴清所有费用。各有关学院应根据《关于加强学生欠费催缴工作的通知》(校财字〔2007〕13号)精神,催缴申请学位研究生的欠费,对未能缴清相关费用的研究生一律不予论文评阅和答辩。
5.通过上述资格审查的研究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评阅程序。
二、学位论文评阅
(一)评阅时间
本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最后定稿时间为10月13日,制作与评阅工作一律在11月14日前结束。本次论文评阅工作将全部在线完成,结果由研究生院学位建设办公室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监控。
(二)评阅程序
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论文评阅实行导师审查、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论文相似性检测和学校外审、校内评审五重把关。
1.导师审查: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论文首先交由导师审查把关。导师应确认该论文是在本人指导下所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并对论文是否达到相应学位水平要求做出明确评价。未经导师审查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
2.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各学院教授委员会要在10月21日之前对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进行逐一审核,并就科研成果及论文是否达到相应学位水平和要求做出评价意见。未经院教授委员会审核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学校外审。3.论文相似性检测:学校将对所有申请学位的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请申请学位者于10月13日至10月16日登陆新版研究生管理系统提交科研成果后,上传论文电子版(pdf格式)。上传的论文将具体要求如下:提交的论文内容只需要包含标题、摘要、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不要提交封面和致谢等内容,以免提高检测相似比。同时,相似性检测合格的论文将直接参加“双盲”通讯评审,故提交的论文不得出现学位申请者姓名、学号、导师和科研成果等信息。10月17日前,相关导师完成审核。三日内,学位办将把检测结果上传至研究生管理系统,研究生、导师、学院可在线查询。博士学位论文总相似比小于15%的,硕士学位论文总相似比小于25%的,直接进入论文外审环节;博士学位论文总相似比大于15%小于35%的,硕士学位论文总相似比大于25%小于45%的,需要修改的,在五日内修改后重新上传,学位办安排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可进入外审环节,如无需修改可以由学生、导师在两日内出具书面情况说明,经由院教授委员会认可后,再由学校审核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外审环节;博士学位论文总相似比大于35%的,硕士学位论文总相似比大于45%的,以及修改两次后检测仍然不符合要求的,需延期半年至一年申请学位。
4.学校外审:对于通过相似性检测的所有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学校将全部统一送校外同行专家“双盲”通讯评审。博士学位论文邀请三位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硕士学位论文邀请一位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结果如果有1个“不合格”等级或3个“合格”等级者不得进行答辩,做延期处理。
硕士学位论文校外评审结果合格以上者方可参加答辩,校外评审合格,但专家建议修改后重新送审者,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专家建议修改,并通过所在学位点复议后,需再次提交校学位建设办公室进行二次校外评审,评审结果合格,且专家同意答辩者准予答辩,否则做延期处理。硕士学位论文校外评审不合格,专家建议不宜答辩者,则做延期处理。延期处理指的是在本次学位申请半年至一年后将修改后的论文提交校学位建设办公室进行相似性检测及校外评审,合格者准予答辩,如再不合格者,则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
如果研究生对评审结果为“不合格”等级不认可,可在研究生院公布外审结果3天内提出申诉。经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可填写《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结果异议申诉表》,由导师和学位点负责人签署具体意见后,再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对盲审意见和申诉理由进行评议,作出是否建议二次盲评的决定,并提交研究生院审核。若同意进行二次盲评的,由研究生院再送两位校外专家,评审费用由研究生本人承担。二次盲评结果均为“合格”以上等级,且专家同意答辩者可以参加答辩,否则做延期处理。
5.校内评审
本次学位论文的校内评审工作,由各学院自行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组织安排,相关评审专家在线评审,评审工作须在11月13日前完成,评阅书由各学院自行导出、打印,并由专家本人签名,加盖培养学院公章后归档。
(三)评阅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应提交给相应学科专业的专家评阅,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须为硕士以上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三、学位论文答辩
(一)答辩时间
各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应在11月30日前完成。
(二)答辩程序与要求 1.学位论文答辩应严格按照《安徽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组织进行。请各学院于11月11日之前,设立专门网页用于公告答辩信息,11月14日之前,将各学位点的学位论文答辩会的委员名单、时间、地点、答辩人员名单于学院网页公告,并将此网页链接提供给研究生院学位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将于11月16日前集中公告各学院答辩信息网页链接。此外,各学院应在答辩前一周将答辩相关事宜以海报形式向全校张贴公布。
2.各学院和各教授委员会应对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和答辩程序进行监督和检查,杜绝学位论文答辩走过场、形式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以适当方式予以监督。
四、博士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报送材料清单
以下材料均以学院为单位集中报送,不接收个人送交。
(一)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材料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复印件(原件请学院审核并注明符合条款),需提供成果封面、目录、著作版权页及论文正文。
(二)同等学力人员学位申请材料
1.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原件请学院审核,下同);
2.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复印件;
3.全国外语和学科综合考试成绩网上查询单;
4.学院组织的申请学位综合课程考试试卷及学院关于学位申请的报告;
5.以安师大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 6.两位同行专家的推荐书;
7.硕士学位申请书(含原工作单位对申请人所做的政治表现鉴定)1份;
8.财务处入学缴费收据证明;
9.《安徽师范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登记表》。
本文件所涉及表格请在研究生院网页下载。
特此通知。
研究生院2016年10月13日
第二篇:硕士学位申请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一):
学位申请报告
(人类学学历硕士)本人(姓名,学号)于xx年考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攻读xx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学习期限两年。在学习期间,本人顺利完成了《xxx》等3门公共课、《xxx》等门学位必修课、《xxx》等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及考核,获得总学分xx分,学位课学分xx分,贴合xx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的硕士培养要求。
此外,本人跟随导师,从事xx课题的研究调查,在课题组中担任了的研究任务,并完成了xx的研究成果。结合xx研究调查成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xx》。现提交硕士学位申请,请予以批准!申请人签名
时间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二):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尊敬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本人自20年9月开始就读于专业,于20年修读完所有的课程。
本人在就读期间,在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获得了党组织的认可,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学术操守方面,本人谨遵导师及校院领导教诲,刻苦钻研,坚持走自主创新路线。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发表在省一级期刊中。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用心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吸收各个知识点。同时自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潜力,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本人在就读期间所有的修读课程的成绩均已合格。在导师教授的指导下,如期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并且透过论文答辩。
本人已完成学位授予要求,现提出申请体育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申请人签名:
20年5月30日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三):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范文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已完成了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部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专业实践、学术活动等等。学位答辩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特此申请参加校园的论文答辩,并向校园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四):
(专业学位硕士)本人(姓名,学号)于年考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学习期限两年。在学习期间,本人顺利完成了《硕士英语》等门公共课、《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等门学位必修课、《儿童社会工作》等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及考核,参加专业实践达600学时,获得总学分分,学位课学分分,专业实践6学分,贴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此外,本人跟随导师,从事课题的研究调查,在课题组中担任了的研究任务,并完成了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调查成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现提交硕士学位申请,请予以批准!申请人签名
时间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五):
(民俗学学历硕士)本人(姓名,学号)于年考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攻读民俗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学习期限两年。在学习期间,本人顺利完成了《硕士英语》等3门公共课、《民俗学专题》等门学位必修课、《中国文化史专题》等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及考核,获得总学分分,学位课学分分,贴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民俗学专业的硕士培养要求。
此外,本人跟随导师,从事课题的研究调查,在课题组中担任了的研究任务,并完成了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调查成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现提交硕士学位申请,请予以批准!申请人签名时间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六):
学位申请报告
(社会学学历硕士)本人(姓名,学号)于年考入,攻
读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学习期限年。在学习期间,本人顺利完成了《硕士英语》等3门公共课、等门学位必修课、《中国文化史专题》等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及考核,获得总学分分,学位课学分分,贴合专业的硕士培养要求。此外,本人跟随导师,从事 中担任了的研究任务,并完成了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调查成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现提交硕士学位申请,请予以批准!申请人签名时间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七):
XX大学学位委员会:
我是XX专业自考生XX.我于XX年X月取得XX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我在本科阶段平均成绩为xx分。论文答辩成绩为良,并于XX年X月透过天津市学位英语考试,贴合XX大学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特向贵校提出学士学位申请。望贵校给予审批。
此致
敬礼!申请人:
申请日期: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八):
xx大学学位委员会: 我是xx专业自考生xx.我于xx年x月取得xx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我在本科阶段平均成绩为xx分.论文答辩成绩为良,并于xx年x月透过天津市学位英语考试,贴合xx大学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特向贵校提出学士学位申请.望贵校给予审批.敬礼!申请人: 申请日期:
第三篇:关于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
设规划工作的通知
学位„2008‟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和《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要求,为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下称“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做好立项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和要求
做好立项建设规划,是构筑“加强规划、重在建设、自主自律、规范管理”的学位授权体制与运行机制,做好新增单位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立项建设规划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导意见》的要求,本着“科学分工、合理定位,统筹规划、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研究制订。立项建设规划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限额进行。2008-2015规划周期的地区分类及立项建设单位限额见附件一。
在2016-2020年规划周期内,将对Ⅱ类地区的新增单位工作采取与当前Ⅰ类地区相同的政策进行管理。2016-2020年立项建设博士单位的预测限额见附件一。
二、立项建设规划的编制、论证 1.编制立项建设规划的基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应以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为基础进行编制。对于服务国家或行业需求的单位和学科,应结合国家或部门的相关发展规划进行。
2.编制立项建设规划要切实加强省级统筹
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学位委员会会同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指导意见》中关于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管理职责的要求,开展立项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保证新增单位的立项建设工作与地区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协调,保证立项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
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部委属单位拟立项建设为新增单位的,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应有该单位主管部委的有关部门参与进行。
3.确定立项建设单位
拟立项建设的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必须是本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依靠现有学位授予单位不能替代或满足的。
确定立项建设单位,必须从单位和学科的现有基础出发,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前提,充分考虑投入和建设的可能性,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投入效益。立项建设规划的编制,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专家作用,实行专家论证与行政决策的有机结合。
拟立项建设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应为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一般应达到较高比例;近5年来,应承担较多数量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并获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能够经过立项建设,达到较高的办学水平,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立项建设结束接受验收前,应已获得硕士学位授权8年以上。
拟立项建设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应为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应有一定比例。近5年来,应承担一定数量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并获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本科生培养质量较高。能够经过立项建设,达到较高的办学水平,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立项建设结束接受验收前,应已获得学士学位授权10年以上。
在本规划周期内,只增列高等学校为新增单位。鼓励有条件的科学研究机构与高等学校合作培养研究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可按照上述立项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地区新增单位及其学科专业的具体要求。
4.立项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内容要求,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二。
对于列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拟立项建设单位,应编制立项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建设规划要按照授权学科、支撑学科、公共服务体系三类项目分别制订。立项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规划》的编写提纲见附件三。
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除附件一所列Ⅳ类地区内的单位和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外,其它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立项、建设、验收。每个单位立项建设的授权学科数不少于2个,原则上不超过3个;支撑学科数不得少于2个。音乐、美术、艺术、体育等单科类院校,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立项建设的授权学科,应该具备较好的基础;能够经过立项建设,形成若干个水平较高、比较稳定、能够相互支撑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在上述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上,分别具有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指导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任务较为充足,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拟立项建设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一般应已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或该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拟立项建设为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一般应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立项建设的支撑学科,应该具有一定的基础;经过立项建设,能够为授权学科提供较好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支撑。
经过立项建设,图书文献保障、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能够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需要。
各学科建设项目及目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论证。
5.立项建设单位项目建设时间要求及验收安排
立项建设单位的项目建设时间要根据项目现有基础、存在不足、建设目标、建设措施等因素综合确定,立项建设时间原则上不能少于3年。要对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落实建设措施可能存在的困难有充分认识和估计,建设时间安排要要留有余地,确保建设取得预期成效并顺利通过验收。
立项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必须接受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时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提出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安排。
立项建设单位的验收工作,待该单位各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的具体时间,要在立项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中期检查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提出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安排。
已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行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05‟14号)进行立项建设的单位,拟列入本次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应在原有规划和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调整建设目标和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建设保障措施。对于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建设成效显著的,其中期检查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安排。
三、立项建设规划的审议、公示和报送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含《立项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规划》,下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组织审议。有部委属单位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立项建设规划的,规划审议前应与该单位主管部委进行充分沟通协商。
2.审议通过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各拟建设单位提交的规划论证材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负责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日。如有异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负责核查处理,核查情况及处理结果须予以公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过授权审核工作信息服务平台,集中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示网页的链接。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应于2009年3月31日前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四、立项建设规划的批准和实施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进行论证咨询。对于需要补充或调整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进行补充论证和修改,并将补充调整情况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3.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有部委属单位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立项建设规划的,应在规划批准前就规划有关内容与该单位主管部委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由军队学位委员会参照本通知和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
一、地区分类及立项建设单位限额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编写提纲
三、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 划》编写提纲
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发表文章标准
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发表文章标准
为深入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在我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以第四军医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相关刊物发表文章,其内容应与学位论文课题相关。具体标准如下:
一、申请博士学位发表文章标准
(一)申请自然科学门类博士学位,须在SCI收录杂志发表(或接受)论著(IF≥1.0);或在EI收录杂志发表(或接受)论著。以上杂志不包含SCI/EI收录的国内杂志中文版。
(二)申请人文社会科学门类博士学位,须在SCI收录杂志发表(或接受)论著(IF≥1.0);或在EI/ SSCI收录杂志发表(或接受)论著。以上杂志不包含SCI/EI/ SSCI收录的国内杂志中文版。
(三)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著,按以下条件计算:
1、在影响因子小于3.0杂志上发表论著,只计排
名第一的作者。
2、在影响因子大于等于3.0小于5.0杂志发表论著,只计共同第一作者的前两名作者。
3、在影响因子大于等于5.0杂志发表论著,只计共同第一作者的前三名作者。
(四)以共同第一作者在EI/ SSCI收录杂志发表论著,只计排名第一的作者。
二、申请硕士学位发表文章标准
(一)申请科学学位,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杂志(不含增刊、专刊及会议论文集)发表论著。若论著未正式发表,持刊用证明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但不可申请学位。
(二)申请专业学位,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杂志(不含增刊、专刊及会议论文集)发表文章,文章类型不限。若文章未正式发表,持刊用证明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但不可申请学位。
三、说明
(一)本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执行(2010年毕业及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发表论著影响因子暂不做要求)。
(二)硕-博连读生及直博生申请学位发表文章标准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三)本标准由第四军医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关于2016年下半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2016年下半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通知
字号:大 中 小
提交部门:研究生院 提交时间:2016-8-25
16:36:18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保证2016年下半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就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内“学位办相关”中“论文答辩”部分在8月26日开通。
2.下半年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人员请在9月26日前核对系统中本人的基本信息并提出答辩申请。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答辩的,首先须由培养单位统一提供申请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原件及复印件、学士学位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成绩单及试卷等材料,由学位办公室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合格后按照学位办公室给定的编号,由培养单位将其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后提交答辩申请。同时,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答辩时还须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3.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审查工作截止到10月8日,同时将经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负责人及研究生秘书签字并加盖培养单位公章的“答辩资格审核登记单”送交学位办公室。审查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时须留存成果原件备查。鉴于部分申请者学术成果的出版时间为10-11月份,请各相关培养单位对该部分申请者的成果出版状态进行审核,对确定为答辩前可以将成果刊出的人员进行统计,并填写《尚未达到申请博士答辩成果要求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该部分人员须在答辩前持正式出版物原件到学位办公室领取答辩表决票。
4.学位办公室在10月16日前完成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工作。5.下半年答辩截止时间为12月8日。由学位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为11月20日—12月8日。6.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须在12月11日前完成学位评定工作,并将学位评定结果录入到系统中,同时将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表决票、统计票、存档记录及会议记录送交学位办公室。
7.各培养单位在12月16日前将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1本,博士学位论文精装本2本)送交学位办公室,同时,督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人员完成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电子照片上传工作。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电子照片提交办法及要求见“吉林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电子照片提交办法及要求”(见附件2)。
送交的纸本学位论文中,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应在《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及《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上签名。送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扉页中,除授予学位日期外,其他项目均应填好。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学位证书网上查询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3]17号),教育部学位中心已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开辟“学位查询”专栏。如未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电子照片,将会出现因缺少电子照片或电子照片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学位信息无法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上查询及认证。请各培养单位对电子照片上传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将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学位申请者。
二、学位论文撰写及装帧规范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装帧按照《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装帧规范》(见附件3)的要求执行。《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装帧规范》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可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http://yjsy.jlu.edu.cn/yjsynew/index.jsp)/下载专区/学位与学科下载”处下载。
三、涉密学位论文
1.我校学位论文保密等级一般分为公开、内部、秘密、机密、绝密五级。涉及秘密、机密、绝密的学位论文的管理按照《吉林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见附件4)执行。
2.涉及到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成果推广以及技术或商业秘密,在一段时间内不宜公开的学位论文,可申请保密级别为内部。该类论文应于9月26日前在系统内提交涉密申请,经由系统打印出申请表,并按要求经相关部门或人员签署意见后,报学位办公室审批。系统关闭后,不再接受涉密申请。3.“内部”和“涉密”学位论文的论文封皮右上角密级处需做明确标注并确定保密年限,标注方法如下:
年(空白处必须填写保密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内部 年(空白处必须填写保密年限,一般不超过10年)秘密 ★ 年(空白处必须填写保密年限,一般不超过20年)机密 ★ 论文电子版也需进行相应处理。4.保密等级为内部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包括纸本论文和电子版论文)暂时不向校图书馆和学位办公室提交,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该论文的管理,待论文解密后再向校图书馆和学位办公室提交。
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资格审查工作要求
1.严格审查每位申请答辩人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学位类别、专业名称、是否完成申请学位论文并达到本学科相关要求、是否存在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行为等项内容;同时审查学位申请者在系统中录入的各项内容是否准确及是否符合录入要求。2.审查申请答辩人员有无欠费情况
未缴清学费等相关费用者,将无法在系统中提交答辩申请。凡需缴纳超期培养费的学位申请者,请在提交答辩申请前3个工作日持培养单位出具的“研究生超期培养申请表”(见附件5)到财务处收费管理科缴清相关费用后方可在系统内提交答辩申请。
各培养单位应及时通知欠费人员缴清相关费用,以保证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3.使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申请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各培养单位须将经“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后生成的“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直接反馈给论文的指导教师,并在指导教师对检测内容及结果进行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各培养单位须将经指导教师确认签字的结果备案留存一年。
五、申请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 1.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
博士学位申请者于9月26日前通过答辩系统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由学校统一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双盲”评审方式进行论文评审工作。
各培养单位应在答辩系统内审查博士学位申请者上传的博士学位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双盲”评审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不予通过答辩资格审查。2.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
(1)学校抽查进行的“双盲”评审工作
硕士学位申请者提出答辩申请后,系统随机确定并即时显示将由学校进行“双盲”评审的名单。该名单也可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网页实时查询。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申请学位论文全部由学校进行“双盲”评审。另外,以往被学校抽查到但未提交论文送审的和已参加学校“双盲”评审但未通过的申请学位论文仍然由学校进行“双盲”评审。
学位办公室负责被抽审的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的一份评审工作,并由学校统一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双盲”评审方式进行论文评审工作。其余的评审工作仍由各培养单位按相关的评审规定自行进行。
各培养单位最迟于9月26日前将抽审的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提交学位办公室。不能按期提交学位论文者,将被取消本次答辩资格。
(2)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行进行的“双盲”评审工作
各培养单位须对本单位未被学校抽查到的申请硕士学位论文按比例进行“双盲”评审,具体要求如下:
①各培养单位自行进行的“双盲”评审论文的比例不低于本单位申请硕士学位论文总数的20%。各培养单位应在学位办公室完成答辩资格审查之后确定盲审名单,并于10月10日前将名单在本单位网站进行公布,同时将经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负责人及研究生秘书签字并加盖培养单位公章的“培养单位硕士‘双盲’评审名单”(见附件6)及电子版报送学位办公室。
②“双盲”评审论文份数至少为1份。
③“双盲”评审专家须为我校以外其他单位的专家。
④“双盲”评审的硕士学位论文须使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另见通知)。
(3)为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和标准统一,各培养单位对每个二级学科内评审单位的选择要本着学术水平相当、相对集中的原则。
(4)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双盲”评审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统一组织,统一寄送。学位办公室将对“双盲”评审返回的评议书进行抽查。3.“双盲”评审论文装订格式要求
论文的装订格式见附件3,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另有要求:(1)封面和扉页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
(2)在文章任何部分,不得添加致谢等泄露作者或导师姓名的内容;(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中不得标出姓名,只标明是第几作者或第几参加人即可。
4.涉及秘密、机密、绝密的学位论文及来华留学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按照《吉林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各培养单位自行进行。
六、论文评审及答辩
1.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工作的要求详见“吉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要求”(见附件7)。2.答辩信息网上发布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公开、公正,学位申请者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须将申请者的答辩信息通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信息网上发布系统”进行发布。学位办公室将根据发布的信息情况对答辩工作进行检查。
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工作,加强对研究生在学风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坚决杜绝学位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出现抄袭、剽窃及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事件发生。
八、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强对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本通知时间安排进行各环节答辩工作。凡涉及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项工作,均须研究生秘书本人到学位办公室办理,其他人不得参与答辩相关工作。附件:
1.尚未达到申请博士答辩成果要求情况统计表附件:
2.吉林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电子照片提交办法及要求
3.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装帧规范 4.吉林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 5.研究生超期培养申请表 6.培养单位硕士“双盲”评审名单
7.吉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要求
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五日